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93.54 MB
- 文档页数:61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各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突出的人格特征。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开展了初中地理课堂的基础教学工作,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发展基本能力,以更有效地适应初中地理课堂学习。
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严格掌握核心素养的训练内容,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完成初中地理新知识的课堂教学任务,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集中精力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使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有鉴于此,本文的作者将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希望能与一线老师一同分享教学经验。
一、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尽管新的课程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各科学部分的教学水平,但是具体的实践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从当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
许多地理老师通常都依靠单方面的灌输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这也与以下事实有关:教师本身并未充分阐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受到应试教育的观念的深刻影响。
结果,目前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不仅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且还因为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班级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正在逐步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这些教学问题,不仅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呈现沉闷乏味的教学氛围,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耗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也不能说提高了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一)结合环境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师需要结合特定的生活环境来开展地理教学任务,注意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并根据特定的生活环境向学生传授地理新知识。
·151·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利用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具体来说我们采用结合材料教学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联系区域地理数据发展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与利用网络地图等先进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手段,使学生在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了核心素养。
总体来说,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采用的是课本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带动了学生去观察、学会审视地理知识,从生活中学会地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内容和特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开展初中地理的教学引导工作。
由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包含着众多内容,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对环境有一个全面性的认知,并且借助地图认识各类区域,提高学生使用地图的技巧。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地理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利用地理的专业术语进行知识的表达,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
教师要培养初中学生正确的环保理念以及环境意识,了解人类当前生存环境的现状,并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教师也要针对自然区域以及人为特点,开展积极的引导和探讨,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1.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时,要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行动中,要注重将思想与实践相互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也要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和思考,教师也要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世界人口和人口问题”这一节课时,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义龙永镇中学/王晓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教学引导,使小组针对“人口数量增长的优势和缺点”开展积极的辩论,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对问题深入性的思考和探讨,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020年第14期/B (05)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新课改以来,伴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重视问题式教学。
因此笔者尝试以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为例,探索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的问题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笔者将教学目标进一步分解,确定了如下几点:1.根据材料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2.结合教材归纳整理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3.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提升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问题式教学设计问题是基础,也是问题式课堂教学的关键。
作为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达到运用知识、掌握知识、提升素养的目的。
因此,在此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梳理,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水土流失是一种怎样的地理现象?它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在这一核心问题统领下,教师创设了包含不同层次问题的问题链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笔者展示黄土高原图片,引导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的现状,然而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并不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景观,教师展示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记载的当时的黄土高原面貌(文字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问题式教学设计———以《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课为例王瑞波(邯郸市复兴区教研室,河北邯郸056015)关键词:初中地理;数学设计;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 (2020)14-0048-03. All Rights Reserved.笔者提出问题:黄土高原是怎样从历史上的高森林覆盖率、风景优美的地区,演变成现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面貌状态的呢?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黄土高原现状图片,再观看历史上黄土高原面貌的介绍,形成强烈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414508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传递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与探究思想,引领学生体会探索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因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深入探究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高效性前言:在新课标下,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在此背景下,以往仅采取知识讲解的教育模式无法将新课标以及学生发展需求满足,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应深入开展对新课标的研读,在地理课堂中灵活运用不同教育方法,加大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保持积极心态探索地理知识,也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强化。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落实要求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那么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清楚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这样才能将其进行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新课标中的阐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地理位置、地图技能、人地关系、空间思维,而涉及的构成要素有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情感、地理态度以及地理方法等。
对学生而言,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符合终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未来生活中的一些挑战,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而渐进性则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某一瞬间获得的,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是学生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深化的。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部分教师还是存在更注重对地理理论知识讲解的情况,强调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未真正将其与生活结合,也未能与学生未来发展联系到一起,学生难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更无法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为例谢伍一(玉林市陆川县教研室)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有效整合跨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以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为例,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应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要求和学情,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任务设计活动任务链、设置课后实践作业、制定主题单元评价规则量表,展开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地球的运动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071-05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即以主导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托,整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构建全面认知以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打破学科之间固有的边界,开展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使之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初中地理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蕴含着多学科的知识与原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地理课标》)提出,教师要立足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就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围绕某一探究主题确定教学目标,选取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渗透、互补的方式融入地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下面,笔者以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为例,探讨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
