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和改性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7.84 KB
- 文档页数:5
收稿日期:2008-05-23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70561059)。
作者简介:杨晓泉(1965—),男,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蛋白质改性及分离。
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杨晓泉(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系统阐述了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酶法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白质改性技术在大豆蛋白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改性中图分类号:T Q 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08)03-0037-08Progress i n the Study on M od i f i ca ti on Techn i ques of Soy Prote i nYAN G X iao -quan(Research Center of Food Pr otein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yste matically revie ws the recent devel opments of the modificati on techniques in the s oy p r otein p r ocessing,including the physical,che m ical and enzy matic methods,and als o its relati on t o the functi onality of s oy p r otein .The app licati on po 2tentials of the modified s oy p r otein in s oy p r otein p r ocessing industry are als o discussed .Key words:s oy p r otein;functi onality;modificati on 我国有长达数千年的大豆食用历史,大豆蛋白一直是我国居民膳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报告, , , ,一.产品概述及国内现状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为人们所认识。
继1999年10月26日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大豆蛋白的健康声明,即“每天摄入包含25克的大豆蛋白的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可以明显地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以来,大豆蛋白及其制品成为众多食品机构的研究及开发热点。
此外,大豆蛋白还有许多优良的功能特性,因此它们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体系,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肉制品,这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大豆营养价值高,可代替部分动物蛋白;二是多数大豆蛋白制品具有乳化性、持水性,通过结合脂肪和水分,减少肉制品的蒸煮损失,防止脂肪析出;三是以蛋白质含量计,大豆蛋白制品是最便宜的蛋白质。
所以,大豆蛋白应用在肉制品中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大豆分离蛋白(SPI)应用于肉制品,既可作为非功能性填充料,也可作为功能性添加剂,改善肉制品的质构和增加风味,充分利用不理想或不完整的边角原料肉。
大豆分离蛋白本身价格较高,但应用到档次较高的肉制品中,由于其功能性较强,即使使用量在2%~25%之间,就可以起到保水、保脂、防止肉汁分离、提高品质、改善口感的作用,同时还可延长货架期。
大豆分离蛋白粘度随浓度的增大而显着增加,通常在 12%时就开始形成凝胶。
虽近年来国内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技术跟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产品品种少,一般只能用于肉糜状肉制品,很难用于乳制品和肉制品注射过程中,乳制品和块肉制品注射生产所需分离蛋白一直都依靠从国外进口。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关键生产工艺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一些先进的改性工艺还没有应用到生产中。
依据原有的分离蛋白生产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的酸沉剂和中和剂、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并运用蛋白酶对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生产出多功能、多品种、高质量的大豆分离蛋白系列产品,以适应各应用领域的需要,满足市场对功能性分离蛋白的需求,是我们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报告摘要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在食品和乳品行业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通过简要介绍大豆分离蛋白以及它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而研究它在食品、乳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从大豆分离蛋白的物理化学特性来看,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稳定性以及抗氧化等特性。
而且在与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中,它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它失去乳化效果。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以抵抗氧化反应,抑制食物的变质和腐败,延长食品的贮藏期。
最后,本文总结了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乳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研究可以使用大豆分离蛋白达到更多的应用功能。
Introduction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Applications in Food IndustrySPI is widely used in food industry due to its functional properties such as emulsification and foaming. It has been used as an emulsifier to improve the texture and stability of food emulsions. In addition, its foaming properties have been used in cake mixes to improve the tex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cake. Moreover, its emulsifying and foaming properties have been usedto improve the flavor and texture of ice cream and other dairy products. Furthermore, its emulsifying and stabilizingproperties has also been used to improve the texture and flavorof mayonnaise and salad dressing.Applications in Dairy Products。
