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练习:第三部分 专题二 散文阅读 (2)
- 格式:doc
- 大小:45.87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二散文阅读高考专题复习·语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页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三种意识。
一、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大致了解散文结构,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暮雨乡愁张清华一个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落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出咕咕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流逝对自己的无情抛掷.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一个人在冷雨中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对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做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然而这也终究改变不了那份执着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理解词语含义题)第三段画线句中“天道”和“人道”的含义各是什么?答:解析:解答本题,要将句子放在段落中分析,即使用结合语境法.从“悲号”“命运”“凡胎的肉身”“人生代代无穷已”“宿命”“感伤”等可知,“天道”是指自然规律,指人最终都得死去,“人道”是指人的愿望,对世界的留恋.答案:“天道”指人一定会走向死亡的自然规律;“人道”指人对世界的留恋.2.(理解句子含意题)文章结尾写道:“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答:解析:作答本题,要运用抓关键词法.首先是“旅人”,既指旅行在外的人,又象征每一个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人.其次是“她”,指依恋和追忆中的故乡.再次是“越来越远”,既指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走越远,也指人生路上距离曾经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最后是“越来越近”,指坦然地走完人生,魂归故里.答案:“旅人”既是指旅行在外的人,也象征着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行越远,其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就会越来越强烈.而每一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自己曾经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而且无法回头,但他会心怀释然,坚定地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直至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二、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树的记忆宋烈毅有人从外地来,趁着夜色摘取人行道上树的种子.他们要把这些树种带回家乡去种.我看见路灯下这些沉默的绿化树似乎比以往更加顺从.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绿化树,它们总是清一色地站立在街道两旁,吸着这个城市的噪音、灰尘和尾气.如果没有这几个外乡人的到来,它们身上也许什么故事也不会发生.在它们生存的地方,它们的繁殖遭到遏制.现在,有一些事情要在它们身上发生,有人要带着它们的种子去旅行.他们是从外地来的陌生人,我想象不出他们乘的是何种交通工具,但我希望他们坐火车回去,带着鼓鼓囊囊的袋子,在夜里和他们的种子一起听着火车奔驰时的咔嚓声.一路上会有人不断地问他们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们会像回答我一样耐心,说是从另一个城市街道旁的树上摘下来的种子,说他们打算带回乡下去种.他们一路上对人们说着树的名字,可没几个人能记住,像我一样粗心.他们从外地进入这个城市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的.而在车站,他们下车,他们是否感觉到了这个城市某条街道上的树们在躁动,在低语?他们只和这个陌生城市的某条街道,以及街道上的某种树发生着关系,他们不是来此旅行的,他们不关心这个城市的风景.就像探望某人,急匆匆地下了车就直奔那个人的住处,而他们没带任何礼物.而今晚这些人行道上的树们非常顺从.他们收获了数不清的种子,连同打下来的树枝都装在了袋子里.笼罩着这条街的是一种异常静谧的气氛,这似乎让人觉得今晚有些不同.我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植物的某种气息了.树木似乎是在安静地站立着等候他们一路走过来打下它们的种子,树从来就无法走开.如果他们不来,这些树们的种子会在一阵大风过后洒落一地,在水泥路面上无法发芽也无法生根,这就是这些树们的命运.这是些非常好的树,他们说.而这些也是没有故事的树,除了今晚他们的到来,树们多了一些记忆.关于它们,这些绿化树,我的记忆是和绿化工、浇灌车联系在一起的,我知道绿化工每日的养护,水龙头很粗,水量很大.他们的皮水管子我小时候玩过,捏住它的口子,水柱就会变成水花,直至我能看到水雾里的彩虹.我知道,我对这种绿化树的认识从今晚开始了,我无法制止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以这个城市居住者的身份来打量和观察它,直到让它深入我的生活内部.而先前呢,在这种树出现以前呢?我对于街道上的树的记忆是和法桐有关的.曾几何时,这条老街上栽满了法国梧桐树,这是一种在炎炎夏日可以给我们带来浓荫的悬铃木.能被叫作老街的,应该是种着只属于它的老树的.我怀念在这条老街上我所度过的那些在悬铃木的飘絮里变得不同寻常的春日.现在,我只要轻轻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它们那些黄色的球果碎裂开来,不需要我们去吹,那些毛絮就会漫天飞舞.悬铃木飘絮,便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有悬铃木的老街,季节是分明的.而现在呢?人们彻底翻修了街道,在两旁换上了这种没有毛绒、种子无法飞行的树,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悬铃木要好的绿化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关于它的记忆,我的脑海是一片空白.我们要同它们一起生活多少年才会建立起一种心灵感应?对于这种树,我是陌生的.对于这个有人从远方来摘取树种的夜晚,我也是陌生的,我仿佛是一个陌生人来到了一个陌生城市的街道上,我几乎就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街道上,这些树们静静地等着一群异乡人来摘取它们的种子,它们在此处扎根没多久就开花结籽了,而我似乎还没有适应.