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选课走班】选课走班指导方案
中学选课走班指导方案
为了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课与走班成为必然要求。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试验。
一、选课指导方案
1、选课模式:为了公平师资配备和高效教学管理,年级采用“单元区”选课与走班教学模式。根据任课教师人数、班级数和学生数,对级部班级进行单元划分,让学生在所属的单元区内进行自主选课和选择教师。
2、选课动员:年级开动员会,向学生及家长明确解释选课意义、原则、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发放《选课指导手册》。
3、选课指导:
1)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强调选课重于选老师,选课是
课程改革的本质问题。
2)学生认真阅读《选课指导手册》,了解新课程、学校对
选课的要求、选课程序和方法、各学科的特点和课程安排情况,以及各学科的研究要求和学分要求。
3)在选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家长、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学校教育教学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同学寻求帮助。
4)选课依据:学生个人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学生在某一领
域或方向的潜能和潜质、学生对未来的发展需求、学生与家长的共识和指导教师的意见等。
4、选课流程:选课一般应按以下流程来操作:课程设置
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教师指导学生网上选课——整理统计调整——发放选课通知单——确定模块、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5、选课操作:
1)学生必须亲自网上选课并填写选课清单,不能由别人代替。
2)选课原则:为了防止学生对某些选修模块和任课教师的选择过于集中,同时尽可能创造公平的选课机会,学校赋予每个学生100分,学生对自己选择的每一门课都要赋予一定的分数,赋分总数不能超过100.为了增大“选中”的可能性,学生可以对自己最希望优先选修的课程赋予较多的分数。学校通过计算机网络选课系统的自动运行,根据学生赋分的多少和每个教学班的定员规定,确定每个选修模块的教学班学员。
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的“双轨制〃管理
编者按:
高中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选课制和走班制的实施给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改革班主任制度。因为是新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本期特别关注所刊发的两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索与总结,期待以此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探索与研究。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的有序推进,使学校德育和班级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遇到了新挑战,传统的班主任制度遇到了新问题。
一、必须界定的几个概念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行政班、教学班等。笔者发现,无论实践中还是交流中,人们对这些名词的内涵和外延有着多种理解,存在混乱和模糊不清现象,必须予以科学的界定和说明,以便大家能够准确地交流和使用。
1.选课制:
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它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需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中进行自主选择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这种课程管理制度和大学的选课制度相似。
2.行政班:
班级授课制下的班级概念。其主要特点是由固定的学生、固定的教室构成,由班主任进行管理。
3.教学班:
新课程背景下相对于行政班的一个班级概念。其特点是由不同行政班的学生临时组成,教室会由于学科不同发生变化,没有班主任。教学班是在选课制基础上,由于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
4.走班制:
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学管理形式。选课制的实施使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上课,这样的班级管理形式和制度就是走班制。过去很多学校组织的分层教学的班级组织方式也属于走班制。
试探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管理与评价
教学参考
1112 2003
试探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管理与评价
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除了要更新教学理念,熟悉新课程,重构自身知识体系,而且要重新调整和组织自己的高效课堂管理。而要进行高效课堂管理,其中一条重要的策略是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组建、管理与评价。
这是因为:
1、把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去开发,列入语文课教学内容是组织学习小组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
分组可自由组合,也可在老师指导下按好中差均衡分配编组。组长可民主选举产生,也可轮流做。人数四至六人不等。每个小组发一本“成果展示本”,由小组长记载讨论与探究结果以及粘贴其它成果。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必须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和宣示自己小组精神风貌的口号。为便于合作交流,最好将一个小组的成员的僧排在一起。
通过小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寻求合作、互相评价和肯定、相互之间宽容的精神以及尊重对手、正当竞争的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同时要求尊重学生发展的自主权。由此,谁能否认这种小组建设的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团体精神、积极参与合作以及追求成功的积极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呢?
