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实验讲义2015版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312.63 KB
- 文档页数:16
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2-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2-2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3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4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5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6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7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8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9-1课时计划(教案)编号:09-2课时计划(教案)编号:10“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隶属于教育学中的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化学本科专业一门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微格教学实践三个部分。
本课程曾于1997年、2001年两度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旨在培养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为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体系和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我校“化学教学论”课程,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内容体系结构,并添加了新的元素。
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其中显性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微格教学实践三部分,随着时代变迁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本课程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化探究实验”、“远程化学实验”研究实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引领基础教育进入数字化化学探究实验时代的新人才。
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入门篇、理论篇、技能篇、实践篇,既保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和应用理论,更指导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实验教学设计思想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实验内容设计,包括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务求所设计的学生实验符合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及实用性的原则。
教学方法:本学科的教学对象是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着重体现师范性﹑示范性。
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化学教学论第五版刘知新主编复习(14页)第一章化学教学论概述1.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化学教学方法、化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科。
它以化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历程化学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化学知识传授到现代的化学素养培养,不断丰富和完善。
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科技发展等。
3.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化学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为化学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章化学课程与教材1. 化学课程设置的原则与特点化学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等原则。
化学课程的特点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等。
2. 化学教材的选择与使用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应选择符合课程标准、适合学生实际、具有科学性的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3. 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章化学教学过程与方法1. 化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化学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等环节。
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化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化学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化学教学评价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等原则。
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教师应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第四章化学实验教学1.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5考纲解读】化学实验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实验安全常识、试剂的存放和使用、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试纸的使用、装置气密性检查以及沉淀、仪器的洗涤等。
题中既有常见仪器(如量筒、托盘天平等)规格和使用方法的认识,又有正误操作(如溶液的配制)的辨析或处理,还有具体实验操作(如气密性检查、溶解、过滤等)方法的叙述等。
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他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化学实验基础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实验安全常识、试剂的存放和使用、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试纸的使用、装置气密性检查以及沉淀、仪器的洗涤等。
题中既有常见仪器(如量筒、托盘天平等)规格和使用方法的认识,又有正误操作(如溶液的配制)的辨析或处理,还有具体实验操作(如气密性检查、溶解、过滤等)方法的叙述等。
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他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是高考化学实验部分的重点,也是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也能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能力。从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及检验可以独立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渗透到综合实验中;可以以课本中实验为素材进行考查,也可以以生活、生产、科技和环境问题为素材进行考查。【重点知识梳理】一、常用化学实验仪器1.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分类(1)可加热的仪器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如试管、坩埚、蒸发皿、石棉网、燃烧匙、玻璃棒、铂丝等。②可间接加热(如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的仪器,如烧杯、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2)用于计量的仪器①测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托盘天平(有砝码、镊子与之配套)。②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a.粗测仪器:量筒、量杯。b.精测仪器:滴定管(有酸式和碱式)、容量瓶、移液管。