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7.70 KB
- 文档页数:7
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测和减灾措施,以及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1. 地质调查与评估地质调查与评估是预防地质灾害的第一步。
通过地质调查与评估,能够了解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相关机构还应加强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的定期调查和评估工作,提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2. 灾害隐患点治理对于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加固、拆除、修复等,以确保隐患点不会进一步演变成地质灾害。
3. 防护林网建设防护林网建设是防治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固土保持,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二、地质灾害的监测措施1. 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预警可能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高精度遥感技术利用高精度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进行遥感监测,能够快速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演化规律,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质灾害的减灾措施1. 人员疏散与应急避难在地质灾害即将来临或已经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与应急避难工作。
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疏散与避难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建立防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的防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能够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更好地开展救灾工作。
这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基本物资,以及应急通讯设备、救援器械等应急装备。
四、社会参与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等都应当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相关推荐地质灾害防控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控方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1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
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
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
特制定(实验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地震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教师地震应急速报小组:(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2)疏散组:教导处二、紧急疏散原则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一)紧急避震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
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简答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等。
这些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其危害性。
下面,我将从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地质灾害预报和监测、防灾救援体系等多个方面介绍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一、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1. 合理用地:合理规划和分配土地用途,避免将人口集中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对新建房屋、工厂、道路等项目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进行布局设计,避免危险区域。
2. 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源: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加固边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加强对山体和岩洞的封堵、固化、排水处理等方式,以减少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维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力,从而减轻随之而来的灾害风险。
4. 采用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采用科技手段预测、监测地质灾害,降低灾害损失。
二、地质灾害预报和监测地质灾害的预报和监测是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环节,只有早发现、早预警、早排除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包括:1. 通过地处特殊地形或地质构造的区域进行特别监测;2. 开展高精度的测量和监测,如GPS、遥感、激光雷达、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迹象;3. 加强对地下水、土壤和岩石等重要地质要素的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
三、防灾救援体系地质灾害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开展救援工作,避免因为缺乏准确信息而错失最佳救助时机。
防灾救援体系包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网络等多个层面。
应急救援队伍要有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要具备科学计算分析和系统规划能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网络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通信协调。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一)洪灾治理措施:1、每周对地面的供电线路、输配电设备、避雷设施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各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各项检测数据达到规定。
2、定期对主扇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绞车房、库房、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场所进行巡视,要求排水水沟畅通无阻,供电、通讯正常。
3、井下所有供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短路、漏电、过流、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装置有效。
4、地面防洪措施:(1)、清理疏水渠道,由杨永才组织人员将矿区范围的水渠疏通,确保水渠内无杂物杂草,无煤矸块堵塞疏排水渠道。
(2)、由王明昌、张清玉、杨永才组成联合地面检查组,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充填、封闭严实的,要修筑拦水墙(坝),开掘疏水渠道,将水引开。
(3)、准备足够的防洪沙袋,放置在仓库待用,在地面水较大,流经工业广场时修筑临时拦水坝(墙)。
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4)、在通往井下的四个入口处(主斜井、副斜井、风井防爆门、行人通道。
)挖掘排水沟或砌筑挡水墙,放置备用防洪砂袋等,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5、井下水的防治措施:(1)、由安如俊负责对井下所有密闭进行检查,如发现密闭内有水,水温增大,有害气体渗出时,必须及时向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由彭杰负责对井下的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泵、备用水泵,能正常运转。
其排水能力满足24小时正常涌水量20小时之内能排完的要求。
(3)、由陶汝军负责安排人员对水仓、沉淀池、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水仓内无浮物、矸煤块,保证水仓容积,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4)、由机电工汤泽荣、皮顶祥、范孟云负责检查备用电源及供电线路开关等,确保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源能正常供电开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工作。
一、前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1)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2)充分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提高监测精度。
(3)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共享监测数据,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2.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根据地质环境监测结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
(2)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制度(1)在建设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2)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工程安全。
(3)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4.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2)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加强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确保及时发现并上报地质灾害隐患。
5.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1)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等。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与周边地区、部门的应急联动,形成协同作战机制。
6. 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1)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3)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素质。
