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项目公共场所涉电设施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15.00 KB
- 文档页数:22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1. 应急组织机构1.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指挥长。
1.2 应急小组:负责协助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安全、消防、医疗、物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1.3 应急通信组:负责保障应急处置期间的通信联络,包括内部通信、外部通信和指挥协调。
1.4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地铁站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火灾扑救、危化品泄漏处置等。
1.5 应急保障组:负责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期间的物资供应、设备维护等工作。
2. 应急预案2.1 应急预案的编制: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应急小组和相关部门参与编制,定期进行更新和培训。
2.2 应急组织机构的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的成员及职责分工明确,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和高效推进。
2.3 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根据不同的应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包括疏散、扑救、救援、泄漏处置等。
2.4 应急通信与联络:建立健全的应急通信体系,确保各组织机构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
2.5 应急物资与设备准备:建立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期间的保障。
2.6 应急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对能力。
2.7 应急评估与总结:每次应急处置结束后,进行评估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3. 应急处置流程3.1 应急报警与启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3.2 应急指挥与协调:由应急指挥部指挥和协调各应急组织机构,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3.3 应急通知与疏导:向受影响的人员进行紧急通知和疏导,指引他们安全疏散或采取适当的措施。
3.4 应急救援与处置:根据不同的紧急情况,展开相应的救援和处置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3.5 应急保障与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进行。
3.6 应急评估与总结:应急处置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一、应急响应机制:地铁站应当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力量。
1. 领导机构:应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地铁站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对应急工作的决策和指导。
2. 应急指挥机构:应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由专门人员组成,负责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力量:应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包括医疗救援、消防救援和安全救援等。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1. 立项:地铁站在运营前,应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备案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
2. 制定:地铁站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灾害类型、预警响应、人员疏散、转移安置、事故处理等。
3. 演练:地铁站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灾害发生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救援能力。
演练过程中,应评估和总结演练效果,提出改进意见。
三、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准备1. 紧急救援设备:地铁站应配备基本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担架、急救箱、灭火器等。
2. 应急通讯设备:地铁站应配备有效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应急广播系统等,以便及时与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救援机构进行联络和协调。
3. 紧急物资储备:地铁站应储备一定数量的紧急物资,如食品、水源、药品等。
四、人员培训和责任分工1. 培训:地铁站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应急处理流程、紧急救援技能、应急设备使用等。
2. 责任分工:地铁站应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责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五、灾害应急预警的接收与发布1. 接收:地铁站应建立灾害应急预警系统,及时接收来自相关部门的应急预警信息。
2. 发布:一旦接收到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地铁站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乘客注意安全,做好疏散准备。
六、应急处置流程1. 灾害发生初期:地铁站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初步的灾情评估和人员疏散。
2. 救援和转移安置:地铁站应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灾害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3. 事故处理和事后恢复:地铁站应及时组织事故处理和事后恢复工作,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修复。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环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
地铁站项目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项目的正常运营,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必须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应急处置预案的目的1. 确定可靠的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提高应急处置水平;2. 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工作流程,确保应急工作的迅速和有效;3.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应急事件对地铁运营的影响;4. 保障乘客、工作人员和项目设施的安全。
三、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批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预案落实情况。
2. 项目组织部门负责应急组织机构的组建和调配,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应急资源和支持。
3. 管理人员负责监测和评估应急事件的紧急程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4. 制作人员负责制作和更新应急预案,提供决策支持和应急信息。
5. 技术人员负责监测和分析项目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
6. 应急救援队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设备维修、火灾扑救、事故清理等。
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1. 制定原则应急预案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参考国家和地方有关机构的规定和标准,确保预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2)应急事件的分类和紧急程度评估;(3)应急事件的预警和报告机制;(4)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5)应急资源调配和支持;(6)应急通信和信息发布;(7)应急救援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8)应急演练和评估。
3. 修订原则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1. 应急事件的预警和报告如果发生任何可能影响地铁运营和乘客安全的事件,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管理部门和项目领导层报告事件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
地铁安全应急预案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地铁作为一种快捷、便捷的交通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地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性,意外事件很难完全避免。
为了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地铁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而有效地应对。
