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政治热点关注民生推动和谐专项复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30 KB
- 文档页数:9
《关注民生民情构建和谐社会》说课稿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民生问题主要指的哪几方面,掌握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意义.等2.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政府的举措,一定程度上理解,支持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各种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政府的努力中得到勇气,信心和力量.二. 重难点的确定和依据:(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政府解决民生生问题的举措.其依据是:,对政府的举措有更深刻,系统的了解,从而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2)教学难点:体会政府的努力给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其依据是: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学生社会经验和理论知识也相当贫乏,加之学生平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 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其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发展,但却需要具体形象思维的帮助;加之其社会经验和理论素养的原因,对社会问题的把握有一定困难.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情景再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与体验,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四,教法学法运用:1,教法:依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现状,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为:(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分析,激励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分组讨论法.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3)活动探究法.利用阅读,提建议等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五,教学流程:设计理念:注重活动,淡化说教;关注认知,强化体验;表层切入,深层领悟.(一)导入新课.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把教材知识渗透到活动中去,从学生的知,信,行等方面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以获取知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的空间结合本课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这是一节初三政治专题复习课,复习的专题是民生问题。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引出新课视频、漫画。
所谓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表现---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
?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活动一:落实——课本知识点●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什么矛盾的体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分好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的比重。
在二次分配当中,要通过财政和税收,更加照顾困难群体。
1.联系书本相关知识2.体现的理念——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3.起点目的理念终极目标活动二:整合——问题的类型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相关的题目1.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篇幅更长、政策更实、提法更新、标准更高、速度更快。
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收入分配到“三农”问题……一项项民生措施,汇聚成了闪亮的民生新亮点……(1)党和政府努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2分)共同富裕(2)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原因)?(2分)(3)2010年,党和政府应该围绕哪些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请你出出主意。
(2分)2.【聚焦2010武汉两会】材料一:“两会”期间,1100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江城今年今年发展大计,其中养老、交通、住房保障、关注弱困难群体等问题分列议案首位。
材料二:武汉市2010年民生投入增加17亿元:(1)社会保障(2)廉租房(3)公共交通扶持、完善社区配套。
(1)民生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说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什么?(2)请你谈谈武汉政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分)(3)列举你所观察或了解到的当地的民生问题,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2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是什么?为什么?(1)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国的经济(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设计教师:孙丽教学年级:高中三年级课题名称: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45分钟(一)学生分析:高三学生在复习完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也就是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以增强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初步让学生明确我国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积极参与到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树立关注民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同时学会运用有关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在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课型:时政讲座(综合课)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线交流中,说“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教师设问:我国政府让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体现了我国政府什么样的理念?学生回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讲授课程: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板书)课堂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些可喜可贺的变化?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成绩让我们兴愤,让人们为之骄傲。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的。
坚持全面的观点,我们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当今中国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地方?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事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从心底里呐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背景资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1、国家重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哪些观点?(党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表明了什么?)(党中央重视“三农”问题体现了哪些道理?)【答案】⑴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⑷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⑸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你打算怎样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写出三条工作思路)【答案】⑴使城乡协调发展;⑵努力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⑶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⑷解决好就业问题;⑸建立社会保障体制;⑹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
3、假如你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需要提交三份与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提案”,你打算选择百姓关注的哪些热点问题?【答案】⑴解决农民工欠薪,关注农民工权益;⑵关注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⑶维护公平正义、树立司法权威;⑷关注职工再就业问题;⑸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平安工程;⑹重视信访,解民疾苦等。
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①减免农业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②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坚持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⑤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等。
4、请你列举社会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你如何解决,请提出建议。
【答案】A.⑴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⑵农民收比较低;⑶部分社会成员生活无保障,存在生活困难群体;⑷分配不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⑸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B.建议:⑴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⑵减免农业税,加大支农力度;⑶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⑷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⑸理顺收入分配制度,打击非法致富;⑹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集锦专题四聚焦校车安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背景材料材料一: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事故已致20死44伤。
2011年12月13日,江苏丰县校车坠河事故已致15人死亡。
材料二:2011年11月:11月27日,温家宝出席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他称已责成有关部门在一个月内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抓紧完善校车标准;做好校车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
要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对发生的恶性事故要依法严肃处理。
材料三、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接送幼儿、小学生的应是专用校车,还赋予校车三项优先权:交警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等。
二、【知识链接】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2、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他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此青少年应该受到特殊保护。
4、法律体现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
法律具有规范公民行为和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作用。
5、我国是一个负责的国家。
6、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重要地位7、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8、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9、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10、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11、作为青少年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会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用法律保护自己。
