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设立一审终审民事诉讼制度的质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同名16868)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摘要:我国实行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两审终审制,这是建国初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出现了许多弊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革,进而制定适合我国现状的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两审终审一审终审三审终审多年来,我国诉讼终审制度一直实行两审终审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审终审制出现不少的弊端,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不仅降低了结案效率,而且影响了法院判决的权威性。
我们认为,司法公正的实现很大程度源于审级制度的保证。
要想从制度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终局裁判出现差错的必然性,完善和发展符合审判规律的诉讼制度,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应进行改革。
纵观我国当前的两审终审制,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民事诉讼对当事人上诉的条件相当宽松,导致了诉讼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在我国,任何案件,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不论案情是否复杂,也不论当事人出于何种目的上诉,都可以因一方当事人递交上诉状而引起二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二次审理。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即使是诉讼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的案件,只要当事人上诉,就可以进入二审程序,这使得一个很简单的案件甚至是极简单的案件,亦或是几角钱的案件也不能及时审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事人出于侥幸心理或故意拖延时间等非正当目的,而滥用上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案件请示制度使上下级法院联系紧密,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案件请示制度也称为内请制度,是指下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或程序的处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上级法院请示,上级法院研究后予以答复的制度。
[1]由于法院体制设置上的行政化,再加上案件请示制度使第一、二审法院的关系更加职权化,导致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前容易向一审法院倾斜,审理时会出现先入为主的现象,所以二审通常以维护原判决结果来结束诉讼,这严重地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一、引言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根据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的重要性和争议的复杂程度,将案件划分为不同的审级,并由不同级别的法院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适用“轻重分流、分类管理”的原则,旨在提高审判效率,保证司法公正,促进民事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二、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作用1. 提高司法效率采取民事诉讼审级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司法效率。
一方面,由于不同级别的法院负责审理不同级别的案件,能够充分发挥法院的专门性和专业性,提高审判质量和速度。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简单的、涉及金额不大的案件,可以直接由基层法院审理,减轻了高级法院的负担,避免资源的浪费。
2. 保证司法公正民事诉讼审级制度还能够保证司法公正。
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将案件分配给专业性更强的法院审理,能够确保案件的审判过程专业、公正,并依法判决。
这有助于增强当事人对司法机构的信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体现是法院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不同级别的法院之间需要进行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合作,这促进了法院之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不同地区法院的专业能力提升和经验的互补。
三、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具体实施方式1. 一审分流一审分流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案件分配到不同级别的法院进行审理。
通常,一审分流可以按照诉讼金额、案件性质、争议复杂程度等标准进行划分。
对于涉及金额较大、争议较复杂的案件可以交由高级法院审理,而对于简单的案件则可以由基层法院直接审理。
2. 二审重审二审重审是指在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对该判决不服时,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上级法院将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确保审判程序的合法性和判决的正当性。
3. 特别程序审级制度在特定情况下,特别程序审级制度也是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比如,知识产权案件、海事案件、破产案件等涉及特定领域的案件,可以通过采用特别程序审级制度来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一、合议制度
合议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实行集体审判的审判制度。
所谓合议制,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实行集体审判的审判制度。
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审判庭进行审判的制度。
二、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现代各国刑事诉讼法普遍确立的一项诉讼制度。
回避制度的建立,目的是在于排除利害关系人担任审理者,以保证正确对待案件,公正地裁判案件。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人,在诉讼中不得参与该案的审理活动的制度。
三、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应当向群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制度。
四、两审终审制度
两审终审制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级制度,指一个案件需经两级法院审判才告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
