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2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6
一. 教学内容:平衡问题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归纳二. 学习目标:1、掌握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分析方法。
2、掌握平衡问题中临界与极值问题的特征。
3、熟练掌握典型的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和技巧。
考点地位: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中的极值与临界问题是处理平衡问题的难点所在,这部分内容重点体现与数学知识的融合,体现了高考大纲中所要求的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常与库仑力、安培力等相互结合,难度较大。
三. 重难点解析: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即(矢量式)。
用正交分解法解决有关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时,平衡条件可叙述为:用平衡条件的正交表达形式解题具有三大优点:其一,将矢量运算转变为代数运算,使难度降低。
其二,将求合力的复杂的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变为正交分解后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使运算简便易行。
其三,当所求平衡问题中需求两个未知力时,这种表达形式可列出两个方程,使得求解十分方便。
2. 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所有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1)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2)当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三个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就是三力汇交原理。
3.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1)平衡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
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例如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是弹力,与重力的性质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平衡力中的某一力变化或消失时,其他力不一定变化或消失。
例如抽去桌面时,物体所受的支持力消失,但物体的重力仍然保持不变。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
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
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被破坏但尚未被破坏的状态。
求解平衡的临界问题一般用极限法。
极限分析法是一种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当选择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或“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或“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以便非常简捷地得出结论。
在平衡中最常见的临界问题有以下两类: 一、以弹力为情景1. 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
2. 绳子断与持续的临界条件是:作用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由弯到直(或由直变弯)的临界条件是:绳子的拉力等于零。
例1: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 ,两根轻绳AB 和A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的拉力F ,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解:作出A 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 .cos θ-F 2-F 1cos θ=0, F sin θ+F 1sin θ-mg =0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 10,02≥≥F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F 的取值范围为:N F N 33403320≤≤变式训练1:两根长度不一的细线a 和b ,一根连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打结连在一起,如图,已知a 、b 的抗断张力(拉断时最小拉力)分别为70N ,80N.它们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7°、53°, 现在结点O 处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sin37°=cos53°=0.6, cos37°=sin53°=0.8) 求: (1)当增大拉力F 时,哪根细绳先断?(2)要使细线不被拉断,拉力F 不得超过多少?变式训练2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M 、N 点,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s ,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 ,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__ ____.例2:如图所示,半径为R ,重为G 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厚为h 的木块,若不计摩擦,用至少多大的水平推力F 推木块才能使球离开地面。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3.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1)极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2)数学分析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3)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例1、(2016·东北三校二联)如图7所示,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体B ,质量为M 。
质量为m 的物体A 静止在B 上。
现用水平力F 推物体A ,在F 由零逐渐增加至32mg 再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A 和B 始终保持静止。
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面对B 的支持力大于(M +m )gB .A 对B 的压力的最小值为32mg ,最大值为334mgC .A 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mg 4D .A 所受摩擦力的最小值为12mg ,最大值为34mg 例2、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 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例3、质量为M的木楔倾角为θ,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如果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拉着木块匀速上升,如图12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1)当α=θ时,拉力F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2)当α=θ时,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大?例4、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4.相互作用点点清专题之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一知能掌握1.平衡中的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为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涉及临界状态的问题叫临界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
2.平衡物体中的极值问题极值是指研究的平衡问题中某物理量变化时出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中学物理的极值问题可分为简单极值问题和条件极值问题,区分的依据就是是否受附加条件限制。
若受附加条件限制,则为条件极值。
3.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四种方法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解决此类问题重在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从而找出临界条件或达到极值的条件.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解决临界极值问题的四种方法(1)假设推理法。
假设推理法是解决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即先假设达到临界条件,然后再结合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
(2)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方法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均分定理求极值、讨论分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
(3)图解法:此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物体只在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首先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其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法简便、直观。
例如:在三角形中一条边a的大小和方向都确定,另一条边b只能确定其方向(即a、b间的夹角θ确定),欲求第三边c的最小值,则必有c垂直于b时最小,且c=asinθ,如下图所示。
(4)极限法:极限法是一种处理极值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当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如“极大”“极小”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快速求解.4.解决临界极值问题的基本步骤是:(1)选对象:明确研究对象;(2)析受力: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列方程:结合临界条件、极限条件、平衡方程、几何条件列方程;(4)求结果:根据数学方法计算结果并讨论。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所谓临界问题是指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至于是“出现”还是“不出现”,需视具体问题而定。
极值问题则是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某物理量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情况。
临界问题往往是和极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将要被破坏但尚未被破坏的状态。
求解平衡的临界问题一般用极限法。
极限分析法是一种预测和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当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其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或“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或“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以便非常简捷地得出结论。
在平衡中最常见的临界问题有以下两类: 一、以弹力为情景1. 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
2. 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作用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由弯到直(或由直变弯)的临界条件是:绳子的拉力等于零。
例1: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 ,两根轻绳AB 和A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的拉力F ,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大小范围。
解:作出A 受力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 .cos θ-F 2-F 1cos θ=0, F sin θ+F 1sin θ-mg =0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 10,02≥≥F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F 的取值范围为:N F N 33403320≤≤变式训练1:两根长度不一的细线a 和b ,一根连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打结连在一起,如图,已知a 、b 的抗断张力(拉断时最小拉力)分别为70N ,80N.它们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7°、53°, 现在结点O 处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sin37°=cos53°=0.6, cos37°=sin53°=0.8) 求: (1)当增大拉力F 时,哪根细绳先断?(2)要使细线不被拉断,拉力F 不得超过多少?变式训练2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的M 、N 点,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s ,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 ,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__ ____.例2:如图所示,半径为R ,重为G 的均匀球靠竖直墙放置,左下方有厚为h 的木块,若不计摩擦,用至少多大的水平推力F 推木块才能使球离开地面。
专题平衡状态中的临界极值问题一、相关基础知识:1、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零。
反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这样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按照解题的需要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受多个力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正交分解。
4、临界状态是指物体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临界点。
