城市道路电力通信管线设计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0.79 KB
- 文档页数:2
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路(荆大路-杭长高速)道路工程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1 概述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余杭区良渚街道七贤路(荆大路-杭长高速)通信工程。
管道使用单位为杭州电信公司、浙江移动公司、华数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网通杭州分公司、联通杭州分公司等单位。
1.2 设计依据及规范设计依据—(1) 甲方设计委托书;(2) 相关各家通信单位提供的敷设管孔数及甲方提供的通信共同沟预留孔数;(3) 我院设计人员与建设方有关人员现场勘察的资料;设计规范—《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YDJ—101)(199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通信管道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1.3 设计内容(1) 共同沟平面设计(2)共同沟剖面设计(3) 共同沟断面设计1.4 主要工程量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材料表。
2 管道路由2.1路由选定原则通信管道为光(电)缆线路敷设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确保各通信运营商的运营安全,结合运营商现有要求及未来发展规划,管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应建在光(电)缆发展条数较多(较集中)、距离较短、转弯和故障较少的定型路道路上。
(2)不宜在规划未定,道路土壤尚未夯实、流沙及其他土质尚不稳定的地方建筑管道。
(3)应尽量避开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4)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2.2管道路由本工程管道路由具体见通信平面图。
本工程主管采用12孔PE管,过河和破辅道施工段采用12孔钢管。
3 管道平面设计3.1 管道平面位置(1)管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2)管道不已建筑在埋深较大的其他管线附近。
(3)人(手)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4)管道或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管道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城市管线综合的规定。
(5)本工程通信管道主要建于道路东侧人行道下。
具体见通信平面图。
(6)本工程通信管线过河时利用建设管桥通过。
(7)本工程通信管线横穿道路时,先用钢管牵引,作为通信管线的保护套管。
《公路通信及电⼒管道设计规范》解读2020年6月18日发布的《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规范》(JTG/T 338301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便于理解《规范》内容,做好实施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一、制订背景情况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通信和电力管道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往管道的设计工作主要依照和借鉴《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GB 5037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8)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开展的。
但是由于气候及地形地貌差异,以及公路工程中又存在着诸多复杂构造物和特殊情况,比如桥梁、隧道、桥隧连接处、涵洞、中分带开口、填挖方等,公路管道工程需要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预埋及敷设处理。
为统一公路管道设计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组织完成了《规范》的制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与作用《规范》以指导和规范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为目标,内容涵盖了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常用材料、容量设计、管道敷设要求、构造物设计、预留预埋设计和改(扩)建管道设计等方面。
《规范》考虑与《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1158)等的衔接,积极吸收近年来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和养护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结合行业紧密、内容较全面、针对性强的特点。
三、《规范》主要内容(一)提出了公路管道容量选择原则。
结合全国代表省份通信管道的容量设置规模、存在问题、租用情况等调研结果,以国家高速、省级高速、环城高速和跨海通道等四种工程类别作为主线通信管道容量下限的选择依据。
同时,《规范》给出了分歧管道的容量选择表,包括设备处、远期预留、服务区处、隧道洞口处和收费站场区等位置,解决了目前通信管道容量设计时采用经验法而带来的随意性问题。
(二)明确了特殊部位的处理方法。
工业园莲花片区道路及场平工程设计梓潼路道路工程电力及通信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梓潼路道路工程呈东西走向,道路全长1031.858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40km∕h0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4m,双向4车道,路幅具体分配为4.5m人行道(含2.5m生物滞留带)+15m车行道+4∙5m人行道(含2.5m生物滞留带)=24m0沥青路面。
本次电力、通信管网规模的设计依据片区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规划,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定。
拟沿梓潼路道路北侧人行道下新建8孔IOKV电力排管,在梓潼路道路南侧人行道下新建12孔通信排管。
2、设计依据(I)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I01-8);(9)图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2017):(10)《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1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12)《市容环卫工程项目规范》GB55013-2023(13)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14)道路及管网专业提供的施工图设计资料;3、设计范围(1)梓潼路道路工程K0+0∞-K0+667.246段综合管网的电力管廊土建部分单项施工设计图设计;(2)梓淹路道路工程K0+000-K0+667.246段道路工程综合管网的通信管廊土建部分单项施工设计图设计;(3)本电力/通信管网设计为电力/通信土建设计,不包括线缆的敷设。
4、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电力管网主要采用电力排管敷设的方式;通信管网采用排管埋地敷设的形式。
城市道路电力通信管线设计说明一、引言城市道路电力通信管线是指城市道路上架设的电力和通信线路的管道系统,用于将电力和通信设施接入城市道路的各个建筑物和设施。
本设计说明旨在对城市道路电力通信管线的设计原则、管线布局、管道材料及施工要求等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要求管线的设计应安全可靠,防止出现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确保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可扩展性原则:要求管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方便后续的管线维护和升级。
4.美观性原则:要求管线的设计应与城市道路环境相协调,不破坏城市景观,减少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三、管线布局1.电力管线布局:电力管线应与道路平行或近似平行,尽量避免在人行道或绿化带等区域布设。
管线应按照最短路径原则布设,减少线损。
同时应考虑到电力负载的合理分配,避免负载过重。
2.通信管线布局:通信管线应充分考虑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应与道路平行或近似平行。
管线应尽量避开电磁干扰源,减少信号损耗。
同时应保证通信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
四、管道材料1.电力管道材料:电力管道一般采用耐腐蚀、耐压力和耐高温的材料,如钢管、聚氯乙烯管等,以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可靠。
2.通信管道材料:通信管道一般采用绝缘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聚乙烯管、玻璃钢管等,以保证信号的良好传输。
五、施工要求1.施工组织: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并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的效率和安全。