这是个有些不寻常的夜晚,我需要重回那条曾经站满了悬铃木的街道,来来回回地走很多次,才能面对这个有些陌生的城市、夜晚、街道和它们的树.(有删改) 3.“我”所在城市的绿化树经历了哪些遭遇?请简要概括.答:解析:先确定答题区域为文章的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再从中找出关键语句如“它们总是清一色地站立在街道两旁,吸着这个城市的噪音、灰尘和尾气”“在它们生存的地方,它们的繁殖遭到遏制”“在两旁换上了这种没有毛绒、种子无法飞行的树”;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整合出答案.答案:①绿化树站立在街道两旁吸收城市的噪音、灰尘和尾气;②种子落在水泥地上,繁殖遭到遏制;③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随意更换它们;④种子被随意采摘并被带到乡下.4.“我”为什么会感觉居住的城市变得陌生?请结合文意作答.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倒数第二段.这一段讲到了“我”对老街上法国梧桐的记忆,“我”对代替法国梧桐的绿化树的印象等.“变得陌生”一般是因为不熟悉或事物发生了某些改变等,考生围绕这些答题即可.答案:①由于街道翻修,新的绿化树取代了老街上熟悉的法国梧桐,新的绿化树还没有深入“我”的生活内部,让“我”失去了对居住的城市的亲切感;②“我”原有的记忆是和老街上的法国梧桐树有关的,它们的消失,也让“我”失去了对城市的记忆;③“我”和新种的绿化树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心灵感应,由此带来对树和城市的陌生感. 5.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1)能被叫作老街的,应该是种着只属于它的老树的.答:(2)有悬铃木的老街,季节是分明的.答:解析:理解句子的含意,要注意联系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1)句,“种着只属于它的老树”主要指老树与老街互相依存、见证彼此成长历史的关系.(2)句,从上文看,老街上的悬铃木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形态,让人们感受到季节的变化.答案:(1)老树和老街一起成长,它们相互依存,老树见证了老街的历史.(2)春天,悬铃木毛絮飞舞;夏天,悬铃木又带来浓荫.不同的季节悬铃木有不同形态,让人明显感受到季节的变化.6.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答:解析:作答本题,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中写到了新栽的绿化树,到城市里来的“陌生人”、记忆中的老街以及老街上的法国梧桐树.对以上人和物,作者有着不同的感情.考生可结合一些抒情句等探究其丰富的感情.答案:对城市里绿化树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到城市里来的“陌生人”命运的关心;对随意更换老街上的绿化树,致使城市“失去记忆”行为的谴责;对以前长满法国梧桐、季节分明的老街的深深怀念.。
专题二 真题精练——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4.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2015·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核心突破四赏析表达技巧-—答准技巧,夸尽效果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
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方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
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艺术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修辞方法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这九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
(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方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他2001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媒人于一身,2010 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
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一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
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
仅此而已。
”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门的空间“放空” 自己。
“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
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
”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
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
谢有顺是70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
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
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入广袤的大自然。
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
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着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讲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
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的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
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
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
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可以持续下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观”。
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炉雪雪小禅2010年8月,我接到写《裴艳玲传》的任务。
