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分析结果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358.50 KB
- 文档页数:14
煤矿采掘接续工作汇报材料
煤矿采掘接续工作汇报材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向大家汇报煤矿采掘接续工作的进展情况。
一、采掘接续现状
目前,我们的采掘接续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随着采煤深度的增加,矿压显现越来越明显,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其次,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给采掘接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外,采掘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制约着采掘接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矿压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其次,加强地质勘探和煤层厚度监测工作,掌握煤层变化规律,为采掘接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先进的采掘技术和设备,提高采掘效率和质量。
三、工作成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的采掘接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安全生产得到了有效保障,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其次,采掘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煤炭产量稳步增长。此外,我们还成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采掘技术和设备,为今后的采掘接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展望未来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采掘接续工作,不断提高采掘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新的采掘技术和方法,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矿山情况汇报报告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新的矿山情况调查和分析,我向您汇报如下:
一、矿山基本情况。
该矿山位于XX省XX市,总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采了XX 年。矿山内主要开采的矿产品包括煤炭、铁矿石、金属矿石等。矿山周边地理环境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生产情况。
近期,矿山生产运行良好,产量稳定增长。但是,由于矿井深度加大,矿工作业面积扩大,矿井通风、排水等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同时,矿山设备老化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
三、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一直是我们矿山的重中之重。我们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同时,加强了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环境保护。
矿山生产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加强了矿山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确保矿山生产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五、发展规划。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与合作,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总体来看,矿山生产稳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努力。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
以上是对矿山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推动矿山的健康发展。
谢谢!
矿压监测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矿顶板管理,监测采掘工作面顶、底、帮移近量及矿山压力变化情况。为支护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合理确定支护强度,选择支护材料,有效防止顶板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在掘进巷道及回采工作面安装矿压监测仪器,并进行监测。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一、成立矿压监测监督小组
组长:杨波
组员:陈新霍建农
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全矿的矿压监测的监督与实施。
组员:1、协助组长监督矿压监测管理规定并完善。
2、参与矿压监测数据的分析、措施的制定。
3、执行矿压监测管理规定并完善。
二、矿压监测仪器及用途
1、顶板离层仪:主要监测巷道顶板在监测范围内的离层情况。
2、顶板动态监测仪:主要监测巷道顶底板移近量。
3、单体液压支柱压力仪:主要监测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阻力。
4、综采工作面压力连续记录仪:主要监测综采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
5、锚杆液压枕:监测支护锚杆的受力变化情况。
三、矿压监测仪器的安装
1、矿压监测仪器及测点由生产科按相关要求负责安装、布置,
施工区队按要求做好仪器的安装,监测的配合工作。
2、掘进巷道顶板离层监测仪平均100米安装一组,安装地点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30m,(炮掘巷道除外),巷道开口、顶板破碎及特殊地质构造带时单独安装,或按《作业规程》中矿压监测要求安装。如不按规定安装罚责任人50元。
3、回采工作面安装完成后,第一架和最后一架各安装一块压力连续记录仪,其余支架间隔6架安装一块压力连续记录仪,如不按规定安装罚责任人50元。
4、回采工作面安装完成后上、下顺槽超前支护段安装单体液压支柱压力仪,如不按规定安装罚责任人50元。
龙门煤矿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预
报制度
一、组织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地防治水副矿长
副组长:生产科科长、地测科科长
成员:生产科、地测科及科及建筑工程工程技术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科
科长兼任。
二、职责分工
总工程师:负责全矿矿压观测。
生产科科长及地测科科长:负责矿压平时观测日常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职责:负责本施工区队矿压观测及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预报。
生产科及地测科职能:重点负责监督观察造纸区队的矿压观测资
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预报。
巷道观测点布置
1、岩巷掘进在耙矸机后方布置观测站,开口5m处设立一组巷道
变形观测站,以后每间隔30m设立一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设4个测点,依次位于巷道顶板、底板、巷道两侧腰线(拱基线)处各布置1个。后方巷道变形趋于稳定后不再进行观测,如后巷变形严重可增加变形
气象观测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2、煤巷开口掘进5m处设立一组巷道二处变形观测站,以后每间
隔30m设立一组观测站,每个观测站设4个测点,白苞位于巷道顶板、底板、巷道两侧腰线(拱基线)处各布置1个。
三、观测方法
1、锚网喷、锚网索喷支护的排水沟,顶板及两帮观测点天花板用
钉子钉入墙壁内,然后用红漆标记;自巷道顶板悬挂一根线绳垂至地坪
面(轨面),把巷道两帮观测点用连结起来线绳连接起来,垂线两侧为
左帮(右帮)巷道宽度,发展水平线绳与垂线交叉点上、下分别为腰线
上(下)巷道高度,各观测站必需挂牌管理,现场要有观测记录。
2、架棚支护巷道,在巷道顶板向下2m位置,水平两侧帮部各设
一个观测点,编号分别为A、B,在巷道顶板设置一个观测台观测点,
为加强矿井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工作,准确掌握采掘现场矿压显现围岩体挪移、变形规律,使矿压观测真正起到科学指导矿井采掘设计、巷道布置与采掘现场施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云盖山煤矿二矿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
成立矿压监测领导小组
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总、生产技术科科长
成员:生产技术科分管采、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各采掘区队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
领导小组下设矿压监测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矿压观测的设计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2、负责监督、检查、协调、指导矿井矿压观测工作和日常矿压观测资料的采集整理、总结分析和分析结果应用的管理工作.
