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6.5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五节内容——路程、时间和速度。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2.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单位;3.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4. 应用实例:计算小明上学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单位;3. 学会运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路程或时间;4.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速度公式的运用。
难点:路程、时间和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计时器和一个秒表,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进行一个比赛。
我来计时,你们来计算。
”然后,我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圈,用计时器记录他们跑一圈所用的时间,并计算他们跑的路程和速度。
2. 概念讲解:在学生们完成实践后,我拿出PPT,开始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我解释道:“路程是指我们跑的距离,时间是指我们跑的时间,速度是指我们跑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3. 单位讲解:接着,我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单位。
我举例说明:“我们通常用米、千米来表示路程,用秒、分钟、小时来表示时间,用米/秒、千米/小时来表示速度。
”4. 例题讲解:然后,我给学生讲解一道例题:“小明上学离家1.5千米,他骑自行车上学,速度是5米/秒,请问他上学需要多少时间?”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并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完成几道类似的练习题。
我在讲台上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6.5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6.5路程、时间和速度。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第38页的内容,学习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行程问题中的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公式和关系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将会是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路程是5公里,请问他需要多少时间到达学校?答案是:小明需要30分钟到达学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已经掌握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行程问题,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也会在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看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哪些地方学生们掌握得不够好,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基础。
我会在课堂上通过PPT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展示,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二、行程问题中的公式学生们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行程问题中的公式。
这是教学难点之一,因为行程问题的公式较为复杂,需要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一、导学目标1. 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路程: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的距离。
时间: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2)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 例题解析例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速度为每小时10千米,行驶了30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答:首先将时间单位统一,将30分钟转换为小时,即0.5小时。
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路程=10千米/小时× 0.5小时 = 5千米。
所以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千米。
例2:小红乘坐公交车去公园,公交车行驶了20分钟,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小红家到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解答:首先将时间单位统一,将20分钟转换为小时,即1/3小时。
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计算出路程=15千米/小时× 1/3小时 = 5千米。
所以小红家到公园的路程是5千米。
4. 课堂练习(1)小华跑步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他跑步30分钟,跑了多少千米?(2)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他骑行了40分钟,骑行了多少千米?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数学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
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
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
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我今天要教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一章。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如何计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以及如何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够运用基本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而路程和时间是影响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如何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以及如何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过程中,我会使用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章节,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白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与速度、时间和路程有关的图片和图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这个章节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路程、时间和速度。
然后,我会讲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接着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练习如何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白板和粉笔清晰地写出速度的公式,以及如何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的步骤。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学习这个概念。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
这些题目将包括根据给定的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以及根据给定的速度和时间计算路程。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思考这个章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他们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索与速度、时间和路程相关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其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这个公式是本章节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何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2.难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4.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他们对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3.计时器:准备一个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去学校的路程是多少?他用了多少时间?他的速度是多少?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路程、时间和速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5 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式;2.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3.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式;2.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1.看视频:通过观看备课视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2.配合练习:结合练习题目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3.小组讨论:围绕课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重点难点1.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式;2.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巩固。
2. 观看视频(20分钟)观看备课视频,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3. 讲解及练习(30分钟)3.1 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式1.提问:“什么是速度?”2.明确回答: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
3.引导学生计算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单位为米每秒。
3.2 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1.提问:“同样的路程,时间变长了,速度会怎样变化?”2.明确回答:时间变长,速度就会变慢;时间变短,速度就会变快。
3.引导学生进行速度计算练习,掌握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扩展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运用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10分钟)围绕课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个整体性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相关的问题,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主要讲述了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概念: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学生来说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行程问题中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运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行程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和解题思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些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路程、时间和速度是什么意思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行程问题的一般解法。
教材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时间和速度的相关知识,对行程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行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掌握行程问题的一般解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以及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实际情境材料:准备一些实际情境的材料,如图片、故事等,用于引入教学。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小明骑自行车、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详细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行程问题的一般解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能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尺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关系。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2.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和思考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
3.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速度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如何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引入行程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初步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行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行程问题,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初步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行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行程问题,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理解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的行程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10分钟,小红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请问小明和小红谁跑得快?”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行程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每小时行驶6公里,问他去公园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的行程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2.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3.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应用【教学重点】1.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2.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教学难点】1.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应用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汽车行驶、学生跑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都有哪些共同的元素?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场景中都有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元素。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
三、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四、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举例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进行解答。
2. 学生解答后,教师对答案进行点评,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与路程、时间与速度有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2012)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路程、时间与速度。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将会准备一些图片和实例,以及一些练习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准备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然后,我会详细的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晰的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运用路程、时间和速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知识。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内容,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路程、时间与速度复习》导学案
学习内容:路程、时间与速度复习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自己能够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2.能够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84×2= 90÷5= 5×14= 30÷6= 4×17=2.我会填。
(3分)
路程=○速度=○时间=○
二、基本练习。
1.填一填。
Array
2.
