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2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夏日的白洋淀,荷花盛开的时候,蓝色的湖面像情豆..初开的少女,妩媚而矜.持;河水青青,临风不乱,遇雨不浊。
①,而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般自然清雅,一颗尚未修饰的明珠般纯朴不俗,(凝聚/聚集)了天地难得的气韵和灵性。
白洋淀很美,但不只是美在景色本身,(而/更)在于回归自然的美妙感受,让人可以享受自然恩赐的平和。
脱下约束着脚的鞋子,把双足涤荡在水里,闭上双眼,感受放任和散.漫的趣味,深吸一口,空气中荡漾着青荷莲子的香气,是一种天然纯粹..在淀里,能看到很多来回穿梭的船只,有..的清纯。
乘船飘荡些船只很独特,②。
撑.船的多是(矫捷/矫健)的老翁,虽然是一个人划船,速度却和机动船不相上下。
鱼鹰、草帽和船夫,再加上微微起伏的波浪和满淀的荷花,让人产生置身江南的那种湿漉漉的梦幻..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情豆B.璞.(pú)纯粹C.散.(sǎn)飘荡D.撑.(zhǎng)梦幻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凝聚更矫健B.凝聚而矫捷C.聚集更矫捷D.聚集而矫健3.在文中两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②很多鱼鹰落在上面B.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②很多鱼鹰落在上面C.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②上面落着很多鱼鹰D.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②上面落着很多鱼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①从3月以来网络上陆续曝光的“001A型航空母舰”照片得知,这艘航母似已涂装红色底漆,舰岛上已开始安装玻璃,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倚马可待....。
②许多学生家长表示,高中三年,孩子们的起居饮食都在学校,家长们望尘莫及....,还是希望学校努力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在民族文化所赋予它的原动力的推动下发展着,不断深化其精神内蕴。
它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
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
《芥子园画谱》有载:“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
而草虫之微细,亦加窝意焉。
”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
我们的先民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
原始社会,人们常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
图腾实际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人们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让族群不断繁衍壮大。
虽然图腾信仰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模糊,但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它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窝意。
这种文化寓意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
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蝙蝠、葫芦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
作为一种寄情于天地万物的艺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
画家通过隐喻、象征、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生活中聚积的情感和美好感望,并假以笔墨的独特性,达到自然栽体、个性笔墨、意境意趣的统一。
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
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
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
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
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
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经典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 襁.褓/浆.糊茁.壮/相形见绌.落.叶归根/丢三落.四B. 妖娆./富饶.堵塞./茅塞.顿开成绩斐.然/获益匪.浅C. 喧.嚷/寒暄.契.机/锲.而不舍甘之如饴./百战不殆.D. 亵渎./救赎.诞.生/垂涎.三尺勇冠.三军/冠.冕堂皇【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A. qiǎng / jiàng zhuó/ chù luò/ là/;B. ráo/ ráo sè/ sè fěi/ fěi;C. xuān/ xuān qì/ qiè yí/ dài;D. dú/ shúdàn/xián guan/ guan。
据此可知B项都正确。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揣磨文绉绉歇斯底里迫不急待B. 针砭城隍庙义愤填膺不置褒贬C. 慰藉脂粉奁异想天开无原无故D. 休憩戈壁滩委屈求全根深蒂固【答案】B3. 古诗文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___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2)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沙漠坚冰纵横,勾画出瑰丽的沙漠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中,那些精妙的作品时时浸润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受益匪浅。
濮阳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________,不容丝毫延宕。