在中外法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各不相同的审级制度。
我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
民事审级制度引言:民事审级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争议的大小,将案件进行分级处理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促进公正公平的司法审判。
本文将从民事审级制度的背景、目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民事审级制度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日益增加,民事案件的数量和复杂性也逐渐上升。
传统的一审、二审、再审的审判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司法需求,势必导致诉讼周期长、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有必要引入民事审级制度,以提高司法效率和质量。
二、民事审级制度的目的1. 提高司法效率:引入民事审级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司法效率。
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争议的大小,对案件进行分级处理,能够提高审判员的专业性和工作效率,有助于快速审理一些简单、争议较小的案件,缩短诉讼周期。
2. 保障当事人的权益:民事审级制度的另一个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通过细致地划分案件的性质,将争议较大的复杂案件交给专业的法官进行审理,有助于保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护。
3. 促进公正公平的司法审判:民事审级制度还可以促进公正公平的司法审判。
通过对案件的分类处理,能够避免审判员在面临大量案件时盲目处理,提高审判员的专业水平和审核案件的质量,确保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三、民事审级制度的运行机制1. 案件分类:民事审级制度的第一步是对民事案件进行分类。
根据案件的性质和争议的大小,将案件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民事案件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2. 审理负责人的确定:在案件分类完成后,由法院依法确定审理负责人。
一般情况下,一级案件由高级法官或法庭负责,二级案件由中级法官或法庭负责,三级案件由初级法官或法庭负责。
3. 审理程序:根据案件的级别,法院将为不同级别的案件制定相应的审理程序。
一般来说,一级案件的审理程序相对较为复杂,包括庭审、调解、裁判等程序;二级案件的审理程序相对简单;三级案件的审理程序相对较为简略。
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经过一审、二审后,当事人不服二审判决的判决结果,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即进行第三次审理。
三审制度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三审制度的意义、具体操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审制度的意义三审制度是我国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意义。
首先,三审制度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一审和二审过程中,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得到公正的判决结果。
而通过第三次审理,当事人有机会进一步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提供更多的证据,使案件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审查。
这有利于确保当事人的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三审制度有助于提高司法公正与公信力。
通过三审制度,可以确保多个法官对案件进行独立审查,以避免单一法官的主观意识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同时,三审制度可以促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更加慎重和认真,尽量减少判决中的错误和不公。
最后,三审制度有助于推动法律的进步和完善。
在第三次审理中,法院不仅仅是重审案件,也是对前两次审理结果的评估。
通过不同的判决结果,可以为相关法律和规定的修订提供实践经验和改进方向。
因此,三审制度对于法律的完善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三审制度的具体操作三审制度在实践中通常采取以下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时,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申请。
申请上诉的当事人需要提交上诉状和上诉理由,并提供与上诉请求相关的证据。
在申请中,当事人需要明确对二审判决结果的不满之处,并提出自己期望的判决结果。
接下来,上级法院会对上诉申请进行审查。
审查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如果符合条件,上级法院将受理上诉案件并组织第三次审理。
在第三次审理中,法院将依照法定程序和审判权的规定进行审理。
法院将查阅案卷资料、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同时,法院还可以邀请专家参加审理,以提供专业意见支持判决结果。
人教版初中历史清朝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清朝幅员辽阔,清朝在1662年统一全国后,划前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十八个行省,省下设道、府(州)、县。
在东北、外蒙、新疆则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实行因俗而治,又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青海玉树四十族等负责管辖辽阔的藏区。
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并在雍正年间完成改土归流。
晚清则在台湾和新疆正式建省,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境内共分为二十二省及特殊政区。
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中,对于案件的管辖具有严格的规定,这是封建制度和保卫皇权的基本手段,而不同于现代民事诉讼中基于司法公正,方便当事人和节省司法成本的考虑。
所以在研究清代民事诉讼的管辖权上,不能使用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的概念简单套用,这是因为根据《大清律例》中对于案件的管辖并不是统一收录于一卷,而是夹杂在官制,诉讼,断狱等卷之中的。
并且,在管辖权的确定内容上,也并不严格符合我国目前关于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等概念的阐述,这是其封建制度所决定的。
由此,我们看到在纵向的管辖上,清代民事诉讼的管辖最低一级是州县,俗称“自理词讼”。
其范围包括了户役,土地,田租,赋税,婚姻,继承,钱债,水利等纠纷,以及斗殴,轻伤等案件。
这其中大部分是民事案件,也有轻微刑事案件。
将轻微的刑事案件也归于“自理词讼”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影响,将轻微刑事案件归于民事纠纷中;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州县长官既是地方上的行政官,又是法官,使得统治阶级在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定性上难免杂以行政官的考虑。