③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温度计。(3)用于物质分离的主要玻璃仪器①分液:分液漏斗、烧杯。②过滤: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③液体蒸发:蒸发皿(有玻璃质的,也有瓷质的)、玻璃棒、蒸馏烧瓶(必要时配备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4)物质储存仪器①储存气体:集气瓶、储气瓶。②储存固体:广口试剂瓶,它又分为无色玻璃瓶和棕色玻璃瓶,磨口玻璃瓶和塑料塞瓶,塑料瓶。③储存液体:细口试剂瓶,又分为无色和棕色试剂瓶;滴瓶。2.常用仪器的常规使用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1)洗气瓶:若瓶口盛有一定量的液体,且将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浸没,则可将气体中的杂质气体除去,要求是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2)贮气瓶:有些有毒的气体可贮存在该装置中,要求是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如多余的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贮存。(3)集气瓶:广口瓶中盛有空气,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4)安全瓶: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安全瓶的作用(此时广口瓶中A管长度同B管)。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2.试纸的使用(2)使用方法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②检验气体: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盛气体的试管(或集气瓶)口,观察颜色变化。3.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研细、加热、振荡或搅拌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H2S、SO2、CO2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见下图中A)。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HBr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同时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的现象(如上图中B和C)。(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倒入烧杯里搅拌而溶解。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实验,往往先倒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倒边搅拌。比如浓硫酸稀释和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互溶的实验,一定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或浓硝酸中,千万不能相反加入,以免造成局部液体混合放热沸腾而使酸液飞溅。4.物质的加热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可用灯焰直接加热,烧杯、烧瓶等仪器要垫石棉网加热。对某些温度不超过100℃的实验,为了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反应的温度,则要用水浴加热。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有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将管口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形成的水滴倒流至管底而引起试管破裂。操作时,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再将火焰固定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底部。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试管口不能对着人。5.仪器的洗涤(1)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2)若附着不易用水洗净的物质时,应选用不同的“洗涤试剂”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原则是使不溶物转化成可溶物再洗)。6.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1)微热法(常规法)将装置的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热反应容器(烧瓶或试管),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在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如下图Ⅰ所示)。(2)液差法①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如图Ⅱ所示,关闭活塞K,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内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启普发生器气密性良好。②如图Ⅲ所示,检验其气密性采用液差法,具体操作是:连接好仪器,向C管中注入适量水,使C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3)液封法如图Ⅳ所示,检验此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K,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继续向漏斗内加水,使漏斗颈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证明此装置不漏气(也可打开K,从导管a处吹气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对于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检验其气密性,可采用分段检查(因具体装置而异)。三、试剂的保存类别试剂保存方法原因易燃剂钠、钾浸放在煤油中,隔绝空气保存易被空气氧化,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有机溶剂(乙醇、汽油、苯、甲苯、乙酸乙酯等)保存在冷暗处,严禁与火种接触,更不能与燃爆剂、氧化剂混合贮存易燃,遇火或氧化剂易爆炸强腐蚀剂浓硝酸用棕色瓶装,贮存在冷暗处见光、受热易分解,易挥发浓硫酸密封保存有强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浓盐酸密封保存在冷暗处易挥发,蒸气有强的腐蚀性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溶液用橡皮塞密封于玻璃瓶内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其他氢氟酸保存在塑料容器中能与玻璃发生反应液溴采用水封法,不可用橡胶塞有毒,易挥发四、化学实验安全化学实验设计方案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的主要体现(1)防止爆炸。
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讲义目录教学论实验教学程序 (1)试讲容 (2)实验一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研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3)实验二喷泉实验研究——氨气的制取与喷泉实验 (7)实验三定量化学研究——水果电池能力检测与乙醇结构式确实定 (9)实验四电化学研究——电解与电镀 (11)实验五趣味化学实验研究——“水火系列〞趣味实验 (13)《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程序一、目的:锻炼同学们备课、试讲、讲实验、演示实验、实验研究等能力二、要求Ⅰ.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边操作边想着“我该怎么讲〞?适度的交流Ⅱ.负责讲实验的小组要求人人参与到演讲中来,这也是重要的评分点Ⅲ.提前做好板书、器材等准备工作,环节紧凑,节约时间Ⅳ.