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70.47 KB
- 文档页数:6
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摘要:海上风电具有如下特点: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较高、无需消耗水资源、不占用土地资源、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等等。
近年来,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大量的风电开发项目向海上转移,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截至目前,全国海上风电装机约2600万千瓦,占比全球50%。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风电可能会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
虽然目前陆上风电的开发已步入成熟期,但海上风电的开发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出力;消纳一、海上风电的特点及其出力特性1.1海上风电的特点相较于陆上风电场而言,海上风电具有如下优势:(1)资源优良。
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海上的风力资源具有风切变低、风速高等特点,同时,海上风电的湍流强度低,年利用小时数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能的生产效率,并且相对比较平稳的风速对风电机组的影响较小,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机组的使用寿命。
(2)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由于海上风电在建设过程中不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加之不存在噪声、电磁波干扰等问题,因此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小,极具开发潜力。
1.2海上风电的出力特性大体上可将海上风电的出力特性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1)波动性。
海上风电出力具有波动性,其机理如下:风能本身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具体体现为风速受海洋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的不可抗力影响,同时,风能还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其功率密度相对较低,且多分布于广阔的空间范围内。
正是风能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得海上风电的出力波动变化幅度较大,并且波动频率也没有规律性。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前提下,海上风电的出力将会在0~100%这一区间范围内变化。
这种波动性会导致海上风电连续数日大出力和连续数日小出力的情况出现。
(2)随机性。
海上风电出力具有较强的随机性特点,且间歇性十分明显。
仅就同一个海上风电场而言,其相邻数日内的日平均发电量有可能均相同,但是在每日的各个时段当中,风电的出力却会存在显著的差异。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不断增长,在提升清洁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风电规模的增大和分布范围的扩大,风电消纳问题愈发突出,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能量结构调整不平衡风电被视为清洁能源之一,但是传统能源在能量结构中占据主导位置,消费结构缺乏多样性。
这导致了风电在其分布区域外难以消纳,群众对于新型能源的认知和实际需求也有限,这种不平衡的能量结构会影响到风电消纳的效果。
2. 区域间能量体系缺乏互联互通风电的分布区域通常为偏远地区,缺乏城市化设施,导致风电能量转移到城市中心的成本较高。
同时,现代化的电网无法将不同区域的电力进行快速、高效、安全的转移,这就限制了风电消纳的速度和规模。
3. 风电潜在储存能力较小风能资源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是风电消纳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这也是储能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但是,目前可用储能方案,如电池储能系统等,储存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大规模断电和高峰期用电的需求。
二、应对措施政府应该逐渐推进清洁能源的占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鼓励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
通过政策的支持,如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来提高风电的成本效益,同时提高群众对于新型能源的认知度和需求度。
2. 优化电网建设建立城市和偏远地区之间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电网,可以实现地方电力协调发展和丰富能源消费结构。
此外,应优化电网的储能能力,逐步引入电池储能技术并不断完善其性能,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等方面的研发和应用。
3. 开展新能源技术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研究,并加速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发展风能短期功率预测模型和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完善新能源电网储能技术等,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提高电网的供应质量和可靠性等。
总之,有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需要分析问题的难点,并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电网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针对当前的形势,中国应继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的加入,创新技术和方案,推动能源体系的升级和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消纳是指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接入电网实现供电。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的消纳也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电网规模不匹配、电网调度能力不足、电网架构和运行方式不适应风电的特点、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电网规模不匹配是风电消纳的一大关键问题。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的传输容量和接口需求也在增加。
应当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提高电网的传输能力和接口能力。
根据风电装机布局和接入位置,合理规划电网的布局和扩建方案,确保风电与电网的规模相匹配。
电网调度能力不足是风电消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风电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具备较强的电网调度能力,及时调整发电出力和负荷,保持电网的平衡。
应加强对电网调度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投资,提高电网调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可以通过建立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机制,实现多能源互补调度,提高电网的可调度性。
电网架构和运行方式不适应风电的特点是风电消纳的又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的电网架构和运行方式往往是为了传输稳定可预测的电能而设计的,难以适应风电这种波动性较大的能源。
应推进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如智能电网、储能设备等,提高电网的可调度性和灵活性,更好地适应风电的特点。
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问题也是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
