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阿·费尔斯曼、郭沫若生平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9
科学巨人-牛顿的生平简介生平简介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牛顿出生于公元1642年12月25日,那天是基督教的圣诞节,地点在英国的林肯郡伍尔索普镇。
牛顿家境贫寒,父亲是个小农场主,在牛顿出生以前三个月就已经去世,那时他的生身父母结婚才半年多。
牛顿3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位牧师,是外祖母把他抚养大。
12岁他的继父又去世,他回到了母亲身边,发现自己多了三个同母异父的弟妹。
牛顿的小学教育,主要是在外祖母家完成的。
牛顿在离家较远的格兰萨姆文科学校读中学,寄读在一位药剂师的家中。
在那里,他获得了极为宝贵的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制做各种玩具,从事多种化学、物理实验的机会。
牛顿的童年没有得到父爱和母爱,这种不幸使小牛顿性格孤僻内向,他没有知心朋友,他的课余时间全都献给了如饥似渴的阅读和兴趣盎然的实验。
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一度还是班级里倒数第二。
直到有一次他与一个欺负他的同学打架并且赢的了那场本来实力悬殊的殴斗,他萌发出强烈的上进心,天才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成绩也一跃进入前茅。
牛顿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他极其勤奋地读书、思考、他研究了大量古代和当代人的著作,特别是有关自然哲学、数学和光学方面的。
不久他的指导年间,英国流行大鼠疫,各大学师生被疏散,牛顿回到家乡。
在这18个月里,牛顿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富于创造力的阶段。
牛顿晚年回忆道:'1665年初,我发现了逼近级数学法和把任意二项式的任意幂化成这样一个级数的规则。
同年5月,我发现格里高利(Gregory,james,1638-1675)和司罗斯(Slues,Rene-Francoisde,1622-1685)的切线方法。
11月,得到了直接流数方法。
次年1月,提出颜色理论。
5月里我开始学会反流数法。
同一年里,我开始想到引力延伸到月球轨道(并且发现计算使小球紧贴着内表面在球形体内转动的力的方法),并且由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周期倍半正比于它们到期轨道中心距离,我推导出使行星维系于其轨道上的力,必定反比于它们到其环绕中心距离的平方。
(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
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假设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
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
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
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
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
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
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
1928年起,郭沫假设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假设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
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
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
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专制和内战。
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假设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
【学习漫谈】世界名人学习故事之:郭沫若世界名人学习故事之:郭沫若在120年前,即1892年11月16日(壬辰年九月廿七),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巨人诞生了!早年,他以其才情横溢、大气磅礴的诗篇震撼文坛,被称为“最能代表五四狂飙精神”的诗人。
建国后,他却写下了一大批风骨尽失、不堪入目的诗文。
他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
一、郭沫若的成就地位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汉族。
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泰戈尔、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的生平简介郭沫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诗人、思想家和革命家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位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革命政治相结合的文学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激情、创造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对于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郭沫若于1892年11月15日出生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一个富裕的家庭中,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
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郭沫若就读于湖南省立一中,在那里他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
1914年,郭沫若前往北京参加清华学校的文学系。
在清华期间,他接触到了一些进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主义。
这些思想深深地吸引了他,并且对他今后的政治信仰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郭沫若是一个活跃的参与者。
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破坏与自由》的演讲,呼吁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由和民主。
这篇演讲使郭沫若声名鹊起,并使他成为了中国知识界革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五四运动后,郭沫若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并且积极参与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他致力于将古典文化与现代革命政治相结合,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包括《白毛女》、《庐山谣》和《七律燕子楼》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诗意和激昂的革命情怀而闻名于世。
在1930年代,郭沫若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
他被派往中国西南地区并参与红军的抗日战争。
在战争期间,他深入农村,了解了农民的苦难和希望,并努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鼓励农民参加抗日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成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的重要领导者。