地铁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旨在在紧急情况下保障地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该预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地铁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紧急通讯系统。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通讯是至关重要的。
地铁公司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通信中心,负责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并及时向乘客发布相关紧急通知。
其次,地铁公司需要为员工和乘客提供安全培训。
员工应该接受针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培训,包括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乘客也应该接受相关培训,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应急设备。
第三,地铁公司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通过模拟不同的紧急情况,地铁公司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此外,地铁公司还应该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地铁线路、车辆、通风系统等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如果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换,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最后,地铁公司还应建立联合应急处理机制。
在紧急情况下,地铁公司需要与相关部门(如消防、医疗等)紧密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建立起良好的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处置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总而言之,地铁安全应急预案是保障地铁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地铁公司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更新和完善。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及时的处置,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希望各地铁公司都能认真贯彻执行地铁安全应急预案,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出行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公共场所应急预案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群聚集在范围更广、人流更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展览馆、机场、地铁站等。
这些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恐怖袭击、突发火灾、人群踩踏等。
为了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减少损失而提前做出的预案,是一种保障公共场所安全的手段。
应急预案要求详细、准确、全面、可行,需要考虑场所特点、人员数量、应急资源等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件预警和应急通知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事件预警和应急通知机制,包括建立警务室、监控室和应急指挥中心等设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和值守。
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发出应急通知,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人员疏散和救援一旦出现火灾、爆炸、地震等紧急情况,要及时启动疏散和救援工作。
公共场所应当制定详细的疏散和救援预案,包括应急出口设置、人员疏散路线、指示标识、疏散组织、救护设备和医疗救护等。
同时还要建立应急队伍,包括安保人员、消防人员、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等,开展定期应急演练,熟练掌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疏散和救援中,要严格遵守指挥部的指示和安排,保证人员安全。
3.应急处置和恢复遇到突发情况后,要及时启动应急处置,包括人员救援、火灾扑灭、疏散组织、防止恐慌、封锁现场等。
同时还要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整理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将得到的经验教训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公共场所应急预案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手段,要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科学制定和落实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稳定。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介绍二、应急组织机构1.指挥部:由地铁公司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整体应急工作的决策和协调。
2.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地铁站职工、专业救援队伍和政府部门参与的应急队伍。
承担救援和疏散任务。
3.监测预警单位:负责对地铁站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异常情况。
三、应急处置流程1.突发事件报告:地铁站职工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报告指挥部,并将情况告知周边相关部门。
2.员工撤离:地铁站职工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立即启动撤离程序,确保员工的安全撤离。
3.旅客疏散:地铁站职工应组织旅客有序疏散,提供必要的指引和救援服务,引导旅客尽快离开现场。
4.应急救援:救援队伍应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扑救火灾、抢救伤员等。
5.环境监测:监测预警单位应加强对地铁站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帮助指挥部制定应对措施。
6.信息传递:通信指挥单位应确保地铁站内外的通信畅通,及时传递和接收紧急信息。
7.救援结束:一旦突发事件得到控制,指挥部应根据情况及时宣布救援结束,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
四、应急措施1.火灾应急措施:地铁站要配备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职工要进行火灾应急培训,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2.恐怖袭击应急措施:地铁站要加强安保力度,配备安检设备,加强对可疑人员和物品的识别和排查,定期进行反恐演练。
3.疏散应急措施:地铁站要设置明显的疏散标识,制定疏散路线和逃生预案,定期进行疏散演习,提高旅客的自救能力。
五、应急演练地铁站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要模拟真实情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为应对真实突发事件提供经验。
六、总结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确保地铁站安全运营、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案制定和演练过程中,需要注重随时更新和改进,紧跟技术和信息的发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地铁站项目的整体安全水平。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一、背景介绍地铁系统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能对乘客和地铁运营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中心2. 技术支持组3. 救援小组4. 媒体联系组5. 事故调查组三、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逐级疏散或紧急疏散措施- 指定安全疏散通道和疏散点- 指定疏散负责人负责指导疏散工作2. 事故处置- 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制定严格的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处理事故3. 应急物资储备- 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急物资储备- 做好应急物资的采购和储存工作- 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及时供应,用于应急处置4. 公众关怀- 及时发布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置情况- 做好受害乘客的心理疏导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受害者的救助工作5. 安全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 加强安全监控和巡逻工作- 在关键时刻做好信息交流和协调工作四、预案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演习2.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新3. 收集各方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五、总结与展望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乘客安全与地铁运营稳定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实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
