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试卷:唐宋元明清[1]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6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历史周周清试题第一周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
这反映出科举制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2.关于唐、元两朝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草拟法令②唐朝中书省长官参议国政,执宰相之职③元朝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统治机构④从唐三省六部制到元一省制体现了分割相权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余梓东在《康熙皇帝:不修长城修“关系”》中指出:“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清朝……实现了‘固国不以山川之险’。
”下面能够体现该观点的是A.设立主管边疆事务的地方机构——理藩院B.实行“区别对待,因俗而制”的政策C.设置辽阳行省管理东北D.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4.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B.该事件是英、日在远东地区争夺的体现C.在俄、英、法的干涉下中国成功赎回了“鱼”D.该事件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5.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份革命纲领的节录:“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一纲领A.模糊了中国革命发展中的两个阶段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C.提出了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步骤D.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6.西周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将同姓诸侯A.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 B.布置在边疆要塞之地C.集中于王都之地附近 D.安置在殷商遗民周围7.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秦王扫六合”反映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其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B.“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这体现了科举取士()A.为了加强专制需要B.仍受门阀制度影响C.认可才能的唯一性D.强调品德的重要性3.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唐太宗思虑科举制()A.缺乏有效监督机制B.忽视对品行的考察C.未能提高行政效率D.考试内容脱离实际4.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
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
其主要目的在于()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5.《唐会要》记载:“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真怪之产”。
唐诗亦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材料中反映了()A.商业经营的市坊限制打破B.小农经济出现繁荣景象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江南地区经济实力上升6.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依据材料一《宋会要辑稿》“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材料二《太宗实录》“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分割宰相之权。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不管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B.《太宗实录》是第一手资料,故材料二的结论更为可靠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缺乏相应的考古资料的证实,故都不能成立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总体趋势,故材料二正确7.宋代有的农民把田产诡称献纳给僧寺、道院,有的还假立契约,诡称典卖给权势之家。
福州屏东中学2017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川普都能赢,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希拉里都会输,你还有什么资格懈怠!还不滚去学习的周考试卷(八)考试范围: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明清)考试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请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选出正确选项(本大题有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
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
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A.军机处B.中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2.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
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3.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4.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
此类小说()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5.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
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
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
这一现象()A.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C.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D.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6.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陈州粜米》是( )A.历史剧B.爱情剧C.公案剧D.家庭伦理剧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D.宣扬道德教化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A.最长的诗B.最短的诗C.最早的诗D.最晚的诗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C.追求词藻华美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B.沉郁C.典雅D.豪放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A.文道合一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A.写景散文B.传纪文C.序文D.寓言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A.历史演义B.英雄传奇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A.注重合律侬腔B.推崇语言本色C.强调场上之曲D.注重文采才情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14.陈维崧的词风是(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17.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A.脂评甲戌本B.脂评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18.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梧桐雨》B.《临川梦》C.《比目鱼》D.《奈何天》19.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20.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二、多项选择题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 )A.以文为诗B.以文字为诗C.以才学为诗D.以议论为诗E.以诗为词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 )A.翻新出奇B.慷慨激昂C.天然浑成D.质朴浑厚E.阴抑穷愁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 )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B.讴歌贤才说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D.反映三国兴亡说E.宣扬正统说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 )A.《白雪遗音》B.《霓裳续谱》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D.《古谣谚》E.《挂枝儿》5.清代曾国藩是( )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C.湘乡派的领袖D.同光体的中坚E.湖湘诗派的核心三、简答题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什么事?作者借此表达何种含义?2.姚鼐《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3、梅尧臣诗歌有何特点?4、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四、论述(每小题 15分,共45分):1 、试析《红楼梦》中凤姐性格的丰富性。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___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唐宋元明清题库一、填空题1隋朝薛道衡《昔昔盐》中的名句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 2 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是指著名诗人陶渊明。
3王勃《滕王阁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奉宣室”指汉文帝召见贾谊。
4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南冠”是指_囚犯_。
5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指白居易。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一诗中用到的人名是王濬(浚)。
7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结尾怀古慨今:“__今逢四海为家日__,故垒萧萧芦荻秋。
” 8(唐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李朝威。
唐传奇《虬髯客传》的作者是杜光庭。
9《待漏院记》的作者是王禹偁。
10 北宋苏洵与其子轼、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1 《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的词集。
