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工艺及问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水泥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一、石灰的消解为防止成型后的基层出现“蘑菇”现象,石灰必须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且把消解后的石灰过1cm筛子,并尽快使用。
如果石灰的堆放时间过长应该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以防它的风化。
二、水泥水泥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三、土、砂砾土应选则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天然砂砾的最大粒径小于4cm,对其不做压碎值、级配要求。
四、配合比的控制通过试验段确定施工方法、各种材料的虚铺厚度,在施工时对四种材料的虚铺厚度进行准确控制,在计量每一种材料时,都要多考虑一些增加量:一是要考虑施工时的各种损耗;二是要注意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的表面修整时宜刮不宜填,最好要保证压实前比正常虚铺值高1cm~2cm,以利整平压实。
配合比一般不宜调整,如遇特殊原因必须调整的则必须重新进行试验、验算,以保证基层强度质量。
五、拌和与整理在拌和时一定要注意拌和的深度及搭接部位,既要控制好不能把下承层的土拌上来,也不能出现素土夹层,更不能出现拌和不匀的死角,特别是在拌和机的转弯调头部位,作业段落的新旧接茬部位,要错环搭接,容易发生漏拌的隐患部位,多遍拌和以拌好拌匀为度。
整理是控制结构层厚度、顶面高程、横坡度、平整度等几何尺寸的关键。
在整理过程中要一次找够,宁多勿少,宁高勿低。
六、含水量的控制含水量对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基层能达到的密实度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常最佳含水量由试验室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得出,而粒料及混合料的含水量可在工地按酒精燃烧称重法快速测定,以确定现场所加水量,混给料含水量现场检查标志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帽浆沾手,落地能散为宜,在经过拌和后的混合料现场应检查其含水量。
如遇雨天应晾晒,并检查含水量的变化。
工地应有专人抽查混合料含水量变化情况中,一般情况下控制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23%. 七、成型时间的控制因水泥遇水发生水化作用,故在摊铺水泥后,开始计时,并使各工序衔接紧密,尽量缩短成型时间,以使水泥石灰土综合稳定砂砾基层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前完成碾压。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施工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介绍水泥稳定土的施工技术。
水泥稳定土是指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水泥,通过水泥与土壤颗粒间的化学反应和土壤颗粒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下面是水泥稳定土的施工步骤:1.土壤调配: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作为原土,在原土中加入适量的水泥。
原土应具备一定的粒径分布和颗粒形状,以便与水泥充分结合。
水泥的掺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是土壤干重的5-10%。
2.搅拌混合:将原土和水泥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混合。
可以使用搅拌机、转鼓式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搅拌的时间应根据土壤类型和水泥含量进行调整,一般在5-10分钟之间。
3.加水调控: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混合物的干湿性,适量加水进行调控。
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保证混合物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4.压路成型:将调制好的水泥稳定土倾倒在预定的施工面上,然后使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对土壤进行压实。
压实作业应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方法,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5.养护保养:水泥稳定土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保养。
养护的时间和方法应根据水泥含量、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养护时间为3-7天。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技术。
石灰稳定土是指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石灰,通过石灰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来改良土壤的性质。
下面是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步骤:1.土壤调配:选取适宜的土壤作为原土,根据工程要求加入适量的石灰。
原土的选择和石灰的掺量与水泥稳定土类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配置搅拌:原土和石灰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与水泥稳定土不同,石灰稳定土可以使用搅拌机、转鼓式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搅拌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3.加水调控: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混合物的干湿性,适量加水进行调控。
石灰稳定土的含水量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混合物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4.压路成型:将调制好的石灰稳定土倾倒在施工面上,然后使用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对土壤进行压实。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施工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02.2 水泥石灰稳定土的特点03 施工准备03。
1 技术准备03。
2 现场准备03。
4 材料参数计算13.4.1 综合稳定土工程量计算13.4。
2 水泥用量计算13。
4.3 石灰用量计算23.4.4 素土用量计算23。
5施工进度计划24 施工工艺24。
1 施工工艺流程24。
2 工作面处理24。
3 施工放样24。
4 素土施工24。
5 卸置和摊铺石灰34.6 拌和44。
7 含水量调整44。
10 水泥拌和54。