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涉及发电出力的平衡、电网频率的稳定以及能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
面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各能源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调,建立统一的能源调度平台,实现供需的灵活匹配;二是推广储能技术,利用储能设备对风电进行调峰填谷,平衡风电的发电出力;三是鼓励风电与其他能源的混合发电,如风光互补、风水利互补等,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调度能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以及加强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等措施来解决。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风电消纳的能力和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备受研究者关注。
海上风力发电具有更加稳定的风资源、相对较高的发电效率以及较小的环境污染等优势,能够为地球提供大量清洁能源。
然而,在推动海上风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定义与意义、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与挑战以及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是指系统内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与负荷需求之间的平衡能力。
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提高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海上风力发电具有更加稳定的风资源。
相较于陆地风力发电,海域中的风速较高且更稳定,可以稳定地供应电网。
其次,海上风力发电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由于水面没有遮挡物和摩擦阻力,海上风力发电机能够获得更大的风能转化为电能。
此外,海上风力发电也能够减少对陆地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
然而,海上风力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对设备的耐久性和抗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海上风力发电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此外,海上风力发电与陆地电网的互联互通等技术问题也需要解决。
为了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采用。
首先,技术创新是关键。
通过不断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可以增加发电量和发电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其次,加强与电力系统的互联互通。
海上风电场与陆地电网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海上风力发电的稳定供电。
通过建设海底输电线路,可以将海上风电送至陆地并接入电网,以实现海上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工作。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1. 引言1.1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资源丰富,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势,成为我国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消纳问题逐渐凸显。
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风电波动性大、间歇性强、集中性低等特点,导致风电并网对电网安全稳定性以及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风电场自身调度能力、优化风电场布局、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等措施,来提高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也应加强与电网之间的通信协调,实现风电场与电网的有效互联互通,为风电消纳提供技术支持。
在政策及市场方面,应建立健全风电消纳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制定合理的风电发电定价机制,鼓励风电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风电消纳的市场化程度。
还应加大对风电消纳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风电消纳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针对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需要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应对措施,促进风电消纳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指导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路径。
2. 正文2.1 风电消纳现状分析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电消纳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风电消纳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储能不足:风力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导致风电消纳对能源储存设施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储能技术还比较滞后,储能设施不足,难以满足风电的消纳需求。
2. 电网升级滞后:我国部分地区的电网容量有限,无法承受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导致风电消纳困难。
电网升级滞后也影响了风电的发展。
3. 调度难度大:风电的出力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准确预测,给电网调度带来困难。
在电力系统中,调度难度大还会带来功率平衡问题。
风电消纳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储能不足、电网升级滞后和调度难度大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推动风电消纳问题的解决。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力发电消纳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风电消纳不仅涉及技术、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而且对电网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电网建设落后于风电发展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区的电网建设已滞后于风电的发展。
部分地区的输电设施容量不足,风电并网容量受限,导致风电消纳难度加大。
2.风电波动性大风力发电受风速和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风电波动性大,其电力输出会出现较大波动,给电网供电调度带来了挑战。
3.风电资源离负荷中心较远部分风电资源分布在负荷中心较远的地区,输电损耗较大,同时也增加了风电消纳的技术和经济难度。
4.风电特性与传统电源不同风力发电具有不确定性、间歇性和不可调度性等特点,与传统的燃煤、水电等电源的特性不同,这也给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带来了挑战。
二、风电消纳的应对措施分析1.加快电网建设和风电并网升级针对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发展的问题,应加快电网建设和风电并网升级,提高输电能力和风电并网容量,保障风电顺利消纳。
2.完善风电消纳技术针对风电波动性大的特点,应进一步完善风电消纳技术,提高风电预测和调度能力,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供电调度的影响。
