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
其中,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是依恋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介绍、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心理发展中的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一、理论介绍1. 依恋理论的概念与背景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思提出,他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依赖情感关系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在婴幼儿阶段就开始发展,并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2. 安全依恋的特点和意义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表现为个体对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或主要照看者)的信任和信赖。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情感上感到稳定、舒适,并具备探索和独立的能力。
相比其他类型的依恋(如焦虑依恋或回避依恋),安全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
3. 关系质量的定义和测量关系质量是依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评估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来测量关系质量,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等。
二、研究发现1. 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好的自尊、更低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更健康的应对方式以及更好的社交能力。
此外,安全依恋还与较低的心理疾病风险和更好的适应能力相关。
2. 关系质量与幸福感关系质量对于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关系质量良好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满意度,与伴侣之间的亲密度和支持感受到强烈的正相关。
夫妻关系中的关系质量也被认为对子女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际应用1. 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安全依恋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个体依恋类型的评估,临床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互动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描述。
它关注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并探讨这种依恋对个体的发展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一、依恋理论的相关概念与研究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们通过对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依恋对象: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对象指的是个体所依恋的对象,通常是指亲密关系中的家人、朋友或伴侣等。
2. 依恋行为:依恋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不安全或恐惧情境时,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密接触和保护的行为。
3.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个体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或离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4. 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指的是个体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和依赖,以及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借助依恋对象来获取支持和安慰的能力。
除了这些概念,鲍尔比和艾恩斯沃斯还提出了依恋类型的分类。
他们认为,个体对依恋对象和分离情境的感受会对依恋类型产生影响,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二、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行为,并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以下将介绍依恋理论在人际互动中的应用。
1. 影响亲密关系: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是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重要因素。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稳定和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关系的困扰和紧张。
2. 理解情感困扰: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解释和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困扰和冲突。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避免亲密关系,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过度依赖和担心失去依恋对象,这些情感困扰在人际互动中显现。
3. 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依恋理论的应用还包括了矫正不健康依恋模式。
依恋理论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依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联系的深度和质量,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就是一套关于人际关系和依存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它提供了对人际依存的解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重要的关系。
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依恋”。
依恋是指一个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和倾向。
我们通常会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自由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和接受支持。
回避依恋则表明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害怕,倾向于回避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焦虑依恋则描述了一个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焦虑,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支持。
依恋理论的核心原理是早期依恋经验对后期的依恋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在婴幼儿期所经历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我们未来与他人建立的亲密关系。
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品质和关注度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早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爱护,他们往往会发展出安全的依恋样式。
相反,如果孩子在早期经历了不安全、不稳定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发展出回避或焦虑的依恋样式。
安全依恋的人通常信任他们与之建立起亲密关系的人,相信他们会给予适当的回应和支持,并且自由地寻求和接受他们的帮助。
他们往往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在处理情感问题和与他人建立关系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回避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和自主,不愿意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他们可能对他人的情感需要漠不关心或予以忽视,同时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焦虑依恋的人则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和不安全,经常需要他人的支持和确认。
