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18.88 KB
- 文档页数:6
农村阵地建设核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农村阵地建设进行了核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针对农村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
经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道路破损、供水不畅、电力设施老化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阵地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亟待解决。
二、农村阵地信息化建设情况针对农村阵地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农村阵地缺乏完善的网络覆盖和信息化设施。
这导致农村居民在获取信息、开展网络交流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农村阵地信息化水平。
三、农村阵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对农村阵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存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短板。
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享受,需要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农村阵地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
四、农村阵地环境卫生建设情况对农村阵地环境卫生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存在垃圾处理不当、污水处理不畅、环境卫生保洁不到位等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农村阵地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健康,需要加大环境卫生建设力度,改善农村阵地的环境卫生状况。
五、农村阵地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农村阵地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阵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阵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阵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阵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阵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阵地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一、现状分析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农业服务和技术支持而设立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一些问题:1. 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中心的服务能力较弱。
2. 服务内容单一。
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只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服务,缺乏综合性的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3. 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导致服务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4. 经费来源单一。
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缺乏自主经营的能力,难以持续发展。
5. 缺乏和农民的紧密联系。
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缺乏深入基层农民的工作机制,难以真正了解农民需求,无法提供精准的服务。
二、发展对策针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资源整合。
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加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资源整合,推动中心间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4. 多元化筹资。
鼓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如引入社会资本、开发服务项目、合作办学等方式,增加经费来源,提高自主经营能力。
5. 深化与农民的联系。
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与农民的联系机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农民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前景广阔。
1.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资源整合和服务内容拓展,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将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2. 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多元化筹资和提高服务质量,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3. 农民收入增加。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农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治安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的趋势,乡村治理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治理困难更为突出。
为了加强乡镇综治工作,建设乡镇综治中心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鉴于此,本次调研就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掌握当前乡镇综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为乡镇综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实地走访、观察和听取工作报告,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调研结果1.乡镇综治中心建设情况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建设了乡镇综治中心,这些中心所占用的场所形式各异,有的在镇政府的办公楼内设立了办公区域,有的在乡政府附近建设了专门的综治服务站,也有的利用闲置的建筑物改造而成,整体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
2.乡镇综治中心设备设施情况在设备设施方面,大多数乡镇综治中心都配置了电脑、电话、复印机、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有些还配置了投影仪、视频会议设备等,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但是,少数中心设备较为简陋,需要进一步改善。
3.乡镇综治中心运行情况乡镇综治中心是乡镇综治工作的中枢,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乡镇社会治理的效果。
目前,一些乡镇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数量偏少,工作压力大,难以胜任工作任务。
此外,一些中心缺乏专门的工作制度,工作任务不够明确,导致工作不够统一和标准化。
4.乡镇综治中心工作成效从工作成效来看,大多数乡镇综治中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社会管理,推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在矛盾纠纷化解、反恐防暴、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也有个别乡镇综治中心成效不够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五、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以下问题:1.一些乡镇综治中心设备简陋,工作条件差,影响工作效率;2.一些中心缺乏专门的工作制度,工作任务不够明确,导致工作不够统一和标准化;3.一些中心人员数量偏少,不能胜任工作任务;4.一些中心的工作成效不够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理目标。
**镇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情况自查报告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农办【2012】7号)文件精神,我镇于近日对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镇下辖21个行政村,各村在设计、装修、改建或新建情况下,均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科学规划、确保重点、整合资源,统一建设”的原则进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各村已基本完成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
一、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工作情况1、加强领导,实地摸底。