3.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得数。
②如果小明想10分内到校,那么他每分最少走多少米? 三、综合练习。
1.列竖式计算。
310÷30= 254÷60= 400÷50= 450÷90= 785÷70=
2.算算我是几。
○ = ○ =
3.小明家距离学校840米。
小明上学每分钟走60米。
①小明从家走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4.有一份稿件共3600字,小新每分可以打90字,他用多长时间可以打完这份稿件?
四、学习体会:说说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能用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2.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3. 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路程、时间和速度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讲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问题分析、解答及口头表达能力。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导入”和“案例分析”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关系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5 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速度=路程÷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手段,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及关系2. 速度=路程÷时间公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速度=路程÷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速度=路程÷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发现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路程÷时间公式。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速度=路程÷时间公式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速度=路程÷时间公式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一道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实际问题,并解答。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关于路程、时间、速度的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1. 教学优点: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设计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某些学生的关注不足,导致他们没有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环节,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影响教学效果。
路程、时间与速度(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2.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3. 应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路线。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学校到家的路程有多远吗?你们平时上学、放学需要多长时间呢?(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路程、时间与速度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
2. 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定义(1)教师出示定义,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
路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长度。
时间:物体运动所花费的时间。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2)教师举例说明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概念。
3. 讲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有什么关系?(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有什么关系?(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当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有什么关系?(6)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4. 应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关键步骤。
(4)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路程、时间与速度-北师大版(2012)一、学习目标1.掌握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路程、时间、速度。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内容1.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2.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3.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1.路程、时间、速度的概念;2.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
四、学习难点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学习方法1.听讲、思考;2.带着问题学习,学会提问;3.合作学习,探讨解题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路程、时间、速度的知识。
那么,你们是不是想知道这些概念是什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 学习新知识(1)路程的概念“路程”一词是由“路”和“程”组成的,它指的是物体在空间移动所经过的路径长度。
用符号 S 表示,单位是米(m)。
(2)时间的概念“时间”指的是物体运动所消耗的时间。
用符号 t 表示,单位是秒(s)。
(3)速度的概念“速度”指的是物体飞行路程与飞行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符号 v 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4)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当已知两个量,就可以用公式计算出第三个量。
•路程公式:S = vt•时间公式:t = S/v•速度公式:v = S/t3. 拓展练习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参考实例,自己完成练习 2 和练习 3。
4. 实践应用题目一张同学骑自行车从家骑到学校,总共耗时 15 分钟,这段路程有 2250 米,求张同学的速度。
解析:将时间改为秒,得到 t = 900 秒;将路程改为米,得到 S = 2250 米。
那么,就可以用速度公式 v = S/t 计算出张同学的速度了。
答案是 2.5 米每秒。
题目二小明要从 A 地到 B 地,小轿车的速度为 80 千米每小时,途中平均每小时要休息一次,休息时间为 15 分钟,求小明到达 B 地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解析:平均每小时要休息一次,休息时间为 15 分钟,即 0.25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