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四: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88.00 KB
- 文档页数:6
第3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盖斯定律,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掌握有关反应热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一盖斯定律
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但是某些反
应的反应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测得,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
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
2.从能量守恒定律理解盖斯定律
从S→L,ΔH1<0,体系放出热量;
从L→S,ΔH2>0,体系吸收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ΔH1+ΔH2=0。
3.根据以下两个反应:
C(s)+O2(g)===CO2(g)ΔH1=-393.5 kJ·m ol-1
CO(g)+1
2
O2(g)===CO2(g)ΔH2=-283.0 kJ·m ol-1
根据盖斯定律,设计合理的途径,计算出C(s)+1
2
O2(g)===CO(g)的反应热ΔH。
答案根据所给的两个方程式,反应C(s)+O2(g)===CO2(g)可设计为如下途径:
ΔH1=ΔH+ΔH2
ΔH=ΔH1-ΔH2
=-393.5 kJ·m ol-1-(-283.0 kJ·m ol-1)
=-110.5 kJ·
mol-1。
4.盖斯定律的应用除了“虚拟路径”法外,还有热化学方程式“加合”法,该方法简单易
行,便于掌握。试根据上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利用“加合”法求C(s)+1
2
O2(g)===CO(g)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1课时〕
自主学习
一、盖斯定律
1.含义:(1)不管化学反应是完成或完成,其反应热是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和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
2.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
合作探究
1、盖斯定律
思考: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
归纳总结: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
①由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
②由A经过B变成C,再由C变成D,每步的反应热
分别为△H1、△H2、△H3.
如以下图所示:那么有△H=
2、应用:通过盖斯定律可以计算出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例::①C(s)+O2(g)= CO2(g) △H1=-393.5kJ/mol
②CO(g)+1/2O2(g)= CO2(g) △H2=-283.0kJ/mol
求:C(s)+1/2O2(g)= CO (g) 的反应热△H3
[小结]盖斯定律
1.含义
(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例如,
ΔH1、ΔH2、ΔH3之间有如下的关系:ΔH1=ΔH2+ΔH3。
2.意义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计算一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例如:C(s)+12O 2(g)===CO(g) 上述反应在O 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 2;O 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 ,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 2。因此该反应的ΔH 不易测定,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ΔH 却可以直接测得: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盖斯定律模型,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形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判断或计算的思维模型。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盖斯定律
1.盖斯定律的理解
(1)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3)始态和终态相同反应的途径有如下三种:
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 2.盖斯定律的应用 根据如下两个反应
Ⅰ.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
1 Ⅱ.CO(g)+12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1
选用两种方法,计算出C(s)+1
2O 2(g)===CO(g)的反应热ΔH 。
(1)虚拟路径法
反应C(s)+O 2(g)===CO 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
则ΔH =-110.5 kJ·mol -
1。
(2)加合法
①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各反应中的位置, C(s)+1
2
O 2(g)===CO(g)。
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Ⅱ变形,得反应Ⅲ: CO 2(g)===CO(g)+12O 2(g) ΔH 3=+283.0 kJ·mol -
1;
③将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 也相加:Ⅰ+Ⅲ得, C(s)+1
2O 2(g)===CO(g) ΔH =ΔH 1+ΔH 3,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讲述】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利用盖斯定律不难间接计算求得。
【讲述】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科学探究】对于反应:C(s)+1
2O2(g)=CO(g)因为C燃
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这个反应的ΔH无法直接测得,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盖斯定律设计一个方案测得该反应的ΔH。
【师生共同分析】我们可以测得C与O2反应生成CO2以及CO与O2反应生成CO2的反应热: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O(g)+1
2O2(g)=CO2(g) ΔH=-283.0 kJ/mol
【投影】
【讲述】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很容易求算出C(s)+1
2O2(g)
=CO(g)的ΔH。
因为ΔH1=ΔH2+ΔH3,所以ΔH2=ΔH1-ΔH3=-393.5
【点击试题】例1.通过计算求得氢气的燃烧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
如上图表:
已知:H2(g)+1
2O2(g)=H2O(g) ΔH 1=-241.8 kJ/mol H2O(g)=H2O(l) ΔH 2=-44.0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则
ΔH =ΔH1+ΔH2=-241.8 kJ/mol +(-44.0 kJ/mol )=-285.8 kJ/mol
五,【课堂练习】已知:C(s)+O2(g)=CO2(g) ΔH =-393.5 kJ/mol ;H2(g)+1/2O2(g)=H2O(l) ΔH =-241.8 kJ/mol 。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约为( )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节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教学环节二: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ΔH=-394 kJ·mol−1
③C(s)+(g)=CO(g) 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 kJ·mol−1,
【答案】 +247
【解析】催化重整反应可以由如下过程的到:1/2[③×2-(①+②)。
【技巧指导】
①目标方程中找唯一
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在给出的各个已知方程式中只出现一次的物质
②化系数
把已知方程式中的系数化成与目标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一致。
③同加异减
目标方程式中的物质:与已知方程式中物质在方程式的同侧,则相加;
与
已知方程式中物质在方程式的异侧,则相减;
教学环节三: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1.例题讲解
【典例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共价键(或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H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等于( )
