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骨科患者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5.21 KB
- 文档页数:2
2019 年第 6 卷第 32 期2019 Vol.6 No.3280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有效性王 悦(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高龄患者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时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盲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 100例高龄患者接受股骨头置换术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患者的手术顺林完成。
21例患者在腰麻后血压下降,术中平均失血量(598.45±160.23)ml ,平均出血量为(1489.45±20.17)ml 。
在手术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共11例,9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手术中应用粘合剂期间血液出现下降的患者共18例,6例患者上骨粘合剂后心电图显示心肌、心肌轻度缺血以及胸闷,经过治疗之后进行纠正。
结论 高龄患者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佳,出血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龄;腰硬;股骨头置换术;效果;出血量【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2.80.01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之中,应用理想的麻醉方案可有效减轻因在术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可对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进行维持,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可有效的促使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这是麻醉医师关注的重点内容[1]。
全身麻醉对患者的心血管影响比较大,且全身麻醉实施比较繁琐,花费比较高。
腰硬联合麻醉越加受到临床的重视,希望可有效的弥补全身麻醉存有的不足[2]。
在本文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中盲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高龄患者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时取得的临床疗效,研究如下文详述。
老年病人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的应用现今,应用腰-硬联合阻滞的麻醉方法辅助对患者进行下肢手术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临床中。
但是此方法对高龄老年患者的效果还需要研究,罗哌卡因为新型的氨酰类药物。
此药物和布比卡因对比,此药物有更好的感觉运动分离效果,其在老年患者应用情况上研究比较安全。
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27例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以研究此药物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27例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平均年龄74.4(65~90岁),asai~iii级,其中1例患者进行了起搏器植入手术,2例患者有房颤病史,16例患者有冠心病病史,18例患者有脑梗死病史,70例患者有糖尿病,70例患者有高血压。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年龄高的患者为a、b组,且多为股骨骨折患者,且有比较多的合并症,对患者进行手术比较复杂。
c组患者的年龄相对比较轻,其中多合并心肺脑疾病,患者多为胫腓骨骨折。
所有患者有58例合并有两种以上的合并症。
126例进行常规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急诊手术治疗。
1.2 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要对其各项生命指证进行检测,在进行操作之前,要连续监测患者的动脉血压情况。
①对患者进行麻醉的用药组成:a组:连接腰麻针注射器易回抽脑脊液,常规用药为1%罗哌卡因1ml(10mg)+脑脊液1ml。
当患者年龄小于70岁且一般状况较好时,可根据手术部位的高低和手术时间的长短,增加罗哌卡因的用量至1.5ml;当患者年龄大于80岁且一般状况较差时,减少罗哌卡因的用量至0.7ml,脑脊液用量除按1:1比例。
②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阻滞的具体方法:患者肢体在上方侧卧位选用a组或b组,患者肢体在下方侧卧位选择c 组,如髋关节置换手术患侧在上,采取患侧在上体位可选a组或b 组麻醉,麻醉后不需要再变动体位。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体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作为老年患者髋关节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12月择期骨科手术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龄78.8±9.5岁,体重50.1±7.2kg,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复DHS内固定术89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5例,膝关节镜手术35例,胫腓骨骨折切复钢板内固定术21例。
80%患者并存1~2种其他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后遗症、慢支及肝肾功能不全等,ASAⅠ~Ⅲ级。
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半开放式面罩吸氧,开放静脉,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监测心电图(ECG)、自动化无创性测压(NIBP)、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SpO2)、术中不能打止血带者行右颈内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连接传感器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日本光电多功能监护仪)。
术前30分钟肌注咪达唑仑(力月西)2~3mg,阿托品0.5mg(HR>100次/分改用东莨宕碱0.3mg),剧烈疼痛者给予吗啡5mg肌注。
选择L3~4椎间隙穿刺,失败者改向上或下一间隙穿刺,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18G)置入腰穿针(25G)行腰麻,见脑脊液溢出后注入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0.8~1.1ml+10%葡萄糖注射液0.5ml)1.3~1.6ml,拔出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向头侧置入导管2.5~3.5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固定好导管。
平卧患者,控制麻醉平面不高于T10。
给药后2小时,经硬膜外导管给予2%利多卡因3ml 试验量,5分钟后注入0.5%左布比卡因(伊捷卡)5ml/小时以维持麻醉,术中均给予丙泊酚(迪施宁)2~5mg/(kg·小时)微量泵恒速输注以镇静。
观察指标:①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前、麻醉(注入腰麻药)后即刻、注药后5分钟、注药后10分钟、注药后15分钟、切皮、术毕的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SpO2)、中心静脉压(CVP)。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手术病患中的应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患的股骨手术也越来越常见。
在老年病患中,麻醉的选择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
传统的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可降低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如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药物代谢不良等。
腰麻(Spinal anesthesia)和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具有局部麻醉作用,麻醉深度可控制,术后恢复较快,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应证,如腰椎锁定、凝血功能障碍等。
因此,病患的年龄、病史等因素都需要纳入考虑。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在老年股骨手术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CSEA是在硬膜外麻醉基础上,加入腰麻的一种联合麻醉方式。
其优点是可以在手术中随时调整麻醉深度,同时可降低全身麻醉的下降速度和患者的镇静程度。
因此,CSEA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和麻醉过度的风险,同时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的应用在老年病患中同样有着很好的效果。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CSEA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股骨手术病患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同时可以减少镇静药的使用。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CSEA可以减少老年病患的手术创伤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当然,应用CSEA也需注意其局限性。
例如,CSEA不适用于患有腰椎锁定、腰椎椎间盘突出、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等病患。
此外,对于CSEA的技术要求也较高,需要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的麻醉医生。
综上,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选择,在老年股骨手术中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但在应用中仍需严密的评估患者的合适性,同时对于CSEA技术的要求也需在临床操作中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