一、初中地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思路(一)选择主题: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的关键跨学科融合教学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来实现学科间的主动关联。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将核心素养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索一种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科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选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核心素养理念来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水平。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为后续的研究内容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地理课程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和社会环境,培养对地球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推动地理教育的现代化和提升教学质量。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对地理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推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作用,以及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旨在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常识和地理技能。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地理教师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们还希望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地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为更广泛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许多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基于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高效课堂1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1.1 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相对而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以往灌输式教学氛围表现出紧张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应用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体验,各类知识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课堂上的情绪过于紧张时,并不能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反而容易造成开小差的情况。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针对课堂气氛的塑造,按照循序渐进的导入方式进行优化,不仅加强了现代技术的应用,同时还会加强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探讨,由此让同学们在地理的学习、思考过程中充满趣味。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氛围塑造,还会有效的利用学生的天赋,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虽然答案是错误的,但是也代表了一些猜想和观点,由此可以与课内知识开展显著的对比,让正确的知识学习拥有深刻的记忆,减少了盲目批评学生的问题。
1.2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教育的长期发展、进步,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要求,目的在于更好的改善课堂教学的问题。
通过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督促同学们在学习、思考的时候,按照正确的理念探究,减少传统学习的问题。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准备,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布置任务,也不是单纯的听教师分析,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准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要帮助教师增加教学经验,也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由此才能构建完美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该类型的课堂打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促使同学们的地理学习思路拥有更多的选择,长期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较多的保障。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想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地理教师要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构建有充分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式,确保初中地理教学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中,主要包含环境意识、地图技能、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地理表达这五个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理清课堂问题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等主要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地图辨识能力发展学生的地图辨识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地理学习,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地图有效获取地理信息,从而促进他们运用这些信息做出对地图应用的综合判断。
比如,对学生进行地图的图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地图中的国界、省界、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镇、公路、铁路、河流、山峰、湖泊等图例,从而能够让学生通过辨识地图有效获取当地的地理信息。
二、注重绘图教学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特性,适当采取动手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例如,我在进行陆地和海洋这一课时中知识点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七大洲形成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我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在白纸上描绘七大洲的基本轮廓,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对各个大洲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加深了印象。
三、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在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过程中,我们侧重于运用让学生通过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矛盾,从而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养成人地协调观。
例如我们在《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解读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让学生对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的情况产生清醒的认识。
之后我们为学生解读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案例,并让学生探讨太湖流域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地理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作者:阿依加马力·吐尔逊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3期摘要:在当前教育观念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教学成为当前主流趋势。
基于此,本文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巴西》为例,探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视角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策略(一)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教师在对区域认知方面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巴西地区的地图资料总结巴西地区的地形、水文条件等地理特征,并引导学生将巴西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其他国家相对比,培养学生区域空间定位以及地理信息组织表达能力,并通过对比掌握不同地理区域的个性与共性,进而掌握区域认知能力。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亚馬逊河特征问题以培养学生区域地理信息分析与总结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城市建造者,应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气候、资源、地形等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应该明确,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实践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教师应该通过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或组织课堂范围内的辩论,让学生在整合自主搜集的地理资料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以及解决,进而掌握自主学习以及实践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设计中,人地协调观同样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巴西的资源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因地制宜观念。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辩论巴西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过程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氛围,新式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核心素养影响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和评价作者:钟远维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20年第07期[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育要跟高中地理教育接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和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目标[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91-02教学目标是指学校教学活动实施的要求和预期达到的结果,以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一、核心素养影响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前,很多高校教师在培养未来教师,还有教研员在培训在职教师时,大多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让未来的教师或在职的教师书写地理教学目标,然而这种要求混淆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概念。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依然有人混淆这两个概念,按照核心素养写了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节的课程标准为:1.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国内外研究学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教学设计及其研究日益关注。
特别是在地理教育领域,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
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核心素养包括但不限于: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创新素养、思维素养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地理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地理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发展全面。
二、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教学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大单元是指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单元,一般包含有几个章节或几个相关的内容紧密通联的知识点。
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地考察能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的学习热情。
通过设计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国内外研究学术在国内外,地理教育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在国内,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地理教育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力求为地理教学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成果。
国内一些著名的地理教育研究机构也不断探索地理教学创新的途径及方法。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对地理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以美国为例,地理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塑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高效学习机制。
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加强课程创新与改革,积极推进大单元教学理念,增强对知识的融合性教学与拓展性教学,不断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1初中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困境1.1核心概念的知识建构研读课标,梳理内容要求的逻辑,提取核心概念,构建认知结构,这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