3.促进风电与储能、调峰设施的协调可以通过促进风电与储能、调峰设施的协调运行,提高风电的可调度性和可预测性,降低风电波动对电网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4.建立健全的风电消纳政策和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风电消纳政策和市场机制,制定风电消纳优先发展政策,建立合理的风电消纳补偿机制,激励各方积极参与风电消纳工作,推动风电消纳能力的提升。
5.加强风电消纳相关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强风电消纳相关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风电消纳技术创新,提高风电消纳技术水平和人才队伍素质,为风电消纳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风电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风电消纳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电网接纳能力不足。
随着风电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的电网可能无法及时、稳定地接纳风电的并网发电。
这不仅会影响风电的发电效率,也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 风电功率波动大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能资源的不稳定性导致了风电的功率波动较大。
这种功率波动会给电网调度和运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风电装机规模较大的地区。
3. 风电与传统能源协调问题风电与传统能源(如煤电、水电等)之间的协调问题也是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
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成本支持,而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风电消纳的应对措施1. 提高电网接纳能力针对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升级和改造电网设施、提高输电能力等措施来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
还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电网调度设备,实现对风电的灵活、高效调度。
2. 增加风电的储能装置为了应对风电功率波动大的问题,可以增加风电的储能装置,如风能储氢、风能储热等技术手段,以便在风电发电波动较大时进行能量的调峰和调峰,提高风电的发电稳定性。
3. 加强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针对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电机组、优化供需侧动态平衡等技术手段来加强风电与传统能源的协调运行,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
4. 推进风电技术创新为了解决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还可以推进风电技术的创新,如提高风电发电效率、降低风电成本、提高风电与电网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从而进一步解决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消纳问题是指风电场所产生的大量风能无法有效地输送和消纳到电力系统中,导致风电发电效率低下、弃风现象严重等问题。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如下:1.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由于风电场分布广泛且多为集中式发电,电网接纳能力成为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电网建设,提高输电线路和变电站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化电网规划,合理布局电网和风电场,减小输电损耗和电网压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提高远距离输电能力,减少风电消纳难度。
2. 波动性和间歇性风电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这导致风电消纳困难,容易造成电力系统频率波动和负荷无法平衡等问题。
应对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强风资源评估和风电场规划,选择适合的风电场址和合适的风电机组型号,从源头上减少风电波动性;加强风电场运行和出力预测,及时调整风电机组出力,使风电注入电力系统的功率尽可能平稳;加强电力系统调度和优化运行,利用其他可调度电源进行平衡。
4. 储能技术不足当前储能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很好地解决风电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也影响了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应对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更具经济性和可行性的储能技术,提高风电场的储能能力;加强电力系统调度和优化运行,合理调配储能设备,调整风电场出力,提高风电消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电力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电力市场化程度不高,电价调整受到政府干预,这对风电消纳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风电消纳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风电开发,并提供可靠的电价补贴,促进风电消纳的快速发展。
风电消纳问题是风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电网规划、风电场规划、电力系统调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以保证风电消纳的顺利进行,推动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 限制供电能力:风电发电受制于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像传统的火力发电能够按需调节发电量。
当风电发电量超过电网负荷时,电网需承受过载风险;当风电发电量低于电网负荷时,可能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这就限制了风电在电网中的供电能力。
2. 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规模风电场的接入,电网的接纳能力受到了挑战。
电网的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可能难以承受风电并网所带来的冲击,导致电网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3. 电网调度问题:风电发电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电网调度的困难。
风电场与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受到影响,无法按照传统的电力调度方式进行运营,加大了电网的调度难度。
4. 风电波动性:风速和风向的变化会导致风电出力的波动性。
瞬时的风速变化会引起风电出力的急剧变化,给电网的平衡和稳定性带来挑战。
二、应对措施分析1. 提高风电发电预测精度:通过加强风电发电的预测技术,提高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风电发电的预测精度。
可以利用先进的气象雷达、风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风场的气象变化,准确预测风电出力,以便对电网进行合理调度。
2. 加强电网建设和升级:对电网的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加大对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充足的输电通道,提高电网的接纳能力。
3. 推动风电与储能技术的结合:将风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储能设备实现对风电出力的调峰和调频,平稳供电。
储能系统可以在风电出力波动较大的时候进行能量储存,之后在电网需求高峰期释放能量,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并提供灵活的调度能力。
