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实验三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4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海南省三亚市。
一、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在海南省三亚市的
海洋生态实习。
这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变和保护,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实习内容。
1. 参观海洋生态保护区,我们实习团队首先参观了三亚市的海
洋生态保护区,通过导游的讲解和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保护区内
珊瑚礁、海草床、海洋动物等丰富的生物群落,并学习了保护区的
管理和保护措施。
2. 进行海洋生物调查,在保护区附近的海域,我们进行了海洋
生物调查。
通过使用潜水装备和水下相机,我们记录下了不同种类
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等,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 参与海滩清洁活动,为了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我们还参与了海滩清洁活动。
在海滩上,我们捡拾了大量的塑料垃圾和漂浮物,清理了海滩环境,同时向游客们宣传了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海洋生态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
海洋生态保护不仅关乎海洋生物的生存,也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海洋生物调查和保护区管理,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实习感想。
这次海洋生态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海洋生态保护,并积极参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洋生态学实习报告姓名:组员:学号:201121133100学院:海洋学院专业:11海洋科学2班日期:2014年5月15日海洋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前言海洋生态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及其与海洋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1实习内容:(1)实习时间:2014年5月15日(2)实习地点:海南省文昌冠南红树林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
而本次我们实习的冠南红树林,前后连绵数十公里,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3)实习经过:①实习器材准备:5月15号前一晚,大家便事先准备好了小桶、小铲子、甲醛、手套、解放鞋等材料。
②样本采集:8点多在学校集合后,便前往文昌高隆湾观察海岸地形,观察1个多小时后,返回当地一个小镇吃午饭,然后再前往冠南红树林,到达红树林后,刚好是退潮的时间,海水已经退去,老师让我们去红树林里面寻找并挖出红树林的各种栖居生物,我们沿着红树林里一条充满黑色泥水的羊肠小道进入林区,对红树林海区的不同地域生物进行样本采集,有鱼类、蟹类、贝类、海草及藻类等,调查生物种类和优势种及该区域海洋生物的生长状况。
③样本固定:将采集好的样本清理、洗净,放在小桶中用90%甲醛进行固定保存;④第二天上午8点半,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
2实习的必要性和意义:1.通过对冠南红树林实地考察,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红树林生态的特征及生物与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使得抽象复杂的课本知识具体化实际化,易于记忆和理解。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我是某某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增加自己对海洋生态的了解,提高实践能力,我选择了参加海洋生态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由学校组织,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机制,以及相关保护与管理措施。
二、实习目的。
1.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2.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与监测技术;3.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措施;4.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习过程。
1.理论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一系列的讲座和课程,学习了海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海洋生态系统的分类与特点,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与监测方法等。
2.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前往某海洋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海洋生物群落、海底地形、海洋气候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实验操作,我们还参与了一些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比如,我们学习了海洋生物的取样方法和分类技术,使用潜水器和水下摄像装置进行海底生物调查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调查技能和实验操作技巧。
四、实习成果。
1.深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2.掌握了一些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查与监测技术,包括生物采样、水质监测等;3.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包括海洋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等;4.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完成了一些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
五、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海洋生态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污染,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海洋生态学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海洋生态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食物链、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理论,进一步探讨海洋环境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海洋生态学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底栖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海藻、甲壳动物、鱼类等不同种类的生物。
