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音乐教案(2013.9.1)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15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研究唱歌、演奏简单乐器和舞蹈。
3. 培养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3.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4. 听音乐,辨认乐曲中的基本元素
第二课:唱歌
1. 研究唱歌的基本技巧:气息控制、喉咙放松等
2. 学唱经典儿歌和流行歌曲
3. 合唱团练: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第三课:乐器演奏
1. 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2. 研究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手拍、口哨、击打乐器等
3. 研究演奏古筝和钢琴的基本技巧
第四课:舞蹈
1.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基本舞步
2. 编排舞蹈小品,进行集体表演
3. 研究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音乐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通过示范演奏、演唱和舞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模仿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合唱团、乐器演奏团和舞蹈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测试、作业评定等。
2. 学生的技能表现:演唱、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实际情况评价。
3. 学生的参与与表现:课堂听讲、互动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录音、乐器和舞蹈曲谱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六、教学安排
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请参考教案附件。
小学音乐五年级教案上册第一课: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音符、拍子、调性等基础知识- 能够使用简单的音乐符号演奏简单的旋律- 能够感受并区分不同的节奏和音符长度教学内容1. 音符与拍子- 教师介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半音符、全音符,将其投影或展示给学生- 教师演示并让学生模仿,教学生如何辨认不同的音符- 教师介绍节拍器或节拍板,并演示如何使用它们2. 调性与音阶- 教师介绍一些基础的音阶,如C大调- 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奏简单的旋律,并讲解旋律当中的调性和音阶教学流程1. 介绍音符与拍子:10分钟2. 演示并让学生模仿:10分钟3. 介绍节拍器或节拍板:10分钟4. 介绍调性与音阶:10分钟5. 与学生一起演奏音乐:20分钟教学方法- 演示法- 模仿法- 听力法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与教师一起演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音乐乐谱,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辨认不同的音符和节拍第二课:歌曲欣赏教学目标- 能够欣赏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 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自如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如《两只小蜜蜂》、《小燕子》等-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自由欣赏- 教师讲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2. 歌曲演唱- 教师与学生一起演唱已经欣赏过的歌曲,并让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自由演唱- 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教学流程1. 歌曲欣赏:15分钟2. 歌曲演唱:25分钟教学方法- 演示法- 听力法- 分组研究教学评估- 学生演唱时教师进行现场检验,测试学生对节奏和音调的掌握程度- 学生分组演唱后,教师评比各小组表现,给予表扬和建议。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新教科版)第一单元:声音的起因与传播
课时一:声音的发生
- 课时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方式,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 教学重点:声音的发生方式。
- 教学内容:
- 声音的定义和特点
- 声音的发生方式:发声体、振动和空气。
-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声音现象。
2. 介绍声音的定义和特点。
3. 研究声音的发生方式,包括发声体、振动和空气的作用。
4. 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声音的发生方式。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课时二:声音的传播
- 课时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
播的特点。
- 教学重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 教学内容:
-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方式。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教学步骤:
1. 复上节课所学内容。
2. 介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 讨论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特点和区别。
4. 进行实验活动,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差异。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
(继续完成后面的课时内容)。
五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4. 开拓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培养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 音乐的定义和起源- 音乐的要素:音调、节奏、旋律、和声、节拍-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音乐的欣赏- 听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听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重点和特点3. 音乐表达和创造- 音乐表达的方式和形式- 创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4. 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欣赏- 古典音乐: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 流行音乐:摇滚乐、流行歌曲等- 民族音乐:中国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演示:通过音乐视频和音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听音乐欣赏:组织学生集体听音乐,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听后感和意见。
3. 创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创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欣赏和讨论不同类型的音乐,促进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的理解程度。
2. 创作表演: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创作并表演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音乐欣赏报告: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欣赏报告,评估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电视、音响等。
2. 音乐视频和音频资料。
3. 简易乐器:手拍、拍子木等。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设计为一个学期的音乐课程,每周一节课,共计15周。
七、教学反思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音乐有着不同的喜好和理解程度。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欣赏活动,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然而,在音乐表达和创造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存在困难,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学会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如演唱、演奏等。
2.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1)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概念。
(2)五线谱和简谱的识谱技巧。
(3)节奏的分类和基本练习。
2. 第二单元:民族音乐(1)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2)中国传统乐器的介绍和演奏技巧。
(3)民族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3. 第三单元:流行音乐(1)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流行乐器和演奏技巧的介绍。
(3)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4. 第四单元:经典音乐(1)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2)古典乐器的介绍和演奏技巧。
(3)经典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5. 第五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1)基本的作曲方法和技巧。
(2)音乐作品的编曲和制作。
(3)音乐表演的技巧和舞台表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演奏和表演。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5.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表现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练习册、创作作品等。