当然,这也和清朝将“息讼”与“少讼”作为地方官的政绩之一有不可分的联系,关于这部分内容,在下文再做阐述。
根据清律,“官非正印者,不得受民词”,所以只有州县官才有对民事案件的管辖权。
在横向的管辖权区分上,与现代我国地域管辖的概念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清朝一般采取事犯地的州县管辖的原则,而不能在原告所住的州县起诉。
民事诉讼一案一诉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一案一诉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中国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作出了哪些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第(一)项规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专利纠纷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对管辖权的规定(1)级别管辖《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第18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级别管辖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事诉诉中如何理解一案一诉1、法律分析:“一案一诉”虽无明确法律规定,但是实践中却是当事人和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要求。
同时,考虑到民事诉论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诉的合并情形,法律对“一案一诉”的例外情形进行了规定。
2、一案一诉,即所有的诉权都会因诉讼而消耗,对同一诉权或请求权,不允许二次诉讼。
3、法律主观:在民事诉讼中,一件事的原则包括两个意义:第一,当事人不得重新起诉已向法院起诉的案件,第二,案件判决生效后,产生现行判决力,当事人不得重新起诉双方争论的法律关系。
从法院的角度来看,不能再受理了。
4、反诉条件反诉首先必须符合民诉法起诉的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浅析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摘要:我国实行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两审终审制,这是建国初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出现了许多弊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改革,进而制定适合我国现状的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两审终审一审终审三审终审多年来,我国诉讼终审制度一直实行两审终审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审终审制出现不少的弊端,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这不仅降低了结案效率,而且影响了法院判决的权威性。
我们认为,司法公正的实现很大程度源于审级制度的保证。
要想从制度上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终局裁判出现差错的必然性,完善和发展符合审判规律的诉讼制度,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应进行改革。
纵观我国当前的两审终审制,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民事诉讼对当事人上诉的条件相当宽松,导致了诉讼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在我国,任何案件,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不论案情是否复杂,也不论当事人出于何种目的上诉,都可以因一方当事人递交上诉状而引起二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二次审理。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即使是诉讼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的案件,只要当事人上诉,就可以进入二审程序,这使得一个很简单的案件甚至是极简单的案件,亦或是几角钱的案件也不能及时审结;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事人出于侥幸心理或故意拖延时间等非正当目的,而滥用上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2)案件请示制度使上下级法院联系紧密,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案件请示制度也称为内请制度,是指下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或程序的处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上级法院请示,上级法院研究后予以答复的制度。
[1]由于法院体制设置上的行政化,再加上案件请示制度使第一、二审法院的关系更加职权化,导致了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前容易向一审法院倾斜,审理时会出现先入为主的现象,所以二审通常以维护原判决结果来结束诉讼,这严重地侵害了当事人的上诉权。
一审终审在司法审判程序中,一审和终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审是指案件在经过初步审理后,由法院对案件进行第一次审判;而终审是指在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案件经过上诉后,由上级法院进行最后的审判。
一审阶段是案件审理的起始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一审阶段,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初步审理,包括调查取证、听取原告和被告的陈述与辩论,以及对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
法院会根据法律和实际情况,对案件进行判决,并且对被告提出的抗辩意见进行处理。
一审判决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次正式的判决结果,对于当事人来说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一审阶段的审判一般需要经过严密的法律程序,以确保审判的公正和有效。
然而,由于一审判决并不是最终的判决结果,所以在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以便在终审阶段得到更为公正的判决结果。
终审阶段是在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案件被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和审判的阶段。
在终审阶段,法院会审查一审记录和相关证据,重新审理案件,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和上诉理由,并进行判决。
终审判决是案件最终的判决结果,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一审和终审的过程中,法院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当事人的权利进行保护,确保公正和合法的审判。
法院会尊重当事人的陈述权、辩护权和申诉权,并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益。
