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居民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部分: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前言: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我们接着往下看↓二、半坡居民:1、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2、半坡文明的特征:(1)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半坡文明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是我国最完整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3)半坡文明手工业发达,制造了大量彩陶,并绘制了美丽的花纹。
(4)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
3、半坡文化所处的时代:半坡村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
处于氏族公社早期的母系社会,尚无贫富分化。
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中国逐渐进入父系社会。
4、生产生活特征总结:①最早广泛使用磨制石器。
用石铲,石刀从事农业,种植粟,麻,蔬菜。
②饲养猪狗牛羊鸡等,经营原始的畜牧业。
③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改善了生活。
④能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取水的尖底瓶独具特色,彩陶美观实用。
⑤住在半地穴房子里。
三、河姆渡居民:1、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2、河姆渡文化的特征:(1)河姆渡居民开始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
教学设计一【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掌握他们的农业生产情况,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2.课标分析: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而早期农业生产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来解读。
【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了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学习远古历史的依据——考古发现,但学生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合理想象还不准确也不全面,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引导,再引导强化对比学习法的指导与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半坡人、河姆渡人、大汶口人的农耕文明成就,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简单或主要历史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始农耕文明成就的了解,使学生认同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进和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重点解读: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通过劳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而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代表。
既说明我国各地不同的农耕特色,又突出体现了我国农耕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处理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半坡和河姆渡人的基本农耕情况,对比他们农耕特色,分析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对比他们的生活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得出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进步。
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农具有磨制石镰、石锄等。
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进步,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黑陶乌黑发亮;白陶胎薄质硬,色泽明丽。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有的随墓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
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些墓葬里,还出现了被残杀的奴隶或战俘。
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墓葬,其中有个大墓,墓主是一成年女性,头戴象牙梳,手有指环,左腕套着玉臂环,颈部佩有大理石和松绿石串起来的装饰品,并有陶器、雕花象牙筒、猪头骨等大量随葬品。
有的大墓坑有4米多长、3米多宽,随葬品竟多达160多件,内有多种精致的装饰品。
对比之下,该遗址已发掘的133座墓葬中,有80座的随葬品只是一般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8座竟然完全没有随葬品。
随葬品的多寡和有无,是死者生前占有财产多少的记录,是贫富分化的反映。
从而表明,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贫富悬殊的情况已经存在。
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总结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总结,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总结1.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开始定居。
挖掘水井,会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耕种,种植粟,蔬菜。
饲养猪、狗等,用骨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居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
制作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原始的农耕生活练习题(一)、选择填充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 )A.使用磨制石器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C.会人工取火D.死后要埋葬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埃及D.古巴比伦3.右图是哪类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4.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 ( )A.面食B.小米粥C.米饭D.玉米5.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6.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陶器为( )A.黑陶B.白陶C.红陶D.彩陶7.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原始居民④ 河姆渡原始居民⑤大汶口原始居民A.①②③B.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8.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饲养猪、狗等家禽B.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C.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D.使用磨制石器9.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10.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1.半坡遗址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钓,由此可以判断半坡居民( )A.主要食物是鱼和其他猎物B.经济生活中渔猎占有一定的比重C.主要的休闲方式是打猎和捕鱼D.主要的生产活动是打猎和捕鱼12.如果拍摄一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影片,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①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②给地里的白菜浇水③收割成熟的水稻④孩子们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嬉戏⑤用玉米做饲料喂养家猪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④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链接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