三、结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地质灾害防治保证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部或地表活动引发的各种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分别阐述7个方面的保证措施。
1.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对于地质环境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人们预测、预警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与数据库,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强化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强化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是防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利用先进的测震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台站,实现快速准确的地震监测和预警,可以帮助人们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3.健全滑坡防治体系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并预警,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如护坡、加固工程、人工排水等,能够有效地减少滑坡造成的伤害。
4.加强泥石流预警与防治泥石流是一种在陡坡地区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其突发性和破坏性都很大。
建立泥石流预警体系,利用遥感技术、雷达监测、防护林建设等手段,可以预测泥石流的发生潜势和预警,同时采取堤坝、护坡、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和扩散。
5.强化地下水管理与调控地下水的开采和管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调控地下水的位移和压力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洞穴的发生,保护地表和建筑物的安全。
6.注重地质灾害教育与培训加强地质灾害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在学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等渠道宣传地质灾害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7.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管理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强化地质灾害的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地下水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预防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角度,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预防地震灾害: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监测网络,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逃生和防护措施。
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
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对能力。
二、预防地面塌陷灾害:1.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力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动、地下空洞等危险因素,做好预警工作。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3. 实施土地整治和防控措施: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和防控,采取固结填土、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地基稳定性。
4. 普及防控知识和技能:开展地面塌陷防控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表下陷灾害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地下水调查。
三、预防山体滑坡灾害:1. 加强山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防止大规模砍伐和过度开发,减少山体土壤侵蚀,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2. 建立山体滑坡监测体系:建立山体滑坡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地下水位和地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已发现的山体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采取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我们应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一、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原因导致的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灾害事件,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为了有效防范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____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制定以下相关措施。
二、地震防治1.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地震预警精度和时效。
2.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域分级,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3.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系统,强化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
4.加大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地利用管控力度,对地质灾害风险高的区域限制建设。
三、滑坡与崩塌防治1.制定滑坡与崩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2.加强滑坡与崩塌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修复破坏地质环境。
3.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合理用地。
四、泥石流防治1.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完善预警机制,加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2.加强泥石流沟道治理,提升防治效果。
3.加强泥石流易发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控制减少人口和财产暴露度。
五、地质灾害应急救援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和发布机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灾害信息。
六、科研和技术支撑1.加强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对地质灾害成因及演化规律的认识。
2.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防治水平。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升预警准确率和时效性。
七、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1.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
2.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推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八、宣传和教育1.加强地质灾害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2.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人员队伍建设。
九、预算安排1.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相关的预算安排。
2.加强对财力、物力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4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指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一般步骤和内容:1. 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等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结合地质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制定防治目标和策略: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策略,包括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4.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等,提高其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建立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速度,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9.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同时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对,确保有效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4篇(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分为六个阶段:1. 阶段一:确定工作目标和范围- 定义地质灾害的种类和范围,确定防治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 了解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制定工作目标和防治策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环境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的灾害事件。
为了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对该领域感兴趣人士的参考。