2. 实验方法:在实验箱中构建海洋微生物生态系统,通过添加适量的海水和营养盐,模拟海洋环境中的营养循环。
随后观察生物生长情况,记录不同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
三、实验结果1. 在实验过程中,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迅速增加,导致浮游动物数量明显下降。
而底栖生物的数量则随着浮游植物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2. 通过观察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食物链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生物种群之间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3.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海洋环境中的温度、光照等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四、讨论与结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食物链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
2. 同时,海洋环境因素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是当务之急。
3.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过程,为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五、参考文献1. Smith, J. M., & Smith, O. (2018). Marine Ec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Johnson, D. R., & Johnson, S. M. (2019).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Ec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实验三、浮游植物的培养与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实验目的:了解海洋浮游植物的培养方法,并根据细胞数量增长速率绘制增长曲线(逻辑斯谛增长曲线)。
二、原理:见《海洋生态学》第三章第三节。
三、仪器与设备:1、显微镜2、浮游植物计数框或血球计数板3、三角烧瓶4、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四、药品与试剂:NH4NO3、KH2PO4、尿素、维生素B12等五、实验材料:实验室常用培养种类有小球藻、扁藻、球等鞭金藻、中肋骨条藻等。
1、小球藻(Chlorella spp.)属绿藻门,海产小球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海洋中广泛分布,在港湾、河口的半咸水中也能生存。
生存温度10℃-36℃,最适温度25℃左右,最适光强10000Lx,适宜pH值6~8。
小球藻在水产养殖中常用于轮虫的培养。
2、扁藻(Platymonas spp.)属绿藻门, 其中亚心形扁藻较为常见。
最适盐度范围30~40,最适光强范围5000-10000Lx,最适温度范围20℃-28℃,对低温的适应性强。
一般在pH值6~9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最适pH值为7.5-8.5。
扁藻是水产养殖贝、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
3、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属金藻门,适温范围很广,10℃-35℃都能正常繁殖,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盐度范围10~30,生长适应光强范围1000-10000Lx,最适光强范围6000-10000Lx。
球等鞭金藻是鱼、虾、贝类幼体的良好饵料。
4、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 costatum)属硅藻门。
广温、广盐性种类,分布极广。
最适盐度范围25-30,生长适温8℃-32℃,最适温度范围20℃-25℃,最适pH值为7.5-8.5。
中肋骨条藻是培养对虾幼体的主要饵料之一。
六、实验步骤:以小球藻为例:培养器具的准备:以250ml三角烧瓶为培养瓶,洗净后用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消毒,注入经煮沸消毒过的天然过滤海水,加入f/2培养液。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海南三亚。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掌握海洋生态调查和监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二、实习内容。
1. 参与海洋生态调查。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海洋生态调查活动,通过潜水和浮潜的方式观察了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数量,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海洋生物的样本采集和记录,以及如何分析和整理采集到的数据。
2. 参与海洋环境监测。
我们还参与了海洋环境监测的工作,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专业设备和仪器对海水的温度、盐度、PH值等指标进行监测,以及如何对海洋底质和水质进行取样和分析。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学习海洋环境保护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讲座和培训,学习了海洋污染防治、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们对海洋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意识。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海洋生态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也意识到了海洋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我不仅掌握了海洋生态调查和监测的基本技能,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海洋环境保护的知识,这些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习总结。
这次海洋生态实习让我对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海洋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实习期间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事们,也感谢这次实习给我带来的宝贵经验和收获。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海南三亚。
一、实习背景。
作为一名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海洋生态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生物多样性,我选择在三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海洋生态实习。
二、实习内容。
