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方法和技巧。
(3)使学生熟悉农业推广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农业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组织农业推广活动的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2. 农业推广的方法和技巧3. 农业推广的组织和实施过程4. 农业推广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农业推广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
2. 讲授(1)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2)农业推广的方法和技巧(3)农业推广的组织和实施过程3.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推广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效果。
(2)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观农业推广基地,实地了解农业推广工作。
(2)分组进行农业推广策划与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意义,以及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农业推广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农业推广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观点和建议。
3. 实践环节: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策划和实施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农业推广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纲1700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678农业推广学扬州大学编(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农业推广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应考者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决农业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农业推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培养专门的应用人才。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共分十章。
通过自学要求应考者对农业推广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掌握与农业推广有关概念、理论和实践,熟练掌握农民行为改变规律、农业推广的信息沟通和服务要领、科技成果推广的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和项目计划与管理,熟悉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农业推广学》是与农村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农业种养殖学等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上述学科和农业推广工作实践是农业推广学的知识来源,行为学和管理学是农业推广学理论结构的核心。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农业推广学》的重点也即难点部分为全面正确理解课程中出现的各种概念、原理,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推广方法、途径的选择技巧以及综合运用的要领。
次重点为农业推广的基础知识,如推广对象的行为特征、沟通构成的要素要领、农业推广的程序与方法、农业推广的信息服务、组织管理、人员管理、项目计划和管理以及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
一般掌握的为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Ⅱ 考核目标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相关的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引申出的相关措施,技能或方法。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课程编号:G002601 开课学期: 第1/2学期学时数、学分数:32学时、2 学分适用专业:农业推广硕士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农业科技推广是指推广人员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再生产过程中,通过试验、示范干预、交流等手段,把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新的技能、新的信息,传播、传授、传递给农业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消费者,促使其改变态度和行为,以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经营水平、消费情况,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性教育和不断沟通的过程或活动。
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农业推广知识结构体系。
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公共课,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完善知识结构起良好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概念,如何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重点:农业科技推广的概念,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
师生互动交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会。
第二章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创新传播理论(一)创新基本概念(二)创新的采用(三)创新传播的基本规律(四)影响农业创新传播的因素第二节农业推广的行为学理论(一)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二)行为的产生(三)农产品的社会需求第三节农业推广工作系统的环境(一)政治因素:土地政策、市场政策、科技教育政策、推广政策(二)经济因素:经济效益与投入(三)社会文化因素(四)农业区域因素(产业集群)案例:市场调查重点: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
难点:多数教材中从农业生产者的需求提出从业推广的行为,课程组认为应该从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决定农业推广行为,在此提出不同观点:农产品的社会需求决定了农业科技的需求,农业科技的推广应该根据市场来决定。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推广学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ience学时:54学分:2.5适用对象:农学类专业的四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英语、植物学、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二、课程简介《农业推广学》是面向农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农业推广的发展史,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The course is a compulsory subject for agronomy major . Such as below ar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administr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staff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th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 and so on . The course is taught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expand agricultural extension work, and put major knowledge in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ectively ,so a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教学大纲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开课时间:*****适用专业:农学专业2. 课程教学目标1.熟悉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民行为改变原理。
2.掌握农业推广的实践技能:包括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方法、农业推广的沟通方及农业推广信息与经营服务的方法、农业推广的组织与人员管理方法。
3.掌握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及农业推广的写作与演讲技能。
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种始终穿插案例的讲解,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形象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另外,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该课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课程内容体系《农业推广学》包括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等三大部分内容模块。