4. 投入智能电网技术:引入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和调控风电出力,实现对电网的动态调整,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加强风电与其他清洁能源的协同发展:与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协同发展,实现清洁能源之间的互补和支持。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风电行业的高速发展,风电消纳成为了关键问题。
风电消纳的难点在于风电发电的不可控性和时变性导致了风电弃风率高、风电发电功率波动等问题。
本文就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1. 电网配套不足问题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电网配套不足问题,是风电消纳的最大瓶颈之一。
由于风电发电具有不可控的特点,需要完备的电网进行接纳。
然而目前我国在一些地区的电网覆盖率及电网输电能力和电网配套设施升级改造方面都存在缺陷,导致风电接入的任务受阻。
2. 风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风电发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时有弃风现象。
同时由于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风电发电量波动性较大,也无法保证风电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导致风电产业在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需要借助各种调峰、储能等手段来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风电新能源消纳的技术难题风电消纳的技术难题也是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电通过变电站输送到变电站,再由变电站经地域性输电线路输送到城市供电局,其中的所有连接都进行了连接保护和控制。
若消纳能力不足,则会影响风电发电的运营。
这需要风电行业在技术上不断进行研发,以提升风电发电的消纳能力与抵抗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针对电网配套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可以扩大电网建设范围,增强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电网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战略性区域布局,在地理区域上选择重点发展风电,避免过度的风电开发造成电网的压力。
2. 加强储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 推进风电与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协作风电行业可以与航空工程、通信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展开协作,以减轻风电设备在空中的传输负担,避免风电施工给民生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提高施工周期。
4. 创新电力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产业体系协调合作,促进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同时加快风电的开发,稳定消纳符合市场需求的风电电价。
总之,风电消纳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消纳是指将风电发电的电能输送至电网并供电给用户的过程。
由于风电资源的不规律性和间歇性,风电消纳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电消纳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风电功率波动大。
由于风速的波动,风电发电的功率也会有所波动。
这种功率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平衡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风电场的运行管理,通过合理的风电场布局和风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降低风电功率的波动性。
与其他电源进行调峰补偿,如与水电站相结合,利用水电站的调节能力来平衡风电功率的波动。
风电消纳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二是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由于风电发电的规模较大,需要大规模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备来将电能输送至用户端。
而这些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电网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高电网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高品质的设备,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等。
还可以使用智能技术,对电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风电消纳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三是系统调度的难度。
由于风电发电的不可控性和波动性,对系统调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风电预测技术的研究,提高对风电发电量的预测准确性,为系统调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改进系统调度的策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发电计划和负荷分配,实现风电与其他电源的协调运行。
还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来调节风电发电量,提高系统调度的灵活性和效率。
风电消纳面临着风电功率波动大、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系统调度的难度等关键问题。
通过加强风电场运行管理、与其他电源进行调峰补偿、加强电网设备的维护和保护、使用智能技术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对风电发电量的预测准确性、改进系统调度的策略、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实现风电消纳的可持续发展。
海上风力发电的变桨系统电力输出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海洋环境中,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且稳定,因此海上风力发电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变桨系统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电力输出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是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
首先,我们需要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进行电力输出特性分析。
变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风速、角度和海上风场的特点,调整整个风力机组的转速和转向。
通过研究风能与转速转向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变桨系统的输出功率特性曲线。
这个曲线通常具有一个峰值,在峰值左右风速较低时输出功率较低,超过峰值风速后输出功率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风力机组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因素,选取合适的风速范围进行电力输出。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变桨系统来提高海上风力发电的电力输出特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化方法是风场预测和预测控制算法的应用。
通过监测和分析海上风场数据,可以提前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速、风向等信息,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变桨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风速较低时,可以适当增大桨叶转角,提高输出功率;在风速较高时,可以减小桨叶转角,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这种预测控制算法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输出特性。