2.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规范的管道敷设和固定,确保管道的牢固和稳定,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3.施工检查:施工完成后,需进行管道质量检查,包括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隔离是否有效、绝缘层是否完好等,确保管道的质量合格。
4.管道维护:管道建设完成后,需建立管道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定期对管道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
10K V电力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1.2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1.3 项目业主项目业主: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1.4 工程概况1.4.1 工程范围及规模本项目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3#路配套道路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市东部新区三岔街道。
设计3#路路线呈南-北方向前进,道路起点接在建汇流南路,终点接已建公园大道。
设计路线全长341.826m,设计速度20km/h,城市支路,规划红线宽度宽12m,路基实施范围宽度15m,一块板双向两车道。
1.4.2 主要工程内容本次设计道路内容共一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第一册:道路、交安、排水、给水、照明、电力通道工程。
本文件为第一册第一篇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内容为道路的平、纵、横及路基、路面结构及市政道路附属设施等设计。
1.4.3 文件组成及编制办法本次施工图设计按《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进行编制。
本项目文件共一册,按专业分篇章出图。
第一篇道路工程第二篇交安工程第三篇排水工程第四篇给水工程第五篇照明工程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本文件为第六篇10KV电力通道工程。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2、设计原则1、10KV电力通道纵坡尽量与道路一致,以减小埋深,节约投资。
2、新建10KV电力通道应与周边现状电力通道做到有效衔接。
3、10KV电力通道尽量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内,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动车道下。
3、设计依据及规范及规程3.1 设计依据◆本项目设计合同;◆《重大建设项目推进工造第11次调度会会议纪要》2021年5月10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分区规划(2016-2035)》;◆金融创新中心景观及道路工程用地范围图——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汇流南路、公园大道设计资料;◆本项目实测地形图;◆《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配套道路(3#路)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4月);◆《成都金融创新中心项目配套道路(3号路)》初步设计评审会备忘录——成都东部新区公共服务局(2021年6月23日);◆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本工程的基础数据、资料及各来往文件等;◆业主提出的相关设计要求。
管线、电力线路、通讯线路迁改施工方案改移道路本标段改移道路有:等级公路6.667km,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施工原则确定为:正线施工对既有道路干扰较大甚至中断既有道路的,应先施工改移道路,后施工正线工程;正线施工对既有道路干扰不大的,可视情况先施工正线工程,后施工改移道路。
路堤填方:采用机械化施工,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路堤填筑工艺按“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采用人工修整边坡成型。
附属及排水工程:采用人工施工,砂浆采用砂浆机搅拌,采用挤浆法砌筑。
垫层、基层采用稳定土拌合设备拌合,自卸汽车运输、平地机摊铺,YZ25振动压路机辅以光轮压路机按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内侧后外侧的原则进行往返碾压密实,人工配合平地机形成路拱压实至成型要求的方法进行施工。
公路桥梁施工方法参见“3.4桥梁工程”相关内容。
管线迁改及保护施工方案进入现场后立即和管道产权单位接洽,双方利用最快的速度对影响土建施工的管道进行核实并做出迁改防护方案和设计图纸,在双方谈判前做好备料,安排好有关机械的调遣工作,为迁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施工时管沟开挖采用机械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管道运输采用专用拖管机,以保证管道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
下管采用吊车吊运,绑扎牢固,按制定的专用操作规程施工。
钢管、铸铁管采用高频电阻焊焊接方法连接,PVC管采用电熔接方式连接。
管道试验由专业人员操作,试验时须产权单位、监理同时到场,严格按国家管道试验规范标准执行,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主要施工方法⑴测量放线测量人员依据水准基标、定测资料对管道控制桩进行测量放线,并在控制桩上注明桩号、里程、高程、转角角度等。
根据测量合格的控制桩测定管线中心线,并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设置如下辅助控制桩:①纵向边坡桩:当纵向角大于5°时,设置纵向边坡桩,并注明角度,曲率半径,切线长及外矢距等数据。
②轴线百米桩:线路直线段每100米设置一个百米桩。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的安装拉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拉线的张力,避免过度张力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拉线的安装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拉线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拉线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钻孔,安装钢丝绳或其他拉线材料,并通过张拉器进行张力校验。
③在拉线两端安装拉线卡,保证拉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④在拉线的弯曲处安装拉线夹,避免拉线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4)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线路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线路敷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光缆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安装光缆夹,保证光缆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③在光缆弯曲处安装光缆夹,避免光缆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④在光缆终点处安装光缆盒,保护光缆的末端。
第二部分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管道破损或光缆受损。
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深度和坡度,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2、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光缆的保护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光缆断裂或变形。
