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说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8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体内温度的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温病学的常见名词及其解释:1. 邪气:中医理论认为,外界的各种病因可侵入人体,形成邪气。
邪气分为寒邪、暑邪、湿邪、燥邪、风邪、湿热邪等不同类型,每种邪气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病理变化。
2. 温感:温感是指人体对温度变化的感觉能力。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当有外界邪气侵入时,温感会出现异常变化,如寒症或热症。
3. 寒症:寒症是指由外界寒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寒邪可引起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凝滞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寒战发热、四肢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
4. 热症:热症是指由外界热邪侵袭所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引起体内阴液亏损或津液失调等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口渴多饮、大便秘结等症状。
5. 温病:温病是指由外界寒邪或热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
温病可分为寒温病和热温病两类,分别具有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6. 热与寒:热与寒是中医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参考依据。
热与寒可以相互转化,即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表示疾病进展的状态。
7. 温热病:温热病是温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指的是由外界热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温热病通常发热较高,伴有口渴、尿赤、烦躁等症状,常见的温热病有中暑、猩红热等。
8. 温热邪毒:温热邪毒指的是外界热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变化。
温热邪毒通常具有高热、神疲、口渴、肌肉疼痛等严重症状,并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如霍乱、流行性感冒等。
9. 温证:温证是指由外界温邪侵袭所引发的病证。
温证可分为温热证和温寒证两类,具体表现为发热、口渴、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有疟疾、温毒等。
10. 温化:温化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疗法,将体内温度的异常变化重新调节至正常水平的过程。
温化可通过增加阳气、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代谢等方式实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温病学名词及其解释,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以及对温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特点及开展规律概念:温病是由1感受温邪引起,2以发热为主症,3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特点:1温病特异的致病因素2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开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开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温病发生开展总是趋势是:病位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致虚。
二是其病程开展具有阶段性,主要表现在其病变过程可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或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来概括。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起病急,传变快;二是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三是易化燥伤阴;四是易内陷生变,而出现一系列重险证候,如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
二、开展概况、时期:(一)战国~晋唐时期〔萌芽时期〕此期无专门的著作,温病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
关于病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伏气温病的理论依据。
关于季节与温病发病的关系,【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暑」与四时温病的命名有密切关系。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二)宋金元时期〔开展时期〕金元时代中医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争鸣的局面,在热病治疗上有所突破。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守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观点,组创新方。
提出:"六气皆从火化"。
"六经传受,由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证",认为热病初期,单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从而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方剂,为治疗热病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使温病的理论和临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
(三)明清时期〔成熟时期〕明清时代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拟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白话文版的温病条辩
温病条辩,讲的是中医里面的温病学说。
温病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温病的发生、病因、病程、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温病是指由暑邪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了各种感染性疾病、热性疾病和中暑等疾病。
而温病学说是以温邪为主要病因的中医学说,它认为温邪是一种独立于寒邪、暑邪、湿邪等邪气之外的邪气,它具有特定的发病规律和病理机制,易于传播、变异和致病,对人体的危害也比其他邪气更大。
因此,中医治疗温病时,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辨证来选用不同的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温病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发病和后期。
初期温病的特点是短暂发热、头痛、咳嗽等,如果不加以治疗,会进入到发病期,此时病情已经进一步加重,出现了高热、恶心呕吐、腹泻等明显的症状。
最后,如果病情不及时控制,就会进入到后期,此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病人会出现神志不清、心神不宁、抽搐等严重的中毒症状。
治疗温病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清热解毒。
