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商业区的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生态学案例海南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8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挑战。
一、案例一:新加坡樟宜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
该机场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首先,机场建筑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机场周围的绿化带和湿地保护区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起到了净化空气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作用。
此外,机场还开展了严格的废物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哥本哈根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城市建筑采用了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如地热和太阳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此外,城市还注重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深圳中国深圳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也是一个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深圳通过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碳排放的降低。
首先,深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实施了严格的限行措施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
此外,深圳还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通过建设公园和湿地保护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案例四:美国波特兰美国波特兰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波特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中的居住区与商业区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在城市规划中,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合理布局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合理布局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原则和建议。
一、居住区与商业区的关系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城市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场所,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商业区则是城市的经济中心,提供各类商业服务和就业机会。
合理的居住区与商业区布局可以使城市更具吸引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繁荣。
二、居住区与商业区布局的原则1. 便利性原则:居住区与商业区的布局应相互便利,以方便居民购物和便利商家发展。
商业区应该靠近居住区,方便居民购物、就业和消费。
同时,居住区内也应提供基本的商业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
2. 空间分散原则: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布局应避免集中化,而是应该分散布局。
过于密集的商业区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而过密的居住区则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合理的布局应该是将商业资源合理分散到各个地区,以减少交通压力和环境负担,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
3. 融合发展原则: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布局应该相互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商业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中心,也是居民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
因此,在商业区规划中,应该融入更多的文化、娱乐、休闲元素,以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在居住区规划中,也应考虑到商业设施的需求,提供方便的交通连接,以方便居民前往商业区就业和消费。
三、合理布局示例以某市为例,该市居民规模庞大,商业发展较为活跃。
根据上述原则,可提出以下合理布局建议:1. 商业区布局:将商业区分为主要商业区和次要商业区。
主要商业区位于市中心,集中了各类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公司和商业办公楼。
次要商业区则分布在各个居住区周边,提供基本的购物和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就近消费。
实验七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景观影响的实验(城市廊道效应)一、概述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连接在一起。
城市廊道可以分为两类:人工廊道与自然廊道,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为主(包括人造自然景观)。
其主要功能包括运输、物能交流、环境保护和美学价值。
城市的交通道路是不同于其两侧建筑区的廊道景观,属于人工廊道。
它既通过输送人流、物流联系其周围的城市功能区,同时也起到分割廊道两侧联系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对于其连接的两地而言,其主要功能表现为相互连通,便于运输和物质交流;但对于廊道两侧地域而言,反而表现为隔离和障碍的作用。
对一个城市交通廊道而言,只有这两种功能达到协调,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廊道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调查城市道路的两种使用对象:一种为驾车通行的司机,另一种为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通过他们的感受来初步评价此条城市道路的廊道作用和价值。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内容1.分析、评价城市道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影响2.分析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性。