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________,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混淆视听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B . 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C . 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D . 混淆视听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2018 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 分钟,满分15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大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地区。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3 小题,9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徽州祠堂是徽州人文思想的高度物化,是建筑艺术的模范。
徽州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不论建筑设计、工艺美术仍是雕琢装修等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村镇中一般是最华美高大的建筑。
一般是三进,分别为门厅、享堂、卧室。
门厅由大门和过厅构成。
大门后【注】是天井,天井两边为配房,供预备供品和分胙之用。
天井中间用石板铺设过道,过道双侧各样植一株柏树,象征宗族兴盛,四时发达。
享堂是祠堂的主体部分,高大宏伟,壮观魄力。
这里是祭祀先人、办理本族大事的场所。
大姓的厅堂能容纳几千人,小姓的亦可容纳数百人。
卧室(也叫“寝” )是供奉先人牌位之所。
为表示时先人的崇拜.表现先人至高无上的思想,卧室地基要超出祠堂其余建筑丈余,祭祀时沿高高的石阶而上,体会尊祖敬神的感觉。
整个祠堂的建筑从大门到卧室,由低而高,顺序渐进,显现威严庄严的风格,给人以神圣威严的感觉。
祠堂的地点亦是讲究的,一定是面河枕山的宽阔阳地,供大典时升旗之用。
祠堂集徽州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髓,构造复杂谨慎,雕镂精巧,玲珑剔透,风格独到,建筑技艺高明精深。
不论是整体规划构想,仍是单体平面空间办理,建筑雕琢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表现了鲜亮的地方特点。
它各建筑部位上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是古代民间艺人精心设计并雕琢的艺术品。
现存有名的家祠有黟县南屏祠堂群、绩溪龙川胡氏宗祠、歙县棠樾祠堂、歙县郑氏宗祠、歙县罗东舒祠、歙县昌溪祠堂群、歙县许村祠堂群等。
河南省濮阳市高三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5)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
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
【乙】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感动自己,震撼世人。
然而,【丙】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及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提不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心浮气躁B . 清芬可挹C . 及时D . 从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3. (15分) (2015高二上·德惠期中)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小题心理的调整梁漱溟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评价台前一高高三语文组黄铭韩长洲本套试卷紧扣《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以及《考试说明》命题,从题型到题量均和2018年高考试卷保持基本一致,稳中有变,变中有度,难度适中。
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结合“传统文化”命题,实用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以及写作则紧密联系现实热点命制,试题显示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试卷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凸显了语文学科特点,蕴含丰富的文化特质,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依据最新考试说明,试卷调整了试卷试题结构,把实用类文本阅读放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文学类文本改连续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察小说阅读而为散文阅读,这一改变本是高考试题变化应有之义,也是给学生的一个提醒,不能忽略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阅读能力,毕竟两者的阅读思维,答题思路有所不同。
整个试卷,我们认为也存在几点小问题,主要涉及考点分布不尽合理,个别题目命制不够严谨科学,下面小题分析时将会述及。
一、论述文类文本阅读论述文阅读材料出自《天生是“美术”的汉字》,所选内容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
三个选择题考察学生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其中第2小题,考察学生对文本论述思路的理解与判断。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本小题设置一般设计论述文的论述观点、论述思路、论述过程以及论述方法。
比较而言,本试卷中第2小题命制角度稍显单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继续采用了内容相互有关联,却无统一性、整体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内容上围绕“假日经济”这一中心,选择了四则材料,材料二为图表。
第5小题为选择题,考察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C项作为干扰项有一定难度。
第6小题考察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整合,难度适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一篇散文,阿城的《古董》。
相对于小说,散文阅读理解的难度还是大一些,因为散文本身有“形散”的特点。
