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3人口再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26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1第一节人口再生产知识要点: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2、人口再生产类型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难点解析: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发达国家:现代型 (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过渡型 (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全世界:过渡型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例题分析: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 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C. 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D. 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
选择B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2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知识要点: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难点解析二: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难点解析三: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例题分析:判断对错①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
第一章书本框架绪论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人口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迁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生育制度人口质量人口和社会变迁空间结构婚姻家庭结构人口社会分层人口和可持续发展人口政策计划生育关键概念1.人口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人口过程,研究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变动过程,人口变动规律,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科学的总称。
2.狭义人口学:是指研究人口的自然形成、自然变动、人口再生产过程以及及规律性。
3.广义人口学:逼近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和由人口自然构成所引发的各种自然变动,还要研究人口的机械变动和人口的社会变动。
4.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一门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人口社会问题的学科。
5.人口学体系:人口学体系是人口学及其分学科的总和。
包括的学科很多。
复习思考题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自然变动情况及自然变动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社会中间变量2.影响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的各种构成(年龄、性别、民族、文化、婚姻、职业、行业等)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3.人口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劳动年龄期、育龄期、老年期)及由于每个阶段的人口各种构成变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4.各种人口的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5.各种特殊人口群体(育龄人口群体、妇女人口群体、老年人口群体、贫困人口群体、残疾人口群体等)的基本状况、特征、基本需求、社会问题及其有关的社会工作6.婚姻制度、婚姻类型、婚姻状态以及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家庭在社会会生活中担负的职能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7.人口迁移流动的类型、原因、流向、距离、时间、人员构成及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8.民族人口成分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成分变化,民族人口的数量、质量、婚姻家庭、各类型民族人口的社会构成及其变化,各个民族的特点,文化和生活习俗9.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比较研究10.人口与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2.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3.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三.简述人口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社会调查法包括:实际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回顾性调查、跟踪性调查统计调查包括:普查、抽样调查、经常性登记调查2.个案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整体与局部比较法、指标比较法4.因素分析法5.相关分析法6.宏观与微观分析研究法7.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法四.简述人口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人口学比较注重定量分析方法、计量技术和建立各种数学模型;社会学比较注重定性描述和推断2.人口学注重通过大量的数字统计资料和数理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人口现象,社会学注重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社会现象3.人口学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社会学的基本要素:角色、类型、范围、社团群体等4.人口学注重各类人口的变量及其构成分布,社会学则利用这些变量和分布同社会变量结合起来揭示社会现象5.人口学一般侧重人口规模、构成的变化和人口预测,社会学则利用人口学中可用的模型和规律研究社会现象、现状与发展趋势。
1、人口规模:是指人口数量所涵盖的范围和所体现的数量与格局。
2、人口质量:指人口总体上的质的规定性,实际考察的,是一定时间和地域的总体人口的素质。
人口素质最根本的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教育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3、生育健康:指的是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过程所涉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幸福等方面的一种健康状态。
4、生活质量指数概念:指的是人们综合生活状况的优劣程度,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
5、人口结构或构成: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按一定得质的规定性来划分的组合人口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各个组成部分的量上的比例关系。
6、人口自然变动:指由出生、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上增减,以及年龄、性别上的变动。
7、人口迁移变动:指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移动,包括永久性和暂时以变更居住地为标志的移动。
8、人口社会变动:指人口在一定的社会里从一个社会群体转入另一个社会群体的运动。
9、人口过程:指人口生存、变动与发展过程,是这一过程的概括。
10、人口规律:指人口变动与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以及由这些内在联系决定的必然趋势。
11、人口再生产:并不单指新一代人的生命的生产,而是指人口世代更替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有一代衰老、死亡和新一代出生、成长的世代更替过程。
12、人口转变: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条件下,以人口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的不同状态为标志的自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13、出生率:又称粗生率,是指某一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活产婴儿数与同期总人口的生存人年数之比一般用千分比表示。
14、一般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人数与同期内15~49岁全部育龄妇女生存人年数之比。
15、已婚妇女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与同期已婚育龄妇女的生存人年数之比。
16、分年龄组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的活产婴儿人数与同期同一年龄组育龄妇女人数之比。
17、分年龄组已婚妇女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特定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同期同一年龄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之比。
1.人口: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2.粗出生率: 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3.总和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如果像统计年那样度过她的生育期,她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4.婴儿死亡率:指一定地区在某年内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以千分数表示。
5.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6.人口转变: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规律的总结。
7.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8.性别比: 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9.人口经济密度: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