(二)实验方法1.确定调研的城市道路。
2.根据实验原理制定调查内容,分两部分完成。
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一部分针对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进行调查;另一部分针对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
调查表参见表1-7-1和表1-7-2。
3.实验分四组进行,每小组完成其中一部分内容,两组完成一个完整实验,四组完成实验两次重复。
(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表1-7-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表人群特征驾车通行频率驾车通行方便程度交叉路口数量及方式满意程度高(%)低(%)方便(%)不方便(%)高(%)低(%)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收入水平开车年限(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
表1-7-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表人群特征两侧通行频率两侧通行方便程度两侧通行路口数量及方式满意程度高(%)低(%)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年龄性别文化层次收入水平居住年限四、结果统计与分析1.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某一城市道路使用现状。
第三篇城市土壤环境案例一沈阳市公园绿地土壤养分特征的研究绿地系统是所有城市维持“天人关系”的物质载体和市民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也是医治大多数“城市病”的良药。
然而,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盘——土壤,正遭受城市活动和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造成土壤质量降低或破坏,致使其本身生产、生态功能向城市基础支撑功能转变。
尽管城市化过程不会使土壤的六大功能完全转变或者彻底丧失,但其功能的发挥却受到不同程度限制。
如土壤污染导致的生产力水平下降,污染物积累,造成土壤环境容量减小和“化学定时炸弹”等诸多危险。
因此,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圈内的土壤质量正遭受有史以来最为深刻持久的人为活动的影响,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土壤——城市土壤。
公园绿地土壤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城市植被的立地基础和生长介质,又是城市生态系统和能量循环与转化的必要环节。
以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多侧重大气、水、生物等因子,公园绿地土壤研究、利用及保护一直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为了促进生态化城市建设和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及时开展针对公园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的研究。
这在理论上能够拓展土壤学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可以为城市绿化提供技术支持。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又是一座严重缺水少绿的城市,长期以来城市绿化欠账很多,绿化覆盖率仅为25%,全市人均绿地面积不足5m2。
开展沈阳市城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养分特征的研究,不仅为沈阳市“十五”期间新增绿地30km2的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且能够反映整个东北地区公园绿地土壤的总体养分特征,为今后开展区域性城市土壤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最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服务。
一、材料与方法(一)采样点选择本研究以沈阳市城区不同功能景观区中的典型公园中的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的城区和市郊的15座大中型综合性公园和带状公园中,根据所处城市主要功能区不同,选取有代表性的公园6座(见表2-3-1)。
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学》案例分析城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大体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环保系统子规划: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应达到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2)运转系统子规划:包括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运输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的有保障的物资供应系统(主副食品、蔬菜、材料、水电、燃料等)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和污水废物的排放和处理系统等;(3)管理系统子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都应有高水平的管理,以保证水、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4)绿地生态系统子规划: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指标,如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5)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子规划: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和智力条件。
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城市,查阅相关文献,2~3人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该城市的城市生态规划报告。
本课程将以该作业的完成质量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同一小组成员交的报告内容相同,但必须说明各自负责的部分和主要完成的工作情况。
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从根本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将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将以中国某城市的生态城市规划为例,分析其规划与设计方案。
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城市规划部门立足保护生态,提出了以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案:首先,城市规划部门确定了生态城市的定位和目标。