地铁站项目应急处置预案范本(二)一、应急响应机制1.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一级应急:严重事故或突发事件,威胁到人员安全或重大财产损失。
- 二级应急:较大事故或突发事件,可能威胁到人员安全或造成一定财产损失。
- 三级应急:一般事故或突发事件,可能对人员安全或财产造成轻微影响。
2.应急响应组织机构- 领导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整个应急工作。
- 信息技术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应急信息。
-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和人员疏散。
-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护和医疗处理。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近年来,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公共场所安全水平,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公共场所安全预案的重要性、制定原则、预案内容以及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公共场所安全预案的重要性公共场所安全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秩序,指导公共场所的安全应急工作而系统制定的应急管理方案。
它具有以下重要性。
1. 保障公众安全。
公共场所涉及的人员众多,如商场、体育场馆、机场、地铁等。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场所需要确保人员的正常活动和秩序的维护。
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公共场所安全预案能够提供一系列应对措施,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应对恶劣环境等,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2. 防范安全风险。
公共场所安全预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这样可以有效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公共场所的整体安全水平。
3. 落实责任分工。
公共场所安全预案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在事件发生时,各个责任单位能够迅速行动,做好相应的工作。
同时,预案还规定了应急指挥体系,明确了指挥层级和协调机制,保证应急工作的衔接和协同,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二、公共场所安全预案的制定原则公共场所安全预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法律合规原则。
制定预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权责关系,依法进行。
2. 综合性原则。
预案应当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案,确保覆盖面广,适用性强。
3. 系统性原则。
预案应当具备系统性,包括组织管理、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等各个环节,确保协同配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防控一体原则。
预案应当在预防和控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防范、安全技术、应急资源等方面,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场所用电需求日益增长,涉电设施广泛应用于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等场所。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因涉电设施故障引发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预防公共场所涉电设施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涉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公共场所用电安全。
3. 建立健全涉电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共场所涉电设施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实施。
2. 公共场所涉电设施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相关单位应设立专人负责涉电设施安全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公共场所涉电设施的日常巡查、维护保养;(2)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整改措施;(3)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宣传用电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涉电设施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定期对涉电设施进行检测、维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加强对公共场所用电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老化、损坏。
4. 加强对公共场所用电负荷的监控,防止超负荷运行。
5.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用电操作规程。
五、应急处置1. 发现涉电设施故障或安全隐患,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部门。
2. 对故障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定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3. 如遇重大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4.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公共场所用电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等渠道,宣传用电安全知识。
3. 鼓励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公共场所涉电设施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各相关单位应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目的为保障公共场所用电安全,预防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触电等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商场、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公园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共场所涉电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本预案。
2. 公共场所涉电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和修订公共场所涉电安全预案;(2)组织开展公共场所涉电安全培训;(3)监督、检查公共场所用电设施安全;(4)组织应急演练;(5)处理涉电安全事故。
3. 用电管理部门职责:(1)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和保养;(2)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定期检测;(3)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故障处理;(4)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节能管理。
4. 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安全管理;(2)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日常巡查;(3)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故障报告;(4)负责公共场所用电设施的应急处理。
四、预防措施1. 用电设施安全管理:(1)公共场所用电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2)定期对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用电安全;(4)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用电设备。
2. 电气线路安全管理:(1)公共场所电气线路应定期检查,确保线路无破损、老化现象;(2)电气线路敷设应符合规范,严禁乱拉乱接;(3)电气线路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
3. 电器设备安全管理:(1)公共场所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完好;(2)禁止使用超负荷电器设备;(3)禁止使用无三脚插头的电器设备。
4. 安全培训与宣传:(1)定期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进行用电安全培训;(2)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张贴用电安全警示标识;(3)开展用电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五、应急处理1. 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用电管理部门。
2. 发生电气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灭火器灭火。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地铁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工程在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的所有电气作业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1.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拆除等作业;2. 电气线路敷设、改造、检修等作业;3. 电力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等作业;4. 其他可能引发触电事故的作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由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担任。
