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人有多少学问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先树立一个出发点吧,其实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都逃不过“儒释道”三个字。
儒家,主讲“仁”、“中庸”;释家,主讲“苦”、“为善”;道家,主讲“悟”、“淡泊”。
再通俗一点:儒家玩的就是矫情,释家玩的就是受苦,道家玩的就是缥缈!下面具体来说。
1.东西方文化传承问题这个很有特点,不得不提一下,也算是个纲领性质的了。
中国的文化传承明显地起点高,而且门派极多。
古时候就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多分支,各家自说各家话,俗称“百家争鸣”。
这样导致后人上手很难,更别提超越前人了。
这个很容易验证:你见过有哪几个人的学问超过孔子、老子之类的圣贤了?这个就是基础不统一造成的问题,而且由于光一门的入门就比较难,要说掌握就更难了,那么超越前人,就简直快成做梦了。
当然,相当牛的人除外。
但是西方的文化就不一样了。
他们注重基础,而且讲得很简单,入门极其容易。
而且分门别类也不像中国这么复杂:就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
刚开始都是原子、元素、细胞,基础很统一,也很扎实。
这样,学生超过老师就比较容易,学问本身的发展也就更简单了。
此消彼长,西方文化的强盛而且东方文化的没落差不多就这个原因了。
2.东西方文化重心的问题这个算是上面的补充,但是有必要单独提出来讲讲。
东方文化,更确切地说,东方科学,以五行阴阳而入,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不去追究最深层次最基本的东西。
其实大家一直对东方科学存在误解,觉得他迷信。
那是因为我们在以西方的科学思维分析东方的问题。
中国看似玄乎的形象,诸如阴阳五行,其实是一个二次抽象的概念。
即首先对各个事物进行一次抽象,总结出共性。
然后对共性再次抽象,曰阴阳五行、青龙白虎之类。
而西方科学则是以最基本的东西为重心,从原子分子出发,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也导致了科技的迅猛发展。
但是问题在于,表面上西方文化很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
但是这是以牺牲环境、牺牲资源为代价的。
科技发展得越迅速,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仔细想想,我们研究到那么深层次真的有那个必要吗?人们其实只要吃饱饭就差不多了。
儒学在当今中国的“八用”儒学在当今中国有什么用?现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一百年来中国受到西方功利主义的影响,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国度,现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功利主义占了上风,功利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功用至上”,一切问题都要从“功用”上来思考、来评价才认为合理,“功用”成了人们思考评判所有事物的最高标准,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会像古代中国人那样从道德、良知、天理的角度来思考评判事物了。
在这样的思想背后下,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儒学已经没有用了,已经像出土文物一样是博物馆中的陈列品了,最多只供专门的研究人员研究。
在这些中国人的心中,儒学与化石、西汉古尸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一种文字形态的古化石。
(其实,在这些中国人心中,儒学还不如马王堆汉墓的西汉古尸有价值,西汉古尸还可以向外国人夸耀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防腐的先进技术,墓中的漆器多么精美,丝织品多么精致,而儒学不过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等等。
)然而,儒学果真在当今中国没有用了吗?儒学果真是文字古化石或出土文物吗?儒学果真已经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了吗?我的看法是否定的,我认为儒学在当今中国不仅有用,而且有其“大用”。
下面,我就具体向大家分析一下儒学究竟在当今中国有什么“用”,以及有什么“大用”。
具体分析儒学在当今中国的“用”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用”。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实有非常大的“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主流的思想与正统的士大夫都充分肯定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大用”,这一“大用”的就是儒学奠定了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基础。
我们知道,儒学并非创立于孔子,孔子只是儒学的集大成者,在孔子之前的“二帝三王”时代,就已经存在儒学了(二帝是尧、舜,三王是夏禹、商汤、周文),所以儒学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严格说来,儒学已经有六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儒学的基本经典《易经》最早由伏羲画卦,现在经专家考证可以追溯到约6500年前。
国学中的经典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国国学是指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的一种学问体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国学承载了丰富的经典文化,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脉络和精髓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国学中的经典文化所独有的特点。
一、思想深邃中国国学的经典文化具有深奥的思想性。
古代中国智者们以孔孟之道、儒释道三家经典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些经典融入了儒家的仁爱、礼法、孝道的思想,佛家的慈悲和修行的智慧,道家的无为自然和追求永生的观念,凝聚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文化底蕴丰富国学中的经典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这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
从《诗经》到《论语》,从《道德经》到《金刚经》,这些经典作品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情感与感悟。