他们将该城市定位为“绿色发展城市”,并制定了长期的发展目标,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他们设定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指标,作为评估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
其次,城市规划部门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他们着眼于改善居住环境,建设高品质的人居空间,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将生态住宅的建设纳入规划范围。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他们将城市绿地和自然景观与居民的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居民走出家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三,城市规划部门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他们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使用绿色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他们还致力于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废物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城市规划部门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他们在城市规划中设置了大量的绿化空间,并保护现有的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
同时,他们还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以上是某城市的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一规划,该城市在城市化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如何将规划方案付诸实施,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设计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设计生态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来改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设计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用来创建可持续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提升。
本文将分析设计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以期加深对这一重要领域的理解。
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充分利用了设计生态学原则的城市规划项目。
该项目占地约101公顷,包括了各种绿色空间、公园、花园以及公共休闲区域。
在设计上,滨海湾花园考虑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可访问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等因素。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中融入了众多环保措施。
例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过滤污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设计师还采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如垂直绿化、湿地和栖息地恢复等,以促进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和自然保护。
通过将植物、水和城市可访问性相结合,滨海湾花园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城市景观,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使居民和游客能够与自然互动,同时提高了城市的居住质量。
案例二:柏林国际园区柏林国际园区是一个以生态设计为核心的城市规划项目。
该项目是在柏林机场关闭后对其进行改造,以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创新园区。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设计生态学原则,将45公顷的机场空间转化为一个技术创新中心,并增加了大量的绿色空间和生态景观。
在柏林国际园区的设计中,重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同时也注重了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例如,园区中设置了大量的太阳能板,用于供电和热水供应。
此外,园区还建立了一个生态城市农场,以提供新鲜的有机食品,并促进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结合可持续能源、绿色空间和生态农场的创新设计,柏林国际园区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园区不仅提供了职场和商务机会,还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并成为柏林市的示范性项目。
案例三:新加坡濒水湿地新加坡濒水湿地是一个成功应用设计生态学原则的城市规划项目。
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区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商业区成为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区的规划旨在提供商业、零售、娱乐和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商业区规划,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商业区规划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业活动的需求和规模也不断扩大。
商业区的规划需要结合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充分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网络、土地利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为商业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并保证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区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 经济发展:商业区是城市经济繁荣的核心,规划商业区可以吸引商业投资,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多样化。