(2)副组长:由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地铁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本预案的实施,对触电事故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由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
(2)副组长: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中具有应急救援经验的人员担任。
(3)成员: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触电事故的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现场触电事故的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电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3)定期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 应急响应(1)发现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
(3)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4)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触电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突发事件应对法》4. 《地铁运营安全规程》5. 《地铁工程建设安全规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触电事故。
四、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由项目总经理担任。
- 副指挥:由项目经理、安全总监担任。
- 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工作组-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
- 抢险抢修组:负责事故现场处理、设施设备抢修。
- 信息保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发布。
- 交通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周边交通管制。
-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人员调配。
五、应急预案1. 事故预防-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2. 事故发生- 发现触电事故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 立即切断电源,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 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3. 事故救援- 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对伤员进行初步急救。
- 迅速疏散事故现场人员,确保安全。
- 组织抢修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恢复电力供应。
4. 事故调查-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
-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 事故善后- 对伤员进行慰问、赔偿。
-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
- 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六、应急响应1. Ⅰ级响应: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2. Ⅱ级响应: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财产损失较大。
3. Ⅲ级响应:事故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财产损失较小。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确保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触电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一、总则为加强涉电设施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涉及电力、电气设备等相关设施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成员包括:(1)指挥长: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成员: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上报、现场处置等工作。
2.现场处置组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人员疏散、设备抢修等工作。
成员包括:(1)现场指挥员: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指挥。
(2)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工作。
(3)抢修人员:负责设备抢修工作。
(4)疏散人员:负责人员疏散工作。
3.信息保障组信息保障组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上报等工作。
成员包括:(1)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2)联络员:负责与上级部门、相关部门、现场处置组等沟通协调。
四、应急处置程序1.信息报告发现涉电设施安全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应急处置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处置组、信息保障组等开展工作。
(1)现场处置组:1)现场指挥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初步判断,组织人员进行安全防护。
2)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现场安全。
3)抢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4)疏散人员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信息保障组:1)信息员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联络员向上级部门、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信息员将事故相关信息汇总后上报应急指挥部。
3.应急处置结束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人员安全撤离现场后,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五、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是指在人口密集或公共活动频繁的场所,如商场、地铁、学校等,突发发生的各类紧急情况。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多发性和危害性,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确保在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主要内容1. 应急预案制定-明确各级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建立指挥系统和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预警机制。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提高各级人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3. 应急资源保障-建立健全公共场所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调配应急物资。
-与相关单位建立紧急协作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4. 应急信息发布-建立应急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畅通。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协调,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接到应急通知后,各级责任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赶赴现场。
2.对现场情况进行快速评估,开展紧急救援、疏散和安全控制工作。
3.实施应急处置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并尽快恢复秩序。
五、结论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综合工作,需要各级单位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通过不断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和资源保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特殊应用场合及应对方法1. 健身房针对健身房这一场所,应急预案中应增加以下条款:•安全检查:应当每天对健身器材、空气质量、电力设备等进行检查并记录。
•应急疏散:制定健身房疏散预案,包括安全疏散路线、应急设备、应急联系人等,并进行公示。
