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系列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蚌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蚌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
它们在水中生活,通常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蚌的身体结构,了解其内部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蚌、手套、手术刀、显微镜和玻片。
2. 实验方法:- 戴上手套,将蚌放在实验台上。
- 使用手术刀轻轻切开蚌的外壳,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 将被切开的蚌观察放在显微镜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结构并进行实时记录。
实验结果通过解剖我们发现以下蚌的内部结构:外壳蚌的外壳是由两个壳瓣组成的,用于保护其内部器官,并提供结构支持。
鳃我们可以看到,蚌的鳃位于其身体的一侧。
鳃是呼吸器官,用于吸取水中的溶解氧供身体代谢所需。
心脏我们可以观察到蚌的心脏位于其身体的中间部位。
蚌的心脏是一个类似管状的器官,负责泵送血液循环。
肝脏蚌的肝脏位于其心脏之下,呈现黄色。
肝脏是一个重要的消化腺体,负责合成和储存能量物质。
肠道蚌的肠道贯穿于其整个身体,起到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我们可以观察到肠道中含有一定量的食物颗粒。
生殖器官发现蚌的生殖器官位于其肠道附近。
蚌是雌雄同体的动物,意味着它们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结论通过对蚌的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蚌的内部结构。
蚌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高度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其中,其外壳能够给予其良好的保护作用,鳃则是呼吸的重要器官,心脏和肝脏则负责维持身体机能。
肠道负责消化和吸收,而生殖器官则让蚌能够繁衍后代。
本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蚌的机会,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蚌的解剖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鲍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并为更深入的研究和保护这一物种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请参考不少于三篇相关文献,列出完整的引用格式)。
演示实验名称观察河蚌、缢蛏及其它软体动物(书上12页)
实验目的: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器具:河蚌、缢蛏的标本,显微镜,放大镜。
方法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河蚌、缢蛏的外部形态。
2、观察河蚌、缢蛏图片和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河蚌、缢蛏的纵切片。
小组讨论:1.描述河蚌的形态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 河蚌是如何捕食的:靠入水管获取食物,靠出水管排出食物残渣。
3. 河蚌的贝壳的作用: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
2.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 、实验:活河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 、实验药品: 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钝圆的一端是2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内部结构。
3 、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C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频率)。
(4 )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
水温每升高1~2C,记录一次心率4 、内部构造观察⑴ 原位观察•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斧足•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操作:沿鳃的上缘剪掉左侧腮•• ,即•• 5 、钩介幼虫的观察11 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1条12 、河蚌的解剖内部构造的观察(1)原位观察•斧足•呼吸系统:鳃小瓣、瓣间隔、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动脉干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神经系统:脑、足、脏神经节。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河蚌的解剖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
2. 掌握解剖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认识河蚌内部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二、实验材料1. 河蚌一只(活体或解剖标本)。
2. 解剖刀、解剖剪、眼科剪、解剖针、镊子、解剖盘、吸水纸、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1. 河蚌的初步观察(1)观察河蚌的贝壳:注意壳的大小、形状、颜色、铰合部、韧带等。
(2)观察河蚌的外部器官:如足、外套膜、出水管、入水管等。
2. 河蚌的解剖(1)将河蚌放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在河蚌的腹部正中线切开一个长口,注意避开内脏器官。
(2)用解剖剪将腹部肌肉剪开,取出内脏器官。
(3)观察内脏器官的排列顺序: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
3. 消化系统的观察(1)观察消化道的完整性:口腔、食道、胃、肠道等。
(2)观察胃的形态和功能:胃壁的皱褶、胃腺分布等。
(3)观察肠道的特点:盲囊、肠道壁的皱褶等。
4. 呼吸系统的观察(1)观察鳃的位置和结构:鳃丝、鳃弓等。
(2)观察鳃的功能:气体交换、分泌黏液等。
5. 循环系统的观察(1)观察心脏的位置和结构:心室、心耳等。
(2)观察血管的分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
6. 排泄系统的观察(1)观察肾脏的位置和结构:肾小管、肾小球等。
(2)观察膀胱的位置和功能:储存尿液、排泄废物等。
7. 生殖系统的观察(1)观察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2)观察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管、储精囊等。
