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6.43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析作者简介:梁广智(1983-),男,广东广州人,学士,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
开放式基金是一种投资者可以自由申购和赎回份额的工作,有利于激励基金管理人。
与发达资本市场的赎回情况相比,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情况表现出显著差异。
基金业绩越好,反而赎回率越大的“优汰略胜”异象;而基金业绩不好,反而赎回率低。
这不利于基金管理人提高基金业绩,也违背了开发式基金形式设立的初衷。
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这种“赎回异象”进行解析,进而寻找打破这种困局的方案和建议。
标签:基金;赎回;行为金融;赎回异象;开放式基金1 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开放式基金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基金形式。
但市场上发现,当基金的业绩越好,赎回的情况就越严重,基金业绩越差,反而赎回情况减少的异常现象。
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在成熟资本市场,变现和相反。
业绩越好的基金产品,净申购率越高,而业绩越差的基金,净赎回率越高。
通过这样的机制,就能有效地激励基金管理人提高基金业绩,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而我国的这种现象,显然没有体现开放式基金的有点,对于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2 文献综述Roseton指出投资者会根据基金过往的表现来选择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对于过往历史数据较好,业绩突出的基金,即使它导致投资者发生了暂时性的亏损,投资者也只会归咎于自己运气不好,或者市场原因,而不会归咎于基金管理者本身,这样大量的基金赎回现象就不会产生。
那些过去业绩不是很好的基金,如果产生了比较好的业绩,投资者只会认为是基金管理者或者是自己的运气,而这种运气是不容易复现的,所以会产生大量的基金赎回现象。
所以,如果基金能持续获得较好的业绩,它的申购的资金流量会大大高于赎回流出的资金流量,这样导致基金规模不断增长。
Sirri和Tufano发现基金业绩好,就会引来新资金大量流入,正相关关系在新资金流入量与基金业绩之间存在。
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2005年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院系:商学院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研究指导教师:苏同华申请人:戴屹2005年 10月完成 1Thesis for MA, 2005University Code: 10269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 Research of the Phenomenon of Open-ended fund’ s Redemp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Department: Business SchoolMajor: Finance Research Field: Behavioral FinanceAdvisor: Su TonghuaCandidate: Dai YiOctober, 20052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日期:3戴屹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职称单位备注主席 4论文摘要概括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能够发挥开放式基金“优胜劣汰”的机制,如美国的基金市场,典型的个人或家庭美国共同基金拥有者是长期投资者,他们长期持有基金,一般不轻易赎回基金,投资者只有在大金额的支出项目时才会赎回基金。
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信恒占【摘要】国内已有文献往往利用线性模型研究基金业绩与资金净流入的关系,并引发了关于中国基金市场是否存在“赎回异象”的争论.基于2007 ~ 2015年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季度数据,利用半参数模型对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赎回现象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基金业绩和资金净流量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样本数据显示,当基金业绩大于12%左右时,基金市场存在明显的异常赎回现象.这说明,在中国的基金市场上,基金业绩对资金净流入的正面影响是有限的.由此可以推断中国基金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对此,证监会应该加强对基金市场上高风险投机行为的监管;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尝试建立预防基金异常赎回的预警机制,并及时给投资者分红.【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7页(P77-83)【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赎回;业绩;资金净流入;半参数模型【作者】信恒占【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21近年来,中国基金市场快速发展,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基金的赎回问题一直是中国基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中国第一支开放式基金成立于2001年9月,然而从诞生之日起开放式基金就一直伴随着巨大的赎回压力。
申购和赎回制是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的基本制度。
投资者申购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员将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以期得到更高的投资效率。
基金投资者的大量赎回行为会引起基金规模的下降,直接影响基金管理者的收入,①目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公式为:管理费用=基金规模*固定费率。
并引发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是对基金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理论上,为了防范赎回现象的发生,基金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基金业绩,引导基金投资者追逐业绩良好的基金。
投资者的偏好使业绩好的基金获得更多的资金净流入,同时基金管理者的管理费收入也会提高。
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赎回行为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状,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状的因素,最后给出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行为的建议,并期望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使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行为健康发展。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赎回行为建议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起步相对较晚,但是由于开放式基金适合市场发展的优势,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然而开放式基金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了其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者面对基金的赎回压力越来越大。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现状我国基金市场相对说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自身相对灵活的经营策略以及适应市场发展的优势,无论是在基金份额还是在基金净值上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策略,投资者随时可以选择赎回,因而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也日渐凸显出来。