他们往往担心被拒绝或被遗弃,通常表现出对细微变化的过度反应。
人们的依恋样式可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等。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样式与父母之间的积极关系、父母的情感回应能力和亲近程度有关。
另一方面,回避和焦虑依恋样式则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忽视或冷漠的父母,甚至是虐待或失去父母的经历相关联。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模式。
该理论最初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提出,后来由其他学者不断完善和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而依恋行为则是个体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所展现的行为。
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依附行为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个体与重要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后,他们会产生一种依附需求,希望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种依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寻求安慰、寻求支持、表达爱意、分享喜乐和痛苦等。
依恋风格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根据依恋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依恋风格,包括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等。
这些依恋风格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信任伴侣、愿意接受亲密,并且能够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
而回避型或焦虑型依恋者则可能在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来应对问题。
亲密关系中常见的依附行为1. 寻求安慰在面临困难或挫折时,个体往往会寻求伴侣的安慰和支持。
这种行为体现了对伴侣的信任和依赖,也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
2. 表达爱意通过互相表达爱意和情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和联系。
这种行为会让双方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的情绪满足。
3. 分享喜乐和痛苦在亲密关系中,分享喜乐和痛苦是非常重要的。
当双方能够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困难时,彼此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如何促进健康的依附行为1. 增强沟通良好的沟通是促进健康依附行为的基础。
双方需要坦诚相待,倾听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并尽力去理解和支持。
2. 建立信任信任是稳固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双方能够相互信任并支持对方时,依附行为会更加顺畅和有效。
3. 照顾自己在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之前,个体首先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保持内心平衡和情绪稳定。
只有健康独立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和问题,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稳定健康的依附关系。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研究领域,它着重研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类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中的依恋类型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
一、依恋理论简介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对个体的依恋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二、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能够体验到稳定的照顾和关注,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冲突,寻求支持和共享情感。
安全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好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由于安全型依恋者对于他人的信任感较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避免争吵和紧张局面的发生。
2. 更高的自尊与自信: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关爱与支持,他们往往对自己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较高的认知,这种积极的自我感受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3. 更多的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者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且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
三、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缺乏稳定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他们通常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过度的亲密关系,对他人的依赖性较低,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冷漠和疏离。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者对于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他们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
4.1.6养育行为相关理论:依恋理论(依恋的概述)(一)什么是依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尽管婴儿一出生就能向别人传达他们的感受,但是当他们和照顾者之间建立起情感的依恋关系之后,他们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依恋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对孩子更精心地照料,对形成婴儿最初对他人的信任、克服不信任的个性品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亲子间的依恋是相互的心理学家鲍尔比强调,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联系:婴儿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同样对婴儿也会产生依恋。
而且,父母形成的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系,早在他们的宝宝出生之前便已经出现了。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准爸爸、准妈妈们一脸幸福地谈论自己尚未出生的宝宝,为宝宝制定出生后一连串的完美人生计划,每每感觉到胎儿的蹬、踢或从听诊器中听到胎儿心跳时,他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当然,真正的情感依恋是在父母和婴儿最初几个月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三)亲子互动的同步化与依恋的建立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婴儿和照顾者建立起的同步化互动模式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例如,如果照料者对婴儿细心照顾,在婴儿觉醒和注意力集中时提供有趣的刺激物;而在婴儿过度兴奋或感到困倦、变得烦躁不安时,母亲能立即撤走刺激,给婴儿自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亲子间的健康、积极的依恋关系就可能得到健康发展。
这便是同步化的互动模式,有人将其比喻成一种“舞蹈”。
斯腾(Stern,1977)认为,婴儿与其照顾者的协同性交往在一天中会重复出现。