但细化解读课标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部分教师在对课标进行解读时,即使提取出核心概念,也很难准确地分析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导致课标解读成为形式主义,或者有的教师依据主观经验进行不合理的解释,核心概念和次要概念之间无法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的逻辑组织,其教学过程依然是碎片化的知识传授。
1.2情境创设和任务问题链的衔接根据课标的解读选取适宜的情境,使知识和情境达到真正的融合,是实现有效单元教学的重要保障。
但当前,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会出现和知识相脱离的情况,即情境成为知识的点缀,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度。
另外,真实情境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衔接时需要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进行串联,但教师在设置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学习情境、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和任务,有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1.3单元作业设计作业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但设计大单元作业需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导致教师在备课工作上的压力再度增加,所以教师在实践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极易忽视对作业评价作用的关注。
或仍然按照传统教学的作业布置方式,如读、背、写、练等检验大单元教学实施的效果。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2.1深度研究教学目标,对地理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对学生实现“三维目标”的提升,以此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与实践。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其空间思维、地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空间思维和地理技能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等;(2)学会使用地图、地球仪等地理工具,具备基本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气象灾害、资源分布等;(4)提高空间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5)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文献查阅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2)运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采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地理知识脉络,提高知识整合能力;(4)结合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等,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地球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养成积极探究地理问题的习惯;(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5)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摘要:新课程的逐步践行与深入推进,使得核心素养培育,也被全面提升至初中地理教学的各个领域。
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来优化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能,则成为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着力践行的重要育人使命。
同时,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意识、地理认知也会得到切实提升,更利于其健全人格塑造与自我发展实现。
因此,教师在探寻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时,应切实加强对核心素养内涵与外延的解析与研究,应以此为载体,构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问题,指引学生探究。
就教与学的模式、手段、途径、策略等予以深度优化与全面创新,以构建出更具感染力、生命力、延展性、实践性的认知生态。
使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应用、探究判别中更好开展地理知识学习,切实发展自身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地理学科所兼具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社会性特性,使得其教与学的开展,更应以切实丰富学生的内在涵养,深度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导向。
使学生在学地理、用地理中获得认知升华,实现素养塑造。
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则对新课程下初中地理教学高质量、深层次开展指明了方向。
其重在以全面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力、区域认知论观、地理实践力为统领,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至现实生活实践领域,帮助其站在全新视觉、纵深领域来看待地理与社会、自然、人文等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发展而提供保证。
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则不仅对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能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学生认知发展、能力提升有着积极意义。
因此,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建构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提供更多学地理、用地理的机会,来促进其获得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与掌控。
来助推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塑造,将新时代的初中地理教学,推向全新高度与纵深领域。
56教学参考■■■■■■I2021 年第3 期.上课堂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梁荣君1阮庆元2(1.浙江省温岭市第八中学,浙江温岭;2.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温岭)摘要:基于课程标准,融合核心素养相关要素,对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气温”一节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分析了教学内容的主次顺序,确定了核心概念统领下的重要概念、一般概念或地理事象等。
教学环节重在教学活动设计,对关键活动进行评价预设,有利于教学的精准反馈和调整,触发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气温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预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这四个方面的设计分别对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的解答。
学科教学应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并将其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初中地理课程与高中地理课程相衔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应注重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气温”是初中科学中地理部分的内容。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设计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与人地表1“气温节课程内容、活动建议的分解及细化课程内容、活动建议分解形成具体教学目标解读细化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理解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大气的综合状况;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天气和气候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比较、推理等思维方式区分天气和气候(综合思维)。
天气的研究对象是近地面的大气(区域认知)。
能在具体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区分天气和气候(地理实践力)。
研究天气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人地协调观)讨论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的影响了解天气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气温与人类、其他生物的关系在了解气温与人类、其他生物的关系时,综合考虑复杂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思维)。
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摘要:初中地理学科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科。
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地理核心素养,阐述了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对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构成;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初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而且还能够培育学生的地理素养,因此为了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以下就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概述地理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一个人是否获得地理知识、地理方法、地理观念以及地理技能,换句话说,是指学生是否可以从地理的角度准确对事物进行观察且运用。
因此是否具备地理核心素养是学习地理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其难以从其他学科中获得,学生只有经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才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最关键且会被终身所用的就是具有良好地理思维。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1、地图技能。
地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图的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覆盖了从传统地图到现代化的电子地图。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认知,使学生能够从地图中获取重要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运用,从而解决地理问题。
因此,教师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要从学生的识图、用图等能力入手,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2、空间视角。
空间视角是在对地球表层事物的位置关系、排列状态等要素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学习能力,对于地理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空间是地球表面一系列现象发生的载体,空间视角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地理现象进行正确的透视,从而回答一些源头性问题。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看,空间视角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对人文地理发展的一些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引导人们开展对地理的深入思考。
3、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和社会要素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链”教学设计初探【摘要】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问题链”教学设计的初探进行了探讨。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即核心素养概念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目的。
在分析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探讨了问题链教学设计的原理和实施方法,并对问题链教学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问题链、教学设计、教育、评价、发展、启示、思考、实践、学生、教师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而初中地理作为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如何通过问题链教学设计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通过具体分析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以及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希望能够借助问题链教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地理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趣味性。
我们还将评估问题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其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做出贡献。
2. 正文2.1 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不同层面上的综合能力,包括认知素养、情感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素养。
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被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
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多方面内容,其中认知素养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认知素养包括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和提高的素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