1. 走访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前往了三亚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和养殖基地。
在实验室里,我学习了海洋生物的分类、解剖和繁殖技术;在养殖基地,我了解了海洋生物的养殖和保护工作。
2. 参与海洋生态调查。
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参与了一次海洋生态调查活动。
我们乘船前往了离岸的海域,利用潜水装备和水下摄像机对海洋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通过这次调查,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3. 参与海滩清理活动。
作为海洋生态保护的一部分,我还参与了一次海滩清理活动。
我们在三亚的海滩上捡拾垃圾,清理海洋环境。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决心。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海洋生态实习,我不仅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我还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导师,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四、实习总结。
这次海洋生态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也增强了我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保护海洋环境和促进海洋生态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致谢。
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在我实习期间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是他们让我的实习经历变得丰富而有意义。
同时,也要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至此结束。
海洋作文之海洋生态学实习报告尊敬的导师:我在此提交我在海洋生态学实习期间的报告,详细记录了我的实习经历、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我所参加的海洋生态学实习是为了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相互作用,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海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我的实习地点是XX海洋研究所,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月。
三、实习内容和收获1.海洋生态系统的观察与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海洋调查项目。
我们利用科学船只进行海上观测,收集了大量的海水和海洋生物样本。
通过样本分析和数据统计,我深入了解了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分布规律、生态位和相互关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海洋环境监测和样品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海洋环境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我们使用了各种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如水质监测仪器、DNA提取仪等。
我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样品采集和处理的各个环节,加深了对实验室工作流程的理解。
3.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我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多个海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通过使用统计软件和数据处理工具,我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我还负责撰写实习期间的报告,向导师和团队成员汇报我的研究成果。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我也意识到海洋生态的脆弱性,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海洋生态的保护与恢复,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从海洋中获益。
同时,通过实习,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海洋生态系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海洋科学实验设计方案实验1:测量深度目的:通过测量深度,了解海洋的不同深度区域。
材料:测深器、测距仪、笔记本、铅笔步骤:1. 选择一个海洋位置,将测深器降入海水中。
2. 连接测距仪与测深器,并确保两者能够正常工作。
3. 从海洋表面开始,逐渐降低测深器到不同深度,并记录下每个深度值。
4. 重复步骤3,以获得更多深度的测量值。
5.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绘制深度与测量值的关系图。
6. 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深度区域的特点。
实验2:测量水温目的:通过测量水温,了解海洋的温度变化。
材料:水温计、海洋浴温表、笔记本、铅笔步骤:1. 选择一个海洋位置,将水温计放入海水中。
2. 观察水温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 等待几分钟,确保水温计的读数稳定。
4. 重复步骤2和3,以获得更多不同时间的水温读数。
5.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绘制时间与水温的关系图。
6. 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水温区域的特点。
实验3:测量水质目的:通过测量水质,了解海洋的水体质量。
材料:水质检测工具(如水质检测仪、PH试纸等)、海水样本、笔记本、铅笔步骤:1. 收集海水样本,并确保样本来自不同深度的海洋区域。
2. 使用水质检测工具对海水样本进行检测,记录下各项指标的数值。
3. 重复步骤2,以获得更多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的指标数值。
4.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绘制深度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图。
5. 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水质指标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4:观察浪高目的:通过观察浪高,了解海洋的波浪状况。
材料:潮汐表、浪高测量仪、铅笔、笔记本步骤:1. 查看当天的潮汐表,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观测。
2. 在观测点放置浪高测量仪,确保仪器稳定。
3. 观察并测量浪高,并记录下每次观测的结果。
4. 重复步骤3,以获得更多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浪高观测结果。
5.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绘制时间与浪高的关系图。