2. 社会服务:商业区规划应确保居民可以方便地获得各类商品和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城市形象: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美观和环境保护,形成具有独特特色的城市形象。
二、商业区规划的要素与原则商业区规划需要考虑多个要素,包括土地利用、商业布局、交通便利、环境保护等。
以下是商业区规划中的一些重要原则:1. 多功能性:商业区规划应兼顾商业、娱乐、文化等多种功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体验。
2. 便利性:商业区的布局应考虑到居民的出行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停车设施。
3. 空间利用:商业区规划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商业设施与公共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商业设施的可达性。
4. 环境保护:商业区规划应注重生态环保,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合理规划绿地与公共设施,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三、商业区规划的实施过程商业区规划的实施需要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市场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与潜力,了解商业区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为商业区规划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商业区规划方案,包括商业设施的类型、布局与容量等。
3. 参与及沟通:商业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与意见,进行社区参与和沟通,提高规划的可接受性和可持续性。
2023-2024学年海南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城市生态空间指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所不可或缺的城市空间。
下图为苏州市城市生态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苏州市生态空间土地利用最主要的类型是()A: 林地B: 草地C: 耕地D: 水域(2)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源涵养调控自然界循环的类型是()A: 水循环B: 岩石圈物质循环C: 碳循环D: 全球性大气环流(3)统计发现,苏州市生态空间破碎化日趋明显,其成因是()A: 建设占用B: 称.毁林开荒C: 围湖造田D: 污水排放【答案】DAA【解答】(1)苏州位于江南水乡,图中城市生态空间主要为湖泊、河流等水域。
故选D。
(2)水源涵养功能主要通过调控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实现。
故选A。
(3)由于苏州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推进,表现为各城市组团挤占了生态空间,导致城市生态空间破碎化。
故选A。
第2题.埃塞俄比亚(如图)皮革业非常成熟,但失业率很高,面对巨大的鞋业产品市场却不具备自身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埃塞俄比亚大力吸引中国鞋业企业投资鞋类生产厂。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出口产品在世界多国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如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的商品享受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等。
据此完成(1)~(3)题。
(1)埃塞俄比亚吸引中国制鞋业投资的主要优势在于()A: 本土鞋业竞争力弱B: 原料和产品的物流成本低C: 环保和生产安全要求低D: 生产成本低,国际贸易政策优惠(2)中国制鞋业转移至埃塞俄比亚,对该国带动比较明显的产业是()A: 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B: 皮革加工业和制鞋模具生产C: 建筑业建材业D: 牧业和交通运输业(3)将制鞋工业转移到非洲的中国鞋业公司总部的重点发展方向是()A: .扩大自主生产规模B: 原材料和鞋面等辅助材料生产C: 产品设计、品牌及分销网络建设D: 向非洲生产工厂输送产业工人【答案】DBC【解答】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出口产品在世界多国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如对美国和欧盟出口的商品享受免关税免配额的政策等。
第九篇商业区的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案例一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一、环境背景(一)自然环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以下简称“国贸中心”)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高档商务服务企业之一,已完成的一、二期工程占地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集办公、住宿、会议、展览、购物和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商社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紧邻一、二期用地北侧,处于永定河冲积扇中下部冲击平原上,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9.2~35.6m,西侧稍高,东侧稍低,地面坡降约0.1%。
表土层为亚砂土、亚黏土层,厚度一般1~10m。
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使该地区地形已逐渐失去其自然面貌。
本区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
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18m/s,冬季主导风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本地区主要地表水体是通惠河。
(二)社会环境拟建地位于东长安街,心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内。
周边聚集了众多的涉外饭店、写字楼、商场,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和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二、项目特点及环境质量特征(一)项目特点分析与一般大型公建类建设项目相比,国贸中心三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同时位于长安街延长线与东三环路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