A.183 kJ·mol-1
B.-183 kJ·mol-1
C.-862 kJ·mol-1
D.862 kJ·mol-1
【答案】B
【解析】ΔH=436 kJ·mol-1+243 kJ·mol-1-2×431 kJ·mol-1=-183 kJ·mol-1。
2.【技巧指导】
关键: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就是要算清物质中化学键的种类和数目。注意特殊物质中键数的判断
化学反应热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热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一起来看看化学反应的教学设计,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三节。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建议课时:1课时。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必修2和选修4前两节知识的延续与提升,该部分的重点是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前面已经介绍了热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也引导学生定性地感受了反应热。在此基础上,介绍盖斯定律,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
该部分知识是课改新增的一个知识,所以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各地高考题均会出现相关题目。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I第13题,北京卷第26题,海南卷13题江苏卷第10题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期的学习中,学生对键能与反应热、化学能与反应热,以及反应热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燃烧热、中和热等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些知识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还不是很了解。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涵义的分析和论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设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盖斯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计
算化学反应热的方法; 3. 能够通过盖斯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热的影响因素; 4. 培养
学生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盖斯定律的应用与实际问题解决; 2. 盖斯定律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步骤; 3. 化学反应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照片或物品,要求学生告诉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物体会有不同的感受。
教师通过这个引入,给学生带来对“热量”的思考,热量是如何传递和转化的。
2.概念讲解(10分钟) 2.1 盖斯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盖斯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该定律指出,在恒压条件下,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标准生成焓变与其反应物质摩尔数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
•盖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H=ΣnpΔHf
•其中,ΔH为反应热,np为各反应物的摩尔数,ΔHf为反应物的标准生成焓变。
2.2 盖斯定律的适用范围 - 盖斯定律适用于多种化学反应,包括气体的燃烧反应、溶解反应、化合反应等。 - 盖斯定律对非标准条件下的反应热计算也是有效的,只
需将反应物的摩尔数和生成焓变换算到所需的条件下即可。
3.计算实例(15分钟) 3.1 燃烧反应的热计算例如有反应:C(s) +
O2(g) -> CO2(g),已知C(s)的标准生成焓变为-393.5 kJ/mol,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为-393.5 kJ/mol,求该反应的反应热。解题步骤如下:
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理解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
3. 学会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反应热与物质能量变化的关系,如何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与利用,进而引出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基本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反应热的概念、单位、符号等,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3.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通过讲解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反应热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反应热,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了解反应热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6. 小结与作业: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讨论。
2. 教学手段:PPT、板书、实验演示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练习题:选取一些典型的反应热计算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作业题:布置一些与反应热相关的思考题或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反应热计算教案
教案标题:化学反应热计算教案
教案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热量计算公式的运用。
3. 能够解决化学反应热计算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热量计算中的单位转换。
3.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 热量计算公式的运用和推导。
2. 化学反应热计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教案、多媒体投影仪、实验设备和化学反应热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本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化学反应热的概念,与学生共同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热力学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化学反应热计算的公式和推导过程,解释热量计算
的基本原理和单位转换方法。
第三步:例题演练(15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化学反应热计算例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解答和讨论。教师
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热量计算公式。
第四步:实验操作(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反应热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在
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解释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第五步: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并与理论计算结果
进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可能的
原因。
第六步: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热计算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
等方面的应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相关问题。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反应热计算方法的应用;
2. 复杂反应热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教学PPT;
2. 实验用具:烧杯、试管、温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并提出问题:“你们了解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吗?”