三、曲调优美中国国学的经典文化以其曲调优美而独特。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丰富多样的曲调,如《琵琶行》、《渔家傲》、《蝶恋花》等,这些古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婉转的歌词感染着人们的心灵。
这些古典音乐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结晶,更是中国国学的瑰宝。
四、书法独特中国国学的经典文化在书法艺术方面展示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书法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它是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
从汉字的笔画构造到书法的艺术表现,中国书法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在传递着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情感。
五、礼仪之邦中国国学的经典文化强调礼仪。
古代中国人非常注重礼仪,将其视为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标志。
经典文化中的仪式、礼节、行为规范等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的品质。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礼仪之风,有助于塑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国学中的经典文化具有思想深邃、文化底蕴丰富、曲调优美、书法独特和强调礼仪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和传承国学经典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根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找到自身文化认同感和道德准则。
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中国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精神理念。
下面将介绍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注重家庭观念。
中国有着悠久的家族制度,家庭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社会基本单位,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注重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顺、忠诚、责任等。
家人之间亲情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情感纽带,家庭成员对彼此的关爱和互助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第二,中国文化强调勤劳勇敢的精神。
在中国文化中,勤劳、勇敢被视为美德。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强调通过辛勤工作和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著名的励志故事和人物,如《孟子》中的"三年不学,怀」,这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努力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精神。
第三,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平衡。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人看重自然界与社会的平衡,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合作。
这体现在中国文化中许多的象征物和哲学思想中,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中国文化中也注重社会平衡,追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关系。
第四,中国文化强调礼貌和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注重礼貌和亲和力。
中国人讲究表达尊重和友好的方式,注重言辞的得体和礼仪的恰当。
与人交往中的礼貌和亲和力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特征。
这体现在中国古代的礼义之邦思想以及现代中国人之间的社交文化中。
第五,中国文化重视教育和知识传承。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教育和知识的传承,这反映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上。
中国人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强调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来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地位。
这一特征也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崇尚学问的传统。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五大特征是家庭观念、勤劳勇敢的精神、和谐与平衡、礼貌和亲和力、教育和知识传承。
这些特征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也是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
智慧·名家讲堂我们中国人最普通最重要是讲一道字。
道是一条路。
我们人生应该跑的那条路,就叫道。
那条道不该只求知,更贵在能行。
因此中国人看重行为更过于知识。
中国人常知行合讲。
尚书里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知道并不难,行才难。
这是说知易行难,鼓励人重行。
到了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论,他说不行就等于不知,也是看重行,教人该去行。
近代孙中山先生主张知难行易,好像与旧说知易行难相反,其实中山先生意也在鼓励我们应该照他言去行,仍与旧说意见相同。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重行犹过于重知,三千年来是一贯相承的。
中国人所谓道,指人生大道,贵人人能行。
就空间论,中国人甚至于亚洲人、欧洲人、非洲人、美洲人、澳洲人,乃至全世界人,都该行此道,此所谓大同。
即是说人人同行此道。
就时间论,每一人从婴孩到老,一生就该行此道。
甚至千万年前,到千万年后,凡人都该行此道。
所以中国人教人各自自己去行,不要等待别人,看别人。
别人跑上此道你才跑,徒然迟慢误失了自己。
此道人人当行,才称大道。
由各自去行,亦可称是做人之道,要做人便该行此道。
中国人看重此道,故看重己,即行此道者。
我在中日抗战后,第一次去日本,询问一日本学人,你们日本人自称学中国文化,证据何在?他当然很感到歉疚。
