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稳态与环境》试题集(1)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126.50 KB
- 文档页数:4
综合练习(必修3稳态与环境)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26小题,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C.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3.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C.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来实现的,其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4.如右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6.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 .aB .bC .cD .d 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 别的物质D .①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9.若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A .体液免疫B .细胞免疫C .自身免疫D .非特导性免疫 10.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
《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卷张建尚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甲、乙、丙3种海螃蟹在其他生活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天然海水的盐浓度约0.5mg/L )。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差的是乙蟹 B.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的是丙蟹 C.当海水盐浓度小于0.5 mg/L 时,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丙D.当海水盐浓度大于0.5 mg/L 时,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甲 D 乙血液浓度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差,A 项正确;丙血液浓度不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B项正确;当海水盐浓度小于0.5 mg/L 时,乙血浆浓度随盐度变化而变化,丙基本不变,所以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丙,C 项正确;当海水盐浓度大于0.5 mg/L 时,甲血液的浓度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丙基本不变,所以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大于甲,D 项错误。
2.有关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 值无明显变化A 参与体温调节的是神经和体液,A 项正确;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 项错误;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 项错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D 项错误。
3.图1是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相应的神经元都产生一冲动。
在哪一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Ⅱ、Ⅲ肌肉纤维和Ⅰ、Ⅱ、Ⅲ肌肉纤维收缩 ( )A.3和1位置B.4和2位C.3,4和1,2位置D.3,4和无位置 C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1、2两处,兴奋不但能使肌肉I 收缩,也能通过突触使肌肉Ⅱ、Ⅲ收缩;而刺激3、4两处,兴奋只能使肌肉Ⅱ、Ⅲ收缩,却不能通过突触使肌肉I 收缩。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1—3章)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当人体识别、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功能过低时,可能导致A.恶性肿瘤B.类风湿性关节炎C.肝炎D.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反应2. 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B)A. 组织液B. 血浆C. 淋巴D.血清3.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C)A.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B.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4.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B)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班狼疮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6. 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A. 见到话梅分泌唾液B. 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C. 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D. 婴儿出生就会允吸7. 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为( )A.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的谈话8.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A)①胰岛②胃腺③胆囊④肝脏⑤肾小管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9. 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D)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10.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D)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11.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 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B. 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 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 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1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高二生物晚测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试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3.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5.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6.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8.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9.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200g B.250gC.500g D.1000g10.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1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2010-2011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测试题(新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8.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9.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10.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13.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高二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面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 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酵母菌3.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 D.②4.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B.血友病C.艾滋病D.系统性红班狼疮5 .