398大豆分离蛋白提取与性能改善工艺研究进展黄国平1,2,孙春凤1,陈慧卿1,李国辉1,张志燕1,陈克平1(1.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南通光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61)摘要:大豆分离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从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性能改善三个方面综述了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碱溶酸沉法,性能改善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technology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HUANG Guo -ping 1,2,SUN Chun -feng 1,CHEN Hui -qing 1,LI Guo -hui 1,ZHANG Zhi -yan 1,CHEN Ke -ping 1(1.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2.Sun-Green Bio-Tech Co.,Ltd ,Nantong 226361,China )Abstract :The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 )is one of the few alternative plant proteins to animal proteins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is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Here is a review of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by -products for the extrac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with the alkali -solution and acid -isolation method .Key words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alkali -solution and acid -isol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TS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306(2012)17-0398-07收稿日期:2012-03-16作者简介:黄国平(1977-),男,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功能食品科学研究。
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一、引言大豆蛋白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和功能性特点的食品成分。
然而,由于其蛋白质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在食品加工中存在一些限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和应用范围,科学家们开展了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的研究。
二、大豆蛋白的结构和特性大豆蛋白是一种高分子复合物,由多种蛋白质组成。
其结构特点包括多肽链的交联、亲水性基团的分布以及次级结构的影响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以及凝胶形成能力等。
三、常见的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1. 酶法改性酶法改性是将酶作用于大豆蛋白,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质。
例如,蛋白酶可以降解大豆蛋白的长肽链,提高其溶解性和乳化性。
酶法改性不仅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还能改善其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2. 酸碱处理酸碱处理是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大豆蛋白的电荷性质。
酸性处理可以降低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并增加其凝胶形成能力。
碱性处理则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大豆蛋白的功能改性效果显著。
3. 热处理热处理是将大豆蛋白在高温下加热,改变其分子结构和功能性。
通过热变性、热交联等反应,可以显著提高大豆蛋白的凝胶形成能力和稳定性。
热处理技术在大豆蛋白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的应用1. 食品工业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可以提高食品的质地、口感和储存稳定性。
例如,将经过酶法改性的大豆蛋白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可以提高乳化性和稳定性,改善乳制品的品质。
2. 医药健康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在医药健康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医药载体。
例如,将经过酸碱处理的大豆蛋白应用于药物的包裹和缓释,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3. 环境保护大豆蛋白功能改性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可以制备出具有吸附能力的材料,用于水处理和废物处理。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殧殧殧殧进展评述大豆分离蛋白接枝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王小洁王荣民*何玉凤何乃普裴菲(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730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64002)与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11GKCA017)资助2010-09-09收稿,2011-01-10接受摘要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和新材料发展的日益重视,大豆分离蛋白由于其生物可降解性、营养价值高、对人体与环境无害、来源广泛等特点而倍受关注。
本文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接枝改性方法及在食品添加剂、包装膜和医用外敷膜材料的基料以及化妆品中的应用,并综述了国内外在改善膜的应用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改性食品添加剂膜材料Advanced on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y Protein Isolate Wang Xiaojie ,Wang Rongmin *,He Yufeng ,He Naipu ,Pei Fei (Key Laboratory of Eco-Environment-Related Polymer Material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Polymer Materials of Gansu Provinc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in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soy protein isolate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biodegradabl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igh nutritional value ,nonpoisonous ,readily available from an abundant renewable resource ,and so on.The modif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isolated soy protein in food additives ,cosmetic additives ,packaging films and medical external films were introduced briefly.The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 application performances of the film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were also reviewed.Keywords Soy protein isolate ,Modification ,Food additives ,Membranous materials 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我国东北、华北、陕、甘、川及长江下游地区普遍种植。
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研究进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27-31F00dandNutritioninChina王中江,王晶,李杨,齐宝坤,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摘要: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及功能性质,并且对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包括物理、化学、酶和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概述改性手段对大豆蛋白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蛋白;改性;结构;功能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远高于其他谷类食品。
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为较丰富,是一种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
蛋白的功能性质包括蛋白凝胶、分散相、蛋白溶液等性质…。
蛋白质的亚基组分皿。
和结构∞1都会影响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特性。
人为地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改变和修饰即为蛋白改性。