同时,法院也会对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确保判决的基础和合法性。
一审终审不仅是司法审判的程序,更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一审终审程序的严格执行,不仅能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够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和可信度。
在司法实践中,一审终审的重要性备受关注和重视。
然而,尽管一审和终审均为司法审判程序的重要环节,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审和终审判决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的偏差和误判。
一审判决结果可能存在不全面或不公正的情况,而终审判决结果则可能受到上诉当事人的影响,对判决结果进行调整或改变。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审和终审的判决结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理性思考,以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和合法性。
··2010·1一、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现状1.现行审级制度建构的历史背景。
我国的审级制度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革命根据地的法院的审级制度并不统一,有的实行两审终审,有的实行三审终审。
解放初期,我国法院原则上采用两审终审制,但对个别特殊的案件,则允许对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判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1951年9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基本上实行三级两审制,以县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一审法院,省级人民法院为基本的第二审法院,一般以两审为终审,但在特殊情况下,得以三审或一审为终审。
”1954年公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确立了四级法院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1983年修改公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沿用了两审终审的规定。
199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两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来规定,并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审级制度。
这一审级制度在建构的当时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一方面避免因审级过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便利人民群众进行诉讼;另一方面也减轻人民法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负担,同时便利人民法院及时结案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2.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运行状况。
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设立之初,大多数学者基本上都是持肯定态度。
学者们的解释是:两审终审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的国情,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方交通不方便,审级过多不仅会给当事人双方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容易使案件纠缠不清,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民事流转和社会的安定。
实行两审终审,绝大部分民事案件可在当事人所在辖区解决,一方面可以方便诉讼,减少诉累;另一方面也使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摆脱审判具体案件的负担,集中精力搞好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审终审制度篇一: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之解读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之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将于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是民诉法自1991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修改,本次修改是对现行民诉法(20xx年修改,20xx年4月1日实施)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新增设立小标的额的一审终审制度。
小标的案件,一审终审。
是指新民诉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现行民诉法对于民事诉讼案件统一实行二审终审制,也就是说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均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在二审审判终结前一审判决并不生效。
但在司法实践中,个别当事人为拖延审判时间,延长最终法院执行期限,对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依然无故提出上诉,一个简单的案子有时能拖延一年甚至更长;另一方面,如简单的侵权、借款、租赁纠纷案件等,权利人苦于诉讼时间太长,权利得不到及时救济而放弃诉讼,进而通过一些非正常的甚至是违法手段行使“私利救济”,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针对上述情况,新民诉法对于小标的额、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增设“一审终审”制度,有助于减少当事人的诉累,节约司法资源,使公平正义得以及时实现。
篇二:对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制的思考对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制的思考【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20xx年8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重大修改,其中增加了三处实行一审终审制的规定,分别是小额诉讼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对这三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审级制度,使民诉法体系更加科学。
笔者以新法的颁布为契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这几类案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是指诉讼案件在第一审、第二审和第三审三个阶段进行审理和判决的制度。
这一制度在我国司法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并探讨其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一、第一审:诉讼案件的初审阶段第一审是民事诉讼案件的第一个阶段,由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