村级综合服务场所是村级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物质载体。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综合服务场所配套建设工作,以村级综合服务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对全镇21个行政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摸底,并对照综合服务场所的建设标准,逐一检查登记,召开工作会议通报检查情况,要求各村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补缺补漏,完善配套设施。
2、整改及时,监管得力。
各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针对本村检查情况,做好规划,落实整改,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各村的综合服务场所建设日趋完善。
对于整改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镇纪委全程进行督查,防止建设资金浪费,同时积极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员的作用,全方位加强财务监管。
在我镇村级综合服务场所的建设过程中,各村均能提前谋划,做好预算,专款专用,及时公开,手续完备。
3、拓展功能,服务群众。
为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为村干部之家、农村党员之家和农民群众之家,充分发挥其惠民便民作用,我镇把综合服务场所的使用工作作为一项的重要工作来抓。
按照村级活动场所集党员教育、村民教育、远程教育、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定位,在发挥好开会、学习、活动等基本功能外,进一步拓展功能,发挥活动场所在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和农民培训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同时,进一步扩大服务场所外延,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与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农村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等资源整合,使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了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村民自治的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全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施。
乡镇综治中心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平台,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
为了了解乡镇综治中心建设的运行情况,我们对某地乡镇的综治中心进行了调研与研究,旨在为乡镇综治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式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问卷20份,实地观察了综治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对综治中心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三、调研结果1. 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状况调研发现,乡镇综治中心建设相对较好,设施齐全,工作人员配备合理。
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并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常态。
综治中心建设面积合理,布局合理,为乡镇居民提供了便利。
2. 综治中心的工作内容调研发现,综治中心的工作内容包括社会治安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群众工作和法律宣传等方面。
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各项工作,并能与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3. 综治中心的工作成效调研发现,综治中心在社会治安维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群众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序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为乡镇居民提供了安全和便利。
四、调研结论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配置不均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建议乡镇综治中心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乡镇综治中心的建设运行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资源配置,保障综治中心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3.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发挥综合治理的效能。
4.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安意识和防范意识。
六、总结通过对某地乡镇综治中心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其建设情况较好,工作成效显著。
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农村综合服务的水平有待提升。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计划建设一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该中心将提供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旨在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农村居民对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农村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低下。
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服务需求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2.市场规模:根据当地农村居民人口数量及其服务需求量,初步估算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潜在市场规模为每年500万元。
三、项目内容和规模1.建设内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医疗卫生设施、教育培训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
医疗卫生设施包括诊所、药房、健康管理中心等;教育培训设施包括学校、培训机构等;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中心、影剧院等。
2.规模:根据当地农村居民数量和服务需求量,初步确定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规模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初步估算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土地购置费用500万元,建设费用1500万元。
2.资金筹措:首先将向当地政府申请部分土地补助,预计可获得150万元。
其次,通过银行贷款1500万元。
此外,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入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建设投资。
五、盈利能力预测2.成本预测: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建设维护费用、设备购置费用等。
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初步预测第一年的总成本约为250万元。
3.盈利预测:根据收入和成本的预测,初步预测第一年的净利润约为150万元,年利润率为37.5%。
六、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对项目的发展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调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但不同地区的建设情况存在差异。
为了了解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情况,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样本选择方面,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了10个省份,每个省份选取10个县进行调查,共计100个县。
在每个县,我们选择了10个农村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三、调查结果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0%的村庄已有硬化道路,40%的村庄有公交或者班车通行,60%的村庄有建设完善的客运站点。
但还有一定数量的村庄存在交通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不便利、交通安全意识欠缺等。
2.水利设施建设调查显示,80%的村庄有稳定可靠的供水设施,60%的村庄有排水系统完善,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废水。
但是,还有少数村庄存在供水不足、排水不畅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设施老化及维护不到位。
3.电力设施建设调查结果显示,90%的村庄有稳定的电力供应,65%的村庄有完善的用电设施。
但是,还有少数村庄存在电力不稳定、用电设施老化的问题。
同时,部分村庄电网覆盖仍然存在盲区。
4.通信设施建设5.公共设施建设在教育方面,90%的村庄有完善的学校,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设施较差。
在医疗方面,80%的村庄有医疗卫生机构,但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配置较低。
