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管见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
通过自学及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所面对的是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他们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
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以此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
每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
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
于是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
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它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
二、教会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的新思想。
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找到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
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转变观念,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除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即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产生出某种新事物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由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
我国古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
”朱熹也说:“大疑则大进”。
“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
”“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现在的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
而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特别广,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开发。
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
课堂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寻求标准答案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师已设计好的模式之中,学生们不会想问题,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创新。
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但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将“单边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多边“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途径创新既是一个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科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笔者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存在差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能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接收学生的信息反馈,并积极给予他们帮助,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些难、中、易的问题,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二、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有更多体验、感悟及实践的机会。
如,在教学“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一课时,首先,我提出以下问题:英国是如何侵略我国西藏地区的?为什么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在对待外蒙和西藏问题上采取不同的立场?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在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针对第二问踊跃发言,提出个人见解。
当某位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可补充。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这样做,不仅充分展示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三、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表现为打破习惯的思维程序,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
如,在教学“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一课时,首先,笔者并未给学生提供任何观点,而是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有关辛亥革命的一些史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论证观点。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踊跃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历史知识的广博性和多样性使得学生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来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教师角度1. 设计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应注重选取具有历史创新性的内容来进行教学。
可以是历史上的某个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创新思想或创新实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战国策》,来了解战国时代的创新思想和战略策略。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某个历史人物的创新实践,如丝绸之路的开辟,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还应尝试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图书馆或举办历史研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历史文物和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去采访历史人物或访问相关历史地点,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组织历史项目活动和竞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历史项目活动和竞赛。
这些活动和竞赛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历史研究项目,也可以是历史主题的创意设计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和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些活动和竞赛还可以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学生角度1. 多角度和多媒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可以是通过阅读历史书籍、资料和文献,来获取历史知识。
关于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
下面从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开展创新性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以史为鉴,但并不是要求学生对史料的只知道复述和背诵,而是要求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就需要历史教学中要融入一些创新性的历史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选取一段历史事件并通过查找资料、调研等方式加以探究,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评价相关的历史数据和史料,最终得出结论并进行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信息技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工具,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的知识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学网站、在线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强化思辨能力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历史教学当中应该重点强调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想象和构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了解到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因果关系。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优良的学习环境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策略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历史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历史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如果教师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影响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批判。
质疑和批判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只有敢于质疑和批判,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既包含了对历史事件与现象的感知和理解,也体现了对知识的创新和思维的拓展。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通过课堂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的讨论与思考中。
通过活动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地应用历史知识。
二、提供开放式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开放式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激发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与其兴趣和好奇心有关。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展示历史文物、参观实地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探究问题,思考和创新。
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学科强调思辨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学会思考和质疑,具备辨别和评估历史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提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举证和查证,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创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注重学生实践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好地体验历史,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历史文化展览、实验和模拟操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制作历史展板,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创新做出展板的设计,展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见解。
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历史学习也不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
而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讨论一些关于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能够为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是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情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启发他们思考现实问题的解决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历史案例分析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引导他们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不同历史资料和观点,培养他们辨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进行历史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发掘其中的新信息和新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研究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历史调查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采访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历史研究,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项目研究,让他们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展开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解决方案,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历史创新活动在历史课堂上开展一些历史创新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历史背景的创新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方法进行创新性思考和实践。
关于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转变,创新能力越来越被重视。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承,从而增强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
2.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历史教学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拓宽学生的视野。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复述,更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时代风情的机会,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1.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可以利用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历史事实和文化现象,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可以运用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提高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许多和历史相关的书籍、小说和文献资料,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历史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眼光和思维。
4.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注重挖掘历史的内在价值和深层意义。
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的事物和人物,更是探讨当下和未来的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考能力。
还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讨,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范围,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设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潜能。
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和思辨,需要学生不断发现和发掘。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发现和主动探索能力。
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全面多维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综合化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
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综合和不断拓展,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和不断创新。
在教学评价中,可以建立综合化的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综合和不断创新。
还可以通过全面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全面多维的教学评价。
只有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和真正意义。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知识不仅包含着人类文明的宝库,而且也是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历史教育可以激发人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 历史教育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因为历史研究需要学生从宏观层面掌握和处理大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高中历史课程还强调源文件研究和思考。