在第一审中,法院收集双方当事人的证据材料,并进行事实审查、权利认定和法律适用等程序。
同时,法官也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对话和辩论,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的表达和维护。
在初审阶段,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判决结果可以被双方当事人申请上诉。
二、第二审:诉讼案件的上诉阶段第二审是在第一审判决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的诉讼阶段。
上级法院会重新审理案件,审查第一审的事实与法律适用是否正确,并就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议。
在第二审中,法院会进一步审查双方的证据材料,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进行辩论。
通过重新审理,第二审的判决结果可能与第一审有所区别。
当事人对第二审的判决结果也具有申请再审或提起上诉的权利。
三、第三审:诉讼案件的终审阶段第三审是指当事人对第二审判决结果不满意时,可以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由最高法院审理的最后一审阶段。
在第三审中,最高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审查,包括事实审查、法律适用、判例参考等。
最高法院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法律的适用、司法实践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上。
最高法院对第二审的判决进行审查,确保裁决符合法律规定,确保裁决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民事诉讼的三审制度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确保司法的公正性。
通过引入多个审理阶段,可以避免一审审判结果的误判和非法行为,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平等和公正。
其次,三审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裁判的统一性。
通过多个层次的审查和判斷,可以减少审判误差,促进司法实践的统一性和统一适用法律的权威性。
最后,三审制度还有助于提高当事人的信任感。
对我国新民事诉讼法一审终审制的思考作者:刘影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1期【摘要】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8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重大修改,其中增加了三处实行一审终审制的规定,分别是小额诉讼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对这三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丰富和完善我国的审级制度,使民诉法体系更加科学。
笔者以新法的颁布为契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这几类案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民诉法;一审终审;小额诉讼;调解协议;担保物权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012年8月31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根据该修改决定,新民诉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这是民诉法自1991年实施以来进行的第二次修改,本次修改是对现行民诉法(2007年修改,2008年4月1日实施)的进一步完善,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三类实行一审终审制的规定:一是在简易程序章规定对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①,二是在原来实行一审终审制的特别程序章中增加了两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②。
笔者在本文中将分别就这三个新增加的一审终审制的情况进行自己的解读与分析。
一、对小额诉讼案件实行一审终审的思考根据新民诉法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第一百五十七条(简易程序)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关于适用层级问题只有在简易程序中,标的额在标准之下的才能实行一审终审,如果是适用的普通程序,即使标的额在标准之下,也是适用二审终审。
按照修改前的民诉法,案件情况比较复杂的,应适用普通程序;案件比较简单明晰的,可适用简易程序。
而小额诉讼是在简单的民事案件当中,再单独提出一小块标的额比较小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矛盾。
当这些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自行解决时,民事诉讼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法律途径。
而要理解民事诉讼的运行机制,就必须先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就像是指引民事诉讼这艘大船航行的灯塔,为整个诉讼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准则。
首先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他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比如,双方都有平等的机会提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
不会因为一方的身份、地位或者财富等因素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这种平等性保障了诉讼的公正性,让每一个参与诉讼的人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指的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我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而对等原则则是当外国法院对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时,我国法院也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同样的限制。
这两个原则既体现了我国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开放态度,又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然后是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
调解在民事诉讼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但调解必须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案。
同时,调解的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接着是辩论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有权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通过辩论,让事实更加清晰,法律适用更加准确。
