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26_1_2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新人教版2
- 格式:ppt
- 大小:15.95 MB
- 文档页数:2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2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与前两者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迁移和拓展。
同时,学生需要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如双曲线、渐近线等,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要求。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学会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分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3.能将反比例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和拓展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反比例函数的相关案例和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素材,如图片、图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单价和数量的关系,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同时,教师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并解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1.1节《反比例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之后,进一步探索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正比例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学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能灵活运用。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际问题。
2.准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式的资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正比例函数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量的乘积为定值,这两个量之间是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通过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找出实际生活中的反比例关系。
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并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表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和运用。
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案第26章反比例函数26.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学习目标】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的含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根据题目条件会求对应量的值,能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3、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八(上)已学过一次函数及特例“正比例函数”的内容,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学生接触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思想至今已经半年有余,学生对与函数相关的概念不可避免会有所遗忘或生疏。
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关键是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
【学习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学习难点】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能准备【学习目标】1、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知道该图象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的区别,能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分析出简单的性质.2、能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对研究函数有了一定的方法;即画出图像并根据图像研究其性质【学思指导】教法:讲授法、对比法学法: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学科素养:通过画图象,进一步培养“描点法”画图的能力和方法,并提高对函数图象的分析能力.同时尝试用类比和特殊到一般的思路方法,归纳反比例函数一些性质特征.【【课前预习】1.若y=(21)(1)n nx-+是反比例函数,则n必须满足条件 n≠12或n≠-1 .2.用描点法画图象的步骤简单地说是列表、描点、连线. 3.试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2x;(2)y=1-2x.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学会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课堂引讨——【展示互动】问题:我们已知道,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y=k 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什么样呢?[尝试]用描点法来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画出反比例函数y=6x和y=-6x的图象.解:列表思考:取什么值更易描出来x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y=6x-1 -1.5 -2 -6 3 1y=-6x1 1.23 6 -1.5(请把表中空白处填好)描点,以表中各对应值为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连线,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依次(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起来探究反比例函数y=6x和y=-6x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做一做把y=6x和y=-6x的图象放到同一坐标系中,观察一下,看它们是否对称.归纳:反比例函数y=6x和y=-6x的图象的共同特征:(1)它们都由两条曲线组成.(2)随着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曲线越来越接近坐标轴(x轴、y轴).(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属于双曲线.此外,y=6x的图象和y=-6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做一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3x和y=-3x的图象.交流两个函数图象都用描点法画出?【分析】由y=6x和y=-6x的图象及y=3x和y=-3x的图象知道,(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和不同点?(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3)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而如何变化?猜想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在哪些象限由什么因素决定?•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如何?它可能与坐标轴相交吗?【归纳】(1)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并研究:得到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形状及其增减性精编精练例题指出当k>0时,下列图象中哪些可能是y=kx与y=kx(k≠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分析】对于y=kx来说,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对于y=kx来说,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应选B.备选例题1.请你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使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2.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的关系式可能是(• )A.y=x B.y=1xC.y=x2 D.y=1||x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能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教学目的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的归纳总结与记忆.教学内容知识要点1.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简单地说是___列表___、___描点___、___连线___.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也关于y=x和y=-x轴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0(≠=kxkyk的符号k>0 k<0 图像y yO xO x性质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一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①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A⊥x轴于A,PB⊥y轴于B.则长方形PAOB的面积为________.总结:矩形面积等于|k|.②如图,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PD⊥x轴于D.则△POD的面积为________.5.已知反比例函数5myx-=,其函数图象经过点(2,3).(1)求m的值;(2)当3≤x≤6时,求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6.若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经过点P(-2,3),则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点是( )A.(3,-2) B.(1,-6) C.(-1,6) D.(-1,-6)7.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k与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大致是( )A.B.C.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5)、C(-3,2).