11 整形54。
12 碾压54.13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54.14 养护65 雨期施工措施66 质量控制措施66.1 组织管理机构66.2 质量措施66。
3 质量标准77 安全文明施工77。
1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77。
2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及规章制度87.3安全技术措施81 编制依据(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中牟县雁鸣湖镇星辰路新建工程施工图纸第一册道路工程》;(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2.2 水泥石灰稳定土的特点(1)水泥石灰稳定土具有材料来源广泛、费用经济、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力学性能良好和板体性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2)受水泥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时,各道工序连续施工,中间少停顿或不停顿,务必将施工时间控制在延迟时间2h内,施工节奏连续、紧密性要求高。
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1)技术、质量、试验、测量、资料、安全、设备等岗位人员到岗就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一、工程背景和要求1.1工程背景本工程为道路基层的施工工程,基层土壤的稳定性和强度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的关键。
1.2工程要求1)基层土壤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
2)基层土壤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防水性。
3)需要施工方案详细说明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等内容。
4)需要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方案。
二、施工工艺和方法2.1材料准备1)水泥: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设计比例准确称量。
2)石灰:选择优质生石灰,按照设计比例准确称量。
3)土壤:选择本地的黏土或粉土,具有一定的塑性指标和颗粒分布。
2.2施工工序1)清理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泥土和水分,保持基层干燥洁净。
2)设计配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石灰和土壤的配比比例。
3)搅拌混合:将水泥、石灰和土壤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混合,至配比均匀。
4)铺设基层:将混合好的水泥石灰稳定土均匀铺设于基层上。
5)压实处理:采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6)养护:对施工完毕的水泥石灰稳定土进行充分养护,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2.3施工要点1)材料配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性质和施工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水泥、石灰和土壤的配比比例。
2)混合搅拌:搅拌过程中应保持均匀、充分和持续,避免出现干浆或粘化现象。
3)基层铺设:基层铺设前,应先对道路基层进行充分清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和坚实。
4)压实处理:在压实过程中,要掌握合适的压实度和压实次数,避免出现压实不均匀和加剧基层沉降等问题。
5)养护措施:养护过程中,要做好防水措施,避免水分渗入稳定土体,影响其稳定性和强度的提高。
三、施工质量控制3.1施工监控1)材料检验:对采购的水泥、石灰和土壤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铺设厚度、压实次数和压实度等。
3)强度检测:采用现场试验或取样试验对水泥石灰稳定土的强度进行检测,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一、前言石灰稳定土作为一种常用的路基材料,具有优良的工程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及施工后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检查施工现场的地基情况,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石灰、水泥、砂、砾石等原材料,以及搅拌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
3.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等。
三、施工过程石灰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土方至所需深度。
2. 原材料配置:按照设计配比,将石灰、水泥、砂、砾石等原材料进行配制。
3. 搅拌均匀:将原材料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确保混合均匀。
4. 铺设压实:将搅拌均匀的材料铺设在地基上,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保证基层密实度。
5. 养护调理:施工完成后,对基层进行养护调理,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四、施工后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质量监控:对石灰、水泥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 施工过程监控:对搅拌均匀、铺设压实等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质量检验:对已施工完成的基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密实度、含水率等指标,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五、总结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是路基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有效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是关于石灰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的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在实际工程中有所帮助。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法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法一、前言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施工方法,通过添加水泥和石灰等材料,可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强度高:水泥和石灰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2. 抗水性好:水泥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能够抵抗地下水的侵蚀。