8. 软体部分观察(1)观察外套膜的位置和功能:分泌贝壳、保护内脏等。
(2)观察足的形态和功能:运动、捕食等。
9. 观察记录(1)详细记录观察到的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2)用图示表示内脏器官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四、实验总结1. 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河蚌内部器官的特点。
2. 分析河蚌内部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河蚌(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二)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度,记录一次心率。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
2.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实验:活河蚌。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实验药品: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钝圆的一端是(2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频率)。
(4 )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
水温每升高1~2℃,记录一次心率。
4、内部构造观察⑴原位观察·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斧足·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操作:沿鳃的上缘剪掉左侧腮··,即·· 5、钩介幼虫的观察11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1条 12、河蚌的解剖内部构造的观察(1)原位观察·斧足·呼吸系统:鳃小瓣、瓣间隔、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动脉干。
实验六、河蚌(或田螺)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河蚌和田螺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观察:掌握双壳纲、腹足纲的主要特征;掌握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认识软体动物门一些常见和重要的经济种类。
二、实验内容:(一)、河蚌1、河蚌外形观察壳顶,生长线,韧带,出、入水管2、河蚌的解剖示范:解剖方法……观察:闭壳肌,足,外套膜,水管系统呼吸系统:鳃的位置和结构循环系统:围心腔的位置,心室,心耳排泄系统:肾,膀胱,围心腔腺消化系统:垂唇,口,胃,肝盲囊,晶杆,肠道,直肠、肛门内部结构河蚌切面示意图河蚌的内部结构(二)田螺1、活体观察螺壳壳口,螺旋部,壳顶,缝合线,壳轴,生长线、脐,内唇,外唇,厣。
软体部:头部:吻、口、触角、眼。
足部;内脏团;外套膜;外套腔;肛门;肾孔;♀性生殖孔。
2.解剖观察解剖:去除螺壳观察:足,外套膜,螺旋状的内脏团,收缩的触角;呼吸系统:鳃;消化系统:口(齿舌)、胃、肠、直肠、肛门、肝脏;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性生殖孔;♂:精巢、输精管、储精囊、♂性生殖孔;排泄系统:肾;循环系统:心脏(一心室、一心耳);多板纲:石鳖标本瓣鳃纲、腹足纲及头足纲标本 瓣鳃纲及腹足纲的照片(三)其他软体动物标本观察四、作业:绘河蚌内部结构图抽查:识记标本预习:对虾的外形和解剖外形观察解剖顺序和方法观察内容注意事项附:软体动物门的分类(部分)无板钢:龙女簪单板纲:新碟贝多板纲:石鳖瓣鳃纲列齿目铰合齿多瓣鳃纲-异柱目铰合齿退化或没有,前闭壳肌小或完全没有掘足纲贝壳呈长圆锥形、稍弯曲的管状,两端开口 足发达成圆柱状,头部退化腹足纲头部和足部左右对称。
内脏团螺旋形,不对称●肺螺亚纲●有壳或消失;●无鳃,以肺呼吸●头部发达,触角1一2对,●如椎实螺、大蜗牛等。
头足纲头部、足部发达,足环生于头部前方,故名头足类鹦鹉螺。
实验6 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1. 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2. 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蛏、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四、实验操作与观察:1. 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河蚌的外形(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 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 河蚌的内部解剖:(1)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2)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5)去掉左侧的外套膜,露出左侧的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性的,反之为雄性的。
瓣鳃的结构:由外鳃小瓣和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的瓣间隔、腮上腔等组成,外、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和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word范本] 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 - 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和观察,了解河蚌的内部结构和特点,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解剖法对河蚌进行观察和研究。
解剖法是通过将生物体剖开,暴露内部结构,以便观察和研究其形态、组成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可以观察到其内部器官和组织,了解其生理功能和特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河蚌、解剖刀、镊子、显微镜、实验纸和标签等。
2.选择新鲜、健康的河蚌,用清水冲洗干净。
3.使用解剖刀在河蚌的壳面中间部位切开,注意不要损伤内部器官。
4.暴露内部器官和组织,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形态、组成和位置。
5.使用镊子小心地取出内部器官和组织,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
6.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图表或表格,记录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组成和功能。