基本理论部分:需要掌握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推广沟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基本方法部分:需要掌握个别指导、群体指导和大众传播等具体方法。
推广实务部分:需要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村家政推广与社区发展、农业推广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农业推广组织、农业推广人员、农业推广项目计划与评价等。
1下划线代表超链接文字5. 课程学习目标、重难点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科学地认识推广的涵义与功能,熟悉推广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学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功能与农业推广学研究。
学习难点:农业推广学的发展。
学习要点:●农业推广发展史●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学的产生与发展●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推广的基础理论-行为理论,并运用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分析农业推广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农业推广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农业推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
它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伴随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演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重点突出的是它的应用性。
本课程旨在培养能从事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承担基层农村生产、村务活动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同时,紧密联系农业生产活动,推动农业的科技化进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农业推广》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农业推广》是一门研究范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次。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业推广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该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农业推广的发展史,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农业推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农业推广教育与培训,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等.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学习农业推广的基本原理,认识、掌握农业推广的本质和规律,主要是农民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改变规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规律。
2、掌握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了解农业推广体系的变革趋势。
3、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推广素质与技能。
4、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方法与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2.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以及目前国内农业推广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1、中国古代的农业推广活动2、清末至明初时期中国的农业推广活动3、新中国农业推广事业的发展4、欧、美的农业推广活动第二节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1、农业推广的涵义2、与农业推广有关的几个概念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农业推广学的性质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3、农业推广学的内容4、农业推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四节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的目的、意义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习题要点:(1)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 学时)(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2.掌握行为改变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3.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的内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创新的采用1、创新的概念和特性2、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3、创新采用者分类4、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者的影响5、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第二节农业创新扩散1、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2、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3、S 扩散理论及其应用4、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习题要点:(1)创新和农业创新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总体安排一、课程目标农业推广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理论与农业推广技能。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1、掌握农业推广理论及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运用;2、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要领;3、掌握农业推广教育方法与技能;4、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管理技能。
5、锻炼、培养和提高从事农业推广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教材选用1、教学主用教材:《农业推广学》(第二版),由高启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参考教材:1)王慧军(2002):《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高启杰(2008):农业推广学案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高启杰(1997):现代农业推广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4)汤锦如(1999):农业推广学,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5)许无惧等(1997):农业推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3、参考资料:1)许无惧等(1989):农业推广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郝建平(1997):农业推广技能,经济科学出版社3)H.阿尔布列希特等(1992):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4)参考文献:1995-2008农业推广研究文献5)教学参考课件:欧美国家农业推广三、课时安排1、总学时安排:共56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16学时,教学实习3天。
(注:原教材中第三章不列在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中)2、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安排1)实验课:实验一:农业科技进步率与成果转化率计算实验二:农民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设计实验三:农业推广试验与成果示范设计实验四:农业推广试验示范结果分析实验五:农业推广演讲计划和准备实验六:农业推广工作效益的计算与分析2)教学实习实习一:农业推广工作参观,0.5天;实习二:参观农业推广成果示范,0.5天;实习三:农业推广演讲,2天;第二部分大纲分章第一章导论学时分配:2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与方法学习要点◆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一节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一、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二、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第二节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功能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含义与特征二、农业推广的主要社会功能第三节农业推广学研究进展一、农业推广学的发展过程二、农业推广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农业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行为产生理论,行为改变理论,