一、山体滑坡的防治措施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地质灾害形式,对临近地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轻山体滑坡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固山体基础、改善地表排水系统、减轻山体压力、及时监测山体变形等。
二、地震的防治措施地震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破坏力极大,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建造抗震建筑、改善土质条件、加强地震监测、加强对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培训等。
三、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地下岩石溶解、开采活动或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原因引起的地表下陷现象。
为了减少地面塌陷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地表水排放管理、监测地下水位和地面变形等。
四、火山喷发的防治措施火山喷发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形式,对周边地区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减轻火山喷发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火山监测系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宣传和教育等。
五、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措施无论我们采取了多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事故总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和实施一套紧急救援措施,以迅速响应和处置地质灾害事故。
紧急救援措施包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设施等。
结论:地质灾害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严重威胁,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其发生和影响,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这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管理。
希望本文所提及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能为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文____年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受到破坏的现象。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
而在____年,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为了应对____年地质灾害的挑战,我们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应急救援,科学决策,民主参与。
三、组织体系与工作职责1. 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政策措施。
2. 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部门: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预警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抢险救援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救援、道路畅通、伤病员救治等。
4. 经济发展规划部门:负责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规划,合理规避风险。
5. 公共安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预防为主: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严格控制开采和建设活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工作,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3. 应急救援: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抢险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4. 科学决策:依据地质灾害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决策科学化、精准化。
5. 民主参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应急预案1. 预警与监测阶段:(1) 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
(2)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
(3) 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减灾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和地表环境的变化和破坏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的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预防和减灾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防范措施和减灾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减灾。
一、地质灾害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是指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尽量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1. 地震预防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为频繁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预防地震灾害的常用措施包括建设抗震建筑、提高土地使用规划的科学性、推广地震监测技术等。
此外,加强地震科普宣传也是预防地震灾害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滑坡预防滑坡是由于地表土壤的失稳导致的地质灾害。
在滑坡预防方面,主要应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加固土壤的措施、加强滑坡监测等,以减少滑坡的风险。
3. 泥石流预防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坍塌或雨水侵蚀等原因引起的大规模流动泥浆的地质灾害。
预防泥石流主要包括合理的山地开发利用、植被保护和修复、加强泥石流监测等措施。
4. 地面塌陷预防地面塌陷是由于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下降或人类活动导致地层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
预防地面塌陷的方法包括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地下水监测、限制地下开采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等。
二、地质灾害的减灾策略在地质灾害难以完全避免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减灾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1. 加强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前兆,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提前发现灾害隐患,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在地震预警方面可以通过地震监测仪器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提前预警地震来临的可能,为人们的疏散和防护提供时间。
2.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及时而有效的应急救援是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灾后救援设施的完善、人员培训和演练等,能够提高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效率和质量。
3. 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可以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环境变化或自然因素作用而导致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位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其对人类的危害。
下文将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黄梅雨季节在黄梅雨季节,受台风或热带低气压影响,天气不稳定,暴雨频繁,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为了减少天灾造成的损失,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了解潜在的地质灾害点位。
可以向当地政府了解,或参考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
2.针对潜在的地质灾害点位采取加固措施,包括压实土壤、施涂防水材料、加固山体等,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在山林场、林场等区域设立预警系统,随时监测局地水文、气象、地形等情况,及时预警和发布风险提示。
4.建立监测人员和应急队伍,提前准备物资,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地震灾害在地震灾害面前,我们除了提高自身的建筑抗震能力之外,也有下列应对方案:1.向国家地震局等专业机构获取地震信息、地形图等资料,并了解附近地断层的情况,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2.在建筑中加装抗震支撑结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3.建立应急预案,规划地震灾难发生后的救援救助、疏散和物资调配等方案。
4.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地质灾害预防的其他注意事项除了上述地震和黄梅雨季节的预防措施,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地质灾害预防问题:1.深入了解周边环境,了解潜在地质灾害风险。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取加固措施,如护坡、固岸、梯田等。
3.建立监测调查机制,及时响应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变化。
4.强化科学教育,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5.建立灾后恢复机制,加强对受灾地区的支援和帮助。
结论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和威胁。
我们应尽早采取措施,为自己和周围的人们的安全建设一个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所造成的地质现象,对人类安全和生产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下面列举了一些建议。