这不仅有助于法官查明案件真相,也保障了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最后是诚实信用原则。
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要诚实守信,不得恶意诉讼、虚假陈述、伪造证据等。
同时,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也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
说完基本原则,再来看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
管辖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
⼀审终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审终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规定有:第⼀百六⼗⼆条基层⼈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百五⼗七条第⼀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员年平均⼯资百分之三⼗以下的,实⾏⼀审终审。
第⼀百七⼗⼋条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审终审。
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理。
第九条仲裁实⾏⼀裁终局的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就同⼀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的,当事⼈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民法院起诉。
相关知识:第⼀百七⼗七条⼈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民事⾏为能⼒或者限制民事⾏为能⼒案件、认定财产⽆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本章规定。
本章没有规定的,适⽤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以上就是店铺⼩编带来的相关内容。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到店铺进⾏在线咨询。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依照法律规定对涉案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评判,并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或判决的一套制度。
下面将介绍关于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一些参考内容。
一、审判权的独立性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核心是审判权的独立性。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独立的审判机关,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这意味着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独立行使审判权,并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裁决,保证公正、公平的审判结果。
二、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在民事审判中,当事人应当在法庭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这意味着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平等地发表意见和提供证据,不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公正地对待所有当事人,确保其权利平等地得到保护和实现。
三、公开审理原则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公开审理。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况,法庭审理应当对公众开放。
这样可以保证审判的公正和透明,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监护人和辩护人等公正地了解案件的事实、证据和判决过程。
四、合理的限制尽管公开审理是一种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中也需要基于特定情况对该原则进行适当限制。
例如,对于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案件,可以对部分程序进行限制,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院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审理程序进行限制,并依法做出裁决。
五、权利救济的程序民事审判基本制度允许当事人对不满意的审判结果进行上诉或申请再审。
这是一种对错误决定的修复机制,能够纠正司法错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提出上诉或申请再审的程序,并在一定限制下获得公正的二审裁决。
六、司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促进司法正当行为和维护司法公正,我国建立了司法责任追究制度。
如果法官在审理中不正当干预案件或违反法律规定,被诉诸上级法院追究责任。
这一制度的存在能够有效地促使法官依法行事,保障审判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对设立一审终审民事诉讼制度的质疑
蒋兴平一段时间以来,法学理论界包括司法实务界常常出现关于设立民事一审终审诉讼制度的呼声,相关的立法建议和学术文章也频频见诸报端。
笔者作为一名立案法官,在学习了这方面的相关文章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了一些思考。
总体感觉是:我国不宜设立一审终审诉讼制度,起码是我国目前基本国情决定了在现阶段尚不宜实行一审终审制度。
首先,笔者认为设立一审终审诉讼制度的思想动机与实行该制度后的实际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客观上会妨碍“案结事了”这一民事审判工作终极目标的实现。
主张设立一审终审制度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目前实行的两审终审制,使一大批无需二次审理的案件进入了二审程序,造成了造成当事人的诉累, 加大了诉讼成本,既给二审法院带来繁重的工作压力,也使诉讼效益受到了影响。
有文章认为,近年来,在我国审判实践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为几百元、几十元、几元甚至几角钱进行诉讼的情形。
某地法院受理过一宗由5角钱的公共汽车票而引起的诉讼,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似乎上诉案件多、致使当事人诉累、二审法院工作压力加大均是两审终审制度带来的,法院如果对这部分案件改而实行一审终审,将这些案件消化在基层,既可减轻二审法院的负担,使二审法院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复杂疑难案件,也可节约诉讼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
笔者不能赞同这种观点。
基本理由是,大多数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根本原因,并非是因为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赋予了当事人上诉的诉讼权利,导致当事人不走完二审程序就不算打官司。