他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主席,并在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他还担任了文化部副部长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为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郭沫若遭到了批判和迫害。
他被指责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并遭到了严重的政治迫害。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郭沫若简介篇一:郭沫若简介【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观娥乡沙湾镇。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乐山人,汉族。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
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
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郭沫若生平简介_郭沫若怎么死的郭沫若是中国近代的诗人及文学家,关于郭沫若生平有哪些介绍?郭沫若又是怎么死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郭沫若生平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郭沫若生平简介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出生在四川省的铜河沙湾。
1914年的时候就因为成绩优异留日,学习医学,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
1921年的时候,郭沫若对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女神》的出现,对中国新诗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之后又和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了“创造社”,是扛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重要人物。
1926年的时候,郭沫若做了过了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的委员,次年,郭沫若做了北伐军政总政治部的副主任。
1930年的时候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因此在中国开展了唯物史观派。
之后又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抗战爆发后从日本回到中国,还拜见了汪精卫。
在担任国民政府政治部厅长期间,郭沫若组织了武汉的抗战文化运动。
郭沫若怎么死的也是在这个期间,郭沫若创作了许多的话剧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屈原》了,除此之外还有《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等多出作品。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文学艺术会主席。
在1958年至1918年之间,郭沫若在共产党中央政府担任了许多之位,还曾做第二、第三、第五届的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1978年的时候,郭沫若患病严重长期治疗无效,在北京去世,时年八十六岁。
郭沫若人品怎么样根据现有的一些史料记载,郭沫若的私生活非常的而混乱,十三岁的时候,就暗恋过自己的嫂子。
跟张琼华结婚后五天,独自离家,张琼华在老家守活寡六十八年。
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和佐藤富子同居。
回国后在同居的情况下就生下了五个孩子。
这次期间,和彭猗兰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之后开罪了蒋介石,逃到了日本,在这期间也没有消停,还得上了性病,还曾一度疯狂的追求于立忱,说自己不爱佐藤富子,骗得于立忱怀孕之后要求打掉孩子,于立忱活到上海后就自杀了。
抗日战阵爆发之后,郭沫若就抛弃了佐藤富子,在去祭奠于立忱的时候看见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半年后两人就同居了,而且还生下了六个孩子。
郭沫若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郭沫若(1892年11月15日-1978年3月15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沁园春·雪》、《举杯赞白豆蔻》等。
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丰富的创作成果,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化思想家和艺术教育家。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三个方面来介绍郭沫若这位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
一、生平经历郭沫若生于湖北省荆州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优秀的师长教育对他的文学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欧洲留学,进一步拓宽了他的文化视野。
郭沫若积极参与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革命斗争,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作风格郭沫若的创作风格独特,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又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和意象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类情感和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他的作品既有深沉内省的抒情诗,也有富有时代感的革命宣言,多才多艺的创作风格使他在当时文坛崭露头角。
三、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郭沫若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上,还体现在他对艺术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推动上。
他一直关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理论和观点。
他倡导艺术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寓意与形式相融合,在不同艺术形式中体现出丰富的人类情感和社会关怀。
郭沫若的艺术理念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郭沫若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和文化名人,通过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贡献,为中国文学和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而且在形式和语言的表达上也极具创新意义。
郭沫若的艺术思想和文化理念将继续影响着后代作家和艺术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的贡献,并将其精神传承下去,为中国文化事业再创辉煌。
郭沫若郭沫若,20世纪中国杰出的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歌和著作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于1892年的郭沫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从小就显示出文学和艺术的天赋。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历史、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等多个主题。