3、管道封闭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闭,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封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第三部分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土地、草地、水田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土地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土地塌陷或光缆受损。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能源电1993 228 号修编说明1 修编工作综述为编制好城市规划中的电力网规划原城乡建设部与原水利电力部于1985 年5 月联合颁发了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试行本颁发后已在全国各地编制城市电网规划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七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地制定了电网规划并已纳入各地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电网的改造建设和发展80 年代初期各地普遍存在的供电能力不足现象现已得到较大的缓解并结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两部共同颁发和执行导则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各地供电部门与城市建设部门之间的联系供电部门积极扩展城市发展需要的供电能力城市建设部门主动提供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城网建设必备的占地条件90 年代以来各地城市正在继续以较高的速度迅速发展对供电容量与质量的要求更为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设施现代化的要求原有导则试行本中的某些内容已显得不相适应因此能源部电力司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负责导则(试行本)的修订工作城市供电专委会于1990 年4 月召开了第一次修订工作会议决定成立修编委员会并议定修订原则和初步纲要1990 年5 月由能源部电力司与建设部城市规划司联合发文要求各网(省)电力局及有关城市供电局电业局及大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在总结几年来城市电网规划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导则提出修订意见迄止1990 年9 月共有天津市电力局上海市电力局湖南省电力局广西区电力局以及北京哈尔滨沈阳武汉郑州太原银川重庆成都昆明南京常州杭州厦门广州合肥等26 个供电局(电业局)报来修改意见共526 条在此基础上编写组于1990 年11 月完成了修改稿(初稿本) 于1990 年12 月在南京召开了审查会议对初稿本进行审查共有17 个省电力局与供电局(电业局)的代表参加能源部电力司建设部城市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及南京市规划管理局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此后编写组于1991 年10 月编出修改稿的第二稿并分送有关电力局供电局在又一次征集意见基础上于1992 年4 月在广西桂林召开导则修改稿第二稿本的审查会议除有关电力局供电局参加外还邀请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15 个大中城市的规划管理局或规划设计院代表参加经再一次修改完成了导则报批稿1992 年10 月在北京召开了报批稿的审查会议并于1992 年年内定稿报请能源部与建设部两部于1993 年3 月批准此次修改是按照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经验的修改原则进行的前后共提出三次稿本每次稿本的审查都召开了较大型的会议特别是第二稿审查时电力部门与城市规划部门共有40 多个单位参加代表近100 人会上两部的规划工作者相互交流沟通看法起到广思博议的效果使导则在城市电网规划工作中更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这次导则修改的顺利完成有其极有利因素(1)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决定从1990 年4 月1日起执行这部城市规划法是我国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的第一部法律为我国城市的科学合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由于城市规划法的贯彻执行城市电力网的规划有了可靠的基础与保证城市电力负荷的预测将会有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具体数据电力网的规划只要与城市规划所规定的编制层次和步骤紧密结合就能使电力网设施的占地选址和布局得到更合理的安排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关于城市规划法中有关这方面的要求和原则均已列入这次修改的导则中(2)在导则试行本颁发以后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电力网的技术改造蓬勃开展进展速度超过以往广大技术干部也较以往积累更多经验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新设备的大量引进国内高精尖产业的迅速兴起沿海开放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所有这些都激励电力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要求将城市电力网规划提高到新的水平所以在这次修改过程中得到广大专业人员的热情支持(3)为了吸收国外经验1988 年上海市电力局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协议委托东京电力公司为上海市中心区咨询编制城市电力网发展和改造规划和提供上海市配电网规划导则使我们能了解到日本对城市配电网规划编制的内容步骤和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规划的方法也使我们这次修改稿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这次导则修改工作是由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的在进行中充分利用了学会的优势跨地区跨行业不囿于某一地区特殊情况并对有争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扬民主取得一致特别在编写中邀请了许多老专家在修改工作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是极为可贵的这次修订稿与原试行本比较其修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贯彻执行了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扩大了导则的试用范围增加了城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深度原试行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大中城市修订本扩大到全国按行政建制的所有城市在设施标准上也可基本适应特区城市开放城市和一般城市的经济开发区修订本的规定中增加了城网规划还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相结合还规定城网建设用地应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综合协调以取得政府法令的保护(2)在城网规划的编制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改进修订本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流程其主要内容是将整个规划编制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要建立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作为分期规划的发展目标第二步根据预测负荷及现有的电网结构经过分析计算并参照远期电网初步布局中确定的项目编制近中期规划第三步以近中期规划最后阶段的规模和远期预测的负荷水平经过分析计算编制远期规划这个编制流程的基本思路是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远中近期规划内容逐步校核环环相扣使远期规划目标具有现实内容近期规划项目不失目标方向这种方法切实可行还可以编制相应的软件程序利用计算机辅助加快速度提高质量从而使我国的规划编制逐步接近国际水平(3)对安全可靠性一节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原试行本中提出的可靠性指标如何在规划电网结构中应用没有说明修改本中改用了下列二个指标以便于实际应用1)规定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采用N-1 准则这个N-1 准则可以通过选取电网和变电所的结线和相应设备的运行率来达到同时介绍了变电所主变压器及各级电网线路运行率的计算方法2)提出应分阶段规定故障时对用户停电的容许容量和持续时间又称满足用户用电的程度负荷愈大的用户和重要用户恢复用电的目标时间应愈短随着电网改造和完善目标时间应逐步缩短(4)城市配电网的接线是规划的重要内容此次修改时增加了城市电网接线单独一节提出的四项要点是衡量电网接线是否合理和完善的标志能源部电力司近年来也曾在昆明武汉等地多次开会研究城网的接线方案标准化和简化接线已成为普遍的要求附录B 中推荐了几种常用接线供参考随着城市的发展大中城市中压配电网逐步使用地下电缆已成为必然趋势规划好电缆网络极为重要所以本次修改中增加了电缆网的常用接线和布置(5)关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目前我国城市的35kV 与10kV 系统皆普遍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各国大城市也有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我国少数城市由于电缆线路发展也已开始试点1990 年广东省电力局曾邀请国内专家研计会进行讨论并做了大量测试工作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也专门为上海地区的电缆网做了计算和研究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可贵的经验本次修订时提出了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时需考虑的一些问题(6)对城网供电设备的选择应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设备除质量高性能好为必要条件外还宜选用检修周期长或长期不需检修的设备我国老的城网技术装备大多为50 