2、科学的小组评价制度是教学中学习小组高效率进行讨论与探究的关键。
采用以下的评价制度与方法颇为有效:
(1)双轨制:所谓双轨制是指评价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两种,由于两种评价在课堂管理中同时进行,故称“双轨制”。对小组的评价包括小组讨论与探究时的小组合作水平(要求文明、民主、团结、态度积极、有新意等)、公布成果发言人的水平(发言人轮流,要求响亮、规范、有特色等)、讨论与探究的集体作业成果情况(每堂课都可布置特别的集体作业)。对个人的评价主要包括上课纪律,参与小组的态度、创新程度和参与作业完成情况。个人评价由组员评价、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完成。通过双轨制既保证小组协作学习的高效率,又能保证教师课堂教学高效益。
教务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1制度背景
为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教学质量和秩序,特制定此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的各级教务管理部门和所有教师。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2.1组织结构
教务处下设课程管理科、考试管理科、学籍管理科和继续教育科。
2.2主要职责
□整体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管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材使用。
□管理学生学籍、考试、成绩及奖惩。
□组织教师教学培训、交流和评估活动。
第三章课程管理
3.1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定期评估和调整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
3.2教学计划
每学期开始前一个月,各专业应提交教学计划,经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实施。
3.3教材管理
采用双轨制,即指定教材和推荐教材,确保教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第四章考试管理
4.1考试计划
每学期开始时,制定并发布全校的考试时间表。
4.2考务组织
确保考试场地、设备的完备和考试的顺利进行。
4.3成绩管理
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各教师需上报成绩,经核对无误后发布。
第五章学籍管理
5.1入学管理
严格执行入学条件和程序,确保招生的公开、公正。
5.2在校管理
定期更新学生的学籍信息,确保其准确性。
5.3毕业管理
对于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发放学位证书;未达到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六章继续教育
6.1培训计划
每年开始时,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6.2培训实施
组织内外专家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3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作为下次培训计划的参考。
第七章教师评估与激励
7.1教师评估
项目驱动下“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与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与创新。在管理学教学领域,项目驱动下“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探讨该教学模式的背景、特点、优势以及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学的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和项目驱动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驱动下“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知识。
二、特点
1.项目驱动:该模式以项目为驱动,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的方式学习管理学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或者仅仅停留在理论水平上,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双轨制:双轨制意味着同时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通过项目实践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双轨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混合教学:混合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方式。通过在线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让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优势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践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改革评价制度,引领学生发展
山东省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理想和灵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评价可以促进、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内部学习动机,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评价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与意义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我校作为潍坊市“教学创新50强学校”,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也开始致力于评价改革的研究,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能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近年来,我们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内容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以“学生成长档案袋”为载体,以学科评价方式改革为重点的评价机制,旨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一、改革评价制度研究情况。
第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提高全校师生开展学生多元化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思想认识。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更加关注评价标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性,评价过程对学生成长进步的激励性。在行动上,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在实践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整体推进,进展有序,确保成效”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学生多元化评价工作。
我校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班主任会等多种方式,结合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广泛宣传,深化对学生多元化评价工作认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目的、意义和有关工作要求,统一了大家的思想,
学校双轨制实施方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双轨制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学
校双轨制教育是指在同一个学校内设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不同的教育轨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双轨制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制定详细的教育课程。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核心是提供不同的教育课程,因此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教育
课程。普通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教育课程则应该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为学生提供与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学校双轨制教育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
三、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学术成绩的评价。同时,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双轨制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加
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同时,也需要引导企业参与教育课程的设计,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五、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双轨制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家校合作,
探索“双轨制”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作者:傅维银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摘要:“双轨制”教学能够更有效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优秀的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彰显,智力和潜力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展,居中后的学生以及特长生个别差异也能得到较大可能的照顾,使其尽其所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名优生、特长生,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整体提高。"双轨制"教学又能够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更能使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等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合作创新、博学多能、国际视野的优秀学生。"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构想是学校认真了解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双轨制教学;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38-01
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乐山市的一所民办初中学校,地处犍为县城,于2004年经乐山市教育局批准独立办学。目前,学校有36个教学班,2000余学生,120多位教职员工的规模,学校办学10多年来,连续11次获得"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先后荣获"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特别贡献奖"、"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示范学校",并被授予最高荣誉——"乐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成就奖"(乐山市190余所初中仅有3所获此殊荣)。