尤其是这篇散文,主题表达较为含蓄,学生理解主旨更加不易。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河南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5命审单位:鹤壁高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祖国?”“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日前,某研究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青年做了一番街采,得到了这份“歪果仁”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身边事物,却成为最受老外关注的“西洋景”,让很多国人感到不小的意外。
细究这些“新发明”,一大特点便是依托先进技术,创新应用模式,便捷人们生活。
比如,先进的支付系统,买卖东西只需“扫一扫、”;畅达的电商平台,足不出户便可“购全球”;发达的高铁网络,让城市之间不再遥远;方便的共享单车,随骑随停自由畅快。
前几天,一篇名为《中国的非现金社会飞速发展已超乎想象》的帖子在日本某网络论坛上疯传,有日本网友担心:中国人会偷偷嘲笑我们落后吗?不夸张地说,新经济之门在创新之轴的带动下,迅速向我们开启,“中国制造”正带给世界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改变和奇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起势,在这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推力的变革大潮中,中国无疑已经走在前列。
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期。
以“新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已超越学习模仿的粗放时期,开始向外输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短。
一千年前,古老中国的四大发明问世,拉近了世界技术和文化的距离,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河南省濮阳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_____________科学常识的事情。
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
这说明,()。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______________医患信任。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
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尽管现代医学,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
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层出不穷违犯增进日新月异B . 层出不穷违反增强突飞猛进C . 屡见不鲜违反增进突飞猛进D . 屡见不鲜违犯增强日新月异(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B . 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健康素养C . 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D . 整个社会都需要提升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只有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B . 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C . 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河南省高中2017-2018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仿真测试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
尽管这类危机是人类一手造成的,而且显然是在人类所能解决的范围之内,但是公众、媒体和政治家们却似乎并未像对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或其他社会问题那样严肃地对待土壤危机。
然而,我们对土地和土壤资源的态度,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明的生存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指出,人类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迁移土壤和岩石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完全出人意料,因为地质学家将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而非人类——视为改变地貌的动力。
人类活动通常不被纳入地质学视野下以数百万年为计的“深度时间”范畴,以及地球自身生成及演化历史的讨论中:在漫长的地质时间轴上,人类只能被视为刚刚出现。
事实证明,人类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世界地貌,在极短的时间内已造成可与地质作用相比拟的影响。
透过地质学的视角来审视农业发展史,便看到一幅人类自食其果的图景: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决定了土地对待我们的方式及其时间纬度。
还可以看到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只要人类不再愚昧地重复无限损耗土壤资源的行为,便可以避免古代文明灭亡的命运。
但遗憾的是,当今人类的行为,正是在全球范围内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
2018年高考真题模拟卷(含答案)语文 2018年高三河南省二模试卷语文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
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
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
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
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一一“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
《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
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