四、问题分析1.资金投入不均衡: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设施建设滞后。
2.维护管理不到位: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缺乏,导致设施老化速度加快,使用寿命缩短。
3.地区不均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地区差异,一些偏远地区设施建设滞后。
4.人员配备不足:一些村庄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导致设施维护和管理的困难。
五、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建设水平。
调查报告2023-11-09contents •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和样本•调查结果概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情况•服务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议和措施•结论与展望目录01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针对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此次调查,以期为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面临着生产、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挑战。
调查目的了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提出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02调查方法和样本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机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等,收集他们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访谈主要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机构负责人、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和农户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调查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服务不同领域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
访谈对象包括50家服务机构负责人、200名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和500名农户。
调查样本03调查结果概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涵盖领域广泛,包括农资供应、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加工等。
服务组织蓬勃发展服务组织提供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供应,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
服务内容多样化涌现出了一批如“服务超市”、“庄稼医院”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服务模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03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来源有限,制约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01服务供需不平衡部分地区服务组织数量偏少,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浅析基层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存在的不足及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发展,畜牧业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已经难以适应畜牧业的发展的需求。
一些欠发达地区依然在沿用传统的发展方式。
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发生了严重的脱节。
本文首先对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再分析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乡镇农牧综合服务更好地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乡镇;兽医站;问题;对策一、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概述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指国家在基层专门设立的乡镇一级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管理机构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接受县(市)农牧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应该坚持立足服务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的原则,以畜牧业为中心开展乡镇区域内的有关工作。
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为宣传和贯彻落实每项关于乡镇畜牧业发展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政策;做好乡镇各类动物的免疫计划,对各类动物进行疫情监察,一旦发现疫情出现,需要迅速及时地采取解决措施;对畜牧兽医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和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突发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对乡镇各个畜牧、畜禽养殖场进行监督管理,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免疫、防疫体系;推广先进的畜牧类科技成果和具有实用性的各项技术。
二、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2.1与现代畜牧脱节在改革开发以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则是小农经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快。
在这种背景下,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可以发挥相对较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的经济体制也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生产力得到非常大的提高,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生产变为了专业化、集中化的生产方式。
小规模的个体畜牧养殖户越来越少,相对的大规模专业化养殖户越来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越来越大。
2.2工作人员能力欠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养殖生产变得越来越集中化和规模化。
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存在问题
我可以讨论一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缺乏规划:一些农事服务中心是在缺乏充分规划和研究的情况下建设的,缺少对当地农业和农民需求的理解以及项目可持续性、效益的评估。
2.基础设施不足:一些农事服务中心可能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水源等,这会影响到中心的正常运营。
3.人才短缺:部分农事服务中心缺乏专业人才,缺乏农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4.管理不当:一些农事服务中心可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标准,管理混乱,无法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农事服务中心可能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渠道有限,这会给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问题可能存在差异,以上只是一些可能存在的情况。
乡镇养殖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为了解乡镇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针对不同乡镇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访谈,以便深入了解养殖业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政策制定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数据。
一、调研对象和方法本次调研选择了A乡、B乡和C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面访和参观实地养殖场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养殖业从业者进行座谈,以了解他们对于乡镇养殖业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养殖业规模通过对调研对象的官方数据和实地考察情况的了解,我们发现乡镇养殖业规模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A乡养殖规模最大,占据全区乡镇养殖业的一半以上;B乡和C乡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在逐渐扩大。
2. 养殖类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A乡以猪、鸡、牛三大类养殖为主导,而B乡和C乡则主要以鸡和鱼类养殖为主。
其中,鸡类养殖是三个乡镇普遍存在且规模较大的养殖类型。
