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5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20660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学分: 5.0 周学时:4.0-2.0面向对象:大学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微机原理、C程序设计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嵌入式系统设计》是工科学生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原理、ARM处理器核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掌握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的主要流程和相关技术的一门课程,重点在于理解ARM体系结构及其组成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原理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RM处理器核的设计原理,ARM体系结构,ARM编程模型及指令集,ARM调试结构与存储器层次,操作系统的I/O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和管理、并发、进程间通信,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策略,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等内容,并以树莓派实验板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实验设计,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能力。
(二)英文简介《Embedded System Design》is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tructural principle of embedded system,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ARM core design, basic principle of operating system, the main process of embedded appli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priority of this course is making students have an initial capacity of embedded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ARM archite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embedded system.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core design of ARM processor, ARM architecture, ARM programming model and instruction set, ARM debug architecture and memory hierarchy, IO technologies of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es and threads, concurrent,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memory management,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real-time scheduling algorithm etc. Experimental design on Raspberry Pi2 development board may also be made to know the embedded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well.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本课程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平台,使学生熟悉嵌入式应用开发流程,更方便地学习和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能力。
微分流形简介课程号:06191040课程名称:微分流形英文名称:Calculus on Manifolds周学时:3-0 学分: 3预修要求:点集拓扑初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流形,切问题,张量与外微分形式等概念和一些主要定理,以及流形上的积分和Stokes定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和近代理论物理,阅读科学论文,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白正国沈一兵等编《黎曼几何初步》(前二章)(高教版)《微分流形》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随着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有关流形,张量及外微分形式,Stokes定理等较现代的知识不仅业已成为数学本身的最基本,最重要且最活跃的研究领域,而且在数学的其他分支中,在力学及物理学(特别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及规范场论)中,已获得越来越广泛,深刻而富有成效的应用。
今天,流形理论象分析和代数学一样,已不只是某些大学数学系的必修课,而且业已成为其他有关学科的入门学科。
本课程属于大范围分析与几何范畴。
主要论述与流形有关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包括流形,切向量,张量与外微分形式等概念和一些主要定理,以及流形上的积分和Stokes定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现代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和近代理论物理,阅读科学论文,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每周布置作业, 周作业量2~3小时。
2.定期安排习题课,每次1~2学时。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打▲号为重点讲授部分,打*为选用部分)每周3学时,共17周。
主要内容:(一)欧氏空间的映射1.映射的微分链规则2学时2.反函数定理2学时3.秩定理Sard定理2学时4.习题课1学时(二)多重线性代数1.向量空间对偶空间2学时2.张量积张量代数3学时3.对称和反对称张量2学时4.外代数3学时5.欧氏空间2学时6.习题课2学时(三)微分流形的基本概念1.微分流形的定义2学时*2. 实射影空间Grassmann流形2学时3.流形的映射2学时4.浸入与淹没子流形4学时*5.单位分解2学时6.习题课2学时(四)向量场1.切空间切映射3学时2.切丛向量场3学时3.单参数变换群3学时4.习题课2学时(五)张量场1.张量场2学时2.外微分3学时3.黎曼度量3学时4.习题课2学时(六)流形上的积分Stokes定理1.流形的定向 1.5学时2.带边界流形 2.5学时3.流形上的积分与Stokes定理2学时4.习题课2学时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白正国沈一兵等编《黎曼几何初步》(前二章)(高教版)参考书:1.徐森林等编《流形》(高教版)2.米尔诺(Milnor,J.W.) <从微分观点看拓扑>3.斯皮瓦克(Spivak,M.) <流形上的微积分>(科学出版社)4.James R. Munkres, <Analysis on Manifold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1五有关说明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 适宜在数学系基础数学专门化方向的高年级学生中开设。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周数:16周学时:3+1课程学分:3.5面向对象:三年级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介绍(100-150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微机的汇编指令体系及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及其软硬件设计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 学习目标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机基本结构和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和引脚特性;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与技巧;定时器/计数器和异步串行通讯口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中断方式和中断处理过程;微机系统中存储器和I/O 的扩展方法,人机接口(按键与显示)和模数、数模接口技术,以及微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可测量结果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