3. 稳定性强:通过控制配比和施工工艺,稳定土的水分含量得以控制,从而保证其稳定性。
4. 施工简便:采用现场拌合的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和机具,施工过程简单快捷。
5. 节约成本:水泥和石灰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三、适应范围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路面形式,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等。
适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区,尤其是黏土和砂质土的地区。
此外,该工法还适用于需要提高路面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工法通过添加水泥、石灰和水,将其与原土混合,形成稳定土。
水泥和石灰的反应产物可以填充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增加土壤密实度,提高土壤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水的添加能够促进水泥和石灰的水合反应,使其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土壤中。
通过控制配比和施工工艺,可以使稳定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五、施工工艺1. 原土准备:清理施工现场,除去杂物和杂草。
清理后的原土应均匀分布在施工区域。
2. 拌合材料准备:将水泥和石灰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并将其储存在罐中。
将所需的水储存在水箱中。
3. 拌合过程:使用推车将水泥、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原土中。
然后使用拌合机进行拌合,直至混合均匀。
4. 摊铺与压实:将拌合好的稳定土均匀地摊铺在基层上,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调查勘察: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了解土壤类型、含水量、力学性质等,确定施工方案。
2.设计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进行石灰稳定土混合比设计,确定石灰用量、加水量等参数。
3.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挖掘机、搅拌机、水泥罐、喷洒车辆等。
二、施工步骤1.开挖土壤:使用挖掘机开挖土壤,将土壤层逐层删除,保持均匀开挖,同时注意防止挖掘机碾压和混合土壤。
2.石灰投入:将设计好的石灰按比例投入到挖掘好的土壤中,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均匀混合,以保证石灰均匀分散在土壤中。
3.均匀水化:在混合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均匀水化,以促使石灰与土壤进行反应,并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4.机械碾压:使用碾压机对已混合好的土壤进行均匀碾压,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碾压应从边缘向中心进行,同时注意避免出现干混和过湿的情况。
5.压实试验:在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试验,以检测土壤的力学性能。
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石灰用量和水化时间。
6.路面养护:在完成压实试验后,进行路面养护,包括喷洒稻草、水花和草种等,以防止土壤表面破裂和侵蚀。
三、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和整齐,避免污染和杂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在投入石灰之前,要对土壤进行湿润处理,以提高石灰的溶解性和反应性。
3.石灰施工时应避免底面反应和表面挥发,以充分发挥石灰的固结作用。
4.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和试验,保证施工质量和建设安全。
5.在石灰稳定土施工中,应遵循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总结起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土壤开挖、石灰投入、水化、碾压、压实试验和路面养护等步骤。
施工时需注意现场管理、石灰投入方式、水化时间和压实力度等因素,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土壤稳定性。
同时,要关注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
一、前言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旨在提供清晰的施工指导,确保工程质量,有效控制
工程进度和成本。
本文将从原材料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原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2.石灰:按照设计要求选用优质的石灰,避免受潮。
3.砂土:选择颗粒均匀、含水率适中的天然砂土作为原料。
4.膨胀剂:必须选用符合要求的膨胀剂,严禁使用过期产品。
三、施工工艺流程
1.地基处理: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平整干净。
2.原材料配置: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石灰、砂土、膨胀剂进行准确
配比。
3.搅拌均匀:采用机械搅拌设备进行搅拌,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
4.压实夯实:使用压路机或夯实机进行压实,保证稳定土层密实度。
5.养护处理:对施工完成的稳定土进行养护处理,确保材料的完全固化。
四、质量控制
1.原材料检测:对水泥、石灰、砂土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
标准。
2.施工过程监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
量。
3.现场检验: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质量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五、总结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
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工艺流程,加强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希望本文提供的施工方案能对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原材料的要求1.1.土:全线采用两侧取土,沿线村镇提供土源。
沿线土质较复杂,塑性指数在8~12之间,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从颗粒结构分析来看,土样中砂粒含量约占10.9%,粉粒含量约占76.3%,粘粒含量只有5.9%左右。