3. 养殖环境和设施调研发现,养殖环境和设施在不同乡镇之间存在差异。
A乡在养殖场建设方面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养殖场有良好的设施和配套措施。
而B乡和C乡的养殖场设施相对较为简单,有待进一步改善。
4. 饲料供应情况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三个乡镇的饲料供应以市场购买为主,少数养殖户通过自行种植或合作社合作的方式解决饲料供应。
然而,部分养殖户对饲料价格波动和质量不稳定表示担忧。
5. 养殖业现状和问题通过和从业者的座谈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乡镇养殖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养殖成本高、市场需求波动大、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也对从业者的收入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调研建议1. 政策支持加大对乡镇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从业者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建立完善的市场渠道鼓励养殖户通过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建立直销渠道,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篇一】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自查报告我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顺利,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加强领导,加大农业服务中心工作经费的投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镇委、镇政府把这项工作真正列入了工作议事日程,制定了“镇年农业工作计划”。
并专题召开和布置农业生产工作会议,解决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确保科技服务工作经费到位,镇政府将科技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一年来共拔出元工作经费,使农业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同时得到市农林局下拨关于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经费元,市科技局灾后科技培训经费元和珍珠柚种植示范基地元,镇政府拨防疫工作经费元,市畜牧兽医局拨防疫工作经费元,市畜牧兽医局拨年度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经费元,市畜牧兽医局拨灾后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元,市畜牧兽医局下拨能繁母猪补贴元,市畜牧兽医局拨村级动物防疫员生活补贴元。
二、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是宣讲中共惠农政策。
组织干部带政策、带技术、带信息走村入户向农民宣传中央、文件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新品种、新技术,面对面地帮农民分析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
二是认真进行粮食面积核查登记。
为把工作做好,召开了粮食面积核查登记专题会议,布置核查内容和方法,督促各村按时上报数据,严把审核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粮食面积准确无误,并按省市政府要求发放致全镇农民一封公开信,为农民开通了“一卡通”业务服务,使粮食直补工作顺利进行,共发放种粮综合直补。
亩,元,确保粮补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三是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的补贴政策,母猪保险补贴政策。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与对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农业部门为了更好地服务乡镇农民而设立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政策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一些地方的建设和运作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建设不完善在一些地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不够完善,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这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正常运作和服务质量,也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服务内容单一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仅仅提供一些基础的农业技术培训和政策咨询,缺乏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服务内容。
农民需要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需求。
3. 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相关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农户满意度较低。
需要进一步加强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
4. 缺乏对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该及时引进和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一些地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使得农民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二、对策建议1. 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投入,完善其基础设施,包括场地规划、办公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提高工作条件和服务质量。
2. 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服务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该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发布、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等,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3.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培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镇狠抓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基层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通过公共服务运行,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这对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服务起了消极影响。
针对存在问题,我镇组织人员对全镇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社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究,力争把基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更好地服务群众。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镇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情况我镇位于**县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7公里,国道“323”线穿镜而过,广砚高速公路途经**镇公里,最远村民委距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
全镇国土面积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委189个村小组,全镇有农户 13070户58526人。
目前,共建有活动室133个,在建活动室10个,建有迷法广场、篮球场1个。
全镇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主要是依靠村级活动场所,外加上村卫生室、党员活动室、村小学来支撑。
现有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用房26间,建设总面积14511平方米,主要设有村“两委”办公室、村民委会议室、图书室、综治办、残疾人办等办公室,各办公室人员司其职,综合服务,发挥效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展提供了优质服务。
二、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经验做法及措施完善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为把这一项工作做好,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村组开展调研究,并结合实际,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采取的做法及措施:(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我镇是一个大镇,基层组织建设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各村情况不同,问题不同。