他的诗句优美,语言独特,意境深远。
他的作品《神女》、《祖国颂》、《世界壁画》等都被视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郭沫若对于中国文学和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他的历史著作《中国农村社会历史》、《中国文化通史》等,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观点。
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见解使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
除了文学和历史,郭沫若还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传世至今,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瑰宝。
他的书法笔力雄浑有力,字体婉约而典雅;他的绘画作品充满了艺术的灵感和创造力,展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理解。
郭沫若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斗争。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的革命运动,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在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始终关注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的福祉。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命运的关切。
然而,郭沫若并非没有争议。
他与他人之间的观点分歧和政治立场导致了一些争议。
尤其是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郭沫若的政治立场遭到争议和批评。
然而,无论争议多少,郭沫若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始终被广大人民所认可和喜爱。
郭沫若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通过诗歌、著作、书法和绘画等形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作品和思想激励了无数后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郭沫若的一生中,他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中国文学和艺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创作和思想跨越时空,至今仍然在影响着人们。
郭沫若的名字将永远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繁荣相连,他是一位不朽的伟大人物。
郭沫若名人名言大全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高兴就可以重新扎入你的怀抱一辈子不出来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沧海桑田了,我像是躲在一壳里长眠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经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郭沫若的名人名言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
——郭沫若难道不可以把音乐描绘成感觉的数学,而把数学描绘成理性的音乐吗这样,音乐家感觉到数学,数学家想到音乐——音乐是梦想,数学是工作的一生——每一方都经由对方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那时,人类的智慧达到完美的典型,将在某个未来的莫扎特——狄利克雷或贝多芬——高斯的歌颂下而光彩夺目。
这种联合已经在一个赫姆霍尔兹的天才和工作中清楚地预示出来了。
——西尔弗斯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下优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
——郭沫若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郭沫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世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的人物简介郭沫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的文人,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是我国新诗的代表人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郭沫若的人物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郭沫若的人物简介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26年7月,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因病去世,终年86岁。
郭沫若的生平简介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
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
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日据时期台湾的早期新诗创作。
1926年到1927年,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
1926年7月,郭沫若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夕,郭沫若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郭沫若生平郭沫若Guo Moruo(1892――1978)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一在四川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有一座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市。
这里是蜀王开明的故治,秦为安南县,隶蜀郡,汉代改隶犍为郡。
北周为平羌县、郡治所,宣帝时置为嘉州。
清雍正末年增置乐山县,始名乐山。
嘉州山水秀丽,有举世闻名的“仙山”峨眉山,有唐代凿建的世界第一大佛。
峨眉第二峰绥山,俗称二峨。
又有三峨,名为美女峰。
在这美女峰正北有一小镇,唐代名为南林镇,清道光年间旧址被冲毁,迁至今天称为沙湾的地方。
100多年前,这里是清末的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午时,母亲忍受着难产的巨大的痛苦,产下颇带“反叛”意味的婴儿――一个迫不及待“脚先下地”,跨出“反逆者的第一步”的“骄子”。
母亲受胎之际,梦见一小豹咬自己左手虎口,便以文豹为这“逆产”婴儿的乳名,入家塾后以开贞为其学名,号尚武。
这家人祖上原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前迁蜀。
传至此时,已是第六代了。
祖父爱散财,以致家业凋零。
父郭朝沛善理财,把家业恢复起来,并在旧居后园设立“绥山山馆”,为子弟们延师授业。
母杜邀贞,又名杜荪福,进士之女,15岁嫁到郭家,勤苦操持,受到全家敬重。
1897年春开贞入家塾“绥山山馆”,8岁时塾师教读唐诗和司空图《诗品》,后来他关于诗的见解大体还受着《诗品》的影响。
9岁左右开始学作对句及五言、七言试帖诗,产生了一个连本人都感到“有点奇怪的现象”,即“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更有点痛恨韩退之。
”进入20世纪的最初几年,开始大量接触新书刊,读古书也比较有条理了。
同时,养成日后好议论和好做翻案文章的“脾气”。
他毫不掩饰在“十一岁的时候”,性觉醒“泛滥到几乎不可收拾”的程度,以至沾染上手淫的毛病。
然而“责备”有什么裨益呢?发蒙时天天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圣经贤传,对于“同年代的一般人的性早熟,怕要负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