在健身房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健身设备维护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应定期维修。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地铁供电系统故障,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带来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4.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供电系统故障,包括但不限于接触网、电缆、变电站等设备的故障。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地铁供电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故障的抢修、恢复工作。
(2)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配、供应。
(3)信息发布组:负责发布应急信息,引导乘客。
(4)疏散引导组:负责现场乘客疏散、引导工作。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当接触网、电缆、变电站等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地铁供电中断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紧急响应。
(2)现场处置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查、抢修。
2. 预警响应(1)当接触网、电缆、变电站等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引发故障时,应急指挥部启动预警响应。
(2)现场处置组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六、应急措施1.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故障排查,确定故障原因。
(2)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抢修措施,尽快恢复供电。
2. 应急保障(1)应急保障组根据现场处置组的需求,及时调配应急物资、设备。
(2)确保应急物资、设备的供应充足,满足抢修需求。
3. 信息发布(1)信息发布组通过广播、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2)引导乘客了解故障情况,合理安排出行。
4. 疏散引导(1)疏散引导组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乘客有序疏散。
(2)确保乘客安全疏散,避免拥堵、踩踏等事故发生。
七、应急结束1. 故障排除,供电恢复正常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 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对本次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改进措施。
一、目的与意义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提高应对供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地铁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供电系统发生故障、设备损坏、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演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成员包括:(1)组长:地铁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地铁公司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演练指挥部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指挥工作,成员包括:(1)指挥长:地铁公司副总经理(2)副指挥长:运营部负责人(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参演人员3. 演练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协调,成员包括:(1)现场指挥长:运营部负责人(2)副现场指挥长:设备部负责人(3)成员:各参演部门负责人及参演人员四、演练内容与步骤1. 演练内容(1)模拟供电系统故障:如主变故障、线路故障、接触网故障等。
(2)模拟设备损坏:如电力设备损坏、通信设备损坏等。
(3)模拟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2. 演练步骤(1)启动预案:演练开始前,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明确演练目的、内容、组织机构及职责,启动预案。
(2)模拟事件发生:按照演练内容,模拟突发事件发生,通知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3)应急处置: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进行应急处置。
(4)信息报告:各部门及时向上级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5)现场指挥: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情况,指挥各部门进行协同作战。
(6)故障排除:故障抢修人员迅速排查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
(7)恢复正常:故障排除后,恢复正常供电,各部门恢复正常工作。
(8)总结评估: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召开总结评估会议,总结演练经验,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演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
一、编制依据为提高涉电设施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涉电设施,包括电力线路、变电站、配电站、用电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涉电设施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报送、资料整理等工作。
3.各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设备巡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运维部门:负责设备日常维护、检修,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配合应急处置工作。
(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查处。
(4)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2.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4.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五、应急处置流程1.信息报告(1)发生涉电设施安全事故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应急处置(1)现场勘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及人员伤亡情况。
(2)紧急处置:针对不同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如停电、隔离、救援等。
(3)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善后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2)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4.信息发布(1)事故发生后,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单位及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根据事故情况,适时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一、编制依据为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供电事件,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城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城轨供电系统发生的各类突发供电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供电系统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2. 供电设备损坏、老化或被盗;3. 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供电中断;4. 其他影响城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事件。
三、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城轨供电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应急小组:设立应急抢修、医疗救护、交通疏导、信息发布等应急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应急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发生突发供电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应急小组。
3. 应急抢修:应急抢修小组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和抢修,尽快恢复供电。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确保现场安全。
5. 交通疏导:交通疏导小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和疏导,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通行。
6.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小组及时向公众发布事件信息,避免谣言传播。
7. 应急结束:故障排除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运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供电系统故障:立即启动备用电源,确保关键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行。
2. 供电设备损坏:迅速组织抢修人员,尽快修复损坏设备。