这对于情感依恋尤为重要。
婴儿在和一个及时反馈的照顾者的互动中,能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人,他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注意力。
当然,照顾者对婴儿的信号的理解也更准确,知道该如何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吸引和维持婴儿的注意。
婴儿和照顾者在日常生活的不断实践中,逐渐成为更协调的“舞伴”,同时双方对这种关系也更为满意,并最终形成强烈的相互依恋。
什么是依恋理论,它如何解释成人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共同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主要用来解释人类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从出生开始就会形成依恋关系,并且这种依恋关系会对个体的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据恋理论人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回焦虑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能够自信地探索外部世界,并且在需要时能够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而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则倾向于独立自主,不太愿意依赖他人,甚至可能会拒绝接受他人的帮助;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经常担心他人会离开自己,需要持续地得到他人关注和验证。
依恋理论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是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形成的,而且会在成年后继续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比如,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会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则可能会出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比如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害怕承诺或者过分依赖他人。
在成人关系中,依恋理论也可以解释许多行为模式。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童时期缺乏安全感而在成年后表现出过分依赖他人、害怕被抛弃;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关注而在成年后表现出回避他人、不愿意接受亲密关系。
这些行为模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个体早期形成的依恋模式。
另外,依恋理论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被伤害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过分焦虑和需求;另一个人则可能会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而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回避和疏远。
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恋爱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恋爱关系。
总之,依恋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
通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建立健康而稳定的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理解亲密关系中的依附行为什么是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早期生命阶段形成的依恋风格将会继续影响他们在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起的亲密关系。
人们通过与他人建立的依恋关系来满足安全、亲密、依赖和尊重的需求。
依恋理论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依恋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
根据依恋理论,个体的依恋风格会影响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和行为。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通常能够建立稳定、健康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相信自己和对方,在面对冲突和困难时能够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人倾向于独立性和自我保护,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回避亲密、远离情感表达的行为。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抛弃或不被接受,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表现出过度依赖、焦虑不安的行为。
依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的体现1. 求助行为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常常会通过寻求对方帮助或支持来满足安全感和依赖需求。
这种求助行为可以是言语上的请求、肢体上的靠近,甚至是直接示弱以引起对方的共鸣和援助。
2. 亲昵行为在依附行为中,亲昵行为是一种常见方式。
包括拥抱、接触、示爱等肢体上或言语上表达出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加强双方之间情感的联系和联结。
3. 恐惧失去行为由于内心对失去对方而产生焦虑和恐惧,个体可能表现出害怕失去对方、担心对方离开或背叛自己等行为。
这种恐惧失去行为是依附行为中比较显著且不健康的表现。
4. 接纳与保护在亲密关系中,接纳与保护是一种重要的依附行为。
个体会倾向于接纳对方并保护对方,以满足彼此之间产生的安全感和亲近感。
何时需要关注依附行为虽然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会展现一定程度的依附行为,但过度依赖或者不健康的依附行为也可能导致关系问题。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引起重视:频繁产生猜忌、控制或嫉妒情绪。
出现无法容忍离别或分离状况。
依恋理论四种类型引言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威尔(John Bowlby)和玛丽·艾恩斯沃斯(Mary Ainsworth)共同发展的一种心理学理论,用于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依恋关系。
该理论认为,依恋是人类生命早期的基本需求,它与个体的安全感、快乐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根据依恋理论,人类的依恋类型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四种类型并讨论其特点和影响。
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依恋理论中最健康和稳定的一种类型。
拥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着良好的自我认同和自信,能够建立稳定、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关系。
他们在过去的依恋经历中很可能得到了持续的关心和爱。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寻求并接受支持,而且在与伴侣或亲密关系中表现出积极的交往模式。
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相对独立和独立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害怕依赖和依赖别人,倾向于独自处理问题和情感,并试图保持与他人的疏离。
他们可能有过被忽视或被拒绝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不相信依恋关系,并选择与他人保持距离。
回避型依恋的人可能表现出冷漠、不为他人考虑和难以接近的特点。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是一种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依恋类型。
焦虑型依恋的人通常担心被爱的人抛弃或不爱自己,常常表现出过度关注和依赖,希望通过控制他人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
他们可能有过不稳定和不一致的依恋经历,导致他们对依恋关系保持不安全的信心。
焦虑型依恋的人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关心,并可能在关系中表现出嫉妒、依赖和情绪不稳定。
混合型依恋混合型依恋是指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特点的人。
