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 格式:doc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7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实录编者序教学实录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
课堂实录。
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
Download tips:Classroom recording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practical style in which teachers record high-quality classes taught by themselves or others as detailed as possible, and add teaching postscripts or lecture evaluations. Classroom record.◇师:同学们,你们在课前已经看了书,做了批注,对这篇文章有什么了解?有所了解的可以说一句,了解多的可以说几句。
◆生: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生: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师:你知道“决口”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帮忙?◆生:水高过堤坝或冲毁堤坝。
◇师:你还有别的了解吗?◆生: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了人类的忧患。
可是它怎么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老师随机板书——摇篮忧患◇师:我们说读书轻轻松松,就像你们这样读书,很好。
可读书不仅仅是这样。
读书的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去读。
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得心惊胆战,读得触目惊心的,在这些地方写写感受,静静地读。
假如你还没有听清楚问题你可以举手。
要把让你触目惊心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读书,写批注。
◇师:读到什么程度呢?读到能把你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新课标2014师:同学们都在课前做了预习,现在你对黄河有了什么样的了解?生:我了解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生:我了解了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师:你知道“决口”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帮忙?生:水高过堤坝或冲毁堤坝。
师:你还有别的了解吗?生: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了人类的忧患。
可是它怎么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老师随机板书——摇篮忧患师:我们说读书轻轻松松,就像你们这样读书,很好。
可读书不仅仅是这样。
读书的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去读。
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得心惊胆战,读得触目惊心的,在这些地方写写感受,静静地读。
假如你还没有听清楚问题你可以举手。
要把让你触目惊心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读书,写批注。
师:读到什么程度呢?读到能把你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师:谁愿意读出这几个句子?学生朗读,老师帮助正音。
一生读句子“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师:别急着坐下!请你站着,读到这有什么感受?生:黄河破坏相当强。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儿看出黄河的破坏力吗?生:4000吨土壤,550万亩耕地。
老师板书550万师:用最快的速度算算这个数字。
一亩地可以生产粮食1000公斤,那一年黄河大概冲毁粮食多少?师生算出结果:5500000000师:拿起书,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请你再读这句话(指名读)。
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再强调地表达出来。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是啊,一年得减少多少万亩的耕地啊。
(550万亩)师:像这样让你触目惊心的句子还有吗?学生读句子“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师:当你读到哪些词时,你的感受最强烈?生:“无限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我读这个句子时,强烈地感受到人是黄河变得凶猛地罪魁祸首,他们使耕地毁灭,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四年级下语文说课-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新课标2014一、把握课标,说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诫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教材中编选本篇选读课文的意图一是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内阅读量,为学生阅读的自我检测提供材料,二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合选读课文的特点和本篇课文内容实际,以及本册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各方面原因,我将本课安排一课时教学,教学目标定位为:1、训练与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识字学词;基本读懂课文;阅读的速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基本读懂课文;教学难点确定为:基本理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导放结合,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垫定基础。
二、突出主体,说教法本课教学,我以“导与学”课题研究的思想为指导,教学中,运用“导放结合,自学为主”的方法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探究问题,感悟思想内容,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巧妙地“导”教学中要做到导而有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根据“放”的怦,根据学情需要进行适度的点拨、引导,着眼于理解的难度,知识的关键处,情感的共鸣处,把握“导”的时机,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深的境地。
1、创设情境,设疑导学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谈一谈对黄河的印象,谈完之后设疑:“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却被人们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便带着这一问题饶有兴致地展开阅读,感知内容。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_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感知黄河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么?生:想。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段录像。
同时请大家边看边想:“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课件)生:我听了录像中的音乐,知道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曲子是《黄河颂》,再加上我看到录像中的场景,我想那条河流是黄河。
生:我以前看过黄河最险要的地方,壶口瀑布的录像,我判断刚才录像中那震撼人心,飞泻之下的就是壶口瀑布。
因此,我也知道了这条河流就是黄河。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在中国的河流中,只有黄河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水的颜色是黄的,所以我看到录像中湍急的水流是黄的,就知道这条河一定是黄河。