年代所选用的设备技术性能差制造工艺粗糙需要经常维修完全依靠加大维修工作量来保证安全不但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增加停电因此应当重视选用检修周期长的设备以上是几个主要方面的介绍详细情况在以下逐条说明中叙述这次修订本虽然已有很多新的内容质量也有所提高但限于编写人员的水平和国际国内的实际还有一些内容未能深入探索例如有关经济分析通信干扰特种用户的供电等章节相信今后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修订提高使之更加完善2 逐条修编说明**以下条文的编号是与导则内条文编号相对应的1.1 本导则是对1985 年5 月颁发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进行修编而成的原导则主要适用于国内大中城市此次修编后适用范围扩大为国内所有按行政建制的城市1.2 1989 年12 月26 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自1990 年4 月1 日起在全国施行按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但大中城市在总体规划基础上还编制分区规划因此编制的城网规划要结合各层次城市规划中所考虑的城市发展目标1.3 为原第3 条加以精简1.4 此条在原第4 条文中加入解决城网结构中薄弱环节一句是由于当前国内多数城市配电网异常落后过负荷和缺电限电的情况严重亟需改造而增加的另节约土地等一段放在后面条文中提出故予删节1.5 此条是说明城市电力网当前编制规划所应达到的目标但由于全国各城市的情况不同在原文中统一达到的年限是不适宜的因此只提在达到规划年度后实现规划目标再在条文文字上加以简练另原文中有在重点旅游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中的主要地区广泛使用地下电缆句因几个供电局都提出意见故删去1.6 基本上采用原第6 条文2.1.1 此条系在原第7 条的基础上加以精简2.1.2 系在原文第8 条基础上修改明确了国内低压配电网的具体电压2.2 按原第9 条基本内容未变个别字句加以精简2.3.1 按原第10 条原文略作文字修改2.3.2 按原第11 条原文未作更改2.3.3 按原第12 条原文未作更改2.3.4 对方案进行经济比较计算在修订过程中曾拟将试行本中第11 条和第14 条的内容综合用两个公式来表示即(a)设定相同的供电可靠性取Σ=+−+ ΔTttt tiP P1 (1 )收益为最大的方案(1)(b)对供电可靠性进行优化取为最大的方案收益Σ= +−+ Δ + Δ=Tttt t tiP P D1 (1 )式中Pt 每一年的投资(作为负收益)T 供电设施使用年限加投资早于投产的年数Pt 与同一基本方案比较各方案与其运行费用的差别D t 与同一基本方案比较各方案与其少送电损失费用的差别由于上述两个公式不直观且公式(2)的算法目前条件不够故修订本仍按试行本用最小费用来作方案比较实际上最大收益与最小费用二种算法用在方案比较上结论是相同的2.3.5 参见2.3.4 说明2.4.1 此条是将第16 17 18 19 条合并说明远中近期规划年限及各阶段的要求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限期一般为20 年所以城网规划的远期中期近期规划的年限仍按原16 条的规定这样才能和城市规划相互结合2.4.2 关于规划的编制流程一条是新增加的着重说明了编制电网远中近期规划所应遵循的三个步骤先建立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然后再根据负荷预测及现有电网结构并照顾到远期布局编制近中期规划使编制规划能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相互呼应以保证规划的编制符合要求这个编制流程是比较科学的2.4.3 此条是新增加的由于在规划执行当中情况会有变化因此拟定的规划需要及时的进行修正2.5.1 城网规划在城市部门共同参与下应以供电部门为主编制因城网规划与电力系统规划是一整体且工程建设项目与投资均由网(省)局掌握故城网规划应报网(省)局批准2.5.2 城网规划又是城市规划中应附有的专业规划之一应同时报送城市规划部门作为专业规划纳入城市规划报请城市人民政府审批这不仅不会出现矛盾反更能互相支持有利于规划的实现原第20 条中曾列入审查规划的几个方面删节2.5.3 此条是保留原第21 条的条文无论新城市的建设或老城市的改造保证城市电力网建设用地至为重要只有安排好电力设施用地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供应满足城市用电和实现现代化水平的需要因此安排用地是供电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紧密配合的主要内容2.5.4 此条是原22 条条文由于要依据近期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已在2.4.1 条中说明因此删去了年度计划与近期规划的关系一段其余未作修改3.1.1 此条是在原第25 条上进行修改强调要收集城市建设和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和采用符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数学方法来进行测算这样才能使预测有科学性和准确性3.1.2 此条是在原第26 条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对中远期负荷预测数字可用高低两个幅值也就是由于负荷预测变动因素较多需有一变动范围这样在选择远期方案时能够更适应变化3.1.3 此条是在原第27 条条文基础上修改的说明负荷预测应按用电性质分类按地理区域或功能分区并按电压等级层次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预测将这三个方面所得结果用在进行网络规划时能使城网的结构更为合理3.1.4 是对原第28 条进行修改原条文中为做好负荷预测应收集的资料内容共列出10项这次修改时将原文第7 8 10 三项合并为一项因此共为8 项每项内容叙述时都较原条文详细便于预测人员掌握再在本次修改中提出预测工作宜使用计算机和建立数据库则是由于预测时所需数据信息量大分析归类工作量大不使用先进设备是难于完成的应积极创造这方面的条件3.2.1 此条是新增加的在对未来负荷进行预测之前首先的一项工作便是对现有资料数据(包括现在的和历史的)进行分析处理这样才能得到作为预测依据的原始数据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但必须认真做好所以增列此条3.2.2 此条是从原第29 条文进行补充词意明显无须解释3.2.3 此条是新增加的也是对上一条进一步补充说明在进行预测时因多年来的统计积累各单位对电量的历史数据比较齐全所以从电量预测入手然后转化为负荷时其正确性是较高的但从电量转化为负荷时应利用历史的典型负荷曲线所以整理分析历史负荷曲线是很重要的根据典型负荷曲线就可以得出各时间断面的负荷值3.2.4 此条是对原第30 条的修改原条文中推荐了四种方法即综合用电水平法单耗法外推法与弹性系数法此次增加了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法在原稿曾单列为第32 条但负荷密度法实为预测方法的一种所以合并在本条内原第31 条系叙述年最大负荷与年供电量等值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些已在本条五种常用预测方法中叙述也不再单列一条3.3.1 用原第33 条原文未作更改3.3.2 基本按原第34 条原文第4 章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城网结构是规划设计的主体其遵循的技术原则必须是国际先进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又能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原第35 条条文中曾对城市电力网提出四方面的要求但其提法都较为原则所以在这次修改时对第四章内各节如供电安全可靠性电网接线各级电网相互关系等都做了具体规定因此本条原有的四方面要求删节不录4.1.1 仍按原第37 条但后两句删节4.1.2 此条是在原第38 条条文上修改原文末一句中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发展需要等含义在4.1.3 条中亦有表达故予删去再原第39 条内容并入此条4.1.3 是对原第40 条的删改主要指老城市为利用原有非标准电压的供电设施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而考虑采取升压措施4.2.1 这条是对试行本第41 条的修改说明城网规划考虑的供电可靠性是指电网设备故障停运时对用户连续供电的可靠程度这种可靠程度是用两项指标来考核的其一是N-1 安全准则另一则是在故障时容许对用户停电的容量和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这又称为满足用户用电的程度) 用这两个指标代替原试行本中第41 条至43 条的内容该内容是推荐采用年平均供电可用率作为城网供电可靠性的计算指标但这只是期末统计数字而影响这一指标的很多因素如统一检修管理设备的故障处理事故的能力等均不属于电网规划考虑的范围故予以修改4.2.2 此条是新增加的具体规定了N-1 安全准则的要求和内容4.2.3 此条是新增加的说明N-1 安全准则的规定可以选取电网和变电所的接线和设备的运行率来达到还列出了运行率的计算公式4.2.4 此条是原第45 条修改并改列的主要要求变电所进出线的容量需与转供容量和变压器的允许过负荷容量相配合以保证可靠性4.2.5 此条是新增加的提出了在近期规划中为解决电力供需的突出矛盾可稍降低可靠性而采用较高的运行率这是从我国目前城网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并列出了计算运行率的另一公式4.2.6 此条是新增加的满足用户用电程度是说明可靠性的第二个指标是指电网故障造成用户停电时容许停电的容量和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并列出了其要求其中关于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只列了一些原则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要和可能自行规定4.3.1 此条是对原第44 条的修改容载比是反映城网供电能力的技术经济指标容载比过大就使电网建设早期投资过大容载比过小又会使电网的适应性差发生调度困难甚至引起限电现象它又是宏观控制电网综合供电能力的指标可作为规划设计时布置安排变电所个数及容量的依据除计算整个城网的容载比外还应计算各分区的容载比以避免局部地区发生供电能力不足的现象4.3.2 本条系统将原44 条中关于变电容载比的计算方法单列一条变电容载比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电网结构功率因数负荷的分散系数等等因此在计算时对相关因素的取数应按照实际情况原条中的K3 