通常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为了改变蛋白质大分子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修改氨基酸残基和多肽链之间的结构的方法,同时达到保留营养价值的同时能够改善其功能特性的目的H1。
因此,本文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组成和功能性质,并且综述了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的分类与研究的进展。
1性高于a亚基和a7亚基㈨。
综上所述,B-大豆伴球蛋白中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于各个亚基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的。
2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可分为水合特性、乳化特性、流变和质构性能3个方面¨0|。
大豆蛋白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大豆蛋白因功能特性不同应用在不同的食品体系。
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和持水持油能力的大豆蛋白用于肉制品,如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西式火腿肠。
大豆蛋白还可以加入到饮料、乳品等液态食品中,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由于食品加工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要求的不一致,为了获得较好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的蛋白质,选择适当的改性技术,以拓宽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大豆蛋白的结构与组成根据离心分离系数(即沉降系数)不同大豆蛋白3大豆蛋白的改性修饰技术为了加强或改善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能,达到提高营养利用率的目的,同时除去有害物质或抑制酶的活性。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必须氨基酸含量高,种类均衡,是人类获取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大豆分离蛋白(SPI )是大豆中主要的蛋白成分,主要由7S 及11S 球蛋白组成,是优质的植物蛋白。
SPI 具有一定溶解性、凝胶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
凝胶性是大豆分离蛋白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特性,在豆制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食品加工中应用较广泛。
目前,大豆蛋白改性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酶法。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进行了综述,揭示大豆蛋白构象改变对功能特性的影响,为探寻合理的改性手段奠定了基础。
1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法包括超声波、微波、超高压、加热、冷冻、机械等方法。
物理改性一般不会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只能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之间的聚集和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来改变蛋白质的乳化性、溶解性等特性。
物理改性虽然具有费用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改性效果及功能特性改善并不明显。
1.1超声波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通过超声波处理可使SPI 的粒径明显减小,进而增加蛋白与其他物质的作用面积。
但长时间的超声处理又会引起蛋白的聚集,影响蛋白与其他物质的作用面积,所以超声波处理SPI 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1]。
超声波对SPI 的作用在于超声波的空穴、机械作用和超混合效应[2]。
通过这些作用促使SPI 内部的化学键断裂并暴露出更多的反应位点,使SPI 在后续的处理中更易反应,进而增加大豆分离蛋白膜的乳化性、稳定性等[3]。
1.2微波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微波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其无法使化学键断裂,而通过能量的相互作用或介质、材料的变化展现[4]。
微波处理可以破坏维持SPI 空间结构的非共价键,使SPI 分子结构展开,使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提高,当微波处理时间过长时,展开的空间结构通过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重新聚集,所以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降低。
2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在蛋白质分子的侧链活性基团上的羧基、氨基、羟基等,通过人为的引入基团,发生包括水解、烷基化、酰化、磷酸化等反应;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电荷、水基团等方面,而达到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大豆蛋白改性及应用研究大豆蛋白是由大豆中提取的一种优质蛋白质,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含量和营养价值。
然而,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差、气味和口感不佳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因此,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和功能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大豆蛋白改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酶解改性、酸碱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等。
其中,酶解改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改性方法之一。
酶解改性通过在大豆蛋白中加入特定的酶,使其发生水解反应,并得到具有改性功能的产物。
通过酶解改性,可以调整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性质,从而改善其溶解度、乳化性、凝胶性等。
酶解改性可以通过改变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酶解条件等来调控改性产物的性质。
比较常见的酶包括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质素酶等。
酶解时间和酶解条件可以影响酶解程度和产物的性质。
经过酶解改性的大豆蛋白可用于制作乳酸菌饮料、果冻、冷饮等食品,其中乳酸菌饮料中添加酶解改性的大豆蛋白可以提高其口感和稳定性。
此外,酸碱改性也是一种常用的大豆蛋白改性方法。
酸碱改性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pH值,使其发生变性和溶解度的改变。
酸碱处理可以引起大豆蛋白的脱水、脱甲基化和部分水解等反应,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功能性质。
通过酸碱改性,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凝胶性、泡沫性、乳化性等。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方法来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比较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超声波处理、高压处理和电化学处理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物理状态和分子结构,进而改善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物理改性还可以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细胞结构和分子聚集状态,提高其乳化和凝胶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来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酰化、氨基化等。
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在大豆蛋白的分子中引入新的官能团,从而改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同时,化学改性还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乳化和凝胶性能。