那年八月,人生仿佛沉到谷底,握在手中的时光仿佛俱是碎片,片片都能把人扎得疼出声来。
很长时间,我把自己一个人与世隔绝了,不再写一个字,不与任何人联系。
每天骑自行车满城乱逛,从天亮到天黑。
不知到哪里去,也不知与何人说,真正的疼痛——更与何人说?有些决绝只有自己知道,有些疼痛只能埋在心底。
这时,省委宣传部与省作协决定让我写《裴艳玲传》。
我有犹豫。
接到电话我就拒绝了:“我不写……”一怕写不好,裴先生本是一代宗师,文武昆乱不挡的梨园翘楚,在戏曲界是铿锵作响的玫瑰。
二是情绪低到极点,只想安静地待着,甚至想去深山古寺隐居,已然彻底厌倦了和人打交道……但几天之后我还是接了——我喜欢戏,从小就是戏迷,对戏曲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感觉,我的家乡霸州亦是戏曲之乡,我还票几口程派,能为裴先生写传,也是我的福分。
我来到先生身边,一跟三年。
三年光阴,朝霞裹云一般,想起来都是珍珠点露,不自知间,已熏染得一身傲骨风姿,却又知低调谦逊之美。
陪先生去演戏,香港、台湾……每个城市,每到一处,俱是人声鼎沸,鲜花掌声。
先生仍然冷静,唱好每一出戏,戏里是天,是命,是根,是魂。
我见先生演那一个个英雄男儿:钟馗、林冲、武松……一身豪气,悲愤孤傲。
我也陪先生吃饭聊天,那样的大家,粗衣布衫,粗食淡饭,几瓣大蒜是最爱,清淡日子中只言艺术。
有一次深夜提及挫折伤害,先生说她被孤立过,几十人买好机票去台湾演出,忽然全不去了,只剩她一个人。
那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一杯普洱茶已经凉了,先生说得平静,我听得耳热心酸,珠泪潸然……她却如风过耳际般清远了,只言都已过去,哪有过不去的坎儿,攻击你是因为你优秀,关键是你如何把挫折与伤害做成一朵小花,然后别在你的衣襟上。
那天深夜,只有我和她。
还有,窗外孤独的风和我们的脚下卧着的五六条小狗。
有时候我们彼此看一眼,眼神交汇的刹那,一切明了——每个人都是在黑夜中大雪纷飞的人,每个人活着,都没有同类,但都在努力寻找着同类。
2018届二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江苏)一、叙事写人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先父刘亮程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地喘气。
看他弓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一句话。
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
听他咳嗽,大口喘气——这就是数年之后的我自己。
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
一如我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
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
父亲在前面趟路。
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40岁时该做什么,50岁、60岁时要考虑什么。
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
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我活得比你还老的时候,身心的一部分仍旧是一个孩子。
我叫你爹,叫你父亲,你再不答应。
我叫你爹的那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37岁。
我想,我能过去这一年,就比你都老了。
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
那时想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
你给我童年,我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我的女儿只看见过你的坟墓。
我清明带着她上坟,让她跪在你的墓前磕头,叫你爷爷。
你这个没福气的人,没有活到她张口叫你爷爷的年龄。
如果你能够,在那个几乎活不下去的年月,想到多少年后,会有一个孙女伏在耳边轻声叫你爷爷,亲你胡子拉碴的脸,或许你会为此活下去。
但你没有。
我需要一个父亲,在我成年之后,把我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我。
就像你需要一个儿子,当你死后,我还在世间传播你的种子。
你把我的童年全带走了,连一点影子都没留下。
我只知道有过一个父亲。
在我前头,隐约走过这样一个人。
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土。
我的有一声追上他的声。
我吸的有一口气,是他呼出的。
你去世后我所有的童年之梦全破灭了。
剩下的只是生存。
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遗失的寒冷张亚凌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岁月。
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
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
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
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
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
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盖。
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布单子,怕将褥子弄脏了。
我呢,只带了褥子和被子,压根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铺在地上。
于是我就满学校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
结果是:我的床铺比两边同学的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
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的,很潮湿。
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
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
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
抗击了半天寒冷好不容易才入睡的我,常常又被寒风刺醒。
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衣服且蒙住了头。
我从没有向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跟父亲说:“这娃书念的,成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