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矿井生产技术科编制矿压观测设计,
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发现问题 ,与时修改完善.
锚杆支护巷道矿压观测
1.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 ,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观测 ,并用记录牌板显示 ,以便与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 ,观测
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安全;
2.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 ,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
3.顶板离层仪应安设在巷道的中部或者交岔点的中心位置 ,顶板离层仪间距普通为 30~50m,最前一个顶板离层仪距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以正常间距+20m ;巷道遇构造带、大断面〔宽 6m 以上〕与"丁字口〞、 "十字口〞等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及矿压观测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方案
•矿压预测模型建立
•矿压预测结果分析与应用
•矿压观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与观测方案实施效果评估
矿压预测预报制度
01
CATALOGUE
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预防矿压事故发生
提高矿山生产效率
制度的具体内容
建立矿压观测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
确定观测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定矿压观测方案和实施细则
建立观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
施
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制定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各项任务和
责任人建立观测数据审查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观测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矿压观测方案
02
CATALOGUE
监测煤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过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事故
发生。
确定合理的采掘速度和支护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为后续的矿山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观测目的和任务
观测内容和方法
支柱阻力观测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测站,定期测量支柱的阻力值,了解支撑情况。
矿压显现观测
对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显现情况进行观
测,包括支柱的破坏情况、顶板的垮落等。
岩层运动观测
在采煤工作面上方设置观测站,定期测量岩层的运动情况,包括下沉、水
平移动、离层等。
巷道变形观测
在巷道设置观测点,定期测量巷道的变形量,包括顶底板及两帮的移近量。
每周进行一次测量,对于变形较大的区域,
应增加观测频次。
巷道变形观测
每班进行一次测量,对于阻力异常的区域,应增加观测频次。
矿压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矿压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矿井的矿压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压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矿压管理责任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四条矿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矿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制定矿压管理制度和矿井矿压防治措施;
(三)对矿井矿压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
(四)组织矿压防治工程的实施;
(五)对矿压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六)对矿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公司设立矿压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矿压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矿压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矿井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矿压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一)研究决定矿压管理的重大事项;
(二)组织制定矿压管理制度和矿井矿压防治措施;
(三)对矿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矿压事故的调查处理;
(五)协调解决矿压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矿井设立矿压管理办公室,负责矿井矿压管理的具体工作。矿压管理办公室由矿井技术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矿压监测人员组成。
第八条矿压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一)组织实施矿压管理制度和矿井矿压防治措施;
(二)对矿井矿压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
(三)组织矿压防治工程的实施;
(四)对矿压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五)组织矿压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
(六)定期向矿压管理领导小组汇报矿压管理工作。
矿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矿压管理工作,确保矿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相关部门、区队、各外委施工队。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矿山压力显现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根据公司要求,为保证安全生产、总结各种不同类别地质条件下的回采经验,同时对以后的安全生产和新设备定货起到指导作用,公司决定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
成员:相关副总工程师、相关部门主任、副主任、主任工程师以及各采掘区队队长、副队长、技术员。
各采掘区队技术员负责矿压观测的日常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矿压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矿压观测小组职责
1、建立矿压观测制度,研究确定矿压观测方案。
2、经常深入现场,查看矿压观测进度等情况,帮助各采掘队分析矿压观测成果。
3、对于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出现矿压异常现象时,进行现场跟班分析指导。
4、提出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顶板支护方案,设备选型及支架改进意见。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1、对各区队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汇总整理。
2、对于特殊工作面的矿压情况在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后及时汇报有关公司领导。
3、对于特殊矿压情况,要深入现场研究,制定有关特殊矿压观测方案和措施。
4、提供矿压可能异常区域的工作面详细地质资料。
第六条各采掘区队职责