一般情况下,中
药清热解毒的效果比较好,如黄连、连翘等草药都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同时,在治疗温病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污染,饮食清淡,
多喝水等。
总之,温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才能有
效地控制病情。
中医学温病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对于预防和治疗温病以及其他疾病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一、温病学的争论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进展概况。
四个主要进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温病学》学问点绪论(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特地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肯定生疏,理论朴实,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进展,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根底。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敏捷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别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生疏更加深化,制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说明温病发生进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根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进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奉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提倡温病三焦辨证纲领,标准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阅历,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中医温病学——春温病提要摘要:正文:春温是发生于春季的温病。
初起即可出现高热、烦渴、甚至痉厥等里热证表现。
一般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较多,故多认为是里热内伏所致,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
春温病的发生多因素体阴亏、正气不足、冬季又感受寒邪、寒邪郁而化热所致,故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候。
亦有兼见表证者,但表证为时甚短。
根据本病初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其发病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初起即呈里热炽盛之证的,称为“伏邪自发”;一种是里热盛而兼有恶寒、头痛等卫表症状的,称为“新感引发”。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故起病之初又有发于气分和发于营分之分。
从气分发出者,可入营、入血;从营分发出者,既可外出气分,亦可深入血分。
由于本病里热炽盛,热邪多易侵犯心营而发生神昏,或因热邪淫及于肝而致热盛动风,至病变后期,每致热灼肝肾之阴而为邪少虚多之候。
春温病的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并须注意顾护阴液。
热在气分者,初起宜苦寒清泄里热;热在营分者,治宜清营养阴,透热外达;兼表证者,佐以解表。
如热盛动血者,治宜清热凉血;热盛动风者,治宜凉肝息风;热伤肝肾之阴者,治宜滋养肝肾之阴。
本病辨证论治分以下6个部分提要介绍。
1气分证治春温气分证大多里热炽盛。
1.1热郁少阳本证为春温初起,温热病邪郁于少阳气分所致。
以身热、口苦而渴、胸胁不舒、脉弦为主症,兼见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症。
治以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兼有表证者,佐以疏表透邪。
方用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方。
1.2热郁胸膈本证为热郁气分,胸膈气机不畅所致。
以身热不甚、心烦懊忄农为主症,兼见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等症。
治以清宣郁热。
方用栀子豉汤。
1.3热灼胸膈本证为郁热灼于胸膈所致。
以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为主症,兼见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治以清泄膈热。
方用凉膈散。
热灼胸膈与热郁胸膈的鉴别要点:两者相比较,热郁胸膈是春温病发于气分的轻证,为里热郁于上焦气分;本证则为气分里热燔灼于上焦胸膈的重证,不仅里热重,热势高,且津伤较甚,并影响阳明腑气失于通降,因此二者病位虽同,而病情轻重有显著差别。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他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温病”一名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刘完素倡导火热论,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理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王履,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吴又可——瘟疫论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的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④临床上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季的春温、冬季的冬温以时令主气为依据: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以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秋燥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瘟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温病的分类根据病因性质分:湿热、温热根据发病初起的特点分: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与伤寒的联系和区别伤寒、温病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当隶属于广义伤寒范围;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而有别于狭义伤寒;温疫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往往来势迅猛,病情较重,危害性较大;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温病是一切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热病,也包括了传染性、流行性小及少数不传染的温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从性质上说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大小强弱;温毒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温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是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指温病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前者是疾病名称