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
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圆根’,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
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作为自由的话语,最初就是历史学和哲学叙述的文体承载方式,与历史学和哲学有着亲缘性关系,但是,人们常常关心其诗学和美学意义,而很少关心散文和哲学之间的关联。
散文中可以有哲学的思致、认识和发现,但是,散文文体毕竟不能真正代替哲学文体,散文中有哲理,或哲学中有散文,应该是二者关系的基本表达。
在话语表达中,散文必须以情感表达为主调,而哲学必须以理性解释为主调。
这就是说,散文是情感与思想的自由谐和,仅有思想而没有情感,不是散文的本质性要求。
哲学与散文之间的关联是内在的,表现为思想与情感间显示着最本原的生命亲近,《庄子》与《孟子》就标志着中国哲学与散文之间最古老的联系。
庄子不是借助纯粹概念的分析来表达思想,而是善于借助形象和寓意之间的关联,揭示深刻的人生奥秘,虽然他的散文中也有一些概念。
孟子的说理,带着人生的全部激情,并正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说理,因而,情感因素的参与,使《孟子》本身具有抒情的力量。
中国古代思想的诗歌源头和散文源头,使古老的思想始终保持激情创造与诗意抒情的力量,当然,思想发展到后来,逐渐与诗性分离。
走上了专门化道路。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导致这一转变的文化英雄,则不太容易确定。
但是可以肯定,是哲学家导致了这种根本性转变。
在西方,哲学与散文之间关联,可以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作获得深刻说明。
濮阳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艺术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经济文化更加进步。
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
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宋代提倡理性,儒、释、道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
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程朱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宇宙奥秘。
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
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
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
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
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
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
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
宋代的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寓意深刻的松、竹、梅、兰等,表达人生理想等。
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
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等。
花材多用松、竹、梅、兰、水仙等素雅者。
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
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 挨打/尘埃侍奉/ 恃强凌弱卓尔不群/ 绰绰有余B. 呐喊/木讷真谛/根深蒂固随声附和/ 和煦春风C. 发酵/咆哮肖像/惟妙惟肖恪尽职守/ 溘然长逝D. 勾画/ 勾当剽悍/ 膘肥体壮坚若磐石/ 罄竹难书【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拘谨潜意识别出新裁中流砥柱B. 跻身古铜色物竞天择深居简出C. 睿智过度期杳无消息言简意赅D. 霄汗闭门羹寸积铢累鞠躬尽瘁【解析】A“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
故A有错别字。
B没有错别字。
C“过度期”应为“过渡期”。
故C有错别字。
D“霄汗”应为“霄汉”。
故D有错别字。
故选B。
3.古诗文默写。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引用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全党要有忧患意识。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走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毅与无畏。
【答案】(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瀚海阑干百丈冰(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汉字博大精深,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可以表达出多重的意思,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字的特殊表现形式引申出更多的意义。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解析:A项“在古建筑中档次较高”范围扩大,原文是“在徽州古建筑中档次较高”;B项“过道上种植两株柏树”表述错误,原文是“过道两侧各种植一株柏树”;D项“寝室建筑由低到高”偷换概念,原文是“整个祠堂的建筑从大门到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
)2.C(解析:强加因果,“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并非因为受到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根据文意,“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努力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先提出一个观点,而后举“以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道德观,即极力提倡孝道和对祖先的敬祭,强调和谐有序的价值观”的例子加以证明。
)3.B(解析:“旨在避免流失”于文无据。