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落笔/落照剥削/瘦削不堪靡靡之音/风靡一时B.刹那/古刹累赘/果实累累强弩之末/强人所难C.佣工/佣金攒射/万头攒动解甲归田/解囊相助D.殷红/殷切绰约/绰绰有余擢发难数/数典忘祖【答案】A【解析】(A落笔/落照都读(luò)剥削/瘦削不堪都读(xuē)靡靡之音/风靡一时都读(mǐ) B.刹那(chà)/古刹都读(chà)累赘/果实累累都读(léi)强弩之末读(qiáng)强人所难读(qiǎng) C.佣工(yōng)/佣金(yòng)攒射/万头攒动都读(cuán)解甲归田/解囊相助都读(jiě) D.殷红读(yān)殷切读(yīn)绰约/绰绰有余都读(chuò)擢发难数/数典忘祖都读(shǔ))2.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曰歌声粗犷A. shǐ zī cháng cháo kuàngB. shì cǐ cháng kē guǎngC. shì cǐ táng cháo kuàngD. shǐ zī táng kē guǎng2.B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禅让阐明嬗变煽风点火潸然泪下B.庇荫纰漏毗连筚路蓝缕蚍蜉撼树C.侍奉对峙吞噬恃才傲物舐犊情深D.湍流祥瑞揣摩惴惴不安气喘吁吁3.[答案] D[解析]〕A项“禅”和“擅”均读“shàn”,“煽”和“潸”均读“shān”,“阐”读“chǎn”;B项“庇”“筚”均读“bì”,“纰”读“pī”,“毗”“蚍”均读“pí”;C此项“侍”“噬”“恃”“舐”均读“shì”,“峙”读“zhì”;D项“湍”读“tuān”,“瑞”读“ruì”,“揣”读“chu ǎi”,“惴”读“zhuì”,“喘”读“chuǎn”,D项读音各不相同,所以选D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4、D【解析】本题从辨析形近字的角度设题来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芦草之思王巨才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中,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
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知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
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
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
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
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
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
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
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⑤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
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
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
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
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茶熟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
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
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
⑥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
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
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
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
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
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
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
⑦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
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
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⑧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
⑨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特定指向信息概括题)第④~⑦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
答:解析:要仔细阅读第④~⑦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草”上。
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
答案:四个方面:①芦叶可以包粽子。
②芦秆可以编炕席。
③苇秆可以做成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
④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2.(主旨概括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题的理解。
答: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散文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从标题看,本文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一定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
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是赞颂“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的。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
本文是一篇咏物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
在作者笔下,“芦草”在家乡人眼里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很有用,能使家乡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