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是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演化和趋势,提前预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2. 加强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对于高风险区域,应制定严格的地质环境规划和管理办法,包括限制开发、加强监管等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3. 加强工程建设和维护在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如建设抗震、抗滑、防洪等设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建成的工程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隐患。
4. 加强科普教育和宣传对于地质灾害的知识和防治方法,应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人类因不了解防治措施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5. 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公众的安全和权益。
6.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救援体系,实施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推广环保型生产方式环保型生产方式能够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应加大环保型生产方式的推广力度,减少人类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8. 加强地质灾害研究和技术创新地质灾害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9.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地质灾害是全球性的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地质灾害防治的经验和方法,共同应对地质灾害的挑战。
10. 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范本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现象。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就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1.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通过部署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监测网,实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利用地质、气象、地形等数据,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危险区域,为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心。
该中心汇集来自各地监测站点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读,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相关部门和民众提供实时、准确的灾害预警。
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1. 制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标准和技术规范。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确定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使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工作。
根据已有数据和监测信息,对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划定,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加强对危险区域的巡查和管理。
3. 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
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限制和引导相关建设活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1.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估。
对采矿、建设工程等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遏制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2. 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地点进行治理,采取加固、削坡、植被恢复等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机衔接。
四、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1.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条件。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是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预防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预警体系。
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包括地震监测网络、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地质灾害评估软件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和专家的事,也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3.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避免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同时,应合理安排土地用途,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质灾害的应对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急救援。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对受灾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确保受灾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和安置。
同时,应尽快恢复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灾后重建。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专家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根据重建计划,应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确保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加强监测和防范。
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应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和防范工作,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
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加强预警体系建设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体内的各种内外力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不仅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预防地质灾害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探索和实施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下面将结合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详细介绍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
一、地震预防地震是地球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完善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地震监测站和地震监测网络,提高地震的预测和监测能力。
通过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发布地震信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制定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地震。
同时,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地震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二、山体滑坡预防山体滑坡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水分饱和度增加、人类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体大规模的滑动现象。
为了预防山体滑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地质灾害调查:通过对潜在滑坡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形特征等信息,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植被恢复和固定: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抗滑性能。
同时,运用生物工程措施,如搭建土工结构物、种植护坡植物等,固定土壤和岩石。
3. 控制地下水位:合理开展排水和引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山体滑坡的危险。
三、泥石流预防泥石流是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动现象。
为了预防泥石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 建设护坡和防浪墙: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加固和修建防浪墙和护坡,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和降低破坏力。
2. 排水和蓄水:建设排水系统,合理排水,减少地表和地下水位。
同时,修建蓄水池和蓄水设施,减缓降雨引起的径流速度。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地质灾害是由于地壳运动或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采取一系列地质灾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个灾害类型的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地质灾害的监测数据,可以提前预警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强化地质勘察工作地质勘察是进行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质情况的全面调查,可以及早发现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为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提醒人们,从而采取适当的避难和保护措施,降低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4. 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地质灾害发生后,进行灾后重建工作非常重要。