总的来说,大豆蛋白改性可以通过酶解改性、酸碱改性、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等方法来实现。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大豆蛋白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具有丰富功能的植物蛋白,具有极高的生物学价值。
然而,由于大豆蛋白自身的一些特性,如溶解性差、颗粒不稳定性、氧化易性等,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对大豆蛋白进行了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对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法、物理法和化学法三个方面。
酶法是通过酶的作用,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常用的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物理法是通过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超声波等,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胺基反应试剂等。
大豆蛋白改性后,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宽。
首先,改性大豆蛋白可以用于增强食品的功能性。
例如,改性大豆蛋白可以用作乳化剂、稳定剂、胶凝剂等,提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其次,改性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高蛋白饮料、肉制品、豆制品等,并且可以改善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另外,改性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大豆蛋白改性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大豆蛋白的改性方法还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改性方法。
其次,大豆蛋白的改性机理还不够清楚,需要深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最后,大豆蛋白的改性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视,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改性方法。
总的来说,大豆蛋白改性研究在为大豆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可以使其在食品工业、生物材料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大豆蛋白改性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Jul. 2019 China Food Safety ·27·食事评论COMMENTS 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各种功能特性影响研究进展,生物酶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其作用安全性高,专一性强,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是常用的食品原料,其功能特性主要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胶凝性等,天然的SPI 在一些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粘度低、凝胶性差等。
目前常用的改性SPI 的生物酶种类较多,例如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SPI 经过酶作用后,蛋白内部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暴露到表面,使蛋白的疏水性增大,发生聚集效应,形成凝胶。
生物酶法改性能改善蛋白的各种功能特性,而且具有安全性高、专一性强、能提高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等优点。
生物酶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改性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是作用于中性或碱性底物的蛋白酶类,其分子量为18kDa-34kDa;但一小部分的碱性蛋白酶分子量可达45 kDa -82 kDa;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碱性蛋白酶分子量只有8 kDa[1]。
碱性蛋白酶对SPI 的改性。
庞美蓉等[2]利用碱性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对SPI 进行改性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碱性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影响较大。
在水解温度为60℃、pH 值8.0、水解时间为60 min 时,SPI 的酶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低于20kDa。
且在不同酶类型及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质量分布不同。
栾广忠等[3]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凝固SPI 形成豆乳的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凝固SPI 主要是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而离子键和二硫键对SPI 凝固的过程影响较小。
中性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为最适反应pH 在6.0-7.5之间的一类蛋白酶。
其具有催化反应速度快、污染小等优点。
常用的生产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在食品、皮革及饲料工业中应用广泛。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_刘玲玲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影响较小。
由正交结果可知,碱溶酸沉提取葡萄籽蛋白的最佳条件A2B2C1D3,因此可确定最佳方案为:NaOH浓度0.1mol/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min,料液比1∶25。
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试验,葡萄籽蛋白的提取率为70.6%。
3结论碱溶酸沉法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按1∶25的料液比在40℃条件下搅拌浸提35min。
此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蛋白质提取率为70.6%。
参考文献[1]张爱军,沈继红,马小兵,等.葡萄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油脂,2004,29(3):55~57.[2]周建华.葡萄籽中提取油和蛋白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10):48~49.[3]何秀珍,张慧祥,罗玉洁,等.山葡萄籽蛋白的提取和分析[J].食品科学,1989(8):20~21.[4]周鸿翔,张定华,李巍,等.碱溶酸沉法制备菜籽蛋白的工艺[J].中国食品工业,2009(5):62~64.[5]张水华.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李凤英,权英.碱溶法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的工艺[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3):26~28,32.收稿日期:2010-03-25作者简介:夏辉(1983—),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通讯作者:何东平(1957—),男,湖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油脂与植物蛋白开发与研究。
通信地址:(430023)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一号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刘玲玲1鲁言文2夏杨毅1(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摘要】凝胶特性是大豆分离蛋白的重要功能性质。
本文概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因素,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改进技术研究进展。