3. 自然灾害:根据灾害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4. 其他事件:根据事件性质,采取针对性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3. 技术保障:建立完善的供电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故障。
一、前言为确保地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电力突发事件,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地铁运营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地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电力故障导致的地铁运营中断。
2. 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因电力故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地铁运营效率,缩短电力故障恢复时间。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铁电力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电力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等职能小组。
3. 各职能小组职责如下:(1)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发布和宣传;(2)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监督;(3)救援组:负责电力故障的抢修和恢复;(4)保障组:负责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5)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四、应急预案1. 电力故障分类(1)一般故障:指不影响地铁运营的电力故障;(2)较大故障:指影响部分线路或车站的电力故障;(3)重大故障:指影响整个地铁网络的电力故障。
2. 电力故障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故障:运营人员发现电力故障后,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2)现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职能小组;(3)救援组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和抢修;(4)保障组根据现场情况,提供必要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5)信息宣传组及时向公众发布故障信息,做好舆论引导;(6)故障排除后,现场指挥部组织验收,确认故障已排除;(7)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指挥部报告,发布应急结束通知。
3. 电力故障抢修措施(1)迅速切断故障区域电源,防止故障扩大;(2)查明故障原因,制定抢修方案;(3)组织抢修人员、设备进行抢修;(4)故障排除后,进行验收和试验,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电力设备、备品备件、应急物资等;2.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素质;3. 技术保障:加强电力设备维护和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4.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发布和反馈机制。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地铁在发生电力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恢复正常运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线路、车站、车辆段等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以及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的停电事件。
三、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地铁电力故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抢险救援组、信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现场发现电力故障,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位。
3. 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开展现场勘查,评估故障原因及影响范围。
4. 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修方案,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5. 信息保障组及时收集、整理、发布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6. 后勤保障组提供抢修所需物资、设备、车辆等保障。
7. 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发布应急响应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事件。
五、应急响应措施1. 确保人员安全。
发现电力故障时,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保障通信畅通。
故障发生时,确保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相关部门之间的通信畅通。
3.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故障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
4. 组织抢修。
现场指挥部根据抢修方案,组织抢修人员、设备进行抢修。
5. 疏导客流。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客流疏导措施,确保乘客安全有序出行。
6. 加强信息发布。
及时向公众发布故障情况、抢修进展等信息,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事件。
7. 做好善后处理。
故障排除后,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清理,恢复正常运营。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
确保应急资金充足,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3. 设备保障。
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物资,确保应急抢修工作顺利开展。
4. 技术保障。
加强电力系统技术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
目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2、公共场所涉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1)2.1适用范围 (2)2.2涉电设施的安全管理 (2)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3.1事故类型 (2)3.2危害程度分析 (3)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5、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5.1 应急组织体系 (4)5.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5)6、预防与预警 (5)6.1危险源监控 (5)6.2预警行动 (6)7、信息报告程序 (7)7.1信息保障 (7)7.2报告原则 (7)7.3报告程序 (7)8、应急处置 (8)8.1响应分级 (8)8.2响应程序 (10)8.3处置措施 (11)9、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4)10、应急培训与演练 (14)10.1修订 (15)10.2培训 (15)10.3演练 (16)11、奖惩 (16)12、附件 (16)1.1编制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对公共场所涉电设施和施工用电进行监控和管理,对触电事故做出应急反应,最大程度降低减少人员伤亡、事故损失程度和不利影响。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今69号);(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9639-2013);(8)《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建质﹝2014﹞34号);(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10)《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福州地铁5号线1标各类设计文件、图纸及相关规范;2、公共场所涉电设施的安全管理本预案适用于福州地铁5号线1标工程范围内的路灯、管线迁改、交通信号指示灯等公共场所的涉电设施。
2.2涉电设施的安全管理对于公共场所涉电设施的安全管理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交通工程周边路灯设施及交通信号指示灯的安全管理路灯和交通信号指示灯归产权单位管理,施工单位在现场围挡前后50米范围内负监督和督促整改责任。
2、轨道交通工程现场及周边迁改管线的安全管理(1)施工单位对施工围挡内部及前后50米范围内迁改管线安全负监督、督促责任。
(2)产权单位对所迁改管线安全负主体安全管理责任。
(3)对于埋地管线需在地面及其它明显位置标识管线详细信息。
(4)产权单位委托的管迁单位对地面上已安装的配电设施进行隔离防护和警示指示。
(5)各相关方应安排专职人员对公共场所涉电设施进行巡查。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事故类型1、从人与电的接触方式来考虑,触电可以分为:(1)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员直接接触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
这种类型的触电,触电者受到的电击电压为系统的工作电压,其触电风险较大。
(2)间接接触触电: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发生触电。
2、从人触电的表现形式考虑,触电事故可以分为:(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带电体电源某一相线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带电体的两个相线而发生的触电事故。