6. 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浪高对航海、海洋工程等的影响。
海洋生态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某海洋生态保护区。
实习内容:
在这次海洋生态实习中,我有幸能够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和保护工作。
在保护区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海洋生态调查、海洋垃圾清理、海洋生物观察等工作。
首先,我参与了海洋生态调查工作。
通过潜水和水下摄影,我深入了解了海底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珍稀的海洋生物,如珊瑚礁、海龟和海豚等。
这些发现让我对海洋生态的丰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参与了海洋垃圾清理工作。
在海洋保护区的海域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塑料垃圾、渔网和废弃物。
这些垃圾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利用潜水装备和捕鱼网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工作。
通过清理海洋垃圾,我深刻认识到了人类活动对海洋
生态的破坏,也更加意识到了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最后,我参与了海洋生物观察工作。
在保护区的海域中,我通过潜水和水下摄影观察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如珊瑚礁鱼、海藻和海洋植物等。
这些观察让我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增强了我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决心。
通过这次海洋生态实习,我不仅学到了海洋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知识,也体验了海洋保护工作的艰辛和意义。
我将继续关注海洋生态保护工作,为保护海洋生态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海洋生态保护,共同呵护我们共同的海洋家园。
大班科学观察了解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独特的生态系统。
大班的小朋友们对海洋生态系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次科学观察活动,来了解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
观察活动一:浅海珊瑚礁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浅海珊瑚礁生态系统。
珊瑚礁是由大量珊瑚虫的骨骼和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它们能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结构。
小朋友们通过潜水镜观察到了美丽绚丽的珊瑚和各种热带鱼类。
我们发现,珊瑚能够提供庇护所和食物给鱼类,并且鱼类也帮助珊瑚排泄废物和提供养分。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浅海珊瑚礁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精密的生态平衡。
观察活动二:深海热液喷口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个深海热液喷口生态系统。
深海热液喷口是地球上最不寻常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位于海底,由热液和化学物质组成。
小朋友们通过潜水器探索了深海,发现了奇特的生物如巨大的虫状生物和透明的水母。
这些生物独特地适应了高温和高压的环境,并且以化学物质为食。
深海热液喷口生态系统的发现表明生命可以在最极端的环境中存在。
观察活动三:海洋沉船遗址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海洋沉船遗址。
沉船遗址是一个充满历史和神秘感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小朋友们通过拍摄和捕捉器械的帮助,观察到了大量的底栖生物如贝壳和海藻。
这些生物依赖于沉船提供的生活空间和食物,并且在遗址上形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沉船遗址不仅是历史载体,也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场所。
通过这次科学观察活动,大班的小朋友们对不同的海洋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特征,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次活动不仅扩展了小朋友们的知识,还让他们更加关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探索更多有关海洋的奥秘。
海洋小实验报告尊敬的老师:我在这份小实验报告中将分享我关于海洋的一些实验的研究和结果。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我更好地了解海洋的属性和特点。
实验一:海洋的盐度研究目的:了解海水中的盐度水平。
实验过程:我在实验室中取一定量的海水,然后通过蒸发的方式将其中的水分去除,最终得到了一定量的盐。
通过称量这些盐的质量并与所取的海水样本的质量进行比较,我计算出盐度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我的实验结果显示,海水中的盐度大约是3.5%左右。
这意味着每升海水中大约含有35克的盐。
实验二:海洋的酸碱度研究目的:了解海水的pH值。
实验过程:我在实验室中使用pH试纸测试了几个不同海洋区域的水样的酸碱度。
我将试纸浸泡在水中,然后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将其与pH值对照表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水的酸碱度。
实验结果:我的实验结果显示,海洋中的pH值大约在7.8至8.4之间。
这表明海水是弱碱性的,与中性相比稍微偏碱。
实验三:海洋的温度变化研究目的:观察海洋的温度变化。
实验过程:我利用温度计在不同深度的海洋水中测量了水的温度。
我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并等待几分钟,然后记录下温度数据。
我重复这个过程几次,以获得一些不同深度的温度数据。
实验结果:我的实验结果显示,海洋中的温度是随深度变化的。
表面水温度较高,而深层水温度较低。
这是因为太阳能引起的热量只能达到海洋表面,而深层水体则受到更冷的水和物质的影响。
实验四:海洋的溶解氧研究目的:研究海洋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过程:我使用溶解氧仪在不同深度的海洋水中测量了溶解氧含量。
仪器会测量溶解氧浓度,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结果:我的实验结果显示,海洋中的溶解氧含量随深度而变化。
表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而深层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
这是因为表面水体与大气接触,能够获得更多氧气,而深层水受到上方水体的影响和生物呼吸的消耗。
总结:通过这些实验,我对海洋的一些属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海洋中的盐度、酸碱度、温度和溶解氧含量在不同深度和位置之间存在差异。