第29卷第2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29,No .22008年4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Ap r .2008收稿日期:20080103作者简介:王岩(1978),男,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章编号:16732383(2008)02002205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王 岩1,2,陈复生2(1.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利用蛋白酶法和化学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改性和化学改性均不同程度改善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A lcalase 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改性的效果比较接近,乙酰化改性效果要稍好于磷酸化改性.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蛋白酶法;化学方法中图分类号:TS20112 文献标识码:B0 前言大豆蛋白质作为人类食品的重要蛋白质来源,具有营养价值高、资源丰富、原料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大豆蛋白质还具有与食品的嗜好性、加工性等相关联的各种功能特性,所以大豆蛋白质及其制品在食品工业中的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饮料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应用的角度讲,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进行改善也因此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1].本实验利用生物蛋白酶和化学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对蛋白改性产品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起泡性等的变化进行研究,评价了A lcalase 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乙酸酐和三聚磷酸钠的改性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大豆分离蛋白(干基水分含量5.25%)、A l 2calase 碱性蛋白酶(食品级,酶活10万P U )、木瓜蛋白酶(食品级,酶活200万P U )、乙酸酐(AR )、三聚磷酸钠(CR )、磷酸二氢钾(AR )、磷酸氢二钠(AR )、大豆色拉油.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BS210S 型电子分析天平、DB —8401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LD5—10型离心机、PHS —3C 型pH 计、T DL —5—A 型离心机、HH —6型数显恒温水浴锅等.1.3 实验方法1.3.1 大豆分离蛋白的Alcalase 碱性蛋白酶改性将5.0%(W /W )的大豆分离蛋白在90℃加热10m in 使蛋白质变性,冷却至60℃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水解液pH 值为8.0,加入A lca 2lase 碱性蛋白酶,酶用量分别为8000U /g 、12000U /g 、16000U /g,水解时间为90m in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2 大豆分离蛋白的木瓜蛋白酶改性将5.0%(W /W )的大豆分离蛋白在90℃加热10m in 使蛋白质变性,冷却至55℃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水解液pH 值为7.0,加入木瓜蛋白酶,酶用量分别为4000U /g 、8000U /g 、12000U /g,水解时间为90m in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3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用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3%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控制pH 值为7.0,加入分别为大豆分离蛋白干重的1%、2%、3%的三聚磷酸钠(STP ),40℃水浴保持3h,待pH 稳定后,在蒸馏水中透析32h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4 大豆分离蛋白的乙酰化改性3%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控制pH 值为7.0,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步加入分别为大豆分离蛋白干重的15%、25%、35%的乙酸酐,待pH 稳定1h第2期王岩等: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23 后,在蒸馏水中透析32h.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5 持水性的测定[2]取0.5g样品和适量水放入10mL离心管,搅拌混合5m in,使样品分散于水中,40℃水浴放置30m in,在1000r/m in下离心20m in,读取游离水体积,按公式[持水性(mL/g)=(加入水总体积-游离水体积)/0.5]计算持水性.1.3.6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3]乳化性测定:取1.5g样品分散于30mL水中,加入30mL色拉油,2000r/m in搅拌1m in后于2000r/m in下离心5m in.乳化能力(%)=被乳化层体积×100/离心管中液体总体积.乳化稳定性测定:将上述乳化样品于80℃加热30m in,再用冷水冷却15m in,2000r/m in下离心5m in.乳化稳定性(%)=仍保持乳化状态液层体积×100/原乳化层体积.1.3.7 吸油性的测定[2] 取0.5g样品和6mL色拉油放入10mL离心管,搅拌混合10m in,然后40℃水浴30m in,在1000r/m in下离心25m in,读取游离油体积,按公式[吸油性(mL/g)=(6-游离油体积)/0.5]计算持水性.1.3.8 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4]起泡性测定:取1.0g样品分散于30mL的pH7.0缓冲液中,1000r/m in搅拌15m in,记录搅拌停止时泡沫的体积.起泡能力(%)=搅拌停止时泡沫的体积×100/30.泡沫稳定性测定:将上述起泡样品于30℃放置30m in,再记录此时的泡沫体积.泡沫稳定性(%)=静置30m in后泡沫的体积×100/30.2 结果与讨论2.1 蛋白酶改性2.1.1 蛋白酶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见图1和图2.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持水性,但是酶用量过大也会导致持水性逐渐下降,这是由于酶的轻微改性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多肽链伸展,持水性提高.但是随着水解程度加深,球蛋白分子会断裂成越来越多的极易分散于水中的小肽段,使得持水性下降.2.1.2 蛋白酶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见图3和图4.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酶解刚开始,蛋白分子会断裂成许多肽段,疏水基团进一步暴露,蛋白质在油-水界面排列更为有序,导致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所提高;随着水解程度加深,包裹在油滴表面的肽段越来越小,最终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降低.图3 A lcalase碱性蛋白酶改性24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图4 木瓜蛋白酶改性2.1.3 蛋白酶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 蛋白酶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见图5和图6.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吸油性,酶的轻微改性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多肽链伸展,吸油性降低,随着水解程度加深,蛋白分子会断裂成更多肽段,会有更多疏水基团暴露,蛋白质在油-水界面排列更为有序,导致吸油性有所提高;随着水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包裹在油滴表面的肽段越来越小,最终吸油性降低.2.1.4 蛋白酶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见图7和图8.蛋白酶改性后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但是酶用量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导致这些性能下降,这是由于随着水解程度加深,蛋白分子会断裂成更多肽段,导致分子柔韧性降低,使得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下降.2.2 化学改性2.2.1 化学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见图9和图10.轻微的化学改性有利于蛋白持水能力的提高,但是随着改性程度加深,蛋白质持水能力逐渐降低,持水性变差.这说明无论是磷酸化改性还是乙酰化改性都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多肽链伸展程度以及空间结构改变,导致蛋白质溶解能力提高,这样其持水能力就会降低.图9 磷酸化改性第2期王岩等: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25 图10 乙酰化改性2.2.2 化学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见图11和图12.化学改性使蛋白质的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而乳化性仅有轻微改变.