因此,镇党委、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走群众认可的路子,在基层公共服务设施上,能合则合,能并则并,不符合公共服务要求、不适用、布局不合理等设施,进一步优化,确保其作用发挥最大,做到节约利用、合理利用,杜绝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等现象发生。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与对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指为开展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服务等农业相关工作而设立的机构。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
1.功能不清晰目前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功能设置不够清晰,有的服务中心兼顾了养殖业、种植业、农业科技等多个方面,导致工作重心不明确,服务效率降低。
2.服务水平不高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3.缺乏专业人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中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一些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提供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
4.信息化程度低一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及时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和技术资料,影响了服务效果。
二、对策1.明确功能定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当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功能定位,明确自己的服务领域和目标,避免工作重心不明确的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增加服务中心的服务品质,提升农业服务水平。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专业人才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也可以开展合作、联合办公,共享专业人才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好信息的搜集、整合和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农民提供实时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支持。
5.加强与农户的联系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当主动与农户建立联系,保持沟通和交流,了解农民的需求和诉求,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6.开展科技推广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应当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农民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提高农业的产出和效益。
xx区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加强农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个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xx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综合性文化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自2016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一、基本情况近年来,xx区以建立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文化基础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全区经过三年的努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整体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均依托现有文化阵地在2018年底全完成提升改造。
每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都配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妇女儿童活动室、中老年活动室,功能比较齐全,并免费向群众定时开放。
9个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98家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已完图书成通借通还,还剩22家在2019年底完成。
区政府把送电影列入政府“十件实事”。
着力推进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依托35个放映点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年放映电影1020场。
(二)突出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
坚持以文化扶贫为牵引,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各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小车大舞台・你我乐起来”、“小车大舞台・唱响新时代”“幸福淮安・舞美xx”等主题文艺活动,利用节假日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丰富了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种子、肥料、农药供应、农业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服务。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寻求解决对策,以适应当今农业发展的需求。
一、现状分析1.功能单一目前许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仍然以传统的“卖货”为主要功能,缺乏更多的服务内容和扩展功能,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2.技术水平不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相关农业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3.信息渠道有限农业信息的传递渠道有限,农民对市场和政策的了解不足,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4.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发展对策1.拓展服务功能可以通过设立农业技术培训班、农业科技推广站、农业信息咨询等方式,拓展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2.加强人才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质,增强技术支持能力。
3.建立信息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将农业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及时传递给农民,提高他们对市场和政策的了解。
4.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农民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5.加强与企业合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可以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农业保险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和资源支持。
三、发展前景如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能够有效实施上述对策,未来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拓展服务功能可以使农业服务中心成为农民的“朋友”,为他们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增强农民对农业服务中心的信任和依赖。
加强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能力的提高,将使农业服务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2023年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很荣幸能够在2023年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这一年里,我们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
在此,我以总结的形式,向大家汇报工作情况,并对以后的工作提出建议。
一、工作概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农业信息化、农技服务、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扶持政策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机构。
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在2023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农业信息平台、推广智慧农业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帮助农民科学决策。
2. 开展精准农业示范项目:结合技术和市场需求,开展了一批精准农业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3. 推进农产品流通: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式,加强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4. 提供农业扶持政策咨询服务:及时向农民发布各类农业扶持政策,解答农民疑问,帮助农民顺利获得政策支持。
