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 考前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5
摄影比例尺:
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的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与提高成图精度
摄影航高:
相对航高:
绝对航高:
摄影测量生产对摄影资料的基本要求:
影像的色调、
像片倾角(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α= 0 时为最理想的情形)
像片重叠:航向重叠:同一航线内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影像重叠
旁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一定的重叠
航线弯曲:一条航线内各张像片的像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像片旋角:相邻两像片的主点的连线与像片沿航线方向的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
像片旋角过大会减小立体相对的有效观察范围
中心投影:所有投射线或其延长线都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投影
阴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之间。(距摄影中心f )
阳位:投影中心位于物和像同侧。(距摄影中心f )
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主点o 为原点)
像空间坐标系(x 、y 、-f)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
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T-XYZ (高斯平面坐标+高程)左手系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
内方位元素: x 0,y 0,f 作用: 1、像点的框标坐标系向像空间坐标系的改化;
2、确定摄影光束的形状;
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线元素(X S ,Y S ,Z S )
角元素(航向倾角ϕ、 旁向倾角ω、 像片旋角κ)
共线条件方程(摄影中心、像点、地面点)
像点位移: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同摄站同主距的倾斜像片和水平像片沿等比线重
合时,地面点在倾斜像片上的像点与相应水平像片上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像点位于等比线上,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等比线上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向着等角点
等比线下部的像点的像片倾斜误差方向背向等角点
(1) 当 时, ,即等比线上的点不会因像片倾斜产生像点位移
(2)当 ,像点位移朝向等角点(一、二像限)
(3)当 ,像点位移背向等角点(三、四像限)
(4)当 时,主纵线上点的位移最大
像片纠正:因像片倾斜产生的影像变形改正
因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投影差):当地面有起伏时,高于或低于所选定的基准面
的地面点的像点,与该地面点在基准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的像点之间的直线移位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y )Z Z (c )Y Y (b )X X (a )Z Z (c )Y Y (b )X X (a f x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333222333111
地形起伏像点位移的符号与该点的高差符号相同,像片上任何一点都存在像点位移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地球曲率及底片变形等一些因素均会导致像点位移
航摄像片:中心投影,平均比例尺,影像有变形,方位发生变化
地形图:正射投影,比例尺固定,图形形状与实地完全相似,方位保持不变在表示方法上:地形图是按成图比例尺,用各种规定的符号、注记和等高线表示地物地貌;航片则是通过影像的大小、形状和色调表示。
在表示内容上:在地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文字、数字注记表示,在像片上这些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地形图是经过制图综合的,而航片则是所摄区域的全部影像
第四章
立体像对:在两摄站点对同一地面景物摄取有一定影像重叠的两张像片。
双像立体测图(立体摄影测量):利用一个立体像对重建地面立体几何模型,并对该几何模型进行量测,直接给出符合规定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等重建立体模型过程:恢复两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即内定向(已知)
恢复两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间接实现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
像对的相对定向(恢复两张像片的相对位置)
模型的绝对定向(恢复立体模型的大小和空间方位)
双像立体测图步骤:
内定向:恢复像片对的内方位元素,建立与摄影光束相似的投影光束。
相对定向:恢复两张像片的相对方位,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
绝对定向:将立体模型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并归化模型的比例尺。
立体测图:用量测工具量测立体模型,测制地形图。
双像立体测图的方法:模拟法立体测图、解析法立体测图、影像数字化立体测图
相对定向: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的元素
完成相对定向的唯一标准是:两像片同名像点的投影光线对对相交连续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
以左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本像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称为连续像对。
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元素:
以基线水平,S1为原点、左主核面为UW平面、摄影基线为U轴的右手空间直角坐标系,称为单独像对
模型的绝对定向:借助于已知的地面控制点来确定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模型的绝对定向元素:(平移旋转缩放)七个:
第五章
立体坐标量测仪
左右视差p 及上下视差q :一个立体像对的同名像点在各自的像平面坐标系的x,y 坐标之差
p=x 1-x 2 q=y 1-y 2
在进行像点坐标量测之前,需要使仪器各读数归零,然后进行像片的归心和定向。
归心:使像片坐标系的原点与仪器坐标系的已知位置重合
定向:使坐标仪坐标轴系与像平面坐标轴系平行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与其像片上及相应的像点坐标,
利用共线条件方程,求解像片外方位元素
空间后方交会的步骤:
1、获取已知数据;包括平均航高,内方位元素,从外业测量成果中,获取控制点的地面
测量坐标,并转化成地面摄影测量坐标。(x0,y0,f,m,X,Y,Z )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进行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将控制点刺到像片上,利用坐标量测仪量测控制点的像框标坐标,并经过像点坐标改正,得到像点坐标)。(x,y )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
4、计算旋转矩阵R :利用角元素的近似值计算方向余弦,组成旋转矩阵。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代入共线方程,计算控制点像点坐标的近似值(x )(y )
6、组成误差方程式:按公式组成误差方程式,然后组成法方程式,解算未知数的改正数;
7、改正数小于指定值则完成;否则将解算的未知数加上初始值,作为新的初始值
8、判断改正数是否小于限差,若是,则结束;若否重复计算。
立体像对前方交会:已知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坐标,确定相应
地面点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坐标的方法 B u = X s2 –X s1
B v = Y s2 –Y s1 B w = Z s2 –Z s1
N 1 、N 2为投影系数 [注:像片上每个像点的投影系数不一样,因为像片上像
点存在地形起伏和像片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 计算过程: 获取已知数据x 0 , y 0 , f , X S1, Y S1, Z S1, ϕ1, ω1, κ1 , X S2, Y S2, Z S2 , ϕ2, ω2, κ2
量测同名像点坐标 x 1,y 1 , x 2,y 2
由外方位线元素计算基线分量B u , B v , B w
内、外方位角元素计算像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 u 1, v 1, w 1 , u 2, v 2, w 2
计算点投影系数 N 1 , N 2
计算地面坐标 X, Y, Z
1111111111S A U V W N S a u v w ====2222222222S A U V W N S a u v w ====222111222111222111w N Z w N Z Z v N Y v N Y Y u N X u N X X s s A s s A s s A +=+=+=+=+=+=12211121221221w u w u u B w B N w u w u u B w B N w u w u --=--=221112221112221112w N w N Z Z B v N v N Y Y B u N u N X X B s s w s s v s s u -=-=-=-=-=-=()()[]2221112
1v N Y v N Y Y 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