修正为变压器运行率因其中已含有事故储备的因素因此K4的取数不宜过大原条文中推荐的变电容载比为一般220kV 变电所可取1.8 2.0 35110kV 变电所可取2.2 2.5 多数单位反映此值偏大所以此次修改时改为220kV 可取1.61.9 35 10kV 可取1.82.1 但在采用时仍应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同时本条增加了为降低容载比可采取的措施这样可减少投资增加效益4.4.1 此条是新增加的主要是说明在规划设计城网各级电压网络接线时所应依照的技术原则同时将第4 章中的4 5 6 三节合并成城网接线一节4.4.2 此条是按原第46 条修改送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送电网的规划属于电力系统规划应根据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进行编制不属于城网规划的范围当前我国大城市220kV 送电网一般都是在城市外围建成架空线的双环网但有些城市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只能建成U 形电气环网这个内容是由某些城市提出而增加的原第47 条是对系统规划的要求故删去4.4.3 在大城市中局部负荷密集用电量很大的地区可以采用220kV 高电压深入市区的供电方式此类220kV 变电所为终端负荷变电所规定属于城网的规范范围其规划原则应按本导则所定技术原则执行4.4.4 变电所的接线应当力求简化这是规划高压配电网络的技术原则过去很多城市变电所采用较复杂接线非但投资和设备增加维护运行工作量和出故障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反而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效果当前国际上对高压配电系统较多采取简化措施近几年来我国对简化接线问题也专门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并对多种方案进行了论证在设计和供电运行部门已形成了共识各个城市正在根据本市原有电网结构情况及现有设备水平和运行水平规划简化的方案本导则将通常采用的几种方式列入第58 条的附录B 中供参考4.4.5 此条是新增的当高压变电所其高压配电电源线路为同杆双回路时有可能发生全部停电故障由于修复时间较长因此需考虑线路能分段并双侧有电源以便快速恢复供电同时还可考虑由中压网反送电力4.4.6 不论是架空或是电缆高压配电线当串接三个及以上变电所时如仅有一侧电源当任一条线路故障时必然会引起多个变电所和多台变压器停电此时虽然根据N-1 准则尚能维持供电但已无储备供电能力因此宜建成两侧电源此条是新增加的4.4.7 仍按原第50 条的基本内容未作更改4.4.8 此条是在原试行本第54 条至57 条条文基础上修订的本条除首段说明中压配电网所组成的部分外并将中压配电网规划时所应符合的原则列为五条由于中压配电网直接连系广大的用户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着用户的安全可靠以及负荷增长的要求无论新区规划或老城市的改造皆应以此为目标此几项要求原散见在各条中此次加以集中更明显突出易于掌握4.4.9 中压配电网的线路分为架空线路与地下电缆线路两类此条是说明架空线路的结构形式为了能达到第59 条的要求中压架空线路都布置为格子形式并以架空开关分段正常不并列运行但又便于转移负荷和切断故障此条并提出在架空线路规划时应注意的各点使网络更加合理4.4.10 此条是说明中压配电网电缆线路随着城市发展用电。
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XX县XX街南段道路工程为XX街全线的一部分,北端与已建成的XX街、滨河路相接;南端止于长安大道。
本项目是XX县南阳安置点片区主要城市道路,全长0.582公里。
本册为通信部分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设计依据及规范2.1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执行情况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无意见。
2.2主要规范及规程(1)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设计合同及委托书。
(2)我院道路部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 综合管网方案平面图和标准横断面;(4)《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图集(05X101-2);(5)《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YDJ-101);(6)《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设计规范》( CECS 165-2004);(7)《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8)《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37-2005);(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10)根据道路设计路面高程为水准点。
(三)、设计范围1、本设计为综合管网的通信管廊单项施工设计图。
2、本通信设计为通信土建部分设计,不包括通信电缆的敷设。
四、通信管道建设说明1、通信管道容量设计依据(1)根据设计方案本工程沿道路人行道新建通信管道12孔,地块过街设置9孔,通信管道孔数的确定根据当地各管线单位意见和建设远期规划容量和当地各通信营运商的发展需要,由建设单位经征求各方意见共同确定,并按实际需求容量进行孔数的变动,如需变动,请及时与我院联系。
通信管网的容量及蜂管和PVC波纹管比例,需经管线单位和规划部门同意审批后方可实施。
(2)通信塑料管道的远期规划容量(管孔需要量)应根据业务预测和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各段管道的孔数,加适量备用管孔,并按每条电(光)缆占用一孔,分别计算确定。
(3)通信管道宜建设在人行道下,如在人行道下无法建设,可建设在慢车道下,不宜建筑在快车道下。
(4)在终期管孔容量过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两侧红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40m时,应在道路两侧修建通信管道或电缆通道,当小于40m时,通信管道应建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根据具体情况建设。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治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存远景开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标准、标准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23〕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2023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标准)〔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CJJ 34-2023〕 2.5(城镇燃气设计标准)〔GB50028-2023〕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23〕 2.7(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2023〕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2023〕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23〕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23〕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GB50374-2023〕3.设计原则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安排采纳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一再的管道优先安排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安排;3.3设计范围内,全部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3.4全部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标准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阻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3.6全部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解,尽量预防提升,需要特别处理的排水另行考虑;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市政道路工程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设计合同及委托书《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I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rr5221-20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8部分》(DL/T802-201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OO2-2O21《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1O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IOl-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2016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道路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2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巴南区内环快速巴南立交旁,B地块为龙洲大道、五横线(设计中)、内环快速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