磷酸化使蛋白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大于吸引作用,增强了蛋白质的溶解性,参与乳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增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PI 的乳化性,随着磷酸化程度加深,乳化稳定性会逐步降低;乙酰化蛋白的乳化性与改性前相差不大,但乳化稳定性明显提高了,这是由于酰化大豆蛋白利于形成近似亲水胶体的乳液网络结构.2.2.3 化学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见图13和图14.磷酸化使蛋白质的吸油性大幅度显著提高,由于磷酸化使蛋白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大于吸引作用,增强了蛋白质的溶解性,更多的疏水基团暴露,导致蛋白质亲油性增强;一定程度的酰化作用是可以改变蛋白结构并促进吸油能力显著提高的,但是随着酰化程度增大,如图14所示,当乙酸酐添加量大于15%以后,蛋白吸油性下降,所以乙酰化的酰化程度不能过度.2.2.4 化学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见图15和图16.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化学改性后蛋白分子表面电荷、多肽链伸展和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分子产生柔韧性,从而增加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对于蛋白的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乙酰化改性效果稍好些.图15 磷酸化改性图16 乙酰化改性2.3 不同改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比较由表1可知,4种改性蛋白的功能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蛋白酶改性后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较好,吸油性下降,乳化性轻微改善,乳化稳定性则显著改善;经化学改性后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吸油性改善较好,磷酸化改性后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改善程度较乙酰化改性稍差些.表1 不同改性蛋白的功能性质比较各种蛋白持水性/(mL・g-1)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吸油性/(mL・g-1)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大豆分离蛋白 4.942.6333.50 2.00135.1220.12A lcalase碱性蛋白酶改性产物8000U/g 6.8854.2155.31 1.50147.3832.34 12000U/g9.8265.3970.24 2.62165.8242.68 16000U/g8.3250.1026.300.72139.6022.28木瓜蛋白酶改性产物4000U/g 6.8653.3356.81 1.20140.2033.21 8000U/g9.8063.8085.33 2.56162.1845.12 12000U/g8.9950.0228.820.69138.1024.68磷酸化改性产物1%7.8852.1593.7010.05100.1221.20 2% 4.3252.2591.3010.25120.3525.33 3% 3.8056.1281.2810.81136.1328.19乙酰化改性产物15%11.4150.2596.208.10138.1025.31 25%8.4050.6295.50 6.21146.2130.36 35%7.0853.8093.04 2.60162.8239.133 结论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蛋白酶(A 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改性和化学(磷酸化和乙酰化)改性,改性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 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改性的效果比较接近,而化学改性的效果是乙酰化改性要稍好于磷酸化改性.参考文献:[1] 李里特.大豆加工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 李荣和.大豆新加工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 姚玉静,杨晓泉.乙酰化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1(9):1619.[4] 郦伟章.改善蛋白质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方法[J].食品科学,1991(12):1316.(下转第30页)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S FROM HUMULUS.SCANDENSON GROW TH P ARAMETERS OF GRASS CARPL I U Lai2ting1,2,ZHANG Hui2ru2,MA Q iu2gang1,J I Cheng1(1.College of A ni m 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A g ricultural U n iversity,B eijing100094;2.School of B iotechnology Engineering,Henan U 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Abstract:A92week feeding trail was conducted of ethanol extracts fr om Chinese herbs (Hu mulus.Scandens)on perf or mance of grass2old grass car p with an average initial weight of(1.72±0.12)g were fed diet containing f our doses of ethanol extracts fr om Humulus.Scandens(0;250; 500and750mg/k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eding grass car p with250,500and750mg/kg ethanol ex2 tracts fr om Hu mulus.Scandens f or3weeks,gr owth para meters such as s pecific gr owth rate(SGR)and feed conversi on rati o(FCR)were higher in the gr oup of fish fed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ethanol extract f or63 days.Key words:Hu mulus Scandens;grass car p;feed conversi on rati o(上接第26页)ST UDY ON MOD IF ICATION EFFECT OF S OY PROTE IN I S OLATEWANG Yan,CHE N Fu2shen(1.J iangsu Food V ocational College,Huaian223003,China;2.School of Food Scienceand Technology,Henan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 ina)Abstract:The s oy p r otein is olate(SP I)was modified with enzy mes and che m istry methods,and modificati on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modificati ons of enzy mes and che m istry methods could i m p r ove the functi on of SP I t o s ome extent,the modificati on effects of A lcalase alkaline p r otease and pa2 pain were si m ilar,but acetylati 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hos phorylati on.Key words:s oy p r otein is olate;modificati on effect。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及功能性质的研究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及功能性质的研究
采用三聚磷酸钠(STP)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化学改性,运用三因素二次饱和试验设计,得出最优试验回归方程为:Y=28.26+5.89X1+0.93X2+0.83X3-0.157X12-1.26X22 +2.26X32+0.65X1X2-0.15X1X3+0.38X2X3.并得出6%大豆分离蛋白磷酸化程度最大的工艺条件是pH8.0,STP浓度为3%,45℃下反应4h.同时研究了改性前后不同程度下SPI的功能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SPI的溶解性、乳化能力、持水能力以及粘度等均有很大的提高,而发泡性无明显改善.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明,STP与SPI反应是赖氨酸残基所进行的磷酸酯化反应.