7.将解剖后的河蚌残骸用实验纸包好,并做好标签,以便后续研究。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河蚌的解剖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河蚌的内部结构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2.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道等部分。
口是河蚌摄取食物的入口,食道连接口和胃,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肝脏和肠道则参与消化过程。
3.呼吸系统包括外套膜、呼吸树和氧气交换器等部分。
外套膜是河蚌的外壳,呼吸树是河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氧气交换器则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部位。
4.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窦和血液等部分。
心脏是河蚌血液循环的中心,血窦是储存血液的部位,血液则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媒介。
5.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和生殖腺等部分。
肾脏是排泄废物的器官,生殖腺则是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
6.生殖系统包括精子和卵子等部分。
精子和卵子是河蚌进行繁殖的细胞。
通过对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河蚌的内部结构复杂且完整,说明了其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高效性。
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实验材料:活河蚌。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实验药品: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绝大多数软体动物适应不活动的生活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绞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
(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墨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入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2、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左右。
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四、实验条件:1、实验材料:活河蚌。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实验药品:炭末水混合液。
五、实验原理和方法: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绝大多数软体动物适应不活动的生活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绞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
(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墨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入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2、河蚌的解剖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左右。
实验6 河蚌的活体观察和内部解剖解剖河蚌的足神经节时,必须认准位置,剥除肌肉时需细心,以防损坏神经节。
(一)活体观察1. 运动、呼吸及心率的观察(1)在安静无振动的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运动(肉足伸缩)情形,并在河蚌的后端以吸管轻轻注入数滴稀释的墨水,观察墨水被近腹侧的入水孔吸入并由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的情形。
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肉足收缩,紧闭双壳的情形。
(2)将活河蚌近壳顶围心腔处的贝壳磨掉,用镊子轻轻撕开此处的外套膜,使围心腔及心脏暴露出来,但要防止挑破心脏。
观察心脏规律性的跳动,计算其跳动频率。
2. 外形观察壳左右两瓣,等大,近椭圆形,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普通动物学214页)壳顶:壳背方隆起的部分,略偏向前端。
生长线: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与壳的腹面边缘相平行的弧线。
韧带:角质,褐色,具韧性,为左右两壳背方关连的部分。
(二)内部解剖用解剖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
然后插入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解剖刀,以其柄将一壳内表面紧贴贝壳的皮肤皱摺轻轻分离,再以刀锋紧贴贝壳切断在前后近背缘处的闭壳肌,便可揭开贝壳,进行下列观察。
(普通动物学214页)闭壳肌:休前、后端各一大型横向肌肉柱,在贝壳内面留有横断面痕迹。
伸足肌:为紧贴前闭壳肌内侧腹方的一小束肌肉,可在贝壳内面见其断面痕迹。
缩足肌:为前、后闭壳肌内侧背方的小束肌肉,可在贝壳内可见其断面痕迹。
外套膜和外套腔:外套膜簿、左右各1片,两片包含的空腔为外套腔。
外套线:贝壳内面跨于前后闭壳肌痕之间,靠近贝壳腹缘的弧形痕迹,是外套膜边缘附着留下的痕迹。
入水管与出水管:外套膜的后缘部分合抱形成的两个短管状构造,腹方的为入水管,背方的为出水管。
入水管壁具感觉乳突。
足:位于两外套膜之间,斧状,富有肌肉。
(三)器官系统解剖(1)呼吸系统瓣鳃:将外套膜向背方揭起,可见足与外套膜之间有两个瓣状的鳃,即鳃瓣:靠近外套膜的一片为外鳃瓣;靠近足部的一片为内鳃瓣。
实验6、河蚌解剖观察实验目的掌握河蚌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河蚌的生物学特征、解剖构造及其解剖所揭示的相关生物学问题。
实验材料和仪器材料:河蚌、解剖器具、取材模板、标本瓶等。
仪器:显微镜、镊子、手术刀、剪刀等。
实验步骤第一部分:河蚌外部形态观察1.把待观察的河蚌放在实验台上,检查其内外部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异常。
2.用镊子轻轻夹住两侧外壳边缘,将河蚌的外壳缓慢地打开,揭开后放入标本瓶中。
3.观察河蚌外壳的颜色、大小、形态,外套膜、呼吸管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并观察外套膜上的生物附着物。
第二部分:河蚌解剖1.把河蚌放在取材模板上,用手术刀从前端冲进去,切掉前部、中部和后部三段,注意不要把肝、肺等部位切断。
2.用镊子夹住前、后两端刚切开的河蚌,伸手放进去,捏住肝、肺等部位,然后把其余组织用手或镊子拔出,拍干净后沉浸在4%的福尔马林溶液中。
3.在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小时以上,再放到75%乙醇中保存(切分过硬者需多浸泡几小时)。
第三部分:解剖结构观察1.取出保存在75%乙醇中的河蚌标本,使用剪刀将河蚌的口部和外套膜的上方全部剪去,暴露出筋膜、肝、肺等内部结构。