项目共包含纵1路∏段、纵4路HI段两条城市道路,纵1路∏段,长331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40m,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城市主干路;纵4路In段长285.207m,标准段路幅宽度为16m,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20km∕h,城市支路。
两条路道路路面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次设计为电力工程土建部分,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
3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交意见的执行情况(1)设计依据:补充《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O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回复:巳按意见在设计依据中补充上述规范,详设计说明。
(2)粽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补充燃气管线的压力值。
回复:巳按意见在标准横断面中补充标注电力、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净距,在标准横断面说明中补充规划燃气管道的压力值区间范围。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1985)文件印发《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85)水电生字第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城乡建委,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电管局:为搞好城市规划中的电力网规划,在总结城市电力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一九八一年原电力工业部和原国家城建总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试行),对全国城市电力网的规划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城市电力网改造的广泛开展,各地供电和城建规划部门都感到有必要制订一个更详细具体的技术经济导则,用以指导城市电力网的规划设计,使城市电力网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为此,水电部委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专业委员会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本导则。
在编写过程中,水电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了有关单位参与讨论和修改,并广泛地征求了意见。
现正式颁发试行。
希各城市按本导则的要求对本地的电力网规划做进一步修改、补充。
在试行中如发现导则有何问题,有什么建议,请随时报水电部,以便今后作进一步修改。
附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水利电力部一九八五年五月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条本导则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和原城市建设总局于1981年联合颁发的“关于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试行)而进一步提出的一些具体规定,是编制与审查城市电力网(以下简称城网)规划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我国大、中城市,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2条城网是城市范围内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
城网既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搞好城网规划从而加强城网的改造和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3条城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网规划应由当地供电部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电力系统规划进行。
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城网的需要,城网规划与城市的各项发展规划应相互紧密配合、同步实施。
本文由寂寞231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电信[2005]574 号关于印发《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北京公司、西藏公司、北方公司,股份公司并转各省级电信有限公司: 为贯彻集团提出的企业转型战略,实施精确化管理, 合理控制通信管道工程的规模和造价,集团公司委托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
对通信管道工程的设计指导原则、管道路由的选择、设》计容量及满足年限、管道材料的选用、管道及人(手)孔建筑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现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编号 DXJS1002-2005)印发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为进一步解决管道投资和管道需求之间的偏差,逐步改进管道建设理念和方法,集团公司还组织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管道投资和建设模式进行了专-1-项调查研究。
该课题综合考虑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及保持和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对现有的管道建设模式提出了规范和调整建议,从而实现合理有效的压缩和控制各省公司管道投资需求额的目的。
现从中节选部分管道建设模式研究的成果,一并下发,供参考。
在执行《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至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
附件: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管道建设模式研究二○○五年九月十四日-2-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通信管道工程设计技术规定(试行)DXJS1003-20052005北京-3-前言本规定是贯彻集团公司提出的企业战略转型、实施精确化管理的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5007-2003《通信管道及通道工程设计规范》为依据,对国家规范作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达到在企业内部规范管理、合理控制通信管道工程造价的目的。
本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管道工程设计的指导原则、管道路由的选择、设计容量及满足年限的考虑、管道材料的选用原则、管道及人(手)孔建筑的技术要求等。
1IOCPVC O区间道路电力管线在道路两侧修建,距离道路中心线11.8m,规模为4x4Φ150CPVC+2Φ110CPVC。
本工程周边现状有零星电力通道,本次电力通道预留电力井,待后续电力设计时本与工程电力连通。
本次设计电力通道规模及布置位置满足规划部门和使用单位的要求。
通信工程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由其他单位设计。
通信管线应与本次道路工程同步建设。
2设计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2016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电力管线设计说明1设计范围新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项目勘察设计配套道路及黄堰河迁改标段,项目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西航港新街北侧,川大路以南,黄河南路以东。
目前拟建川大附属小学、幼儿园地块正准备进行开发,目前处于设计阶段。
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地块开发提供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进一步完善片区市政路网。
本工程共包含东侧道路和区间道路两条市政道路。
东侧道路设计起点为与规划西航港新街交叉口,终点止于川大路。
道路设计全长615.371m,由于设计起点(与规划西航港新街交叉口处)存在拆迁障碍,故南侧实施起点暂定为K0+060,实施长度约545m。
城市次干路标准,双向6车道,三块板,道路红线宽度40m。
双向6车道,三块板,路幅划分为:3.7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m(机非绿化带)+21.5m(车行道)+2m (机非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3.75m(人行道)=4Omo区间道路设计起点为与黄河南路交叉口,终点止于拟建东侧道路。