这些人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依恋模式,即有时候回避和独立,有时候又非常紧张和依赖。
混合型依恋的人经常在关系中体验到紧张和不安全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安全感。
结论依恋理论的四种类型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依恋关系的框架。
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和稳定的类型,回避型依恋是相对独立和独立的类型,焦虑型依恋是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担心被拒绝的类型,混合型依恋是同时具有回避型和焦虑型特点的类型。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理解依恋与人际关系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关系。
通过探究人们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依恋模式,依恋理论解释了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介绍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解析依恋类型的形成,探讨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后讨论如何应用依恋理论来改善人际关系。
一、依恋理论的概述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后来由美国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思进一步发展完善。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依恋理论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这三种类型。
二、依恋类型的形成依恋类型的形成主要受到早期亲子关系的影响。
在安全型依恋中,父母能够建立稳定、关爱的关系,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而回避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可能缺乏情感互动或者不可预测的行为,导致儿童避免依赖他人;焦虑型依恋则是因为父母的关爱是不稳定的,导致儿童过度依赖他人。
三、依恋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依恋类型对于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能够建立稳定、互助的人际关系,能够信任他人并寻求支持;回避型依恋者常常难以表达情感,避免亲密关系,难以建立信任;焦虑型依恋者则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高度敏感,担心被拒绝,常常产生过度依赖的行为。
四、应用依恋理论改善人际关系依恋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促进更加健康的依恋样式。
首先,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助于认识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其次,通过自我反思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可以解决依恋样式中的问题,建立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最后,培养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可以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总结起来,依恋理论为解释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和通过适当的方法改善依恋样式,可以促进更加健康和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理解依恋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是非常有益的。
依恋理论从:四点声明B:创始人:约翰•鲍比C:依恋学说的演变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E、依恋关系JohnBowlbyF、非语言沟通MaryMainG:如何改变心理的依恋(自我对于依恋的态度)H:内心体验的模式I:怎样达成依恋关系呢?J:依恋关系塑造自我K:表征性自我:L:父母情感镜映的品质决定依恋类型:M:合作性沟通:沟通形式——合作性沟通从:四点声明:第一点:依恋是第三次冲出离精神分析更远的学说。
依恋理论超越了精神分析,超越了心理学。
依恋学说很重要,它把内在的机理说的很清晰。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只是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种流派。
心理学并没有明确承认它是心理学,但在整个体系中它的分量不多。
人、经典精神分析B、动力学C、依恋理论(有精神分析的根,有许多行为主义优点的东西。
理论推论不多,实验观察很多。
)第二点:求证。
不以人际为评估。
来访者一般是人际为求访。
依恋学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是由于早期对母亲、或者对第一对象情感依附的受阻。
这种受阻出现问题,就产生了问题。
这种观点很偏激——任何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家里有个精神病,一定有一个精神病的妈妈。
重要的是婴儿与妈妈真实的母婴关系,而不是幻想的母婴关系——这是一种救出苦海的理论。
第三点:6-18个月的关键期。
依恋理论说:依恋受阻说人在早年要与人发生关系。
这是人际的模版,6-18个月的关键期。
第四点:依恋的发展大量涵盖行为认知理论,加入了元认知的理论。
这种理论与主体问题论都在系统之中。
(这是比较难的)B:创始人:约翰•鲍比好的父母与治疗师是一样的。
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是塑造我们的基础,而非内在驱动力下的对关系的幻想。
督导:通过语言找到非语言。
非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唤起非语言相应的情感。
两人情感的激活就能呈现当年的事件,这就展现了当年的具身。
具身:a两个人男与女T父女关系(唤起)b女T正在于爸爸的人,男T正在于女儿般的人,活动(活现)两个人的关系(主体的)c最终两个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具身)两人双方的活现就具身了,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依恋理论名词解释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人或物(主要指父母和其他照顾者)的情感联结,在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特殊的亲密关系。
研究者认为,婴儿在早期阶段与生俱来地拥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恋”。
依恋关系对于日后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发展和社会化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缺乏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婴儿将会发展出焦虑、不安、分离性焦虑和敌对行为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作为自恋的一种形式,依恋的形成有赖于婴儿对照顾者持续不断的积极情感反应,这种积极情感反应包括对养育者的情感接纳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对养育者的爱和信任等。
依恋理论形成了以下四大观点:(1)个体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方面需要内在和外在的社会支持系统; (2)在形成和维持健康的依恋时,一个重要因素是婴儿对支持性的社会交换系统的高度敏感性;(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婴儿依恋模式; (4)依恋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而习得的。
依恋理论对婴儿心理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它伴随着婴儿与其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而产生。
在这个关系建立的初始阶段,双方是紧密的情感联系。
这种情感联系是相互的,没有条件的,并且在依恋对象遇到危险或被遗弃时仍然存在。
之后,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婴儿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周围其他的人们和事物。
通过这个新世界,他们体验到的是挫折和剥夺。
这种挫折与剥夺带来的痛苦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失败,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怀疑,从而形成依恋关系。
如果幼儿的依恋关系受损,那么他们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就容易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如沮丧、压抑、孤独、退缩、攻击性等。