二、工作成果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我们完善了农业信息平台,推广了智慧农业技术,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
农民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可以随时获取农业新闻、农技信息和政策动态,科学决策能力明显提高。
2. 精准农业示范效果显著:通过开展精准农业示范项目,我们引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农民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增收。
示范项目的成功推广,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积极参与,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3. 农产品流通渠道拓展:我们建设了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销售渠道。
在2023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达到了预期目标,农民的销售收入明显增加。
4. 农业扶持政策咨询服务取得突破:我们及时发布各类农业扶持政策,解答农民疑问,帮助农民顺利获得政策支持。
在2023年,我们成功帮助了大量农民申请到农业扶持资金,为他们的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乡镇交易中心建设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对于乡镇交易中心建设的调查结果,以及针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于多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调查背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镇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愈加重要。
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交易场所,乡镇小城镇中的经济交易往往较为困难。
因此,针对于乡镇交易中心建设的需求也日渐增加。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多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了解当前乡镇交易中心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内容,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调查结果建设现状通过我们对于多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建设了乡镇交易中心,但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规划或者建设中。
存在问题尽管一些地区已经建设了乡镇交易中心,但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了以下问题:•地理位置偏远:一些乡镇交易中心的建设位置过于偏远,不利于交易活动的展开。
•设施不齐全:一些乡镇交易中心的设施不完善,例如缺少停车场、卫生间、空调等。
•缺乏有效的推广宣传:一些乡镇交易中心没有进行有效的推广宣传,导致人员流量较低,交易活动不够活跃。
解决方案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合理选择位置:在建设乡镇交易中心时,应该考虑到地理位置的因素,选择方便人流量较大、交通便捷的位置。
•设施完善:建设乡镇交易中心时应当注重设施的完善,例如提供充足的停车场、干净卫生的洗手间以及舒适的休息区等设施。
•加大推广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的交易活动,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宣传策略,例如赠送购物券、免费展位、举办特色活动等。
结论通过对于多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镇交易中心建设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并且有着广泛的需求。
然而,现有乡镇交易中心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乡镇交易中心对于乡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以解决现有问题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为出发点,加强建设、完善设施、加大推广宣传等方面的力度。
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本文是关于关于×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有关情况的调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尤其是实施“一免两补”政策后,农业和农村工作又一次发生历史性重大变革。
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环境面前,如何转变乡村干部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最近,围绕这一课题,我带领县委办、组织部、农委和乡企办抽调人员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祯祥镇,就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总的感觉是,祯祥镇在转变工作职能上进行了可贵的超前探索,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转变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促使乡镇政府工作职能真正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向示范服务型的转变。
一、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无偿服务和微利服务相结合,探索创建了“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
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均是顺应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成立的,由原农业技术推广站、水利站、农机站、畜牧站和林业站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在调查中了解到,该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对工作定位和运营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乡镇事业机构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淡化,实体化特征和服务性因素明显体现。
一是引入了企业化管理机制。
祯祥镇注重吸取企业管理经验,对事业中心的人员管理、业务开展、资本核算和效益分配充分放权,实现了由政府包办向中心自主办的初步转变。
该中心现有的25名干部基本上与镇行政事务脱钩,集中精力兴办园区、培训农民、组织协会、经营农资。
该中心设有主任、会计、技术员、业务员等岗位,主任是中心的法人代表,在农资经营、业务管理上可以充分行使法人职权。
价值26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和38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由中心负责管理。
人员工资奖金与个人工作实绩挂钩,按岗定责,按劳取酬。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中心从每年收益中拿出20%作为中心人员的奖励基金。
2003年末,由于超额完成效益指标,每个干部除了工资一分不少,还兑现了奖金,最高的4000多元。
二是采用了市场化运营机制。
经过三年多积极运作,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初步构建了面向市场、联结农户、微利经营的发展格局。
该中心通过联营联合,与大庆化肥集团、南京南化集团、江苏撒特利复合肥公司、吉林省种子公司、山东绿源集团等多家省内外大中企业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项目开发、物资营销、产品销售和先进实用科技成果引进等各个方面实现了与大市场的对接。
在用人上,大胆采用竞争上岗、聘任制的方式,面向社会聘用了46名年富力强、具备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
三是实行了合同化服务机制。
祯祥镇注重引导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确定了服务农民至上、致富农民为重的工作原则,坚持先服务后经营、先促农增收后搞自身创收,并以合同或契约的形式,确保服务要求和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如在提供优质种肥上,中心与农户达成协议,进行承诺式服务,经销进货渠道可靠、价格合理、群众认可的优质种肥,使祯祥镇种肥市场基本消除制假贩假现象,带动了规范化经营,使本镇农民不出镇就可买到质好价优的种肥,大大方便了农民。
在进行技术推广和服务的同时,以订单等形式联结农户。
农业服务中心今年共与500多户农民签订了玉米、大豆、葵花等产品的销售订单。
在服务畜牧业发展上,中心实行服务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的管理体制,把防疫费的25%作为防疫人员的工资,把工资的40%作为浮动工资,以此约束防疫人员高质高效开展技术服务。
二、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架通了镇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发挥了示范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初步实现了由行政管理职能向示范服务职能的转变。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各级组织尤其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能要有适应性的转变,这一点已无需争论。
而转变职能的关键是通过什么载体、采取什么手段实现。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祯祥镇从示范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的角度兴办的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使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实现了可喜的转变。