提前完成预习,带“预习报告〞进课堂,随时补充、记录,课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学方法与技能【实验容】1、比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不同方法,选择简单、直观、平安、可靠的制取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实验的方式,比拟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的不同,研究氧气的性质,包括:〔1〕碳在氧气中燃烧(注意实验条件、实验操作、产物检验、现象观察的设计);〔2〕硫在氧气中燃烧〔注意硫的载体、实验条件、产物平安、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的设计〕;〔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铁丝性状、引发反响条件的装置、反响容器、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的设计〕;〔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收集方法、燃烧装置与产物检验、现象观察的方法〕;【实验用品】硬质试管,棉花、单孔塞、导管、橡胶管、水槽、集气瓶〔带毛玻璃×4〕、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火柴、蒸馏烧瓶或锥形瓶、分液漏斗、镊子、火柴、燃烧匙、乳钵双氧水、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细铁丝、澄清石灰水、蜡烛、干沙【实验容】一、获得氧气的方法:原理第一种:氯酸钾加热分解第二种: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KClO3 == 2KCl+3O2↑2H2O2(液) == 2H2O + O2↑制取装置H2O2 MnO2收集装置MnO2 △MnO2二、氧气的性质实验【实验记录与结论分析】实验容 演示目的实验现象结论分析技术关键用直径小于0.18 mm 的细铁丝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铁丝必须足够细,〕,将其缠绕在一小木棍上〔引燃〕,然后将其放在酒精灯加热至红热时移出火焰,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要装少量水,防止温度过高,造成集气瓶破裂〕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红热现象,然后将其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Fe+2O 2==Fe 3O 4点燃酒精灯,先将燃烧匙烘烤至发烫。
2023-11-08•化学教学论概述•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化学教学的设计目录•化学教学的实施•化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01化学教学论概述化学教学论的定义化学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化学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论的特点化学教学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化学教学论的定义与特点化学教学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化学教学论的起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化学教学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化学教学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育的规律、方法和实践问题。
研究内容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课程设置与改革、化学教材分析与评价、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化学教育心理与评价等方面。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内容02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化学教学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思维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实践性原则教学内容应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教案和教学资料。
备课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实验等,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上课教师需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并及时批改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辅导与答疑化学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通过讲解、解释、分析等方式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和方法。
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讲义目录教学论实验教学程序 (1)试讲内容 (2)实验一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研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3)实验二喷泉实验研究——氨气的制取及喷泉实验 (7)实验三定量化学研究——水果电池能力检测及乙醇结构式的确定 (9)实验四电化学研究——电解与电镀 (11)实验五趣味化学实验研究——“水火系列”趣味实验 (13)《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程序一、目的:锻炼同学们 备课、试讲、讲实验、演示实验、实验研究等能力 二、要求Ⅰ.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边操作边想着“我该怎么讲”?适度的交流 Ⅱ.负责讲实验的小组要求人人参与到演讲中来,这也是重要的评分点 Ⅲ.提前做好板书、器材等准备工作,环节紧凑,节约时间Ⅳ.提前完成预习,带“预习报告”进课堂,随时补充、记录,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三、实验前试讲程序试讲:10分钟,由1名同学完成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讲实验:15分钟,由4-5名同学分工完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边讲边演示)实验研究与改进 问题与讨论关键与注意事项板书、实验器材准备教师点评教师点评与补充预习内容一、实验步骤与现象(简化,用最少的文字,事先设计好表格) 二、关键与注意事项(关键至少1项,注意至少3项)《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步骤三、实验结果与数据 四、结果与讨论 五、感想(50-200字)试讲内容(模拟上课)实验编号试讲内容上午下午1 氧气的性质与应用第一组第二组2 氨气的性质第三组第四组3 原电池第五组第六组4 电解与电镀第七组第八组5 燃烧与灭火(初中)第九组第十组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确保质量,提前备好课并进行小组内试讲。
实验一: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研究——氧气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和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技术关键,掌握本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与技能【实验内容】1、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不同方法,选择简单、直观、安全、可靠的制取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实验的方式,比较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的不同,研究氧气的性质,包括:(1)碳在氧气中燃烧(注意实验条件、实验操作、产物检验、现象观察的设计);(2)硫在氧气中燃烧(注意硫的载体、实验条件、产物安全、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的设计);(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铁丝性状、引发反应条件的装置、反应容器、实验操作、现象观察的设计);(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收集方法、燃烧装置及产物检验、现象观察的方法);【实验用品】硬质试管,棉花、单孔塞、导管、橡胶管、水槽、集气瓶(带毛玻璃×4)、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火柴、蒸馏烧瓶或锥形瓶、分液漏斗、镊子、火柴、燃烧匙、乳钵双氧水、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细铁丝、澄清石灰水、蜡烛、干沙【实验内容】一、获得氧气的方法:原理第一种:氯酸钾加热分解第二种:过氧化氢催化分解2KClO3 == 2KCl+3O2↑2H2O2(液) == 2H2O + O2↑制取装置H2O2MnO2MnO2 △MnO2收集装置检验方法收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复燃,证明是氧气验满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
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2、取3.0g克氯酸钾及0.3g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入试管,平铺。
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3、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盖瓶口时,先盖住一小部分,随后推切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要让瓶口水面处留有气泡)。
