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区1998--2007 年肺癌流行趋势及病理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32.28 KB
- 文档页数:6
《07中国癌症报告》全面了解癌症大数据近年来,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癌症,中国07癌症报告以全面、准确的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癌症的机会。
1. 癌症的背景癌症是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据中国07癌症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全球健康问题,也是我国头号杀手之一。
2. 大数据分析的意义大数据分析在现代医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癌症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癌症的发展趋势、风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
3. 癌症的类型和分布根据中国07癌症报告所示,癌症可分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类型。
各类型癌症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制定地区性癌症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4. 癌症的风险因素中国07癌症报告指出,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的控制对于预防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中国07癌症报告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开展早期癌症筛查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6. 癌症的心理支持和康复癌症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07癌症报告提供了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康复建议,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康复效果。
7. 未来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癌症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虽然我们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未来,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我们有望找到更好的癌症防控和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07中国癌症报告》通过深入分析大量的癌症数据,为公众提供了全面了解癌症的机会。
通过该报告,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癌症的类型和分布、风险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等方面的信息。
然而,癌症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未来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方法。
中国癌谱作者:张耀兰李方军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第02期当中国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大关时,中国人越来越谈癌色变。
据权威部门统计,自2007年开始,恶性肿瘤已连续6年成为北京市首位死因。
这其中又以肺癌为“众癌之首”。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介绍,肺癌从1990年代中叶起,就成为中国发病率第一的癌症,而且其死亡率还在以每年4.45%的速度上升。
穷癌与富癌此消彼长在医学界,癌症经常被简单分为两类:穷癌和富癌。
前者是指由于营养缺乏,食物粗糙、卫生条件差等引起,如目前已得到公认的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癌、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由于卫生条件差或感染引起的宫颈癌以及由食物过烫或粗糙对食管造成伤害发炎进而引发的食管癌等;后者则是由于饮食高油高盐、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辐射等引起,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在《中国肿瘤死亡报告——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一书中可发现,不看绝对数值,去除老龄化影响,从单个癌症的中标率(即将原数值按照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做调整)变化曲线分析,中国的富癌死亡率从1990年代至21世纪初呈明显上升趋势,穷癌则相应呈现出下降趋势。
经济水平不同的城乡区域以及中国东西部区域的癌症死亡率呈现出一定地域特点。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显示,肺癌在中国城市地区癌症死亡率中位居第一,为40.98/10万,占整体死亡率的27.29%。
农村地区位居死亡率第一的是肝癌,为26.93/10万,占整体死亡率的20.94%。
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高速的经济发展对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人民生活卫生水平在提高,医疗条件在改善,癌症的治疗水平在进步。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原本低发的癌症逐年增加。
目前,正负作用属于抗衡阶段。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癌症种类构成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过渡的阶段,即从肝癌、胃癌、食管癌等多发到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发的阶段。
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报告发布癌症成北京市民死亡首因中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于闻)10月1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发起的“专注肿瘤防治,关注百姓健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院35周年大型公益暨学术交流活动在京启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党委书记李萍萍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会上,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发布了《1995-2010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报告》。
报告称,自2007年以来,恶性肿瘤已跃居北京市居民死因第一位。
报告显示,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平均每4 位死亡者中,就有1 位死于恶性肿瘤。
常见肿瘤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别居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2000-2009年,肺癌粗发病率由38.79/10 万上升至60.65/10 万,增长56.35%。
乳腺癌则从29.99/10万上升至2009年的68.37/10万,增长127.98%。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35岁开始逐年增高,在45-75岁组间,逐渐成为平台期。
该报告的相关负责人李萍萍书记表示,吸烟、空气污染、长期大量进食“三高”食品、女性晚婚晚育、工作紧张、竞争压力、生活无序等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激烈竞争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肺癌、乳腺癌等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她举例称,吃油太多,会引起游离脂肪酸增加,进而增加体内雌激素分泌,不断地刺激乳腺,使乳腺上皮细胞增生并容易变性、癌变;生活节奏过快,长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都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增加得病几率。
癌症普查落后是造成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癌症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65%。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称,“受目前癌症普查系统的限制,很多癌症在早期并不能得到准确检查,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已经率先推出专业的癌症普查系统,它能准确地帮助患者尽早发现癌症,从而提高癌症的治愈率。
”季加孚院长在讲话中还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癌症的预防上做得不足。
他认为,应加强对社会的科普宣传,向公众普及癌症的防治科普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逐步扭转我国中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为主的状况。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下转第334页)0 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我国肿瘤预防与治疗研究所调查的数据统计,我国在1975年便开展了全国第一次肺癌死因回顾性调查得出,我国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为5.47/100000,而在所有癌症的死因当中,肺癌排在胃癌、食管癌、肝癌与宫颈癌后,居于第五位,因而占所有癌症死亡的7.43%[1]。