1、各队采掘技术员负责矿压观测工作,严格按照矿压观测小组制定的矿压观测制度和方案进行矿压观测和数据采集。
2、综、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完善的矿压观测章节,其中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现场观测,系统数据采集整理,结论分析和成果汇报等内容。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辽宁煤监局领导及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莅临我矿调研座谈指导,根据调研通知要求。现将我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概况
**井田位于辽宁省**。处于铁法煤田的西南部,井田南北走向长6.77km,东西倾斜宽3.13km,井田面积为21.2km²,批准开采标高80.59m至-1100m。井田北与大隆井田毗邻、东邻晓南井田、南以煤层最低可采线为界、西以F55、F56号断层为界,井田边界煤柱为40m。
矿井于1981年开始施工建设,于1990年11月15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390万t/a(2010年复核),2016年12月,生产能力核定为330万t/a;2019年6月,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t/a。
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两水平集中大巷上下山开拓。现生产水平为–600m,生产采区有北一、北二、南二及南五四个采区。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中央主井、中央副井和南入风井入风,中央风井和南排风井回风。
本井田地层由第四系、白垩系、前震旦系地层组成。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阜新组,共有45个煤分层,其中10个主采层,分别为2-3、4-2、7-2、8、9 、12、13、14-1、15-2、16煤层,现开采煤层为2-3、4-2、7-2、9、12煤层。矿井煤种主要为长焰煤、不粘煤、气煤。煤层自然发火期1~3个月,煤尘普遍具有爆炸性,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南北的不对称向斜。煤层大部平缓,倾角一般在5~8°之间,南翼和西翼较陡,倾角一般在20~32°之间,但面积不大且都靠近煤矿边界。煤矿内断层构造比较发育,共发育大小断层(落差≥5m)45条,其中生产实见25条。断层密度2.12条/km2,其中边界断层10条,煤矿内35条。**井田处
矿山压力实验室工作总结
矿山压力实验室是矿山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和实验平台,通过对矿山压力环境
的模拟实验,可以为矿山工程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矿山压力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现在我来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矿山压力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压力模拟实验。通过对矿山深部
地质压力环境的模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山岩体的力学特性以及岩石的变形和破裂规律。这些实验为矿山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矿山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我们还在矿山压力实验室进行了一些新材料的性能测试。在矿山工程中,新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新材料的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非常重要。通过在实验室中对新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变形特性的测试,我们可以为矿山工程的材料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我们还在矿山压力实验室进行了一些矿山灾害的模拟实验。矿山灾害是
矿山工程中的重要安全隐患,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矿山灾害的发生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灾害的机理和规律,为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矿山压力实验室是矿山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平台,通过在实验室中
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矿山岩体的力学特性、新材料的性能以及矿山灾害的发生规律,为矿山工程的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矿山工程的发展和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区队管理等方面查出问题及整改措施的报告
矿压防治队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日
根据我矿2016年8月30日召开的安办会会议精神,我队于9月2日组织全体队干就本队矿压防治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深刻的讨论和剖析,现将讨论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区队管理方面
(一)存在问题
1、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青年职工,经验不足,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2、由于矿压防治作业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跟班队干无法现场监管所有的工作施工情况,致使职工违章作业的行为不能有效得到遏制。
3、工作中老好人思想严重,对各项制度执行落实不严格。
4、电话汇报制度执行不规范、不及时,导致值班队长对井下情况掌握不及时、不清楚。
5、个别管理人员及职工对区队、班组、岗位三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够重视,致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不力。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不让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区队实际情况,采取现场危险源辨识、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应急预案和自救互救的培训,将制度讲透学好,让职工自觉执行。
2、跟班队干加强现场监管力度,班组长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加大安全处罚力度,确保将“三违”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3、队干加强日常管理力度,彻底改变工作中的老好人思想,严格执行队内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执行力建设,在工作中严抓细管,加强日常监管考核,确保队上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4、班组长严格执行“一班三汇报”制度,即到达现场时汇报、班中汇报,爆破后前汇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不按要求汇报的,每次罚款50元。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清水营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技术科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报生产技术科备案,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技术科。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____%。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二、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
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____天每天由技术副队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____天后,测点每____天观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