道路工程电气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道路建设在城市和乡村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现代社会,电力已经成为生活和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因此,在道路工程中电气方案的设计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程概况本道路工程位于某市区域,总长约10公里,贯穿城市主要商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动脉之一。
该道路原先为老旧的柏油路面,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损坏严重,因此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
除了路面的改造,道路两侧还需要进行绿化和美化工程,同时需要进行路灯、信号灯等电气设施的建设和升级。
三、电路设计1. 路灯设计在道路两侧共设置了300盏路灯,路灯种类采用LED路灯。
路灯的安装高度为6米,每盏路灯的功率为100瓦,灯具的光色为温白色,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和节能性能。
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路灯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路灯的安装布局遵循了国家路灯设置标准,能够满足城市主干道的照明需求。
2. 信号灯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和人行横道处设置了10组信号灯,信号灯采用LED信号灯,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耐用性,且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信号灯的设置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并且能够实现不同时间段的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3. 配电设计道路两侧设置了配电箱,采用了低压电力配电系统,能够确保路灯和信号灯的供电稳定和安全。
电缆采用了阻燃、耐磨的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恶劣的环境和人为破坏,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设置了备用供电线路,确保在有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电源,保障电路的持续供电。
四、智能化管理本道路工程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路灯和信号灯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实现了对电路的精确控制和及时维护。
通过对路灯和信号灯的能耗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对系统进行智能调控,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对电路的自动巡检、故障报警和数据分析,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3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无意见。
4电力工程设计要点1.周边道路IOKV电力通道情况:周边道路为设计未实施,本次设计管线与周边已设计管线连通。
2.本工程设计建筑结构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电力电缆主管束为4×4Φ200+2ΦI1oMPP排管,壁厚8mm,安居街电力单侧布置,具体管位详见管综。
电力过街采用2x3Φ200+Φ1IOMPP排管。
4.φ1IOMPP管壁厚6mm,φ200MPP管壁厚8nmι,要求塑料管管受压变形1/3无裂缝耐压!MPa∕cm2,环刚度(3%)等级(80℃)为SN12β排管覆土0.7m,遇车行道时加钢筋混凝土包封。
考虑到绿化种植对电力管道影响以及建设期间重车的影响,所有电力管道采用C30防水砂包封,抗渗等级P6。
排管车行道基地承载力:13OkPa,排管人行道基地承载力:10OkPa,排管开挖回填土采用良性土夯实,密实度大于94%。
排管采用承插连接,接口务必严密,光滑,管内应吹扫干净。
排管边距井壁及井底及边应不小于20cmβ5.由于排管敷设距离较长,为方便穿线及检修,故每隔50m设一工作井,每200m左右设一处过街。
位于道路车道下的电力井盖井座应采用双层“五防”球墨铸铁材料,采用Φ800五防球墨铸铁井盖,并按电力局要求,井盖具有防水、防盗、防滑、防位移、防坠落等要求。
做法符合国标《检查井盖》(GB/T23858-2009)、成都市地方标准《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电力和通信管线设计说明1设计概况2本次设计为养马配建道路4,起点接配建道路3,终点接锦春东路。
道路红线宽度30m,路线全长约935m o道路等级次干路。
3设计依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1/T5221-2016《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典型设计WkV电缆分册》2016年版《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50853-201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2018《通信管道人孑闲!手孔图集》YD/T5178-2017《地下通信电缆敷设》05x101-2《通讯管道人孑坏口管块组群图集》YDJTO1《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SC165:2016《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建筑与市政地基撤出通用规范》GB55003-2023《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3接地体直至满足要求。
线路基础知识第一章杆路1。
直线杆路要习开三线杆路(电力杆路、通信杆路、广电杆路)与三结杆路平行不得少于一个倒杆位。
杆路离开公路的两侧排水沟;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2. 杆路穿越电力线路、长途光缆线路、一定要从下面穿过。
杆路经过长途埋式光缆,距埋式光缆15米以内不得立杆、埋拉线地锚石;3. 立在路边、岩石或其他电杆坑挖深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做水泥护墩,护墩尺寸为上底直径80cm,下底直径120cm,高度80cm。
第二章吊线1. 吊线抱箍距杆稍40至60cm处,背档杆吊线抱箍可以适当降低,吊档杆抱箍可升高,距杆稍不得少于25cm。
第一层吊线与第二层吊线间距40cm;2。
第一吊线应在杆路前进方向左侧,吊线位置不能任意改变方向;3. 吊线的背档杆和吊档杆5米以上的应做辅助装置。
100米以上的长杆档吊线要做辅助拉线,跨越杆应做三方拉线,终端杆做7/2.6的顶头拉线,超200米以上飞线,跨越杆和终端杆的顶径在19cm以上。
飞线跨越不能超过400米,如越过在中间需立过渡中间杆;4. 8米以上角深内角应做辅助线,角杆辅助线采用7*2.2钢铰线,从吊线抱箍穿钉至封口60cm,用二只U型钢卡(10cm)间距10cm,5至7圈封头,5至8米角深内角吊线可有4.0铁线绑扎辅助;超8米以上角深、府角、仰角辅助线应与杆上主吊线相同钢绞线做做辅助线,吊线接续应采用3.0铁线另缠方法。
第三涨拉线1. 拉线方位角深一定要用皮尺测定,丈量角深以50米标准杆距为测定依据2. 拉线抱箍在电杆的位置,终端拉,顶头拉,角杆拉,顺线拉线一律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上方,侧面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下方,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间距10cm±2cm.第一道拉线与第二道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3. 7×2.2钢绞线主吊线,角深在7.5米以下,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顶头拉线都用7/2.6钢绞线.4. 15米以上角深的角杆,应做人字拉线.拉线距离比1:1,但不得少于0.75,防风拉为8根杆一处,四方拉一般32杆左右设一处(最长不得大于48根杆距);四方拉必须做辅助线装置.5.线路偏转30度,拉线盒吊线规格相同;偏转角度30~60度之间,拉线采用比电缆吊线大一级规格的钢双绞线;大于60度或者架空电缆长杆都应设定头拉线;顶头拉线应采用比电缆吊线大一个级别钢绞线。
为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的重叠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四、电力管网设计1、本工程电力管网在绿化带下敷设,按建设单位要求,电力管网采用电缆沟形式,电缆沟内空尺寸为 1.2mX1.3m。
电缆沟侧墙采用砖砌,电缆沟内两侧安装玻璃钢成品支架(需征询电力公司),支架水平安装间距0.8米,电缆支架需使用当地电力部门认可的产品。
2、当电力管网在车行道下敷设时,采用电力排管形式,管顶距地面不少于1米,并用混凝土包封保护。
排管规格为4行x4歹IJ=I6孔(另随行敷设2根波纹管用于电力内部通讯)。
电力排管材质为BWFRPT75/4.5电力保护管(环刚度不小于SN25),过街排管两端均设置电缆井便于穿线施工及维护。
3、电力排管在每隔200米左右做预留过街排管,形式为2x3=6孔,管材为BWFRP-175/4.5电力保护管。
4、电力排管全程用混凝土包封保护。
5、电力管网沿线预埋接地线,采用50X5热镀锌扁钢,每隔50米处(或电缆井处)用150X5X2500热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体。
电缆井内的接地体应通过接地线与变电站或开闭所的地网连接。
