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导读:《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知己放点歌情谊非常深厚、重情重义、知音难觅的情感。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解析,供参考借鉴!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山高峻的样子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伯牙绝弦的成语典故
伯牙绝弦,也叫作伯牙鼓琴。
最早记载于《列子》,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的故事。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因此形成了“伯牙绝弦”这一成语,用以比喻知音难觅或表示对知音深切的怀念。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篇传奇故事,描写了一位音乐家为了纪念已故的乐伴而弹奏琴曲,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哀思。
这篇文章是汉族民间文献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对《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进行详细解析,带领读者领略这篇经典之作的精髓。
一、原文《伯牙绝弦》原文如下: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
得无人于此乎?”伯牙曰:“是何人也?”子期曰:“时越乐正也。
”伯牙曰:“是夫子与?”子期曰:“然。
”伯牙神而喜,起而谒之。
既见,乃拜赐之,曰:“先生乐吾妻子死无成音,今吾伐木而为呼,得成此音。
子何以至于斯?”时越曰:“昔者有人於吴,善鼓琴,而好听卫飞廉,飞廉卒,归葬於其门,彻其琴,而弦犹挂。
夜半之时,忽闻其门中有声,若黍离离,如有慨者,奋楫而前以窥之,见一人形若飞廉,垂白髪,若有所思。
已,上而复下,然后去之。
既而闻其门中有音酌之声,发其门而入,阆苑之内,皆有弦死者。
果于其门中得一琴师,长如之久方领其义焉。
故蒋子横死,子期得业焉。
今先生感于飞廉之绝调,长夜独坐,并弃约旧,乃能如此。
至于汝之问,乃夫子不暇之论;据知系罕有之音者。
”二、译文《伯牙绝弦》的译文如下:伯牙在弹琴,钟子期说:“不错,难道在这里没有别人吗?”伯牙问道:“那是谁?”子期说:“是时越的乐正。
”伯牙兴奋地说:“他是老师吧?”子期回答:“是的。
”伯牙灵光一闪,起身来拜访时越。
相见时,伯牙对时越拜礼,并送给他礼物,说:“老师,我为我的妻子弹琴已经很久没有像刚刚这样感到有所成就了。
今天我刚才砍柴时,无意中弹奏出了这段旋律。
老师,你为什么要成就于此?”时越这样回答:“从前在吴国有个人非常善于弹琴,最喜欢听许市卫飞廉的音乐,可惜卫飞廉去世了,葬在他的门前,当时门前有一把琴,依旧挂着它的琴弦。
半夜里,忽然听到门里发出哀婉动人的音乐,听起来非常像卫飞廉的音乐,还有细碎的,忧虑的声音。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解释
①绝:断绝。
②鼓:弹。
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⑤峨峨:高。
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⑦ 洋洋:广漠。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开阔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晰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启示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单纯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1/ 1。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伯牙绝弦
成语读音:bó yá jué xián
成语解释: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的故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Boya vast string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伯牙绝弦成语接龙: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弦外之响比喻言外之意。
弦外之意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无虚发指射箭百发百中。
弦外遗音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绝①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词语说明
①绝:断绝。
②鼓:弹。
③志在高山:内心想到高山。
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⑤峨峨:高。
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⑦洋洋:宽敞。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到宏伟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扬道:“太好了!就像宏伟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内心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扬道:“好啊,犹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淌!”不管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晰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因此,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想念。
启发
人一辈子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明白得。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榜样,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发。
正是那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又称《伯牙绝弦图》,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故事。
该故事
源自于中国的古代传说,也被后人传颂于竹林七贤之一的伯牙。
原文:
伯牙依山而弦自絕焉,故于斯弦义葬于山。
传於世曰:“葬弦之山者,非
弦之故也,以伯牙之道弦焉;葬父母之言者,非父母之故也,以世俗之道言之也。
故王子者,其言亦可以弦,其课亦可以赖,其德亦可以知,则道同而归焉。
弦之胜也,直而至也,猛而有饰也;而善弦者不能得也。
人之世也,亦不可得
而弦也乎?岂其言邪?人见其貌而处之,未闻其名邪?世之騃者,猗不知王子
之善弦也?人之所存者,所以为有名也。
齐物者,唯物也,王子之所弦;弁象者,德也,王子之所守也。
”
翻译:
伯牙依山而断弦,因此在此山葬弦。
世人传说:“葬弦之山,并非因为弦
的原因,而是为了表达伯牙的道义。
葬父母之言,并非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是
为了迎合世俗的言谈方式。
因此,王子的言谈可用来弦,其教课可被依赖,其
品德也可被认知,从而使道义相通而归于一致。
弦的优势在于贯通,直接而至,剑拔弩张而又有修饰。
然而,对弦艺熟练的人不能得到这一境地。
人世间,岂
能获取到弦呢?难道只看到其外貌与其相处,却未听闻其姓名吗?世间的愚昧者,真的不知道王子的妙弦之技吗?人存活的意义,就是其有名有姓。
齐物者,就是物自身本身,也是王子所弦的;弁象者,是品德,也是王子所保持的。
”
第1页/共1页。
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是一篇值得细细琢磨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及注释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注释善:擅长,善于。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
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以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阴:山北或水南为阴。
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伯牙绝弦绝:断绝。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
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词语意思:
善:擅长,善于。
善哉:太好了。
若:好像。
洋洋:广大。
谓:认为。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复:再,重新。
乃:就。
破琴:把琴摔破。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文言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余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钟子期: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伯牙绝弦设计:
课前积累(投影:皎(jiǎo)皎明月、徐徐清风、袅(niǎo)袅炊烟、潇(xiāo)潇春雨、茫茫草原图片,同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一、预设引言:
师:同学们,上学期大家曾学过一篇文言文,还记得么?