海洋生态学实验教学方案一、分组二、实验设置海洋生态学实验方案实验一人工海水盐的配制(1)实验目的A:了解海水的组成及配置原则;B:了解海洋中元素的多样性及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异;(2)实验原理天然海水中的化学成分较多,主要有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和铁、锂、碘、铝、溴、锶的盐等数十种,将这些化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制成使用方便的人工海水盐。
使用时,只要将人工海水盐按照一定比例与水兑合,就可以配成与天然海水接近的人工海水。
现在国内生产的人工海水盐,其中的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钾是按照3:2:1的比例进行混合,占人工海水盐成分的90%,此外的10%是由20中微量元素组成。
国外产的人工海水盐的成分由40种微量元素组成。
人工海水盐的成分越齐全,比例越合理,配置成的人工海水越接近于天然海水,人工海水的质量也越好。
海水观赏性鱼类生活在这样的人工海水中,适应性的强弱与人工海水与天然海水的接近程度相关。
人工海水配置好坏的关键,首先是选择质量好的人工海水盐。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人工海水盐品种较多,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可以根据准备饲养的海水鱼类的特点进行选择。
人工海水的配置水源是自来水,将自来水晾晒一周或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
人工海水盐的兑掺数量,是按照海水的盐度来决定的。
天然海水的盐度为3.4%-3.5%,人工海水的盐度一般控制在3.0-3.3%。
人工海水的盐度略低,可以减轻海水鱼类体表的渗透压,消除海水鱼的紧张情绪。
人工海水盐度为3.0%,即1000g(1L)水中加入30g盐类物质。
海水比重一般为1.022-1.023。
人工海水在配置过程中不得采用金属器皿,主要使用器皿为玻璃、塑料或非金属器皿。
人工海水必须在使用前24-48小时调配好。
(3)主要仪器1L烧杯(1个),玻璃棒(1根),分析天平(万分之一1台,可共用),天平(百分之一1台,可共用)。
(4)操作步骤A:人工海水盐的配置(1L量)将以上物质精确称量后,充分混合后,放于干燥器中备用。
关于海洋的科学小实验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奇妙的生物和变化多样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观察和探索海洋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几个关于海洋的科学小实验。
实验一:测量海水的盐度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的盐分含量,是海洋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测量海水的盐度。
材料:- 海水样本- 电子天平- 温度计- 饱和食盐水溶液- 长颈漏斗- 量筒步骤:1. 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海水样本。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海水的温度。
3. 将海水样本倒入量筒中,记录初始体积。
4. 同样的方法,测量一定质量的饱和食盐水溶液的温度和初始体积。
5. 将饱和食盐水溶液慢慢倒入量筒中,直到海水样本体积增加到初始体积。
6. 计算盐度的浓度。
实验二:观察海水的密度变化海水的密度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海水的密度变化。
材料:- 海水样本- 量筒- 密度计- 烧杯- 温度计步骤:1. 将一定体积的海水样本倒入烧杯中。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海水样本的温度。
3. 将海水样本倒入量筒中,记录初始体积。
4. 使用密度计测量海水样本的密度。
5. 将海水样本加热或冷却至不同温度,重复步骤2至4。
6. 观察海水样本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实验三:探究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材料:- 两个透明玻璃容器- 海水样本- 污染物(如石油、化学药品等)- 海洋生物样本(如小型海藻、小型浮游动物等)- 显微镜步骤:1. 分别将海水样本倒入两个透明玻璃容器中。
2. 在一个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染物。
3. 将海洋生物样本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
4. 观察并记录海洋生物在有污染物的容器中的生长情况和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海洋生物的微观结构。
实验四:探索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是一个充满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海洋生态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2006级海洋科学专业(海洋生物)培养计划和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海洋生态学实验是海洋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从事海洋生态学及海洋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基本能力的重要专业实验课。
海洋生态学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掌握沿海常见浮游生物种类及生物量的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海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等。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1.掌握浮游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和种类鉴定方法,能正确地描述其形态学特征和结构特征。
2.掌握显微镜操作方法和技术,包括镜检、描述和生物绘图等技术。
掌握解剖镜操作方法和技术,包括解剖、镜检和生物绘图等技术。
3.掌握分光光度计操作技术,学会用叶绿素a法估算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4.掌握索氏抽提技术,学会安装和使用索氏抽提器,并能熟练使用它抽提海洋微藻中的总脂肪。
5.掌握实验室内孵化和培养小型海洋动植物的能力,并能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培养及孵化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6.实验八为现场综合调查与观察实验,通过现场综合观察,了解潮间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特征,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分析自然的能力。
7.海洋生态学实验为综合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实验一天津海域常见浮游植物及生物量估算1.实验的基本内容(1)在显微镜下认识观察渤海湾天津海域常见浮游植物种类(2)熟悉掌握其形态学特征(3)掌握浮游植物的分类方法2.实验的基本要求(1)绘出生物图谱(2)估算海域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胶头滴管、浮游植物样品等。
实验二天津海域常见浮游动物及生物量估算1.实验的基本内容(1)在解剖镜下认识观察渤海湾天津海域常见浮游动物种类(2)熟悉掌握其形态学特征(3)掌握浮游动物的分类方法2.实验的基本要求(1)绘出生物图谱(2)估算海域中浮游动物的生物量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解剖镜、解剖针、培养皿、镊子等。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实验报告在进行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实验时,我们主要针对海洋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
