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民素质的提高

浅谈国民素质的提高

上海世博会开园多天,每天平均有约20万人入园。中国官方媒体称,排队时出现插队、争吵、一拥而上等是园区里常见的场景。对此,上海世博局副局长胡劲军则表示,这是国民文化素养问题,而世博会最大功能是国民素质教育平台。
由此我联想到曾看过的一篇文章,文中列举了中华民族的十大陋习:1、乱抛垃圾;2、厕所脏、乱、臭;3、随地吐痰;4、当众挖鼻孔、擤鼻涕;5、咳嗽打喷嚏不掩口鼻;6、随地便溺;7、懒洗手;8、少洗澡;9、群食共餐;10、爱食用野生动物。

国民素质普遍低下,这是事实。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落后的教育水平。笔者读过一篇题为《我和盖茨比成长》的文章。作者阿详与盖茨同年出生,文中60年代初的对比文字是这样描写的:盖茨在私立湖滨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并开始接触电脑,学习BASIC语言;我在乡村小学读书,和老师一起与饥饿作斗争的同时,还要提高与阶级敌人斗争的警惕性。那时,我还不知道“电”是个什么东东。读到这段文字就会了解中国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二是陈腐的思想观念。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中国教授被任命为外国一家公司的副总裁,赴任当天,他走下飞机时已是深夜。公司没有人前来接机。第二天,他拐弯抹角地向同事发问:昨晚公司没有员工在机场吧?他的同事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在机场?他立即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在我国呢,秘书为领导开车门、倒茶、敬烟、盛饭等等就是分内的事情。甚至一个乡长下村检查工作都是前呼后拥的数十名陪同人员。陈腐的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三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在高速发展的今天,80、90后的年轻一代将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标语口号是不合时宜的。中国的独生子女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从小到大不知道苦为何种滋味。他们往往是自私、自负,一切向钱看,攀比,斗富,等、靠、要的思想也在头脑中萌芽。我很佩服国外一些富人的做法:把很少的钱财留给子女,绝大多数捐献给国家,其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

因此,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应该从小孩抓起,家庭、学校、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引导。一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优良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植根于心灵深处的内在意识,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做人的属性。所以,不从幼儿抓起,不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养成,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浇树浇根,要教育孩子从小敢于担当,知道什么叫责任

心,学会感恩。二是学校教育。我曾领着10岁的儿子去瞻仰过一个烈士陵园。当我俩走到山顶时,惊诧地看到这样的一幕:一对年轻男女在烈士陵园的石凳上旁若无人地亲吻拥抱,女的穿着还十分性感,双腿跨坐在男子身上。选择在烈士陵园调情的确是是一件极不雅观,也不光彩的事情,作为学校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应该忽视了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三是社会教育。两年前,在外地出差的我乘坐一辆公共汽车时,看到车后门的两扇玻璃门上用红色的不干胶贴着两句这样的话,右边:“车内卫生靠大家”,左边:“到站停车保女人”。 “保女人”怎么解释?我纳闷着。顺着“女人”两个字的撕痕,我才猜出是“安全”两个字被撕成了“女人”。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此,加强社会教育,着力提升国民素质迫在眉睫。

国家由人组成,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能力。由大到小说开去,国与国之间需要竞争,省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家庭之间同样也需要竞争。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全社会要大力提倡争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园林城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推动国整体民素质的提升。这其中需要全民付出行动,共同参与,政府要出实招,重实效。

近年来,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四城同创”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市民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萍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孕育了文廷式、刘凤诰、李有棠、黄海怀、朱益藩、喻宜萱等一批名人,萍乡还素有“读书之乡,教育之邦”的雅称,科教文卫事业有着辉煌悠久的历史。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下,我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将会再上一层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