依恋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先提出。
现代研究证明,虽然婴儿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结构,但他们已经具有基本的依恋关系,甚至可以清晰地辨别自己与他人的情感关系。
这样看来,他们不仅可以识别自己的客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客体。
尽管个体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但父母亲在婴儿形成依恋关系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一、含义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的方面。
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二、产生与发展依恋理论首先由英国精神病学家 John Bowlby提出,1944年他进行了一项关于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发了他研究母子关系的兴趣。
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母亲剥夺”的研究并指出:在个人生活的最初几年里,延长在公共机构内照料的时间和/或经常变换主要养育者,对人格发展有不良影响。
1969年,Bowlby的关于依恋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问世,它阐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联系,该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依恋并非来自母亲的喂食行为及人类性的驱力,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但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者的亲近,这无助的人类婴儿就会死亡。
自 20 世纪 60 年代 Bowlby 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 70 年代中叶至 80 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
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 80 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
依恋理论(母婴关系)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
1、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
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关系的建立:0-6 岁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但6 岁以后依然可以通
过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来补救。
3、依恋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0-3 到6 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第二阶段:3 到6 个月-1 岁,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1 岁-1.5 岁,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指向性更明确(母亲)
(4)第四阶段:1.5 岁-3 到6 岁,互惠关系形成阶段
4、婴儿依恋类型(安斯沃思):
(1)安全型依恋: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也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
(2)回避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
(长大后很难跟其他
人建立亲密关系)
(3)反抗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缺乏安全感,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
(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
婚姻情感恋爱五⼤理论知识⼀、依恋理论1、观点:依恋理论要从婴⼉期说起,依恋理论认为婴⼉期我们所塑造的关系会影响⼈的⼀⽣。
婴⼉会将母亲当成信息依赖的来源。
婴⼉对母亲的依赖⼜可以进⼀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依赖型、逃避型、焦虑/⽭盾型。
试验中,婴⼉的母亲趁婴⼉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溜⾛,当独⾃⾯对陌⽣环境时,安全依赖型的婴⼉会⼤声的哭,等母亲回来会紧紧的抱住母亲;⽽回避型的婴⼉则会不理会母亲的离开,继续玩耍,⽽焦虑/⽭盾型的婴⼉,当母亲离开时会抓狂,等母亲回来的时候会⾮常的⽣⽓。
经过统计,这三种类型的婴⼉的⽐例⼤概为2:1:1但是怎样证实婴⼉期就表现出的不同类型会影响⼀⽣呢?从婴⼉到成年,跨幅度之⼤,很难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结论。
为此,有⼈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在报纸上刊登了三段话,然后让⼈们选择哪段话的描述更加符合⾃⼰形象,这三段话是:A. 我认为接近别⼈、依赖别⼈和被⼈依赖都很舒服,并且我不会因为他们的离开⽽感到担忧B. 当别⼈靠近我的时候我会觉得很紧张,我很难完全相信某⼀个⼈C. 我发现别⼈并不像我那么情愿接近他那样去接近我,我担⼼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我想要完全爱⼀个⼈,但是担⼼这种欲望把别⼈吓跑。
其实,这三段话对应的就是三种类型的⼈,⽽且奇特的是,统计后的的⽐例依旧是2:1:1依恋议论解释了亲密关系从何⽽来(婴⼉期),并且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会喜欢孤独。
⽽且,从依恋理论中我们得知,为什么有的⼈他们⼀直重复着同样的关系,因为婴⼉期形成的关系影响了⼈的⼀⽣。
2、具体分型1)⼉童的依恋类型①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主要表现为在与母亲⼀起时,将其作为“安全基地”,以母亲为中⼼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感到⾜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易被安抚。
依恋理论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
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
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
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
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
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
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
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
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
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
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
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
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
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
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
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
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
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鲍尔比明确指出,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因为客观上弱小的婴儿需要与抚养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近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感。
有关动物的现场研究表明,不与其母亲保持亲近的幼子可能成为侵害的牺牲品。
他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儿童独处而不是由一个敏感的成人伴随,儿童也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如因意外事故而伤亡)。
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把这种保护作用视为依恋行为及相关母性行为的生物功能的自然延续。