作者:刘天一迟玉杰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 刊名:食品与发酵工业ISTIC PKU英文刊名: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年,卷(期):2004 30(6) 分类号: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三聚磷酸钠磷酸化功能特性。
收稿日期:2006-05-22作者简介:陈伟斌(1979-),男,浙江台州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大豆蛋白质改性研究。
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SPI)因其高蛋白含量及在某些食物体系中良好的功能性质,作为一种食物成分也已受到重视[1]。
大豆分离蛋白是以低变性脱脂大豆粉或浓缩大豆蛋白为原料,经碱、酸等一系列处理后得到的组分较均一,机能特性较强的蛋白质,蛋白质纯度要求在90%以上,主要成分是β-伴球蛋白(7S)和11S球蛋白。
β-伴球蛋白是3个亚基(α’,α和β)的不同结合形成的三体。
11S球蛋白由6个亚基构成,每个亚基含有1个碱性多肽链(B)和1个酸性多肽链(A),A和B通过一个二硫键相连形成AB亚基[2]。
大豆分离蛋白的次要成分则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3]。
主要有γ-伴球蛋白、7S碱性球蛋白、脂肪氧合酶、β-淀粉酶、植物凝集素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4]。
在这方面研究国际上以美国和日本技术最为领先,已开发出多种专业化的大豆蛋白产品。
如国际上生产大豆分离蛋白最具实力的PTI公司和ADM公司都是美国的公司,前者其产品可以细分为高乳化型、高分散型、凝胶型等8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等10类产品中。
而AMD公司的18种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中有高分散型注射肉用、高溶解性调味品用、低糖度乳品饮料用及婴幼儿专用粉等。
目前,我国基本上只有用于火腿肠生产的单一品种大豆分离蛋白[5]。
因此,亟需国内此项研究的科研人员寻求最优的生产方法及工艺,改变目前被动局面,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1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蛋白质改性是人为地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修饰,从而改善产品的相容性和功能性[2]。
因此,为了更好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和改性研究进展陈伟斌(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89)摘要: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SPI)是大豆蛋白中最为精制的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在不同的产品中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性。
大豆分离蛋白可以用物理、化学、酶法和生物工程方法进行改性。
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经过改性后能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达到人们所希望的功能特性。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功能特性中图分类号:TS2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395(2006)04-0067-05地了解大豆分离蛋白近年来的改性进展,先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做一介绍。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指的是能使蛋白质对人们所期望的食品特征做出贡献的那些物理化学性质[6]。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是指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如制取、配制、加工、烹调、贮藏、销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化特性的总称[7]。
如表1所示[8]:表1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与应用功能性作用模式用途溶解性蛋白溶剂化作用由pH值决定饮料乳化性油脂乳化的形成与稳定香肠、胶浆、蛋糕起泡性形成稳定的膜、固定风味松糕、蛋糕凝胶性蛋白质机制的形成与固定肉类、乳酪吸油性固定游离的油脂肉类、香肠、炸面饼圈粘度稠化、氢键的保持胶浆粘合力蛋白质作为粘结物质肉类、香肠、糊状食品弹性凝胶形成的二硫键分连肉类、焙烤食品固定风味风味吸收、固定、释放人造肉、焙烤食品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相互影响,在食品体系中协同作用,共同表现出了人们所希望的食品特性。
(1)溶解性。
溶解性是指蛋白质在水溶液或食盐溶液中溶解的性能,其溶解的程度又称溶解度[7]。
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溶解度性质是蛋白质可应用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影响着蛋白质的凝胶作用、乳化作用和起泡作用的能力[9]。
大豆蛋白质的溶解性受原料的加热处理、溶出时加水量、pH、共存盐类等条件的影响很大。
加热处理时,大多数蛋白质的溶解度是显著地和不可逆地降低。
pH对球蛋白影响较大,在pH4.2 ̄4.6时,球蛋白几乎不溶解。
共存盐类对溶解度也有影响,如有氯化钠和氯化钙存在时,即使在等电点范围内,pH4.2 ̄4.6也能溶解。
另一方面,一些盐类(如石膏粉)能降低蛋白溶解度,可作沉淀剂。
(2)乳化性。
乳化性是指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乳状液的性能。
大豆分离蛋白是表面活性剂,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气的表面张力,易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7]。
许多因素影响着乳状液的特性和乳化试验的结果:设备的类型及几何形状、输入量的强度、加入油的速度、油相体积、温度、pH、离子强度、糖的存在、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的存在等等[6]。
(3)起泡性。
起泡性是指大豆蛋白在加工中体积的增加率,可起到酥松作用。
起泡性要求蛋白分子能达到内表面并快速展开。
大豆蛋白的起泡能力受粘度、疏水性和溶解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影响[8]。
(4)凝胶性。
凝胶性是指蛋白质形成胶状结构的性能。
它使分离蛋白具有较高的粘度、可塑性和弹性,既可作水的载体,也可作风味剂、糖及其他配合物的载体,这对食品加工极为有利。
凝胶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凝胶的外界条件密切相关,如温度、pH值和盐浓度。
(5)吸油性。
影响蛋白的吸油性时蛋白质的构象和油脂分子之间的反应,非共价键是涉及蛋白分子与油反映的主要作用力,其次是氢键。
(6)粘度。
蛋白质的粘性是指液体流动时表现出来的内摩擦,又称流动性。