但他说,中国人骂人说,你这样无道,不讲理,还算个人吗?这句骂人话,全世界其他民族都没有,只有我们日本人也普遍这样骂人,这是我们日本人接受中国文化一明证。
此语有甚深妙义,我此下二十多年常以此语告国人。
中国人这道,在历史上由何人开始来提倡主张?实在没有这一人。
中国人讲的道,古今外人人该行,非由某一人来主张提倡而始有此道。
故此道并不由特别一人的思想来。
中国人言学问,并不重思想。
学他人,问他人。
西方哲学由专家来思想探求真理。
中国从古到今,并无哲学一名称,此名称乃从翻译而来。
中国人非无思想,但可说并无一套像西方般的哲学思想。
中国人看重行为,看重学问。
论语二十篇开始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
详解中国人的饭局文化:潜藏在菜单下的尔虞我诈一、座次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二、点菜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功课。
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
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
如果老板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
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
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
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一看人员组成。
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
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
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交礼仪中国人的社交礼仪那可真是一门有趣又重要的学问呢。
一、见面打招呼咱中国人见面啊,打招呼是很有讲究的。
要是在小区里或者路上碰到熟人,可不能像个木头人似的不吭声。
一般来说,长辈得主动先招呼。
比如说见到邻居大爷大妈,甜甜地叫一声“大爷,大妈,您今儿个过得咋样啊?”这简单的一句话,就透着热乎劲儿。
要是碰到平辈呢,那就可以轻松点,“嗨,兄弟,最近忙啥呢?”或者“姐,好长时间没见啦。
”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就像一把小火苗,一下子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做客和待客到别人家里做客,那可得守点规矩。
去之前呢,最好先打个电话或者发个消息说一声,这就叫有礼貌。
到了人家家门口,别哐哐哐地使劲敲门,轻轻敲几下就成。
进了门,先把鞋子放整齐喽。
主人招待你的时候,不管是茶水还是点心,都要客气地表示感谢。
可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比如主人给你拿水果,你不能挑三拣四的,啥都是人家的一番心意。
反过来,要是你在家里招待客人呢。
得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是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来了,要热情地迎接,让人家感觉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自在。
泡茶的时候,可别用那种温吞吞的水,得用刚烧开的热水,这样泡出来的茶才香。
陪着客人聊天的时候,要多听客人说,别老自己一个人在那叨叨个没完。
三、餐桌上的礼仪吃饭的时候啊,那礼仪更多了。
一上桌,长辈没动筷子,咱小的可不能先动。
这是尊重长辈的表现。
夹菜的时候呢,也不能像在菜盘子里搞“大扫荡”似的,专挑自己爱吃的,得从靠近自己的地方开始夹。
要是看到有自己特别爱吃的菜,也不能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要考虑到别人也可能想吃呢。
而且吃饭的时候,别吧唧嘴,发出那种很响的声音,这可有点不文雅。
要是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或者咳嗽了,一定要把头转过去,别对着饭菜和别人。
四、交谈中的礼仪平常聊天的时候啊,也有要注意的地方。
不要老是打断别人说话,这就像在别人唱歌的时候突然把人家麦克风抢了一样不礼貌。
说话的时候呢,也别老是说一些让人扫兴的话。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读后感中国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读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深深地被其独特之处所吸引。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为世人所称道。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
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传统上尊敬长辈,重视亲情和家庭纽带。
这种价值观根深蒂固,透过中国文化的种种细节得以体现。
例如,过年时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尊敬长辈并分享团圆饭,这是中国人重要的传统之一。
中国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人对自然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并试图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与自然有关的象征和意象,如山水画、四季节气和易经八卦等。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平衡。
中国文化还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道德纲常和社会责任作为核心价值观。
尊重他人、亲和友善、诚实正直、尽一己之力为社会和谐贡献等都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品德。
这种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深深扎根,并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感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一颗永不枯竭的泉源,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也塑造了我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阅读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籍,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更加自豪地继承和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