生:回答《杨氏之子》。
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具有语言简洁包含内容却很多的特点。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板书课题。
通过预习有谁知道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割断琴弦)
师:那么伯牙为什么要割断琴弦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读文。
1、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下面请大家打开书出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
顺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开始!读完的把书平放桌面,默读课文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在心里跟读,同时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纠正读
音错误,预设“兮”是语气词啊,与前面连起来读。
)
3、文言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除了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恰当地停顿,这样才能读出古文的韵味来。
4、自己先画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5、(出示ppt课件)请大家对照屏幕修改停顿。
画完后,自己读一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文言文的朗读要读得慢一点,才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
5、指名读。
你在用心体会停顿。
同学们,他把“哉”“兮”后面都拖长了读,预习后我们知道,这是语气词。
相当于“啊”所以读时要拖长,有一种音韵美。
6、再指读。
(嗯,语气词拖长了,好像琴声都流淌到了我们的心里了,掌声鼓励。
)
(根据需要教师范读)
三、理解感悟
师:要想读得更好,还得理解文章的大意!你们知道理解文言文大意有哪些方法吗?
生:回忆方法。
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资料袋、看插图……学生边说,教师小结。
(屏幕出示方法)
师:文言文的翻译可分为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把词语的意思直接串联起来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文中哪句话可以直译?找出一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翻译句子。
意译就是——要把词语的意思颠倒,或者补充自己的理解才能说出句子的意思。
同样找出一处例句。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练习翻译。
5、意译的句子还有么?找出翻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6、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什么?你们能读出这种气势么?全班齐读。
(比喻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江河还有山川的壮美,同时也增强了画面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7、文章最后两句谁能翻译么?
8、谁能说一说全文大意?
9、师:刚才的过程中有一个词,多次重复出现,你找到了吗?有什么发现?——(善”出现了4次。
善鼓琴的“善”表示擅长,善哉的“善”却是好,一词多义现象。
(ppt善画圈)
还有几个词都表示想,想到。
,你找到了么?——志在高山中的志,志在流水的志,伯牙所念的“念”都表示“想”,同一个意思却要换一个说法,避免重复,这就是多词一意。
正是有了一词多义、多词一义,才使得文言文的内容丰富而不落窠臼。
10、文言文用字真是讲究,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这次要读准字音,读出韵味。
四、朗读和语言训练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伯牙很擅长鼓琴,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表现出了高山和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汇报)
学着文中的样子,写一写。
出示PPT仿写句子
2、汇报说一说。
师:无论伯牙想到了什么,子期一定会知道,这正是——什么啊——“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师: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必赞之,这就是心有灵犀,这就是知音啊。
3、琴音中可能有那么多的景物,文章中却只写了高山、流水,那是因为,古人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杜甫有诗:
出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李白也曾写下: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李白
师:古人常以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表达自己的志向。
4、被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何摔碎它的古琴呢?打开书,画一画。
汇报:子期死——(解释)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传说当伯牙按照约定来到汉阳江边时,没有见到他的老朋友钟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坟墓。
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于是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5、让我们一起吟诵。
6、这首诗写了什么?结合注释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说一说大意。
(板书:知音难觅)
是啊,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摔碎瑶琴,因为知音难觅啊
“志哀则音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我们应该一字一字地读出来。
ppt.
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故事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人们交友的楷模。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而像伯牙和子期这样的挚友叫做知心。
五、读背课文。
1、谁能再将课文读一遍?一人读。
从“必得之”的兴高采烈,到“子期死”的沉痛悲戚,读得太好了。
2、这一次让谁想伴着古琴的音乐再读这个凄美的故事。
(配乐)
读出了韵味更读出了感情。
3、去标点你还能读吗,指名读。
(其他同学在心里读)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文言文应该是这样刻在竹简上的,你还能读吗?(去标点竖着读。
)
二人单读。
再齐读。
4、读了这么多遍,谁能背下来这篇课文?5齐背。
六、拓展。
2500年过去了。
伯牙绝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相反《列子》《吕氏春秋》《警世通言》等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
今天的文章最早记载于《列子》中,其中,还有许多其他小故事也很值得同学们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