这种历史研究方法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背景和价值观来思考历史建构。
这样的历史研究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据此思考能力,为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2. 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掌握,同时教育学生评估这些事实与当今社会的关系和意义,并从中分析和提取有效的资源和经验。
历史教学还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并能够预测今后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种历史教学,学生渐渐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核心原则,例如辨别问题、分析信息、提取经验和推理。
这种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容易对未来相关事物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3. 学生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创意的灵感历史教育也可为创意提供灵感。
历史的源文件,历史欣赏辩证法的认识方法,历史事件背后所表现的人类文化和艺术表现等等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和创意。
这种创意来自于历史,但应用于现代,在设计、文学、艺术和其他领域都有准确而强劲效应。
4. 历史知识提供背景和知识链接历史教育可以提供知识背景和链接。
历史知识还提供了对过去社会现象和当前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对大人物们的生平事迹的解读。
历史教育位于人类社会的中心,向学生提供通往世界之门的钥匙。
利用历史教学获得的知识网络,学生可以理解历史活动的背景、理解世界历史变化的根源,并能够在与历史有关的领域展现创新思维和发挥创造力。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更需要创新。
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拙见:一、引用历史人物、事件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长期从事历史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每一次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创新活动的结果,都是以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和更新为先导的,历史发展进步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
在历史长河中,改革和创新的人物、事迹不胜枚举,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的万里长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创造性历程,这些典型创新事例会深深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由此可见,创新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历史教学中所蕴涵的创新教育素材是非常丰富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事实,让学生时刻置身于创新的时代激流和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使其认识到创新对人类进步的巨大影响、创新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同时,兴趣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和内在动力。
在这种前提下,才能使学生心里充满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求知欲呢?首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成功的导入,往往会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生一开始就置身其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三国演义》主题歌,雄浑豪迈的歌声很快就把学生带入到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情境之中,形成良好的氛围,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感染熏陶的目的。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是培养历史创新能力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趣味性的历史故事、古代文物的展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历史的理解。
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的还应该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开展历史文化活动除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历史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创新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拜访历史文化名人、参加历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进行历史研究项目学校可以组织历史研究项目,让学生通过开展研究项目来培养历史创新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课题,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完成研究项目。
通过历史研究项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历史思辨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四、注重历史教育的实践性历史教育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历史实地考察、模拟历史事件、历史文物的收藏和展示等方式来增加历史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创新能力。
而且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作品创作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作品创作,比如写史话、作史诗、创作历史小说等,让学生通过创作历史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历史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历史,进行历史创作,提高自己的历史表达能力、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
六、打破教学常规,多元化教学手段为了培养学生历史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此,要实践创新新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那么,学习历史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一、注重发散性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常规思维的“背离”,是对从各种有效信息中提炼而来的结论作逆向推理的思维。
发散性既是由一点到多点,由点及面,由此及彼。
因此,发散性逆向思维即是逆常规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学习历史,注重运用发散性逆向思维,对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对现成观点正误的辨别能力,丰富史论,活跃思维,颇有奇效,也是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具有极大的帮助。
以学习“淝水之战”为例,我们知道,前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得人心。
按常规思维,淝水之战是长期分裂后的统一战争,其发动者前秦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照理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但为什么却遭到人民的反对呢?我们作发散性逆向思维:人民为什么反对统一呢?原来秦军士兵都是从各族人民中的强壮劳力者中征来的,他们饱受了民族压迫,迫切希望摆脱前秦统治。
人民不是反对统一,而是渴望统一,但反对由前秦来号令统一。
正是这种民族矛盾的尖锐,使前秦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秦军战术失当、轻信退却,以致一退而不可收拾;苻坚一意孤行,坚持伐晋,骄傲轻敌;秦军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够等等。
我们继续做发散性思维;根据当时的形势,从前秦的对手东晋入手,又可得前秦失败的另一条原因:(这就是客观原因)是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有抵御外敌的能力。
如此通过发散性逆向思维,我们就不难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二、注事发展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实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是从各个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开拓学生的创新思想重在发展求异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应该大胆肯定,使学生不惟书、不依靠、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创新能力作为当今社会所重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需要在学生的历史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培养。
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以及社会变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析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教育制度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培养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历史领域的知识极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辨和分析能力才能深入理解其内在规律。
历史教学常常通过讨论、研究案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世界大战时,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动因、交战原因以及战争后的后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够让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有条不紊、见多识广,为将来的创新奠定基础。
历史教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才能准确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
在学习历史时,学生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将来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历史中常常充满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和事迹,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启发学生对于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一、教学内容1. 多维度角度的历史故事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多个维度来体现,而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教授常规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历史事件,并且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创新能力。
2. 主题性的历史项目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引入一些主题性的历史项目,让学生通过研究一个特定的历史主题,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3. 现代历史内容的融入现代历史的教学内容可以融入到历史学科中,比如通过探讨世界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等主题,让学生了解当代的历史事件,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项目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项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比如让学生模拟历史事件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探讨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引入一些历史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去探索历史事件的内涵和蕴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2. 提倡多元化的资料获取方式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渠道来获取历史资料,比如图书馆的书籍、互联网的资料、博物馆的实物等,为学生的历史研究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历史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历史实践活动,比如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参观历史风貌区等,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
学科辅导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历史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
学科辅导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科辅导在历史学科中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历史创新能力。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作为历史学科辅导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
这样的学习材料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研读这些材料,可以多角度地了解历史事件,从而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历史的知识和逻辑思维方式。
二、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研究学科辅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历史研究项目。
例如,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要求他们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查找历史档案、采访专家等。
通过这样的历史研究项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历史研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历史调研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组织历史讨论和辩论学科辅导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讨论和辩论。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或者观点,并分成小组进行辩论。
这样的讨论和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互相辩论和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启发学生历史创新思维学科辅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历史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们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思考如何运用历史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历史创新能力。
五、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学科辅导可以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引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与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联系,让他们了解历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解读历史。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过去的社会、文化和人类的智慧。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过去的知识,更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历史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可以从中发现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仅对历史教学有用,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而这种发展和进步往往是通过人类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得到的。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创新得到的,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管见
江西省萍乡市青山中学魏志岗
如何在新课程条件下开展中学历史教学,不少同仁有许多令人深思的理性见解.笔者认为历史教育之所以要创新,那是面对现实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
目前就全局而言,我们的创新观念及创新能力如何呢?据新华社专稿:9月26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国际竞争能力总体水平排名比前一年度下降了6位,从去年的第48位下下滑至今年的第54位。
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那我国表少年的创新能力又如何呢?中国科学工作者技术学会和共青团中央的一项名为《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的研究》,从探究能力、想象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这三方面调查结果竟只有4%的对象在调查中体现出富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形势毫不容乐观!
