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36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与影像诊断在胃肠道间叶组织间的肿瘤称之为胃肠道间质瘤,大部分的消化道间叶肿瘤为胃肠道间质瘤。
一般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根据是,患者的胃肠道出现有非上皮性的,非淋巴性,非肌源性的肿瘤。
1病理学组织形态11大体形态:多数的胃肠道间质瘤来自于患者得到胃肠肠壁的肌肉层,肿瘤最先发病是在患者的胃肠壁肌肉内,并且呈现向外生长的趋势。
有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会发展成肠系或者是大网膜的肿瘤。
根据肿瘤的主体位置进行分类,共有五类,分别是:腹内胃肠道外型,壁内型,腔外型,腔内型和哑铃型。
肿瘤主要是以膨胀性的生长方式,因此肿瘤的边界较为清晰,常常能够观察到有孤立性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肿瘤,部分肿瘤会呈现为分叶状或者是多发状,但这相对少见。
对肿瘤进行切割,观察其切面情况。
间质瘤主要是呈现类似鱼肉状,周边为灰红色,而肿瘤的中心则有出血,坏死以及各种囊变等的病变改变[1]。
12组织学特点: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形态各异,具有不同的组织细胞形态,同一肿瘤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形态。
因此可以根据细胞形态对其进行分类鉴别,其中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以及两者的混合型。
其中梭形细胞型是较为常见的一些胃肠道间质瘤。
另外,细胞的排列也呈现多种的排列结果,除了常规肿瘤细胞的弥漫片状排列和交叉束状排列外,还会出现有血管外皮瘤样,大菊形团样,器官样,花瓣样和栅栏状等。
在不同部位出现的间质瘤其形态学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以胃部和小肠间质瘤的形态学变化较大,而直肠的间质瘤变异情况较小,主要还是以梭形细胞型为主,并且常常是以纯的梭形交叉束状排列为主。
在胃部的间质瘤还会出现印戒样细胞和核端空泡细胞,其中研究发现只会在患者的胃部发现有核端空泡细胞,其它部位仍未发现有该类细胞,而印戒样细胞除了会在胃部出现外,还会在其它的器官部位中出现。
胃肠道间质瘤的生物行为学主要是从良性开始变化成为恶性,其发病初期为良性细胞,存在有潜在恶性,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发展低度恶性,显著恶性,良性,恶性等范围内变化。
胃 肠 道 间 质 瘤概述病理影像表现鉴别诊断1.2.3.4.目录概 述概 述•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富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一类独立的肿瘤。
流 行 病 学 特 点•年龄: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多见于50岁以上中年人。
•无明显性别差异。
•好发部位:GIST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60%-70%发生在胃,以胃体部大弯侧最多,其次胃窦部;20%-30%发生在小肠。
•发生在胃肠道外(如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者称为胃肠道外间质瘤。
临 床 表 现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不明显或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隐痛•包块•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贫血病 理病 理•大体病理分3型:黏膜下型、肌壁间型、浆膜下型。
•镜下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单独由上皮细胞或两种细胞混合而成。
•CD11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是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
梭形细胞型生 物 学 行 为•GIST应视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肿瘤危险程度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显著相关。
有无转移、是否浸润周围组织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恶性者多为血行转移,淋巴转移极少。
GIST危险程度分级极低≤2.0≤5任何低 2.1-5.0≤5任何中等 2.1-5.0>5胃2.1-5.06-10任何5.1-10≤5胃高任何任何肿瘤破裂>10任何任何任何>10任何>5>5任何2.1-5>5非胃原发5.1-10≤5非胃原发影 像 表 现X 线•黏膜展平,但无黏膜僵硬、破坏,局部胃壁柔软,钡剂通过顺畅。
•如有溃疡或窦道形成,可表现为钡剂外溢至胃轮廓外。
•向腔外生长且肿瘤较大时,显示周围肠管受压。
女 56岁 黑便1周余CT•平扫:肿瘤呈软组织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或分叶状,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生长。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4 No.8 April 2024156▲通讯作者胃肠间质瘤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杨永青1 黎 涛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济南 250013;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中外数据库中有关胃肠间质瘤(GIST)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研究的侧重点和学科发展情况。
方法 本研究以GIST 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研究为例,统计了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有记录以来至2023年6月的文献发表、关键词等情况,利用趋势分析、关键词统计、基于文献可视化软件(VOSviewer)的热点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两个数据库的文献研究热点。
结果 有关GIST 的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的研究自1993年出现,2010年以后研究热度在不断提高;CNKI 数据库中的文献研究热点较为集中,主要为案例分析和诊断方法比较,而WOS 数据库中的文献思路和关键词涉及领域则较为开阔,通常涉及较多医学相关领域,且包含大量病情分析、模型模拟、患病机制等研究难点。