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1.2.水泥:水泥采用当地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标号为325#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1.3.石灰:石灰采用消解石灰,要求施工单位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有效钙镁含量要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要求。
1.4.水:采用工程沿线河水,因处于农村,水未被污染。
2、混合料配合比的复核验证省道204东台段养护改造工程设计底基层为6:6:88的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经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施工控制参数:最大干密度ρdmax=1.769g/cm3,最佳含水量w0=16.3%。
根据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制件,试件的数量1组6个,在25℃的养护室保湿养生6天,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经测试平均强度能满足设计抗压强度0.8Mpa的要求。
上述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了120米的试验段施工,以确定合理的施工长度、测定从撒布水泥到成型的时间,施工机械配置和组合,检验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检验各工序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及质量控制措施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在对试验段组织了验收后,其结果符合有关验收规范要求,允许施工单位正式开始大面积施工。
4、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工艺4.1.路基准备本工程为养护改善工程,直接在老路上加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在施工前需检查路基是否松散、车辙、坑洼,薄弱环节要预先进行挖除加固处理,以保证路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2.施工放样在老路上恢复中线,并在中、边桩上标出综合稳定土基层的标高,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要随时进行观测纠正。
4.3.确定材料用量根据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基层的厚度、干密度及石灰、水泥用量,计算单位面积综合稳定土需用的石灰、水泥重量并计算石灰、水泥布放距离。
水泥稳定基层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水泥稳定基层工程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处理方式,其作用是通过水泥的混合与固化,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质量问题一:强度不达标在水泥稳定基层工程中,若水泥含量不足或掺水不均匀,导致稳定层强度不达标,会影响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解决方法一:合理配比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水泥配比,确保水泥的含量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在搅拌过程中,要充分混合水泥和骨料,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最后,要加强对掺水过程的监控,确保掺水量均匀,避免水泥团块的产生。
解决方法二:强化养护良好的养护措施对保证水泥稳定基层工程的强度至关重要。
在施工完成后,需立即进行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膜、喷洒养护剂等,以提高水泥的固化效果,增加基层的强度。
二、质量问题二:开裂在水泥稳定基层工程中,开裂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效应,或者是基层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的。
解决方法一:控制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气温和天气条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
另外,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来抑制水泥的收缩效应,减少开裂的可能性。
解决方法二:加强基层处理开裂的另一个原因是基层的不均匀沉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施工前进行基层处理,如加强地基处理、填充砂土等,保证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减少开裂的风险。
三、质量问题三:不平整水泥稳定基层工程不平整往往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解决方法一:加强施工前的检查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层现状进行检查,确保基层平整度达到要求。
如发现不平整的部分,应及时进行修复或再处理。
解决方法二:改善施工工艺施工时的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施工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水泥石灰稳定土(路拌法)路面底基层施工工法常州先达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谭俊1 前言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作为路面底基层结构形式,该施工工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而又缺少合格土源的南、北方沿海鱼塘低洼地区填方路基路面结构底基层的施工。
该工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很好的保护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比而言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为经济。
在施工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工法特点2.1 适用范围广。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技术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等软土地基。
2.2 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为经济。
2.3 充分利用软土。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充分的利用软土,就地取材,可以采用结合农田水利开挖疏浚河道、鱼塘、沟渠拓宽、移平废弃土堆等挖出的淤泥质土或者粘土,避免了大量挖掘和弃土,浪费土地资源。