2.用显微镜观察其中的结构,如口器、肝、肺、肠道、腮等部位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在解剖河蚌时,应使用手术刀、剪刀等工具,注意安全。
2.河蚌解剖时应尽可能保护其内部结构,尽量避免切断肝、肺等重要部位。
3.在观察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时,应仔细观察,不要忽略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4.在使用福尔马林等化学试剂时,应注意防护措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河蚌的生物学特征、解剖构造及其解剖所揭示的相关生物学问题。
经过河蚌的解剖观察,我们清楚地发现了河蚌的口器、肝、肺、肠道、腮等重要结构,使我们加深了对河蚌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一、实验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环境质量下降。
为了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提高水生态环境质量,本研究采用河蚌净化水质的实验方法,旨在探究河蚌对水质净化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河蚌净化水质的原理和方法;2. 评估河蚌对水质净化的效果;3. 为我国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河蚌:选取生长状况良好、体重约10克的河蚌10只;(2)实验水体:采用自来水,经沉淀、过滤处理后,pH值为7.0,溶解氧含量为6.5mg/L;(3)实验容器:塑料桶(容积为20L);(4)水质检测仪器:pH计、溶解氧测定仪、氨氮测定仪、总磷测定仪。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10只河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2)实验设置:将两组河蚌分别放入两个塑料桶中,每个桶中加入10L实验水体;(3)水质检测:在实验开始前、实验进行7天、实验进行14天、实验进行21天时,分别检测两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4)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水体的水质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实验前:两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0、6.5mg/L、0.2mg/L、0.1mg/L;(2)实验进行7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2、7.0mg/L、0.1mg/L、0.05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8、6.0mg/L、0.3mg/L、0.2mg/L;(3)实验进行14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3、7.5mg/L、0.05mg/L、0.03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5、5.5mg/L、0.5mg/L、0.3mg/L;(4)实验进行21天:A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7.5、8.0mg/L、0.02mg/L、0.02mg/L;B组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氨氮含量、总磷含量分别为6.0、4.5mg/L、0.8mg/L、0.5mg/L。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
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河蚌
(二)用品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
(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
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
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
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
(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
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
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
★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
(二)河蚌的解剖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
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
★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
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
度,记录一次心率。
随水温变化,心脏的博动从开始到正常至停止大致经历了以下的过程。
(1) 4-16℃约在5℃时心脏开始跳动,但十分缓慢、微弱。
随温度上升,心脏搏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2) 16-20℃可见河蚌心脏搏动的幅度大,但频率低。
(3) 20-36℃河蚌心脏搏动有力,但幅度略微下降。
并且随着温度的上升,心率明显加快。
(4) 36-40℃随温度的上升,心率开始减慢,心脏收缩的力量明显减弱,幅度也开始下降。
(5)40-45℃随温度上升,可见心脏收缩十分微弱,搏动幅度更小。
(6) 45-47℃温度刚上升到此温度范围时,还可以看到心脏微弱、但为连续的搏动。
随后,心脏只能间断地搏动,且随温度上升,两次搏动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最后心脏停止搏动,这时,即使将河蚌放回到正常水温的水中,心博也无法恢复。
(四)内部构造
打开河蚌贝壳后,可见由外套膜包围内脏团,内脏团十分柔软,观察时,需要经常用镊子拨开某个器官,才能看到另一个器官。
1.肌肉、外套膜与水管系统
在身体的前、后端各有一大束肌肉,分别为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
由于它们的收缩,贝壳能紧密关闭。
紧接前闭壳肌内侧腹方有一小束肌肉,为伸足肌。
前、后闭壳肌内侧背方各有一小束肌肉,为缩足肌。
可在揭开的贝壳内表面见到这几束肌肉的断面痕迹。
在柔软身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半透明的膜状构造,称为外套膜。
其外侧的贝壳即由外套膜的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形成。
左右两外套膜包含的空腔,叫外套腔。
贝壳内面跨于前、后闭壳肌痕之间、靠近贝壳腹缘的弧形痕迹称外套线,是外套膜边缘附着的地方。
位于两外套膜之间、呈斧状的一大块肌肉是河蚌的足。
外套膜的后缘部分合抱形成2个短管状构造,腹方的为入水管,背方的为出水管。
★用解剖针试探插入出、入水管,看它们分别通向哪里。
2.器官系统
(1)呼吸系统.