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垂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6.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7.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8、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9、兴奋的传导在体内只能是单向的,下列对这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小泡中有递质B.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种神经元兴奋或抵制C.突触后膜中突触小泡内没有递质存在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10、不会传染爱滋病的行为是:()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爱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爱滋病患者拥抱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11.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12.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14.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15.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16.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17.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18.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 B .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 .出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 .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19.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A .背地(心)生长B .向水平方向生长C .向光生长D .无法确定20.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2019年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册综合测试题(1)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
C. 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
变为外正内负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
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
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物质处理生长期的
芦苇,这一物质可能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霉素 D.脱落酸
4.为防治荔枝蝽(高龄时活动范围广)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
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
对比研究荔枝—山
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
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均可用样方法
B.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
增加,通过捕食关系消灭昆虫
C.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
恢复力和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高二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1.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人体内的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2.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3.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B.血液中的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4.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来源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6.下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7.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这主要是什么免疫功能受损所致()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8.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9.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抗体B.产生淋巴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 D.产生记忆细胞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和抗体 C.抗体只存在于内环境中D.HIV病毒主要攻击B 细胞11.植物生长素的特点不包括()A.可移动性B.稳定性C.微量高效性D.两重性12.如图所示,植物a 端为形态学上端,植物的b 端叫做形态学下端,请回答:当植物正常生长时,a 端将 生长,b 端将 生长;当植物水平放置时,a 端将 生长,b 端将 生长( )A .背地 向地 背地 向地B .背地 背地 向地 向地C .背地 向地 向地 背地D .背地 向地 背地 向地13.棉花适时整枝修剪依据的原理是( )A .减少枝叶徒长B .使果枝得到足够养分C .避免花蕾和棉铃脱落D .顶端优势14.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 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 .双子叶杂草对2,4-D 的敏感性强B .小麦对2,4-D 的敏感性差C .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 .同一浓度的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15.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抖来增加产热B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C .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多有关D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的产热速率大于20℃时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则小于20℃时散热速率16.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
高二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期末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C.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2.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8.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习题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A.血糖进入肾小囊腔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红细胞中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3、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上升B.如果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C.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4、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 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5、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的结合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质和凝酶原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6、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B.是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C.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呈现动态平衡D.是通过人体正反馈调控实现的7、当人参加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①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下列关于生态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雨影响植物的生长。