3. 音乐考试:学生的识谱、演奏、唱歌等能力的考核。
4. 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度、观点表达等。
五、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册教案共安排36课时。
2. 每周课时:2课时。
3. 教学时间分配:(1)第一单元:6课时。
(2)第二单元:6课时。
(3)第三单元:6课时。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案一:认识音乐与乐器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认识一些常见的乐器;3. 能够通过声音判断乐器的种类。
教学准备:1. 电脑或投影仪;2. 图片或视频展示乐器的声音。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师生互相问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状态。
2. 引导学生回想一下他们曾经听过的音乐,以及他们对音乐有什么了解。
Step 2: 呈现音乐的定义和特点1. 让学生观看一段音乐表演的视频或听一段音乐,引导他们聆听音乐的声音,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2. 解释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声音传达出悲喜、忧愁等不同的情绪。
让学生思考,他们平时是如何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Step 3: 介绍常见的乐器1. 呈现一些乐器的图片或视频,并播放它们的声音,如钢琴、小提琴、吉他、鼓等。
2. 通过展示乐器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乐器的外观和名称。
3. 让学生听一段乐器的声音,并猜测是哪种乐器在演奏。
鼓示范视频传达出一种鼓声,教师问学生这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Step 4: 练习与拓展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乐器,通过动作来模拟演奏,其他同学猜测所模拟的乐器是什么。
2. 邀请有乐器演奏经验的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并分享自己的演奏经历。
Step 5: 小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音乐的定义和乐器的种类。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Step 6: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是否有乐器,并整理一份家庭乐器清单。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音乐厅,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各种乐器以及专业演奏者;2. 进一步研究并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或合唱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教案(优秀10篇)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教案(优秀10篇)情感目标:篇一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课时篇二一、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教具篇三图片录音机知识目标:篇四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
“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篇五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
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
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
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
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教具篇六录音机教学重难点篇七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篇八1、复习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
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
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
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能够认识和演唱一些常见的儿童歌曲;3. 学会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基础的节奏演奏;4. 培养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了解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想法;- 认识音乐的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儿童歌曲的学唱- 研究一些常见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小兔子乖乖》等;- 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能够准确地演唱出来;- 培养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使用乐器进行节奏演奏- 了解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拍、口哨、音棒等;- 研究基础的节奏演奏方法,如打拍子、敲击乐器等;- 进行简单的合奏和节奏练,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 音乐节奏感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研究辨别不同的音乐节奏,如快慢、强弱等;-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包括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增强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如随音乐节奏进行身体动作的协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儿童歌曲学唱:选择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唱;3. 乐器演奏: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让学生尝试使用乐器进行基础的节奏演奏;4. 音乐节奏感和欣赏培养:通过听音乐和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和欣赏能力;5. 小结:总结当天的研究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兴趣。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评估学生对儿童歌曲的掌握情况,包括歌词和曲调的准确度;3. 通过乐器演奏和节奏练,评估学生的乐器使用和节奏感;4. 观察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音乐教学PPT;2. 儿童歌曲;3. 简单乐器(手拍、口哨、音棒等);4. 视听资源(音乐录音、视频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3. 研究唱几首简单的儿童歌曲,并能够按照五线谱演唱。
4.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基本概念和要素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和节奏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的方式,了解音乐的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等。
第二课:五线谱的基本知识1. 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结构和符号。
2. 研究五线谱上的音符表示和音高的概念。
3. 练在五线谱上标记简单的旋律。
第三课:唱歌练1. 研究唱几首简单的儿童歌曲。
2. 练按照五线谱演唱这些歌曲。
第四课:音乐欣赏和表达1. 听取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感受和看法。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方法1. 听觉感受法:通过听音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要素。
2. 演唱法:通过唱歌来研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互动讨论法: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讨论来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的演唱、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儿童歌曲录音。
2. 五线谱和音乐教材。
3. 录音设备、投影仪等音频和视觉设备。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用简单的乐器伴奏儿童歌曲。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技巧。
以上为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级音乐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1、唱:《七子之歌——澳门》2、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教学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增强爱国热情。
2、理解《七子之歌》这首歌所表现的内容,并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和情绪来表现。
3、诵读诗歌《七子之歌》,开拓音乐视野,加深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
【教学重、难点】1、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确切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2、踊跃参与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的交流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走进教室。
2、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歌曲中提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3、介绍一国两制。
二、导人新课1、师: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统一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在此之前,许多文人学者通过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诗句。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2、介绍闻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三、学唱新歌1、师:音乐是无声的呐喊,歌声是倾吐的心声。