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
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
其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经济效益的水平,一般以每平方千米土地的产值来表示。
它表征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
10.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就人口规模而言,环境承载力指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11.可持续发展: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2.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
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联合国根据其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13.人口红利: 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基于人口再生产理论的中国人口政策研究一、人口再生产理论简介人口再生产理论是人口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控制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比例,从而实现人口数量稳定和优生优育的目标。
人口再生产理论依托于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基本指标来衡量人口增长、变化和结构,从而为家庭计划政策、人口计划、社会保障和国际发展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措施是鼓励生育,推广大家庭观念,以及采用“育龄妇女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等政策手段。
然而,由于生育率迅速增长,中国在1970年代初期进入了“人口过剩”时期。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于1971年开始推出计划生育政策,邀请中国人口学家吴玉章等一批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79年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条例》,以控制人口数量,并实施“独生子女计划”等相关政策手段。
三、基于人口再生产理论的中国人口政策研究与实践1. 人口数量稳定理论人口学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趋于零,取决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距。
具体而言,当这一差值为零时,人口数量稳定;而当死亡率下降时,出生率也会相应下降,从而实现人口减少和更加优质生育。
如何实现人口数量稳定?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计划生育”政策。
该政策旨在通过教育和生育控制手段,控制人口数量,从而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优质优育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自由观念的增强,中国人口政策向优生优育倾斜。
具体而言,政府除了要控制人口增长,还要实现人口质量升级和人口结构调整。
其中的核心策略包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女性素质和妇女地位,推进健康生育,引导家庭规模适中,鼓励人口城乡互通和流动。
3. 儿童发展政策由于中国实行的是独生子女计划,政府需要对儿童的健康发展给予特殊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委托专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心理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推进政策改革,并出台相关措施,如实施义务教育、加大对儿童的健康保障和福利保障等。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影响因素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人口再生产的特征,依据这些特征人口再生产区分为不同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个基本因素。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发展变化是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而且是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婚姻生育观和行为的变化,所有这些终将导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影响人口再生产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
人作为有生命的生物来说,它自身的遗传、成长、死亡的过程,受生物规律的制约,影响着人口的再生产。
社会因素。
这当中经济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其次是婚姻家庭形式,文化教育程度,医学进步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以及人口理论、生育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一)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
它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采集、狩猎经济相适应。
其特征是极高的死亡率和可补偿死亡率的高出生率、极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很短,世代更替迅速。
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再生产属此类型。
(二)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
它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相适应。
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逐渐稍有延长。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
(三)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它与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经济相适应。
其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延缓。
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以后的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均属此类型。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人口再生产(狭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从人口数量方面考察人口变动过程]数量变化人口再生产素质提高内容结构改变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即出生率减死亡率。
按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以划分人口再生产类型:(Ⅰ)原始型: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
[这一类型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如非洲的布顺曼民族](Ⅱ)传统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业文明)高出生率、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见于少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津巴布韦、拉美的多米尼加](Ⅲ)过渡型: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文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多为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Ⅳ)现代型:新技术革命时期(后工业文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趋于低增长或零增长,还出现负增长)。
[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问:为什么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答: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会直接影响人类寿命的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下降。
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家庭中去?答:因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及其他变动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家庭性质、规模、结构都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存在差异。
人口再生产类型2篇第一篇: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人类在生育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的后代。
从人口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生殖、人工生殖和辅助生殖。
自然生殖是指通过自然交配和受孕的方式进行的生殖。
这是最传统的一种生育方式,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生育方式。
自然生殖是指男女两性通过性接触,使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胚胎,最终孕育出新生命。
自然生殖方式简单、便宜、风险小,很多人都选择自然生殖来延续家族血脉,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自然生育方式可能存在身体不适、难以怀孕等问题。
人工生殖是指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将精子和卵子在实验室中结合后,再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内进行妊娠。
人工生殖方式的出现,将对某些难以通过自然生殖方式得到孕育机会的夫妻提供了新的孕育选择。
人工生殖技术主要包括试管婴儿、人工授精、卵子移植等技术。
这些技术虽然能够有效促进生殖,但是也存在一定风险和高昂的费用,需要严格的医疗管理和技术支持。
辅助生殖是指通过其他方式来协助生殖的方法。
这种辅助生殖方式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保持健康的体重等方面。
此外,辅助生殖方式还包括辅助生殖技术,例如不孕不育患者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术疗法等。