生:我看到录像中的河水具有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而来,呼啸而去,我就感到这一定是黄河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黄河才具有这种雄浑的气势,正如李白诗中写的那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生:刚才,我看到河道有宽有窄,看到岸边的黄土高原想到两岸的百姓,想到了黄河所蕴含的黄河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它是我们的母亲河。
师:你们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你们在了解课文的同时遇到问题了吗?现在请大家把你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老师通过电脑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
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什么说它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师随机板书)生:我想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黄河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我想了解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黄河的?生:黄河给两岸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怎么还能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生:我想了解除了科学家提到的治理黄河的办法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治理黄河的方法?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请大家看一看,有没有相似的问题?生: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可以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新课标2019师:同学们都在课前做了预习,现在你对黄河有了什么样的了解?生:我了解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生:我了解了黄河在近2019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师:你知道“决口”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帮忙?生:水高过堤坝或冲毁堤坝。
师:你还有别的了解吗?生: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了人类的忧患。
可是它怎么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老师随机板书——摇篮忧患师:我们说读书轻轻松松,就像你们这样读书,很好。
可读书不仅仅是这样。
读书的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去读。
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得心惊胆战,读得触目惊心的,在这些地方写写感受,静静地读。
假如你还没有听清楚问题你可以举手。
要把让你触目惊心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读书,写批注。
师:读到什么程度呢?读到能把你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师:谁愿意读出这几个句子?学生朗读,老师帮助正音。
一生读句子“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师:别急着坐下!请你站着,读到这有什么感受?生:黄河破坏相当强。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儿看出黄河的破坏力吗?生:4000吨土壤,550万亩耕地。
老师板书550万师:用最快的速度算算这个数字。
一亩地可以生产粮食1000公斤,那一年黄河大概冲毁粮食多少?师生算出结果:5500000000师:拿起书,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请你再读这句话(指名读)。
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再强调地表达出来。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是啊,一年得减少多少万亩的耕地啊。
(550万亩)师:像这样让你触目惊心的句子还有吗?学生读句子“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师:当你读到哪些词时,你的感受最强烈?生:“无限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我读这个句子时,强烈地感受到人是黄河变得凶猛地罪魁祸首,他们使耕地毁灭,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富绕的长江之滨,对我国的第一大河流长江十分熟悉。
那么你们对离我们遥远的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又了解多少呢?课前同学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大量有关黄河方面的资料。
今天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个有关黄河的资料片,现有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资料片。
放CAI课件(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师:好!看完了资料片,请你们谈一谈对黄河的认识,你认为黄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生:我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我认为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生:我认为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师:对!你们说得对。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难的祸河。
那么,黄河又是怎样由“摇篮”变成“祸河”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课题)点评:课前由有关黄河资料的CAI课件导入,激发了同学们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作作铺垫。
二、读课题,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生:黄河的发源地在哪里,她流经了哪几个省市?生: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生: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板书)生: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原因是什么?(板书)生:黄河为什么叫黄河?生:我们应该如何治理黄河?(板书)生:我们在治理黄河上取得了哪些成就?三、确定探究学习目标,协作攻关1.探究学习目标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问题(已板书的四个问题)为我们这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
请你们自由分级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重点探究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并结合手头上的资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一、学习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掌握生字词。
2、了解黄河发作变化的进程和缘由。
〔二〕进程与方法:经过朗诵课文,了解黄河发作变化的进程和缘由;〔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维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发作变化的进程;三、教学难点:了解黄河发作变化的缘由〔自然和人为两方面〕。
四、教学内容〔一〕情境导入同窗们,之前我们学习过一首诗«登鹳雀楼»,外面有一句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诗句里指的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她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弯曲东流,穿越黄土高原,流入渤海。
〔出示图片〕明天我们就来走进黄河。