二、典型习题1、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则至少用多大的水平力才能拉动物体?物体被拉动后,需多大的才能维持物体做匀速运动?2、悬挂物体的轻质线能承受最大拉力是物体重力的2倍,用一水平力F将物体拉离原来的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的最大值为多少?3、如图所示,轻质细线下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作用下,保持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β不变,当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多大时,力F最小?最小力为多少?4、质量为m的小物块,与半圆弧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4,小物块的边长远小于圆弧半径。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要使小物块静止于圆弧面上,物块与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最大为:5、(多选)如图所示,三根承受最大拉力相同的轻质细线OA、OB、OC系于同一点O,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
已知α<β<θ。
现逐渐增大物体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OA先断B.可能OB先断C.可能OC先断D.可能OB、OC同时先断6、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α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质量为m物块,另一端与斜面上的质量为M物体相连,已知M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要使系统于静止状态,求m的取值范围。
7、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绳AB、A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两绳都拉直时,AB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度θ=60O,AC与墙垂直。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在生活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无论是身体的平衡还是心灵的平衡,我们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寻找一个稳定的状态。
然而,有时候平衡并不仅仅是指两个方向的均衡,而是涉及到临界与极值的问题。
临界是指我们在寻找平衡时,达到不可忽略的边界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突破或者转折,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平衡的破裂。
而极值则是指某一方向上的最大或最小值,是达到理想平衡状态的极限。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主题,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在物理学中,临界点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边界点。
当水温降低到0摄氏度时,水会从液态变为固态,这个临界点就是冰点。
而极值则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特性,比如熔点和沸点。
在生物学中,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血糖等,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是正常的,但一旦超出了临界值,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和低血糖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或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恢复平衡。
在心理学和哲学中,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是更为抽象而深刻的概念。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个体心理理论中,他认为个人必须在自我和集体无意识之间寻求平衡。
个体心理是我们日常意识所能察觉到的内容,而集体无意识则包含了我们的本能、冲动和潜意识。
荣格认为,只有当个体心理与集体无意识达到平衡时,我们才能达到身心的和谐。
在生活中,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也经常存在。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求平衡时,常常会遇到工作压力和生活满足之间的临界点。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工作进入超负荷的状态,但如果长时间处于极限状态,可能会导致身心俱疲。
另放松和休息过多也可能导致懒惰和效率下降。
我们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又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与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有关的还有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在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常见的临界状态有:(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分析.3.解决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的方法(1)极限法: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题,而要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2)数学分析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3)物理分析方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例1】如图所示,轻绳OA、OB一端分别固定于天花板上的A、B两点,轻绳OC一端悬挂一重物。
已知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50 N、100 N、200 N。
问悬挂的重物的重力不得超过多少?【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 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例3】如图所示,一球A 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劈B 的斜面之间,三角劈的重力为G ,劈的底部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欲使三角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例4】如图将质量为m 的小球a 用轻质细线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小球a ,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重力加速度为g ,则F 的最小值为( ) A.√33mg B.12mgC.√32mgD.√2mg随堂练习1.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 的物体A ,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2.6 动态平衡、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考点自清】一、平衡物体的动态问题(1)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
(2)动态平衡特征: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3)平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晶品质心_新浪博客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物理量与自变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区间确定应变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图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一般为某一角),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平衡力图(力的平形四边形或三角形),再由动态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二、物体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1)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
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种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物理过程的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叫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
晶品质心_新浪博客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怎样,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
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2、极值问题:极值是指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重点精析】一、动态分析问题【例1】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
突破5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常见的临界状态有:(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弛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为0;(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突破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1)【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
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分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等。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则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3)极限法极限法是一种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当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极左”等),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便于分析求解。
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分析.处理极值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1)【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通过数学知识求极值的方法.此法思维严谨,但有时运算量比较大,相对来说较复杂,而且还要依据物理情境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学%科网(2)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然后由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极值的方法.此法简便、直观.【典例1】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现给A施加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不可能是()A.3B.2C.1D.0.5【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一球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劈B的斜面之间,三角形劈的重力为G,劈的底部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问欲使三角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大?(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答案】:球的重力不得超过G【跟踪短训】1. 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的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在问题的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恰好”等语言叙述.常见的临界状态有:(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达到最大值;绳子绷紧与松驰的临界条件为绳中张力为0;(3)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假设推理法.2.极值问题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一般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进行分析.例1 重为G 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 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则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解析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受摩擦力作用,要减小摩擦力,应使作用力F 斜向上,设当F 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F 的值最小.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 cos α-μF N =0,F sin α+F N -G =0解上述二式得:F =μG cos α+μsin α令tan φ=μ,则sin φ=μ1+μ2,cos φ=11+μ2可得F =μG cos α+μsin α=μG1+μ2cos (α-φ) 可见当α=φ时,F 有最小值,即F min =μG1+μ2答案μG 1+μ2与水平方向成α角且tan α=μ 解决极值问题和临界问题的方法(1)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与最小值.(2)数学解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依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画出函数图象),用数学方法求极值(如求二次函数极值、公式极值、三角函数极值). 突破训练1 如图1 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 ( )图1A .可能为33mgB .可能为52mgC .可能为2mgD .可能为mg答案 BCD 解析 本题相当于一悬线吊一质量为2m 的物体,悬线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与悬线OA 垂直时外力F 最小,大小为mg ,所以外力F 大于或等于mg ,故B 、C 、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