此外,变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也对电力输出特性有重要影响。
例如,桨叶的形状和长度会影响桨叶的气动特性,直接影响到变桨系统的输出功率。
合理设计桨叶的几何结构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降低系统的摩擦阻力和振动,提高转速和转向的响应速度,进而改善电力输出特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轻量化材料和新型涂层技术,以降低桨叶的重量和水分阻力,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最后,在进行海上风力发电的变桨系统电力输出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运维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维护和检修困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变桨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方便的维护和修复,在系统结构上尽量降低故障率。
风电消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风力发电已经经历了快速发展。
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风力发电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替代能源,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在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风电消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风电消纳问题是指由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电网对风电的接纳和消纳能力存在限制,导致部分风电注入电网后被弃风或限电的现象。
在某些地区,风电消纳问题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影响了风力发电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首先,风电消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开发的速度。
由于风电资源的分布具有局部性和不稳定性,风电场往往远离城市和电力消费中心。
因此,在风电开发初期,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很有限,无法有效消纳风电。
此外,由于风电消纳问題属于新能源投资领域,投资者往往不愿承担电网升级或改造的费用,导致电网建设滞后于风电开发的速度。
其次,风电消纳问题与电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有关。
在传统的电力市场机制中,电力是按需供给的,而风力发电具有不可控性,其发电量与风力资源的强弱有直接联系。
这就导致了风力发电厂商无法提前确定销售电量,无法与电力市场进行精确配对。
当风力发电量超过电力市场需求时,电网就需要弃风或限电,造成风电消纳问题。
针对风电消纳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对策。
第一,加强电网建设,提高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电网需要进行升级和改造,以适应风电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增加输电线路的容量、建设新的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等方式,提高电网的输送和分配能力,确保风电能够稳定、有效地注入电网。
第二,优化风电的调度和运行方式。
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风电场进行精确的监测和预测,实现风电发电量的准确预测和调度。
通过合理安排风电的出力,可以降低风电对电网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提高风电消纳能力。
第三,建立健全的电力市场机制,促进风电和电力市场的协调发展。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1.弃风弃光严重影响风电消纳弃风和弃光是风电和光伏电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可控性,当风电或光伏发电量超出电网的负荷时,出现了弃电现象。
弃电不仅浪费清洁能源资源,而且造成了经济损失。
2.电网输电能力受限由于风电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需要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城市。
但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网输电能力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此外,电网设备老化、电网建设和维护费用过高等问题也影响着电网的输电能力和稳定性。
3.风电场并网困难风电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其并网接入电网的能力。
因为电网的不稳定性、电气安全等原因,电力公司在检查过程中对并网的控制标准往往较高,导致风电场的并网难度较大。
二、应对措施1.建立可靠的风电资源评估系统提高风电预报准确度、开发新的风能储存技术、加强风电发电机组可靠性与灵活性方面的研究,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
同时,开展风电储能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降低风电的间歇性,增加其消纳量。
建设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提高输电容量,同时采用智能化输电技术和防灾设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此外,保持电网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更新老化设备,建立高效的维护管理制度。
3.加强并网策略和标准开展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稳定性的研究,优化调控和调度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减轻电网对并网的限制,加快风电场的并网进程。
总之,风电消纳是风电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政策的优化,相信风电消纳的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一、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1. 风电资源分布不均匀风能资源在地球上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有些地方的风能资源丰富,有些地方则相对匮乏。
这就导致了风电发电设施的布局受到限制,部分地区很难实现大规模的风电发电。
2. 风电波动性大风能的波动性是风电产业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风速的变化会导致风机的输出功率不稳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的挑战。
3. 电网接入能力不足风电消纳还面临着电网接入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风电场多分布在偏远地区,电网的接入容量有限,很难满足风电的大规模并网需求。
4. 风电消纳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大规模的风电并网会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引起电压、频率等方面的问题,降低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风电消纳的应对措施1. 提高风电技术水平发展本地化的风电技术和设备制造业,提高风电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适应性,从而提高风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加强风电资源评估依托先进的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对各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准确评估,找到最合适的风电布局方案,提高风电项目的利用效率。