12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为:“__莫道不消魂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13、南宋刘克庄称梅尧臣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14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借王昭君去国怀乡的凄苦,抒己怀才不遇的怨悱之情。
15《乐章集》的作者是柳永。
16周邦彦是最著名的大晟词人。
17"词别是一家"的提出者是李清照。
18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是姜夔的名句 19《人境庐诗草》的作者是_黄遵宪__20《饮冰室诗话》的作者是_梁启超__21肌理说的提出者是_翁方纲____(文P382)22《随园诗话》的作者是_袁枚_____23清初诗人有所谓“南施北宋”。
南施,即_施闰章___(文P270) 24石壕村里夫妻别,__泪比长生殿上多__。
(选P40)25年来肠断秣陵舟,__梦绕秦淮水上楼__。
26《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是_李宝嘉__。
27《文明小史》的作者是__李宝嘉___。
二、单项选择题: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说的是诗人(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李商隐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提出者是( )。
福州屏东中学2017届高考一轮通史复习周考试卷(八)考试范围:先秦-唐宋一、单项选择题。
请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选出正确选项(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
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民族融合2.《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出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出现了郡县制度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3.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
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4.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
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5.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
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A.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6.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B.“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7.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重要方法。
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
高一历史周考试卷10.9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1.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2.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王权逐渐走向集中D.开始实行分封制3.《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B.改善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习惯C.沉重打击奴隶主旧贵族D.遭到了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4.某博物馆收藏了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砖文写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该砖经学者推测为秦朝文物。
该文物印证了秦朝最全面的是()A.疆土辽阔,臣民众多B.国家统一,皇帝集权C.社会稳定,人民富裕D.法律严苛5.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6.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D.推崇儒家思想7.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8.西汉初年规定,“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文帝在位时将戍边改为三年一次;萧何建未央宫遭到高祖的斥责;文帝想修露台,听说需要百金(一百万钱)便放弃了。
高二第一学期1月19日周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16题,每题3分,共48分)1、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1957年在西安东郊灞桥汉墓,1978年在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代窑藏遗址,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遗址,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
这表明()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纸的国家B.西汉植物纤维纸用途非常广泛C.纸是西汉时期最重要的书写材料D.最晚在西汉时我国就出现了纸2、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A.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C.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是“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 缺乏理性精神B. 求善而不存真C. 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 落后于西方国家4、下图为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
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16世纪以前中国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B.制度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C.科技发明是影响中国和外国发展的双刃剑D.新经济因素推动科技创新5、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6、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其意在说明()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C.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7、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
2024-2025学年新世纪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3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的“宋祖”是指()A. 刘邦B. 李世民C. 赵匡胤D. 铁木真2、学史可以知兴替,从夏商两代的覆亡教训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A. 要重视教育B. 要重视发展经济C. 要勤政爱民D. 要通过改革增强国力3、下图为清朝疆域图,其中①②处应填A. 喜马拉雅山脉、南海诸岛B. 巴勒喀什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C. 西伯利亚、南海诸岛D. 西伯利亚、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4、以下哪部作品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 《水经注》B. 《齐民要术》C. 《伤寒杂病论》D. 《大明历》5、唐朝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隋炀帝C. 唐太宗D. 汉文帝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6、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7、安史之乱的两个叛军首领是()A. 安禄山B. 李光弼C. 郭子仪D. 史思明8、根据学习知识回答,关于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原始人类遗址非常少B. 我国原始人类遗址非常多C. 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中东部多,西部少D. 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大河流域多,沙漠干旱地区少9、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A. 历史的倒退B. 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C. 历史的进步D. 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10、下列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 秦国B. 赵国C. 楚国D. 吴国11、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北上争霸的国家是()A. 齐国B. 楚国C. 越过D. 吴国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填空题)黄帝被尊为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____”;启开创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姜堰溱潼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一一一共20小题,每一小题3分,一一共计60分。
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项是哪一项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史书这样描绘某个机构:“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那么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凡制敕宣行,大事那么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那么署而颁之。
〞该史书所描绘的机构应该是A.唐朝尚书B.唐朝中书C.元朝中书D.唐朝门下2.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中国古代有兴隆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开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根底。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开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A.“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权利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B.“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那么箭下,入土也深;退之那么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C.“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D.“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3.中央二台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