作为“21世纪北京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它包括了CBD今后即将出现的最高建筑,即300m 高的超高层国贸中心主塔楼,将成为新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2.本项目不仅有大型写字楼、超五星级饭店,还有商场、办公、大宴会功能厅及影视剧场、娱乐中心等多种功能建筑和诸多配套设施。
总建筑面积约541377m2,属于超大规模的公共建筑群。
3.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建设成高度智能化的建筑群。
(二)环境质量特征1.大气环境质量本地区粉尘污染仍然较重,SO2和NO2的污染较轻。
采暖季各项污染物明显高于非采暖季。
第二篇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案例一成都市滨水区域水生态环境建设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资源,是人口、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的重要约束因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城市是经济的中心也是污染的中心,城市是水污染的排放源也是受害者。
在我国,城市水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如何加强城市水环境保护力度,是城市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成都市水环境概况成都市位于长江上游,境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有大小河流150余条,总长约1500公里,水域面积8323公顷,绝大多数为岷江、沱江水系,少数为清衣江水系,均为长江中上游水系。
岷江干流自汶川县流入成都市后,经都江堰工程分成内江和外江两大水系。
岷江内江水系由在都江堰市分水而成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及其人工建造的农田灌溉渠和分布于平原上的大、小自然河道组成。
流经城区的“三河”(府河、南河、沙河)源于柏条河和走马河。
府河在城区汇集了南河和沙河后,在双流县黄龙溪流出成都市域进入眉山市境,于彭山县双江镇汇入岷江干流;岷江外江水系主要由岷江干流金马河及发源于西部山区的黑石河、沙沟河、出江河、西河、斜江河、蒲江河等支流组成,金马河在成都市境内汇集这些支流后在新津县岳店子流出成都市进入眉山市境。
沱江水系分布在成都市与德阳、资阳毗邻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由北河、中河和毗河三条上游支流在金堂县赵镇以下汇合为沱江的干流,沱江干流于金堂县五凤进入内江简阳市境。
2005水质监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岷江水系都江堰水文站入境断面水质达到划定的Ⅱ类水域标准,岷江(内江)双流县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岷江(外江)新津县岳店子出境断面水质为劣Ⅳ类;沱江水系北河入境金堂县201医院和中河入境金堂县清江大桥水质均为Ⅳ类。
目前,市区50余条河流有80%以上(42条)河流为轻重度污染。
府河、南河、沙河的水质多为Ⅴ类和劣Ⅴ类,部分区段达到Ⅲ类或Ⅳ类,总体水质较差。
中心城区污水排放总量约210万吨/日,其中城区污水110万吨/日,近郊区(市)县每天汇入中心城区的污水约100万吨,虽然部分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污水直排入河道,加重了中心城区主要河道的污染负荷。
第五篇城市动物案例一北京城市生态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一、北京市概况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为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
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
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
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
雄踞华北大平原北端。
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
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
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10~12℃,1月-7~-4℃,7月25~26℃。
极端最低-27.4℃,极端最高42℃以上。
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北京城区已有对外开放的公园139处,市级公园、区级公园、专类公园和城镇公园,以及街头绿地,大中小结合,遍布全市。
北京城区共有草坪5642万平方米,树木4148万株,万米以上的大型绿地51处。
城市绿化隔离带已完成4000公顷,城市边缘出现了5000亩以上的大型绿地10处,城市绿化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为城市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初步条件。
地理初一上册第九章案例分析案例一:城市空间格局在中国,城市的空间格局常常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自然条件、交通路网、经济发展等等。
而在我国的广东省,香港和深圳作为两个特殊的城市,其城市空间格局有着显著的差异。
香港位于中国南海沿岸,是一个特别行政区。
由于拥有优美的地理环境和国际化的经济条件,香港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国际重要的航运枢纽。
在香港的城市空间格局中,中环区集中了大部分的金融、商业办公楼,是香港最核心的商业区。
而新界则以居住为主,有着旅游景点和大型购物中心。
香港虽然土地面积较小,但仍然能够形成多元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比之下,深圳则是一个新兴的城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实现了从一个小渔村到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城市的转变。
在深圳的城市空间格局中,福田区成为了金融商业中心,拥有众多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办公楼。
同时,深圳也在不断扩张城市边界,不断建设新的片区,提供更多的办公、居住和商业空间。
通过对香港和深圳的城市空间格局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这也为我们了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案例。
案例二:自然资源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在我国的山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山东位于东海之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山东的沿海地区以港口经济和海洋产业为主,山区和丘陵地带主要以农业和矿产资源为支撑。
在山东的自然资源利用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山东的经济发展也与此密切相关。