〔二〕初读课文1、复杂了解黄河2、掌握生字读音和词语意思;〔1〕生字词;乃至腐蚀开垦一亩运营灾祸不折不扣〔2〕词语解释:河道:河水流经的路途,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局部,也叫河槽或河身。
悬河:河床高于地平面,远远看去似乎悬挂在空中,故称悬河。
腐蚀:逐渐损害使变坏。
崩塌: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作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
媲美:美妙的水平可以相比。
数管齐下:从多个方面同时停止。
摇篮:发源地。
决口:堤岸被水冲出缺口。
生息繁衍:生活繁衍叫苦不及:不及:不中止。
描画连声叫苦。
忧患:忧虑祸患。
为所欲为: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折不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3、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三〕自读课文,思索:1、朗诵1—4自然段,思索:〔1〕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2〕找出这几段话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3〕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昔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那时分,黄河流域气候暖和,森林茂密,土地肥美,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2、朗诵第5自然段;思索:(1)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祸河的缘由是什么?(2)这些缘由招致了什么严重的结果呢?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珍贵的土壤被腐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3、朗诵第6自然段;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管理黄河?〔四〕深化主题;1、学了这篇课文你遭到了什么启示?〔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是沉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深沉的。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的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幻灯片、投影仪、录像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关系严重后果治理方案自然原因人类的破坏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000年中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数据数千年前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后来含沙最大是长江68倍查资料原因气候变寒暴雨集中开垦放牧森林草原治理保护森林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教学反思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及演变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引导学生先总结学习“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并编成顺口溜:“一读明大意,二读悟情感,三读品语句,四读受启发,五读懂迁移”。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片段和感受
四年级语文教案
今天我刚上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节课上完以后心情很好。
那是因为好久没看见过这样积极的教学氛围了。
回想这节课,我从题目入手。
“同学们,在____年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出‘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倡议”这里所指的母亲河是哪条河呢?
(生:黄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问题)
师:请读出问问题的语气
(生读)
师:你读了这题目能否猜得出文章大概说的是什么内容吗?
生:关于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变化的原因
师:非常好,你看从题目当中提出问题,或者作出猜测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该怎样学习呢?
生:结合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还可以边读边自己提出问题读书生开始读书。
……
这节课的开头,我充分的利用了课文题目的资源。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师:黄河被人们歌颂,赞扬,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可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黄河正经历着惊人的变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板书完成课题,学生读题。
:师:读了课题后,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呢?生: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问题都提得很好!现在我们就确定这四个问题(已板书的四个问题)做为我们这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
请你们自由任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分组讨论,师:好!刚才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情况吧!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师:这几句话,我们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生:师:好,那我们就用自豪、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你们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一找也能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师: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证明黄河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
(板书:摇篮)那么为什么又说她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生:第四自然段生:第一自然段师:这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生:师:好!那我们就用疼心、痛惜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好!除了课文中介绍的这些之外,你还能不能从资料中知道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生:师:是啊,同学们,我们的黄河变了,无数次的洪涝灾害、旱灾已经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我们的母亲河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祸河)那么她又是怎样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的呢?她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板书:原因)接下来我们就来交流讨论第三个问题的学习情况。
(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原因是什么?)生:第五自然段知道,师:作者在介绍黄河泥沙多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生:师:作者列举了哪些数字?生:师:作者用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告诉了我们,黄河变成祸河的根本原因是泥沙多。
那么,你还能不能从手头上的资料中找出黄河泥多的事例呢?生:师:好!瑞就请同学们说一说。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
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
课堂设计:
学生小组内互评。
学生自主完成。
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学生读生字词,并
正音正句。