总之,中国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拥有如此独特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
通过阅读了解中国文化,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也为将来与世界分享中国文化充满了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在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积淀,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人伦关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特殊魅力。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尊重传统、崇尚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尊重传统、崇尚历史为基本特点之一。
中国人历来注重祖先的崇敬和敬畏,认为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应当传承和发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宗族尊长等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珍视和尊重。
同时,中国的历史悠久,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和学习资源。
二、注重礼仪、讲究仪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规范,也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非常复杂和繁琐,但正是这种礼仪制度的严谨与规范,才使得人们在生活中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古人云:“礼之用也,和而不流。
”可见礼仪之严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品德修养的作用。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讲究仪态,认为一个人的仪表形象能够反映出他的修养和品质,因此讲究身体姿态、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修养被视为重要内容。
三、尊重自然、注重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古代中国人尊崇天命、敬畏自然,坚持顺应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往往可以看到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描绘,诗人笔下的山水画卷、画家创作的山水画等都展现了中国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愿景。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理论中,也有大量关于天人合一的讨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应当保持和谐的关系,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
四、注重家国情怀、重视族谱传承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中国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情感非常重视,认为孝敬父母、保护家庭、维护祖国的利益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学问的分类学问,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学习、请教得来的知识、经验、技术、道理。
学问的分类有许多种,主要是根据学问的用途来区分。
百年前,中国人把学问分为科学、哲学(道学或者理学)、文学三大类。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哲学、文学属于精神领域的思维科学的学问。
这个分类大体是正确的,但是还不够科学和明晰。
后来人们把所有学问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类。
这是非常科学正确的分法。
但是,还不够清晰,太过抽象笼统。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细分。
自然科学可分为数理化、地理、生物、体育等等以自然界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社会科学可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历史、道德、伦理等等以人类社会客观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思维科学可以分为哲学、文学、艺术、逻辑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等以思维活动客观规律和思想文化成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可以看到,上面所有学问的知识与技巧(做学问的技巧)都是客观存在的学术成果,而利用这些学术成果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经验和技巧(实践技巧)就是实用技术。
科学技术,就包括了科学知识及学术与相关实践经验和技术;文学艺术,就包括了文学知识及学术与相关实践经验和技术;哲学学术,就包括了思维科学知识及相关学术成果。
因此,从以上角度(思想与实践角度)来看,所有学问可以分为学术、技术与艺术三大类。
当然,学术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类。
技术和艺术也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类。
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也可以再细分为数学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同样的,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也可以依此类推地细分。
不管是什么学问,都要靠我们学习思考、实践锻炼得来,都要靠实践去检验所获得的学问是真是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理论符合实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90后生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看似寻常最坚韧,仿佛容易却艰辛!再卑微的头脑,也可以产生思考的火花,而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人的修养白话文哎呀,说起咱们中国人的修养,那可真是门大学问,但又不能整得跟课本似的,得接地气儿,用咱们大白话聊聊。
你想象一下,大清早,胡同口的老槐树下,老王、老李还有我,仨大老爷们儿,一人一碗豆浆,两根油条,边吃边侃,那就是咱中国人修养的日常展现。