结论 相较于WOS 数据库,CNKI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深度和主要关键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发文趋势;引文趋势;论文关键词;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图分类号] R730.4;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8-0156-04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8.37Visual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in imaging diagnosis and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YANG Yongqing 1 LI Tao21. Medical Imaging Center,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Jinan Central Hospital, Shandong, Jinan 250013, China;2.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Shandong, Jinan 25001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cus and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imaging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databases. Methods The imaging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GIST were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literature publication, keywords, and other in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WOS) databases from the first record time to June 2023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Trend analysis, keyword statistics, and hot spot analysis based on visualizing scientific landscapes viewer (VOSviewer) were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hotspots between the two databases. Results The research on imaging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GIST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93 and has been increasing since 2010.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CNKI database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mainly focusing on cas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diagnostic methods, while the literature ideas and keywords in the WOS database were relatively broad in scope, usually involving many medical related fields, and 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difficulties such as disease analysis, model simulation, and disease mechanism. Conclusion Compared to the WOS databas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CNKI database still lags and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research depth and main keyword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is needed.[Key words] Trend of publication; Citation trends; Keywords of the paper; CNKI; Web of Science database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年发病率为(10~20)/100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3]。
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良性肿瘤,两者的死亡率约为1:10。
间变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非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主要位于胃肠、胰腺、肝等部位。
虽然间叶源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0%~15%,但在临床上仍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往往被漏诊或误诊。
一、病理特点间叶性肿瘤好发于胃肠道,特别是胃肠道的平滑肌,其次为小肠、胆管等。
肿瘤一般为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楚,直径2~5 cm,部分肿块可发生溃疡、出血及坏死。
如下:1.肿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梭形或囊性的肿块样结构,表面被覆有一层黏液样的上皮。
2.肿瘤细胞较少发生坏死和出血,部分肿瘤细胞排列呈树枝状或葡萄状。
3.肿瘤细胞呈核分裂象,但核分裂多属良性。
4.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同,间变性肿瘤可分为高分化和低分化两种类型。
高分化间变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一般不向肠壁、血管、胰腺、肝脏等其他部位转移;而低分化间变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向肠壁、胰腺等部位转移的概率较高。
二、临床表现1.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与胃肠道的平滑肌组织和黏液细胞肿瘤相似,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和腹部包块。
少数病人因出血或梗阻而出现腹痛、便血、呕血等症状,可伴有体重减轻、贫血,并有发热。
2.胰腺间变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非恶性间叶源性肿瘤,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约为10%,其中约15%发生在十二指肠,25%发生在胰腺。
临床表现与胃肠道和胰腺肿瘤相似,可有上消化道症状、腹部包块、贫血、黄疸、腹水等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有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和吞咽困难。
3.肝间变性肿瘤表现为腹痛、黄疸、腹胀和腹水等症状。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痛。
部分患者可有转移性肿瘤的表现,如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和腹水等。
4.肝外间变性肿瘤可因血供丰富而产生疼痛,表现为上腹部或背部隐痛或胀痛。
5.肾间变性肿瘤可引起血尿。
大多数肿瘤都有腹痛等症状,但腹痛并不是诊断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