和同期其他国家肺癌的死亡率水平比较,处在极低的水平。
本次研究立足在当下现有的肺癌登记资料以及死亡原因调查情况基础上,采用较科学的统计学方式评估我国当下肺癌的发病与死亡以及趋势,旨在为临床与病因学的有效研究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资料选取我国死三次肺癌死因调查数据当中的150个全国代表性的肺癌死因监测点的不同年龄、性别与地区的肺癌患者死亡资料,《中国部分市、县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中第一、二、三卷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肿瘤登记中的发病、死亡与人口的数据。
通过分析40个登记处的相关资料,对2014年和2015年肺癌资料较为完整的30个登记处的资料整理汇总。
合并2000年-2015年资料长期齐全的我国肺癌10个登记处的有效资料,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哈尔滨、江苏启东、河北磁县、浙江嘉善、河南林州、福建长乐以及广西扶绥,对登记地区肺癌汇总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SPSS 20.0软件的采用,对本次研究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 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2.1 通过第三次肺癌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死亡率由调查的结果得出,本次样本地区的肺癌患者的死亡率为30.82/100000,其中男性患者的死亡率为41.35/100000,女性患者的死亡率为19.83/100000;在年龄结构的调整上,样本地区肺癌的死亡率为20.23/100000,男性为28.61/10000.女性为12.17/100000,都为男性与女性中第一位的癌症死亡因素。
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概述肺癌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进步,肺癌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传统的病因学分析、流行特征描述,逐步深入到多组学整合分析、个体化风险评估以及早期筛查与诊断等多个层面。
在病因学方面,肺癌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家族遗传等。
吸烟被公认为是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远高于非吸烟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和职业暴露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环境因素也对肺癌的发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流行特征方面,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
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
而发展中国家虽然整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有效地防控肺癌,近年来肺癌流行病学研究逐渐聚焦于个体化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诊断。
通过整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信息,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个体患肺癌的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肺癌的早诊早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在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制定防控策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1. 肺癌概述:定义、分类及全球发病趋势全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
这种疾病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肺癌可根据组织病变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癌又进一步细分为腺癌、鳞癌等。
肺癌的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全文版)生物学特征根据对放、化疗疗效,可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20%。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三种主要的组织类型。
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否长期生存主要取决于对放、化疗的反应,而非小细胞肺癌能否长期生存主要取决于其可切除性。
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之间存在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差异。
例如小细胞肺癌富含多巴脱羧酶(L-dopadecarboxylase),蛙皮素(bombes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zymeneuron-specificenolase)等,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量却较低。
即使同为小细胞肺癌,各种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也不尽相同。
这些标志物水平较低的变异型的小细胞肺癌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经典型小细胞肺癌。
另外,约有20%的非小细胞肺癌含有多巴脱羧酶,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同分期的其他患者。
故APUD成分可出现在任何组织类型的肺癌,因预后差异较大,可将肺癌分为神经内分泌肺癌和非神经内分泌肺癌,这种分类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制定都大有裨益。
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变化,这些变化不断调节肿瘤的生长,也影响肺癌治疗的疗效。
如何从分子生物学中寻找影响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成为研究的热点。
2000年,Hanahan提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六大特征:①无需外界刺激即可激活生长信号传导通路;②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③逃避凋亡;④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⑤诱导脉管生成;⑥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信号传导方面,最有突破的是关于肺腺癌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
EGFR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形成二聚体,进而活化激活下游Ras-Raf-MARK和PI3K等信号传导通路。
EGFR 过表达主要见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较少见。
EGFR传导通路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指导临床的诊疗工作,改变了某一类肺癌的治疗模式,是转化医学的成功典范。
1989年-2008年中国肺癌发病性别、城乡差异及平均年龄趋势分析韩仁强;郑荣寿;张思维;武鸣;陈万青【摘要】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hTe lung cancer incidence was signiif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n China. But the secular trend of lung cancer incidence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male and female), area (urban and rural) and average age was not clear. hT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trend of lung cancer incidence rate ratio between gender, area and average age in China during 1989-2008, and provide some inspiration for lung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vities. Methods Cancer registry data and population data in China from 1989 to 2008 were collect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Registration Center. Stratiifed for gender and area,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annual lung cancer incidence rate ratio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rban and rural areas. hTe average age of lung cancer incidence was calculated.