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工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980.00 KB
- 文档页数:11
新建宿淮铁路SHZH-Ⅰ标段路基工程
(DK69+000~DK69+500)
排水沟工程工艺性试验
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交二航局宿淮铁路工程指挥部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9月30日发布2011年9月30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施工准备 (2)
3.技术要求 (3)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3)
5、施工要求 (4)
5.1施工准备 (4)
5.2测量放样 (4)
5.3水沟开挖 (4)
5.4基坑修整 (4)
5.5钢筋制安 (4)
5.6模板安装 (5)
5.7混凝土浇注 (5)
5.8沉降缝 (6)
5.9养护 (6)
6、劳动组织 (6)
7、材料要求 (7)
8、设备机具配置 (7)
9、质量控制及检验 (7)
9.1外观质量的控制 (7)
9.2混凝土质量控制 (7)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8)
10.1安全措施 (8)
10.2环保措施 (8)
附图1:水沟模板图 (8)
附图2:排水走向示意图 (8)
1、适用范围
1.1本排水沟试验段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宿淮铁路工程S HZH-1标(DK69+000~DK69+500)段排水沟试验段工程施工。
1.2 编制依据
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J285-2004)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J447-2005)
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
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7、《一般路基设计图》(宿淮施路01-07)
8、《路基通用设计图》(宿淮施路通01)
目前该段拱形骨架护坡已施做完成,满足排水沟施工条件。
2、施工准备
2.1施工前认真读图,审图,了解设计要点,澄清技术疑问;掌握排水沟施工的重点、难点;认真学习相关技术规范,掌握排水沟的施工控制质量标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关于现浇排水沟配筋的说明:在宿淮铁路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排水沟为预制,未配置构造钢筋。
施工图阶段,考虑到素混凝土预制块在在搬运安装过程中容易碎裂,故增加了构造钢筋。
通过前期与设计院沟通,院方基本同意改为现浇后,可不设构造筋,目前手续正在完善中,本次试验段暂按有构造钢筋施工。
钢筋采用预制场统一制作,成品运至现场安装,以加快进度,且便于管理。
2.2现场地质水文情况
该段范围内地层主要为耕植土、人工填筑土、粉质黏土、黏土和粉土。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孔隙潜水主要存于第四系湖积冲积层中,水位埋深21.7~23.0m,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质较好,水位年变化幅度1~2m。
2.3现场排水情况
该段路基两侧为农田,其间分部灌溉沟渠。
此段铁路路基上跨两处水沟和一处小路,分别为DK69+055,1-2m 框架涵、DK 69+268,1-6m 框架涵、DK69+443,1-3m 框架涵。
经现场实地查看,确定该段的排水流向应分别汇集至DK69+055和DK69+268涵洞处,排往既有灌溉水沟。
由于现场地势平坦,按照规范,其排水纵坡按2‰控制,困难地段按1‰控制。
具体流向见排水流向示意图。
3.技术要求
为了保证后期大规模施工能够正常、有序、快速、规范化施工,选择本段排水沟进行工艺试验,以确定最优的机械配备、人员配备、现场材料供应方式以及工艺流程,同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振捣时间,掌握合理的作业长度和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工艺。
本试验段采用混凝土现浇法施工。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U 型排水沟采用C 15混凝土现浇成型。
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水沟开挖修整 钢筋制安 模板支立 现浇混凝土 脱模养护。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排水沟施工前,认真调查水文水利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原有沟渠、水系、水流方向,确定排水沟流水方向、严格控制沟底标高、纵坡。
5.2测量放样
采用GPS系统准确放出水沟开挖线,并用水准仪严格控制基底高程,确定流水方向。
5.3水沟开挖
根据开挖边线,采用小型挖机进行水沟基坑开挖,土方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弃土场废弃。
开挖到设计尺寸后,要清除排水沟开挖表面的虚土杂物。
开挖后及时进行砂浆抹面,防止土体坍塌,作好防护工作。
地面排水设备的纵坡不小于2‰。
5.4基坑修整
基坑按要求尺寸进行人工整理成水沟形状,底部弧形段采用1-2cm厚
M7.5砂浆抹面,修成水沟底模。
为保证底部尺寸,用钢筋或竹胶板制作50cm 长U型模具带线修整校正。
修正后的水沟底模尺寸示意图如下:
底部修整模具示意图(单位mm)
5.5钢筋制安
钢筋采用预制场统一制作,成品运至现场安装。
具体配筋详见《路基通用图》排水沟部分。
安装钢筋时应注意保护层的设置,避免露筋。
5.6模板安装
水沟外模底模直接利用基坑修整加抹面砂浆,直线段外模用 3.5mm厚钢板制作,用螺栓连接在内模横担角钢上。
内模采用定型钢模(详见后附模板图),钢模分节制作,每节长1m。
底模修整后,安装内模,内模直接支撑在水沟两侧找平木方(或钢管)上,带线调整模板线形,模板间用φ12mm 螺栓联接。
端模采用竹胶板封端。
在施工时,应保证水沟线形平顺,并与路基坡脚线形相符,遇桥涵时应与桥涵进出口平顺衔接。
基坑修整及模板支立示意图(单位mm)
5.7混凝土浇注
采用C15细石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10c m。
项目部中心试验室确定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确认的配合比如下: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按配合比对上料用小斗车标定划线,确保各项材料用量。
混凝土搅拌后用小斗车运至现场,人工用铁锹入模,插入式振捣棒震动密实。
分两层浇注,第一层浇注底部圆弧段,第二层浇注侧壁直线段。
5.8沉降缝
排水沟每10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中填塞沥青麻筋。
混凝土浇注示意图(单位:mm)
5.9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拆模,洒水养护。
养护期间应注意现场保护,不得磕碰损坏。
拆模后,待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对水沟两侧进行回填。
6、劳动组织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班组管理模式。
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施工方案、人员组合、工期要求及工程量进行合理配置。
表1 每个作业工点人员配备表
7、材料要求
进入拌和站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及粗、细骨料必须严格按照选定砼施工配合比确定的原材料种类、规格进场。
同时做好进场检测工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普通钢筋采用Ⅰ级(H PB235)。
工程所用钢筋,必须具有生产厂家试验报告或出厂质量证书,并按规定进行原材料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表2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外观质量的控制
排水沟线形平顺,沟底成一纵坡,确保排水顺畅,无积水。
混凝土外露面光滑,无气泡、蜂窝、麻面现象。
沉降缝应美观、通顺。
9.2混凝土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对进场的砂石料及水泥按规定进行检测,凡型号不对、尺寸不符,和其它试验有不及格者一律不得使用。
上料斗车要经常标
定,按标定的位置上料。
加强养护,做好同步试件。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措施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4、发电机由专人操作,现场电线、电缆要埋地或架空确保安全施工。
10.2环保措施
土方要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弃土场废弃,严禁乱堆乱弃。
废弃材料应收集规整,统一处理,严谨乱摆乱放。
施工运输道路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措施。
袋装水泥拆封及倒卸文明操作,防止撒落,污染地面。
搅拌机工作时应适当减少噪音,避免影响周围群众生活。
附图1:水沟模板图
附图2:排水走向示意图
10
DK69+000-DK69+500排水沟排水走向示意图
图例:水流向
淮安
符离集线路中心线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