,后者则是指病因;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多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发病可径犯阳明②易于伤津耗气③易致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为患湿热病邪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②病位以脾胃为主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燥热病邪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温热病邪①病初即导致里热证②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疫疠病邪①致病力强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温毒病邪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舌诊的意义:舌苔——卫气舌质——营血白苔①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舌苔薄而色白,近似常人之苔,惟欠滋润,且舌边尖色红,为温病初起邪袭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②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干燥乏津,舌边尖红;为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舌苔白厚而黏腻:白苔满布,质地较厚,垢腻润泽,紧贴舌面;为湿热相搏于气分之象,多见于湿温病湿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④舌苔白厚而干燥:舌面白苔较厚而干燥,舌质多偏红;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也可见于胃燥气伤,气不化液之证;⑤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舌苔白垢腻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即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郁不能外达;此外,营分邪热为气分湿邪所阻也可见到此种舌象;⑥舌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舌苔如白粉堆积,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⑨白霉苔:满舌生白衣,或蔓延或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为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黄苔①薄黄苔:舌苔黄而色淡,苔质较薄;润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甚;燥者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③苔黄干燥:舌苔不甚厚,色黄干燥,舌质红赤;为气分邪热炽盛,津液受伤的征象;④老黄苔:舌苔色深黄,或如沉香色,或如金黄色,焦躁甚则起芒刺,苔有裂纹;为热结肠腑之征象;⑤黄腻苔或黄浊苔:舌面黄苔满布板贴,细腻润泽,或黄而垢浊;为气分湿热内蕴之征象,见于湿热并重、热重于湿及湿热蕴毒之证;灰苔①灰燥苔:舌苔灰厚而干燥,甚则焦躁起刺;为热结肠腑而阴液大伤之征象;②灰腻苔:舌苔灰而腻,润泽或黏液;为温病兼夹痰湿内阻之征象;黑苔①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舌苔黑而干,中心较厚,焦躁起刺,扪之糙涩无津;多为热结肠腑,肾阴耗竭之征象;②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舌苔黑而干薄无津,燥而无刺,或舌体枯痿,绛而不鲜;为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而肾阴耗损的征象;如舌质红,兼有心中烦不得卧者,为真阴欲竭而壮火复炽所致,即所谓“津枯火炽”;红舌①舌尖红赤起刺:舌红而尖部尤甚,且有红刺;多为红绛舌的早期,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②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舌红出现裂纹,或现红点;为心营热毒炽盛之征象;③舌质光红柔嫩:舌质红嫩,望之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多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绛舌①纯绛鲜泽:舌绛而鲜明润泽,不罩苔垢;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②绛而干燥:舌绛无苔,干燥无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⑥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舌绛无苔,干燥无津,光亮如镜;为胃阴衰亡之征象;⑦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舌色绛而晦暗,舌体干枯而痿软;为肾阴耗竭之征象,预后不良;紫舌①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为血分热毒极盛之征象;②猪肝舌:舌色紫而晦暗,干而枯痿,如猪肝色;为肝肾阴竭之征象;预后多不良; 牙齿润燥①光燥如石:齿面干燥,但仍有光泽;多为胃热津伤,肾阴未竭,病情尚不甚重之征象;亦有见于温病初起者,此时多伴有恶寒无汗等卫表症状,属于卫阳郁闭,表气不通,津液一时不能上布所致;②燥如枯骨:齿而枯燥晦暗而无光泽,状如枯骨;为肾阴枯竭,不能上承于齿的征象,多属预后不良;③齿燥色黑:齿面干燥无津,其色焦黑;为邪热深入下焦,肝肾阴伤,虚风渐动之征象;齿缝流血①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多有胃火冲激而致,其证属实;②齿缝流血而齿龈不肿痛:多由肾火上炎所致,其证属虚,预后较差;斑与疹的形态区别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消退后不脱屑;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上,扶之碍手、压之而色退,消退后多脱屑;斑疹的成因斑疹皆为邪热波及营血之征象;“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为阳明热毒——内迫血分——血出肌肉之间——清热凉血化斑疹为太阴风热——波及营分——外发于皮肤——凉营透疹、疏散风热斑疹观察色泽斑疹色泽红活荣润者为顺,标志者邪热滞不甚,血行较畅,正气尚盛,邪热有外透之机;色艳红如胭脂,提示血热炽盛;斑疹色紫赤如鸡冠花,为营血热毒深重的表现;斑疹色黑,属火毒极盛的重险之象;色黑而光亮者,提示热毒虽亢盛,但气血尚充,治疗得法,尚可救治;色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但气血尚活,用大剂清凉透发,也有转位红色而成可救者;色黑而晦暗,属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象,救治较难,预后甚差;总之,斑疹色泽愈深,其病情越重,如雷丰说“红轻,紫重,黑危”;审视形态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之象,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者,为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预后大多不良,属逆证;斑点中心低凹坑烂,为瘀热锢结,血脉瘀阻,不能外达,预后极差;注意疏密“宜见不宜见多”;“宜见”是指斑疹的透发提示邪热得以外透;“不宜见多”指斑疹过于稠密,热毒深重,提示病情危重;白白是在湿热性温病发展过程中,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在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内含少量浆液;白的成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即叶天士所说的“湿热伤肺”和“湿阻卫分,汗出不彻之故”白的诊断意义①辨病证性质在温病过程中如见到白透发,即是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的重要依据;多见于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性温病,尤其在对这些病证误用滋腻之品,或失于轻清开泄时更为多见;②辨津气盛衰→白晶莹饱绽,颗粒清楚明亮,称为“水晶”,在白透发后,每见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达之佳象;→白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称为“枯”,每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神倦气怯,黏汗自出,脉微弱或细数等症,属津气衰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 