12、正确行使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13、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14、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文明上网。
中考专题《关注民生》一、时政材料点击:1、2012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人享有养老保障。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59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2、国务院要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了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等政策措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
西藏将实施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
3、教育部、全国妇联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意见》,明确留守儿童在基础设施、营养改善和交通需求方面享受优先待遇。
4、2012年底,在青岛市委的领导下,一批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需要得到解决,青岛市27项惠民工程圆满完成。
二、中考例题解析2011年德州市中考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和保障民生,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举措。
我们党为什么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3分)⑴⑵⑶2012青岛市中考题关注家乡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本题满分为8分)2011年青岛市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2件实事如期完成。
2012年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关注民生,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
为贯彻党代会精神,把关注民生落到实处,青岛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校车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今年新学期将首先对农村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配置600辆“大鼻子”校车,并实施政府补贴,以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
41.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谈谈青岛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解决农村校车问题?(4分)⑴⑵⑶⑷42.为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请从为社会做贡献角度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做?(3分)⑴⑵⑶三、沙场点兵案例分析:关注基尼系数(本题满分8分)基尼系数反映一个国家内贫富的差距。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集锦专题十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一、背景材料材料一:2011年6月15日至7月8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展览以西藏和平解放60年为主线,分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幅改善的人民生活”、“西藏的明天更加美好”四个部分。
展厅内,500余幅图片、图表以及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实物、生动新颖的多媒体演示,向观众生动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充分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前景。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2011年12月16日电(记者李寒芳)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协会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
贾庆林指出,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是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
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主张通过两岸协商谈判,逐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材料三:兵团新闻网阿克苏2012年2月11日电(王梅)一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为统领,在全团范围内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和“三个离不开”思想。
二、知识链接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即“一国两制”。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关注民生共建和谐》导学案学案洛阳市第26中王俊本节课属于初三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结束后,进入第二轮时政热点专题学习的一节课,对于时政热点的学习,基于没有现成的教材,且时效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需要老师自己编写教材,并找到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效率高的一种课堂模式。
希望和各位老师一起探讨,多谢批评指正。
(一)提供给学生的导学案基础知识的自我检测: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2现阶段国家的主要矛盾是3我国目前实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是4 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国家的主人。
6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10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
11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民生热点的预知知识:1.当前还存在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买房贵;就业形势严峻,再就业压力相当突出;社会保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收入分配不均衡;分配不公,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等。
2.我们身边存在这些突出的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①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③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④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
3. 列举近年来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取消农业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休假制度;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表明了什么?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国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⑥我国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 党和政府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②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④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⑥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⑦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党和政府应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建议、途径)①要解决民生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增强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民生问题的概念、特点,认识民生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 民生问题的概念、特点2. 民生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3. 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教学难点:1. 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 民生问题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民生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民生问题的概念和特点a. 民生问题的定义: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
b. 民生问题的特点:广泛性、普遍性、紧迫性、复杂性。
2. 民生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a. 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导致劳动力素质下降,影响经济发展。
b. 影响社会稳定: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c.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
3. 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a.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c.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
d.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反思自己在民生问题上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了解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的民生问题。
2. 撰写一篇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建议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民生问题的概念、特点、影响和解决途径,使学生了解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政治民生的概念,掌握我国政治民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民生观念,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教学重点:1. 政治民生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2. 分析我国政治民生的特点和现状。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民生问题。
2.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政治民生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政治民生的理解。
2. 教师总结:政治民生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政治民生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2. 讲解我国政治民生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
3. 分析我国政治民生的发展历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2. 案例二:我国医疗改革中的民生问题及解决途径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民生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政治民生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政治民生有哪些主要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案例分析(续)1. 案例三:我国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2. 案例四:我国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民生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认为哪些民生问题最为突出?2.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民生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2012 最新版初中政治全程复习课件:专题2 始终关
注民生促进社会
假如您是武汉市民,您为这座城市的民生幸福指数打多少分?《武汉晚报》参与发起的武汉民生贡献推选活动,展开为期十天的大型民生问卷调查,听取您对幸福生活的解读和建议。
假如你是一名武汉市民,请你参与:(1)请你分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为目标,号召全社会努力共建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终身型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打造民生幸福城市。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市委、市政府为什幺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2)请你补充
此次调查涉及住房、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请结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补充完成调查的领域,并对其做出简要说明。
(3)请你参与
2010 年7 月22 日,武汉100 多个
社区的居民用鲜花拼摆出“幸
福武汉”字样的巨幅“幸福之
花”,寄托对城市发展和生活
