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平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统计学、概率论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容易将其与算术平均数混淆。
此外,学生对于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性质,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数,并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均数的定义;2.平均数的性质;3.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平均数教案标题:平均数教案导语:平均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能力,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平均数”为主题,设计了一堂平均数教案,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本教案适用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数学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 运用平均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例如,班级的平均成绩、家庭每月的花费平均值等。
2. 概念解释与示例分析(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指的是这些数值的总和除以其个数。
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
3. 计算方法讲解(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数值相加,再除以个数。
通过多个简单的计算示例,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步骤。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练习,以巩固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应用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用平均数解决班级的卫生评比和食堂饭菜满意度调查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6. 提高拓展(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平均数解决。
例如,某车间连续五天的产量分别为500、600、450、700、550吨,问这五天的平均产量是多少?要达到平均产量800吨,还需要多少天?学生分组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情境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运用;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 (5分钟)教师使用幻灯片或板书呈现几个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平均数?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为什么会使用平均数?有哪些实际应用场景?Step 2: 探究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 (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带领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均身高,并引导学生得出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教师再给出几组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
Step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计算任务。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完成后,教师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Step 4: 解决实际问题 (2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手机销售量、考试成绩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并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平均数来解决。
Step 5: 归纳总结 (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
Step 6: 完成作业 (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尝试了采用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平均数的求法,进而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复杂运算的计算过程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对实际问题中权重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加权平均数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知识,提高合作意识。
4.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讨平均数的概念。
2.准备PPT课件,展示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成绩统计、商品销售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些问题的平均值。
通过讨论,让学生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PPT课件展示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
同时,讲解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步骤。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感悟平均数的含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含义。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
3.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某班有30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如下:85, 90, 92, 88, 80, 82, 84, 86, 87, 95, 98, 100, 99, 97, 94, 89, 91, 93, 83, 81, 75, 78, 79, 76, 74, 73, 72, 71, 70。
问:这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初步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实例、问题、练习等内容。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数据,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平均水平?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求平均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运用平均数的方法求解。
初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与思考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八上平均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b)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b)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a)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b)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2.教材: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思考:校际篮球比赛上小明所在的学校得到了55分,小红所在的学校得到了67分,请问两个学校的平均得分是多少?步骤二: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概念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给出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计算方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案例分析与练习(20分钟)1.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两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计算平均数。
案例一:小明一周内的身高变化记录如下:165cm、163cm、168cm、170cm、169cm,请问这一周小明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案例二:班级的英语成绩如下:78分、85分、90分、92分、80分,请计算班级的平均成绩。
2.练习:教师出示几道简单的计算平均数的练习题,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计算,并互相讲解答案。
步骤四: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到平均数的情景,并举一些实际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例子,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等。
步骤五: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巩固练习题,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平均数》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数据集中的趋势。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平均数的概念,但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平均数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对平均数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记忆不牢,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平均数。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实例和练习题。
3.投影仪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cm、165cm、170cm等,请计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平均身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强调平均数的性质,例如: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6.1平均数》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其他统计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实数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新的概念和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平均数的实际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其简单地看作是一个数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平均数的概念,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生动形象地展示平均数的含义和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
3.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对平均数的理解。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和解答。
6.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平均数的掌握程度。
7.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8.拓展延伸:给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均数这一概念。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难点: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数据,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什么,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通过具体案例的计算,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的意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平均数》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数据、众数、中位数等,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平均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平均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实例材料: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据,用于引入和巩固平均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平均”水平?从而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平均数的求法。
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鲁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以及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并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会解决一些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计算平均数,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60cm、165cm、170cm……,问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求法。
例如: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计算一些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初中教资试讲平均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景: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均数?为什么需要求平均数?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举例说明:给出一组数据,示范求平均数的方法。
3. 让学生尝试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给出几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否合理?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重点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练习环节: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解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
