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丰雄:日本东京Tama艺术大学图书馆
- 格式:pdf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6
伊东丰雄(英语拼音:Toyo Ito、日文假名:いとうとよお;1941年—)是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曾获得日本建筑学院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出生于日治时代的京城(也就是今日韩国的首尔)。
简介与作品伊东丰雄出生在东京,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后在Kiyonori Kikutake工作。
1971年他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Urban Robot,8年后改名为伊东丰雄联合事务所。
他受到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用最少化的方法来去除作品中的常规的东西。
”在这一阶段里,他设计了很多项目,包括1976年的White U和1984年的Silver Hut,发展出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的轻型可渗透膜结构的建筑美学。
例如1986年的Tower of Winds和Restaurant Nomad以及1991年的八代市市立博物馆。
他的其他知名作品有日本的仙台多媒体图书馆(“几乎没有墙体的独特结构”),2002年获得了世界建筑奖的“亚洲最佳建筑奖”。
伊东丰雄目前的工作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和私营项目,如巴黎的Hôpital Cognacq-Jay、西班牙Torrevieja的休闲公园和新加坡的VivoCity。
伊东丰雄的作品可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
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尽管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
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
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
国际设计名品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是伊东丰雄的作品。
伊东丰雄的建筑理念相当具有特色,他受到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吉勒〃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和日本哲学家Sosuke Mita的影响,将自己的建筑理念透过“游牧”(Nomad)的概念发挥。
一场关于日本后现代建筑演讲上这样描述了伊东丰雄:“在后现代艺术运动里,伊东释放了建筑学的古老角色,让它不再仅是人类社会当中高效率的机器,在伊东的建筑语意中,我们可以看到软而透亮的疆域逐渐形成了一股强而有力的群体;伊东的建筑显现了都会中的人文环境关系,将今日高度发展的大都会风景描绘的更加具体。
在这些建筑里念发展过程中,介于高度经济发展和建筑学理念的达成间,伊东有顺序的探索了其中丰富的层次。
”而伊东也曾说过:“20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机器,它几乎与自然脱离,独立发挥著功能,而不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但到了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
”这个项目是由日本极其知名的伊东丰雄为多摩美术大学建成的图书馆,书在此刻被赋予了更为珍贵的意义。
伊东丰雄,作为当代日本极其知名的建筑师,同时是多摩美术大学的客座教授,对图书馆倾注的心血可见一斑。
日本对公共空间的历来非常重视,通过各种大空间的建筑和人性化的运营方式,得以吸引广大民众的向往。
比如东京大学柏校区图书馆,在管理上就非常考虑读者的需求:如果有需要,一个人可以占用一大张桌子,外校的借阅者可以享受比本校学生更长的借阅时间……自然,我们可以从图片上看到拱门型的建筑风格,以及非常广阔的休息空间,都是让人感到自由而且随性的。
拱门型的风格,除了成为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色之外,也成为吸纳好风景的平台。
注重建筑整体性的打造,在配套景观上也十分完善,坐在床边阅读,疲倦的时候看窗外的风景,也许不用特意而为之,有这样一扇超大的窗户阅读心情也好到极致了。
伊东丰雄曲水流思展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继“篠原一男”、“反高潮的诗学:坂本一成的建筑”及“藤本壮介未来之未来”展览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再次推出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全球首次回顾展“曲水流思”。
通过对日本现代建筑师的个案研究,反观中国建筑和社会和人文的关系,提供积极的交流和应对之道。
本次展览将于2017年4月22日至7月2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7楼举行,将展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T 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自1971年成立以来所有重要作品。
关于展览“曲水流思”一名来源于中国古代习俗“曲水流觞”,即文人们从河中取酒,分享哲思,举觞相庆。
伊东丰雄的创作过程就像不断地从河流中掬取思想之水,其富于流变的作品若河流的漩涡,各具独立空间,又交融于河流的水波。
▲兰亭曲水图,山本若麟,1790,图片来源于神户市立博物馆呼应展览的名称,展厅中央特别放置了一张流水型的长桌,流水的形状一方面折射了伊东丰雄持续流变的创作风格,一方面又寓意了他的创作灵感时常起源于自然世界。
长桌上呈现的是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逾三十个项目的一百三十多件模型,并以时间顺序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皆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及相关模型。
▲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2006.11~2013.5,台北,图片来源于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长桌的内侧伫立了一个直径达10米的“穹顶闲室”(Relax Globe),其造型来自于伊东丰雄先生于2015年完成的“‘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中的11个“穹顶”(Globe)。
