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4.93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5篇《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表明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
生命给你芳香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六班级上册语文其次课《丁香结》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缀、幽、雅”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丁香的特点。
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花草树木及其象征意义的图片,同学认真观看,沟通感受,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案# 导语: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是否会浮想联翩?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很多花草树木都被给予某种品行,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
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丁香结》,去文中看一看又给予了丁香结怎样的象征意义。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丁香结)明确:“丁香结”表面指丁香的花蕾,实际指人生中的许多问题。
以此为题,寓意深刻,易引起同学探究文本的爱好。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洁介绍及相关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1928年生于北京,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她多年从事外国文学讨论,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髓,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红豆》,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同学自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字词预习状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留意变色的字。
老师订正字音,同学识记生字和词语。
宅院缀满幽雅断断续续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射文思幻想迷漫印象模糊恍然愁怨顺心平淡◆需留意的字音:“缀”和“拙”是翘舌音;“薄”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bó;“恍”是后鼻音,留意不要读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丁香结》这篇文章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和对丁香结的思考,为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我们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那些不顺心的事。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课文,自读自悟。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作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道理。
3.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雨巷》朗读录音)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在这首诗里选择了丁香这个意象,用来表达自己无尽的忧虑和迷茫。
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诱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宗璞的《丁香结》。
(板书课题)2.配乐朗读课文(师生读),感知文意。
设计意图:通过听朗读录音,师生配乐朗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初读感知,自学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新词。
出示新词: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2)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课题 2 丁香结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学习描写丁香结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2.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3.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法,并学会运用。
学习重难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景物的描摹是他们的薄弱环节,而本文中的描写自有独到之处,这对于学生的写作具有相当的借鉴和促进作用,因此应引导学生品味其妙处,进行练笔,达到语言运用的目的。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目睹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不禁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
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
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
2.绘制思维导读: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出示课件):赏花悟花4过渡:课文为什么以“丁香结”为题。
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学习任务二:欣赏雨中丁香,体会人生哲理1.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思考: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1)学生阅读古诗句,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预设】“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愁怨与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吗?【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些诗句都描写哀怨忧愁的意境,古人常用丁香结表达忧郁的情绪。
丁香结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8篇丁香结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丁香结》读书笔记篇一初读宗璞的《丁香结》,就像隔着一层轻纱去赏丁香的潇洒,去解丁香理不清的愁绪,去会丁香的冷漠,凄清和惆怅。
丁香是潇洒的,朦胧的。
就像幽姬那样,总是那个竹林间快闪而过的紫色身影。
丁香是初春的使者,公路上,汽车飞速驰骋。
走后,从天空上悠悠飘下来的雪白的几片花瓣————那是丁香的泪!一簇簇,一束束开在丁香三角地里,北极星也上天幕值勤了,月亮也出来守护那簇梦一般的丁香。
月光仿佛给予了丁香更加崭新的力量。
丁香就如同睡眼朦胧的少女,这柔和的月光才是她较洒脱,较随性的生活。
宗璞给了她们充满灵性的魂魄,给了她们迷人的身躯,让她们在城市纷嚣的一角变得格外靓丽。
丁香的每一个结,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她的结里,有千丝万缕理不清的愁怨,她们缠在一起,又无法解开,每一条愁绪,每一条哀愁都密不可分,但这就是丁香,她独自哀愁,独自彷徨,独自走过悠长而寂寥的雨巷的丁香。
微雨和丁香本就应该连在一起,那丁香就像娇花照水的林黛玉。
清晨,窗外烟雨蒙蒙,飘飘洒洒,映着那丁香似有似无,醉了人的眼眸,这微雨,这丁香,便不由自主的烙在了心底。
宗璞把那结比做人生的难事,坎坷重重,但若人生路上没有了台阶,我们又如何向顶峰发起挑战呢?丁香结是解不完的,愁怨是离不开的,但痛苦却只能暂时的,明天才是较好的。
丁香是冷漠的,凄清的,惆怅的。
或许也是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四月的江南,邂逅了一场又一场花谢花飞。
原本寂寥的雨巷,因为有了丁香花,有了这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变得多了几分淡妆浓抹的春意。
她虽然冷漠,凄清,惆怅,但心中依然有属于春天的柔情。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缀、幽”等13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3.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品读句子,想象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体会丁香花的美及丁香花高雅的品性。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豁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2.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作者又赋予了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教师的问题可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教学活动。
二、学习“赏花部分”,赏析优美语句。
1.出示课件:自学提示(一)。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在作者描写丁香花的语句中,你感觉哪些比较优美?试着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调动了哪些感官?赋予了丁香花怎样的品格?2.学生自学交流。
学生汇报优美句子。
3.出示课件:优美词句讲解分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描写了丁香花的可爱。
星星的比喻写出了丁香花的样子。
2丁香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道理。
3.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写法。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中国的愁怨情结语言应用: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掌握课文生字词的运用。