相比之下,新疆是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新疆的自然资源利用主要以矿产资源开采和新能源发展为主。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新疆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学术动态】“商贸市场区”的城市更新案例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陈晨)“商贸市场区”的城市更新案例1、巴塞罗那圣卡特琳娜市场(Santa Caterina Market)圣卡特琳娜市场位于巴塞罗那历史城区的核心位置,其改造更新是由EMBT 建筑事务所发起的巴塞罗那旧城东区“城市特别改造计划”(P.E.R.I.)的一部分,项目始于1997 年,竣工于2005 年。
该市场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共活动区域,是整个改造计划的重点和亮点。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新旧建筑结合的设计手法使得市场显得别具一格,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周围的城市更新。
这一市场改造的特色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存续了该市场生长的历史脉络。
圣卡特琳娜市场地下覆盖着三层历史:旧菜市场、12 世纪的建筑废墟和一座4 世纪的墓地。
在改造过程中,旧菜市场的北、西、东三个立面被保留下来,并保存了历史遗迹的一小块挖掘现场,建成一座小型博物馆,使得现代设计要素与历史遗迹要素能够对话;第二是对公共空间的梳理。
市场所在的旧城区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城市风格:街道狭窄、建筑密度非常高、公共空间匮乏、街区之间通达性差。
改造后的市场打通了阻塞,成为最自然的活动空间,也成为区域的功能性连廊,充当了“广场”的作用;第三是植入了多元化的活力元素。
色彩缤纷的马赛克以波浪形的覆盖木质结构,支撑着整个市场。
这一设计的意义在于使得该市场在原有结构和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第五立面缤纷多彩的造型设计,改善了整个街区的压抑氛围。
2、美国西雅图派克市场(Pike Place)华盛顿西雅图的派克市场,处于艾略特海湾边,西雅图市中心以南,先锋广场以北。
派克市场起源于20 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
当时的城市改革主义者在市中心规划出一块公共空间,作为农民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的用地。
1907年起,派克市场从最早的手工品集市和鱼市逐渐发展至能容纳数百位农民摊主和数千的消费者,空间易于流通,简便、经济、极具地方特色。
第九篇商业区的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影响案例一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一、环境背景(一)自然环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以下简称“国贸中心”)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高档商务服务企业之一,已完成的一、二期工程占地约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集办公、住宿、会议、展览、购物和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商社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紧邻一、二期用地北侧,处于永定河冲积扇中下部冲击平原上,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9.2~35.6m,西侧稍高,东侧稍低,地面坡降约0.1%。
表土层为亚砂土、亚黏土层,厚度一般1~10m。
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使该地区地形已逐渐失去其自然面貌。
本区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四季分明。
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18m/s,冬季主导风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本地区主要地表水体是通惠河。
(二)社会环境拟建地位于东长安街,心地处北京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段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内。
周边聚集了众多的涉外饭店、写字楼、商场,形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和高素质的人文环境。
二、项目特点及环境质量特征(一)项目特点分析与一般大型公建类建设项目相比,国贸中心三期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同时位于长安街延长线与东三环路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
作为“21世纪北京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它包括了CBD今后即将出现的最高建筑,即300m 高的超高层国贸中心主塔楼,将成为新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2.本项目不仅有大型写字楼、超五星级饭店,还有商场、办公、大宴会功能厅及影视剧场、娱乐中心等多种功能建筑和诸多配套设施。
总建筑面积约541377m2,属于超大规模的公共建筑群。
3.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建设成高度智能化的建筑群。
(二)环境质量特征1.大气环境质量本地区粉尘污染仍然较重,SO2和NO2的污染较轻。
采暖季各项污染物明显高于非采暖季。
2.地表水环境质量本区域的相关地表水体是通惠河,在南部边缘自西向东流过。
通惠河目前接纳的废污水量逐年减少,河水污染程度逐年减轻。
但就水质而言,仍属于恶劣污染河段。
3.噪声环境质量建外大街和东三环路交通噪声在昼间符合环境标准,夜间超标;本地区环境噪声源主要是交通噪声。
三、环境影响分析(一)高大建筑环境影响分析1.高大建筑附近的涡流成因分析建筑附近的涡流主要是风压作用引起的。
风作用在建筑物上产生风压差。
当风吹到建筑物上时,在迎风面上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降低,风的部分动能变为静压,使建筑物迎风面上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在迎风面上形成正压区。
在建筑物的背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在气流曲绕过程中形成空气稀薄现象,因此该处压力将小于大气压,形成负压区,形成涡流。
涡流区的大小与建筑物高度、长度、深度有关。
见图2-9-1。
图2-9-1建筑物高度、长度、深度的变化对漩涡区范围的影响(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当房屋的长度与深度不变时,涡流长度随房屋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大,涡流长度约为房屋高度的4~5倍;当房屋的高度与深度不变时,涡流长度随房屋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当房屋的高度与长度不变时,涡流长度随房屋的深度增加而减少。
总之,房屋的高度越高,长度越大,深度越小,屋后旋涡区就越大。