而在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钟声早已敲响。
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经济,其核心是创新,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预测“21世纪创新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一切都证明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这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阵地。
本文拟从历史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略陈管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日本学者木村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以至后来成为著名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网络的痴迷。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决在于兴趣。
”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
一个有创造性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的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脍炙人口的诗歌、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警句、幽默省人的喻文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意识。
如在讲到十九世纪末,英、德对殖民地的争夺时,比喻为:“德国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是根本不满足只得到一些残汤剩菜的,它像一个吃不饱的汉子,自然盯着英国的那个大盘子——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一百多倍的殖民地。
”这一连串的形象比喻,既新奇恰当又幽默风趣,顿时让学生眼前一亮。
又如在讲述《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首先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歌词中拉开了此节内容的序幕。
歌曲之后随即一问:“哪位同学谈谈自己对三国那段历史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谈到“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有的谈到了“‘三国鼎立’这一局势的形成”,有的谈到“《三国演义》这一历史名著存在抑曹扬刘之现象”,等等。
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随之逐步培养起来。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疑问,把学习历史当成纯知识的记忆,而没有任何的疑问,是历史教学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根本原因,要承认,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让学习记忆考虑真理般历史内容,不允许有“问”和“疑”,记忆就是最终目的倾向,这种课堂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太多用处,试想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活水源头”?怎么可能让学生“通过历史这个浓缩着以往时代丰富智慧与思想的巨大宝藏;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遥远时代地域里人类历史的无限恒久性与丰富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诚然,教学实际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历史教师就是要做到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后,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成功”的快感,同时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那么何种提问方式最能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其标准应是:(1)能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2)能激发、唤起醒、鼓励学生的主体意识。
(3)有助于学生分析、综合、发散、观察、想像等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中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
对此,历史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
正如《学记》所说“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思则达”。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允许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独创精神。
当然,求异思维不是单向思维,它是多向的、立体的、发散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例如在讲“法国大革命”时,针对雅各宾派采取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面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在评价时不拘一格,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更可以二者兼顾。
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行。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逐渐学会发散、变通和独特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历史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求异,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要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去做具有独创精神的创新人才!
四、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和主要场所。
教师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利,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教学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学法。
老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
放弃“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而向参与式教学过渡得培养教育创新人才的客观存在要求。
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新的能力,因而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能力不够,思维方式趋于同化倾向严重。
因此,必须创建和实施更先进的参与式教学。
参与者式教学是较好的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要点主要有:(1)教师要把发现和创新确定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
(2)教学要执导学法|、改革学法。
(3)要广泛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4)学学生不是被动地听讲答题,而是主动动脑、动口、动手。
(5)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6)教学评价与检测形式多样化,答案要多元化,并鼓励标新立异。
在历史课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起来教学内容,选择参与式教学的恰当形式(如圆桌谈话式、自主学习式、分组讨论式、情境复现式等)。
例如,课堂内可以设计“历史上的今天”一栏目,让学生课外自我寻找资料,轮流以值日形式参与者。
例如可以设计“时光倒流演讲“历史辩论会等,让学生动脑、动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
花在积极思考与激烈争鸣中闪现。
又例如,有一位历史老师在讲“北宋的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内容时,他让学生想像自己就是宋太祖,要想巩固自己的的统治,现在面临哪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结果每个学生都显得积极活跃,非常乐于参与,大家集思广益,找出了自唐代以来至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并找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
这时再让学生对照课本,看自己的方法一当时宋太祖的措施有何不同。
这样一来,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理解与记忆并举,这一例子很值得深思及借鉴其体现出的教学内涵。
总之,只要老师认真投入,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心理特征的参与者式教学方案在形式不拘泥,内容上不断丰富,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经常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确实,曾经深谙“因落后就要挨打”之理的我们,在聆听知识经济的时代清脆的脚步时不能不猛醒:除了创新教育,我们别无选择。
这是时代的机遇,更是强者的挑战。
也坚信,在各方面的努力重视与辛勤汗水浇灌下中学历史课堂这片沃土也一定会培养出绚丽的创新教育之花!。