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房传导阻滞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40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也叫房室传导延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现象,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现象。
它可能会导致心跳不齐和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原因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脏传导系统中的心脏束支和房室结发生障碍所引起的。
这些障碍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缺陷、炎症或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原因。
先天性缺陷一些人的心脏束支和房室结可能出现先天性缺陷,如不完全的LBBB(左束支阻滞)或RBBB(右束支阻滞)。
这些缺陷可能在出生时就存在,或者是由于遗传或外部因素引起的。
炎症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室壁梗死等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发生问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某些药物(如心律平、β受体拮抗剂等)可能会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这些药物通常不会对心脏造成永久性的损害,但在使用期间可能会导致问题。
症状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可能因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根本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有些人则可能会体验到以下症状:•心跳缓慢或不规则•晕厥或昏迷•呼吸急促或气短•胸痛或不适•疲劳或无法集中精力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是会需要定期观察。
对于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人工起搏器人工起搏器是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起搏器是一个植入体,通过电极向心脏输送电信号,以帮助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
药物治疗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能会帮助治疗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但是,对于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通常并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如果您出现了心跳缓慢、晕厥、胸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合适的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预防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如减少吸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心电图常见异常原因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正常的心电图表现为有规律的心跳和特定的波形,但在某些情况下,心电图可能会显示异常的结果。
这些异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以及可能的原因。
1. 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的心律不规则或异常,可能是由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引起的。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心房扑动等。
这些心律失常可以由心脏病变、药物、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
2. 心脏传导阻滞:心电图显示的心跳节律异常,可能是由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等引起。
这些传导阻滞可以由心脏病变、药物、心脏手术等因素引起。
3. 心肌缺血:心电图显示的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可能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
心肌缺血可以是由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的。
4. 心室肥厚:心电图显示的QRS波群增宽、电压增高,可能是由心室肥厚引起的。
心室肥厚可以是由高血压、心肌病等因素引起的。
5.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显示的心率过快,可能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区自律异常引起的。
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是由焦虑、应激、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6. 窦房结功能异常:心电图显示的窦房结不正常,可能是由窦房结功能低下引起的。
窦房结功能异常可以是由心脏病变、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7.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显示的室率过快,可能是由心室自律异常引起的。
室性心动过速可以是由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8. 心室颤动:心电图显示的心室波形混乱,可能是由心室肌细胞异常兴奋引起的。
心室颤动可以是由心脏病变、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的。
除了上述常见的心电图异常,还有一些其他的异常情况,如心电图显示的P波消失、Q波增宽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是由心脏病变、传导系统异常、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需要指出的是,心电图结果虽然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不能单凭心电图作出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相传导阻滞作者:卢喜烈日期:2011-01-10心率在一定范围内传导正常。
心率增快引起的传导阻滞,称为快心率性传导阻滞,或称3相传导阻滞(3 phenomenon block)。
3相传导阻滞可以发生于传导系统的多个部位,以3相束支传导阻滞和3相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常见。
生理性3相传导阻滞本身是常见的电生理现象,而病理性3相传导阻滞见于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术后等。
[分类]一、按传导阻滞部位而分类1、3相窦房传导阻滞2、3 相心房内传导阻滞3、3相房室传导阻滞4、3相束支传导阻滞或3相分支阻滞二、按传导阻滞发生的时相分类:1、生理性3相传导阻滞2、病理性3相传导阻滞[产生机制](一)生理性3相传导阻滞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传导组织的传导性或传导速度由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dv/dt)和振幅(Vmax)决定的。
0相上升速度越快,振幅越大,传导速度越快;反之0相上升速度减慢,振幅变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发生传导中断。
0相上升速度和振幅又取决于动作电位的水平。
动作电位负值越小,0相上升速度越慢,振幅越小,甚至丧失传导性。
3相传导阻滞的机制是较快的激动落入传导组织动作电位3相,发生3相传导阻滞。
以右束支为例,其动作电位3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T波,发生于T波上的QRS波群易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
因为,此时的右束支动作电位3相尚未复极完毕,再次兴奋时启动电位负值较小,0相上升速度减慢或振幅变小,如果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位3相早期,右束支兴奋性暂时丧失,发生3相传导阻滞。
既使是发生了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传导阻滞程度也有轻有重。
生理情况下,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位3相越早,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越宽。
激动落入右束支动作电3相越晚,3相传导阻滞程度越轻,QRS时限越接近正常。
生理性3相左束支传导阻滞、3相左前分支阻滞、3相左后分支阻滞、3相双束支传导阻滞的机制与生理性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同。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它包括哪些类型?