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燃料脱硫、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多种植柳杉银杏等植物、开发新能源等。
必修3 稳态与环境复习测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氨基酸、CO2和甲状腺激素④呼吸氧化酶、尿素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组织液也称为细胞间隙液,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细胞间隙可引发组织水肿。
水肿的形成与内环境液体交换异常以及全身多个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组织水肿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如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合成减少时,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可引发组织水肿B.淋巴管发生细胞癌变引起淋巴管占位性堵塞可引发组织水肿C.当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并阻碍组织液回流至毛细血管时可引发组织水肿D.局部炎症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到组织液可引发组织水肿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能够“憋尿”说明脊髓的相应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大脑皮层的V区受损的患者看不见文字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缺碘会导致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5.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 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图2 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小于膜内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图2 ④处Na+的内流速率比⑤处更大6.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稳态与环境)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7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0题,每小题1分;51—60,每题2分,本大题共70分1.下列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酶 B.温度 C.酸碱度 D.渗透压2.下列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是A.尿毒症 B.浮肿 C.手足抽搐 D.贫血3.大面积烧伤后,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4.下列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内环境 D.血浆、组织液、淋巴5.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6.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细胞代谢紊乱 B.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C.渗透压升高 D.组织水肿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8.血浆中的葡萄糖来自A.组织液 B.组织液、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是有机分子 B.使靶细胞发生生理变化后自己被灭活C.是信息分子 D.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0.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吞噬细胞 D.血小板1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2.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13.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 C.湿度 D.温度14.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15.食物网具有的特性是A.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C.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D.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16.下列能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方法是A.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B.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17.2005年,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A.13亿以内 B.16亿以内 C.13.3亿以内 D.14亿以内18.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纯净水 D.蛋白型饮料19.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A.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 B.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D.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20.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外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21.对于高热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适当撤减衣被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过毛巾C.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D.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22.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的蛋白质浓度A.高 B.低 C.一致 D.不确定23.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第四章《稳态与环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选题(2分×33=66分)1.下列各组生物可能是一个种群的是( )A.元谋人、山顶洞人B.大熊猫、小熊猫C.大鲈鱼、小鲈鱼D.大草履虫、小草履虫2、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3.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
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4.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5.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D.出生率6.右图表示某种群年龄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群一定是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7.图是依据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其中完全正确的描述是( )(P87)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8.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B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0.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捕捞呢)A.即将增长的水平B.1/4K的水平C.1/2K的水平D.K的水平11.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 种群的存活曲线。
高二生物上学期综合练习第Ⅰ卷选择题1.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2.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 D.感受器3.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HLA表示B.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C.常用AIDS表示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4.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5.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1)。