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和芦草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
二、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谁说春色不忧伤迟子建在我的故乡,十月便入冬了。
雪花是冬季的徽标,它一旦镶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强悍的统治开始了。
虽说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不同和季节差异,四季的长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长。
而我们那儿,最长的季节是冬天。
它裹挟着寒风,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
人们在呼号的风中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
你走在户外,男人的髭须和女人的刘海,都被它染白了。
所以北国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话世界的人,他们中谁没扮过白须神翁和白毛仙姑呢?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炉火烤得力气弱了,被冬日单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了,谁不盼着春天呢?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
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隐约的气息了。
连续几个晴天后,正午时屋檐会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那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屋顶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人们看见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着喜悦的光影。
但别高兴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就不见了。
寒流的长鞭子又甩了出来,鞭打得人还不能脱下冬衣。
人们眼巴巴地看着屋檐滴水时凝结的冰溜儿,就像望着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动人的旋律弹奏。
到了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顶露出了本色,红瓦的现出热烈的红色,青瓦的现出深沉的钢青色,这时春天的脚步真的近了。
雪花隐遁,天空由灰白变成淡蓝,太阳苍白的面庞有了暖色,河岸柳树泛红,林中向阳山坡的达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们饲养的家禽,开始在冬窝里频频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第一口湿泥,做自己的口红。
这时的春天怎么说呢,是婚日的盛装的新娘,呼之欲出了!到了五月,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所有的生命都荡漾在它明媚的波涛里!地上的草,林中的树,园田的菜圃,呈现着一派娇嫩的绿;山间原野的花儿,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蓝的如宝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珍珠,金黄的如琥珀。
这时窗缝的封条撕下来了,门上用于抵御寒风的棉毡也取下来了,人们换下棉衣棉裤,家禽们又可以寻觅园田肥美的虫子,作为它们的小点心了!但这样的春色,也许过于寻常,并没有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我对最美春色的记忆,居然与伤痛联系在一起。
那年5月3日,爱人在归乡途中车祸罹难,我赶回故乡奔丧。
料理完丧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绿满枝的时候。
姐姐见我很少出门,有一天领着孩子,拉着我去堤坝走走。
太阳已经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却觉得脊背发凉。
堤坝是我和爱人常去的地方,我们曾在河边打水漂,采野花,看两岸的山影、庄稼和牛羊。
我走下堤坝,看到几棵嫩绿的柳蒿芽,随手采了,那是我和爱人喜欢吃的野菜,把它用开水焯了,蘸酱吃鲜美无比。
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见了野花,白的,粉红的,淡蓝的,星星似的眨眼。
我没有采花,因为以往采回的野花,会放到床头桌上,照亮两个人的梦境。
想着爱人与这样的春色永别了,想着再无人为我采撷这大好春色,伴我入梦,我忍不住落泪了。
我怕姐姐看见,便朝茂密的柳树丛走去。
泪眼中的春色飞旋起来,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间与天堂之间绽放,那么迷离,那么凄美!四野寂静,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我最爱的词人辛弃疾,曾写过“春风不染白髭须”的名句。
是啊,春风染绿了山,染红了花,染蓝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们的白须白发染黑,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
但春风能染红双唇,让它在夜深时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
(有删改) 3.本文写春色,却从冬天写起,这有什么作用?答:解析:解答作用题,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就内容来说,从冬天写起,突出了北方冬天的特点:强悍、漫长;就结构上来说,写冬天为下文写春天做铺垫,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之情。
答案:突出北方冬天的强悍和漫长,为下文写人们渴盼春天做铺垫。
4.为什么说春天的到来是“最铺张”的?结合二、三两段简要概括。
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铺张”的含义是追求形式上好看,过分讲究排场。
其次要结合二、三两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春天怎样“铺张”,从“三月中旬”“四月初”“五月”这些时间名词可以看出,春天的序幕拉得很长;从“天空”“太阳”“柳树”“达子香花”“家禽”等的变化和“春天……呼之欲出了”的关键句可知,春天到来时,万物蓄势待发;从“春天波涛汹涌地来了”可以看出,春天来势迅猛,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序幕拉得很长;万物蓄势待发;亮相时热烈迅猛。
5.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解析:作答本题,应抓住最后一段中的关键语句,如“不能让岁月之河倒流”“隔着时空,轻唤你曾爱过的人”,考生据此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对爱人深切而真挚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