这些由聚酯纺织和无纺布粘合的“穹顶”,不仅将自然光吸入内部空间,同时也促进了空气循环,让身处媒体中心的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生机。
置身“穹顶闲室”内,观者可以躺在伊东丰雄先生设计的豆子沙发里,观看象征其建筑设计与结构衍变过程的影像。
伊东丰雄说自己的设计轨迹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
古拉·奥罗索夫他没有库哈斯那种令人生畏的、有英雄色彩的外表;也没有哈迪德女士那种艳丽的仪态。
相比之下,伊东丰雄是不招摇的。
他有少见的才智,总是用挑剔的眼光考虑他的项目寻找一种似乎对立的价值之间的平衡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工作40年之后,在全世界的建筑师中赢得了一群狂热的追随者。
但他在他的祖国日本并不出名。
通过他的奇特和虚幻的建筑——从为城市场隐居者设计的简朴的住房,到用精美的墙纸装饰的拱形的图书馆,他创造了一批无与论比的、具有独创性的多样化作品。
在过去的10年中,流行建筑繁荣,他的许多同行在世界各地获得了许多设计项目,但伊东丰雄很大程度是还是作为旁观者。
在人们关于建筑界的名流的谈话中,他很少像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或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那样被提及。
他一再被建筑业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忽略。
甚至在他们祖国,他被安滕忠雄(Tadao Ando)的阴影遮住。
安滕忠雄的混凝土建筑已成为当代日本建筑的陈词滥调。
伊东丰雄的情况可能最终会改变。
前不久,他为台湾高雄世界运动会设计的一个运动场投入使用。
这个运动场的像巨蟒一样的形式,至少会在建筑界引起轰动,就像赫尔佐格和梅隆为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设计的“鸟巢”一样。
甚至更加雄心勃勃的是他设计的“台中大都会歌剧院”(Taichung opera house)。
这个项目安排在明年开工建设。
这是一个很有独创性的作品,它已经被作为一个杰作向公众介绍。
它的有孔的外表,类似于一个巨大的海绵,就像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为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个项目的设计,是伊东丰雄最近被授予他的第一个美国项目的主要理由。
这个美国项目是加利福尼亚的伯克利艺术博物馆(Berkeley Art Museum)。
从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解读伊东设计思想1.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概况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坐落在东京多摩艺术大学八王子校区内,位于一座公园后略微倾斜的草坪上,设计师伊东丰雄,因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现有的共享公共场所是学校的自助餐厅,所以,希望利用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画廊,既可以用来吸引人们进入图书馆,也可以作为一个连接学校主要入口和公园的通道,同时,图书馆一层地坪随基地自然起坡,使得建筑的内外空间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如图1)。
图书馆的拱形结构体系,囊括了多种不同弯曲角度的弧线,这些弧线的核心是浮动网格,他希望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打破传统静态形式的束缚。
这些连续的拱形弧线将整个完整的空间划分为多个方形和三角形区域,不通过隔墙,自然而然的划分空间,保证了空间穿透性,满足多样、动态、三维的复杂形体,使整个图书馆室内空间具有一种“流动与静止”的空间特质。
该图书馆于2007年2月落成,由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入则建筑和设备设计,佐佐木睦朗构造计画研究所进行结构设计。
基地面积159184.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39.46平方米,占地面积2224.59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上部分为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下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1:图书馆外部形态2.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创作思想的解读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立面采用清水混凝土和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内部充满自然光,同映射了室外的景观,且回廊式的空间塑造了一种隧道感,使人们在穿过不同拱形空间时有不同的体验。
建筑师伊东丰雄在设计图书馆时希望在首层为校园内所有人设计一个完全开放的画廊,使之成为一个穿行的通道。
且伊东丰雄对于暂时性、流动性、透明性空间的创造也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
对此,笔者尝试从时代背景以及日本传统建筑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尝试解读伊东丰雄对流动性理论与古典元素结合的图书馆设计,分析伊东丰雄设计思想变化的影响因素。
2.1时代背景的影响伊东丰雄1965年毕业与东京大学建筑系,至69年任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3年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 Toyo Ito 日本伊东丰雄出生在东京,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后在Kiyonori Kikutake工作。
1971年他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Urban Robot,8年后改名为伊东丰雄联合事务所。
他受到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用最少化的方法来去除作品中的常规的东西。
”在这一阶段里,他设计了很多项目,包括1976年的White U和1984年的Silver Hut,发展出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的轻型可渗透膜结构的建筑美学。
例如1986年的Tower of Winds和Restaurant Nomad以及1991年的八代市市立博物馆。
他的其他知名作品有日本的仙台多媒体图书馆(“几乎没有墙体的独特结构”),2002年获得了世界建筑奖的“亚洲最佳建筑奖”。
伊东丰雄目前的工作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和私营项目,如巴黎的Hpital Cognacq-Jay、西班牙Torrevieja的休闲公园和新加坡的VivoCity。