温病过程中的发热,一般是由于人体感受温邪后,正气抗邪、邪正相争而引起阳热偏盛的结果,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是人体阳气亢奋的表现,对祛除病邪有一定的作用;是各种温病必有的主要症状;温病的发热类型①发热恶寒②寒热往来③壮热④日晡潮热⑤身热不扬⑥发热夜甚⑦夜热早凉⑧低热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本症为邪气久在气分流连,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 温病过程中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战汗后的转归:①战汗后,热退身凉,脉象平和,神清气爽,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象;②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为病邪未衰,也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生战汗;③战汗后,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不止,肢体厥冷,躁扰不卧或神情委顿,脉急疾或微弱,此为正不盛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之象;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类型②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谵语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二者每同时出现,称为昏谵,为热扰心神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可见于气、营、血各阶段;多出现在:一是热结肠腑,二是营热炽盛,三是血热扰心,四是热闭心包③神志昏蒙: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多为气分湿热蒸酿痰浊而蒙蔽心包,扰及心神所致;④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为瘀热闭阻心包之象;⑤神志如狂: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为如狂;见于:一是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二是热入血室;三是郁热扰心;痉大体上分为实风与虚风两类①实风内动:发作急骤,手足抽搐频繁有力;可发生于温病气、营、血分邪热炽盛阶段;②虚风内动: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多见于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温病的治则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吴鞠通在三焦辩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①轻清宣气: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之证;可见于温病热邪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清阶段;②辛寒清气: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证阳明轻证;代表方剂如白虎汤;③清热泻火: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方剂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和解祛邪法①清泄少阳:主治邪热夹痰湿阻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方剂如蒿芩清胆汤;②分消走泄:主治温病邪热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方剂如温胆汤加减;③开达膜原: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证;方剂如雷氏宣透膜原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瘀法①通腑泄热:即“苦寒攻下法”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腑实证;方剂:调味承气汤、大承气汤;②导滞通便: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方剂如枳实导滞汤;③增液通下: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即所谓“热结液亏”之证;方剂如增液承气汤;开窍醒神法①清心开窍:主治温病热邪内闭心包而致神志异常者;方剂如至宝丹;息风止痉法①凉肝息风: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水相煽之热盛动风证;方剂如羚羊钩藤汤;②滋阴息风: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动之证;方剂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滋阴生津法①滋养肺胃: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肺胃津液耗伤之证;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②增液润肠: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基本消除,阴伤未复,津枯肠燥而便秘者,即所谓“无水舟停”;方剂如增液汤;③填补真阴: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方剂如加减复脉汤;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候,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传变趋势,后期多表现为肺胃阴伤之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冬两季,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邪袭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病机:本证见于风温初起,为风热病邪侵袭肺卫所致;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药:银翘散、桑菊饮肺热炽盛1、邪热壅肺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咳痰黄稠,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病机:本证为风热之邪入里,邪热壅阻肺经气分所致;治法:清热宣肺;方药: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2、肺热腑实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病机:本证为既有肺经痰热壅阻,又兼肠腑热结不通的肺肠同病证;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瓜蒌皮一钱五分本方取麻杏甘石汤与承气汤二方之意变化而成,方中以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杏仁、瓜蒌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下腑实3、肺热移肠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4、肺热发疹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本证邪不在表,故去温散透表之豆豉,以防助长热势;又因肺热波及营分,营热较甚,窜入血络而发疹,所以加入