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教育学》本科2010级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20
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
2.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3.在教学基本工作环节中,备课是上课的基础。
4.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为主,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7.“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的重要性。
8.昆体良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学理论家,他写的《雄辩术原理》一书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许多借鉴价值。
9.学校德育内容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10.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学记》。
12.提倡“有教无类”的古代著名教育家是孔子。
13.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14.采用单轨学制的国家是美国,采用双轨学制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采用分支型学制的国家是前苏联和中国。
15.教育的固有功能是个体功能。
16.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17.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19.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的主导。
2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于2001年。
21.著名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并与其他学科并列。
2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
23. 教师的劳动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一种手段去影响或感染劳动对象。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24. 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26. 教师社会地位综合体现为教师的职业声望。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公共课《教育学》试题A 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填图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意图利用科学来解释教育的起源的学者是(B )。
A 孟禄B 勒图尔诺C 卢梭D 康德2中国古代长期以“四书”“五经”作为教学内容。
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D )。
A 《学记》B 《尚书》C 《礼记》D 《中庸》3在近代,率先举起自然主义教育旗帜,揭开西方教育思想中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家是(A )。
A 卢梭B 杜威C 康德D 沛西•能4在教育史上,有本书被看成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但是,由于书中的宗教立场和目的,人们有很难把这本书看成是一本真正的科学著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C )。
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裴斯泰洛齐5最早提出,作为科学的教育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概念”,“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的教育理论家及著作是(A )。
A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 洛克,《教育漫话》C 沛西•能,《教育原理》D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6下列思想家,哪一位支持“应该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D )A 涂尔干B 纳尔托普C 凯兴斯坦纳D 裴斯泰洛齐7下列观点,哪一项不属于要素主义的教育观?(B )A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B 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的特性,教育应该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目标。
C 蕴藏在儿童身上的智力和道德力量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发展人的智慧力量。
D 学校应该关注的目标是高深的教育和严格的学业标准,而不是教育方法的花样翻新。
8下列关于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
A 教育影响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B 教育发展个体的谋生技能。
C 教育会阻碍个体的良性发展。
D 教育增进个体的幸福感9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论述,错误的是(B )。
【教育学】考点及参考答案前言:本材料根本上是按照【教育学】P434~P466页的考纲顺序下来的,应该根本上涵盖了所有考点。
绪论一、“教育学〞的概念一、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下面还有二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拟教育学等二、指一种课程名称,是各个师范学院所开始的带有专业根底性质的课程,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或者“教育学概论〞等三、指的是一种教材名称,这种教材也是作为一种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问题三、教育学的创立的标志;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标志:一、从对象上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者教育家的特殊关注。
二、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教育范畴和概念,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以及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条件:是主客观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首先: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开展的客观需要其次: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开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学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这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得教育认识从教育术上升为教育学,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掌握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的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门学科教育实验思想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学科有科学与思考力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根底的。
洛克【教育漫话】“我们敢说我们日常……〞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自然教育思想婴儿时期教育“0——2〞少年时期教育〔12~15〕青年时期教育〔15~20〕佩斯特洛齐【哈林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学心理学化四、了解当代教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一、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开展极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梅伊曼拉伊二、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三、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杜威克伯屈四、制度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从另一个方面开辟了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鲍尔金蒂斯阿普尔吉鲁五、当代教育学的开展趋势一、教育学研究问题的领域急剧增扩大二、教育学研究根底和研究模式多样化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四、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六、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全院各师范专业学时:56 学分:3.5课程性质:公共课《教育学》是师范教育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教育类课程的先导课、主干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最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第一至十五章,共十六个章节,每周3学时,授课18周,共计56个学时。
其中,课堂讲授时数为44个学时,实践教学为12个学时。
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与讨论、探究、实践训练相结合,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学习方法,并且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典型的教育案例,并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学教育理论和教育专著,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教学内容:绪论(2课时)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并初步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教育学发展历史、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要点: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它不是研究教育中的某一个方面的专门问题,而是教育中最一般问题,揭示和阐明教育规律。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要求有比较严密的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科学的教育方法,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视并不断进行总结和研究,从而出现了教育学。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正确掌握教育的思想和技能,提高教育工作效率二、掌握教育学,是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条件三、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四、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五、深入学习教育学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的理论前提参考阅读篇目:1.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教育研究,1998,9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教育学公共课》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就是( C )A、课堂作业B、课外作业C课外活动 D、课外参观2、学生的行为规范、公民意识、劳动态度等属于( D )A、心理素质B、生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思想品德素质3、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规范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有(A )A、正面影响B、负面影响C、没有影响D、正负两方面影响4、人们观察处理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一般叫做(B )A、教学规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技术5、在教师指导下,对教学内容通过全班或小组讨论,发表看法,进行辩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 B)A、讲授法B、讨论法C、演示法D、实验法6、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就是(A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7、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A)A、社会实践B、教育见习C、实习作业D、社会研究8、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A)A、专业人员B、特殊人员C、雇员D、公务员9、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B)A、生理素质B、心理素质C、科学文化素质D、思想品德素质10、在传统智力概念中,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与核心是(A)A、思维能力B、记忆力C、想象力D、观察力1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A)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示范法1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独立作业,以获取知识和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C)A、演示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法D、参观法13、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A)。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0.04.06
•【字号】闽教高[2010]36号
•【施行日期】2010.04.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
知
(闽教高〔2010〕36号)
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19号)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0〕12号)中有关精品课程的要求和规定,在高校申报的基础上,经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我厅公示、审定,现将2010年度高校省级精品课程202门(本科100门,高职高专102门,见附件)予以公布。
希望各有关高校认真总结推广精品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年四月六日
附件:
2010年度福建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名单
2010年度福建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名单。
课程名称:大学本科教育学课程简介:大学本科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分析教育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学内容:1.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4. 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则。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教育教学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
教学安排:1. 第一章: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第二章: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第三章:教育教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4. 第四章: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实践报告:通过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本科教育学教材。
2. 案例库: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库。
3. 网络资源:相关教育学和教育教学的在线资源和文献。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Pedagogy适用专业:全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学时:51课程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所有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教育学课程共51个学时,3个学分。
《教育学》是一门系统讲授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课程。
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 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 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 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等。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本大纲除绪论外, 共14章, 大体上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6章): 着重阐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及教师与学生等问题。
第二部分( 第7-10章): 着重阐明教学的有关理论问题,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现状与改革、教学意义任务、教学过程规律、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教学艺术和模式等。
第三部分( 11-12章): 着重探讨有关德育的问题,包括德育意义、内容、任务、过程和规律、德育原则、途径、方法。
第四部分( 第13-14章): 论述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等问题。
绪论教学内容: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四、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方法基本要求:掌握教育学的概念;了解教育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联系实际分析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教育的概述教学内容:一、教育的基本概念二、教育活动的特点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基本要求:识记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教育形态与现代教育形态的特点。
绪论一、名词解释教育规律、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二、复习思考题1.答: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有多种选择,可以是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中的一项或几项的统一。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2.略3.略4.答:(仅供参考)当代教育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被应试教育所替代。
因此很多教育理念难以贯彻实施。
比如新课标下化学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如果先上必修最后再深入到选修会使学生不是很吃力的情况下学好,但是与传统教学中选修和必修一起上的模式相比,考试成绩一开始会差一些,所以很多老师依然选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统一。
5.答:(仅供参考)首先,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在哪里,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出彩”之处,并确定它是否可以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其次,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把自身的“特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让“特色”接受实践的检验。
再次,应根据实际效果总结经验,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在以后的实验中不断加以改进。
教师资格考试高校教育学真题2010年(总分143,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 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A. 夸美纽斯B. 斯宾塞C. 苏格拉的D. 赫尔巴特2. 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A. 公共课B. 基础课C. 专业基础课D. 专业课3.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A. 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 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 课程的基础性D. 课程的内容特点4. 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A. 必修课程B. 选修课程C. 理论课程D. 实践课程5. 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 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 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 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 课程计划的顺序性6.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A.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C.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 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7.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A. 2200学时B. 2000学时C. 1800学时D. 2600学时8. 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A. 12学时B. 10学时C. 8学时D. 6学时9. 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门。
A. 5--9门B. 6—8门C. 5—7门D. 4—6门10. 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A. 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 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C.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D. 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11. 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A. 发现B. 接受C. 有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12. 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B. 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C. 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D. 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13. 学与思的关系是()A. 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B. 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C. 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D. 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14. 被动信息是()A. 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B. 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C. 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D. 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15. 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A. 斯金纳B. 杜威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16. 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哪位教育家()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布卢姆17. 坚持“从做中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A. 杜威B. 斯金纳C. 布鲁纳D. 布卢姆18. 提出程序教学的是()A. 杜威B. 斯金纳C. 布鲁纳D. 布卢姆19. 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A. 程序性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发现式学习D. 掌握式学习20. 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A. 先行组织者模式B. 掌握学习C. 程序教学D. 教育过程模式21. 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A. 罗杰斯B. 赞科夫C. 洛扎诺夫D. 巴甫洛夫22. 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A. 罗杰斯B. 赞科夫C. 洛扎诺夫D. 巴甫洛夫23. 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A. 孔子B. 韩愈C. 朱熹D. 颜之推2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 《礼记•学记》B. 韩愈的《师说》C. 韩愈的《进学解》D. 孔子的《论语》25.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A. 李吉林B. 段力佩C. 顾泠沅D. 邱学华26. 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A. 布卢姆B. 布鲁纳C. 奥苏伯尔D. 杜威27. 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A. 斯腾伯格B. 加德纳C. 罗杰斯D. 加涅28. 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B.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C. 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D. 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29.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合作学习理论30. 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教育学》说课稿一、课程定位《教育学》是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考课程之一。
学习教育学可以使师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实践指导。
教育学的课程理念是尊重生命学生为本把握前沿丰富理论注重实践培养技能弘扬师德开创精品在课程理念中,蕴涵着《教育学》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认知目标: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2.动作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树立热爱教师职业的情感。
三、《教育学》的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选取的原则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我们遵照“必要”、“实用”、“够用”的原则,精简理论知识,加强实用性,突出针对性。
(二)课程内容安排在讲《教育学》课程内容时,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思路,确立了教育学的模块。
是什么?——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教育,为什么?——第三章教育目的谁参与?——第四章学校;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十一章班主任教什么?——第六章课程;第十章德育怎么教?——第八、九章教学(三)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精心选定教材,构建教育名著阅读书目、教育案例、教育电影、优秀教案、优秀教师授课录像等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库,并不断加以丰富,并且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如:教育案例——通过经典的教育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学原理应用综合训练实习实训项目——小学课程设计实施训练、小学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训练现场教学活动分析——观看录像资料、优秀教师授课录像等四、教学设计在《教育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实现过程中,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结合教育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在学中做”和“在做中学”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