国贸三期的主塔楼高300m,底部为50多米的方形,高度大,但长度和深度小,涡流区相对较小。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地下车库排风口若设在涡流区内,在地下车库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污染物浓度有可能超标。
2.高大建筑高风速区分布高大建筑林立会产生“峡谷”效应,带来变幻莫测的“高楼风”。
气流分布与建筑物形状有关。
横长建筑与细高建筑气流状况对比,见图2-9-2。
高层建筑如建筑呈横长形时风速最大区为建筑上方,当建筑呈细高状时,风速最大区为建筑两侧,国贸三期的主塔楼为细高状,情况属于后者。
图2-9-2横长建筑与细高建筑周围的气流状况(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3.“高楼风”对环境的危害表2-9-1风速对人的行为影响风速/(m/s)人的行为表现0~6 行动无障碍6~9 大多数人的行动不受影响9~15 还可以按本人意愿行动15~20 步行的安全界限>20 危险(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4.对国贸三期工程风环境的分析国贸附近风力较其他区域平缓。
分析其原因,国贸周围高层建筑较多,对于减缓地面风速有一定作用。
(二)光污染影响分析国贸三期建筑拟采用玻璃幕墙的材质为LOW-E中空玻璃,颜色为淡咖啡色或香槟色,既与现有工程维持同一色系,又略有变化。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中规定,为限制玻璃幕墙的有害光反射,玻璃幕墙应采用反射比不大于0.30的幕墙玻璃。
本项目拟采用的幕墙玻璃其反射仅0.11~0.15,符合GB/T18091—2000的要求,不致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光干扰。
国贸三期的主体建筑即主塔楼高300m,横截面积约为2500㎡,即50m×50m,玻璃幕墙反射光能够影响范围,是在距建筑约4km的周围地区。
影响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日出后和日落前1~2h,此时的影响面积较大、距离较远,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反射光所影响的面积会随之减少。
因此在设计上要注意小视角的反射光线对建筑周围地区主要交通和行人的影响。
经计算,该建筑的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点)太阳反射光影响区域见表2-9-2。
由于冬季的阳光照射时间短,同时照射强度也较弱,而夏季阳光照射时间长,同时照射强度也较强。
因此,在影响的程度上夏季比冬季要强烈些,范围要大一些。
表2-9-2国贸三期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光面积统计时间夏至冬至幕墙反射光所影响的面积/m 反射光长/m 幕墙反射光所影响的面积/m 反射光长/m5/19时300393.0996 4458.8 ——6/18时78729.3295 1245.2 ——7/17时39636.3363 691.3 ——8/16时21798.8469 430.6 240648.1363 3406 9/15时16613.3165 287.7 81103.2378 1148.6 10/14时12640.9521 191.25 59291.1111 870.7 11/13时8824.7128 124.975 43174.3228 703.62 12时4935.000 98.7 3285.0000 657 (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应当说明,随着距离的增大,光反射的强度有明显的衰减。
据研究,一般反射光主要影响范围在300m以内,在300m以外影响就比较弱了。
与此相应,对外界可造成光污染的主要是距地面20m以下的玻璃幕墙。
综上所述,国贸中心三期工程拟采用的玻璃幕墙,材质为LOW-E中空玻璃,颜色为与现有工程相协调的淡咖啡色或香槟色。
其可见光反射比低于0.16,同时类似一、二期工程建筑设有裙楼,其高度在20m 左右,裙楼建筑均未采用全玻璃幕墙,并注意通过对窗的分割和玻璃面积的限制使用,减少玻璃反射光对环境的干扰。
因此,预计其光干扰水平接近国贸中心一、二期工程,不致对外环境有严重影响。
(三)日照影响分析1.主塔楼及其多层配楼对北面建筑的影响 国贸中心的主塔楼高达300m ,其阴影将会在北侧较大范围之内移动,其配楼包括5层宴会厅、4层商场楼和7层办公/商业楼。
受影响的项目主要有嘉里中心写字楼与公寓、财富中心写字楼与公寓、光华机电大厦及国汇大厦。
其中比较敏感的是对北面相邻的国汇大厦的影响。
国汇大厦(己建成)是一座综合性写字楼,高度为86m.。
其次是主塔楼北侧的嘉里中心公寓楼,该公寓楼高105.5m ,二者净距为125m 。
国贸三期主塔楼建筑的日照阴影,主要对被阴影遮挡的建筑采光产生影响。
由于在较近的区域内基本上没有居民住宅楼,同时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室日照时间在大寒日满足2h (旧区改造为1h )即可达到标准要求,因此该主塔楼阴影不会对周边建筑产生较严重的日照影响。
国贸三期主塔楼的日照阴影面积统计表见表2-9-3,其日照阴影面积示意图见图2-9-3。
图2-9-3日照阴影面积(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表2-9-3国贸三期主塔楼日照阴影面积统计时 间 夏 至冬 至阴影面积/m 阴影长度/m 阴影面积/m阴影长度/m5/19时 299592.2151 4458.8 — — 6/18时 78156.5796 1245.2 — — 7/17时 38690.4948 691.3 — — 8/16时 21597.541 430.6 237850.0819 3406 9/15时 16460.6727 287.7 92318.0347 1148.6 10/14时 12515.4985 191.25 58106.4544 870.7 11/13时 87442.2451 124.975 42113.0018 703.62 12时4828.277598.7329550.355657(引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06)根据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完成的日照分析结果,主塔楼的建成将会使北侧各建筑的日照时间有所减少,但由于主塔楼体型修长,故影响范围较大,但具体对某一建筑物的日照影响时间不很长。
因此,在其影响下各建筑物在大寒日的日照时间仍在3h以上。
本项目宴会厅、7层办公/商业楼和国汇大厦共同影响的结果,嘉里中心公寓楼在大寒日的日照时间多于2h;本项目4层商场楼的影响结果,国汇大厦在大寒日的日照时间多于2h。
据了解,在国贸中心三期工程的方案审定过程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分析、协商与调整。
为尽量减少对国汇大厦写字楼的日光遮挡,国贸中心已将有关的配楼高度作了几次调整,位于国汇正南面18m处的商场楼原为7层,现己调为4层,即己降至19.2m,位于国汇东面20m处的办公/商业楼高度为31.20m。
目前方案己得到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并被国汇大厦认可。
2.机电综合楼对光华机电大厦的影响根据香港王董国际有限公司的日照分析结果,当本机电综合楼(高27m)建成后,光华机电大厦冬至日的大部分日照时间多于2h,局部日照时间恰等于2h。
3.机电综合楼对西侧17号居民楼的影响评价组经过现场踏勘,认为该综合楼的建设将对国贸中心三期用地西侧的17号居民楼3门和4门居民造成明显的遮光影响。
17号楼是机电设备总公司的宿舍楼,位于光华东里居委会管片。
该楼为反L形6层板式楼,1~2门为东西走向,3-4门为南北走向。
该楼3门、4门共有住户30户,约110人。
调查结果:(1)17号楼南北段和国贸三期的机电综合楼均为南北走向的板楼,位置均靠近红线,两楼相距仅9m;(2)居民楼位于西侧,东面为其主采光面,而机电综合楼位于其东侧;(3)该居民楼为6层,约高18m;拟建机电综合楼高2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