①鳃瓣将外套膜向背方揭起,可见足与外套膜之间、足后缘的两侧各有2片鳃瓣,靠近外套膜的1片为外鳃瓣;靠近足部的1片为内鳃瓣。
用剪刀剪取一小片鳃瓣,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其表面是否有纤毛在摆动?★这些纤毛对河蚌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②鳃小瓣每1鳃瓣由2片鳃小瓣合成,外方的为外鳃小瓣,内侧的为内鳃小瓣。
内、外鳃小瓣在腹缘及前、后缘彼此相连,中间则有瓣间隔把它们彼此分开。
瓣间隔为连接两鳃小瓣的垂直隔膜,它把鳃小瓣之间的空腔分隔成许多鳃水管。
鳃丝用手术刀切取一薄片鳃于载玻片上,置低倍镜下观察,可见鳃小瓣由许多背腹纵走的细丝组成。
转高倍镜观察,可见到丝间
隔。
丝间隔是鳃丝间相连的部分。
其间不相连部分形成鳃小孔,水由此进人鳃水管。
③鳃上腔为内、外鳃小瓣之间背方的空腔,用镊子挑开鳃背方的薄膜即可见到。
★水在鳃内如何穿流?有的河蚌外鳃瓣特别肥大,何故?
(2)循环系统
①心脏位于围心腔内,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围心膜,用眼科剪小心地从背面剪开围心膜,可见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组成。
心室为1个长圆形富有肌肉的囊,能收缩,其中有直肠贯穿。
心耳在心室腹方左右侧各1个,为三角形薄壁囊,也能收缩。
②动脉干由心室向前及向后发出的血管,沿肠的背方前行的为前大动脉;沿直肠腹侧后行的为后大动脉。
(3)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2种器官组成。
①肾脏1对,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由肾体及膀胱构成。
沿着鳃的上缘剪除外套膜及鳃,即可见到。
肾体紧贴于鳃上腔上方,为肾脏的腹侧,呈黑褐色、海绵状。
其前端以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前部腹面,可用解剖针通探察看,也可将肾脏取下浸人水中,在体视显微镜下寻找肾口。
膀胱将肾脏浸人水中可见膀胱位于肾体背方,薄膜状,末端有排泄孔,很小,开口于内鳃瓣的鳃上腔,与生殖孔接近并位于其背方。
②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分支状,略呈赤褐色。
(4)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白色的腺体(精巢)或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
(5)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等部分。
口位于前闭壳肌腹侧,横裂缝状,两侧各有2片内外排列的三角形触唇。
★触唇有何功用?口后的1个短管即为食道;再后稍膨大的部分就是胃;肝脏分布在胃周围,是呈淡黄色的腺体;肠接胃后盘曲在内脏团内,试以眼科剪小心剖开,找寻其走向。
直肠从肠延伸,折向背方,穿过心室,最后以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背方的出水管附近。
(五)钩介幼虫的观察
取雌性河蚌肥厚外鳃瓣的内容物1滴于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河蚌的幼体阶段—钩介幼虫。
幼虫生有1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壳一张一合。
贝壳张开时,可看到壳的腹缘有带齿的钩,腹部中央有1条细丝称足丝。
★钩介幼虫营寄生生活,其钩和足丝有何功用?钩介幼虫是亲蚌的受精卵在雌体外鳃瓣的鳃腔中发育而成的。
★精卵如何相遇而受精?依钩介幼虫所在部位,它们将通过何路径从雌蚌中排出?
四、作业与思考
1.记录不同水温下河蚌心脏搏动的变化过程,并绘坐标图,用曲线表示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心率)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观察,总结河蚌适应于不大活动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