其危险性一般是比较大的。
(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叫跨步电压。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叫跨步电压触电。
3.2危害程度分析1、触电后轻者惊吓、心悸、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重者立即出现昏迷、强直性肌肉收缩、休克、心律失常、心跳及呼吸极微弱呈假死状态或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紫绀。
2、电击部位皮肤的电灼伤、焦化或炭化,并有组织坏死。
如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震荡,头、胸、腹处伤或四肢骨折。
3、并发症有失明或耳聋、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外伤或骨折、局部继发感染。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救援工作遵循“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司其职、规范有序,反应迅速、运转高效,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
1、统一领导,职责明确。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加强抢险救援系统工作指导,各尽其责。
2、分级管理,分级负责。
根据突发时间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实行公司三级应急救援机制,并与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的救援机制相协调。
3、各司其职、规范有序。
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的主体,公司、片区指挥部、项目部要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密切配合,有组织地参与事故处置,采取严格有序、科学有效措施,将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4、反应迅速、运转高效。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施工项目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充分发挥现场自救作用。
并按照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准确传递事故(事件)信息。
各级机构接到事故信息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按照本工作指引有序开展应对工作,有效控制舆情。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
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舆情评估、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工作。
5、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1 应急组织体系标段项目部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部经理担任,副经理、总工、安全总监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工区、部门负责人组成。
下设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技术方案组、物资设备保障组、配合调查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媒体联络组、善后处理组。
5.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督促、检查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和落实工作。
2、组织训练本项目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设备、器材,并指定专人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完好。
3、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自救,同时确定事故/事件等级,并视事故的严重程度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向地方政府求救。
4、确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方案。
5、总结事故教训、配合公司事故调查小组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6、根据国家/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上级要求,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项目经理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7、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构,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负责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评价。
8、发生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时,小组成员必须立即组织应急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指挥现场人员开展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舆情,并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和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6、预防与预警6.1危险源监控1、落实机电设备、施工用电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细则)、管理、使用、维护保养、定期检修、报废等制度。
确保机电设备保持良好使用状态,严禁带病和超负荷运行。
2、安装、改装、修理、拆装机电设备和用电线路时,必须符合安全生产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达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要求。
4、电箱设置、线路敷设、接零保护、接地装置、电气联接、漏电保护等各种配电装置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5、配电箱、开关箱标明编号、分路标记、用途。
配电箱的各控制回路应标明所控制的设备名称。
6、检查、检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具时,必须切断电源。
7、制止违章作业,遇有不能处理的隐患,要及时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要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的果断措施,并立即向上级反映。
8、加强员工触电事故安全培训教育,并在特定时期组织触电事故应急演练。
6.2预警行动1、现场施工人员在发现触电事故隐患后,立即向值班电工(姓名、联系方式)报告。
发现人员触电时,如开关箱距离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如距离较远,应采用干燥的木棒、布带等绝缘物体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并立即向周围人员求救。
2、值班电工作为现场触电排查的责任人,在发现事故隐患后,要及时排除隐患。
不能及时排除隐患的,要在危险处设置警示标志,并向相关部门告知。
3、在阴雨天气、高温天气等易发生触电事故的时期,值班电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向施工人员发出触电事故警告。
7、信息报告程序7.1信息保障当发生紧急事故和灾害时,通过移动手机、固定电话、对讲机等进行对话,确保信息接收、发布通畅。
7.2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报告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或突发紧急事件情况。
7.3报告程序1、当事故(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项目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准备预案,组织有关人员、设备、设施及器材,赶赴现场采取有效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态蔓延或扩大。
2、突发事故(事件)发生后,项目经理必须立即以电话形式报告标段项目部,在10分钟内上报监理和工区业主代表,15分钟内上报福州地铁集团领导。
同时确定联络负责人和现场调度值守人员,负责收集、记录全面情况,沟通各方联系,统一向公司调度及相关方续报,防止无人值守、多头报告、报出内容不一。
填写事故报表,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包括4张以上事故照片);(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事故地点是否影响铁路营业线或繁华闹市区、高速公路、国道、其它重要设施安全;(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8)出现新情况和舆情时,应当及时补报。
3、根据突发事件类别,在报告公司的同时,必须在1小时内分别报告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和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及工程项目所属行业主管部门,事故导致或危及人员安全的,还须报告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管部门。
8、应急处置8.1响应分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工作原则,实行分级响应展开救援。
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四级启动应急预案。
项目部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的同时,向上一级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是否需要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