)4.D(解析:A项“同时也揭示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错误,应是“交代了许维受伤的原因”;B项“易卷刃的军刀是我军战斗力弱的原因”错误,应是“易卷刃的军刀限制了我军的战斗力”;C项“小说语言精心雕饰”错误,应是“小说语言不事雕饰”。
) 5.(5分)①英勇善战。
八路军与鬼子拼杀,他一口气斩杀5个鬼子;如不是军刀卷刃,定将膀大腰圆的鬼子斩杀马下。
②有献身精神。
为多杀鬼子,保卫国家,他主动请缨,混进日军兵工厂偷学制刀技术,被割舌也不后悔,终学成归来做出贡献。
③精明机智。
在日军兵工厂,凭精明勤奋学会了技术;在外出途中,用计巧妙地避开鬼子,回到部队。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6.(6分)观点一:不多余。
①小说尾段写许维指导八路军制出了一批精良的军刀,显现出了他偷艺的效果。
②尾段可以丰富许维的人物形象,突出他忍辱负重、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③尾段照应了小说的开头,使作品结构完整。
观点二:多余。
①许维将一叠记录着鬼子刀具制作工艺的土纸,交给了岳团长。
这一情节就暗示了他偷艺的成功。
②小说贵在留足空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而小说尾段把结果直白地说出来,让读者觉得没有余味。
濮阳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元时期,中国插花艺术进入了普及时期宋时,国力已不如唐时强盛,但毕竟结束了五代的割据局面,经济文化更加进步。
花卉如牡丹、菊等品种进一步丰富,而其观赏更具多样性,插花艺术因而得以继续发展。
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宋代提倡理性,儒、释、道三教合一发展到了宋代被统称为理学。
理学是以宋儒论学多言天地万物之理而命名的,其中以程朱理学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认为应存天理,灭人欲,极为重视道德思想;更进一步提倡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静观万物,从中体会到宇宙奥秘。
理学又是北宋以后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宋代的社会动荡不定,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正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更为敏感。
因而,宋代花卉艺术更深入地倾注入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高尚品德。
宋代插花比之唐代插花更显得意味深长,理性内涵加清丽外形,具有清纯美丽的形态。
宋代的社会比不上唐代的博大气概,文人不再狂放,而是内敛;不再激情汹涌,而是冷静地思考。
宋朝的时代精神就是清雅、隽秀之气质。
这种气质反映到花卉文化中,形成了精细描绘,以花抒写理性的主流。
所以,在插花构图中,讲究线条美,常以梅花、腊梅等枝条来插制,这与唐代喜用牡丹的富丽不同。
宋代的文人义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在花材的选取上喜用寓意深刻的松、竹、梅、兰等,表达人生理想等。
表现在插花花型上,就是理性内涵加上清丽的外形,自有纯美的意境,因而,宋代的插花花型以理念花为主。
理念花以瓶花为多,以理为表,以意为理,或解说教义,或阐述教理等。
花材多用松、竹、梅、兰、水仙等素雅者。
结构以清为精神之所在,以疏为意念之依归,注重枝叶的线条美。
元朝的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极为注重吸收以儒学为主的思想文化,继承了宋代的理学思想。
与此同时,在艺术领域也继承了宋代的绪统,尤其是花卉文化继承宋代之风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色。
元朝实行的种族歧视制度,使汉族文人受到元统治者的歧视,他们落魄不得意,多追求闲适自在,不屑为官。
所以,元代的艺术中有这种闲散、淡雅的味道。
另外,还受到文人画和花鸟画的影响,插花多为借花消愁或表达个人心中的追求,花材多以梅、竹、菊等名花表现文人清雅、闲韵、伤逝等情感,从而出现了心象花。
心象花,为文人借花消愁以舒心中积郁所做,作品偏于狂怪孤傲,或荒寒冷僻,表现出浪漫、无拘无束、轻巧秀丽和潇洒,表达个人内在之冥想。
花型不定,多种多样,花器也古里精怪,瓶花吊花不一,纯属作者心理的表达,他人不易领会其中之含义。
这种花型与院体花恰恰相反,常人多不采用。
(摘编自王娜、郭风平《传统哲学与古代插花艺术的影响和发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我同插花艺术在宋元时进入普及阶段,受到理学的影响,这一时期插花以理念花、心象花为主。
B. 宋代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可观赏的花卉种类更加多样,促进了插花艺术继续发展。
C. 中国古代传统的儒、释、道三教学说,进入宋代后则为崇尚理性的程朱理学所取代。
D. 在元朝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之下,汉族文人多以梅、竹、菊等来表现傲岸不屈的人格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述的主要对象,并简要分析,插花艺术在宋元两代得以发展的原因。
B. 第二段以宋代提倡理性、理学的大发展为立论前提,阐述了理学对当时插花艺术的影响。
C. 文章综合运用道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有利于多角度阐述要表达的观点。
D. 文章南总到分展开行文,在论述宋元两代插花特点时,暗喻褒贬,宋代含褒、元代寓贬。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代理学在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之上,提倡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要求人们从静观万物中体会宇宙奥秘。
B. 宋代许多文人对花开花落等自然景象的感受更为敏感,常借山水花草寄托情志,流露对时局的不满。
C. 宋代插花构图中常用到梅花、腊梅等枝条,这主要是受了当时清雅、隽秀时代精神的影响。
D. 理念花以瓶花为主,以理为表,以意为理;心象花则花型丰富,花器精怪,纯属个人心理的表达。
【答案】1. B 2. D 3. B【解析】.....................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D项,“元代寓贬”错误,原文“元代继承宋代插花之余绪,也显得绚丽多彩”。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B项,“流露对时局的不满”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梦的河岸何君华雨声渐大的时候,爷爷怀揣一把斧头钻进了竹林。
这不是爷爷第一次剁竹子,但冒这么大的雨还是第一次。
要不趁这一场大水把竹子卖掉,今年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卖了。
想到这里,爷爷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