2.4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机械简单,全部采用常规设备,易于操作。
2.5 采用工地试验室常规仪器检测,简单方便,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2.6 施工工艺简单适用,质量容易控制。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而又缺少合格土源的南方、北方沿海鱼塘低洼地区填方路基路面结构底基层的施工。
4 工艺原理充分利用石灰、水泥和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分层摊铺,采用稳定土拌合机将混合料拌合均匀,平地机摊铺,压路机碾压形成路面底基层,土工布、麻袋、草袋或者一次性塑料膜等覆盖洒水车洒水养生,达到路面结构底基层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5.2 施工方法及主要工序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5.2.1.1准备下承层(1)下承层检测交接对水泥石灰土的下承层路基的外形(包括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路基的强度(碾压检查:用18~21T三轮压路机以低挡速度1.5~1.7km/h沿路基表面碾压2~3遍作全面检查,不得有松散、压实度过低或土过湿发生的弹簧现象;弯沉检查: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频率检查路基表面回弹弯沉,按测试季节算出保证率97.7%下的代表弯沉值,不大于设计算得的允许值、路基的沉降(路基96区施工完成后,沉降速率应连续两个月小于5㎜/月)进行检查,应当表面平整、坚实,有规定的路拱,无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处,且沉降量应符合要求。
论石灰稳定土施工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摘要: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保证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筑路材料选择一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分布广且成本低,因此石灰稳定土作为优质的筑路材料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施工。
但石灰稳定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不均匀沉降、压实度不足、表面松散起皮等各种质量通病,因此加强石灰稳定土质量通病的控制和防治措施是提高石灰稳定土施工的重点环节。
关键词:石灰稳定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引言:石灰稳定土是由改良添加剂石灰、土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而成的混合筑路材料,经过均匀拌和、粉碎整形、碾压和保养后形成了具有强度高、整体板结性好、承载力高、水稳定性及抗冻性较好等特性的道路结构载体。
石灰稳定土路基和底基层是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分部工程而言工程量大且工期持续时间长。
石灰稳定土受其施工工艺、天气、原材料及施工机具设备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各种质量通病影响成型质量。
本文通过石灰稳定土的形成原理和施工工艺对各种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石灰稳定土的施工质量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一、石灰稳定土的形成作用原理石灰稳定土主要成分为土和生石灰(CaO),生石灰经过消解后形成熟石灰(Ca(OH))与土掺拌后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改变了土体的工程性质。
石灰稳定土拌和初期主要是通过游离的钙离子与土体矿物颗粒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降低土的塑性、提高土体颗粒间的凝聚力从而使混合料结团,在机具设备物理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结构层。
后期又通过火山灰作用、碳酸钙化作用及结晶作用等化学作用形成结晶体和胶结物,减少了土体颗粒之间的空隙和透水性,提高了密实度和稳定性。
随胶结物向晶体状态逐渐转化的过程石灰稳定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不断增大,形成稳固壳体,具有良好的板结性、水稳定性及抗冻性,同时提高了强度和承载力。
二、石灰稳定土质量影响因素根据石灰稳定土的组成成分、形成原理和施工工艺流程,土的工程性质和颗粒细度、石灰的质量等级和剂量大小、施工机具设备的组合与操作、施工环境和养生条件都是影响石灰稳定土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不同的质量通病产生。
水泥石灰稳定土(路拌法)路面底基层施工工法常州先达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谭俊1 前言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作为路面底基层结构形式,该施工工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而又缺少合格土源的南、北方沿海鱼塘低洼地区填方路基路面结构底基层的施工。
该工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很好的保护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比而言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为经济。
在施工中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本工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工法特点2.1 适用范围广。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技术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等软土地基。
2.2 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为经济。
2.3 充分利用软土。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充分的利用软土,就地取材,可以采用结合农田水利开挖疏浚河道、鱼塘、沟渠拓宽、移平废弃土堆等挖出的淤泥质土或者粘土,避免了大量挖掘和弃土,浪费土地资源。
2.4 路拌法施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机械简单,全部采用常规设备,易于操作。
2.5 采用工地试验室常规仪器检测,简单方便,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2.6 施工工艺简单适用,质量容易控制。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丰富而又缺少合格土源的南方、北方沿海鱼塘低洼地区填方路基路面结构底基层的施工。