让我们静静地感受闻先生当时写作时的心境吧!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
生:体会情感并讨论。
师:小结曲式:A + B情感:真诚地倾诉思念 + 渴望回归的呐喊模唱旋律:mu + a2、把歌词填进去完整地演唱。
(提醒学生注意演唱时也要用朗诵时的感觉和情绪。
)3、提问:歌曲中有几处呼唤“母亲”的地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其中有的表现急切,有的表现深情,有的则表现为激动。
从激动的呐喊到内心的期盼,表达了游子迫切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情。
)4、再次随音乐演唱。
(要求通过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音乐教案音乐是一门全球通用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演奏乐器、唱歌跳舞等,培养他们的音乐情趣,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熟悉五线谱记号及其意义、歌曲节奏、节拍。
2.练习唱歌、演奏乐器等,训练学生的音乐感、音准感、节奏感、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学会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含义。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舞蹈等创作,表达自我。
二、教学内容1.了解五线谱及其意义。
学生应该学会歌曲的基本元素,如歌曲的节奏、声音、节拍、调子等,知道如何利用五线谱记号来编写和读取节奏。
除了理论学习,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2.练习唱歌、演奏乐器。
学生应该学会唱歌和演奏一些基本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管乐、鼓等。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唱歌、节奏练习,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协作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3.培养音乐情趣,欣赏音乐。
学生应该学会欣赏音乐,了解各种音乐类型,如古典、爵士、流行等,学习欣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录音带等方式让学生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创作音乐。
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绘画、舞蹈、歌词创作等,通过创作音乐来提高学习兴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
教师需要创建一个课堂合作学习的氛围,通过小组讨论、集体演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多媒体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演播室、投影等方式,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音乐、演示演奏技巧,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尽量突出音乐的艺术性和特色。
3.多元评估法。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尽可能多地采用吸收和评估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和活动,例如考试、个人长期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电子教案第一课:认识音乐
-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
要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教学准备:
- 教材: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放映音乐视频,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课堂互动:介绍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和音乐的要素,让
学生通过互动问答参与其中。
3. 音乐欣赏:选择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表达
自己的感受。
4.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乐器的作用。
- 课堂延伸:
- 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写下自己的感受和
想法。
- 学生可以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
第二课:音乐表达情感
-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了解音乐可以表达情感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 教学准备:
- 教材: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
2.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感,并讨论如何用音乐来表达这些情感。
3. 音乐鉴赏:选择一段富有情感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表达力。
4.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情感创作一个简短的小曲子,并分享给同学。
- 课堂延伸:
- 学生可以在家中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其中的情感。
(文档内容继续……)。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独特。
1. 音高活动1:用简单的乐器或者身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变化。
活动2:通过练习唱“do, re, mi”的音阶,巩固音高的概念。
2. 节奏活动1:教学基本节拍,让学生用手拍打出基本的节奏。
活动2:通过教唱经典儿歌,让学生掌握不同节奏的运用。
3. 速度活动1:听歌曲,让学生分辨快速和慢速的音乐。
活动2:教唱含有不同速度要求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速度对音乐的影响。
4. 音色活动1: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尝试猜测乐器名称。
活动2:让学生观察不同乐器的外貌和结构,了解乐器和音色的关系。
5. 表情和动态活动1:通过教唱带有不同情感和动态的歌曲,让学生学会用声音表达情感。
活动2: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行编写歌曲的歌词,并用适当的表情和动态演唱。
6. 和声活动1:用简单的儿歌教会学生唱和声,并理解和声的概念。
活动2: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别唱不同的声部,形成和声演唱。
7. 整体感受活动1:加深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让他们综合运用于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出,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元素,为将来更深入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音乐的风格和流派导入:随机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试图猜测音乐的风格,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经验联系起来。
活动1:播放某首经典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体验古典音乐的美妙与庄重。
活动2:让学生分组,选取一首古典音乐作品,进行小组解说及欣赏分享。
2. 流行音乐活动1:播放某首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活力和时尚。
活动2:让学生学习并跳一支流行舞蹈,结合流行音乐进行展示。
3. 民族音乐活动1:播放某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行创作一首带有民族音乐特色的歌曲。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单元一:音符和节奏的基本认识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辨认并演奏不同音符,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节奏。
2. 教学重点:音符的名称和记号、基本节奏的认识。
3. 教学内容:a. 介绍不同音符的名称和记号。
b. 教授基本的节奏概念和节奏的符号表示。
c. 练习演奏不同音符和节奏的组合。
单元二:音乐的元素和表现形式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元素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2. 教学重点:乐曲的速度、音乐的情感表达、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3. 教学内容:a. 介绍不同乐曲的速度表示方法,并演示不同速度的表现效果。
b. 分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
c. 介绍不同乐器的分类和特点,通过示范和试听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单元三:歌曲的演唱和表演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通过舞蹈或动作配合歌曲的演唱。
2. 教学重点:歌曲的发音准确性、舞蹈或动作的协调性。
3. 教学内容:a. 选择适合年级的歌曲,逐句教授歌词的发音准确性。
b. 利用舞蹈或动作来配合歌曲的演唱,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演唱和表演,展示学生的成果。
单元四:音乐的欣赏和评价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欣赏音乐作品并进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音乐作品的欣赏技巧、音乐评价的准确性。
3. 教学内容:a. 选取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教授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b. 引导学生就音乐作品的音色、节奏、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c. 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审美意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1. 结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音乐知识和技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不同乐曲和演唱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1. 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元素。
2. 学习音符、节拍、拍号等基本乐理知识。