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地从他的额头上冒出来,他的脸上已经分不出哪些是汗水,哪些是雨水。
雨来得实在有些急,要不也用不着这么急火火地来剁竹子啊。
很快,所有被伐倒的竹子都褪去了竹桠,光溜溜地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
没有任何休息,爷爷便开始把竹子一棵棵地往黑水河南岸扛。
我捡起地上的几枝竹桠,试图证明我也能帮上一些忙,但爷爷很快就制止了我:“那是不用搬的,等天晴晒干了,捆回去做柴烧。
”我只好两手空空地跟在爷爷后面。
那个上午,我戴着大得夸张的斗笠跟在爷爷屁股后头,一趟趟地往返于竹林和黑水河南岸之间。
用我奶奶的话说,我简直就是我爷爷不离身的影子。
我对奶奶的话坚信不疑。
等所有的竹子都扛到了河边,爷爷便开始拿绳子捆它们。
很快,一只大竹筏便在爷爷手下做成了。
爷爷要赶在天黑之前到黄龙乡把竹子卖掉。
爷爷撑起竹篙,像老虎一样跳上竹筏。
我叫嚷着要和爷爷同去,父亲不容置喙地喝止了我。
要不是这样一场大雨,黑水河肯定载不起这样一捆竹子,何况身宽如牛的爷爷还摇摇晃晃地站在上面。
我替爷爷捏了把汗。
雨还没有停的意思。
河水越来越黄,河岸越来越低。
很快,爷爷便像游水的青鱼一样消失在了我踮起脚也看不见的黑水河尽头。
有人站在对岸大声逗我:“细箩,你爷被黑水河吞了。
”我板起脸回敬道:“你爷才被黑水河吞了。
”我不再理他。
我爷爷是黑水河的河神,怎么会被黑水河吞掉呢?想也不用想。
我曾不止一次听过爷爷在黑水河的传奇。
最有名的,莫过于爷爷在河里徒手提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黑水河暴发了百年一遇的大水,所有人都冲到河里下网捕鱼。
突然,爷爷下的网被狠狠蹬了一下,爷爷意识到肯定网住了个大家伙,立即拎起网来爷爷一眼便看见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鱼尾巴还来不及反应,爷爷便被鱼拖进了黑水河里。
接下来,令岸上所有人都瞪大双眼的一幕发生了,但见我爷爷捉着青鱼的两鳍,骑在青鱼背上在黑水河里游上游下,激起的水花高过人头——我爷爷在黑水河里开起了摩托艇,这是多年后我在一部香港影碟里看到的场景,我一下就想起了我当时年轻气盛的爷爷,我确信我爷爷当年跟影碟里的人一样酷劲十足。
有人数了数,爷爷骑在青鱼身上足足游了二十三圈。
最后,筋疲力尽的爷爷终于把青鱼甩上了岸,爷爷像刚耙完十亩田一样大口喘着粗气,青鱼则僵死在岸上一动不动。
何铺街上卖肉的朱屠户当即拿来秤,两个人架起扁担一称,整整一百三十一斤!这是迄今为止黑水河最大的一条鱼。
人们都说我爷爷提起了黑水河的鱼精。
我爷爷是连鱼精都提起过的人,怎么会被黑水河吞掉呢?可是,爷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和他的叔伯兄弟沿着黑水河寻了一个月,连爷爷的影子也没有寻到。
直到有一天,奶奶突然说爷爷托梦给她,告诉她他在一条河岸上人们问她是哪一条岸她说既不像是黑水河北岸,也不像是南岸,因为岸上既没有成片的麦林,也没有成片的稻林,只能说是第三条岸。
奶奶还说那条岸上有一片花的海洋。
所有人都以为奶奶疯了大人们不肯相信一条河会有第三条岸,就像他们从来都不肯相信一只山羊也会唱歌一样。
我讨厌这帮傲慢无理的大人发誓等我长大后,就会像一条鱼一样游过去看我的爷爷。
我爷爷一定就在那条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欢快地望着我,就像望着他不离身的影子一样。
(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对大雨的介绍,既为人物…场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又为下文黑水河上涨、爷爷乘竹筏卖竹子等情节作了铺垫。
B. 文章第三段画线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说明了爷爷冒大雨砍竹子的原因,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引人深思。
C. 文章善用修辞,如褪去竹桠的竹子光溜溜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及爷爷像游水的青鱼,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形象刻画得生动贴切。
D. 小说插入有关爷爷在黑水河捉住大青鱼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有助于强化爷爷的形象。
5. 文中的爷爷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概括分析。
6. 小说以奶奶的梦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身强体壮,不畏困难。
爷爷“身宽如牛”,面对一片竹林“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冒着大雨将竹子伐倒。
②做事麻利,经验丰富。
不停伐竹,很快就将竹子砍倒,褪去竹桠,把竹子扛到黑水河边,并做好竹筏;对卖竹子的行情熟悉,能准确抓住卖竹子的最好时机。
③捕鱼技艺高超,富有传奇色彩。
曾徒手在黑水河百年一遇的大水里提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人们都称他提起了黑水河的鱼精。
6.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答案①情节结构方面:以爷爷给奶奶托梦回应了爷爷的失踪,使故事再起波澜,曲折生动,结构紧凑。
②人物形象方而:写爷爷在一片花的海洋的岸边,衬托了爷爷这一形象的美好和光辉。
③思想蕴含方面:以此结尾既表现了对爷爷的赞美与思念,也暗含对成年人现实心理的不认可。
④艺术效果方面:以具有浪漫色彩的梦境结尾,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环境,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情节,其中B项,“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文中无据,属于过度解读,这一情节就是为了突出爷爷勤劳。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答题时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从主要的情节中概括形象的性格特征,作答时先明确性格然后结合情节具体的解释,如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情节“爷爷‘身宽如牛’,面对一片竹林‘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冒着大雨将竹子伐倒”等情节概括其“身强体壮,不畏困难”的性格特征;根据“不停伐竹,很快就将竹子砍倒,褪去竹桠,把竹子扛到黑水河边,并做好竹筏;对卖竹子的行情熟悉,能准确抓住卖竹子的最好时机”等情节概括“做事麻利,经验丰富”等特征;根据“曾徒手在黑水河百年一遇的大水里提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人们都称他提起了黑水河的鱼精”等情节概括“捕鱼技艺高超,富有传奇色彩”等情节概括“捕鱼技艺高超,富有传奇色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