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学习要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需要理论和期望理论◆我国农民行为特征◆农民行为改变的过程◆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农民行为改变的策略◆农民行为改变的方法第一节行为产生理论内容:行为的概念和行为产生模式,行为产生的主要理论第二节行为改变理论内容:行为改变的主要理论,农民行为改变规律第三节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内容:按农民需要进行推广,正确使用期望激励调动农民积极性第三章农业推广沟通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重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与技巧学习要点:◆沟通的含义与分类◆沟通的过程及要素◆农业推广沟通的模型与网络◆提高农业推广沟通效率的要领及技巧第一节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重要性和分类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程序和特点第三节农业推广沟通网络及沟通的障碍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网络、障碍及影响农业推广沟通的因素第四节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内容: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第四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课堂讲授4重点:农业创新、扩散的基本概念、创新的特性,创新扩散曲经、创新采用老分类及分布规律,影响农业创新与扩散的因素。
农业推广学教案农业推广学课程教案绪论(4学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节主要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历史、概述与意、研究方法、与农业农业推广有关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对本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讲授的内容提要一、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二、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四、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农业推广学的意义。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学的概念四、教学过程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4学时。
一、农业推广活动的产生与演化㈠中国农业推广的发展1 •古代农业推广2.近代农业推广史(1887 —1927)3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推广(1927—1949年)4.新中国的农业推广㈡欧、美农业推广活动二、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㈠农业推广的涵义1.狭义的农业推广2.广义的农业推广3.现代农业推广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㈡与农业推广有关的几个概念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 .农业技术开发3.农村教育4.农村发展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四、农业推广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㈠农业推广学的性质㈡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㈢农业推广学科的内容㈣农业推广学科的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㈠学习与研究农业推广学的目的、意义㈡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教师主讲为主,黑板板书。
五、作业布置及参考资料(在教室提问形式)1.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涵义是什么?2.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是什么?3.简述农业推广的作用。
六、教学后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农业推广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4 学时)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从创新扩散的框架系统模式及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出发, 分析和论述了农业创新扩散涉及的要素及其采用。
二、讲授的内容提要第一章农业创新扩散原理第一节创新扩散的框架理论模式一、框架理论的涵义二、框架理论模式的运行机制第二节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一、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和农业技术管理系统二、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的运作策略第三节农业创新的采用一、创新的概念和特性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三、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四、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的影响五、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是对创新扩散框架系统模式及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的理解以及创新扩散的要素、创新扩散的过程。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大纲(Agricultural Extension Science )课程编号:081084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农学、畜牧、兽医、园艺、植物保护、农学(农业信息技术)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总学分:3.0教学目的与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农业推广工作能力,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一些技能与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选用《农业推广学》(汤锦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为教材。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一、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二、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的界定三、农业推广的性质四、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的第二节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农业推广学的定义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四、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重点:农业推广的涵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界定、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3.0学时)第一节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一、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涵义二、框架中两个系统的特征三、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一、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二、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三、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和影响沟通的因素四、提高有效沟通的措施五、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本章重点: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沟通要素、程序和特点,提高有效沟通措施。
本章难点: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第三章推广对象的行为改变(4.0学时)第一节行为产生和改变规律一、行为产生二、行为改变三、行为改变的规律第二节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一、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与阻力二、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三、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四、改变农民个人行为的基本策略五、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本章重点: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规律,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及其模式。
农业推广学教学设计一、前言农业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组织、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村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旨在探讨农业推广学教学的设计。