学生展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任县县直第一小学张娜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2.增强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3. 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可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的处境令人担忧。
同学们看——出示本课“资料袋”中的内容。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说说听了这段文字,你最想问的是什么?3.师:是啊,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相信我们学习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之后,就一定会明白,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
(二)明确学习方法及目标。
1.先请大家说一说,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明确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围绕提示,生粗读课文,圈点批画。
教师巡视指导。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1.认读生字词,学生适当介绍识记生字的方法,交流对生僻词语的理解。
乃至侵蚀开垦经营媲美折腾肥沃忧患崩塌堤坝多灾多难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不折不扣数管齐下2.自由读课文,交流:哪些段落写了黄河的变化?哪些段落写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哪些段落写了对黄河的治理?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一)了解变化。
1.黄河原貌。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这段话的感受。
(令人向往、黄河真美、由衷的热爱)(2)哪些地方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如: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鼓励学生补充课前搜集的资料。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片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黄河的变化。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黄河的基本知识。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5464千米,流经九个省份,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黄河的流域面积为752000平方千米,其水量和泥沙的含量都非常大,是全球泥沙流量最大的河流。
但是,黄河也是一个典型的泥沙河,河床在不断地变化中,有时候会发生暴涨暴落的情况,带给周边居民以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因此,古往今来,黄河的变化历史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我们现在来看一张图,它展示的是黄河河道的变化情况。
大家可以看到,上游的河道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到了中游以及下游,河道的走向非常曲折,也有很多的分支,这是因为黄河河水过多,河流侵蚀力比较大所致。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黄河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
首先是黄河上游的青藏高原,这里是黄河的发源地,河流比较纯净,没有什么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因此河道比较稳定,只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有时候会暴涨暴落。
然后是黄河中游地区,这里是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也是黄河的转弯点所在,因此河床曲折,河道分支比较多,水量较大时,常常会发生决口和冲淤现象。
最后是黄河下游地区,这里以河北、河南为主,流经华北平原,河道非常平缓,水文条件复杂,河道变化比较频繁,也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黄河三角洲。
感受学习黄河的变化,让我深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需要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支撑和保证。
同时,这次课堂还让我了解到地理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图片的展示,我对地理知识更加清晰地了解,也更加喜欢这门学科了。
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地理知识,将其融入生活,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环境,学会呵护自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新课标2014
师:同学们都在课前做了预习,现在你对黄河有了什么样的了解?
生:我了解了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
生:我了解了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师:你知道“决口”是什么意思吗?谁来帮忙?
生:水高过堤坝或冲毁堤坝。
师:你还有别的了解吗?
生: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成了人类的忧患。
可是它怎么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老师随机板书——摇篮忧患
师:我们说读书轻轻松松,就像你们这样读书,很好。
可读书不仅仅是这样。
读书的带着你的思考,你的情感去读。
哪些地方能让你读得心惊胆战,读得触目惊心的,在这些地方写写感受,静静地读。
假如你还没有听清楚问题你可以举手。
要把让你触目惊心的地方多读几次。
学生自由读书,写批注。
师:读到什么程度呢?读到能把你的感受完全表达出来为止。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师:谁愿意读出这几个句子?
学生朗读,老师帮助正音。
一生读句子“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
师:别急着坐下!请你站着,读到这有什么感受?
生:黄河破坏相当强。
师:你能具体说说从哪儿看出黄河的破坏力吗?
生:4000吨土壤,550万亩耕地。
老师板书550万
师:用最快的速度算算这个数字。
一亩地可以生产粮食1000公斤,那一年黄河大概冲毁粮食多少?
师生算出结果:5500000000
师:拿起书,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请你再读这句话(指名读)。
有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再强调地表达出来。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是啊,一年得减少多少万亩的耕地啊。
(550万亩)
师:像这样让你触目惊心的句子还有吗?
学生读句子“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
师:当你读到哪些词时,你的感受最强烈?
生:“无限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我读这个句子时,强烈地感受到人是黄河变得凶猛地罪魁祸首,他们使耕地毁灭,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师:是啊,一个人正在进行自杀,却毫不知觉,那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啊!
指导朗读
生:我打算多种树,还要大量兴修水利,再合理规划土地。
我不想人类灭绝!
师:不要人类灭绝,更不想让黄河灭绝,不想让黄河流域的人民灭绝。
这句话还有好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拿起书一起读。
师:谁继续交流别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生:我觉得此时的人民很讨厌黄河。
师:他们讨厌黄河,你能把他们的讨厌和你的担心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继续交流,别的句子还有吗?
学生读句子“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师:当你读到这句话时,哪个词突然从你眼前冒出来。
(自杀)你知道人类是如何自杀的吗?
生:人类本身是个矛盾体,以“自杀”为乐,强烈地破坏森林是他们地的乐趣,他们还制造乐核武器,中子武器,激光武器等,这使地球更加濒临毁灭,加快了人类灭绝的历史,我想说:快点停止吧,我不要人类灭绝!