步入第二个10年,学校在认真总结十年办学经验、充分调研市内外民办学校办学机制、反复征求各级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发展新思路和三大发展新目标。学校发展目标:建设"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有活力、有特色"的川南名校;教师发展目标:"师德高尚、学养深厚、教艺精湛";学生发展目标:"身心健康、明礼守信、合作创新、博学多能、国际视野"。
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
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
导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国际教育逐渐融入了现代教育体系中。双轨制国际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校模式,以其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创新的教育理念,吸引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然而,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以6000字以上的字数,详细讨论双轨制国际学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双轨制国际学校的定义和特点
双轨制国际学校是指在一个学校中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部和国内部两个不同国际教育体系的学校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部通常面向本国学生和外籍学生,按照国际教育标准授课,采用外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国内部则按照国家教育要求授课,采用国内教材,培养学生的国内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际化教育:双轨制国际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授国际化的课程和教材,开设多元化的选修课程。
2. 多元文化:学校招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以多元文
化为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3. 建立双师制教育模式:中外合作教师进行联合备课和授课,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4. 国际认证:学校力争获得国际认证,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常见的国际认证包括国际文凭(IB)、全美学校认证协会(WASC)、英国学校制度和认证(BAC)等。
五、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
双轨制国际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其目的在于确保学校教育质量、规范学校行为、保障学生权益、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等。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双减”政策下学校作业和课后托管服
务工作的双轨制改革
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是对教育体制和结构的一次重大
改革,也是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的一次重大调整。“双减”工作落地学校后,作
业改革和课后托管服务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学科作业,调整课后托管服务工作,找到作业布置和课后托管新的契机,迎来新的转向,扎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国策,才能办好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学校。下面,笔
者将从作业改革和课后托管服务两个方面谈谈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新做法,
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同行者广泛讨论。
一、作业改革: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
在教学工作中,作业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巩固课
堂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布置大量的机械性作业,语文学科离不开抄抄写写,数
学学科逃不了大量的重复计算,其他学科亦如是。再加上现在学生人手不离几套
教辅书,这种机械、呆板的作业方式,短时间内确实能巩固学业,提高成绩,但
是付出的代价是牺牲大量课外活动的时间,扼杀学习兴趣,甚至引起部分学生的
厌学。这种以扼杀学生天性为代价的作业方式,已经迫切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因此,笔者所在的学校及时抓住‘“双减”赋予的历史契机,推行作业改革,收
获颇多。
(一)作业目标的转变:建立基本“素养作业”观
很多老师认为,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和预习,强化对知识的掌握,而
忽略了作业过程的体验和收获,大量机械的作业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要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作业改革,首先要改变作业目标,建立“素养作业观”,
即作业布置以以生为本,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做提升的准备。
项目驱动下“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
应用
1. 引言
1.1 背景
管理学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
的提升,教育界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备受关注。这种模式是将传统的面授教学和在线教学相结合,通过项
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实践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传统的管理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passively 接收知识,
缺乏实践和团队协作的机会。而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则可以通过项目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磨炼管理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管理学教学中的双轨制混合教
学模式应运而生,为管理学专业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
引入项目驱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
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
础。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探究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该模式在项目驱动下的具体实践效果。通过对管理学教育中的双
轨制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管理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和策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研究还将
分析实施该模式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管理
学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通过对双轨制混合教学模式的
研究和应用案例分析,旨在为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
选课走班工作细则
本学期,高二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课走班.选课走班对于我省所有高中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实行、在实践中完善.
为在我校开展好选课走班,年级组领导、全体老师做了大量艰辛繁琐的工作,一次次的开会、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学情调查、一次次的征求意见,现在高二基本上建立了符合省教育厅精神并适合我校的选课走班制度。制订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学分认定细则(试行)》、《数理化教学班考勤办法》,这些方案的出台完善了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制度,必定会促进年级及学校的发展.
巨野实验中学高二级选课走班管理方案(暂行)
2009年
1、分单元走班:
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每一楼层(八个班)为一个走班单元,共五个单元。
2、教学班编班:
(1)平行分班:相对于行政班而言,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其中含有文科倾向和理科倾向两个系列,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将各模块的学生在单元内平行分班,.确定各模块教学班的数量和各班学生名单,班与班之间要成绩均衡,合理搭配,便于教学评价.
(2)确定座次:教学班学生的座次安排遵循“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座次相邻,学习小组的成员来自同一行政班”的原则。固定学生在教学班的听课位置,确定学生座次表,注明学生姓名、行政班号.
(3)组建学习小组: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成绩均衡,分为A
A、B
B、CC三层,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便于合作学习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区域教育
新教育 上旬刊10新教育 上旬刊 2024•05 总第602期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普通高中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党的二十大和2023年全国两会都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成长和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高考综合改革、“双新”深入实施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重要任务和时代命题。
一、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什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内涵就是要实施“高水平的教育”和“高质量的教学”。新时期教育改革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并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教学课程改革、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等几大核心维度,赋予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下新特征:一是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特质的学校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二是多元系统的课程体系,培育时代新人;三是以教育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指向素养导向的生本课堂;四是以科研引擎,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五是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如何持续推动学校朝着高质量目标发展,本文将以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的实践经验为例,探析基于课程实施、教
学改革、教研创新和管理优化“四维一体”的路径,为新时代回答如何落实“双新”、实现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