海洋中分布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中层生物等。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而精密的海洋生态系统。
通过对各种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我们还发现海洋生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一些生物主要生活在浅海区域,而另一些生物则主要分布在深海区域。
此外,一些海洋生物会根据季节、水温、盐度等因素发生迁徙,从而影响它们的分布范围和数量。
通过对海洋生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最后,调查实验的结果还显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海洋生物的数量逐渐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破坏。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推动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分布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调查结果对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为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的进展。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海洋作文之海洋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引言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海洋生态学实习,那是一次充满学习和探索的旅程。
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探索了海洋的奥秘,也亲眼目睹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本次报告中,我将回顾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并分享一些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二、实习地点本次实习我选择了位于港口附近的一个珊瑚礁保护区。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环境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小组先是通过深潜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然后利用无人机进行了航拍,进一步探索珊瑚礁的分布和状态。
三、实习成果1. 珊瑚礁调查与监测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珊瑚礁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通过观察不同区域的珊瑚种类和数量,我们得出了它们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水质监测,通过分析水样的溶解氧含量、水温和盐度等指标,了解了环境因素对珊瑚生长的影响。
2. 海洋底栖生物采样为了了解海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变化,我们在实习中进行了底栖生物的采样与研究。
通过潜水,在不同深度的海底区域收集了大量底栖生物标本,利用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分类和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海洋底栖生物在不同深度和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对于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海洋垃圾调查我们小组还对海洋垃圾进行了调查。
通过潜水和收集海滩上的垃圾,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塑料制品、渔网和破碎的玻璃等海洋垃圾。
这些垃圾对于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我们对这些垃圾进行了分类和记录,并就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四、思考与建议1.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对于地球生命的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海洋生态系统,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加大对海洋保护区的投入,限制过度捕捞和破坏性的渔业活动,并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评估。
实验科目:海洋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微藻形态结构观察与玻片制作实验时间:周日3-4节上课时间:周日3-4节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硅藻、甲藻、裸藻等微藻代表种的实验观察,掌握各门的主要特征。
2.学习硅藻玻片制作技术。
3.了解微藻的分离纯化技术。
二、实验原理各种微藻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
三、实验材料,用品,方法(一)、硅藻,甲藻及甲藻代表种的观察1. 实验材料:裸藻、硅藻的小环藻、舟形藻、扁形藻、羽纹藻及直链藻装片;活体或鲁格试剂固定样品。
2. 实验内容: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二)、硅藻玻片的制作1. 实验材料:采集的新鲜海水及表层底质样品,福尔马林溶液,碘-碘化钾2. 实验内容:(1).用吸管吸取少量样品置于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硅藻永久片的制作学习:冲洗、离心,去除上层液,收集藻类与管底,加H2SO4或洗涤剂处理以去除细胞内有机物,清洗使成为白色硅藻粉末。
取含白色硅藻粉末的液体一滴滴在盖玻片上,烘干后,有藻的一面向下覆盖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以pleurax封片,或用硅藻胶处理制成硅藻永久装片。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三)、微藻的分离纯化1. 实验材料:采集的新鲜海水及表层底质样品:F/2海水培养液及培养基2. 实验内容:(1).稀释分离法:应用24孔板/离心管,倍数法稀释样品液3-5次,取最后3-5次稀释液滴入溶解的琼脂培养基中,充分混匀,一起凝固,待单藻落出现,直到得到单一种;或镜检最后稀释液吸取单胞藻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2).平板分离法:取样品液,均匀涂布在平板培养基表面,封口培养,单藻落出现时分离,得均匀种。
(3).毛细管吸取分离法(4).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5).抗生素或其他生物抑制剂分离法五、实验结果1. 螺旋藻属Spirulina主要特征:藻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圆柱形螺旋状的丝状体,单生或集群聚生,螺旋数2-7个。
藻体可以颤动和旋转运动,常像围绕着一个纵轴似地很快旋转,向前爬行。
第三次海洋生态调查质检报告
概述
本报告总结了第三次海洋生态调查的质检结果。
通过对调查数