3. 完善风电电网规划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优化电网规划,提高电网的接入能力,为风电并网创造更好的条件。
4. 推动电能存储技术发展发展电能存储技术,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和可调度性,缓解风电波动性对电网的影响。
5. 加强风电与其他能源的协调发展优化风电与其他能源的搭配利用,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的整体效益,减少对风电消纳的压力。
6.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利用先进的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电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优化电能的分布和调度,为风电消纳提供更好的支撑。
三、结语风电消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措施,相信可以有效解决风电消纳的关键问题,推动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分析和对策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风电消纳(也称为风电接入或风电并网)是指将风力发电的电能接入电网,使其能够供应给用户使用。
风电消纳是风力发电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风电的发展和利用。
由于风力发电的特点,风电消纳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
风电的出力具有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即风力的大小和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能力是变化的,而这种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风电的接入方式和接入规模对电网的负荷平衡和调节带来一定的挑战,如果风电接入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电网负荷的不平衡和电压的波动。
风电的接入还会对电网的频率稳定性造成影响,由于风力波动造成的发电功率的变化,可能导致电网频率的不稳定,甚至造成电网崩溃。
针对风电消纳的这些关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需要建立完善的风力发电预测系统,通过对风力进行准确预测,可以提前调整电网的负荷和储能系统的运行,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需要建立风电与储能系统的紧密协作机制,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地平衡风电的不稳定性和电网的负荷需求,保证电网的负荷平衡和供需匹配。
需要建立电力市场机制,通过合理的电价机制和风电资源开发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风电项目,推动风电产业的发展,并争取政府的支持和扶持。
还需要加强对电网的调度和监测,通过实时监控风电出力和电网负荷,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发电和负荷,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需要进行电网的改造和升级,建设具备更高承载能力和更好适应风电接入的电力设施和设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风电消纳的挑战。
除了这些技术措施,还需要政府加强风电产业的规划和管理,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标准,引导和推动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建立风电项目审批制度和准入机制,制定风电资源利用的标准和要求,规范风电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给予风电项目一定的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参与风电项目,推动风电消纳的发展。
风电消纳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风电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风电资源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生产中。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风电装机规模,风电消纳问题逐渐凸显。
风电消纳是指将风电并网发电的电能输送到用户侧,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的过程。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加,风电消纳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我国面临着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与日俱增的不匹配问题。
风电消纳问题主要表现为弃风、限电等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风电发电效率和经济性。
由于风电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风电消纳难度。
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解决风电消纳问题,提高风电利用率,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背景介绍】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风电消纳面临的关键问题,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技术、政策、市场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本文,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风电消纳的挑战和机遇,为推动风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也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和产业协同,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风电消纳问题分析风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消纳难题。
主要问题包括: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风电发电存在昼夜温差、季节变化等因素,使得发电量难以稳定预测和调控。
二、输电网规划不足。
由于风电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风资源丰富但输电能力不足,导致风电消纳受限。
三、能量消纳成本高。
目前,我国风电消纳主要通过风电限电和弃风,这样既浪费资源,又造成损失。
四、技术经济性矛盾。
风电消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引起了技术与经济的矛盾,增加了运维难度和成本。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加强风电资源调度和预测技术研究,提高消纳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输电网规划,加大输电通道建设力度,实现风电资源的有效利用。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风电成为了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
风能的消纳问题成为了制约风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风电消纳关键问题主要包括风电资源的不稳定性、电网技术限制和缺乏有效的储能手段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来提高风电的可消纳性。
风电资源的不稳定性是影响风电消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风速和风向的变化,风电发电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测和调度系统来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通过监测和分析风速等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电发电量,并制定相应的调度策略,提高风电的可消纳性。
电网技术限制也是制约风电消纳的重要问题。
由于风电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电网需要具备较强的接纳能力才能有效消纳风电。
需要加强对电网的改造和升级,提高其可承受的风电容量。