而父母对婴儿诸如哭泣、依附、跟随之类的依恋行为予以回应,则由此建立起亲子间相互寻求亲近的情感联系。
由此可见,依恋的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幼小的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全感,有助于良好情感的建立。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系。
正是这种情感联系,使得婴幼儿最愿意与母亲在一起。
当儿童遇到困难、感到害怕时,便寻找母亲,表现出一系列的依恋行为。
这种母婴之间的联结,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依恋对象的需要。
它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
而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奠定了儿童日后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依恋的发展过程(一)依恋建立的前提依恋是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依恋的发生与建立有其特定的标志,其前后相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也是儿童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
(1)识别记忆。
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一个从未分化到分化的过程。
当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时,就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集中依恋。
这种使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就是儿童的识别记忆。
儿童识别记忆产生的时间可以因感觉器官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活动逐渐协调起来发挥作用,通过对多通道信息的收集、加工、鉴别,儿童能更准确、更生动、更完整地确认依恋对象。
(2)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
我们已经知道,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一个重大成就。
正是这种认识能力使婴儿在头脑中始终保持着母亲的形象,我们称之为“人物永久性”。
于是,当母亲离开婴儿时,婴儿才会寻找。
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是儿童依恋形成的认知前提。
婴儿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的出现并非彼此孤立,两者具有发展上的相继性以及功能的相辅相成性。
(二)依恋形成的标志儿童对他人的依恋有着一系列的反应和表现。
如,当母亲走进房间,孩子就张开嘴,朝她友好地微笑;当母亲把他抱起来,孩子会拍母亲的脸,摸她的头发,依偎在她身上;当孩子感到焦虑和恐惧时,他会追随母亲,甚至抓住母亲的腿,抱得紧紧的等等。
这里,以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作为判断依恋真正建立的标志,直接影响到依恋形成时间的确定,以及对依恋关系的特殊性乃至依恋质量与性质的判定。
因此,科学地确立依恋形成的标志在依恋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R.Schaffer)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1)代表性,即能反映依恋这一行为表现不同于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2)稳定性,即在依恋一般应出现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如孩子的行为今日出现,明日消失,则不具有稳定性;(3)普遍性,即不因个体间的差异而影响该依恋现象的普遍存在,如在一般情况下某种行为甲具有,而乙在同期并不出现,那么这种标志就很难认为具有普遍性。
(三)依恋的形成阶段在儿童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
鲍尔比提出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无分化阶段(0~3个月)。
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尤其是人,表现为倾听、追视、吸吮。
婴儿对人的探索只能借助于哭泣、微笑和咿呀语等。
一旦成人给予回应,或是留在孩子身边,或是抱起孩子轻轻摇晃,都能使之高兴、兴奋,并且感到愉快、满足。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
因为此时的儿童还未能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他们并不介意被陌生人抱起。
(2)低分化阶段(3~6个月)。
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如父母)与不熟悉的人的差别,也能区别一个熟悉的人与另一个熟悉的人。
如婴儿用不同的微笑和发声区别不同的人。
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
他们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若是面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则更少。
但此时的儿童除了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
(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至2.5岁)。
从这时候起,孩子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
同时,当陌生人出现时,孩子则会显得谨慎、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表现出怯生、无所适从。
不过,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明白成人不在视野范围内后还会继续出现,所以他们以母亲为安全保障,在新环境中探寻、冒险,然后又回来寻求保护。
(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
随着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
亲子之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关系,具有“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性质。
儿童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也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样分离焦虑便降低了。
如2岁的孩子会问妈妈去哪儿(到超市买东西),什么时候回来(过一会儿就回来),这些解释使孩子相信母亲肯定会回来。
有时他们会要求母亲离开前给他讲个故事,再把他交给保姆。
总之,这时的儿童会同父母协商,向成人提出要求,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他们后面或拉住他们。
第二节依恋的类型及影响因素虽然每个家庭的儿童都对熟悉的照看者表现出依恋,但到了第二年末,这种关系的表现程度却大不一样。
照看者在场时有些孩子能安详自在、无忧无虑,他们明白自己能得到照看者的保护和帮助。
而有些孩子却显得神情恍惚、焦虑不安。
安斯沃思(M.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
陌生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见表3-7):在儿童的照看者(通常是母亲)在场和不在场两种情况下,把儿童与一个陌生人安排在一个儿童不熟悉的环境中。
这个环境是一间观察室。
室内划分为三块(品字形),分别为儿童、母亲和陌生人摆上一把椅子,在儿童的椅子周围摆一些玩具。
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类型。
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
一、依恋的类型儿童的依恋分为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和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三类。
(一)A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
母亲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母亲接近时反而转过身去,回避母亲的亲密行为。
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母亲差不多,不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二)B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
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
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三)C型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慰。
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
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