众所周知,二审程序固然是法定程序,但绝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当事人的上诉是行使权利而非履行义务,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而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一般来说,当事人提起上诉,是基于自身对一审裁判结果的不认同所至,而不是出于好奇有意去体验一下二审的滋味,那种以打官司为业,一审、二审乃至再审,乐此不疲缠诉不休的毕竟是少数个案,诉讼毕竟是要负出精力和财力等成本的,这对司法机关或当事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将二审案件增多,增加了当事人诉累,加大了二审法院工作压力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没有一审终审制度造成的是不客观的。
倘若取消两审终审实行一审终审,那些真正对一审裁判不服的当事人并不会因为不能上诉而就此息诉服判,他们必然会寻求再审程序而申诉不止。
那么再取消申诉制度行不行?显然不行,惟一的司法救济途径都没了还能叫司法程序?况且,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没了申诉制度,当事人的涉诉来信来访总是无法杜绝的,反而会因为没有正规的消化途径而愈演愈烈。
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和我们努力营造和谐社会这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目标格格不入的,更是和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正在开展的旨在减少重信、重访专项工作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第二,笔者还认为对部分案件适用一审终审诉讼制度的法定条件难以确定,至少是难以科学划分出适用一审终审或两审终审的标准。
据我所知,凡允许一审终审的国家基本上是以诉讼标的额作为划分基础的,我国主张实行一审终审制的学者大多也认为应当以小额诉讼案件为限。
也有文章认为以诉讼标的划分不够妥当,认为应以是否属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为适用条件。
该观点引出的是另一个划分标准,即不论诉讼标的额的大小如何,只要属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都应当适用一审终审制。
对于这两种适用一审终审的条件设置,不可否认均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细细思量,又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先说说以诉讼标的额为划分标准的不现实性。
该观点有两种主张,一是主张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确定一个小额讼诉标准,或由各省根据当地民事纠纷发生情况制定一个小额诉讼金额,报最高人民法院批
准执行。
另一种主张是,由立法对小额案件的金额确定一个幅度,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上限。
对于这两种主张笔者觉得弊端是明显的。
我国目前南北东西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民事案件数量的差距也甚大,如果由各省自己确定小额案件的标的金额,那些经济发达、民事案件数量多的省或直辖市就容易将小额案件的标的金额定得过高,反之,那些经济不发达、民事案件数量少的省或自治区就容易将小额案件的标的金额定得过低。
其结果必然使各地区的法院在适用小额诉讼程序方面具有过大的差异,形成同样的案件,在不同的地区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截然不同的局面,也易造成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的嫌疑。
同样,我国立法也不能以诉讼标的为确定适用一审终审程序的法定标准。
对于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以及民事案件数量极不平衡的中国来说,通过立法规定一个数字作为全国统一的小额诉讼案件的标的金额标准, 进而适用一审终审是与我们具体国情不相符合的立法选择,其结果或者使某些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案件过多,或者使某些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案件过少。
同理,相同的诉讼金额在不同的地区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社会关注程度也是不同的,如一起万元左右的诉讼在经济发达地区当事人心理上的
牵挂并不多,社会关注的人也不多,适用一审终审程序也许能做到案结事了,但该案件如果发生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就很可能是另一种情形了,起码当事人的牵挂和当地社会对案件的关注要明显是一个层次,如果适用一审终审,当事人和当地关注此案的人群或会认为法院草率行事,不够慎重。
以“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为适用一审终审前置条件能否行得通?笔者认为,这种设置同样不科学。
从字面上看,这个条件设置似乎滴水不漏,全面中肯,但实际上是难以在审判工作中行得通的,并且存在更大的隐患。
这不仅是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会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结
论,从而给法官决定适用一审终审的案件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极易造成一审终审制的滥用,还因为此标准意味着一审终审制的适用范围有被不当扩大的危险,例如,一个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借、贷款案件,如果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也得适用一审终审制,但这样的适用结果显然有悖于设置一审终审制的宗旨。
同理,诉讼标的额小的案件也并不意味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其审理难度高于大标的案件的概率同样存在,适用一审终审程序后,裁判一经做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可立即交付执行,一旦出现错误将难以挽回和弥补,将导致无休止的申诉,最终形成法院和法官最不愿意看到的案虽结而事未了的状况。
所以,“ 案情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也是不能作为确定一审终审制适用范围的法定标准的。
第三,从审判实践来看,实行一审终审诉讼制度的社会效果不理想。
工作实践中,有些当事人就是对裁判结果及其执行不服,进而不停的申诉、上访乃至缠访,最终成为各级法院信访部门一见就“头痛”的上访老户。
如果裁决确有错误,符合诉讼法设定的再审条件,应当启动再审进行改判,但再审改判的诉讼成本必然大于上诉改判,审判机关必须承担“原判确有错误”的负面社会影响。
同时,如果原判确有一定的问题但又远远没有达到诉讼法规定的启动再审的条件和规格,法院的息诉服判工作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并且面临两难的境地:启动再审无法律依据,不再审等于给了当事人继续上访的理由。
这是在目前实行两审终审诉讼制度下仍然要出现的情况,可以设想的是,还有许多案件经过二审后使得当事人息诉罢访,而在“进京到省”的上访路上止步。
如果设立一审终审诉讼制度,使得本想上诉的当事人不能上诉,只得进行无休无止的申诉和上访,而申诉案件的处理又有上述许多条件限制和负面因素,其结果是涉法上访、重信重访更加严重,给本已十分严峻的涉法信访工作雪上加霜。
从这个角度讲,一审终审制度客观上将成为涉法上访的催生剂。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审判工作内在规律的要求,对部分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弊大于利,立法不宜在现阶段设立民事一审终审诉讼制度。
你好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