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 格式:ppt
- 大小:178.51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玩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玩具,理解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玩具的分类和特点2. 玩具的观察和描述3. 玩具的配对和排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玩具,理解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各种玩具模型或图片2. 玩具配对卡片3. 排序玩具套装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玩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二、探索与发现1. 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玩具,引导学生发现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玩具进行观察和描述。
3.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其他学生倾听并补充。
三、玩具配对1. 给每组学生发放玩具配对卡片,让学生进行配对游戏。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相同或相似的玩具进行配对。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排序玩具1. 给每组学生发放排序玩具套装,让学生进行排序游戏。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玩具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排序。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配对和排序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1. 《玩具》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玩具,尝试进行分类和描述。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配对和排序游戏,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玩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玩具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配对和排序游戏,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玩具-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5。
2.能正确快速地数1-5个物品。
教学内容1.数字1-5、小球、积木、糖果。
2.数数、数量概念。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数字1-5。
2.教学以玩具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玩具数数、认识数字。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让学生举手数数,认识并回答数字1-5。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5。
操作(20分钟)1.教师用小球、积木、糖果等将数字1-5展示给学生。
2.让学生模仿教师展示的数字1-5用对应的物品展示出来。
3.让学生自己玩玩具,数数,并说出数的数量。
总结(5分钟)1.教师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回答数字1-5和数数。
2.让学生快速展示出指定数字的数量。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展示的数量是否正确。
2.让学生自己数数,并说出数的数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教给学生加减法符号。
2.让学生能够简单的计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玩具小熊、糖果。
2.加减法概念。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明白加、减法的概念。
2.以玩具小熊和糖果等为载体,教学加减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让学生举手数数,认识并回答数字1-5。
2.教师出示符号“+、-“,让学生学习加减法符号。
操作(20分钟)1.教师用小熊和糖果等将加减法展示给学生。
2.让学生模仿教师做出加减法。
3.让学生自己玩玩具,数数,并计算数的数量。
总结(5分钟)1.教师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回答符号“+、-“和加减法。
2.让学生快速计算加减法。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是否会计算加减法。
2.让学生自己计算加减法,并算出数的数量。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概念。
2.让学生能够将加减法实际运用到玩具中。
教学内容1.玩具小汽车、积木、数字卡片。
2.加减法的实际运用。
教学重难点1.将加减法运用到玩具中。
2.让学生通过实际做游戏,巩固加减法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确定参与积木游戏的人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玩具-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玩具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玩具,理解玩具的属性和特征。
2.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玩具,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3. 学习对玩具进行分类,按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组。
4. 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玩具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玩具的概念,认识各种玩具。
2.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玩具,对玩具进行分类。
难点1. 抽象出玩具的数学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2. 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玩具相关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各种玩具模型或图片。
2. 分类卡片。
3. 数学绘本。
4. 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利用玩具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玩具。
2. 提问: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第二环节:新课导入1. 通过数学绘本,引导学生理解玩具的概念。
2.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玩具,如大小、颜色、形状等。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1.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玩具进行分类。
2. 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玩具相关的问题。
第四环节: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玩具2. 副数学与玩具3. 内容:- 玩具的概念- 玩具的数学特征- 玩具的分类-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玩具,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让学生尝试对自己的玩具进行分类,记录分类结果。
3.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与玩具相关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了玩具的概念,学会了用数学语言描述玩具,对玩具进行了分类,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了与玩具相关的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3课时玩具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3课时“玩具”,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操作各种玩具,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各种玩具,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法和操作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玩具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发现玩具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理解数量的概念。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玩具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玩具,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玩具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玩具数量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玩具》(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多样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玩具的不同形状,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 学习用数字表示玩具的数量。
3. 学习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玩具的形状和数量,学会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2. 教学难点:用数字表示玩具的数量,理解分类和排序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模型、数字卡片、分类和排序图示。
2. 学具:学生自带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引起他们对玩具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玩具的形状、数量,以及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教具进行分类和排序练习。
4. 巩固提高: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具》2. 板书内容:- 玩具的形状: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玩具的数量:用数字表示- 玩具的分类和排序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的玩具进行分类和排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2. 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分类和排序能力较弱,需要加强指导。
3. 课后作业设计需要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总字数:约500字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以及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1. 导入环节应该简洁有趣,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玩具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随机放置几个玩具,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快速说出玩具的名称和数量。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2课时玩具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1~10各数的基础上,通过对1~5各数的学习,经历“数出实物的数量——用图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数字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从这节课起,学生开始学习数的书写。
结合图中玩玩具的情境,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有什么玩具、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展开对1~5的数数活动;结合2架飞机和4辆小汽车的实物图,呈现了一个从多角度表达事物数量的例子,让学生学习用不同方式(摆小棒、画图、手势)来表示数,经历从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丰富对数的理解。
教科书中还安排的写数活动,都配有具体的实物和与实物数量相同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图形的联系,理解数的意义。
在指导学生学习书写数字的过程,除了有正确笔顺的指导,还有字形的关键部位在田字格中的描点,点由密到稀,在描红的基础上再独立书写,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匀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1~5,会读、会写1~5各数。
2.学习用数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数量。
3. 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1~5,会读、会写1~5各数。
教学难点:能工整、正确的书写数字1~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图片,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再数一数,分别有几个?课件出示: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的昨天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5各数的认识以及书写。
(板书课题)师:大家都喜欢玩玩具吧?家里肯定都有好多玩具。
瞧,明明的家里也有好多玩具,请你看一看,说一说都有哪些玩具呢?出示图片:师:大家找得真仔细,请继续数一数,说一说,图中有几架小飞机?有几辆小汽车呢?师:请小朋友们接着数出图中有几个皮球?有几把小手枪?看谁数得又快又正确。
师:你们说得真棒!数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哦。
师:观察图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们表示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