2.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 掌握微机中存储器系统及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方法和系统应用扩展的基本原理4. 掌握中断、定时器、串行接口、人机交换等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了解当前市场主流微处理器的功能及技术特色。
6.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实验环节每周1学时,共计16学时。
3、结合各章节授课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量,用于巩固教学和实验内容。
4、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一定的课后拓展训练。
(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建立微机系统的概念;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微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浙江大学精品课程一、课程介绍浙江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拥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开设了许多精品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这些精品课程以其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推崇。
二、精品课程列表下面介绍几门浙江大学的精品课程:1. 数据结构与算法(C++版)•课程代码:CS001•学分:3•课程简介: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则。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具备设计和分析算法的能力。
•课程特点:该课程采用C++语言作为主要教学工具,综合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
课程中会有大量的编程练习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所涵盖的知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代码:PHI001•学分:2•课程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实践,掌握充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程特点:该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
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价值观、政治制度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详细介绍。
3.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代码:CS002•学分:3•课程简介:人工智能导论是一门介绍人工智能领域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特点:该课程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智能代理、知识表示与推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概念和技术的理解。
4. 创新创业与科技管理•课程代码:ECO001•学分:3•课程简介:创新创业与科技管理是一门介绍创新创业与科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控制理论基础简介课程号:06191310课程名称:控制理论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ntrol theory周学时:3-0学分:3预修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大学物理内容简介:控制科学是由数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介绍控制系统的描述、分析、设计和综合的数学基础理论,内容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状态变量描述、频率描述及其相互关系;控制系统分析、能控性和能观性、稳定性;极点配置、观测器和调节器设计等。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教材:《控制理论基础》,李训经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控制理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 理解“控制理论”是工程控制过程的数学理论这一学科特点,理解控制的数学模型和概念的工程控制背景,理解“数学控制原理”的“工程控制意义”;2. 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对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33.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思考题目)、读书报告和工业控制过程实地参观。
考试环节:闭卷考试占成绩的70%,期末读书报告占30%,要求将所学知识用到一个具体的控制对象。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控制论概貌(3学时)第二章线性系统模型(15学时)输入-输出描述、状态变量描述、频域描述以及相互关系和转换方法,几种典型环节,离散时间系统,等价动态方程。
第三章能控性和能观性(12学时)概念,能控性子空间,秩条件,频域条件,能控(能观)规范分解,最小实现。
第四章稳定性分析(9学时)输入-输出稳定性,Routh-Hurwitz判局,线性动态方程的稳定性,Lyapunov定理,第五章状态反馈与观测器设计(9学时)状态反馈及其不变量,极点配置定理,能稳性,能检测性与观测器设计第六章最优调节器设计(6学时)反馈镇定,控制参数选择,LQR问题,代数Riccati方程,跟踪问题。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
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
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
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3.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5.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6.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
(二)、饱和脂肪烃1.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3.烷烃的物理性质;4.烷烃的化学性质:自由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5.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6.烷烃的来源和用途;7.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单环烷烃、螺环和桥环化合物);8.环烷烃的结构,张力学说;9.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开环反应、取代反应10.环烷烃的构象:环己烷的椅式和船式构象;直立键、平伏键;优势构象;纽曼投影式;11.构象分析:顺-十氢萘、反-十氢萘;顺、反-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性。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环境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化学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Chemistry学分 3 周学时 3.0面向对象:环境科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以环境问题发展历程及当今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分别介绍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等,重点讲授化学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行为及危害。
通过本课程学校,为学生从事环境领域工作奠定环境化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通过《环境化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环境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奠定环境化学基础。