2. 知识讲解(15分钟)
2.1 化学反应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介绍化学反应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重点强调热量的守恒原理和计算公式。
2.2 常见的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教师具体讲解物质的标准生成焓、标准反应焓和燃烧热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演练(15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例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4. 实验操作(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其反应热。
5. 典型例题解析(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解答几个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化学反
应热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强调化学反应热的重要性和运用范围,并提出一些扩展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课堂作业
请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化学反应热计算题目,进行巩固练习。
七、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使学生对盖斯定律的学习从直觉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提高对热化学方程式内涵的认识,理解热量与物质的量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和台阶,引起学生主动探究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2、培养学生从个别问题形成一般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
【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参考练习:
1、已知:Zn (s )+ 1/2 O 2(g )= ZnO (s );△H 1= —351.1kJ/mol
Hg (l )+ 1/2 O 2(g )= HgO (s );△H 2= —90.7kJ/mol 则Zn (s )+HgO (s )= ZnO (s )+Hg (l );△H 3 = ( )
A .—441.8 kJ/mol
B .—254.6 kJ/mol
C .—438.9 kJ/mol
D .—260.4 kJ/mol
2、100g 碳粉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
31,CO 2占3
2
体积,且: C(s)+
21
O 2(g)==CO(g) △H =-110.35kJ /mol CO(g)+ 2
1
O 2(g)==CO 2(g) △H =-282.57 kJ /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 )
(A)392.92kJ (B)2 489.44 kJ (C)784.92 kJ (D)3 274.3kJ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课时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2.所属的章节: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教学课时: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等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对已学知识进行再探究,运用对比归纳法进行知识提炼。
(2)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概念辨析中探究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类型,感受科学探究后的收获。
(2)体会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 △H=E(生成物)-E(反应物)
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三. 根据燃烧热计算 Q(放) = n(可燃物)╳ 燃烧热
四. 盖斯定律
1. 内容
2. 意义
3. 应用方法:
(1)方程式消元法
(2)模拟路径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再探究。
[板书]
一.△H=E(生成物)-E(反应物)
△H 0,放热;△H 0,吸热
思考与讨论:
1.(1)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H相同吗?
(2)已知S(s)+O2(g)=SO2(g)△H1 0,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1、盖斯定律的涵义和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不同质量反应物与能量变化、生成物的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等)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为什么?
H 2(g)+1/2O
2
(g)==H
2
O(g) △H
1
=-241.8kJ/mol
[生]不是,因为当水为液态时反应热才是燃烧热。
[追问]那么,H
2
的燃烧热△H应该是多少?
(已知: H
2O(g)==H
2
O(l) △H
2
=-44kJ/mol)
[生]H
2(g)+1/2O
2
(g)==H
2
O(l) △H=△H
1
+△H
2
=-285.8kJ/mol
[问] 请谈一谈将上述两个变化的反应热相加作为H
燃烧热的理由。
2
[师]
[讲] 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盖斯定律。[板书]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学生分析:
本班是来自各个不同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化学的学习也比较不主动。考纲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立足于书本的知识,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教学中尽量做到不加难和加深知识,力争将书本中的知识讲透彻。
二、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位于第一章第三节,共1课时。本节教材涉及知识面不宽,但综合性强,是前面两节内容的延续和升华。其主要内容是盖斯定律的原理及其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比较广泛,对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同时也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因此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盖斯定律的原理加以应用和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德育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了解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掌握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盖斯定律的原理和方法去求解一些反应的反应热,进一步理解反应热的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的应用感受盖斯定律的魅力,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丰富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使命感,责任感;认识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法教学。
七、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摄像机等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对此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复习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课,激活学生的思维。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
主备教师: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前面一、二节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同时又是本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在掌握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起重要作用,并对今后学习和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起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主要重点是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要解决这一重点就是要多举例,学生多训练来解决问题。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掌握盖斯定律;
(2)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2、目标解析:
(1)掌握盖斯定律,盖斯定律是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学会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运用盖斯定律解决具体问题及其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对相关的概念不够理解,计算能力差;再加上学生在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造成的,所以就得要精讲概念同时精心设计练习题,由简单到复杂;此外还要加强在解题技巧、思维方法上的训练。
四、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信息量,用相关的图表来化解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引入】在化学科学的研究中,常常需要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反应热,但有些反应的反应热很难直接测得,那么如何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呢?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一部分、自学(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