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6、过街排管处应预埋接地体与道路两侧的电缆井内接地体连通。
7、人孔井内管孔端口应做喇叭口处理,以防止穿线时损伤电缆。
道路及场平工程设计凤龙大道东延伸段(二期)电力/通信管网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工程概况凤龙大道东延伸段(一期)为城市主干路。
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80米,车行道宽度为14.75+14.75米,双向8车道,本次设计道路长度约450米。
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沿线电力/通信管道通廊设计,不含线缆设计。
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1、建设方与我方签定的本工程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5、《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6、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oI-5);7、国标图集《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8、道路设计图纸等资料。
3m(人行道)+711)(车行道)+7m(车行道)+3m(人行道)=20m3、设计范围和内容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照明。
主要内容如下:(1)照明供配电系统(2)道路照明设计(3)安全接地系统设计4、照明供电系统4.1负荷等级及供电电压设计范围内主要用电负荷为路灯照明,负荷等级为三级;各照明回路采用AC380/220V供电,单灯电压ΛC220V,LED单灯在开关电源后采用DC24V供电。
4.2负荷计算4.3供电电源及变压器选择本次设计路段新设置一台路灯配电控制柜AL,位于本段道路终点附近。
供本次设计路段道路照明用电,电源进线由业主协调解决。
4.4供电半径及电压降计算新建配电控制柜供电半径控制在100Om以内,低压线路末端电压降控制在5%以内•电气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施工图设计图。
1.2测量单位提供的现场管探资料。
1.3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定:设计合同及委托书《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13955-2017《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2、工程概况道路起点为双庆路,向西南延伸,终点接双凤路,道路全长961.793m,标准路幅宽度20m,双向四车道。
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30km∕h o本设计项目路幅分配结果如下: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
6、道路照明设计6.1主要设计标准和参数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道路部分照明参数计算如下表:表二6.2照明布置方式本道路仅设计功能照明,采用双臂路灯(IOn1),车行道1*180WLED灯,人行道侧配l*100WLED灯,沿道路双侧对称布置,直线标准段灯杆间距最大为30m,路灯距路缘石0.5米,曲线路段(R<1000m)及加宽段加密及布置。
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第十五分册W分区Z6路电力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委托合同1.2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1.2.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1.2.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1.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l0-20l0)1.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9《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2.10《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1.2.11《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I01-8;1.2.12《地沟及盅板》J331、J332G221;1.2.13《接地装置安装》14D504o《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一典型设计IOkV电缆分册》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合同1.3.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重庆市西永组团W、V、U标准分区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8.11)1.3.4《重庆市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关于W分区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立项的批更渝高新改投(2022)65号》1.3.5《重庆市高新区改革发展局关于W分区H5路、Z4路(一期)、Z6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夏渝高新改投(2022)117号》1.3.6《W分区H7路施工图》【林同桂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12]1.3.7《W分区Z5路施工图》【林同极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12]1.3.8本项目周边1:500地形图【重庆市勘测院2022.04]1.3.9《西永微电园W分区道路工程[H5路、Z4路(一期)、Z6路、H4路(二期)、昌瑞支路(Z2路)、昌瑞路(H6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细勘察)》【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2.08]1.3.10《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道路工程管线综合方案统筹和技术审查(W分区Zl路(一期)、Z2路、Z4路(一期)、Z6路、H4路(二期)、H5路、H6路方案设计)》1.3.11周边其他项目阶段性设计资料1.3.12南山地块提供的12#地块资料1.3.13《重庆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2020.11)1.3.14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1.4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I、电力管线的容量、管位应以管线单位和规划部门意见作为设计依据。
7.5电气工程
7.5.1电力管线
1.本次设计范围为杭州湾新区滨海六路(桩号K5+116~K5+500)、中兴一路(桩号ZK0+000~ZK0+220)市政工程电力通道工程设计。
2.根据《宁波杭州湾新区北部工业板块市政工程详细规》和《杭州湾市政规划》,10千伏及以下线路地下敷设,电力通道采用电缆排管,滨海六路(桩号K5+116~K5+500)电缆排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8米(道路红线内1.5米)处,设计电力通道与西侧综合管廊电力通道相接;中兴一路(ZK0+000~ZK0+220)道路的东侧设置电力通道(电缆排管),电缆排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米(道路红线内1.0米)处。
3.电力电缆主排管材料均采用采用玻璃钢管,规格为BB(玻璃钢管)。
4.根据电缆沿线连接需要,电力通道每隔200m左右设电缆排管分岐到对面区域,排管穿越机动车道时埋于道路结构层下,管顶覆土不小于0.7米;过桥排管敷设于人行道夹层内。
5.每隔60米左右设一个2.5m×3.0m的电力工作井。
6.电缆排管坡降随道路坡降,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3%,以保证管内排水畅通。
7.5.2通信管线通信网络(主要包括管位、管孔和骨干传输线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当加强政府对其建设与管理的指导和调控。
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管道建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各类弱电线路敷设于同一管位,按本区规划路网布局敷设通信管线。
1.本次设计在滨海六路(桩号K5+116~K5+500)道路的南侧布置通信排管,设计通信排管与西侧综合管廊通信通道相接,通信排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28米(道路红线内1.5米)处,埋设于人行道下;在中兴一路(ZK0+000~ZK0+220)道路的西侧布置通信排管,通信排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米(道路红线内1.0米)处。
2.通信通道主干管由UPVC波纹管束组成,规格为Ф110UPVC波纹管束。
3.在管束纵向每隔150米左右设一组横穿道路的过路排管,规格及数量为1X6孔Ф110UPVC波纹管管束,过路排管埋于道路结构层下,砼包封。
在过路管终端道路红线设小号通信直通人孔井。
过桥排管敷设于桥上人行道下夹层内。
管道进入人孔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净距不得小于0.4m,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净距不得小于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