那天,阳光正好,不燥也不凉,老王先开了腔:“嘿,听说了吗?张婶家的小孙子,昨儿个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了,那叫一个利索,连他奶奶都夸他,说这孩子越来越有咱中国人的样儿了。
”老李一听,立马接上茬:“那必须的,咱们中国人讲究的就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不能丢。
我记得小时候,我爷爷就常跟我说,出门在外,看到需要帮助的,伸把手,心里头暖和。
”我接过话头,笑了笑:“对对对,我就记得上次去超市,推着购物车,转弯时差点儿撞上一对儿小情侣,他们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
我赶紧刹车,说了句‘对不起,您先请’,那小伙子笑着回了一句‘没事儿,您慢走’,那感觉,就像春天里的一缕风,吹得人心头舒坦。
”咱们聊着聊着,话题就扯远了,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这“修养”二字。
你看,这修养啊,它不单是书本上的大道理,更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儿。
它藏在老王对邻里间家长里短的关心里,藏在老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里,也藏在我那次不经意的让路中。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咱们中国人的修养,就是这么朴素,这么实在。
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也不需要刻意的表演来展现,它就藏在咱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所以啊,朋友们,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留点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宽容,让这份来自骨子里的修养,成为咱们中国人最亮丽的名片。
就像这胡同口的豆浆油条,简单、实在,却又让人回味无穷。
左高右低汉字书写技巧咱们中国人写字呀,可有不少讲究呢。
就说这左高右低的汉字书写技巧吧,那可真是一门有趣又有用的学问。
您想啊,字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人儿,站在纸上得有个精气神儿。
左高右低的字呢,就像是一个人在微微侧身,把重心往左移了那么一点点。
比如说“妙”这个字,左边的“女”字旁写得稍微高一点,右边的“少”字低一点,这整个字看起来就特别有韵味,就像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在轻轻侧身行礼呢。
咱再看“即”这个字。
左边部分往上提一点,右边部分略微下沉,就好像左边是个自信满满的大哥,右边是个谦逊的小弟,这样一组合,字就有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这和咱们做人是一个道理呀,有时候要有点高低错落,不能总是平平的。
要是把字都写成一样高,就像一群人站得笔直笔直的,一点都没有灵动的感觉,多死板呀!写字的时候怎么才能写出这种左高右低的感觉呢?这就像是在跳舞,每个笔画都得有它的节奏。
写左边部分的时候,起笔可以稍微重一点,然后向上提,有一种向上的冲劲。
到了右边呢,起笔可以轻一点,慢慢往下走。
就像走路,左边迈大步向上走,右边小步向下行。
比如说写“弘”字,左边的弓字旁,起笔重一点,往上拱起的笔画要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右边的“厶”呢,轻轻起笔,缓缓下沉。
还有啊,这种左高右低的写法在很多字体里都适用呢。
不管是楷书、行书还是隶书。
拿行书来说,它讲究的就是笔画之间的连贯和流畅,左高右低的字在行书里就像是流水一样,左边高起来就像水流遇到了小坡,往上涌了一下,右边低下去就像水流顺势而下。
楷书里呢,左高右低又能体现出字的稳重和端庄,就像一座房子,左边高一点像是房子的左边屋顶稍微高一点,右边低一点就像右边的屋檐低一点,这样整个房子看起来既稳固又有特色。
您要是还不明白,就去看看那些书法家写的字。
他们笔下的字,那左高右低的处理简直绝了。
就像看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个字都像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独特的姿态。
有的字左高右低的幅度大一点,就像表演很夸张的演员,特别有张力;有的字幅度小一点,就像含蓄的演员,虽然不那么张扬,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张祥龙: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毁灭殆尽日期:2005-04-19(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
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
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
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
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
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学问中国传统美德中的知识追求与学习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知识追求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这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学问的崇尚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和文化中,有众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的学问和学习态度对于塑造中国传统美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知识追求和学习态度。
一、知识追求的重要性知识追求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说,强调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得,更在于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和应用。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思想一直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知识追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中国文化对教育的重视上。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制度,它鼓励人们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社会地位和成功。
这种制度使得整个社会都注重教育,并培养了人们的学习能力和追求知识的精神。
至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对于知识的重视和追求从未改变。