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电网调度系统,合理安排风电资源的消纳,并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缺乏有效的储能手段也是制约风电消纳的一个关键问题。
风能的不稳定性导致风电发电量的波动较大,而传统的电网往往无法有效消纳这种波动。
需要发展和应用储能技术,将风电转化为可用的储能资源。
可以利用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来储存风电,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能源形式的协调发展来提高风电的可消纳性。
可以将风电与太阳能、水力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建立起多能互补的发电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还可以通过与传统能源的互补发展,如与火电、核电等形成互补的供能体系,进一步提高风电的可消纳能力。
海上风电功率预测与电量消纳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1T08:20:10.088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0月19期作者:石礁,白明东,常晨轩,白练[导读] 风能是所有新能源中技术相当成熟的能源,而海上资源储量更是相当可观,本文对海上风电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海上风电电量消纳面临的挑战及提升相关技术工攻克方向,并出给了策略及建议,可供同仁参考。
石礁,白明东,常晨轩,白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嵊泗县供电公司 202458摘要:风能是所有新能源中技术相当成熟的能源,而海上资源储量更是相当可观,本文对海上风电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海上风电电量消纳面临的挑战及提升相关技术工攻克方向,并出给了策略及建议,可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电;预测技术;电量消纳;策略海上风电储量丰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备要素,受限于功率预测及并网送出技术,电量消纳还存在不足。
柔性直流和柔性低频输电技术在大规模、远距离海上风电并网与送出方面具有优势,是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
提升海上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需要重点攻关海洋气候下功率变化态势感知、极端功率时段识别、预测模型优化等技术。
在海上风电基地打造储能、氢能、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等场景集成的海上能源岛,是促进海上风电就地消纳的可行举措。
一、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一)海上风电与“双碳”战略目标我国拥有超过1.8万公里的海岸线,资源储量十分丰富。
在5-50米深海,高度为100米的海上风能资源开放量为5亿千瓦,相当于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1%,是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能源供应、实施能源革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海上风电特性与发展现状由于海上风能风速较为平稳,平均风速高出陆地约20%,同等容量下年发电量较陆地高出约70%,具有风切变小、风向改变频率低的优点,近年来风电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1690万千瓦,是此前累计建成规模的1.8倍,总装机容量达到2638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
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徐乾耀1,康重庆1,张 宁1,樊 扬2,朱浩骏2(1.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市100084;2.广东电网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广东省广州市510080)摘要:中国海上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研究其出力特性对海上风电消纳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利用实际数据分析与运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将海上风电的出力特性与陆上风电进行了对比研究。
为了对比风电场出力的分布特性,提出了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的新指标。
根据历史出力分析了近岸风电场的随机特性与波动特性;结合测风数据与中长期规划,利用风电场运行模拟技术分析了海上风电场出力的统计特性。
分析表明,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出力水平较高、小时级出力波动小、冬季比夏季出力高、夜晚比白天出力高以及具有更高的容量因子等特性,其出力分布特征指数明显高于陆上风电场。
最后,阐述了海上风电消纳不同于陆上风电消纳的特点,为合理消纳海上风电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电;运行模拟;随机特性;风电出力;分布特征指数;风电消纳收稿日期:2011-08-2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1AA05A101);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皇家学会(RS)合作交流项目(51011130161)。
0 引言近年来全世界风电发展迅猛,其中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发展速度并不平衡。
相对于陆上风电而言,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较为缓和。
自2008年以来,世界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与2009年连续2年海上风电新增容量超过了500MW,2010年海上风电新增容量更是达到了1 400MW。
截至2010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 500MW[1]。
目前,中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42.5MW,占国内风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不到1%[1]。
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有上海东海大桥100MW项目、江苏大丰潮间带300MW示范项目以及去年江苏首轮1 000MW海上风电招标项目。
虽然国内目前已建和在建项目只占世界海上风电总容量的4%左右[1],但中国正处于海上风电加速发展阶段,根据沿海省份编制的规划,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30GW[2]。
相对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的研究工作明显滞后。
国外对海上风电展开了一些研究:文献[3]从预测的角度分析了海上风速梯度、垂直风速变化以及尾流效应对风电出力的影响;文献[4]分析了风电场规模、风速、风向等对海上风电出力波动性的影响;文献[5]分析了海上风电以及波浪能发电的出力特性以及互补性。
目前,国内对海上风电出力特性与消纳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亟须开展海上风电的相关研究工作。
以广东电网为例,该省正在进行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规划,必须超前研究其消纳问题,而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分析是研究其消纳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的核心是研究海上风电的出力特性,并探讨海上风电消纳的难点。
针对目前海上测风数据不足、海上风电实际出力的历史数据积累不足的实际困难,研究基于实际数据分析与运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首先根据近岸风电场发电出力历史数据,分析了近岸风电出力的随机特性与波动特性;然后利用风电场运行模拟技术,根据分析得到的风电出力随机特性以及实际测风数据,对规划海上风电场进行运行模拟,得到各风电场出力的时间序列。
通过对海上风电场出力的统计分析、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的计算以及对风速相关性多场景的对比,详细分析了未来海上风电场的出力特性。