(二)可测量结果1、掌握“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及发展概况,了解当前环境化学研究领域若干重要问题,能够通过举例说明环境污染效应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2、了解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况,对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大气环境问题和酸沉降化学、气溶胶化学的形成机制过程有较好理解。
3、了解水环境的基本概况,能够较好阐述水体污染物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过程和生态效应,基本掌握其在废水处理中的相关应用。
4、了解土壤环境及污染状况,对于土壤中典型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及生物、生态效应有初步认识,基本明白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的原理和方法。
5、在课程学习中,整体了解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相互关系,良好掌握环境化学专业知识,培养对目前存在环境问题的初步应对能力及深入探究精神。
注:以上结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笔试等环节测量。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号:09120580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II 学分:4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II) 周学时: 4预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I》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材料科学基础II》是《材料科学基础I》与材料科学后续专业课程的连接纽带,是材料系学生学习其它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课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固态扩散、相图、固相反应、陶瓷烧结过程、熔融态与玻璃态、金属的凝固与结晶、固态相变过程等。
(二)英文简介This course provides fundamental knowleges for more specified courses related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majo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solid diffusion, phase diagrams, solid state reaction, sintering process of ceramics, molten and glassy states, solidific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 and solid 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s.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材料科学基础II》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在学生学完《材料科学基础I》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材料研究与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如相平衡与相变过程、材料不同尺度范围内的本征结构、晶体组织、几何形态及表观性能,材料微观行为与宏观表现的有机联系,具有不同化学成分、加工过程、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材料的物理本质、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和烧结过程等。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掌握固态扩散基础知识;各类相图的判读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理解固相反应、陶瓷烧结过程的实质和控制条件以及相关的动力学关系;掌握玻璃制备过程中的熔融态结构与性质以及玻璃形成过程与结构;掌握金属凝固和结晶基本过程以及成分分布、组织结构调控;掌握材料固态相变,特别是钢的奥氏体化、珠光体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脱溶与时效、调幅分解等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甲)Ⅱ》教学大纲课程号:061B0221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甲)Ⅱ学分:4 周学时:4面向对象:本科生预修课程:大学物理(甲)Ⅰ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学物理(甲)Ⅱ内容为:电磁学;光学;量子物理基础;物理学前沿问题选讲。
可使学生对物质运动规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初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深造(报考所有理工专业研究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宜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二)英文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University Physics A2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ntents: electromagnetism, optics; the foundation of quantum physics; selected lecture of the advance front in physics. The learning of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the moving of objects, giving an initial training of students’ methods of thinking and capabilities to investigate problems scientifically. It cans also lay students a solid phys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for Polytechnic postgraduates) and for learning new theories, new knowledge and new technologies.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大学物理(甲)Ⅰ和(甲)Ⅱ,可使学生科学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熟练地掌握物理学的计算技巧;较详细地了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正确认识其中的主要物理思想。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大纲2016 版注意:实验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通过分析实验报告,完全可以看出哪些人在抄袭,因此也不要把实验报告随意传给他人,否则因为无法区分谁是原创,将导致全部被判为抄袭。
实验总览任课老师可能会根据各个班级的具体情况,酌情调整上述实验顺序和时间安排。
实验1网络协议分析实验目的:观察和理解常见网络协议的交互过程、数据包分层结构和格式实验工具: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实验内容:•掌握网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的使用•观察网络协议分层、协议种类•观察捕获到的数据包格式,理解各字段含义•抓取以下通信协议数据包,观察通信过程和数据包格式“ PING:测试一个目标地址是否可达/ TRACE ROUTE:跟踪一个目标地址的途经路由/ NSLOOKUP:查询一个域名/ HTTP:访问一个网页/ FTP:上传或下载一个文件/ SMTP:发送一封邮件/ POP3:接收一封邮件/ RTP:播放一段流媒体音视频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实验观察数据的截图,并加以文字说明“ .pcap数据文件:保存抓取的数据包,每个协议单独一个文件实验2:使用模拟软件搭建互联网络实验目的:利用模拟软件提供的多种网络设备,搭建多个互联的局域网,划分VLAN,设置路rti表,并利用模拟软件跟踪数据流向和交换路径,了解交换和路市原理实验工具:PacketTracer软件实验内容:•掌握PacketTracer模拟软件的用法• 分別采用以下方式组建网络,测试连通性,产生模拟数据包,观察网络数据包流向/ 使用HUB、无线AP和PC机搭建局域网, / 使用单个交换机和PC机搭建局域网并配置VLAN,观察网络数据包流向/ 使用多个交换机和PC机搭建局域网并配置VLAN中继,观察网络数据包流向 / 使用多个路由器连接多个局域网,并配置静态路由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拓扑图、配置过程、数据流,并加以文字说明/ .pkt数据文件:保存最后的PacketTracer拓扑文件实验3:使用二层交换机组建局域网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VLAN配置、负载均衡实验工具:Cisco二层交换机实验内容:•配置和管理交换机:使用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运行Putty等终端软件,对交换机进行配置•使用网线连接PC,让PC彼此能够互相Ping通•通过Telnet远程管理交换机•配置镜像端口,用Wireshark软件抓取交换机各端口的数据•配置VLAN Access 端口和VLAN Trunk 端口•配置交换机的冗余备份•配置交换机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拓扑图、配置过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运行配置文件:保存最后的running-configure,每个设备一个单独文件实验4:使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组建网络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静态路由配置实验工具:Cisco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验内容:•配置和管理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使用Console线连接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运行Putty等终端软件,对其进行配置•配置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并激活端口•使用网线连接PC,让PC彼此能够与路由器接口互相Ping通•用网线连接多个路由器,并配置互联端口的IP地址,使之能相互Ping通•配置各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使全部PC能够相互Ping通•配置交换机VLAN数据,使部分PC属于不同的VLAN•配置单臂路由器端口的子接口,使之能够转发多个VLAN的数据包,不同VLAN的PC 能够相互Ping通•配置三层交换机各个VLAN的IP地址,使得不同VLAN的PC能够相互Ping通•通过Telnet远程管理路由机和三层交换机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拓扑图、配置过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运行配置文件:保存最后的running-configure,每个设备一个单独文件实验5:动态路由协议OSPF配置实验目的:掌握OSPF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实验工具:Cisco路rfl器或者模拟软件(PackctTmccr或GNS3)实验内容:• 使用网线连接PC和路由器,并配置PC和路由器各端口的IP地址,让PC彼此能够与路由器接口互相Ping通• 用网线连接多个路市器,并配置互联端口的1P地址,使直接连接的2个路市器能相互Ping通• 按照下面的要求分别逐步配置各路由器上的OSPF协议,使得各路由器能够互相学习到新的路由信息:1.全部路由器属于同一个AreaO2.修改部分路由器,使其属于Areal3.找出一部分不与Area 0上的路由器直接连接的路由器,使其属于Area 2,通过设置Virtual Link使其通过Area 1与Area 0进行路由信息交换•分别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观察各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和OSPF运行数据,并验证各PC 能够相互Ping通•在Area边界路rfl器上配置路由聚合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拓扑图、配置过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运行配置文件:保存最后的running-configure,每个设备一个单独文件实验6:动态路由协议BGP配置实验目的:掌握BG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实验工具:通过GNS3软件运行虚拟路由器实验内容:•给GNS3软件配置Cisco 10S映像,并运行虚拟路由器•学习如何连接虚拟路由器、配置虚拟路rh器和虚拟主机•创建多种类型的网络,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AS•AS内部路由器配置成启用OSPF路由协议•在同一个AS边界上的路由器启用BGP协议,形成邻居关系•在不同AS边界路由器上启用BGP协议,直连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观察各路由器上的路由表和BGP运行数据,并验证各PC能够相互Ping通•断开某些链路,观察BGP事件和路由表变化•在AS边界路由器上配置路由聚合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按照实验模版填写拓扑图、配置过程,并加以文字说明/ 项目文件:保存最后的GNS3项目文件,含子目录压缩成一个文件实验7 :基于Socket接口实现自定义协议通信实验目的:学习如何设计网络应用协议,掌握Socket编程接口编写基本的网络应用软件实验工具:Visual C++, gcc等C++集成开发环境实验内容:•学握C语言形式的Socket编程接口用法,能够正确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包•开发一个客户端,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和与服务器的通信•开发一个服务端,实现并发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程序界面不做要求,使用命令行或最简单的窗体即可•功能要求如下:1.运输层协议采用TCP或UDP2.客户端釆用交互菜单形式,用户可以选择以下功能:a)连接:请求连接到指定地址和端口的服务端b)断开连接:断开与服务端的连接c)获取时间: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时间d)获取名字:请求服务端给出其机器的名称e)活动连接列表:请求服务端给出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编号、IP地址、端口等)f)发消息:请求服务端把消息转发给对应编号的客户端,该客户端收到后显示在屏幕上g)退出:断开连接并退岀客户端程序3.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根据客八端传过来的指令完成特定任务:a)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当前时I'可b)向客户端传送服务端所在机器的名称c)向客户端传送当前连接的所有客户端信息d)将某客户端发送过来的内容转发给指定编号的其他客户端e)采用异步多线程编程模式,正确处理多个客户端同时连接,同时发送消息的情况•根据上述功能要求,设计一个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应用通信协议•本实验涉及到网络数据包发送部分不能使用任何的Socket封装类,只能使用最底层的C 语言形式的Socket API•本实验可组成小组,服务端和客户端可由不同人来完成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报告:应用通信协议设计说明,程序功能说明,运行截图及文字说明/ 执行文件:可运行的.exe文件或Linux可执行文件,客户端和服务端各一个/源代码: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分别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实验8:实现一个轻量级的WEB服务器实验目的:深入掌握HTTP协议规范,学习如何编写标准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器实验工具:Visual Studio> gcc或Java集成开发环境实验内容:•服务程序能够正确解析HTTP协议,并传回所需的网页文件和图片文件•使用标准的浏览器,如IE、Chrome或者Safari,输入服务程序的URL后,能够正常显示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和图片•服务端程序界面不做要求,使用命令行或最简单的窗体即可•功能要求如下:1.服务程序运行后监听在80端口或者指定端口2.接受浏览器的TCP连接(支持多个浏览器同时连接)3.读取浏览器发送的数据,解析HTTP请求头部,找到感兴趣的部分4.根据HTTP头部请求的文件路径,打开并读取服务器磁盘上的文件,以HTTP 响应格式传冋浏览器。
《中级化学实验(Ⅱ)》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级化学实验(Ⅱ)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Chemistry Experiment (Ⅱ)课程编号:06121910课程学分:3.0 实验学分:3.0 实验总学时:96面向对象:化学、应用化学专业预修课程要求:普通化学或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Ⅰ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中级化学实验(Ⅱ)》是为化学专业开设的学位课程,包括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等性质测定。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性测试的基本实验技术,学会重要的物性数据的测量方法,熟悉有关的实验仪器操作。
着重培养学生在测量和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果上的能力。