二、学习态度的重要性除了知识追求,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学习态度同样不可忽视。
学习态度反映了一个人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态度和方法,它决定了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大的进步。
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三字经”中的“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反复温习已有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
这种学习态度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耐心和坚持,并且对于老师和前辈的意见持开放态度,愿意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强调要全面地学习和思考,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这种学习态度要求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以实现自身和社会的进步。
三、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美德中的知识追求和学习态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送礼不在钱在情的作文咱中国人,那可是特别讲究人情世故的,这送礼啊,就是人情往来里的一门大学问。
好多人觉得,这礼送得越贵才越有诚意,其实啊,在我看来,送礼不在钱多少,关键在那份情。
就说我小时候吧,家里穷得叮当响。
有一年过年,隔壁的王奶奶送了我们家一碗红烧肉。
那时候,肉可金贵着呢,王奶奶家也不富裕,可就这一碗肉啊,那里面装的全是情。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肉的香味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王奶奶就笑着说:“自家做的,尝尝。
”这普普通通的一碗肉,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可这邻里之间的情谊,比啥都珍贵。
再讲讲我那铁哥们大刘。
有一次我生日,他送了我一个手工做的小本子。
本子的封皮是他自己画的,画的是我俩小时候一起调皮捣蛋的场景,内页还有他一笔一划写的祝福。
那本子不值几个钱,可我当时感动得不行。
比起那些花大价钱买的礼物,这个小本子是独一无二的,每一页都写满了我们的回忆和他对我的友情。
还有一回,我去看望生病的亲戚。
我没买那些昂贵的保健品,就自己熬了一锅鸡汤带去。
那鸡汤熬得可费功夫了,从早到晚小火慢炖,我还加了好多对身体好的药材。
亲戚喝着鸡汤的时候,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
他说:“这比啥药都管用,这是你的一片心意啊。
”你看,这用心做出来的东西,哪怕是再普通的鸡汤,也能传达浓浓的关怀。
现在社会上啊,有些人送礼就走入了误区。
总觉得价格高就是好,互相攀比。
为了送个礼,掏空腰包,可这样的礼啊,往往就少了那份真心。
送礼物就像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钱只不过是个配角。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背后的那份深情厚谊。
所以啊,下次咱们送礼的时候,别老想着价格,多花点心思在表达感情上。
一个充满爱意的小手工,一份用心烹饪的美食,或者是一封真诚的手写信,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情谊。
毕竟,礼轻情意重,这才是送礼的真谛呢。
1、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视的一个数字就是“一”。
因为我们只有一门学问,而且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道。
2、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道学”我们没有哲学,没有科学,因为“道学”是无所不包的。
3、因为道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就给它一个名称,中华大道学。
21世纪最要紧的就是这门学问。
4、老天爷不允许文化整合,文化只可交流。
如果全球只有一套文化,这个不叫“一”,而是单一。
单一是会灭亡的。
物种必须多样化,要不然就会毁灭。
5、人类需要有东西两种文化,互相激荡互相交流,有时候东方文化起来,有时候西方文化起来,这才合乎一阴一阳之谓道。
6、老子深深的感觉到,人一旦有了什么名词之后,人就开始执着。
7、老子告诉我们见什么破什么。
8、玄就是很微妙,而且它不可思议。
9、伏羲氏就这么一画,让我们中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
10、任何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你去看它,你就没有一定的答复。
11、为什么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当你有了一个名字,名称、名号、甚至有了一点名堂以后,人类就倒霉了。
因为它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1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你先把看得见的部分搞清楚,你才有资格和能力去探讨那个看不见的死后的世界。
13、人的派系怎么而来,就是过分拥护你的领导,过分尊重你的老师而得来。
有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
14、多元就是混杂,这是人类搞出来的。
没有办法的事情。
15、只要言论一自由,社会就没有公义可言。
16、太极里面有两个部分,不叫阴阳,叫有跟无。
17、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告诉我们道是不可说的。
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18、道德是最佳的信仰19、现象后面有个道理,现象是万变的,道理是永恒的。
20、自然不是天然。
老子告诉你做人就是要做,绝对要做不是不做,但是你不能乱作,做完你赶快跑,不要居功。
21、道家的主张就是有事你不要回避,你一定要尽你的责任,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你做好以后,你不要以为自己很神气,你不要骄傲,你不要居功。
22、有无相生最玄妙,有跟无是一样的东西,所有的有都是从无生出来的。
关于传承文化作文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啊,那可真是个大宝库,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啥好东西都有。
可是呢,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承文化有时候就像在湍急的河流里划船,一不小心就被冲走了,找不到方向。
今天咱就唠唠这传承文化的事儿。
先说说文化是个啥吧。
文化可不是那些只在博物馆里供着的古董,或者是书本里干巴巴的文字。
文化是咱早上吃的油条豆浆,那是传统饮食文化;文化是过年贴的春联,是端午赛的龙舟,是中秋赏的明月。