进一步,将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出力特性进行比较,探讨了海上风电的消纳难点,为进一步研究其消纳方法提供了参考。
1 研究框架1.1 整体思路本文采用实际数据分析与数据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际数据分析是根据风电场历史出力信息,统计分析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与波动性,提取风电—45—第35卷 第22期2011年11月25日Vol.35 No.22Nov.25,2011场出力分布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沿海各地区气象站的测风数据,进行风电场出力的运行模拟,进一步分析研究海上风电场的出力特性,并探讨海上风电消纳的难点。
本文整体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Fig.1 Research framework1.2 研究方法文中采用多风电场运行模拟模型产生规划海上风电场时序出力[6],其过程如下:根据风电场测风塔参考高度的实测风速数据,推算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的风速数据,统计分析风速的分布特征以及各风电场之间风速的相关性,生成符合风速统计特征与相关性的一系列风速时间序列,之后再结合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出力特性曲线与可靠性模型,生成各风电场风电机组出力的时间序列。
其中,风速的随机分布特性采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来拟合,其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函数分别如式(1)、式(2)所示:F(x)=1-exp-x()c()k(1)f(x)=kcx()ck-1exp-x()c()k(2)式中:x∈[0,+∞);c和k分别为Weibull分布的尺度参数和形状参数。
风速的波动性由风速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来表征[6],其定义为一个序列预期滞后n期的序列的自相关系数。
研究发现,风速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是由负指数控制下的单调衰减函数,如式(3)所示:ρn=e-θn θ>0,n=1,2,…(3)式中:θ为风速自相关函数的衰减系数,其大小与风速序列变化的剧烈程度有关,风速变化越剧烈,其自相关函数衰减越快,θ越大。
1.3 描述风电场出力分布规律的新指标比较2个风电场出力的分布往往使用风电场出力分布函数,然而风电场出力分布函数包含的信息量较多,难以直观比较风电场出力的分布特性。
本文提出了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这一新指标,用来描述风电场出力的分布规律,同时衡量风电场出力的均衡情况。
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用β表示,其含义是风电场标幺出力大于β的概率为β。
其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
将风电场的出力持续曲线的横纵坐标标幺化,横坐标的基值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纵坐标的基值为出力的时段总数,标幺化后横纵坐标区间均为[0,1],该出力持续曲线中横纵坐标值相等的点就代表了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β。
根据所述的计算方法,图2中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为0.33。
图2 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的计算方法Fig.2 Calculation o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index of wind power output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该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式(4)和式(5)所示:β=1N∑Ni=1Xi(4)Xi=1 Pi>PCβ0Pi≤PC{β(5)式中:N为风电场出力的时段总数;Xi为状态变量;Pi为时段i的风电场出力;PC为风电场装机容量。
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能够评价风电出力的均衡情况,以图2中β=0.33为例,表示出力不小于装机容量的33%的时段总数占总时段数的比例为33%,即该风电场出力大于装机容量的33%的概率为33%。
这种针对风电场出力概率分布特点的特征指数,实质上反映了风电场出力分布的偏度信息:β值越大,代表该风电场的出力水平越高;β值越接近0.5,表示该风电场的出力越均衡。
2 近岸风电场出力特性分析2.1 风电场出力概率密度与持续曲线洋前风电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新寮镇东—55—·间歇式能源系统级规划方法· 徐乾耀,等 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部,沿海岸规划布置。
图3为统计得到的洋前风电场出力概率密度与出力持续曲线。
可见:当出力在装机容量的0~80%范围内时,概率密度随出力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当出力在装机容量的80%以上时,概率密度随出力的增大反而呈微弱的增大趋势。
图3 洋前风电场出力概率密度与出力持续曲线Fig.3 Probability densities and duration curveof Yangqian wind farm作为对比,本文对甘肃河西4个风电场2010年的出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1所示为对甘肃河西4个风电场的出力概率密度与出力持续曲线进行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近岸风电场出力占装机容量80%以上的出力概率明显高于陆上风电场;近岸风电场出力占装机容量35%以下的出力概率明显低于陆上风电场。
表1 陆上与近岸风电场出力分布特性统计Tab.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utput ofonshore and inshore wind farms类型风电场名称省份出力占装机容量不同比例下的出力概率/%>80%<35%出力分布特征指数陆上大梁甘肃2.0 74.7 0.292大唐甘肃2.6 72.7 0.311三十里甘肃3.4 79.0 0.296向阳甘肃1.8 76.5 0.288近岸洋前广东5.9 71.5 0.315表1中统计了甘肃陆上风电场与广东近岸风电场的出力分布特征指数。
其中,陆上风电场的出力分布特征指数在0.288~0.311之间,中位值为0.294,近岸风电场的出力分布特征指数为0.315,稍高于陆上风电场。
总体上,陆上与近岸风电场的出力分布特征指数在0.3左右。
2.2 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分析近岸风电场出力波动性也与陆上风电有所不同,表2所示为统计得出的不同置信度下小时级出力变化占装机容量的比例。
在95%置信度下,陆上风电出力变化占装机容量的比例在19%~24%,而近岸风电场的这一数值为10%;在99%的置信度下,陆上风电的出力变化占装机容量的比例都在34%以上,而近岸风电场的这一数值为17.4%。
总体来说,甘肃陆上风电场的小时级出力变化幅度约为近岸洋前风电场的2倍。
表2 陆上与近岸风电场小时级出力变化占装机容量比例Tab.2 Proportion of hourly power output variationsof onshore and inshore wind farms to generation capacity类型风电场名称不同置信度下出力变化占装机容量的比例/%95%99%陆上大梁24.1 40.8大唐18.9 34.1三十里20.2 35.2向阳23.5 43.2近岸洋前10.0 17.4另外,按式(3)拟合得到了甘肃4个风电场以及洋前风电场风电出力自相关函数的衰减系数,如表3所示。
洋前风电场的衰减系数明显小于陆上风电场,说明其出力波动性较小。
表3 陆上与近岸风电场出力自相关函数衰减系数Tab.3 Damping ratio of wind speed autocorrelationfunction of onshore and inshore wind farms类型风电场名称衰减系数陆上大梁0.085 1大唐0.081 0三十里0.060 9向阳0.063 8近岸洋前0.030 23 海上风电运行模拟的边界条件3.1 海上风电中长期规划以广东海上风电为例,在广东省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中,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 779MW,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50MW;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 561MW,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 08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