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以凉营泄热解毒;邪入阳明1、热炽阳明证候:壮热,恶热,汗大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苔黄而躁,脉浮洪或滑数;病机:本证为阳明无形邪热内盛所致;治法:清热保津方药:白虎汤2、热结肠腑方药:调味承气汤治法:软坚攻下泄热通腑泄热3、胃热阴伤方药:竹叶石膏汤治法:清泄胃热,生津益气热入心包1、热陷心包证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病机:多因肺卫之邪不顺传气分,而直接传入心包而成,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治法:清心开窍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方剂:牛黄承气汤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余邪未净,肺胃阴伤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干咳或痰少而黏,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病机:本证多见于风温病恢复期;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春温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致,初起以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或斑点隐隐等里热证候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春季;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里热证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以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往往伤及肝肾阴液;传统认为本病是一种由于感受寒邪,郁伏化热而发生于春季的伏气温病;治则治法治则:清泄里热,并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液;清热、养阴、透邪初发证治1、气分郁热证候: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见于春温初起,为温热病邪邪郁发于少阳胆腑气分所致;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芩芍药甘草炙大枣淡豆豉玄参黄芩苦寒泻火,直清少阳胆热;玄参养阴清热托邪;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兼以除烦;2、卫气同病病机:为新感时令之邪引动内伏气之郁热所致,证属卫气同病;治法:解表清里;3、热灼营分证候: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病机:本证见于发病之初,多为营阴素虚而温热病邪直犯营分所致;若见于春温病变过程中,则因气分邪热不解深入营分而成;治法:清营泄热;方药:清营汤;邪盛气分1、热灼胸膈病机:本证为热郁化火,燔灼胸膈所致; 治法:清泄膈热方药:凉膈散2、阳明热炽方药:白虎汤3、热结肠腑证候: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躁,脉沉细;或伴见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或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脉数;病机:阳明热盛,燥屎内结则身热,便秘,脉沉实有力;阳明燥结,腹气壅滞则腹部硬满胀痛;热结津伤,甚则阴液亏损,故见口干唇燥,舌苔焦躁、脉细;若热结腑实,应下失下,致使气液两虚,可见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撮空摸床,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若腑实内结,兼见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治法:通腑泄热;方药: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方用增液承气汤;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方用新加黄龙汤;阳明热结,小肠热盛者,方用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本方取增液汤以养阴生津润肠,增水行舟;加大黄、芒硝以泄热软坚,攻下腑实; 新加黄龙汤攻下腑实,养阴益气细生地麦冬玄参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海参姜汁黄龙汤的基础上,去枳实、厚朴,加麦冬、生地、玄参、海参而成;大黄、芒硝泄热软坚,攻下燥屎,导阳明实热下行而解;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麦冬、当归、玄参滋阴润燥;海参滋补阴液,咸寒软坚;加姜汁宣通气机;导赤黄龙汤通大肠之秘,泻小肠之热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本方由导赤散合调味承气汤加减而成;大黄、芒硝攻下腑实,赤芍、生地养阴清热,黄连、黄柏清泄小肠之热;热炽营血1、气营血两燔方药: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生石膏知母玄参细生地麦冬石膏、知母清气分邪热,玄参、生地、麦冬清营滋阴,共奏清气凉营之效,实寓白虎汤合增液汤之意;化斑汤白虎汤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而成;白虎汤清气解肌,泄热救阴;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化斑;共奏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之效;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及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大清气营血分热毒;2、热盛动血证候: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病机:本证为热毒炽盛于血分,破血妄行,热瘀交结之候;治法:凉血散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干地黄生白芍丹皮犀角治疗血分热毒炽盛,破血妄行的代表方;犀角、地黄凉血止血,滋阴养血;白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3、热与血结病机:热毒内陷血分,热与血结,蓄于下焦所致;治法: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热盛动风证候:身热壮盛,头晕胀痛,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病机:本证为邪热内陷厥阴,热盛引动肝风所致;治法:清热凉肝息风;方药:羚羊钩藤汤热灼真阴1、真阴亏损证候:身热不甚,久留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黯痿软,脉虚软或结代;病机:本证系春温后期,热毒余邪久羁,损伤肝肾阴液,以致精血耗伤,邪少虚多所致;治法:滋补肝肾真阴;方药: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由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成;2、阴虚风动证候:低热,手指蠕动,口角颤动,或瘛瘲,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肉瞤,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焦,舌干绛或光绛,脉虚弱或细促;病机:多见于病之后期,由肾阴耗损发展而来;治法:滋阴养血,潜阳息风;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而成;大定风珠:为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五味子而成;3、阴虚火炽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邪留阴分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病机:本证多见于春温后期,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母细生地丹皮暑温暑湿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初起即见壮。
