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考编——辨析题
- 格式:doc
- 大小:123.50 KB
- 文档页数:23
高分题库精编上-------辨析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
D1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教育的基本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媒介。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2.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日条建议》和《教育论》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而《教育论》是斯宾塞的教育著作。
3.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有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4.教育学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汇编。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揭示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教育方针政策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的,具有主观性。
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规律;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5.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终身性是其最大特点,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
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
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6.纵观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官学的出现早于私学。
一般认为,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开创者。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我国在西周时已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而私学是在春秋战国时
期兴起的,故官学的出现早于私学。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广收学生,是私学的开创者。
7.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
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有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原始性质,它的特点是与社会生产状况相适应的。
古代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进步,尽管教育为统治阶级把持,但也有了巨大进步。
例如:在奴隶社会,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到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较之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逐渐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容上也日益丰富。
8.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19世纪达到高潮。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柏拉图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这种观点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9.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阶级性。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的民族性是指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制度上,无论是在容上还是在方法手段上,都有其民族性的特征,特别是在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等方面。
题干的表述,正是教育民族性的表现。
D2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育具有生产性,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也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设,能够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0 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倡导该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种投资活动。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2.关键期是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研究认为,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
激最敏感的时期。
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水远无法补偿。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加速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相反,不良的社会生活条件,则可能阻碍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
4.“盂母择邻”的行为和如今家长择校的行为目的一致。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孟母择邻”是为了选择较好的居住环境,体现的是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如今的家长择校是为了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注重的是学校教育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5.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
D3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如果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人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教育目的的确立受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这一客观依据的影响。
这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或特点,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2.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和主次之分。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 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
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
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从理论上讲,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
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
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必须体现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单纯从社会出发或单纯从个人出发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都是不正确的。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要求,总是在地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对象发展的素质,反映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说,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
5.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是让学生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应学好。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题干的描述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
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合格加特长。
这决定了一方面学生必须学习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还应该学习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独特的个性。
6.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扩展,入学机会的不断增加,大众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被人们广泛接纳,并影响着制度化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在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D4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书的过程。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尊师爱生”,先有尊师后有爱生。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心的尊敬和信赖,而这种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爱生是尊师的重要前提,尊师是爱生的必然结果。
3.教师必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它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投身于这个事业的人,都应感到光荣和骄傲,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因此,教师必须忠于人民的教有事业。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了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意思是: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会做人。
这句话蕴含了“教书育人”的道理,与教师团结协作的精神没有关系。
5.“为人师表”说明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
专业态度要比一般心理学意义上喜欢、向往的态度有更深的含义和更高的境界,这是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
“”为人师表”是一种专业态度的体现。
D5章课程
1.“三维课程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制的。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2.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
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包括:1①共享性原则;②经济性原则;③实效性原则;④因地制宜原则。
其中,经济性原则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
显然,题干的说法违背了该原则。
3.综合课程比分科课程优越。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分科课程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但是容易带来科目过多、分科过细的问题。
综合课程的缺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教学具有定的难度;二是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优缺点,因此,不能说综合课程比分科课程优越。
4.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①在开放的时代,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②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身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活动载体。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过程还可以影响到其他的学习过程。
5.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但选修课的开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量开设。
6.“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朱熹的著作中。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 诗经小雅。
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7.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于一级课程。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地方课程是省级教有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它属于二级课程。
8.新课程改革要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和质量要求。
学校没有制定课程标准的权力。
9.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新课程强调的评价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10.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所以其容易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活动课程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中心来组织,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支离破碎,学生难以掌握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经验课程以学习者的活动为中心,在
实施中容易导致“活动主义”,为活动面活动,如果把握不当,会极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D6章教学
1.讲授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被现代教学所摒弃。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讲授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讲授法运用极为广泛,并没有被现代教学所摒弃。
2.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的教学手段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起作用。
3.教学评价本质上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是一种事实判断。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所以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
4.教学与教育,二者是不相同的。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教学,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5.诊断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容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未进行。
6.组织教学是教学开始的组织活动。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通常在上课开始时,需要有组织教学的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
但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该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下课。
7.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桶水。
”所以教学就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2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但是教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道德品质等。
故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
8.教学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只需在教学完结的时候进行评价。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
它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
9.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
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
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10.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教学规律制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客观的,不能任意制造、改变或废除。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它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教学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水平、时代的要求对实践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制定教学的原则。
而教学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发现掌握和利用,不能任意制造、改变或废除。
D7章德育
1.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
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生存教育就是指导人们在面临灾害时如何自救的教育。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生存教育即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确立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能协调基本的人际关系,积极致力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关系的优化建构。
3.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首先,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知、情、意、行等心理因素的培养提高
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
其次,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品德发展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4.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不同于社交。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②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括动,主要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学;③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而社交不具有这些特点。
5.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经过学生思想部的矛盾斗争,才能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D8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集体中心”的班主任领导方式视集体为管理主体,用集体领导的手段管理班级,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广的领导方式。
(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在我国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运用得比多的领导方式为“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其中,“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视集体为管理主体,主信赖而不是怀疑集体,用集体领导的手段管理班级,将班级作为教育的对象。
但“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用得更为广泛,这与现行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不无关系。
2.班级管理中,凡事都能与学生商量就是。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并不是要凡事都要与学生商量。
3.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4.班级管理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是一种单向的活动。
(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