二、目标设定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农业推广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了解农业推广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掌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熟悉农业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政策法规。
2. 学生目标本课程主要面向农村学生和农业专业学生,旨在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的技术和方法,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章节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业推广学的概述及其意义第二章农业推广学的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章农业科技推广的技巧及其实施第四章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第五章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及其政策法规2. 教学方法本课程使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讲解教材知识点、案例分析和讨论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
•学生自学: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自学,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
3.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践情况撰写报告,重点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组织1. 教师角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和鼓励者等多个角色的统一体。
要求教师:•传授核心知识点;•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评估教学成果。
2. 学生角色学生应扮演的角色是主体,参与课堂反馈,积极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发掘自己的潜力并认真完成课堂任务。
农业推广学课程设计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在农业推广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农业推广的概念、原则、方法、途径、策略及实践案例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农业推广的常用方法和途径;•熟悉制定农业推广策略的思路和方法;•能够运用农业推广理论和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农业推广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农业推广基础(1)农业推广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农业推广定义及发展;•农业推广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2)农业推广的原则和方法•农民参与原则;•问题导向原则;•合作推广原则;•安全保障原则;•市场需求原则;•农业推广常用方法及案例介绍。
2. 农业推广运作(1)农业推广实践•农业推广组织与实施;•农业推广成效评估。
(2)农业推广策略制定•农业推广策略制定的思路和方法;•实践案例介绍。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模拟实践、实地考察等。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课程设计、答辩等。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的主要教材为《农业推广学》(第三版),同时涵盖了大量农业推广案例和实践材料。
七、教学评估与反馈本课程将采用互动式评估与反馈机制,其中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专家评估等。
通过系统的评估和反馈,旨在改进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技术推广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推广学是农业推广实践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概括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行为学科。
主要讨论和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科技成果的扩散和转化、以及成果运用于生产中农民行为发生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农业推广是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
在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研究和加强农业推广,满足农民的多种需要,主动为市场经济服务,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了解和研究农业推广理论、推广的方式方法、推广体制、推广计划和组织、推广教育、推广队伍和推广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问题,培养具有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人才,才能显著提高农业推广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从潜在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使我国农业能够向高产、优质、高效、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业推广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有关概念,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现代农业推广工作,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及推广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农业推广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了解农业推广过程中科技成果与生产结合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性;弄清科技成果的扩散、转化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性;掌握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采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性。
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学生在农业推广活动中,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所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初步解释、分析和探讨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教学中应加强提问讨论,结合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加深巩固教学内容。
《农业技能履行知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农业技能履行知识》是讲演农业企业在经营农产品、农业技能跟农业破费资料商品的过程中应按照的法那么跟办法的使用学科。
2.课程的目的跟任务:系统深造农业市场的全然实践知识,树破以破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提高老师停顿农产品市场调研、开拓跟市场化运作的才干。
3.适应专业:本大纲有用于农学类专业的《农业技能履行知识》课程教学。
4.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开设90学时,实践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60学时。
5.要紧教学办法与伎俩:本课程要紧采用课堂解说与讨论相结合的办法。
部分使用投影仪与多媒体课堂。
6.调查办法:本课程采用往常调查与结业检验相结合的调查办法,往常调查包括作业、训练报告、专题调查、上课记录等外容,检验总评〔100%〕=检验效果〔80%〕+考察效果〔20%〕。
7.课外自学恳求:恳求老师使用课外时刻预习跟稳定所学内容,积极使用报刊杂志扩大年夜视野,熟悉农业市场经营的法则、新办法跟新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解水平跟实践才干。
二、教学全然恳求跟才干培养恳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抵达以下恳求:第一章绪论理解:农业市场学的发作与展开、全然内容、研究办法;市场含义、特色、天性性能跟机制。
领会:鲜活的营销实践催生新的营销不雅观点跟实践。
把持:市场营销不雅观点跟营销组合战略的的演变过程,以及农业市场的特征跟政府调控市场的伎俩;熟练把持市场营销不雅观点的三大年夜支柱。
理解:政府对农业市场调控的需求性。
第二章农业市场分析理解:破费者置办举动办法及阻碍因素,应对农业市场营销状况的战略领会:农业市场营销状况分析的意思把持:农产品需求跟供给的特征、阻碍因素跟与价钞票的关系及蛛网实践;破费结构变更的法那么性,第三章农业市场调研理解:市场调研的典范、办法跟步伐领会:农业市场调研的意思把持:市场猜想情理,猜想跟决定的常用办法理解:判定性决定与非判定性决定的区不。
第四章目的市场营销战略理解:市场细分化实践的发作与展开历史。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现代农业编制单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编制日期:2014-05-16环境与生物科技系(部)制目录1.《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 (1)《农业推广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别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开设时间学时/学分专业课程农业技术类专业第5学期50/2编制人制定日期修订日期审定组(人) 审定日期全庆丰2012年0 5 月2014年05 月年月1.课程概述《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农业推广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并接受和采用农业创新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其综合性亦很强,与农业技术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经济科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是农业技术类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