思维能力: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审美创造:整体把握体会丁香结的美和作者给与丁香结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2.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导入1.自古梅花被赋予高洁的品质,菊花被赋予高尚品格,牡丹被人看作是富贵的象征,那么丁香结又被赋予了什么品格呢?(学生可以说自己课前查阅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丁香结》,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中国当代女作家。
其中篇小说《三生石》、短篇小说《弦上的梦》分别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此外,还有《紫藤萝瀑布》《红豆》等散文。
三、初读课文1、丁香结指的是什么呢?(丁香的花苞)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一起来看看下列字词你会读吗?1)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斗dǒu:量粮食的器具。
斗室:指小得像斗一样的房子。
形容屋子很小。
2)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参差cēn cī: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本课指丁香花下面透露出来的绿叶的形态。
3)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薄bó:瘦弱、不强壮。
本课指单个丁香花小,给人以不强壮的印象。
理解多音字薄:bó单薄,字义:弱báo薄片,字义: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bò薄荷4)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缀、幽”等12个生字,理解文中“纷嚣、斗室、毫端、参差、印象派、妩媚”等难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等19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知从丁香花和丁香结这两方面写的3.通过自学、合学、展学,赏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想开去,或想象画面,或联系生活,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感受丁香的美,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4.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丁香结”的内涵,体会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能通过赏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想象画面,体会文章是如何运用“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能根据文中对丁香的描写想开去,或想象画面,或联系生活,感受丁香的美,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布置预学;制作课件。
【课时目标】1.学习描写丁香结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理解“丁香结”的内涵。
2.通过自学、合学、展学,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融入感受,体会喜爱之情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重点品读了描写丁香花的部分。
从描写的画面想开去,想象到了丁香花的繁茂、梦幻、幽雅,一起来回味回味。
2.学生串读描写丁香花的主要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融入的感受。
重点句子: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许多消化形成一簇……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待丁香花的。
二、合作探索,了解“丁香结”寓意。
任务1:联动古人诗句,探究“丁香结”名字由来1.【自学】:为什么会有“丁香结”的说法?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并加以说明。
2.【合学】3分钟(1)说:人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2)理: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诗句,小组讨论,深化认识。
3.【展学】:小组上台,分享交流。
小结:作者由丁香花想开去想到了古人诗里的丁香。
2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丁香结”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明白课文寓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乐观面对。
语言应用: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会赏析句子。
思维能力: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审美创造:体会丁香结的美和作者给与丁香结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写法。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美丽的丁香花。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去深入了解丁香,了解丁香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二、学习课文。
1.请大家边读边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自己感受的语句。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字里行间暗含着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2.边读边想,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待丁香花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既写出了丁香花的雪白、亮洁,又映衬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启发着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联翩,思如泉涌。
)3.自由读第5、6自然段,展开想象,说说古人会由丁香花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原因。
1)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丁香花的花苞像盘花扣,外形相似。
2)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己《醉花间》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寓意: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从上面的句子和诗句中我们知道了“丁香结”的来历。
理由一: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丁香花的特点,了解“丁香结”的意思•能够体会作者对丁香花的崇敬之情,体味到诗歌的美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教学重点•了解“丁香结”的意思•能够体会作者对丁香花的崇敬之情,体味到诗歌的美感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自己最喜欢的花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1)教师首先介绍丁香花的特点,接着出示“丁香结”的图片并请学生作出反应。
(2)为引入本课文,教师可先向学生朗诵“丁香节”的诗歌。
鼓励学生直观领略这些羞涩清香的芳香,感受诗歌的美感。
2. 讲解课文(1)情感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受作者对丁香花的热爱之情。
(2)语文表达教师可请学生自由表述对丁香花的感触,以及《丁香结》这篇课文中特别打动你的地方。
3. 课文分析(1)重点词句的讲解教师解释并讲解《丁香结》中的生词和常用语句。
(2)文学鉴赏从课文描述的丁香花比喻出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入手,学生感受到了明清时代古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4. 课文拓展(1)课外知识交流让学生分享对其他花卉的了解。
(2)艺术欣赏鼓励学生欣赏、模仿、创编一首属于自己的花卉诗歌。
5. 课堂归纳通过讲解、分析和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并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作业布置1、整理所学生字,归纳丁香花的特点,以及自己最喜欢的花的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感受。
2、写一篇文章,主题为:“我的最爱——温馨花海”,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一片花海,通过观察和动情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花海的美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逐渐接近丁香花这一主题所展现出来的人情美感,愈发感受到多彩多姿人间万物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传递知识为万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养成优美的语言表达习惯。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第2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丁香结的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
2.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读“丁香结”1.直接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这篇课文。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丁香花的美,这节课我们聚焦丁香结,看看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整体感知,再读课文,回顾丁香结这部分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呢?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古人为什么发明了丁香结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说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呢?“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聚焦主问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二、朗读理解,读懂“丁香结”(一)感受形似“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请你观察课文插图,看一看丁香花苞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2.欣赏古代服饰,再结合古代服饰中女子衣服上的盘花扣,你又有什么发现?原来,丁香花苞,小小的,圆圆的,鼓鼓的,恰如盘花扣,正是丁香结啊!(二)了解象征1.品读文中诗句,这些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释义:蕉心紧裹未展,丁香花蕾,丛生如结。