以下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一样的是:A.人物驭龙图 B.洛神赋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4.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想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根底上得以繁衍的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以下关于材料的理讲解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开展的根源是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开展B.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理学是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三者交融的产物,是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稳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宋代,随着商业的开展,城的繁荣,民阶层的不断增加,开始出现更能适应井生活需要的新的文学形式——词5.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沐川中学09届宋元明清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元朝时,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不包括A.河北B.河南C.山西D.山东2、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楹联,悬挂于大门两侧的书院是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梧桐书院D.东林书院3、我国古代“七大古都”中,除南京、杭州之外,位于黄河流域的有五个。
按照黄河河流的走势,自上而下依次为A.西安、开封、洛阳、安阳、北京B.西安、安阳、洛阳、开封、北京C.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D.安阳、洛阳、开封、西安、北京4、位于黄河流域的古都中,作为统一的封建王朝都城的时间累计最长的是A.西安B.开封C.洛阳D.北京5、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者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性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6、清军入关后,战乱延续了20年,这段时间的战争从本质上讲主要指()。
A.民族战争掩盖下的阶级斗争B.汉族与满族之间的民族战争C.阶级斗争掩盖下的民族战争D.明朝残余势力的抗清斗争7、实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了银”意味着()。
A.人口的增加不再与赋税相联系B.人口增加后地丁银随之增长C.人头税与田赋分别征收D.土地归现在的耕种人所有8、清代负有西藏地方管理之责的是()。
①驻藏大臣②达赖喇嘛③班禅喇嘛④理藩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的主要意图是()A、为改革选拔人才,促进改革B、维护封建专制皇权,弘扬传统文化C、减少录取数量,减轻财政负担D、扩大统治基础,招纳贤才10、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
”“靖康耻”是指()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11、公元1000年时,与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A、夏B、辽C、金D、元12、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人民语)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二、主观题(13题32分,14题20分)13、材料一西夏鎏金铜牛材料二西夏打铁图注:安西榆林窟西夏画打铁图,画面上两铁匠持锤,在铁砧上锤炼。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周练试题(5.7)一、选择题1.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
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
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
”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2.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曾说:“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成为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
”下列各项,与此观点相吻合的是A.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C.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D. 阿克莱特制成水力纺纱机3.“中世纪的西欧人认为,这些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
……在许多情况下,在佃户的集体压力下,地租不仅难以浮动,还出现一再下降的趋势。
”这反映了西欧A. 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B. 价格革命对农民有利C. 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D. 封建制度已完全解体4.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5.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 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B. 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C. 1789年的法国革命:民主、法治、和平D. 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初一历史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我们为他们祈福的同时,自然不会忘记“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禹 B .李冰 C .商鞅D .李春2.1553年,攫取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外国殖民者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C .荷兰D .日本3.要想了解英雄好汉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应该参阅(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牡丹亭》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
他被后人称为( )A .医圣B .书圣C .诗圣D .诗仙5.如图,中国的山顶洞人,在兽牙、海蚌壳等东西上钻出小孔,做成项链,见下图,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 )A.宗教意识 B.审美意识 C.祖先崇拜活动 D.灵魂观念6.楚汉之争的性质是()A.楚国为反对汉国的侵略而进行的战争B.项羽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同刘邦进行的战争C.刘邦反对项羽大肆杀戮的正义战争D.刘邦和项羽为争夺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7.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他的好处”包括①统一六国②焚书坑儒③推行郡县制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修建陵墓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
2023 年中考历史三轮冲刺专题(2)隋唐至明清时期一.选择题(共 21 小题)1.(2023•邗江区模拟)“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中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元素是()A.注重文化B.传播儒学C.考试选拔D.公平竞争2.(2023•柳州模拟)唐太宗的大臣和将领,有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是以前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用其所长。
这说明唐太宗注重()A.发展生产B.用人唯贤C.轻徭薄赋D.整顿吏治3.(2023•平顶山一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很难仕进;隋唐时期,庶族甚至某些贫寒子弟也可以得到参政的机会。
材料表明科举制()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B.实现了公平选拔的目的C.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影响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4.(2023•福田区一模)如图文物是出土于唐朝墓葬——大食人俑。
大食是我国古代对某帝国的称呼。
大食是下列哪一帝国()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5.(2023•金水区校级模拟)唐玄宗统治前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后期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造成这样极大反差的转折点是()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朱温叛唐6.(2023•新市区模拟)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A.重文轻武,中央集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藩镇割据,加强皇权D.重农抑商,稳固政权7.(2023•安徽模拟)《永乐大典》对 12 世纪某一历史事件评论道:“耻莫大焉,仇雪耻,今其时矣。
”该事件是()A.靖康之变B.澶渊之盟C.陈桥兵变D.安史之乱8.(2023•江宁区模拟)“兴东北,建大金。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其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B.“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这体现了科举取士()A.为了加强专制需要B.仍受门阀制度影响C.认可才能的唯一性D.强调品德的重要性3.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唐太宗思虑科举制()A.缺乏有效监督机制B.忽视对品行的考察C.未能提高行政效率D.考试内容脱离实际4.隋唐初创时,以儒经作为考试内容,“儒学多门,章句繁杂”,李世民令颜师古订五经文,撰成《五经定本》,又令孔颖达等作《五经正义》,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
从此以后,经有定本,疏有正义。
其主要目的在于()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5.《唐会要》记载:“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真怪之产”。
唐诗亦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材料中反映了()A.商业经营的市坊限制打破B.小农经济出现繁荣景象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江南地区经济实力上升6.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依据材料一《宋会要辑稿》“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材料二《太宗实录》“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分割宰相之权。
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不管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B.《太宗实录》是第一手资料,故材料二的结论更为可靠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缺乏相应的考古资料的证实,故都不能成立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总体趋势,故材料二正确7.宋代有的农民把田产诡称献纳给僧寺、道院,有的还假立契约,诡称典卖给权势之家。