4 工艺原理充分利用石灰、水泥和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粘土、粉土分层摊铺,采用稳定土拌合机将混合料拌合均匀,平地机摊铺,压路机碾压形成路面底基层,土工布、麻袋、草袋或者一次性塑料膜等覆盖洒水车洒水养生,达到路面结构底基层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5.2 施工方法及主要工序操作要点5.2.1 施工准备5.2.1.1 准备下承层(1)下承层检测交接对水泥石灰土的下承层路基的外形(包括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路基的强度(碾压检查:用18~21T三轮压路机以低挡速度1.5 ~1.7km/h沿路基表面碾压2~3遍作全面检查,不得有松散、压实度过低或土过湿发生的弹簧现象;弯沉检查: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频率检查路基表面回弹弯沉,按测试季节算出保证率97.7%下的代表弯沉值, 不大于设计算得的允许值、路基的沉降(路基96区施工完成后,沉降速率应连续两个月小于5㎜/ 月)进行检查,应当表面平整、坚实,有规定的路拱,无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处,且沉降量应符合要求。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重点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另外,还需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砂子、骨料等,并保证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石灰与土壤进行充分混合。
一般来说,水泥与土壤的掺混比为2%~8%,石灰与土壤的掺混比为3%~10%。
混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应分层逐渐加入水泥、石灰,并与土壤进行充分混合,以确保混合均匀。
然后,在混合土壤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加水处理。
加水处理的目的是使混合物具备一定流动性,便于压实和铺设。
加水的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为混合物质量的12%~15%。
在加水过程中,需要控制加水的时间和速度,以避免过量或不足。
在混合土壤完成后,需要进行装车、运输和铺设。
装车和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土壤的均匀性和湿度。
而铺设过程中,需要保持均匀的厚度,并使用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压实,以提高稳定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最后,在施工结束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
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稳定性、密实度和承载力等方面。
而验收的标准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方案的关键内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材料的配比与混合、加水处理、装车、运输和铺设以及施工质量的检测与验收。
合理而科学地进行施工,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工艺及问题分析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主要针对水泥石灰稳定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阐述了其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及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问题措施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mainly in ce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lime-treated soi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solving measures, a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ecurity.
keywords: cement stabilized soil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4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日益增多,施工工艺及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及提高,而水泥石灰稳定土作为底基层施工技术得到广泛使用,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早强性好,板结成型好,而且强度也明显提高,经济性也相处较好。
下面通过某公路工程中石灰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
分析。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路线全长8.4km,该段路以水泥石灰稳定土底基层为8%灰土层为主。
该段水泥石灰稳定土设计两层,每层厚度均为20cm,第一层为8%石灰+2%水泥,第二层为8%石灰+3%水泥。
半幅宽度为19.5m,长度为110m,第一层水泥石灰稳定土方量为395m3,第二层水泥石灰稳定土方量为382m3。
2 原材料的选定
(1)土: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一定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可采用。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应加强粉碎,粉碎后最大土块尺寸不应超过15mm。
该段土方为甲供土方,土质较复杂,从颗粒结构分析来看,土样中砂粒、粉粒含量较多。
(2)石灰:石灰采用消解石灰,要求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有效钙镁含量要达到ⅲ级(含ⅲ级)以上要求。
(3)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标号为425#的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4)布土:备土完成后,先用推土机将土推平,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车洒水、翻拌,按计算所得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5cm左右整平,再用18t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3 水泥石灰稳定土的施工工艺
3.1施工流程
下承层施工→施工放样→石灰土整形→摊土→摊铺石灰→拌和→整平→碾压→接缝的处理→养生。
3.2下承层施工
水泥石灰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必须平整、坚实。
高程,厚度、宽度,平整度及压实度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以进行该层的施工。
3.3 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恢复中线,每20m打设一桩,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石灰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4 石灰土整形