他们通过加强服务中心建设,转变工作职能,服务农民群众,主要有以下五种途径。
一是大力兴办园区。
为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及时应用于生产,尽快被农民群众认识、理解和接受,祯祥镇本着村村建园区、服务网络化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兴办科技示范园区和服务基地。
今年,该中心在全镇共建科技园区25个,总面积2580亩。
其中,中心示范园区1个,面积380亩;辟建了以杞柳、中黑防、银中杨为主的总面积达700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其中今年就建成了150亩200万株的杞柳示范基地。
从而形成了中心带园区、科技兴园区、园区带农户的良性格局。
二是积极组织科技协会。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为了实现科技服务和推广的网络化,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以中心的技术骨干为核心,适时组建了农业科技协会。
重点吸纳文化基础高、科技意识强、综合素质好、有群众威望的中青年农民入会。
目前,协会辐射中和、建设、连丰等6个乡镇、40个村,入会人员288人,他们充分利用协会这个载体,组织农民交流致富经验,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使农民会员的致富本领大大增强。
2003年,入会农户的人均收入都达到了1600元以上,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540多元。
三是开展灵活有效的科技培训活动。
为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农牧综合服务中心重点采取组织农户参观对比试验现场、聘请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科技协会举办科技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今年年初以来,共举办无公害瓜菜种植、优质玉米种植、药材种植、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的正确使用等技术培训班30多期,直接受训农民7000多人次,组织全镇30%以上的农民到科技示范区参观学习。
不仅加快了良种良法的推广速度,也增强了农民群众学用科技的意识。
四是充分利用好实物展示。
调查中了解到,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为促进科技示范与技术服务的有效结合,增强群众采用良种良法进行科学种田的直观感受,在示范区内共对优质玉米、大豆、瓜菜、胡萝卜、药材等共99个品种的种子、21种肥料进行了分地块、分品种、分含量的对比试验,并在夏、秋两季开展田间展览,组织农民现场观摩。
并把试验示范成果标本展示出来,把成功项目和品种的标本陈列出来,把相关技术的操作过程制成光盘,到各村屯农户中反复播放。
在培训农民上实现了“声、光、实物、图像”相结合。
五是广泛推介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农牧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搞对比试验,积极为农民寻求适合本地的优良种肥和科学的种植方法,为农民实现低投入高收益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目前,已有鄂尔多斯四单14、94099谷子、富系糜1号、富兴1号玉米、龙谷25、金玉1号、哲单38、龙食葵1号和撒特利复合肥等20多种优质种肥在全镇得以大面积推广。
优良品种覆被率已达到30%。
其中协会人员100%选用了优质种肥。
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切实起到了示范群众、服务群众和组织群众的作用,是党委、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是先进农业科技得以推广的平台,是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载体。
三、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兼顾群众利益和乡镇集体利益,适应了转变工作职能和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祯祥镇通过强化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在破解新形势下农村工作面临的诸多难题上,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成效。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解决了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很多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农业技术成果不能及时应用于农业生产,粗放经营,致使比较效益低下。
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以服务群众、促农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服务中心通过试验示范为农民提供了优质品种,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大豆生产上,通过推广合丰47、垦农48两个优良品种,面积达到5000亩,单产比普通品种平均增加50公斤,亩增效益可达130元,保证了农民高产增收。
对所经销的种肥、苗木等均实行微利经营,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有效控制了当地市场价格,农民减少了生产投入。
2003年通过开展优质种肥经销、苗木供给、防疫服务,使全镇农民节省生产资金近110万元。
预计今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和提供优质品种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可达12万元。
第二,解决了“创收从哪里来”的问题。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乡统筹、村提留和免征农业税,使乡镇财政增收渠道狭窄,普遍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难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和公益事业的顺利兴办。
从调查的情况看,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为镇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
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建立微利有偿服务体系,在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的同时,摸索出了依靠中心实现乡镇创收的新路子。
2003年,该服务中心通过销售优质种肥、防疫药品和优质苗木,共为乡镇财政创收21万元。
今年年初以来,该服务中心已为镇财政创收15万元,预计到年末可达30万元。
服务中心靠科技推广和服务,实现了镇财政和中心的双收双盈。
第三,解决了“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
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富余人员妥善安置,合理分流,是困扰乡镇机构改革顺利推进的一大难题。
把各种事业服务中心办起来,创造条件,提供岗位,吸纳人员,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祯祥镇通过发挥服务中心吸纳作用,已安置乡镇机关干部职工25人。
很好地破解了目前“人多没事干”和乡镇机构改革中“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第四,解决了“工作职能向哪里转”的问题。
面对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和“一免两补”政策实施后的农村工作新形势,祯祥镇通过兴办服务中心,为提高乡镇机关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锻炼干部的才干提供了重要舞台。
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经过三年多的运作,使干部在兴办科技园区、开展科技培训、组织专业协会、经销经营创收等方面经受了不少锻炼,使干部的工作作风、市场和科技素质、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叶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原为镇水利站站长,通过三年来的锻炼,现已成为知科技、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能人,多次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全市先进农技协会会长”、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政府多次记功嘉奖。
四、祯祥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转变工作职能和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其经验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建议在全县推广。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感到,祯祥镇经验的核心是通过“实体+服务”的运作模式,创建各类载体联结农户,利用市场手段推动职能转变,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型向示范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对此各乡镇应充分借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服务中心。
一是要把兴办事业服务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服务上。
祯祥镇的做法启示我们,乡镇事业服务中心只有坚持服务为先、服务为重、让利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
为此,各乡镇在谋划和运作事业服务中心建设时,要把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定位在切实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搞服务、促增收上,坚持先服务后经营,先致富群众后搞自身创收,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和自身发展壮大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