这些东西啊,就像一颗颗星星,镶嵌在咱生活的天空里,组成了咱中国人独特的标识。
咱中国的文化那是源远流长,从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到李白杜甫的唐诗宋词,再到京剧那咿咿呀呀的唱腔,每一个都是文化的瑰宝。
就说京剧吧,那些个演员在台上一亮相,哇塞,那扮相,那身段,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可现在呢,好多年轻人一听京剧就直摇头,觉得那是老古董,太“慢”了。
这可不行啊,京剧里可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咱传承了,那精美的服饰、独特的唱腔、还有背后的历史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人惊叹不已。
那怎么传承文化呢?我觉得首先得从咱自己做起。
咱不能一边喊着要传承文化,一边又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
比如说吧,我以前对剪纸就不怎么感兴趣,觉得不就是拿剪刀剪个纸嘛,有啥难的。
可是后来我跟着奶奶学了一次,才发现这剪纸可大有学问。
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奶奶的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从那以后,我就对剪纸着了迷,逢人就想给他们展示一下我的剪纸小作品。
这就是传承的开始啊,从自己了解、自己喜欢,再到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
学校也得加把劲儿。
别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那些文言文和历史事件,得让文化变得有趣起来。
可以搞一些文化节,让孩子们穿上古装演一演历史剧,或者开展一些传统手工艺的课程,像做风筝、捏面人之类的。
这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就把文化给传承下去了,多好啊。
还有啊,社会媒体也得承担起责任。
现在大家都喜欢刷手机,那就在手机上多推送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有趣内容呗。
现在中国人有多少学问(本文选自《随笔》2011年第6期) 作者:沈宁有这个疑问,是很久的事了。
引起冲动,下笔成文,则是因为最近连续遇到的几件事。
第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何兹全去世;第二,英国威廉姆王子结婚;第三,读到萧功秦教授文章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第四,清华大学百年大庆。
这几件事本来天南海北,互无关联,但在我的大脑里混杂一处,却撞击出对中国现在文化状况的一些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何兹全教授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个大师级人物,他去世后胡锦涛、温家宝率全体国家领导,都敬送了花圈。
我不是北师大历史系的学生,却因跟何兹全教授算是世交,也送了一个花圈去他的灵堂。
何兹全教授是我外祖父陶希圣先生的得意弟子之一,母亲叫他师兄,我们尊他师舅。
近十年,每次回北京,我都要去何师舅家请安。
师舅母郭良玉还健在的时候,每次去都要留下来,吃一大桌美味饭菜,老太太欢天喜地,忙前忙后,乖乖长乖乖短地叫,我已过半百,在她眼里还是小孩子。
多年前我出版《百世门风》那本书之前,请何师舅批阅,并求他著几字为序。
那时何师舅年逾九旬,早已封笔,不作应酬,却爽快地答应了我。
在序中何师舅指教,我虽略有才华,可惜读书太少,学问贫乏。
我是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毕业生,海内外出版过八本书,港台陆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被何师舅哀叹无知。
想起外祖父九十岁生日时,我在酒席上献诗贺寿,外祖父很高兴,对在座朋友说:我这个外孙,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没有文学基础,能写出一首律诗来,很不错了。
我也记得,我多年发表或出版的文字,都寄回家,父亲从来不读,只当我还是练习作文而已。
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听长辈讲这样的话,是经常的。
我们做晚辈的,羞愧之余,只能心服口服,因为家里长辈,确实都是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因为何师舅那篇序,我对比寻找自己与长辈们在学问上的差距,写了一篇文章,名叫《清末少年读书郎》,2006年发表在《书屋》杂志上,听说引发许多议论。
但我很少上网阅读,也从来不关注别人对我文字的评论,所以不得而知。
最近因为何师舅去世,我上网搜寻相关信息,意外发现,直到2011年3月,网上还有人继续议论五年前我那篇少年郎文章。
出于好奇,匆匆浏览了若干,才发现目前国内许多青年认为自己很有学问,不像我那样自惭形秽。
有人反问:我们九岁没有读过《三国志》,可是我们会用计算机,你的外祖父九岁的时候会吗?有人说:读过四书五经就算有学问么?他们懂物理、化学、生物吗?读过这些,我只能长叹一声:这些青年学问着实浅薄,思维缺乏逻辑,连我一篇小文章也读不懂。
中国自古把熟读四书五经当作学问,而所谓四书五经,全是文史书集。
李时珍研究医药,写出《本草纲目》,张衡研究地理,制造浑天仪,成就固然可观,但在古人眼里,不算有学问。
我的父母两系家族,祖祖辈辈读书入仕,所以家中历以读史习文为业。
我的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清光绪年的进士。
我的父辈,一位堂伯父沈钧儒先生,还赶上考取中国最后一代进士。
我的父亲,先读历史,后学英文,从来算不出鸡兔同笼的数学题。
我的母亲先习文学,师从朱自清,后读英国文学,为俞大絪高足。
我们在家,幼承庭训,古往今来,也都装了一脑子。
我的弟弟是美国金融学博士,我的妹妹是美国计算机系统专家,可我们在一起聊天,话题几乎全是历史和文学。
原来在国内的时候,以为只是中国古人把文史当作学问。
哲学是近代才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而哲学乃文史的总括和升华,可并称文史哲。
现在国内大概仍然有很多人这样认为,而且因为了解到西方国家自然科学的发达,更相信中国落后是因为重文史轻理工所致,便来个反其道而行之,更变成重理工而轻文史哲了。
我到美国住得久了,才发现大多西方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其实跟中国传统是一样的,把文史哲看作学问。
虽然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早于中国数百乃至千年,学科细密,研究精深,什么科都有专家大师。
但不论生物化学,天文地质,读书读到头,万流归宗,就是一门功课:哲学。
西方人从开天辟地就认为,只有哲学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文化顶峰。
古希腊和古罗马,最具智慧的人,无一例外,都献身哲学研究。
柏拉图、亚利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最具盛名的学人,均为哲学家。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科学美术样样出众,可他最大的声誉则在哲学。
法国人卢梭,写了《忏悔录》,万世流芳,可是欧美人只认他是哲学家。