(1)在推土机整平完毕后,先用人工进行初步找平。
现场测量人员对标高进行初步控制,为以后确定松铺系数提供依据。
(2)用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3)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后,再用压路机碾压一遍。
(4)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顺适平整。
3.5摆土和摊铺石灰
根据计算的水泥用量和摆放间距,按石灰网格摆放水泥,并用刮板均匀摊开,尽量使每袋水泥的摊铺面积相等。
拌和采用路拌法施工,首先要选择良好的拌和设备,如宝马路
拌机,拌和遍数根据试验段确定控制为至少3遍,拌和作业长度控制为半幅100m左右;其次需重视含水量对施工的影响。
含水量对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碾压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指标,控制的好坏关系到压实成败。
拌和好的混合料在碾压前含水量应高出最佳含水量3%左右。
这样不仅保证了碾压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尽量避免了稳定土起皮、“干弹”或“湿弹”现象。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拌和深度和混合料均匀性。
拌和深度应犁入路基表面0.5~1cm左右,以利上下层的粘结。
拌和完毕后要求混合料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并取样试验,整个拌和过程应在1.5h内完要成。
3.6 整平
水泥拌和第3遍时紧跟着用推土机排压、人工整平和整型。
整完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以消除不平整处,再用人工进行精平,在整平过程中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按设计规定的坡度和路拱成型。
整个整型过程一般应在1.5h内完成。
3.7 碾压
混合料完成精平成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3%时,即可进行碾压,采用18t振动压路机静碾一遍,然后振压,振压6~8遍,最后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4遍。
整个碾压过程须在1.0h内完成。
3.8 接缝的处理
前后作业的两个施工段衔接处,采取搭接拌和,前一段空出3m 不进行水泥拌和和碾压,与下一段一起加水泥拌和施工。
当不连续
施工时,碾压结束后,在末端做斜坡,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料时,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
3.9 养生
碾压完成后及时检测压实度、高度、厚度等指标,合格后洒水养护,养护过程中禁止车辆行走。
4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1 表面起皮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起皮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路面质量,因为起皮很容易形成夹层。
产生起皮的主要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薄层贴补,人为的制造一个滑动面;二是表层过湿或过干,过湿时综合稳定土被压路机轮子粘起而出现麻麻点点,并越积越多,过干时碾压易发生推移而起皮。
针对第一种情况,要求综合稳定土第3遍水泥拌和后紧跟着用推土机进行排压,人工整平时严禁随意补料。
对于第二种情况,严格控制含水量。
4.2 压实度与无侧限试件强度之间的矛盾
对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工程实体,压实效果和实体强度是不矛盾的,压实效果越好,综合稳定土实体强度越高。
但在实际路拌法施工过程中混合料中各种材料的配比往往并不是非常准确,在压实工艺一定的情况下,压实度的波动更多地反映了混合料实际配合比的波动。
在压实过高的地方取的混合料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往往偏低,压实度低的地方取的混合料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往往偏高,实测压实度与试验室制作的无侧限试件强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施工中应注意抓好配合比的准确性,施工均匀性,对布料、拌和要加强控制,力求施工配合比接近设计配合比。
无侧限试件的混合料取样应注意多点取样,混合均匀。
尽可能缩小压实度和无侧限强度两指标的统计偏差系数。
4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在水泥施工中应考虑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剂量越高,延迟时间的影响就越大。
由于现行规范中综合稳定土强度、最大干密度是以室内重型击实、标准养护时取得的数值为标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压实后实测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要求,工地强度和室内试验也不一致。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用高效率的拌和机械,并使拌和、整平、碾压几道工序紧紧相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到压实的间隔时间;另一方面建议在现场取1.5~3.5h的综合稳定土样,测定其最大干密度,作为现场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并以此制作试件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以保证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达到应有的强度。
(2)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压实,必须配备18t或更重的设备重碾,否则难以达到96%的压实度,如果碾重不足而仅靠增加碾压遍数,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也应避免片面强调压实度而过度碾压。
对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这类结构层,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可适当降低压实度,以减少剪切破坏。
(3)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不一定以最佳含水量为好,而应根据天气、气温情况综合确定。
(4)确定好合理的作业长度,保证撒布好水泥的段落在4h内完成拌和、整平、碾压工作。
施工段落以100~150m为宜。
(5)认真做好现场灌砂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存在素土夹层、结构层松散、板体性强度不好的施工段,必须进行返工,以消除质量隐患,以保证结构层的工程质量。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石灰稳定土施工工序要求一定要严格,备料、摊铺、拌和、整平、碾压等工序环环相扣,需要我们在施工中不断地总结施工经验,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与措施,从而保证灰土施工的质量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