总之,人口再生产类型:自然生殖、人工生殖和辅助生殖,是人类生殖方式的不同选择。
它们各有优劣,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殖方式。
第二篇:人口再生产类型之发展变革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而发展变革的。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也创造出了不同的生育方法,为人类的生命延续和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自然生殖在世界上是最为普遍的生育方式。
然而,人口增长和不孕不育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促使科学家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生殖方法。
人类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出了人工生殖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
人工生殖技术的诞生,为解决不孕不育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名词解释
人口容量: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该地区在遵循生态规律的条件下,其环境、资源所能容纳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和阶级利益,而对人口过程、人口发展施加的法规、条例和措施等影响或干预手段的总和。
人口调查:人口调查是根据人口统计工作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提出统计调查的具体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实际的原始资料,作为研究问题依据的一种方法。
人口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的人口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人口再生产:是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口逐渐衰老、死亡的不断重复所构成的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适度人口: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都有一个最有利或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符合这个数量的人口就是适度人口。
(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
)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上,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聚集或组合状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仅指人们从一地向另一地的迁居活动。
婚姻制度:是指由有关婚姻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制度。
联合家庭:父母和两个或多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
在这种家庭中除纵向的直系亲属关系外,还包括横向的旁系亲属关系。
这类家庭人口数量最多。
直系家庭: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中只有纵向的直系亲属关系。
人口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范畴一、人口学概念含义:是研究人口发展,人口与经济、生态环境等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和数量关系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
分类:人口学可分为狭义人口学和广义人口学。
1、狭义人口学:即人口统计学。
研究对象:人口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内容:数量,构成,发展2、广义人口学:包括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生态学等,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人口发展过程与社会,经济等发展过程的关系与规律二、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人口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
主要包括:A、人口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B、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诸现象的内在联系;C、人口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规律性。
三、人口变动含义: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分类:1、人口自然变动含义: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
内容:人口自然变动受生理因素所制约,同时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2、人口机械变动含义:人口机械变动也称人口迁移,是人口在空间上的一切移动,包括改变定居地点的永久性移动和暂时性的移动。
内容:引起人口机械变动的因素是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原因。
人口机械变动,使人口的地区分布可能发生变化。
3、人口社会变动含义:人口在一定社会里从一个社会集团转到另一个社会集团的变动。
内容:人口社会变动改变了人口的社会构成。
四、人口增长,人口发展和人口转变1、人口增长含义:人口数量的变动以及由此反映的人口成长过程。
内容:在封闭人口中,人口增长主要指人口自然增长。
在开放人口中,人口增长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增长。
2、人口发展含义:人口发展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发生数量增长变化,以及质量,构成和各种外部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
3、人口转变含义: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对演变过程。
⼈⼝转变理论问题:⼈⼝转变理论综述答:⼈⼝转变是⼈⼝再⽣产类型从⼀种形态向另⼀种形态的过渡。
⼈⼝转变理论是由汤姆森、诺特斯坦、布莱克等⼈⼝学家在上世纪40—50年代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研究得出的⼀般结论。
它是由死亡率、出⽣率、⼈⼝⾃然增长率的联系中提出的关于⼈⼝发展的⼀般规律。
下⾯介绍⼏种⼈⼝学家的⼈⼝转变理论:⼀、欧姆兰提出的“流⾏病转变理论”欧姆兰认为⼈类疾病类型的变化直接作⽤于死亡率的下降。
他提出了五个基本命题和四种转变类型,来说明流⾏病的历史性变化对死亡率下降及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他提出的五个基本命题是:1、死亡率是构成⼈⼝再⽣产的基本要素;2、死亡率的变化是通过死因变化⽽发⽣作⽤的,这是⼀个从恶性传染病猖獗到⼈为疾病增加的过程,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流⾏病的转变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功效是不同的;4、对于欧洲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来说流⾏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5、流⾏病转变具有四种模式:(1)典型的西⽅模式,以西⽅社会近200年来的流⾏病的转变为代表;(2)加速的转变模式,以⽇本、东欧和苏联的流⾏病转变为主;(3)延迟转变模式,反映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变化;(4)改变的延迟模式,以中国的台湾、新加坡等为代表。
⼆、戴维斯提出的“⼈⼝变迁与反响理论”1、⼈⼝转变与反响理论⾸次把宏观上的社会⼈⼝变迁与微观的个⼈⽇常⽣活变迁联系在⼀起,由此迁出地描绘出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社会运作⽅式的转变。
前⼯业社会由死亡率控制⼈⼝再⽣产模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们的⽣产⽅式,它意味着由抗衡⾼死亡率的多育⽣活⽅式向低死亡率的少育⽣活⽅式的转变;2、戴维斯的⼈⼝转变与反响理论,⽬的在于回答“死亡率的下降如何能够导致⽣育率的下降”。
他将个⼈的⽣活变化---⾃我发展的愿望---和⼈⼝变化结合起来考察,结论是:个⼈对⼈⼝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是⾃我发展的愿望,但他没有指出引起⼀种反应所需要的发展⽔平。
3、戴维斯认为,⼈们通过感受家庭⽣活的变化感受⼈⼝压⼒,因此死亡率下降后的⼆三⼗年⽣育率便会下降。
第一章人口社会学简介1、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2、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3、人口的双重属性(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
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
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4、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
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人口现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是人口过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是人口结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是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人口转变理论
基本内容
人口转变理论:
法国人口学家兰迪的"3个序列"-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
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特3个阶段-"高低高"阶段;过度阶段;"低低低"阶段。
经济学家汤普逊3个阶段-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发展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它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过渡的趋势,反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再生产的的内在联系。
人口转变理论最初是对欧洲人口再生产动态特征的总结性描述,由W·W汤姆逊最先提出,后经A·兰德里、F·诺特斯坦等发展完善,形成了目前在宏观人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口转变理论"。
西方的人口转变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死亡转变理论
二、生育率转变理论
三、迁移转变理论
四、人口转变的现代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