最近英国王孙威廉姆王子结婚,全球热闹。
谁查过这位王子的学历?他在伊顿学院读书时,地理得A,美术史得B,生物学得C。
到安德鲁大学深造,先读美术史,后改地理学,获硕士学位。
其父查尔斯太子,在剑桥大学读三门专业:历史,人类学,古人类学。
作为皇族子弟,父子两位王子,当然是想进哪所大学,就进哪所大学,想读哪个专业,就读哪个专业,可他们读的都是历史类的文科。
国人会不会觉得奇怪?他们怎么不去读MBA?对于生活于自然科学特别发达的西方人来说,那一点都不奇怪。
现代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讲过:在全世界所有的学科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历史学。
细想一想,这真是至理名言。
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从哪里走到今天,我们怎么能够知道我们今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更怎么可能知道我们明天会走向何方。
儿子进了高中,我们开始收集资料,以备日后报考大学。
遍查之后发现,美国著名大学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史坦福等等,本科学生选读最多的,都不是理或工或商,而是历史,英文,经济,政治,哲学等科。
可以想知,到名校读书的学生,都有将来做国家社会栋梁的志气,绝不甘心做合格的工匠,而是要做思想家,那么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言而喻。
据我所知,不光英国父子两位王子,都选择以历史为专业,英国或欧洲大多数贵族子弟,进大学通常都是读文学、美术、历史、音乐、哲学等专业。
我似乎不记得听说过,某某王爷的公子读MBA,或者某某公爵的儿子读计算机编程,或者某某伯爵的女儿读医学。
当然没听说过,不等于没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但我相信,绝大多数欧洲王公贵族(也包括美国巨富大亨)的子弟,大多不读理工或农医工商各科,合情合理。
因为这样家族的子弟,有世袭的爵位,有公认的社会地位,有祖传的财富,他们用不着去寻求一份工作来赚钱养家糊口。
换句话说,他们上学读书,仅仅是不得不为的习惯性服从,或仅仅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不必费尽心机去掌握一种谋生手段,他们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专业,或者接受社交技能的充分训练。
各国都一样,王公贵族,巨富大亨,上流社会,所最需要也最重要的,并不是哪种具体的工作技术,而是建立广泛而牢固社交关系网的能力。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难想象,人们在聚会的时候,相识交流,通常都谈论些什么。
我想,恐怕不会是计算机程序或疾病治疗或企业管理吧,那都是工作场所和学术会议上的话题。
据我观察,社交场合,特别是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最多交谈的话题,无非涉及各国各地的历史和文化,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变化等等。
而正是这些话题,比如意大利雕塑的壮丽,德国音乐的优美,法国服装的迷人,或者中国历史的神秘,更能在社交场合显示人的学识和品位。
也因此,欧美贵族或大亨们的子弟,上学读书热心于音乐美术或历史文学等学科,那才是他们日后遍游世界广交朋友最用得着的学问和技能训练。
我相信,查尔斯和威廉姆两位英国王子,不管走到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一定会以他们广博的历史学识而赢得人们的赞扬,谁也不会在乎他们懂不懂得计算机,或者具备不具备一种谋生本领。
再说,如果他们真的需要,他们可以雇用一百个计算机博士或者其他某专业的博士,来替他们完成所需。
这本是一个基本常识,古今中外同一道理。
家境富足的门户,子弟不愁吃穿,就不必非学得一门手艺以谋生。
而境况不佳的家庭,子弟通常都没有那么多选择的可能,而首先必须设法掌握一种谋生技能,比如木匠铁匠泥水匠,或者行医打拳走江湖。
人必须先得以生存和温饱,然后才谈得到追求兴趣和爱好。
我的母亲出生官宦世家,外祖父二十几岁就做了大学教授,三十几岁进入国民党核心。
虽然母亲跟随其父母,屡经战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生活一直相当优裕,家里有佣人,出门坐汽车。
母亲自幼喜爱文学,大学考入西南联大读中文系,后来转入重庆中央大学改读英国文学,全凭兴趣,从没有想过靠读书来谋职。
我的父亲也出生书香世族,可因为曾祖父英年早逝,又逢民国革命,废了科举,祖父无路可走,于是家境渐衰。
为获得微薄的补助,父亲中学读师范学校。
父亲幼承庭训,酷爱文史,先在上海考入暨南大学读历史专业,后来辗转到重庆入中央大学,则改读英文专业,原因是听人说读英文毕业之后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对于父亲来说,读书成为获取谋生手段的途径,功利目的非常明确。
若论起来,最早如诗经时期,或春秋战国年代,先人们曾经是相当浪漫和理想主义的,不多功利思想,屈原是个鲜明例子。
可从秦始皇统一独裁开始,中国专制社会持续至今,伴随发展的就是极端功利主义的生活和文化意识。
直到今天,绝大多数国人的所作所为,都始于功利,终于功利。
比如宗教信仰,在中国也是为了求子求免灾求发财等等功利目的,如果没有好处,没人去拜菩萨。
又如信仰某某主义,不过是为夺取或者坐稳天下的功利目的,并没有真要解救国家大众的理想。
再如生儿育女这样最纯粹的自然行为,也蒙上功利色彩,把儿女当作父母的退休保障,父母骂子女最常用的话就是:我生你养你图了个啥?这种无处不在的功利主义传统,当然也侵蚀了中国文化体系。
于是国人读书,为的是功利目的,一说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说是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时,一说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中国古代,虽有七十二行,以木匠为业的如鲁班,以杀猪为业的如镇关西,以行医为业的如李时珍,以开商店做生意为业的如西门庆,但三千年来,对国人而言,人生最高境界或称最优职业,就是进士及第,到朝廷做官。
而科举考试考的都是四书五经,也就是历史和文学,所以读书人自古只读文史,只把文史看作学问。
李时珍写了书,却入不了史,李白会写诗,就被请入朝廷做官。
张衡造了浑天仪,只是被后来懂了科学的人们尊崇,史书上记录的是他任太史令或尚书的官职,还赞誉他写汉赋出色,称他为大文学家。
或许因为遭受近百年的贫困,国人穷怕了,求生本能成为几乎所有国人潜意识里最牢固的基础思维,合情合理。
物极必反,因为改革开放,国人终于看到世界上有许多富强的国家和社会,而后获得一些创业发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许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科学技术,比如管理国家或企业不是忠于组织就行,还有MBA一说。
于是上大学,读理工,拿学位,凭借掌握的技术来改造自身生活和社会地位,便成为人们热心追求的目标。
这种风气继承着读书谋生的古老传统,却转变了学科追求的方向,文史被普遍认为无用低贱的学科。
小学开始,好学生都进理科班,在文科班的都被当作不用功的孩子。
因为这,加上某些政治因素,以理工见长的清华大学,在今日中国位居老大,北京大学好像也只能给清华提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