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给试管加热:预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1、检查装置是否漏气;2、装置如上图,在锥形瓶中加入0.5g MnO2,并加入20mL水,瓶上放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装入20mlH2O2,3、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盖瓶口时,先盖住一小部分,随后推切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要让瓶口水面处留有气泡)。
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滴加H2O2,要注意控制速度,放的过慢,反应太慢;过快则因反应剧烈而引起爆炸事故。
待出现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于集气瓶中收集氧气。
注意事项①用酒精灯外焰决定试管的高度。
②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便于加热。
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湿存水在反应过程中倒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④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太长,以利于氧气排出,防止药品堵塞导管。
⑤使用高锰酸钾反应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且有利于观察气体的颜色。
⑤因氯酸钾有强氧化性,且需加热至氯酸钾溶化后,才能使KClO3放出氧气,不会产生粉末,导致导管堵塞或影响制得氧气的纯度,所以不能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称量时,不能用纸张直接称量氯酸钾;1)30%的H2O2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小心;2)控制反应速度;3)要加入少量水,防止爆发式产生氧气;二、氧气的性质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装置示意图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再用镊子慢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燃烧完,往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放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二氧化碳C+O2 == CO2↑取一根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烧热,然后蘸取少量硫粉,继续在酒精灯上燃烧,点燃后,将玻璃棒慢慢地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入集气瓶中硫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并放出大量的热硫+氧气→二氧化硫S+O2 == SO2点燃点燃点燃点燃【实验记录与结论分析】实验内容 演示目的实验现象结论分析技术关键用直径小于0.18 mm 的细铁丝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铁丝必须足够细,),将其缠绕在一小木棍上(引燃),然后将其放在酒精灯加热至红热时移出火焰,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要装少量水,防止温度过高,造成集气瓶破裂)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红热现象,然后将其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Fe+2O 2==Fe 3O 4点燃酒精灯,先将燃烧匙烘烤至发烫。
趁热将一小段蜡烛放到燃烧匙上,冷却后,蜡烛被固定在燃烧匙上。
把点燃的蜡烛伸进盛有干燥的氧气的集气瓶中。
停止燃烧冷却后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蜡烛在空气中火焰发出微弱的黄光。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氧气 → 二氧化 碳+水点燃点燃点燃实验二喷泉实验研究——氨气的制取及喷泉实验氨气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现象最生动直观的实验之一,它通过鲜艳的红色、明显的效果、有趣的现象,给学生们深刻的印象。
该实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化学、物理学原理,同时是个难度较大、富有探究意义的课题。
以往更多关注喷泉实验形成的原因、成功的关键等,随着新课程深入,其更重要是依据实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探究、设计、变化等其他形式,用开放性教学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引领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验原理】某些气体(如氨气、NO2、HCl)极易溶于水或其它溶液(如NaOH),则烧瓶内压强急剧下降,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导致喷泉产生。
本实验以氨气为例做喷泉实验。
NH3·H2O + CaO(固)== Ca(OH)2 + NH3↑【实验装置】以下是喷泉实验的常见装置图【仪器与药品】铁架台、铁夹、圆底烧瓶×3、双孔塞、滴液漏斗、橡胶管、90°弯管(一短一长)、棉花、导管(直)、尖嘴玻璃管、大烧杯、止水夹、胶头滴管若干、三通(T型)管生石灰、浓氨水、酚酞、紫色石蕊【实验步骤】1、装置搭建如右图:搭建装置时,遵循“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原则。
气密性检验时,把导气管伸入水中,关掉滴液漏斗的活塞,用手捂住圆底烧瓶,当看见导气管在水中有气泡冒出,松手后不久,导管里有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向圆底烧瓶加入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固体,再旋开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浓氨水缓慢滴下,收集气体。
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烧瓶的瓶口处,当石蕊试纸变成蓝色时,说明氨气已收集满。
收集3瓶气体。
3、迅速塞入双孔橡胶塞(一孔塞着连着橡胶管的弯导管),并将橡胶管另一管口插入烧杯中的液面下,将装有水的胶头滴管插入橡胶塞的另一孔中。
将收集氨气的圆底烧瓶搭成上图右侧的整体装置,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水流入烧瓶中。
记录下液体充满圆底烧瓶的程度。
喷泉实验重复2次。
【思考与讨论】⑴还有哪些气体可以设计成喷泉实验?⑵同学们还能设计哪些实验让氨极易溶于水?⑶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⑷喷泉的液体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烧瓶?实验三定量(理论)化学研究——水果电池能力检测及乙醇结构式的确定【实验目的】1、探究影响原电池电动势的因素;探究不同水果的发电能力;了解水果发电的原理,培养学习兴趣。
2、以定量实验的方法证明乙醇的结构,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定量实验的思想与方法。
【实验原理】1、水果电池:在水果里面插入化学活性不同的金属并形成回路,由于水果里面有酸性电解质,可以形成一个原电池。
2、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并逸出氢气。
由于生成的乙醇钠包在钠的表面,使反应缓慢,甚至中止。
采用加热(使钠与乙醇钠熔融)与振荡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氢气得率。
【仪器与药品】1. 铝片、粗铜丝、剪刀、灵敏电压计或电流计、导线、蔬果(番茄、土豆、橙子等)2. 水槽,5ml注射器、导管、铁架台、载玻片、试管、50ml量筒、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水、酒精灯【实验步骤】1、水果电池(1)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猜想四:水果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
猜想五:水果电池组合能形成更大的电量。
(2)设计实验电量编号种类与数量深度两级间距电压(持续时间)12一个**34 两个半个5 两个**……(3)把材料1按照下左图的方式连接,每隔10秒记下电表度数。
2、乙醇结构式的确定(1)按上左实验装置图装好实验装置,在试管里放入已擦干煤油和去除氧化膜的钠片,试管的胶塞中央,插人一个事先抽入0.4mL无水乙醇的注射器。
(2) 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缓慢挤压注射器慢慢的加人0.1rnL无水乙醇,同时尽量摇动试管,使钠与无水乙醇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后在加入一些乙醇,加入量不宜过多,速度也不宜过快,同时用量筒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氢气。
当反应接近停止时,可将试管稍稍加热。
等到没有气体产生、使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准确读出量筒上的刻度,这就是室温下0.4mL无水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