人卫中医学第九版复习思考题答案一、概述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实用意义?答: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内经》,已有关于温病因、证、脉、治方面的记载。
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尺肤热盛,脉盛躁者,病温也。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等,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迨至汉张仲景编著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热性病学《伤寒论问世,对温病的初期证候特点又作了比较明确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该书中所列清热各法,实为后世温病治疗学的基础。
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在热病治疗上首次倡用辛凉之法,大胆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框框,是温病学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嗣后,明·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书《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戾气”说,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及至清代,崛起了以叶、薛、吴、王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其中叶天士创卫气营血理论,吴鞠通立三焦辨证,由此,温病学说之完整体系赖以建立。
温病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感染性发热疾病。
在防治传染病的实践中,温病学的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可喜成绩。
一九五四年,石家庄地区首次系统运用温病学说的理论治疗认为对于退热方面,显著优于单纯平衡盐液组,而且跳过休克期及少尿期的病人占多数。
丹参用量:静脉滴注,成人每日每次40克,口服每日80克。
二、试述人体水液代谢的全过程?答:人体的水液代谢,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的相互作用。
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论,人体水液乃来源于胃受纳、熟腐之水谷;由脾为之运化、转输而上归于肺;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且肺朝百脉,又能将水液传送至四肢百骸,为汗、泪、涕、唾等。
肾主开阍,蒸化水液,通利小便,加上三焦气化功能的共同作用而完成其全过程。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温病学条文“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
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
急急透斑为要。
4、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冬瓜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学,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6、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
恐成功反弃。
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充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
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7、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热病学阶段:古代医家首先提出了热病的概念,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都有涉及热病的记载,这标志着温病学的起步阶段。
2. 温病学形成阶段:在唐、宋两代,随着对热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温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温病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 温病学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病学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如《温病条辨》等。
4. 温病学现代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现代温病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辨证施治、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之,温病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深入研究热病本质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引言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温病学说的起源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而言,这也是温病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伤寒论《伤寒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张仲景撰写,主要介绍了伤寒时期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1. 温邪理论温邪理论是指人体在遭受外来邪气侵袭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发热、汗出等现象,这些都是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反应。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逐渐形成了温邪理论。
2. 三焦理论三焦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三个“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对应着心肺、脾胃和肾膀胱等器官。
在温病学说中,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形成了三焦理论。
四、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1.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温病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时中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详细介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治法。
3. 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传统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五、温病学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1. 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温病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提高免疫力通过温补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3. 促进康复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