则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可表示为()A.草→兔→狐→狼B.草→兔→狼→狐C.D.6.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B.血液pH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D.水平衡的调节7.研究生长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常用的方法是A.饲喂法B.注射法C.阉割,移植法 D.以上三项均可用8.吞噬细胞不参与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10、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11.自然群落的两种有直接营养关系的生物,它们的种群密度相互呈负相关波动,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
高二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尿液和乳汁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功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B.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C.生活中有可能因与患者握手而感染HIV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2.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B.淋巴C.消化液D.组织液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6.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8.下列活动中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 )A.思维 B.感觉 C.非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9.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③②①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②③10.与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关系不大的激素是 : ( )A .性激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甲状腺激素11.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 .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12.某人的甲状腺因病被切除,如不补充相应的激素,将会出现的症状之一是A .体温升高B .耗氧量下降C .心跳加快D .食量大增13.下列哪种腺体功能退化后,其他腺体的功能也随之减退:( )A.甲状腺B.垂体C.性腺D.胸腺14.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淋巴细胞B .抗体是由B 淋巴细胞分泌的C .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 .记忆B 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 细胞15.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有相同效果的是:A .向地性和背地性B .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 .背地性和向光性D .向地性和带芽的扦插枝条生根1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B .植物的茎在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细胞分裂快C .幼嫩的细胞比老一些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D .生长素与子房发育成果实有关17.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高二生物复习试卷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一、选择题:1、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C.若A代表燕麦胚芽鞘a为单侧光,则b、c分别代表生长素在尖端下部横向运输和向光弯曲生长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2、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依靠的神经中枢是①语言中枢②听觉中枢③嗅觉中枢④视觉中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②以碳链为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③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④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⑤长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⑥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4、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信息传递功能的是A.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B.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C.抗原刺激引发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D.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5、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可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或选用人口腔上皮细胞B.在用淀粉酶、淀粉为原料来探究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C.用微电流计测量膜电位时,要将微电流计的两极置于膜外或膜内D.在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实验中,不可同时用32P和35S标记其DNA和蛋白质外壳6、对下列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a、b两点叶绿体内C3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乙中,a、b两点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相等C.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相等D.图丁中,a、b两点分别表示茎向光弯曲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7、下列关于感受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器对不同感觉信息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B.视网膜中视锥细胞获取光亮信息并转换成神经冲动C.蝰蛇颊窝、人温度感受器以及昆虫触角都属于物理感受器D.感受器的功能是将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转换为神经冲动并产生感觉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9、下图表示人体或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高二生物《稳态与环境》试题集(1)新人教版必修3 1.在饲养家蚕时,为提高蚕丝的产量,常在喂养家蚕的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某种激素。
这种激素应该是( )A.脑激素B.保幼激素C.蜕皮激素D.生长激素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内激素的种类和功能,蚕农养蚕的目的是尽量提高蚕丝的产量,蚕丝是家蚕的幼虫吐出来用于作茧的。
如果家蚕的幼虫期长、蚕宝宝长得肥大,吐出的蚕丝就多。
昆虫的保幼激素的作用就是使昆虫保持幼虫状态,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
因此,在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保幼激素就能使家蚕维持较长时间的幼虫状态,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
2.(2011年江苏镇江高二检测)有一种植物的叶肉细胞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昆虫的幼虫取食后能迅速长大、化蛹,发育成成虫,从而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这种化学物质类似于( ) A.脑激素B.生长激素C.蜕皮激素D.甲状腺激素解析:选C。
昆虫幼虫取食该植物叶肉细胞后,迅速长大、化蛹而发育成成虫。
该物质类似于昆虫内激素中的蜕皮激素,具有控制昆虫幼虫期的蜕皮、促进成虫性状出现的作用。
3.阉割幼兔以利育肥,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性外激素C.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解析:选C。
兔的发情及生殖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影响其长膘。
所以幼兔切除性腺,兔体内因缺乏性激素,其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细胞的生成都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减少了兔体内的能量消耗,使其长膘以达到育肥的目的。