在重建过程中,应考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如加固房屋、修复护坡、恢复植被等,以增加抵抗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的损失。
5. 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地质灾害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因此,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加强救援人员的培训、完善救援设备和物资储备、建立紧急指挥体系等。
6. 推广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可以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建设,减少人们生活在地质灾害风险区的可能性。
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科学研究,合理布局人口和建设活动,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7.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公众教育和宣传是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人们的自救能力和避险意识,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总结起来,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地质勘察工作、地震预警体系建设、灾后重建工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科学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公众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地质灾害防控措施
地质灾害防控措施是指为了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控措施包括:
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于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地质灾害监测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安装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包括土壤位移、地下水位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质灾害事件。
3. 地质灾害评估与预测: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历史数据和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土地规划和管理: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高风险地带的开发和建设活动,合理利用和开发低风险地带,避免人口和重要设施集中在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
5. 工程防治:采取适当的工程手段,如挡土墙、加固防护结构等,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防治措施,以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和财产的危害。
6. 疏散与避难措施:制定完善的疏散和避难预案,确保人员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安全地撤离和避难。
7. 教育和宣传:通过举办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讲座、展览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地质灾害防控措施包括预警系统建设、监测监测系统建设、评估与预测、土地规划和管理、工程防治、疏散与避难措施、教育和宣传等多项措施,旨在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水城县勺米弘财煤矿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长:
总工程师:
编写:
弘财煤矿
2008 年5 月4 日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地质灾害分类:弘财煤矿矿区地处高原山区地带,地面植被破坏不严重,且矿区井口标高设在山腰上,远远低于历史上最高洪水位,在井田范围外的巴浪河离本矿井开采距离较远,对本矿的
安全生产威胁较小,但随着小煤矿历年来的开采,对地面地基带来一定的影响,发生洪灾的威胁来自于上部小窑和雨季地面渗水,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有: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等。
为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特编制以下地质灾害应援预案供灾变时用。
二、矿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段玉康王继鹏刘成周封维祥彭杰
张清玉杨永才安如俊王明昌
下设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在矿调度室,张清玉任办
公室主任,杨太吉、罗春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地质灾害应救援工作的协调、调度,及时传达领导的指示精神,收集反馈相关信息供领导决策,并作好相关记录。
三、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一)洪灾治理措施:
1、每周对地面的供电线路、输配电设备、避雷设施进
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各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各项检测数据达到规定。
2、定期对主扇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绞车房、库房、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场所进行巡视,要求排水水沟畅通无阻,供电、通讯正常。
3、井下所有供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短路、漏电、过流、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装置有效。
4、地面防洪措施:
(1 )、清理疏水渠道,由杨永才组织人员将矿区范围的水渠疏通,确保水渠内无杂物杂草,无煤矸块堵塞疏排水渠道。
(2)、由王明昌、张清玉、杨永才组成联合地面检查组,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充填、封闭严实的,要修筑拦水墙(坝),开掘疏水渠道,将水引开。
(3 )、准备足够的防洪沙袋,放置在仓库待用,在地面水较大,流经工业广场时修筑临时拦水坝(墙)。
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4 )、在通往井下的四个入口处(主斜井、副斜井、风井防爆门、行人通道。
)挖掘排水沟或砌筑挡水墙,放置备用防洪砂袋等,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5、井下水的防治措施:
(1)、由安如俊负责对井下所有密闭进行检查,如发现密闭内有水,水温增大,有害气体渗出时,必须及时向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由彭杰负责对井下的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
泵、备用水泵,能正常运转。
其排水能力满足24 小时正常涌水量20 小时之内能排完的要求。
(3)、由陶汝军负责安排人员对水仓、沉淀池、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水仓内无浮物、矸煤块,保证水仓容积,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4 )、由机电工汤泽荣、皮顶祥、范孟云负责检查备用电源及供电线路开关等,确保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源能正常供电开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工作。
(5)、井下采掘作业,必须“预测预报,有凝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执行探放水专项设计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防治措施。
6、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每季度结合“雨季三防”工作召开一次地质灾害分析会,落实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和防灾救
灾物资的准备工作,制定和修改《地质灾害求援预案》
(二)、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1、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问题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
2、暴雨季节来临之前,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区域的人员进行撤离或疏散工作。
3、矿井在开采设计上,要结合地面公路、铁路、主要建筑物、工厂、学校、民房等情况,按规定预留保护煤柱,防止因矿井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4、对已经引发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矿要采取极积措施进行处
理,防止地质灾害的扩大,本矿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处理。
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组织:
(1)领导协调小组:
组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段玉康王继鹏刘成周封维祥张清玉杨永才安如
彭杰俊王明昌
(2 )第一抢险组:
组长
:
刘成周
付组长:杨永才冯灿龙
成
员
:
马安平柏征友阵庆红张光远吴道立黄石全
谢志辉谢志坤夏平前王毕军刘荣稳阵二红
冯如峰李庭付阵明达陶仕贤李向云雷志达刘开平黄华友
3 )第二抢险组:
组长:王继鹏
付组长:夏华仁将明贤
成
员
:
李忠毕安仕雨安仕学张天丛王建平付宁雨
周文斌付强杨关平何华蒋开应彭兴安
马友军曾宇阵曹贵王育举张敬贵蒋明于
王启仁马维祥杨登科朱勋章聂发军何平
4)第三抢险组:
组长:段玉康
付组长:杨福万安如俊
成
员
:
李选云袁明约宰顺兆钱光顺刘大长张朝白
宁立功宰加立王喜平雷应松陈顺海陈顺宇
宁德云陈顺祝胡德庆顾泽选李孔灯祝周虎
祝华万紫廷勇伍先平伍先举陈万毕黄军
黄先红祝华彪范永
5 )机动抢险组:
组长:朱恒平
付组长:彭杰皮顶祥
成员:张天陆雷百岁皮剑平陈正阳袁光学王明刚罗伟陈大勇杨和平杨平举王军杨永才
余学友徐永龙汤泽云蔡定刚胡正友陈良
冯灿平潘志强王方义王方雷范朝银付令达
王志全汤立祥谢志雄陆元西王光学王礼学
陈明洪严万林黄明荣陈显华范忠俊舒才美
沈书洪范孟云
(6 )后勤保障:
组长:王明昌付组长:许启东
成员:代大军许启春陈应德封八能
五、地质灾害应救援程序:
地质灾害事故T调度室T协调小组T撤出受灾人员T地面T启动自救方案进行自救T自救无效时请示报告上级领导T请求援助T救援结束T总结。
弘财煤矿
2008 年5 月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