我国开放式基金在2007年左右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而在此期间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上升的发展通道,人们的储蓄观念也从单一的银行存款转化为基金、股票等多种形式,个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意愿明显增强。
由此导致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销售工作逐渐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这样就由于资金募集过多而给基金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
另外对我国基金管理者来说,其面临的压力还有基金的不规则的赎回现象,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基金大规模及不规则的赎回影响,基金的大规模赎回行为除了直接对基金管理者造成威胁外,也会造成市场异常波动。
二、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行为的因素(一)基金管理者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基金管理者面对基金赎回的压力跟基金规模、资金数量以及资金流动性管理的空间成反比。
基金分红让投资者获得了更多的收益,这种收益被投资者认为是资本收益之外的额外收益。
因此,分红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存在着积极的影响。
投资者面对越多的分红次数,越大的分红金额,其对于基金的增长信心就越大,其基金的赎回行为就会越少。
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原因与对策作者:王重阳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3期【摘要】开放式基金它通过申购赎回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基金管理人形成有效的约束。
但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情况与成熟资本市场表现不同,存在基金业绩越好,赎回率越大的“逆淘汰”异象。
本文剖析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做出解释,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建议开放式基金因其具有自由申购和赎回的特征,加之本身可以在原本指定的地点和时间来进行基金申购赎回,越来越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活跃的一种基金形式,由于开放式基金存在“开放式”的特征,其基金申购的形式和赎回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思想和改革的原则,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充分释放出活力,离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一段距离,更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的开放式基金因其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这更加促使基金管理部门加大对基金管理的投入,提高基金的管理绩效,绩效的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从而促进开放式基金更大的发展。
进而激励基金管理者更加努力提高业绩,也使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能够有效监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符合金融监管和市场的需求,对开放式基金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市场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解决了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赎回机制”使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的利益更趋一致,且克服了封闭式基金有关“折价”问题。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之谜”从2001年9月伊始,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我国开始发行开放式基金,与西方成熟市场中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相比,由于我国的人文历史加之对开放式基金的了解不够成熟,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未能如开放式基金赎回机制设计时所预期的那样发挥“优胜劣汰”机制,反而形成一种“逆淘汰机制”:当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出现整体上升时,投资者感觉收益提高时,基金投资者大量赎回业绩优良的开放式基金;反之,而当基金净值跌到面值以下时,投资者的赎回比例反而降低,业绩良好的基金面临赎回的压力较大,业绩较差的基金面临的赎回压力相比较小,这一现象被我们称为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
我国开放式基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第一章概论1.1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概念开放式投资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资本总额及持股总数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
由于这种投资基金的资本总额可以随时追加,又称为追加型投资基金。
1.2 开放式投资基金的特点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开放式基金己经在投资基金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基金市场上9%0以上是开放式基金,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全球开放式基金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年增长率高达21.7%5,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己逐渐成为世界投资基金的主流。
开放式基金之所以能够逐渐替代封闭式基金成为投资基金的主要形式,是与其鲜明的特点、更科学、更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分不开的。
以下先就从开放式基金共同的特点,主要以封闭式基金作对照,从理论上探讨开放式基金具有的优势。
其特点主。
1.2.1 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根据投资专家的经验,要在投资中分散风险,通常要持有10只左右的股票。
然而,中小投资者通常无力做到这一点。
如果投资者把所有资金都投资于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乃至公司破产,投资者便可能尽失其所有。
而投资基金通过汇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小额资金,形成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同时把投资者的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股票,分散了投资风险。
1.2.2 专家管理、专业经营基金资产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
基金管理公司配备了大量的投资专家,他们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投资理论知识,而且在投资领域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运作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信息资料齐全,分析手段先进,从而克服了业余人士专业知识、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提高了资产的运作效率。
一般投资者很难达基金经理对市场认识与研究的深度。
1.2.3 投资费用低廉开放式基金可以由基金公司直销,也可以由代销商代销(如商业银行),对广大投资者来说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