伊东丰雄的作品可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
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尽管西方城市和街道都有其身的设计,背景都有恰当的参照物,但是诸如东京这类城市却表现出无特色的、且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城市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任何方向尢休止地延伸。
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跨距,建筑很快会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形式、新功能的建筑。
因此,城市的形象总是在变化之中,但始终没有改变其基本概念,即没有特色而易于粉碎,除了交通及通讯系统外缺乏恰当的参照物。
这些城市没有如同欧洲城市的真正持久的建筑,相反它们却保留了暂时的不稳定的宏观基础建设。
如果我们看看日本的传统会发现,由于地震的不断威胁、,建筑都是木制的而非室制或砖制,于是由于材料易于坏,通常很短时间建筑就要重新翻盖。
王澍一个人的喜好,性格,经历与这个人的工作生活均密不可分.王澍喜欢阅读、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他是当代中国建筑界走地域化的代表人物,享有“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美誉,故而其建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人品质。
“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古代建筑师用的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样被丢弃,所以我要用智慧的方式让它们复活。
”建筑师王澍想告诉人们的是,循环利用人们眼中的废旧材料也能造出“桃花源”。
“总的来说,王澍的主要建筑观点是,尊敬中国本土文化,扎根本土文化.他的高超之处在于成功将中国元素融入新颖并受人注目的建筑中。
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这也是他获得普利兹克奖的重要原因.他还说:"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业余的建筑是无限接近自发性的建筑,在它的视野中,自发的建筑,违章的建筑,临时的拼接有着和专业建筑平等的地位.业余建筑只是不重要的建筑,专业建筑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建筑看得太重要.但是房子比建筑更基本,它紧扣当下的生活,它是朴素的,通常是琐碎的.从个人性格来看,王澍是狂放不羁的王澍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批判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他在答辩时把论文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壁,还声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一个是我,齐老师(齐康)算半个”。
虽然论文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认为过于狂妄没有授予他学位。
直到一年后经过重新答辩,王澍才获得硕士学位。
他自称是智商不高的人,在别人眼里甚至有些古怪.然而他的作品风格豪迈大气,材质的运用更显现出一种质朴粗犷.宁波博物馆“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
"这是他从业生涯中一段对他本人非常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经历.当年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益,而是在杭州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着。
伊东丰雄的作品之一:日本东京Tama艺术大学图书馆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是日本东京Tama大学的图书馆建筑,该图书馆位于一个公园后面、略微倾斜的斜坡上。
图书馆建筑结构非常独特,是由许多拱形墙壁交汇而成,这些交汇的拱形墙壁将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又被书架以及形状不同的学习桌和可用作公告牌的玻璃隔断,使得整个空间看上去既有个体性又与整体空间保持连续。
每个区域用途各不相同,有看书学习区,有休息区,最为突出的是在倾斜的底层,有酒吧柜台样子的视频浏览地,放有最新期杂志的大玻璃桌子,这样在图书馆等待公车的学生就可以打发时间。
这种设计不但给学子们营造出一种可以自由穿梭的视觉感觉,而且也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
为了让人们的流动和视觉自由地贯穿建筑,设计师使用随机排布的拱形结构来营造一种感觉,让倾斜的地面和外面的公园风景和建筑保持连续。
从楼梯走向第二层,装有大本艺术书籍的矮书柜穿插在拱形之间,在书柜之间是不同大小的学习桌和摆有复印机的大桌子。
人们穿梭在这些拱形之间会体验到不用的空间感受间的变化,从充满自然光线的修道院到视觉上不可洞穿的地下隧道。
清水混凝土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
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
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
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Tama Art University Library 让每个人在他与书和影视媒体打交道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风格,如同走进一座树林或一个山洞,在穿梭中柔和的相互关系在这个拱廊样子的空间中形成,创造力从此散发到整个校园。
伊东丰雄(英语拼音:Toyo Ito、日文假名:いとうとよお;1941年—)是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曾获得日本建筑学院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出生于日治时代的京城(也就是今日韩国的首尔)。
简介与作品伊东丰雄高中就读都立日比谷高中,在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系后,曾于菊竹清训(Kiyonori Kikutake)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称为URBOT(Urben Robot:城市机器人之意),在1979年正式改名为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