第二章:歌唱技巧与实践1. 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音阶、音准、节奏等歌唱技巧。
3. 学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第三章:乐器认识与演奏1. 介绍几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2. 学习乐器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巧。
3. 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练习,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第四章:音乐欣赏与分析1. 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2. 学习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第五章:音乐创作与表演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2. 学习音乐编排和编曲的基本方法。
3. 进行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表现。
2. 学生音乐技能的提高。
3. 学生音乐欣赏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4. 学生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成果展示。
第六章:民族音乐与文化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学习民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演奏方式。
3. 欣赏和学唱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民族乐器。
2. 分析民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分组练习民族歌曲,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评价标准: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
学生参与学唱民族歌曲的表现。
第七章:现代音乐探索教学内容:1. 了解现代音乐的发展和分类。
2. 学习现代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
3. 欣赏现代音乐作品,分析其创新之处。
教学活动:1. 讨论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 第一课 朝 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 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 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 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 初 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 16 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 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 示范)。
6、歌词 4 段较长,建议唱第 1、3、4 段歌词,第 2 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 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 2 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 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中,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和声的美妙。
歌曲分析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
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
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教学准备手风琴,课件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倾听,勇于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生一起唱。
(目的:为后面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形势做铺垫,同时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2.师: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师: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及其周围的绿岛、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
音乐五年级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基础节奏与节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 研究不同音乐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乐器的兴趣。
3. 研究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符、音阶等,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节奏与节拍- 介绍什么是节奏和节拍,分别演示不同的节奏和节拍。
- 练跟随节奏拍手、拍脚、鼓掌等活动。
- 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节拍。
2. 音乐乐器- 介绍不同音乐乐器的名称和特点,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 听一些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测所使用的乐器。
-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乐器,并简单介绍其演奏方法。
3. 音符与音阶- 介绍音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练读取简单的音符。
- 研究简单的音阶,如C大调音阶等。
- 练演奏简单的曲子,如童谣等。
教学方法1. 实践互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节奏拍打和乐器演奏的乐趣。
2.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乐器和音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
教学评价1. 练册评价:每节课结束后,让学生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册,以检测他们的理解情况。
2. 互动表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评价他们在跟随节奏、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
3. 作品展示评价:让学生合作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与评价。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节奏与节拍、音乐乐器、音符与音阶等内容的简明讲解。
2. 音乐乐器实物: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实物,用于示范和学生实际操作。
3. 音乐片段:包含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用于学生猜测乐器和感受音乐的特点。
4. 练册:包含与每节课内容相关的练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教学安排- 第一课:介绍节奏与节拍,练跟随节奏活动。
- 第二课:介绍音乐乐器,让学生猜测乐器,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 第三课:介绍音符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练读取简单的音符。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一、聆听《渔舟唱晚》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
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课农家乐教学目标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一、聆听《快乐的农夫》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1、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
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
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
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
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
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1、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
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难点练习。
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
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
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
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式互补互学。
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
还可以边唱边跳。
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
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三课时一、聆听《丰收锣鼓》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
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
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1、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音乐)。
2、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伙伴们配上打击乐等去表现该主题。
4、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
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课足迹教学目标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第一课一、 聆听《红星歌》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
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