还有农民将产业与人丁化整为零。
这些情况导致了()A.佛道实力的膨胀B.政府税收的困难C.租佃经济的发展D.土地兼并的加剧C.南宋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宋D.宋朝人民负担沉重9.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
这说明宋代()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10.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朱熹意在()A.适应皇权的需要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D.维护纲常名教11.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
这一现象反映出()A.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D.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12.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
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13.南宋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说:“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
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作者在这里()A.反理学而讲求功利B.主张为官治学要知行合一C.批判社会道德败坏D.反思阶级矛盾尖锐的原因14.《元史》载:“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
”材料表明元朝()A.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B.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行行省制度D.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15.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
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
这说明朱元璋()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16.明太祖通过户部晓谕两浙、江西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于供上者,乃其分也。
能安其分者,则父母妻子,家昌子裕,为忠孝仁义之民……否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也不容矣。
”据此可知,明初()A.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B.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C.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D.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17.“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
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18.明代学者吕坤说:“吾少时乡居,见闾阎父老、阛阓小民同席聚饮,恣其谈笑,见一秀才至,则敛容息口,惟秀才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
即有狂态邪言,亦相与窃笑而不敢言短长。
……岂畏其威力哉?以为彼读书知礼之人,我辈材粗鄙俗,为其所笑耳。
”这一现象产生主要是由于()A.乡野淳朴的民风B.学优则仕的观念C.等级制度的影响D.尊重知识的传统19.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
“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
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
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C.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20.《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题材差别很大,一属历史演义,一属英雄传奇;其主人公,一是帝王将相,一是绿林豪杰。
然而,明朝人熊飞和杨明琅将二者予以合刻,题曰《英雄谱》,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即()A.意主忠义,旨归劝惩B.区别尊卑,明确等级C.谄媚于上,以邀荣宠D.修身齐家,治平天下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
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据此回答 1-3题1.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
《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c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3.《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b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
”一位外国史学家认为:“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成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但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的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据此回答4—5题:4.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c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 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C.封建王朝实行闭关政策 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5.中国在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商业革命”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④封建剥削沉重,影响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a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每一时期的思想、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源泉的,是以那个时代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
据此回答6—8题:6.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b )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7.“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c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8.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c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B.妖鬼狐仙故事确实存在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9.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
这些变法运动是( c )A.周王室为了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地位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1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b)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1.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d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12.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是()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 B.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C.对农民剥削程度的降低 D.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3.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14.西汉文学成就中,最为突出的是( b )A.散文、诗歌B.赋和乐府诗C.小传、传奇D.戏剧、传记15.秦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秦律,它集中体现了( d )A.奴隶主贵族的意志B.小生产者的意志C.秦始皇个人的意志D.地主阶级的意志1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B .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C .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领域的反映17.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士族势力成为特权阶层C.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 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18.古代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奠定于( c )A.扁鹊的四诊法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19. 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 c )A.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20. 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使佛法开始在中国内地流传开来的皇帝是( b )A.汉高祖 B.汉明帝 C.魏孝文帝 D.唐太宗21. 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客观上最能体现儒家“仁政”思想的是( d)A.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B.租庸调制、科举制C.均田制、科举制 D.租庸调制、均田制22. 下列城市属于唐朝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 c )A.长安 B.宣州 C.扬州 D.益州23. 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d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24.我国的古都最早定于西安的是( c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25.南北朝时期,佛教广为流传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b )A.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财富浪费 B.修筑了云冈石窟、龙门等石窟C.寺院经济过度发展 D.佛教对人民的麻醉作用26.科举制度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c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 B.发展教育和文化的需要 C.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27.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