此后推出了许多重要的日本建筑作品,从早期带有现代主义理性的线条(如1976年的中野本町之家(White U)和1984年的银色小屋(Silver Hut)),到后期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风格相当明显。
1986年伊东丰雄的作品风之塔(Tower of Winds)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也将他推向国际当代建筑师之列,此作品呈透明圆柱状,是日本国铁横滨线的北幸地下街通风口,夜间照明相当有巧思,会依据噪音、风速等数据变化。
位于神奈川县横滨市西区。
风之塔在2006年获得了英国国家建筑师协会的大奖,列为1990年代重要的建筑作品之一。
2001年,伊东丰雄以仙台媒体中心(Sendai Mediatheque)将自己的声望更推高了一层,此独特的建筑作品使他获得200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终身成就金狮奖。
仙台媒体中心是一所让仙台市民使用的图书馆设施,伊东丰雄大胆的将建筑外观全采用透明的玻璃拼接,并能清楚的看见里面如海草般不规则的管状梁柱,使原本坚硬的建筑外观,变成了如水族箱一般柔软感觉,亦有媒体称其为“软建筑”的代表作。
2005年他亦赢得了台湾台中市大都会歌剧院的建筑比稿案。
伊东丰雄的新建筑设计东京银座的一家Mikimoto珠宝旗舰店,梦幻般的建筑。
表面用12mm的白色金属板包裹,像是美洲豹皮,冷峻锐利。
到了晚上,它被点亮成了五颜六色,因为他光滑的表面印出了四周建筑的霓虹灯。
玩LOL的建筑师和你聊一聊伊东丰雄作者:L先生本文已获得授权非哥:为何取这个标题,各位看官看完就知道啦!L先生:说好的写美食呢?呢?!稿子呢?!L小姐:(声音提高八度)你还好意思说我,你的伊东丰雄篇要写到什么时候?L先生:这就是啊。
啊。
啊。
憋憋憋,憋出来啦。
啦。
啦。
(一定要突出主人公的贱意)(L先生:结尾有彩蛋)——《贰楼轶闻》L先生说:伊东丰雄 Toyo Ito的作品在建筑设计界并不陌生,作为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他的设计作品总有值得学习和探讨的地方。
关于写他的话题被搁置了很久,最近看到他的一个新作品在墨西哥建成,项目特点也刚好是在美研究生期间一个日本建筑课的小论文研究过的主题,在此把关于伊东丰雄作品一些想法拿出来讨论和分享。
伊东丰雄的作品很多人可以有不同的关注点。
而L先生觉得伊东最具特点的是:每个方案他都在尝试把建筑自身与结构系统合二为一,统一成一个整体。
接触建筑至今,L先生觉得建筑自身和结构的存在当达到融合一体时,是建筑最理想和完美的状态。
就如坡屋顶,拱券这些被人类使用多年的元素,是最精炼的形式和结构的统一。
P.S. 结构,支撑建筑,承受荷载和各种外力,它是建筑得以屹立和使用的骨架。
建筑,本文指的是除结构以外的其他建筑的部分和元素,它们是建筑得以存在和形成的组织。
表皮=结构SKIN=STRUCTUREPROJECT▼01 | TOD'S 表参道总店东京表参道02 | MIKIMOTO GINZA 2 银座总店东京银座两个项目多是伊东丰雄具有标志性的设计作品,均为时尚高端品牌设计的旗舰店,位于日本地段繁华区域。
最早见到这两个作品,只认为他们是建筑师玩表皮,商业项目设计,留于表面的设计手法,当真正了解建筑设计后才知其背后设计师的用心和思考。
01TOD'S 表参道总店表参道商业街是东京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其中集中了许多著名品牌的旗舰店,伊东丰雄设计的TOD‘S就是其中一家。
表皮图案以树木的剪影为理念,混凝土材质的枝干相互交错,图像化的立面实质有着力学的基本逻辑。
《东京本屋设计手册》读后感《东京本屋设计手册》是一本由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所著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东京各种独特的书店设计和空间布局。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深深被这本书所吸引,不仅因为书中展示的精美图片和详细介绍,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首先,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东京书店的多样性和创意性。
在东京,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的空间。
每家书店都有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特色,有的融入了传统和现代元素,有的注重空间布局和灯光效果,有的则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这种多样性和创意性让我深深感受到东京人对于阅读和文化的热爱,也让我对于书店的定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次,书中对于书店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伊东丰雄在书中提到了“空间感”、“光线感”和“氛围感”等概念,强调了书店设计应该注重空间的舒适性和氛围的营造。
他还强调了书店设计应该与城市环境和文化背景相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空间,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这种设计理念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个好的书店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和传承者。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书店这个空间的意义和作用。
在当今数字化和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往往忽略了阅读和文化的重要性,而书店作为一个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场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通过阅读《东京本屋设计手册》,我深刻意识到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空间,更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知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们心灵的避风港。
总的来说,阅读《东京本屋设计手册》让我对于书店这个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于设计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展示书店设计的图册,更是一本传递文化和启发思考的艺术之作。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感受其中的美和智慧,也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旅。
愿书店这个神圣的空间永远存在,传承文化,启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