学习农业推广学理论,认识农业推广规律,科学地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技能,有助于农业创新成果有效推广应用。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可以培养现代农业推广新思维,树立全新的农业推广服务观念,实现农业生产持续的高产、优质和高效,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2 培养目标2.1 课程总体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培养对农民、农业和农村所存在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整体和综合分析能力。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2.2.1 知识目标(1).掌握农业推广理论及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运用(2).掌握农业推广方法和要领(3).掌握农业推广教育方法与技能(4).掌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管理技能(5).锻炼、培养和提高从事农业推广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2.2.2 能力目标(1).能分析不同地区推广对象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广方案(2).能根据不同推广对象特点准确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教育(口头表达能力)(3).能根据不同推广对象特点准确进行农资产品的宣讲(口头表达能力)(4).掌握与农业推广演讲配套的PPT制作技巧(5).会写作适合推广目的的推广文案2.2.3 素质目标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一心为农的服务精神及较强的与农民传播沟通能力,善于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善于团队合作,并能勇于承担责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生产。
《农业推广学》课程教学规范Ⅰ、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推广学是专门研究农业推广的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农业推广实践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
与农村社会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以及农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关系密切。
它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农学、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农业推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通过农业推广,把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推广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改变推广对象行为,促进农业创新扩散,满足推广对象需要,解决推广对象所面临的问题。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Ⅱ、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1)能全面和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农业推广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包括农业的创新扩散、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心理、推广行为、推广沟通、推广教育和推广组织等。
(2)理解农业推广的方式与方法,包括集体指导方法、个别指导方法和大众传媒方法等。
(3)掌握过硬的推广实践技能,如试验与示范、信息服务、经营服务、语言与演讲和推广工作评价等。
(4)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农业推广理论、方法与技能,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推广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
Ⅲ、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1.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推广的发展史;(2)理解农业推广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3)理解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和任务;(4)掌握农业推广的性质,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1.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发展的历史与模式一、我国古代的农业推广“农业推广”一词的起源。
二、我国近代农业推广史三、新中国的农业推广分成五个阶段。
四、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欧洲的农业推广模式;*美国的农业推广模式。
第二节农业推广的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内涵及其演变*狭义的农业推广;*广义的农业推广;*#现代的农业推广。
二、农业推广概念的基本界定*#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一、农业推广的性质*教育性;实践性;综合性;并能正确理解。
二、农业的功能直接功能;间接功能。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第四节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一、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农业推广学的概念;*#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
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农业推广的原理;农业推广方式与方法;农业推广的技能;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
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方法论;基本方法;研究程序与步骤。
第五节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与任务一、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二、农业推广工作的任务第二章农民行为产生和改变原理2.1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农民行为产生的理论、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2)掌握农民行为改变的特点;(3)综合利用行为改变理论指导农业推广实践活动。
2.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行为产生和改变理论一、行为的概念及特点*行为的概念;行为的特点;行为的分类。
二、行为产生的模式*个体行为产生的基本模式;行为模式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行为产生和改变的主要理论*需要理论;动机理论;*期望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第二节行为改变规律一、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行为改变的一般规律;#行为改变的过程。
二、农民个人行为的改变*农民个人行为改变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动力和阻力的互作模式;影响农民个人行为的因素;改变农民行为的基本策略。
三、农民群体行为改变规律群体成员的行为改变规律;*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
第三节行为改变原理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一、*#需要理论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二、*#期望激励理论在农业推广上的应用第三章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与沟通3.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中两个系统的特征;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因素;(2)理解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和分类,沟通要素、沟通的一般程序和沟通特点,掌握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基本要领和技巧;(3)掌握提高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方法。
3.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一、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二、框架中两个系统的特征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特征;*目标团体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农业推广沟通概念、分类、要素、程序和特点一、沟通和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沟通的概念;农业推广沟通的概念。