凡在没有生理性干扰的情况下,窦房结所发出之冲动,在房室结或房室束内传导发生延迟或阻滞,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3度:I度:激动自心房传至房室束的传导时间延长,故心电图表现仅为P-R间期延长,所有的窦性冲动均能下传。
Ⅱ度:有的冲动不能传至心室而发生心室波脱落。
有两种类型:莫氏I型或称文氏现象,阻滞的部位发生于房室束的近端。
是由于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逐渐延长,致使每经过一次心跳之后,P-R间期逐个延长(但增加的数值逐渐缩小),终于使激动遇上绝对不应期,发生一次完全阻滞,使QRS波脱落一次,其性质与I度相似。
莫氏Ⅱ型阻滞部位在房室束的远端靠近双侧束支。
是由于传导系统的绝对不应期逐渐延长,随着一次至数次激动的下传,绝对不应期逐步延长,当延长到一定程度时,激动遇上绝对不应期,则发生一次QRS波脱落,其性质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相似,只是程度上不同。
莫氏Ⅱ型容易转化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在临床上应高度警惕。
Ⅲ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束近端、中段或远端发生完全性阻滞,致使来自心房的激动全部不能下传,造成房室分离。
由莫氏Ⅱ型转化为Ⅲ度者,其阻滞部位在房室束远
端。
双侧束支完全阻滞本质上也属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各种心肌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病变。
少数I度房室传导阻滞及莫氏I型患者,也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房室传导阻滞程度以Ⅲ度及莫氏Ⅱ型较严重,如心室率太慢,容易引起阿-斯综合征。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原则中括号为主题,写一篇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原则的3000-6000字文章,一步一步回答。
一、引言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电传导障碍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房室传导完全中断。
临床上常见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包括房室阻滞、束支阻滞以及窦房传导阻滞。
正确认识并及时处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处理原则。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1. 第一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I型):此类型心电图上呈现逐渐延长的PP间期,直至突然出现一次未能通过的PP间期。
2. 第二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II型):此类型心电图呈现规则的PP间期,但部分的P波未能通过传导系统,出现QRS波群脱落现象。
3. 第三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阻滞):此类型心电图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即P波与QRS波群无关。
三、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1. 传导系统解剖异常:包括传导路径的异常、束支异常等。
2. 心肌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可以造成传导系统受损。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以干扰心脏的传导系统功能,如Ⅰa类药物、Ⅰc类药物、乙酰胆碱等。
四、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1. 轻度阻滞:可导致轻微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
2. 严重阻滞:可引起晕厥、心绞痛、猝死甚至心脏骤停。
五、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处理原则1. 确认诊断:根据心电图表现,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2. 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立即处理。
3. 立即处理:对于患者病情较轻的情况,可以暂时观察,定期复查心电图;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 临时起搏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进行临时起搏治疗,通过外部电源提供心脏起搏,维持心脏正常的房室传导。
- 永久起搏治疗:针对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建议患者进行永久起搏治疗,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的房室传导。
传导阻滞名委(blocking)一.窦房传导阻滞名委(sinoatrial block)——(一)Ⅱ度窦房传导阻滞(Ⅱºsinoatrial block. ⅡºSB)1.ⅡºⅠ型窦房传导阻滞(文氏现象)①P-P间期逐渐缩短,继以一个较长的P-P间歇,周而复始。
②长P-P间歇<两个基本P-P间期之和。
③长间歇后的第一个P-P间期>该周期中的任一个短P-P间期。
2.ⅡºⅡ窦房传导阻滞①出现长短两种P-P间期。
②长P-P间期是短的整数倍(≥2)。
二.房内阻滞(intra-aural block)——(一)不完全性房内阻滞(incomplete intra-aural block)①P波时限增宽≥0.11秒,呈双峰状,峰距≥0.04秒,为左房阻滞。
②规律的P-P间期出现间歇性的高尖P波,与呼吸无关,无肺疾原因,多为右房阻滞。
(二)弥慢性完全性心房肌传导阻滞(diffuse complete auricle muscles block) /窦-室传导节律(sinoventricular conduction rhythm)/高钾血症(hyperkaliemia)①P波消失,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高耸对称。
②室率在60次/分左右。
(三)局限性完全性房内阻滞(focal complete intra-aural block)/心房脱节(auricle sublation)此心律失常较少见,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临终前的患者。
①出现两种形态和频率互不相同的P波。
②一组P波有下传QRS波群,另一组无下传,频率30~50次/分。
③异位P´- P´间期不很规则,较窦性P波小而畸形,无房性融合波,可有重叠波。
三.房室传导阻滞名委(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 block)——(一)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ºAV block)/房室传导延迟(AV delayed conduction)①P-R间期≥0.20秒。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
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
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可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
这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在50岁以上较多,年轻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暂时性的较多。
男性患者较女性多。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12%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心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0天
治愈率:8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
(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