4.下列有关昆虫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昆虫激素是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的B.昆虫激素只能在体内起作用C.昆虫激素可以调节昆虫的觅食、交配、生长等D.昆虫激素并不都是信息激素解析:选B。
昆虫激素是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起作用的。
昆虫激素可分为内激素和外激素两种,其中外激素又称为信息激素。
5.当美国白蛾肆虐山东半岛之时,人们先是采用农药防治,人工挖取虫蛹等方法防治,但效果均不理想,后来采用激素治虫,才取得明显效果。
用激素治虫,不.能达到下列哪种目的( )A.保护环境B.减少农药用量C.解放人力资源D.促进昆虫进化解析:选D。
采用激素防治害虫,会减少农药用量,从而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人工挖取虫蛹费时费力。
采用激素防治,是因为激素可引起昆虫生长发育及行为的改变,但不能促进其进化。
6.(2011年河南信阳高二检测)回答下列问题:(1)在蜂群失散的时候,蜂王能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使失散的蜜蜂重新聚集在自己的周围,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激素。
(2)用某种液体喷洒牛粪,使粪中的蛆不能发育成蝇,从而成功地抑制了蝇害,这种液体中含有________激素。
(3)比较(1)、(2)中这两种激素的不同,①从其是否具有挥发性上看,前者________________;②从传递媒介上看,前者借助于________等媒介物;③从作用对象上看,前者是作为一种化学信号来影响和控制____________,使之发生反应;④从来源上看,前者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
解析:本题考查昆虫激素的有关知识。
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可以分泌聚集外激素使群体中的各个成员聚集起来,属于外激素;保幼激素具有保持昆虫幼虫性状、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等作用。
可从四个方面比较外激素和保幼激素。
答案:(1)聚集外(信息) (2)保幼(3)①具有挥发性②空气、水③同种的其他个体④体表腺体一、单项选择题1.萤火虫胸部分泌的一种液体能刺激另外一只萤火虫给它修饰打扮,这种物质是( ) A.脑激素B.外激素C.蜕皮激素D.性外激素解析:选B。
萤火虫分泌的一种液体是信息激素,作用于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是外激素。
2.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TT-355”喷洒棉红蝽幼虫,发现它能抑制棉红蝽成虫性状的表现,那么,这种化学药品是( )A.蜕皮激素类似物 B.保幼激素类似物C.脑激素 D.性外激素类似物解析:选B。
题干中提到的物质能够抑制成虫的出现,即使棉红蝽保持幼虫状态,因此为保幼激素。
性外激素的作用是吸引异性来交配;脑激素和蜕皮激素调节昆虫的发育和蜕皮。
3.(2011年江苏扬州高二检测)蝴蝶从受精卵→幼虫→蛹→成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要受到( )A.保幼激素的调控B.蜕皮激素的调控C.脑激素的调控D.以上三种激素的共同调控解析:选D。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要受到保幼激素、脑激素、蜕皮激素的共同调控。
4.雄性舞毒蛾感受到雌性舞毒蛾释放的性外激素后,会找到雌性舞毒蛾进行交尾。
雄性舞毒蛾完成此行为是( )A.神经调节的结果B.激素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结果D.神经和激素调节的结果解析:选D。
雄性舞毒蛾与雌性舞毒蛾交尾受性外激素的调节,性外激素能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而交尾活动在性外激素作用下的顺利完成还受神经的调节。
5.当蚜虫受到七星瓢虫袭击时,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告知同伴不要前来,这种化学物质属于( )A.蜕皮激素B.告警外激素C.脑激素D.性外激素解析:选B。
蜕皮激素和脑激素属于昆虫内激素,不作用于昆虫个体之间。
性外激素的作用是诱使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当蚜虫受到威胁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同伴起警示作用,属于告警外激素的作用范畴。
6.将具有分泌功能的咽侧体移植到天蚕蛾的老龄幼虫体内,导致该老龄幼虫迟迟不能化蛹,证明咽侧体分泌( )A.生长激素B.保幼激素C.蜕皮激素D.信息激素解析:选B。
咽侧体分泌保幼激素,具有保持昆虫幼虫性状、抑制成虫性状的出现等作用。
7.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
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A.性外激素B.信息激素C.保幼激素D.蜕皮激素解析:选B。
信息激素具有指示食源、确定领地、吸引异性等作用,能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因此称为信息激素。
8.(2011年陕西安康高二检测)蜜蜂在维持其个体发育及蜂群种内互助过程中,除受神经调节外,还要受下列哪些物质调节( )A.脑激素、性外激素B.内激素、外激素C.保幼激素、蜕皮激素D.脑激素、蜕皮激素解析:选B。
外激素的作用主要是在同种个体之间传递化学信息,影响蜜蜂种内互助行为;内激素调节蜜蜂的个体发育。
二、多项选择题9.某地区由于自然灾害,桑叶产量大幅度下降。
下列为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处死部分蚕的幼虫B.喷洒蜕皮激素类似物C.喷洒性外激素类似物D.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解析:选ACD。
昆虫的保幼激素有使昆虫保持幼虫性状的作用,虽然将保幼激素喷洒在蚕体上,可以使蚕的幼虫期延长,提高蚕的吐丝量,但由于自然灾害,桑叶减产,蚕的幼虫是以桑叶为食的,故此法不可行。
只有喷洒蜕皮激素类似物使蚕的幼虫尽快吐丝结茧,进入不吃不动的蛹期,减少对桑叶的需求量,从而减少损失。
10.下列关于昆虫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虫的生长发育主要是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的B.外激素在同种昆虫的个体之间起着传递化学信息的作用C.昆虫的内激素只有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种D.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降低某种害虫的出生率解析:选ABD。
昆虫的内激素包括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三种。
在田间施放适量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可以打乱雌雄昆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其出生率。
三、非选择题11.在家蚕最后一龄幼虫快化蛹时,把幼虫的头结扎起来,使幼虫成为无头蛹,这种无头蛹能活几个月到一年,直到死亡也不变为成虫,如果把无头蛹接到正常蛹体上,无头蛹就能羽化为蚕蛾,这说明:(1)昆虫的脑能分泌一种物质,控制昆虫的________,据研究得知这种分泌物是________。
(2)如果向无头蛹体内注入________或移植________,则蚕的无头蛹可以发育成蚕蛾(无头部)。
解析:内激素是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主要有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
脑激素是昆虫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控制着咽侧体和前胸腺对激素的分泌;蜕皮激素是由前胸腺细胞分泌的,控制昆虫幼虫期的蜕皮;保幼激素是由咽侧体细胞分泌的,其作用是使虫体保持幼虫状态。
脑激素、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1)变态发育脑激素(2)脑激素正常蛹脑12.德国的生物化学家布特拿特用日本送来的50万只未交配的雌蚕蛾,提取了12 mg化学物质,他取一小滴配成溶液放在屋子里,结果引来了成千上万只雄蚕蛾。
请分析回答:(1)这种化学物质是雌蚕蛾分泌的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化学物质是位于雌蚕蛾的腹部第八、九节的节间膜上的腺体分泌的,其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雄蚕蛾依靠________识别该种化学物质。
解析:雌蚕蛾分泌性外激素招引同种雄蚕蛾,雄蚕蛾个体依靠触角识别性外激素前来交配。
这种化学物质仅对同种异性个体起作用,说明其具有专一性,一小滴配制成的溶液可吸引成千上万只雄蚕蛾,说明其具有高效性。
答案:(1)性外激素引诱雄蚕蛾前来交尾(2)专一性和高效性触角13.(实验探究)昆虫能通过特殊的腺体分泌信息激素,这些信息激素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通常是雌性分泌信息激素引诱雄性,只有极少数的昆虫种类是雄性分泌信息激素来引诱雌性。
请设计实验来验证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材料用具:成熟的雌蛾6只,铁丝笼3个(大小约0.5 m×0.5 m×0.5 m),窗纱(大约5 m2),遮光布(大约3 m2,能阻止性外激素在空气中扩散)。
(1)方法步骤:①将3个铁丝笼进行编号处理,A、B笼子只包裹窗纱,C笼子包裹窗纱后再用遮光布包裹。
②夜幕降临后,将A、B、C笼子________放在适宜场所,距离大约30~50 m,再将捕获的雌蛾分别放入B、C笼子中,每个笼子中放3只,A笼子中________(填“放”或“不放”)。
③待2~3 h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讨论①性外激素有何作用?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业生产中利用它如何防治害虫?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