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model the trend of annual incidence rate ratio and average age over time. Results Incidence rate ratios of lung cancer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rban and rural areas were signiifcantly decreased from 2.47 and 2.07 to 2.28 and 1.14 during 1989-2008,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average age of lung cancer incidence among male and femal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from 65.32 and 65.14 to 67.87 and 68.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Te difference of lung cancer incid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markably decreasedfrom 1989 to 2008. hTe average age of lung cancer oc-currence gradually increased. Research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ivities on lung cancerwith consideration of new incidence pattern should be strengthened.%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中国肺癌的发病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其性别和城乡发病差异以及平均发病年龄的变化趋势并不清楚。
北京肺癌发病率10年增6成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2000~2009年的10年间,北京市的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35%,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是肺癌患者。
从2005年起,北京的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已经跃居各种癌症之首,肺癌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一号杀手”。
【总页数】1页(P59-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云南曲靖肺癌高发区氡气浓度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 [J], 黄梅芳;黄东祥;邓省益;吕增波;胡会永;赵兴强;李田芊
2.中国肺癌人数将增12万女性发病率增幅快 [J], 郑东
3.雾霾堵死肺泡,北京肺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 [J],
4.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伤病调查——Ⅰ北京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伤病发病率 [J], 费植荣;姚鸿恩
5.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综合管理
——访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教授 [J], 潘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城区癌症发病率10年变化趋势
王启俊;祝伟星;邢秀梅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
【年(卷),期】1998(7)5
【总页数】2页(P11-12)
【关键词】癌;发病率;流行病学;防治
【作者】王启俊;祝伟星;邢秀梅
【作者单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1
【相关文献】
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J], 王文化;赵冬;吴桂贤;刘军;刘飒;秦兰萍;吴兆苏
2.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J], 王文化;赵冬;吴桂贤;刘军;姚丽;吴兆苏
3.北京市城区居民癌症发病率的变化及其趋势观测 [J], 王启俊;祝伟星
4.北京市中心城区PM2.5长期变化趋势和特征 [J], 赵妤希;陈义珍;杨欣;柴发合;张玮琦
5.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次均费用变化趋势研究 [J], 吴文娟;王芳;王磊;沈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2—2020年间的肺癌流行病学分析金美华;唐娟;秦家丽;黄燕萍;魏亚敏;郑锦花【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21(34)6【摘要】目的:了解肺癌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肺癌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2002—2020年首次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肺癌患者,总计7981例,收集其性别、年龄、诊断时间、组织病理学类型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2—2020年肺癌病例的确诊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男性患者占比逐年下降,而女性患者占比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病理学类型主要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占总病例数的93.1%,从2009年开始腺癌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鳞癌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女性患者腺癌的构成比在2002—2018年间保持在75.0%~81.0%,但2018年后呈上升趋势,远高于同期鳞癌及小细胞癌;男性患者在2008年之前鳞癌构成比高于腺癌,2009年之后腺癌构成比超过鳞癌,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2002—2020年间肺癌的首次确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并呈现性别、年龄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差异。
【总页数】5页(P34-38)【作者】金美华;唐娟;秦家丽;黄燕萍;魏亚敏;郑锦花【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合肥董铺水库2002~2014年间r有机污染物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分析2.我国经济学研究全景展示——基于《经济研究》2002-2013年间的JEL统计分析3.2002年-2013年间《中国新闻周刊》中的德国政治形象变迁分析4.云南锡矿工人肺癌高发的流行病学调查(1954~2002年)5.世界一流大学教师工资规模、结构与科研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20年间36所美国大学的数据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肿瘤2002年第11卷第1期3收稿日期:2001-12-03Some Problems on I nduced Differentiation Thera pyWANG Zhen -y i10年来,我国癌症流行情况的重大变化是癌谱的变化。
2000年城市居民中肺癌的死亡率高达42.08/10万,占全部癌症死亡的28.8%,其次则为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食管癌退居第五位。
除宫颈癌的死亡率继续下降(-27.52%)外,乳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分别上升了38.91%、31.18%及29.38%。
农村居民中,癌症死亡率的顺位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肺癌及乳腺癌分别上升了47.73%及39.73%。
显然,肺癌已成为我国危害最大的癌症,它不仅在癌症死亡率的顺位中分别居城市及农村的第一、二位,且快速、持续上升。
继70年代至90年代上升了一倍多之后,近10年又分别上升了29.38%(城市)及47.73%(农村)。
其次,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肿瘤仍然构成我国癌症的巨大负担,在城市及农村分别占全部癌症死亡的34.92%及55.29%。
此外,乳腺及结直肠癌等发达国家常见的肿瘤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这些变化有可能使我国的常见肿瘤具有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并存的特点,形成癌症方面的“双重负担”。
2癌情预测及防治策略根据联合国的人口中位预测,我国人口2010年为13.73亿,2043年人口达到15.42亿之后才开始下降,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趋向直立的矩形。
因此,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继续促使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
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将成为造成危害的主要癌症。
由于已暴露于不良生活行为及环境的人口基数过大,卫生投入又相对不足,预计未来的20至30年内遏制癌症死亡率上升趋势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在讨论我国肿瘤防治策略时,应充分总结过去几十年的经验。
首先,应从大卫生的观念出发,将癌症的防治与传染病防治和其他慢性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其次,根据危害程度及防治的可行性确定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