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共分几类,其发病机理是什么?心脏传导阻滞是由于心肌的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使本来能正常传导的激动出现延缓或传导中断的一种异常状态。
心肌不应期可仅有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有延长。
传导阻滞持续的时间可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
持久性传导阻滞是心肌器质性损伤的结果,而一过性、间歇性阻滞,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某些药物引起。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传导的部位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
其中以房室阻滞及室内阻滞最常见。
心脏传导阻滞按其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三度:即一度传导阻滞、二度传导阻滞、三度传导阻滞。
一、二度传导阻滞合称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一度是指仅有传导时间延长,但激动均能通过阻滞部位;个别激动被阻滞,使激动不能全部通过阻滞部位为二度;连续两个以上的激动被阻滞,称为高度传导阻滞;若只有个别激动通过阻滞部位,称为几乎完全性传导阻滞。
若所有的激动都不能下传则称为三度传导阻滞,又称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发生机理就在于心肌的绝对不应期或相对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也可两者均延长。
病理性延长的不应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脏本身的因素中主要是心率的影响。
心肌的不应期随心动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当心动周期缩短时,不应期相应的缩短,心动周期延长时随之延长。
在心外因素中主要是指神经及体液两大因素,当交感神经兴奋时不应期缩短。
何谓心脏传导阻滞,有哪几类?当心脏的某一部分对激动不能正常传导时称之为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强间接地引起,也可因疾病或药物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所致。
其传导阻滞可呈暂时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
前两者提示心脏有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后者表示肯定有心脏病。
心脏传导阻滞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部位,按传导障碍发生的部位不同,一般可将心脏传导阻滞分为下列几类:(1)窦房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窦房连接组织内;(2)心房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房内;(3)房室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房室连接组织内;(4)心室内传导阻滞,传导障碍发生于心室内。
一、心脏传导阻滞1、按部位分:房室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室内阻滞2、按程度分:一度、二度、三度3、按变化过程分: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和渐进性二、原因⏹器质性心脏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房室传导阻滞(A VB)房室传导阻滞(A VB)1、一度A VB1)特征①P-R间期延长≥0.21s。
②P-R间期>相应心率最高值(视心率而定)。
③P-R间期较过去延长0.04S。
2)分型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
Ⅱ型:延长的P-R间期固定。
Ⅲ型:延长的P-R间期长短不一。
3)鉴别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干扰性P-R间期延长2、二度A VB1)分型和特征Ⅰ型(文氏型)⏹典型文氏型:①P-R间期逐搏延长,至P波后QRS脱落,周而复始。
②R-R逐渐缩短,长R-R短于两倍短R-R。
⏹变异型文氏型Ⅱ型(莫氏型):①P-R间期固定,可正常可延长。
②QRS有规律或不定时脱落,房室传导比例2:1、3:2、4:3不等。
2)鉴别诊断⏹Ⅰ型和窦性心律不齐⏹Ⅱ型和窦性心动过缓3、三度A VB1)特征①P波与QRS完全无关。
②P波频率>QRS频率。
③QRS可呈室上性形态也可呈室性形态2)鉴别诊断完全性房室干扰脱节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半数以上室上性激动不能下传心室,即房室比例>2:1者。
5、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偶有心室夺获<3次/分。
6、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五、预后及治疗六、对传导阻滞重新分类的必要性1、“度”不能反映频率的影响2、“度”不能反映阻滞的部位3、“度”不能反映传导障碍的严重程度。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摘要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心电图上常见的两种传导阻滞类型。
本文介绍了1例同时出现这两种传导阻滞的患者的病例报告,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案。
患者信息本次病例报告的患者为一名61岁男性,因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3天入院就诊。
患者既往无心脏疾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史。
入院时查体发现血压为160/100mmHg,心率为60次/分钟,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经过多科联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出院前行颈部大血管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随访1年,患者一直保持规律的心律,未出现复发。
文献综述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是窦房结与心房传导组织在传导过程中发生的一种阻滞,通常表现为窦性P波呈2:1、3:2或4:3传导,即每隔1-3个窦性搏动,就有1个P波不能传导到心房。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与心室传导组织在传导过程中发生的一种阻滞,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P波(心房搏动)与QRS波群(心室搏动)呈2:1或3:2传导,即每隔2-3个心房搏动,就有1个QRS波群不能传导到心室。
两种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不同,但二者同时出现的情况并不罕见。
造成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原因较多,如窦房结病变、窦房结缺血、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经常与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等人群有关。
对于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患者,通常需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严重的窦房传导阻滞,可考虑应用起搏器等方式进行治疗。
造成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也比较多,最常见的为房室结病变、房室结缺血。
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常可靠药物治疗缓解。
但对于症状严重或频繁发作的患者,需要考虑药物治疗和心脏起搏器治疗等方法。
讨论本次病例报告的患者同时出现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说明其病情较为严重,且治疗难度较大。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表现,应考虑窦房结和房室结都可能存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