幸福的美好愿望。
请从民生的角度,为建设“民生幸福武汉”提几条建议。
【解析】本题以2010 年《武汉晚报》参与发起的武汉民生贡献推选活动为背景,以实践探究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民生问题。
第(1)问主要考查了“解决。
专题一:关注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一、【热点素材】1.2009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
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2.关键词:四个必须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3.关键词:目前困难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
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4.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确定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精选文档★2012 年中考政治热门关注民生推动和睦专项复习教学设计2012年中考思想道德热门专题集锦专题六关注民生推动和睦一、背景资料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林建:“‘十二五’时期,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人民民众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更为充足,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应当讲更为齐备,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为完美。
”新华网北京12 月 27 日电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1 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赔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动改革花费首降、食品安全事件屡次引起关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遨游”、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 、扶贫标准上浮为 2300 元、 P2. 5 归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二、与教材知识的联合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办理改革、发展、稳固的关系。
3、社会主义实质。
4、社会公正正义。
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和1 / 9富饶 10、花费者权益三、命题角度1.目前我们还面对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①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派、教育、医疗、住宅、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民众亲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 政府重视民生问题表现了教材哪些看法 f①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最广大人民民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饶是社会主义的根来源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就;③表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性;④正确办理改革、发展、稳固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保护社会公正正义,保持社会稳固,促使社会和睦。
3.最近几年来我国正采纳了哪些主要举措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正正义?①合理调理收入分派②采纳踊跃的就业政策。
③成立和完美城镇和乡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去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贴标准;⑤成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合用房制度;⑥加速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减小城乡差距等。
2012年中考政治热点关注民生推动和谐专项复习教案2012 年中考思想品德热点专题集锦专题六关注民生推动和谐一、背景材料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林建:‘十二五’期间,民生工程的投入(支出增幅)每年不低于16%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的保障更加充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该讲更加完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完善。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1 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正补偿改写行政强拆历史、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费用首降、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引发关注、税法修改惠及工薪阶层、养老保险实现全国“漫游”、千万套保障房力保“住有所居”、扶贫标准上调为2300元、P2. 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国务院出台校车安全条例。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社会主义本质。
4 、社会公平正义。
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监督权7、网络建设 &社会责任感9、共同富裕10、消费者权益三、命题角度1. 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哪些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 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f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3. 近年来我国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4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对温总理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②公平正义能更好地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③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 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国家: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社会: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个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 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从国家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发扬民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青少年角度: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7. 请为解决“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 些金点子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实现?金点子;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三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反映渠道:①我们可以采取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②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我们可以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等方式。
8. 当前我们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公平的因素或现象?答:①收入差距贫富悬殊过大;②城乡教育发展投入不均衡;③某些制度不合理不健全;④社会腐败现象严重等9. 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是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答: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④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等。
10. 从卫生部获悉:我国正抓紧制订“健康中国2020 ”战略规划。
“健康中国2020”战略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以解决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适宜技术,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
(1)你认为实施“健康中国2020 ”战略有什么意义?(2)结合当地情况,你认为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受益者,人民群众应该怎样积极响应?答:(1)有利于提高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我国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
(2)人民群众应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如晨跑、冬季长跑运动等;应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远离不清洁的食品。
11. 总书记、总理和网友亲切交流说明了什么?(至少从三个角度说明)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党中央重视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等等。
12. 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保障民生的法律。
谈谈颁布这些法律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①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④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3. 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答:①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②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力口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政府: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和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很好执行,用法律手段来重建我们的诚信体系,来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乃至各个方面的安全。
④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法规来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食品认证制度,通过认证的合格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度。
⑤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此类事件的治本之策。
为此,国家要切实加强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4. 企业、消费者、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答:企业:有利于企业提高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消费者:关心商品质量,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国家:重视商品的质量,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提升国际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社会和谐。
15. 国家对双汇瘦肉精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作出严肃处理,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①依法治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以人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体现。
④是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⑥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16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答: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等。
17 、请你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两条建议?答:(1)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食品立法,加强监督监管。
(2)生产者、销售者应诚信经营,杜绝假货。
(言之有理即可)18.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请你提出合理建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完善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生态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社会方面: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