其中,不可能在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的是________.9.已知反比例函数2myx=的图象经过点(-3,-12),且双曲线myx=位于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10.已知A(m+2,2)、B(3,3m)是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1)求m的值;(2)画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3)求△AOB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11.如图,点A(m,6)、B(n,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AD⊥x轴于点D,BC⊥x轴于点C,DC=5.(1)求m、n的值,并写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AB,在线段D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ABE的面积等于5?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后作业1.若反比例函数1kyx-=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可以是( )7.已知反比例函数32myx-=,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正整数m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8.已知点P1(x1,y1)、P2(x2,y2)在函数5yx=的图象上.当x1>x2>0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0<y1<y2 B.0<y2<y1 C.y1<y2<0 D.y2<y1<09.在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有两点(-1,y1)、(14-,y2),则y1-y2的值是( )A.负数B.非正数C.正数D.非负数10.已知反比例函数12myx-=的图象上有A(x1,y1)、B(x2,y2)两点,且当x1<x2<0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在反比例函数4yx=中,当函数值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DE CE --.解得x =5.∴点E 的坐标为(5,0)word版初中数学11 / 1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反比例函数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函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比例函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新的函数形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画法。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学生活动材料: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函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纠正。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1.1《反比例函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象。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反比例函数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函数形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2.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的证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反比例函数图象软件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软件,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重点)2.深刻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重点)3.探索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几何图形以及图形面积的综合应用.(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所示,对于反比例函数y =kx (k >0),在其图象上任取一点P ,过P 点作PQ ⊥x轴于Q 点,并连接OP .试着猜想△OPQ 的面积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并探讨反比例函数y =kx (k ≠0)中k值的几何意义.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k 的几何意义如图所示,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AC 垂直x 轴于点C ,且△AOC 的面积为2,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解析:先设点A 的坐标,然后用点A 的坐标表示△AOC 的面积,进而求出k 的值. 解:∵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x A ·y A =k ,∴S △AOC =12·k =2,∴k =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方法总结: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与坐标轴和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k |的一半.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探究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综合运用 【类型一】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若M (-4,y1)、N (-2,y 2)、P (2,y 3)三点都在函数y =kx(k <0)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 .y 2>y 3>y 1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3>y 2>y 1解析:∵k <0,故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M (-4,y 1)、N (-2,y 2)是双曲线y =kx (k <0)上的两点,∴y 2>y 1>0.∵2>0,P (2,y 3)在第四象限,∴y 3<0.故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y 2>y 1>y 3.故选B.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 =kx (k ≠0),当k <0时,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个现象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8题 【类型二】 利用反比例函数计算图形的面积如图,直线l 和双曲线y =kx(k >0)交于A 、B 两点,P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与A 、B重合),过点A 、B 、P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C 、D 、E ,连接OA 、OB 、OP ,设△AOC 的面积是S 1,△BOD 的面积是S 2,△POE 的面积是S 3,则( )A .S 1<S 2<S 3B .S 1>S 2>S 3C .S 1=S 2>S 3D .S 1=S 2<S 3解析:如图,∵点A 与点B 在双曲线y =k x 上,∴S 1=12k ,S 2=12k ,S 1=S 2.∵点P 在双曲线的上方,∴S 3>12k ,∴S 1=S 2<S 3.故选D.方法总结: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选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k |2,且保持不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 第2题 【类型三】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函数y =1-kx 的图象与直线y =-x 没有交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B .k <1C .k >-1D .k <-1解析:直线y =-x 经过第二、四象限,要使两个函数没有交点,那么函数y =1-kx 的图象必须位于第一、三象限,则1-k >0,即k <1.故选B.方法总结:判断正比例函数y =k 1x 和反比例函数y =k 2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交点个数可总结为:①当k 1与k 2同号时,正比例函数y =k 1x 与反比例函数y =k 2x 有2个交点;②当k 1与k 2异号时,正比例函数y =k 1x 与反比例函数y =k 2x没有交点.【类型四】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如图,已知A (-4,12),B (-1,2)是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x(m <0)图象的两个交点,AC ⊥x 轴于点C ,BD ⊥y 轴于点D .(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 的值;(3)P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连接PC ,PD ,若△PCA 和△PDB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解析:(1)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x <-1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然后把A 点或B 点坐标代入y =mx 可计算出m 的值;(3)设出P 点坐标,利用△PCA 与△PDB 的面积相等列方程求解,从而可确定P 点坐标.解:(1)当-4<x <-1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2)把A (-4,12),B (-1,2)代入y =kx +b 中得⎩⎪⎨⎪⎧-4k +b =12,-k +b =2,解得⎩⎨⎧k =12,b =52,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12x +52,把B (-1,2)代入y =mx中得m =-1×2=-2;(3)设P 点坐标为(t ,12t +52),∵△PCA 和△PDB 的面积相等,∴12×12×(t +4)=12×1×(2-12t -52),即得t =-52,∴P 点坐标为(-52,54).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所包含的信息.本题也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观察函数图象的能力.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 三、板书设计1.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 的几何意义;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本节课主要是要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突破口.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提升基本技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