初中数学平均数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 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准备:1. 学具准备:移动学具板、作业纸。
2. 教具准备:移动示范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谈话导入,回顾情景。
2. 读懂统计图,获取相关信息。
二、自主探索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1. 引起争议,探求公正的策略。
2. 萌发求平均数的需求,得出有效途径求平均成绩。
3. 小组动手操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总结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1. 根据学生的探索,总结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强调平均数的求法: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四、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1. 让学生尝试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某班学生身高调查、某商店商品售价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五、巩固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正确答案。
六、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2. 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统计观念。
但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可以适当调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均数的概念;(2)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能够解决关于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平均数的概念;(3)辅助工具,如表格、计算器等,帮助学生计算平均数;(4)学以致用,通过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数进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关于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将一组数据(例如30,35,38,45,50,55)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问:“这组数据代表了什么?”学生尝试回答。
2、引入新知(10分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并且用简单直观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意义。
例如,“平均数就是把这组数据加起来,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3、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计算平均数的步骤,然后让学生跟随计算平均数的过程。
例如,将示范的计算步骤写在黑板上:1)将一组数据加起来;2)除以数据的个数;3)得到平均数。
4、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数据,并使用计算器计算出该组数据的平均数。
然后每个小组将自己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
5、总结讲解(10分钟)教师将每个小组的计算结果和过程汇总到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强调计算平均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6、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班级一共有30个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40cm、145cm、150cm、155cm等,老师想知道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7、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计算平均数,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使用平均数进行解决。
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难点:会用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过程情境引入用篮球比赛引入本节课题:篮球运动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运动项目,尤其是男生们更是倍爱有加.请同学们思考:(1)影响比赛的成绩有哪些因素?(心理、技术、配合、身高、年龄等因素)(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队员的身高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收集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并用两个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作出判断)探究新知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算术平均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甲队”和“乙队”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再小组交流. (2)各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答案:甲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1.98 m ,平均年龄为25.4 岁; 乙队队员的平均身高约为2.00 m ,平均年龄约为24.1岁. 所以乙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更为年轻.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1n(x 1+x 2+…+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2.加权平均数想一想:小明是这样计算甲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的: 平均年龄=(19×1+22×4+23×2+26×2+27×1+28×2+29×2+35×1)÷(1+4+2+2+1+2+2+1)=25.4(岁)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例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解】(1)A 的平均成绩为(72+50+88)÷3=70(分); B 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 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由于70>68,故A 将被录用.(2)A 的测试成绩为(72×4+50×3+88×1)÷(4+3+1)=65.75(分); B 的测试成绩为(85×4+74×3+45×1)÷(4+3+1)=75.875(分); C 的测试成绩为(67×4+70×3+67×1)÷(4+3+1)=68.125(分). 75.875>68.125>65.75,故B 将被录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重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题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题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134188350472++⨯+⨯+⨯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教师小结:一般地,如果在n 个数中,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 …,x k 出现f k 次(这时 f 1+f 2+…+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课堂练习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为6,则=++321x x x .3.园园参加了4门功课的考试,平均成绩是82分,若计划在下一门功课考完后,使5门功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那么她下一门功课应得的分数为 .4.已知一组数据54321,,,,x x x x x 的平均数为a ,则另一组数据123459,8,7,6,5x x x x x +++++的平均数是 .5.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10%、10%、30%、50%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参考答案1.102.223.97分4.a +75.解:(1)甲的成绩:(85×3+83×3+78×2+75×2)÷(3+3+2+2)=81(分),乙的成绩:(75×3+80×3+85×2+82×2)÷(3+3+2+2)=79.9(分), 因为81>79.9,所以应该选择录取甲.(2)甲的成绩:85×10%+83×10%+78×30%+75×50%=77.7(分), 乙的成绩:75×10%+80×10%+85×30%+82×50%=82(分), 因为77.7<82,所以应该选择录取乙.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 “我发现了…” “我学会了…” “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运用. 布置作业习题6.1第1,2题板书设计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1.算术平均数x =121().n x x x n +++ 2.加权平均数112212.k kkx f x f x f f f f +++=+++。
20.1.1平均数(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从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当所要考察的总体的个数很多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我们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了解总体,看下面的问题: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种各用10块实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了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见下表)根据这此数据,应为农科院选择甜玉米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选择种子时所关心的问题。
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呢?这要用到本章将要学习的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方差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对数据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
以前我们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它们都可以作为数据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问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师生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发生疑问后,教师给予引导,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活动2
问题:【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读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
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
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师生行为:(1)如果这家公司按照3︰3︰2︰2的比确定听、说、读、写的成绩,说明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由于是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因此“听”“说”“读”“写”所占的权重就要大些,即 “听”“说”的成绩比读、写的成绩更加重要,计算两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实际上是求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3,3,2,2分别是它们的权。
(2)由于录取时,侧重考虑笔译能力,所以在四项成绩的权的分配上与(1)有所不同。
读、写的权就大一些。
那么加权平均数到底该如何求呢?
定义: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321n ωωωω ,则
n
n
n x x x x ωωωωωωωω++++++++ 321332211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刚才我们分析了上面应试者甲、乙各项成绩的权重,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计算出相应的加权平均数。
并在小组内讨论。
解:(1)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812
2332
75278383385=+++⨯+⨯+⨯+⨯
乙的平均成绩为:
3.792
2332
82285380373=+++⨯+⨯+⨯+⨯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2)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
5.793
3223
75378283285=+++⨯+⨯+⨯+⨯
乙的平均成绩为:
5.793
3223
75385280273=+++⨯+⨯+⨯+⨯
显然的乙成绩比甲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乙。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题,进一步体会“权”的作用。
活动3
【例2】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
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请决出两人的名次。
很显然,此题是要求两名选手的三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50%、40%、10%具有什么意义?
50%、40%、10%说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项成绩在总成绩中的重要程度,是三项成绩的权。
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求甲、乙的最后成绩。
解:选手A 的最后得分是
905.9385.42%
10%40%50%
1095%4095%5085=++=++⨯+⨯+⨯
选手B 的最后得分是
915.9345.47%
10%40%50%
1095%4085%5095=++=++⨯+⨯+⨯
由上可知选手B 获得第一名,选手A 获得第二名. 三、巩固提高 活动4
教材P139 练习1、2;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权平均数。
在一组数据里,由于每个数据的权不同,所以计算平均数时,应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才符合实际,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