蛋白质溶液的粘度受蛋白质的分子量、摩擦系数、温度、pH、离子强度、处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大豆蛋白溶液是属于非牛顿流体的假塑性液体,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8]。
2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由二级和三级结构所形成的蛋白质构象是脆弱的,因此,用酸、碱、浓盐溶液、溶剂、热和照射处理时能不同程度地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特性[9]。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就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一个或几个理化性能,达到加强或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的目的;同时抑制酶的活性或除去有害物质,达到除去异味和提高营养利用率的目的。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和生物工程改性。
2.1大豆蛋白的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利用加热、机械作用、声波等方式改变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和分子间的聚集方式,一般不涉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实际上,物理改性就是在控制条件下的蛋白质定向变形[10]。
物理改性常用的方法有:加热、高静压、超高压、超声等,另外,有文章报道使用氮气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11]。
蛋白质的热处理会造成结构变化、肽键水解、氨基酸侧链的改性和蛋白质分子与其他分子的缩合。
这些变化同时取决于加热的强度和时间、水分活度、pH、盐含量、其他活性分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其他因素。
张春红等人研究了利用热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结果显示热烘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吸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但常温粘度、高温粘度、耐热性、凝胶性和保水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135%、108%、81%和83%,并得出比较适宜的热烘改性条件为10min/85℃[12]。
陶虹等人也曾做过相关的研究[13]。
美国研究者KayH.McWatters[14]等将大豆制成质量分数为2%水悬液,以100℃蒸汽加热0,10,20,30min,研究了氮溶解度、乳化性能和粘度等性质。
发现大豆粕粉在蒸汽加热的第1,2,3个10min内,氮溶解度从98%分别降低到57%,43%和34%;而乳化能力降低分别为0%,6%和22%。
至于乳液的粘度,在加热0,10,20min后均能形成稠厚、类似蛋黄酱的制品,而在加热30min后只能形成较稀、类似色拉调味料的制品。
超高压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方法,它可以避免传统热加工所造成的食品色香味裂变和养分损失等缺点[15],正是这个优点使超高压技术成为了近年来食品工业的研究热点。
食品的高压处理技术,一般是将密封于柔性容器内的食品置于以水或其他液体作为传压介质的压力系统中,采用高静水压处理食品,以达到杀菌、抑酶和改善食品的功能特性等作用。
张宏康[16]等人研究了超高压技术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得到的凝胶强度随着大豆分离蛋白数量分数的增大、温度及处理压力的增高而增高,且超高压处理得到的凝胶强度比加热处理得到的高,外观更加平滑、细致。
张少兰[17]等人探讨了高静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分子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常温下,大豆分离蛋白经400MPa的压力处理30min后出现降解,分子量为53K和43K的两个亚基解离形成分子量分别为48K、40K和15K的三个亚基,而大豆分离蛋白经100MPa、200MPa、300MPa分别处理30min并没有出现降解;同时,经400MPa压力处理30min的大豆分离蛋白的热变形焓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
张少兰还做了高静压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变化,发现处理后溶解性增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均提高[18]。
超声处理也能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
杨晓泉等人研究了低频超声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他用300W、12Hz低频超声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发现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增加,但粘度下降[19]。
添加增稠剂也能改善大豆蛋白的功能性。
0.05%的卡拉胶能显著增加大豆分离蛋白乳浊凝胶的硬度、破裂强度、内聚性、弹性等[20]。
瓜尔豆胶在质量分数较低时(≤0.04%),明显改善了大豆分离蛋白乳浊液的稳定性[21]。
黄原胶能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海藻酸钠能提高SPI的粘度,魔芋精粉和鸡蛋清能提高SPI的纺丝性能,适用于模拟(或仿生)肉制品(如肉干、肉铺、肉丝、肉片、肉糕等)[22]。
此外,大豆分离蛋白的物理改性方法还有超滤、质构化和添加小分子双亲物质等。
2.2大豆分离蛋白的化学改性化学改性可以改善大豆蛋白的功能和营养特性,其实质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静电荷和疏水基,除去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大豆蛋白的性质。
化学改性包括氨基酸共价连接、硫醇化、酰化、磷酸化、胍基化,或用酸、碱、盐部分水解来改进大豆分离的功能性等。
但后三种方法由于试剂残留和对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已经很少采用了[8]。
氨基酸共价连接是一种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的方法。
利用异肽键的形成可以将外源氨基酸导入蛋白质中,将蛋氨酸或半胱氨酸于蛋白质共价连接,所形成的异肽可被肠道氨肽酶水解。
因此这种结合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富集,从而缓解大豆蛋白中含硫氨基酸相对偏低的矛盾,也可防止ε-氨基发生美拉德反应[22]。
巯基和二硫键是决定蛋白质功能性质的主要基团。
硫醇化使蛋白质分子间甚至分子内的二硫键断裂,亚基伸展,疏水基暴露。
黄曼等人[23]采用化学变性剂SDS、脲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结果表示随着脲和SDS浓度增大,SPI变性程度加大;在脲和SDS浓度分别为3mol/L和1.0%时,疏水性指数SO值相对最大,但浓度过高时,蛋白质分子变性程度过大疏水性反而降低。
酰化反应是化学改性中重要的一种,有许多优点:①反应条件温和;②酰化试剂容易买到;③反应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