(二)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students of chemistry specialties, concerning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 of the properties in electrochemistry, chemical kinetics,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surface and colloidal chemistry. It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ique and method of testing substance properties, familiar with the related experimental instruments.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o process experimental data and analyze experimental result will be emphasized.二、教学目标1. 掌握温度测量及控制、压力测量与真空操作等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物性测试的实验技术,学会重要的物性数据的测量方法,熟悉有关的实验仪器操作。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
2. 通过对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2. 浙江大学校史文化教学难点:1. 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2. 学生对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认同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浙江大学的了解。
二、课堂讲授1. 浙江大学校史文化概述a. 浙江大学的历史沿革b. 浙江大学的地理位置c. 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2. 浙江大学校史文化内涵a. 校训:“求是创新”b. 校风:“勤学、求实、立信、树人”c. 校歌:《浙江大学校歌》3. 浙江大学校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a.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c.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浙江大学校史文化对自己的影响。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浙江大学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
2. 撰写一篇关于浙江大学校史文化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和校史文化,让学生对这所名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
《医学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88050 课程名称:医学系统设计与实践学分: 5.0 周学时 2.0-6.0面向对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预修课程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微机原理及应用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熟练运用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基础上,使学生基本上具备独立开展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能力。
以此为基础,开展以生物医学信号(如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检测及其系统实现为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医学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英文简介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grasp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circuits.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CAD tools for the electronic circuits expertly, they will have a capacity for designing the electronic circuit system independently. Besides these theoretic studies, it will conduct some practical training plans for the design of the biomedical signal (blood pressure, electrocardio and oxygen saturation, etc.) detection and its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it will make students grasp basic skills for the design of the Medical electronic system.二、教学目标(一) 学习目标讲述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介绍几种典型的电子电路设计实践课题实例,使学生基本上具备独立开展电子电路设计的能力。
实验课程简介和实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实验学分:实验总学时:
面向对象: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三、课程要求(包括考勤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准备、实验报告、考核方式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七、课程教学网站
示例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A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课程编号:06112200
课程学分:1 实验学分:1 实验总学时:32
面向对象:化学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系统工程类
预修课程要求:按课程要求规定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大学化学实验A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所开设的课程。
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分析仪器对近化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化学实验A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4、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三、课程要求
1.实验室安全(根据课程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
为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本实验课程需要遵守以下几条规定:
⏹不能穿拖鞋或凉鞋上课。
⏹戴上有保护作用的眼镜。
⏹不准带进食物、饮料、口香糖。
…………
2.实验准备
根据课程要求提出学生在实验课前需要准备和预习的内容。
3.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是指在实验室里的行为举止,比如完成实验技巧的科学性思考,时间的有效利用,良好的同学间的合作关系,规范的实验操作等。
实验指导老师根据课程的要求提出评估学生在实验室过程中的主要方面。
4.实验报告
主要指对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以及实验报告上交时间、方式等的说明
5.考核方式(根据课程要求,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考勤制度;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3.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程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摄谱仪1台;原子光吸收光谱仪2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台;CHI电化学分析仪2台;红外光谱仪3台;荧光分光光度计2台等。
五、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20个选7个)
注:实验属性指:演示、验证/传统、综合/设计、上机。
实验类型指: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研究型
七、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八、课程教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