二、农业推广沟通的分类三、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沟通的主体;沟通的客体;沟通渠道;沟通媒介。
四、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程序五、*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第三节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二、农业推广沟通的一般准则三、*农业推广沟通的基本要领四、*#农业推广沟通的技巧第四章农业创新的采用与扩散4.1教学基本要求(1)弄清创新的概念和特性以及扩散曲线的概念;(2)理解和认识农民在创新采用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3)掌握创新扩散的基本理论,并能够针对创新扩散的时效性规律和交替规律在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灵活选择适宜的推广方法。
4.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创新的采用一、创新的概念和特性*创新的概念;*创新的特性。
二、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用过程*农业创新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三、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创新采用者的分类;*创新采用者的分布规律;*创新采用过程中的各类采用者的差异。
四、信息来源对创新采用者的影响五、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推广方法;*根据不同农民各自的接受速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三节农业创新的扩散一、农业创新扩散的概念与方式创新扩散的概念;创新扩散的方式。
二、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典型的创新扩散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
三、S扩散理论及其应用*S型扩散曲线;S型扩散曲线的成因;*#S扩散理论的应用(阶段性的应用,时效性和交替性的应用)。
四、影响农业创新采用与扩散的因素经营因素;农业创新本身的技术特点;农民素质;其它社会、政治因素。
第五章农业推广组织与人员管理5.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2)了解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类型及其运行机制;(3)理解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作用、职责与素质要求;(4)理解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5)熟悉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新时期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建设特点。
掌握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共同特点;(6)掌握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方法和原则;(7)熟悉当今社会应该需要什么素质的农业推广人员。
5.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组织概述一、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职能*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念;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
二、*农业推广组织的类型三、国内外农业推广组织的概况*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美国、日本、英国、荷兰、丹麦)。
*国外较成功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农业推广组织管理一、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原则二、高层与基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方法和原则以及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特点。
第三节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一、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农业推广人员的作用。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农国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国外几个典型国家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职责及培训各级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各级农业技术职务的职责;职前培训;在职培训。
四、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法。
第六章农业推广写作与演讲6.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推广写作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如农业推广论文、项目报告类的写作以及技术总结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的写作等;(2)训练自己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文体为农业推广工作服务,并能很好地演讲。
6.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写作一、推广论文的写作*论文选题原则;*论文格式。
二、推广报告类的写作项目类报告;调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工作总结报告。
三、宣传类应用文体写作*科普文章;科技合同、协议;科技简报;科技广告。
第二节农业推广演讲一、农业推广语言特点及原则农业推广语言特点;农业推广语言运用原则。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语言技巧#语言的提炼;*语言的运用技巧。
三、农业推广演讲#演讲稿的撰写;#演讲的临场发挥;*#演讲水平训练与提高。
第七章农业推广经营服务7.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2)了解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掌握在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要树立的观念;(3)熟悉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基本程序;(4)掌握现代营销技能或技巧。
7.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推广经营服务概述一、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二、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业务范围*产前提供信息的物资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服务;*产后提供贮运、加工和销售服务。
三、农业推广经营服务中的营销观念*树立用户、质量、服务、竞争、创新、信息、时效等观念。
第二节农业推广经营服务的程序一、了解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认真分析市场环境三、确定目标市场预测目标市场的需求量;分析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市场定位战略。
四、*运用农业推广营销组合,参与市场竞争五、依据决策程序,实施决策方案第三节农业推广营销技巧一、用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吸引众多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组合;靠质量取胜;精心设计产品包装,树立品牌形象。
二、灵活利用价格竞争,提高经营效益折扣、地区、差别等定价。
三、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怎样做广告;常用的广告媒体。
四、运用现代促销技巧,搞好产品促销*促销手段、原则、方式和方法;促销技巧;培养技能过硬的推销人员;#如何训练自己的营销技能。
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8.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及几种形态;(2)掌握农业成果转化条件、转化本质、转化途径与方式;转化过程中的三级效益形成过程及其分配;(3)掌握我国常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4)熟悉提高成果分布的措施。
8.2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概述一、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及种类*农业科技成果含义;*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各自的技术表现形态和技术成果载体。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物化类有形成果的特点;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的特点。
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成果转化率。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转化主体;转化客体;转化受体。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形态和条件*转化的形态;*成果质量;转化系统体系建设;农民需要;政策与资金。
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三个阶段及转化本质*转化的三个阶段;*转化的本质。
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的特点、效益形成与分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特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形成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