据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提供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扼要描述,并就评
估结果提出了建议和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领域。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船载观测、潜水调查和气象监测。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得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丰富数据样本,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良好,存在丰富的生态资源。
2. 水质监测结果良好,水体的污染程度较低。
3. 潜水调查发现了一些受损的珊瑚礁,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建议
基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对受损珊瑚礁的保护措施,并推动恢复计划的实施。
2. 继续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调查,以跟踪生态变化和污染情况。
3. 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行动。
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领域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调查的领域:
- 海洋鱼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 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过程
- 海洋废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结论
第三次海洋生态调查的质检结果表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采取行动。
我们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并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
*请注意:本报告所提供的结论仅基于第三次海洋生态调查的数据分析,具体行动方案和保护措施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确认。
*。
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的关系,掌握用黑白瓶氧含量与光合作
用计算总产量与净产量。
2.掌握碘量法测定水样中溶解氧的原理和方法。
二、方法原理:见第六章第一、二节
1.光强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成正比,随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达最大值,这时光强称为饱和光强(I K) ,光强继续增加,光合作用因光照过度而受抑制。
不同种类的饱和光强值不同。
因此,浮游植物在适宜光强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初级生产力越高。
2.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黑白瓶测氧法):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可用下式简单表示:CO2+H2O→(CH2O)+O2
在一定时间内,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释放的O2和生成的有机物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因此可由产氧量间接估算光合作用产量。
光合作用熵(PQ):指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分子数与所还原CO2分子数的比值。
光合作用产物不同,PQ值不同,合成碳水化合物的PQ值为1,脂类为1.4,以NH4-N为氮源合成蛋白质时,PQ值为1.05,以NO3-N为氮源则为1.6。
PQ平均值为1.25。
由此可得下式:P(mg·C/L·h)= 3/8× O2(mg/L·h)×1/PQ。
黑白瓶测氧法:适用于生产力水平高的水域(如养殖水域)和实验室培养。
将已知氧含量的水样(A)分别置于透光(白瓶B)和不透光(黑瓶C)的培养瓶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白瓶因光合作用而含氧量上升,黑瓶则因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而含氧量减少,因此总初级产量P=B-C,净产量P n=B-A。
三、仪器及设备
1、光照培养箱
2、PAR照度计
3、温度计
4、盐度计
5、pH计(pH 试纸)
6、25ml滴定管或电位滴定仪
7、铁架台
8、滴定管夹9、实验室常用仪器10、天平
四、药品与试剂
MnCl 2、KI 、NaOH 、H 2SO 4、Na 2S 2O 3、KIO 3、淀粉等。
五、实验步骤
1、培养样品为自然水体(湖水)中的浮游植物群落。
2、培养:在适宜的温度、盐度、pH 值等培养条件下,以100ml 溶解氧瓶为培养瓶,将培养瓶(包括白瓶和黑瓶)分为5组,以日光灯管组为光源,设置不同光强,使培养种类在不同光照条件(弱光至强光)下进行培养。
3、数据测定与处理:分别在起始和10小时后以温克碘量法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光强用PAR 照度计测定,所得数据填入下表。
并根据上述公式计算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
并以光照强度为横坐标,光合作用速率为纵坐标作图,了解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相互关系。
六、实验结果
表1:实验计算及滴定结果
OA OB OC
水样中溶解氧浓度2O ρ下式计算(单位,mg/L ):
000 18
O 2
⨯⨯⨯=
V V c ρ 式中,c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体积(mL );V 0,滴定用
的实际水样体积(水样瓶的容积-固定水样的固定剂体积,mL )。
C=0.01mol/L V o=50mL
总P(mgc/(L.h))=3/8*(OB-OC)/5h*1/PQ 净Pn=3/8*(OB-OA )/5h*1/PQ PQ=1.25
据上表及计算结果作图如下:
图1: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
分析:
由图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其增大的幅度在慢慢变小,当到达一定的光照强度时,会趋于平衡。
七、讨论
1、为什么30°即自然状况下光合作用速率为负数?有什么意义?
答:不能说自然状况下光合作用速率为负的,因为实验我们测的是溶液中的溶解氧,这种状况只能说在自然实验室的状况下,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比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多。
从这可以看出光合作用不止和光照强度有关,可能还与温度,Ph等有关。
2、按预测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的图形应有最高峰,且后会往下的趋势,此图没有?实验有什么状况能造成误差?
答:因为实验做得数据太少,且实验的条件还没达,光饱和所需要的光照强度。
即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光照会抑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速率会随着光照的增大而减小。
误差:1、碘量法测溶解氧的一般误差操作,如没避光,实验操作误差,仪器误差等。
2、光合作用的时间太短3、溶氧瓶或滴定管中有气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