生:我认为人类本身就是矛盾的,一些人保护树木,一些人破坏树木,如果保护树木的人不管理好破坏分子,那么即使种再多的树,也会被破坏的。
师:还有别的句子吗?上课发言没好坏,只有敢不敢。
生:我读的句子在39页。
“黄河在近2000年间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我想这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这个温馨的提示很好。
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黄河)先把这几个数字圈出来。
师:听陈老师读这段话,看看这1500多次决口中的一次,你能想象黄河两岸的人民将遭受怎样的灾难呢?(老师范读)师:你似乎听到了什么?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拿起笔快速写下来。
学生写批注,老师引导:当凶猛的河水疯狂涌向两岸时,当狂风肆虐,河水猛涨时,两岸的人民,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师:谁写好了吗?xx写好了,先自己练练。
把自己当作黄河边的百姓,读读练练。
放开声音读,不要紧。
请学生站起来读自己写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用心倾听他们的描述。
生:田地被洪水淹没了,房子被洪水冲毁了,人们都惊惶失措,到处逃窜、呼救。
我真想把黄河制止住。
师:我仿佛看到你的手都在颤抖,我想这样的动作最能表达此时的心情。
生:黄河凶猛地把田地冲毁,到处只剩下枯树,人们不能生活,没地方居住,甚至有很多人都死了。
师:用一个词,那叫做“家破人亡”。
生:植树造林地小树苗被冲走了,婴儿坐在水盆里被水冲走,老人家眼睁睁地看着房子倒塌也束手无策。
他们都无家可归了。
师:用一个词,那叫做“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词。
(学生读词)
师:真好,同学们,似乎大家此时的表情都很严肃。
这只是一次决口带来的灾难。
在这2000年间,黄河决口竟达(1500次),改道(26次)。
把你所有的感觉都送到语句中去。
(学生齐读句子)师:黄河从来都如此吗?找到文中这句话,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句子。
师:陈老师刚才有个建议,就是读书得带着自己的情感。
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仿佛你眼前跳出哪些词,跳出哪些画面呢?
生:五彩缤纷,都舒展着各种姿势,婀娜多姿。
师:什么婀娜多姿?谁继续来补充,想开来。
生:果园里、田地里的水果蔬菜很多很多。
师:是啊,瓜果瓢香,再想开来。
生:人们生活得很美好,他们在一起聊天下棋休息……享受生活。
师:丰富多彩,百姓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
生:森林郁郁葱葱,鸟儿欢唱,到处是山清水秀的景色。
师:是啊,鸟语花香,细雨和风,拿起书,读进去。
那时候,你
就在那里,你就在黄河边上。
(齐读)
师:看这!那是从前的黄河,鸟语花香,和风细雨,气候温暖,阳光灿烂。
这是现在的黄河,你此时有什么问题想问,有什么想法从脑袋里蹦出来。
板书——从前现在
学生质疑。
生: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生:黄河为什么成为了忧患?
生:黄河怎么成为摇篮?
生:应该想个有效的办法去治理黄河。
生:人类太愚蠢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师:你们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想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字“治”。
黄河变化的原因很容易找到,课文第3自然段一看就知道。
看到这,黄河变成中华民族的忧患,我们该如何去治呢?究竟该治的又是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我打算如何治理黄河。
学生写。
师:可以看课文,假如你是黄河的百姓,假如你是黄河的官员,假如你是游客,可以思考更深入,究竟该治的是什么,想得更深入进去。
Xx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话题“到底该治什么”,而你们提出的是该怎么治。
师:看到你们高举的双手,我很欣慰,谁想交流?
学生交流。
生:该治的是人类,让人类起保护自然。
让我们开始行动起来!
师:真好。
我们该做什么?(种树)
生:该治的是黄河边上的泥土,使它凝固。
师:真好。
怎么凝固?(种树)
生:可是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幼苗会被冲毁的。
师:你的意思是黄河永远治不好了。
你准备怎么治?回复他。
生:把黄河周围变成自然保护区。
生:造堤坝。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治黄河要数管齐下。
生:治理黄河应先治理人类,让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更进一步!否则治不好黄河的。
师:你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黄河能治吗?我也给大家留下一个沉重的话题,人心能治吗?黄河的将来能治吗?
作业:黄河要怎么治理呢?治理的效果怎样?你们去上网了解一下。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