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释义:青鸟无法传递远方思念的人的音讯,那绵绵的春雨中绽开的丁香花蕾让我想起凝结的愁怨。
2.拓读链接诗句,不仅这几句诗,我们还会读到——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可见,自古以来,丁香结都有愁怨难解的象征意义。
(三)领悟思考从古至今,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被传承着,丁香结的意象被继承着,人的生命、情感有许多的共通之处。
正如作者所写——“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丁香结》优秀教学设计(两课时)(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学习重难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3、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长青。
试着再举出几例。
今天我们来学习《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
二、作者介绍: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三、词语: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紫色、白色;(3)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2、朗读课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本义: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知识链接:品读《梨花》思考象征意义(纯情)3、作者多年赏花,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结内涵?雨后赏花的触动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4、作者对丁香结持什么态度?从容、豁达、积极古人对丁香结也有自己感悟,品读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体会古人对丁香结理解。
代赠二首唐代: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1.丁香花有什么特点?(繁密耀目、娇俏灵动)2.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出示: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二、理解“悟花”,感悟主题内涵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画出称丁香花为“丁香结”的原因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丁香花苞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2)欣赏古代服饰,观察古代女子衣服上的盘结,你又有什么发现?(原来是因为丁香花苞形似“结”,所以才称其为“丁香结”。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的说法。
(1)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①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②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2)结合“阅读链接”,也可以补充其他诗句,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有愁怨难解的意思。
3.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面对年年都有的丁香结,作者的态度是什么?课件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给“丁香结”赋予了新的寓意——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
2《丁香结》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丁香结》这篇美丽动人的诗歌,让学生对“丁香”产生更深入、更感性的认识。
2. 帮助学生了解诗歌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他们通过语文赏析读懂诗歌共情世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善良。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诗意。
2. 口述、书写得出诗歌“丁香”的特征和形象的句子。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丁香”的美和诗意。
2. 帮助学生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过程:一、热身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启发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二、导读教师播放《丁香结》音频,让学生跟读。
三、理解诗歌1. 带着问题阅读诗歌。
教师发放《丁香结》诗歌的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丁香”的特征和形象。
2. 诗歌赏析。
教师带领学生口述、分析、解读每个段落的意境和诗意。
四、形象描写1. 让学生选取好的句子。
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感触最深、描写最生动的句子,口述、书写,并向全班展示。
2. 画丁香的草图。
教师请学生在诗歌的启发下画出“丁香”的草图。
五、创意写作1. 著名的故事或人物也可以作为诗歌的题材,发挥想象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诗歌。
2.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诗歌表述。
评价:1. 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评价标准:(1)阅读能力: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2)口语表达能力:口述和朗读诗歌时,是否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3)创作能力:创意是否独特,想象力是否丰富,是否有冲破传统的创新精神。
(4)语言表达能力:是否用词得体,语言得当,发挥的表达能力。
六、作业1.用100~200字写一篇《我的丁香梦》。
2.完成《丁香结》第二篇阅读理解。
3.家长陪伴孩子,在家中寻找和收集与“丁香”相关的资料,以便下节课进行分享和展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丁香结》这篇文章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和对丁香结的思考,为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我们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那些不顺心的事。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建议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品读课文,自读自悟。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作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道理。
3.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难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写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
2.品析文章中凝练生动的语言,把握丁香花的形象特点。
3.准确理解作者寄托于丁香的情思,学习借物说理的写作。
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优美的语言,领悟写法。
难点:领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接龙读生字。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4.谈谈你对作家宗璞的了解。
二、、研读课文
1.找出文中优美语句,并作简单批注,感知散文的语言美。
例: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用“探、窥”这样的动词赋予了丁香花人的情态,使丁香花显得更俏皮活泼,生机勃勃用小星星比小花,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
2.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从生长环境、色彩、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丁香,赋予了丁香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思考:“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和“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首先,用“积雪”和“莹白”可以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累赘之感,使得行文富于变化。
更重要的是从修辞手法上讲,“积雪”是借喻,即借用喻体来替代本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莹白”是借代,即借用事物的特征来替代事物本身。
“积雪”和“莹白”,能够更鲜明、更直观地突出丁香的特点:“积雪”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多而纯净、轻柔;“莹白”不仅言其白,而且言其光洁,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4.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开的烦恼、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生命给了你丁香的芬芳,同时也给了你幽怨的“丁香结”,很多棘手的问题、烦恼、忧愁充斥着生活,不能够被立刻化解,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常态。
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反而缺少起伏,太平淡无味了,我们要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